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2 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汽车起步更快 B.人无法走路C.火柴头难以划燃 D.自行车刹车失灵【答案】A【详解】A.汽车起步是依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摩擦力消失时,汽车是无法起步的,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人走路是依靠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当摩擦力消失,人将无法走路,故B选项不合题意;C.火柴头是依靠摩擦力将其划燃的,当摩擦力消失,火柴头是无法划燃的,因此C选项不合题意;D.自行车的刹车也是利用摩擦力使车停下来的,当摩擦力消失后,自行车的刹车将失灵,因此D选项不合题意。2.如图,将两本书逐页交叉叠在一起后,让两位同学在两边用力拉也很难分开。主要是因为受到了( )A.书本的重力 B.书对人的拉力C.纸张间的摩擦力 D.纸张间的压力【答案】C【详解】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书页之间接触面比较粗糙,且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产生很大的摩擦力,这是拉不开的主要原因,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用铅笔写字时,笔尖和纸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如图书写时,笔尖所受摩擦的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详解】用毛笔书写字时,笔尖在纸面上滑动,纸对笔尖有阻碍向右上运动的力,笔尖受到纸对笔尖向左下的滑动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如图所示,一个放在斜面上的木块,在大小为5N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着斜面匀速向下运动,此时,分析其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摩擦力为5NB.此时,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块重力为5ND.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答案】D【详解】AB.推力F与摩擦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不是5N,故AB错误;C.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无法判断木块重力为5N,故C错误;D.物体沿着斜面匀速向下运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故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公路上有一段沙石铺设的“避险车道”,其作用是供下坡的汽车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避险,图中的故障车辆正沿避险车道向上滑行,则汽车冲上避险车道瞬间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C.沿避险车道向上 D.沿避险车道向下【答案】D【详解】汽车冲上避险车道瞬间,相对于避险车道来说,汽车是沿避险车道向上运动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汽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沿避险车道向下,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杂技演员在进行顶杆表演时,用的是一根长直竹竿(不计其质量),竹竿被站在地面上的演员乙用肩部竖直顶起, 演员甲在竹竿上表演,在竹竿底部与演员之肩部之间装有一个压力传感器,传感器能显示出演员甲肩部的受力情况,若质量为的演员甲自竹竿顶部静止开始沿竹竿下滑,3s后静止,传感器显示的受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像可知( )A.演员甲一直匀速下滑B.演员甲一直加速下滑C.0-1s内甲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其重力,1-3s内甲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重力D.0-1s内甲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重力,1-3s内甲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其重力【答案】D【详解】演员甲的重力G=mg=30kg×9.8N/kg=294N因为演员甲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和竹竿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竹竿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对传感器的压力即显示的受力,所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即演员甲受到的摩擦力等于传感器受到的力,由图象可知,0~1s演员甲受到的摩擦力为180N<294N1~3s演员甲受到的摩擦力为360N>294N所以演员是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7.如图所示在消防队员小柯进行爬杆训练。体重为600N的小柯沿着竖直的直杆匀速上爬,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小柯停在A处稍作休息,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之后沿杆加速下滑,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600N,方向竖直向上B.f2=600N,方向竖直向下C.f3<600N,方向竖直向上D.f1=f2=f3,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答案】C【详解】小柯在沿杆匀速上爬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f1,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1=G=600N小柯停在A处休息,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f2,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2=G=600N沿杆加速下滑时,受到的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3,所以f3综合分析f1=f2>f3方向都竖直向上,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8.小科有四双鞋子,鞋底由同种材料制成,鞋底花纹样式分别如图所示,他在同一路面行走时,穿着其中一双鞋子最容易打滑,这双鞋的鞋底样式基( ) A. B. C. D.【答案】A【详解】由图题意可知,四双鞋子,鞋底由同种材料制成,由图可知,A图没有花纹,接触面比较光滑,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容易打滑,故他在同一路面行走时,穿着A鞋子最容易打滑。故选A。9.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把货物运到高处,货物在皮带上没有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 )A.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B.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C.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D.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答案】D【详解】货物与皮带相互挤压,假如接触面光滑,货物会向下滑动,故货物相对皮带有向下滑动的趋势,货物所受到的静摩擦力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相反,沿斜面向上,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0.如图所示,逆时针打开矿泉水瓶盖的过程.下列能表示手受到瓶盖的摩擦力f方向的是( )A. B. C. D.【答案】C【详解】由图知道,逆时针转动瓶盖,瓶盖相对于手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手受到瓶盖的摩擦力f的方向是顺时针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如图1所示,水平路面由三段粗糙程度不同的区域组成。物块(体积忽略不计)在F=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区域①的最左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在刚进入区域③时撤去拉力,物块最终停在区域③的最右端。图2为物块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①路面的粗糙程度比区域②路面的粗糙程度大B.物块在区域①路面上所受的摩擦力大于2NC.物块在区域②所受的摩擦力等于2N,方向水平向左D.该物在区域③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答案】C【详解】AB.物块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由图像可知:物块在0~2s内在区域①内做加速运动,此时的拉力要大于摩擦力;在2s~3s内在区域②内在做匀速运动,则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大小不变,且前面分析已经得知物块在区域①路面受到的摩擦力比区域②小,所以区域①路面的粗糙程度比区域②路面的粗糙程度小,故AB错误;C.物块在区域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2N所受的摩擦力也等于2N,故C正确;D.物体在区域③做水平减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C。12.在力F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带动着小车和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物体B不受到摩擦力②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物体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③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小车受到物体A对它向左摩擦力④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C【详解】①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物体B和A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二者虽然接触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二者之间没有摩擦力,故①正确;②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物体B受到的合力水平向右。在水平方向上,它向左不受力,只能是受到A对B向右的摩擦力,故②正确;③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则A受到平衡力,既然B对A没有摩擦力的作用,那么肯定是向右的拉力F与小车对A向左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小车受到物体A对它向右的摩擦力,故③错误;④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则整体受到平衡力,应该是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和F相互平衡,故④正确。综上,正确的有①②④,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如图是“筷子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杯子受到米对它向下的摩擦力B.米压的越紧摩擦力不变C.筷子对米的摩擦力和米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杯中倒水后会容易掉下【答案】B【详解】A.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杯子的重力和米对杯子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平衡,杯子受到米对它向上的摩擦力,故A错误;B.米压的越紧,米对竹筷的压力越大,但摩擦力与重力相等,重力不变,摩擦力不变,故B正确;C.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玻璃杯和米的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筷子对米的摩擦力和米与杯子受到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杯中倒水后,米会膨胀,对竹筷的压力变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所以会更不容易掉下,故D错误。故选B。14.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的现象普遍存在。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A.鞋底的槽纹 B.给轮胎套上铁链C.运动员手上涂镁粉 D.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答案】D【详解】A.鞋底的槽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从而防止滑倒,故A不符合题意;B.给轮胎套上铁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C.运动员手上涂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D.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在日常生活中水无处不在,利用水可以改变物体间的摩擦力。下列实例是增大摩擦的是( )A.铺有瓷砖的地面有了水容易打滑B.橡胶管与玻璃管连接时沾水容易连接C.点钞时手上沾一点水容易点清D.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喷点水,再使用雨刮器更容易刮动【答案】C【详解】A.瓷砖地面有水后容易打滑,有水后使接触面变光滑,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B.橡胶管与玻璃管连接时沾水容易连接,是因为有水后使接触面变光滑,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C.点钞时手上沾一点水,手上有水后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所以容易点清,故C符合题意;D.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喷点水,有水后使接触面变光滑,减小摩擦,再使用雨刮器就更容易刮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从1998年开始,冰壶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在冰壶运动中,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可以增大冰壶运动的距离。这是因为刷冰后减小了冰壶受到的( )A.重力 B.支持力 C.压力 D.摩擦力【答案】D【详解】用毛刷刷冰,使冰壶和冰之间形成一层水膜,由于水的出现使冰壶与冰面分开,减小了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故选D。二、非选择题17.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b=5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三个物体均静止,则A与B的静摩擦力为 ;B与C间的静摩擦力为 ;C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为 。【答案】 0N 5N 5N【详解】[1]以A为研究对象,物体A静止,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B对A的静摩擦力大小是0,否则A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不为零,不能保持静止状态。[2]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物体AB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2=Fb=5N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3]以ABC三个物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物体ABC静止,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3=Fc-Fb=10N-5N=5N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18.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如图是某老师写毛笔字的情景,向右运笔时,笔毫向左弯曲,笔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选填"向左"、"向右"、"向上"或"向下"),笔毫上的墨汁越少就越干涩,在相同的压力下,墨汁越少,运笔时笔毫对纸张的摩擦力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答案】 左 变大【详解】[1]在纸上写字,笔运行中笔毫向左弯曲,说明笔毫是向右运动的,此时笔毫所受摩擦力会阻碍笔毫向右运动,故摩擦力的方向向左。[2]笔毫上的墨汁越少,接触面越粗糙,在相同的压力下,笔毫对纸张的摩擦力越大。19.机器人餐厅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行,当接近目的地时﹐会早关闭发动机,此时机器人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机器人具有 。在笨重的机器人底部装几个小轮移动起来比较省力,这是通过 来减小摩擦。已知该机器人质盘为85kg,则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待机静止时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N。【答案】 惯性 变滑动为滚动 0【详解】[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关闭发动机,此时机器人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机器人具有惯性。[2]在笨重的机器人底部装几个小轮这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的方法来减小摩擦,从而移动起来比较省力。[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待机静止时,处于平衡态,相对地面没有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0N。20.某同学为验证压力大小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选用了长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若干个相同的铁块,设计并开展了如图实验:(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 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图1所示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3)接着该同学完成了图2和图3所示的实验,请用作图的方式把图3对应的实验补充完整: 。(4)该同学查阅资料获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他将同一木块放置在同一木板上,进行了如图4中的a、b、c所示的实验。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所用的力为、和,推测、和的大小关系为 。【答案】(1)水平(或水平向右)(2)2.2(3)(铁块画三个或者更多也可)(4)【详解】(1)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摩擦力方向是在水平方向上,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向右,故也可填水平向右。(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2N,则铁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2N。(3)要验证压力大小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其它条件不变,只变化压力,故改变木快上的铁块个数,图2铁块个数为1个,故图3铁块个数可画2个或3个或更多。故图3对应的实验如图所示:(4)用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如图4中的a、b、c所示的实验,a、b对照,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都相同,只有速度不同,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a、b所受摩擦力相等,则。a、c对照,速度、接触面粗糙程度都相同,c所受压力大于a,故c所受摩擦力大于a,则。综上所述,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所用的力。21.山东某市文旅局发起抓金砖挑战,承诺倘若有人能够抓起25公斤价值1000多万元的纯金金砖,就将其赠送。金砖的形状如图甲所示,其侧面A为梯形。小金动手模拟了单手抓金砖的情境,探究抓起物体能力的影响因素。实验装置如图乙。实验中,小金设置好变量后,向沙桶内慢慢装入沙子,直到轻质物块掉落,得到如下数据:实验次数 1 2 3 4轻质物块表面粗糙程度 粗糙 粗糙 粗糙 较光滑轻质物块底角α度数 80° 75° 70° 80°掉落时加入沙子的质量 200g 180g 165g 160g(1)实验过程中,改变金砖质量的具体操作为 ;(2)比较第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抓起物块能力的大小与 有关;(3)比较第 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抓起物块能力的大小与轻质物块表面粗锤程度有关;(4)小科觉得小金可用质量为50g的钩码代替沙桶,还可以省去称量沙子质量的步骤。你赞同小科的看法吗?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向沙桶内慢慢装入沙子,直到轻质物块掉落 轻质物块底角α的度数 1、4 不赞同,因为用钩码不能连续改变拉力的大小【详解】(1)[1]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沙桶内装入沙子的质量来改变金砖质量,直到轻质物块掉落,这用到了转换法。(2)[2]比较第1、2、3次实验的数据知轻质物块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轻质物块底角α的度数不同,掉落时加入沙子的质量不同,故可以得出抓起物块能力的大小与轻质物块底角α的度数有关。(3)[3]要探究抓起物块能力的大小与轻质物块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轻质物块底角α度数相同,改变轻质物块表面粗糙程度,实验1、4符合题意。(4)[4]小科觉得小金可用质量为50g的钩码代替沙桶,还可以省去称量沙子质量的步骤,所以不赞同他的想法,理由是:用钩码不能连续改变拉力的大小。22.按照下列要求画图:如图物块A竖立在光滑的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此时物块A受力示意图。【答案】【详解】物块A放在小车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物块A与小车间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不受到摩擦力,由此作图如图所示:23.小华使用图甲装置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中,应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2)某次正确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水平 。(3)小华利用图丙中场景①和②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请指出她在实验中明显的不当之处: 。(4)在某次实验中,小华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木块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若用和分别表示和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可判断 (填“>”“<”或“=”)。(5)实验中小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改用图戊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效果更好,在图戊实验中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水平向 。【答案】(1)匀速直线(2) 3.4 向左(3)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4)=(5) 不一定 右【详解】(1)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大小为3.4N,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木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4N,摩擦力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相反,水平向左。(3)要探究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只有压力不同,其它条件均相同。由图丙可知,①和②两场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压力不同,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无法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4)由图可知,木块在和内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均成正比,说明木块在和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同一木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拉力也相等,即F1=F2。(5)在图戊实验中,木块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这两因素不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滑动摩擦力与木板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实验时不一定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力的方向相反,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向左,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水平向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2 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汽车起步更快 B.人无法走路C.火柴头难以划燃 D.自行车刹车失灵2.如图,将两本书逐页交叉叠在一起后,让两位同学在两边用力拉也很难分开。主要是因为受到了( )A.书本的重力 B.书对人的拉力C.纸张间的摩擦力 D.纸张间的压力3.用铅笔写字时,笔尖和纸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如图书写时,笔尖所受摩擦的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4.如图所示,一个放在斜面上的木块,在大小为5N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着斜面匀速向下运动,此时,分析其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摩擦力为5NB.此时,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块重力为5ND.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5.如图所示,公路上有一段沙石铺设的“避险车道”,其作用是供下坡的汽车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避险,图中的故障车辆正沿避险车道向上滑行,则汽车冲上避险车道瞬间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C.沿避险车道向上 D.沿避险车道向下6.杂技演员在进行顶杆表演时,用的是一根长直竹竿(不计其质量),竹竿被站在地面上的演员乙用肩部竖直顶起, 演员甲在竹竿上表演,在竹竿底部与演员之肩部之间装有一个压力传感器,传感器能显示出演员甲肩部的受力情况,若质量为的演员甲自竹竿顶部静止开始沿竹竿下滑,3s后静止,传感器显示的受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像可知( )A.演员甲一直匀速下滑B.演员甲一直加速下滑C.0-1s内甲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其重力,1-3s内甲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重力D.0-1s内甲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重力,1-3s内甲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其重力7.如图所示在消防队员小柯进行爬杆训练。体重为600N的小柯沿着竖直的直杆匀速上爬,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小柯停在A处稍作休息,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之后沿杆加速下滑,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600N,方向竖直向上B.f2=600N,方向竖直向下C.f3<600N,方向竖直向上D.f1=f2=f3,方向都是竖直向上8.小科有四双鞋子,鞋底由同种材料制成,鞋底花纹样式分别如图所示,他在同一路面行走时,穿着其中一双鞋子最容易打滑,这双鞋的鞋底样式基( ) A. B. C. D.9.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把货物运到高处,货物在皮带上没有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 )A.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B.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C.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D.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10.如图所示,逆时针打开矿泉水瓶盖的过程.下列能表示手受到瓶盖的摩擦力f方向的是( )A. B. C. D.11.如图1所示,水平路面由三段粗糙程度不同的区域组成。物块(体积忽略不计)在F=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区域①的最左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在刚进入区域③时撤去拉力,物块最终停在区域③的最右端。图2为物块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①路面的粗糙程度比区域②路面的粗糙程度大B.物块在区域①路面上所受的摩擦力大于2NC.物块在区域②所受的摩擦力等于2N,方向水平向左D.该物在区域③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12.在力F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带动着小车和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物体B不受到摩擦力②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物体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③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小车受到物体A对它向左摩擦力④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13.如图是“筷子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杯子受到米对它向下的摩擦力B.米压的越紧摩擦力不变C.筷子对米的摩擦力和米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杯中倒水后会容易掉下14.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的现象普遍存在。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A.鞋底的槽纹 B.给轮胎套上铁链C.运动员手上涂镁粉 D.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15.在日常生活中水无处不在,利用水可以改变物体间的摩擦力。下列实例是增大摩擦的是( )A.铺有瓷砖的地面有了水容易打滑B.橡胶管与玻璃管连接时沾水容易连接C.点钞时手上沾一点水容易点清D.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喷点水,再使用雨刮器更容易刮动16.从1998年开始,冰壶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在冰壶运动中,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可以增大冰壶运动的距离。这是因为刷冰后减小了冰壶受到的( )A.重力 B.支持力 C.压力 D.摩擦力二、非选择题17.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b=5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三个物体均静止,则A与B的静摩擦力为 ;B与C间的静摩擦力为 ;C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为 。18.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如图是某老师写毛笔字的情景,向右运笔时,笔毫向左弯曲,笔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选填"向左"、"向右"、"向上"或"向下"),笔毫上的墨汁越少就越干涩,在相同的压力下,墨汁越少,运笔时笔毫对纸张的摩擦力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19.机器人餐厅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行,当接近目的地时﹐会早关闭发动机,此时机器人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机器人具有 。在笨重的机器人底部装几个小轮移动起来比较省力,这是通过 来减小摩擦。已知该机器人质盘为85kg,则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待机静止时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N。20.某同学为验证压力大小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选用了长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若干个相同的铁块,设计并开展了如图实验:(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 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图1所示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3)接着该同学完成了图2和图3所示的实验,请用作图的方式把图3对应的实验补充完整: 。(4)该同学查阅资料获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他将同一木块放置在同一木板上,进行了如图4中的a、b、c所示的实验。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所用的力为、和,推测、和的大小关系为 。21.山东某市文旅局发起抓金砖挑战,承诺倘若有人能够抓起25公斤价值1000多万元的纯金金砖,就将其赠送。金砖的形状如图甲所示,其侧面A为梯形。小金动手模拟了单手抓金砖的情境,探究抓起物体能力的影响因素。实验装置如图乙。实验中,小金设置好变量后,向沙桶内慢慢装入沙子,直到轻质物块掉落,得到如下数据:实验次数 1 2 3 4轻质物块表面粗糙程度 粗糙 粗糙 粗糙 较光滑轻质物块底角α度数 80° 75° 70° 80°掉落时加入沙子的质量 200g 180g 165g 160g(1)实验过程中,改变金砖质量的具体操作为 ;(2)比较第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抓起物块能力的大小与 有关;(3)比较第 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抓起物块能力的大小与轻质物块表面粗锤程度有关;(4)小科觉得小金可用质量为50g的钩码代替沙桶,还可以省去称量沙子质量的步骤。你赞同小科的看法吗?说明你的理由 。22.按照下列要求画图:如图物块A竖立在光滑的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此时物块A受力示意图。23.小华使用图甲装置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中,应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2)某次正确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水平 。(3)小华利用图丙中场景①和②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请指出她在实验中明显的不当之处: 。(4)在某次实验中,小华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木块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若用和分别表示和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可判断 (填“>”“<”或“=”)。(5)实验中小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改用图戊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效果更好,在图戊实验中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水平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基础巩固--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 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基础巩固--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