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2025.07(本试卷共23道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蛮横(hèng)瞭望(liào) 驰骋(chěng) 挑拨离间(jiàn)B. 推搡(sǎng) 告戒(jiè)迂回(yū) 轻歌曼舞(màn)C. 卑鄙(bì)彷徨(páng)挚爱(zhì) 相辅相承(chéng)D. 旷野(kuàng)襁褓(qiáng) 演绎(yì)穿流不息(chuān)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苍当真不会辜负每一个早起的人。薄雾与轻烟______下的世界,浪漫迷离。行至山顶,大风卷起云雾,______高深莫测的样子。云雾在脚下翻滚、升腾,忽地聚在一起,如花团锦簇;忽地四散开去,似天女散花;忽地______村庄的上空和蜿蜒的溪流,如丝带,似炊烟,又或者是别的什么,______。A. 笼罩 一副 经过 难以言说 B. 笼罩 一副 掠过 难以名状C. 朦胧 一幅 掠过 难以言说 D. 朦胧 一幅 经过 难以名状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军之道,要在得人。②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③军队院校教育,作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④这就需要广大优秀青年积极参军入伍,接受军事院校培养教育,锻造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A. “军事竞争”“重要一环”“德才兼备”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B. 句②中的“推动”是动词,充当本句的谓语。C. 句③有语病,应在“全局性”后加“作用”。D. 句④中“参军入伍”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他的文章《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是一篇演讲词,教材中节选了其中的第六个抉择部分。B.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我们学习过他的作品《登勃朗峰》。C. 《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先合后分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水泊梁山大聚义,之后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身上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5. 小语要写一篇以“优点与不足交织,勾勒鲜活生命轮廓”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她想从《水浒传》中找寻论据。请你帮她从以下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具体情节进行简要阐述。林冲 鲁智深6. 古诗文默写(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虽有嘉肴》)(2)鲲之大,______。(《北冥有鱼》)(3)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4)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白居易《卖炭翁》)(5)杜甫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非常大,他拥有广济苍生的伟大胸襟,正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言: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3分)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甲】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乙】新丰折臂翁 白居易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 无何①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有删减)【注释】①无何:不久。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诗以“旁观者”视角叙事,仅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稍露情感倾向。这种克制的写法,反而让悲剧结局更具冲击力。B. 乙诗以诗人提问+老翁自述为主要刻画形式,表达口语化。这种类似“新闻采访”的实录手法,既增加了可信度,也强化了感染力。C. 两首诗均以现实主义的笔触,书写百姓在压迫下的血泪。甲诗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乙诗结尾则上升到对帝王“穷兵黩武”思想的控诉。D. 两首诗都表现了普通百姓在绝境中的一种保全。甲诗中的老妇和乙诗中的老翁,都是通过牺牲自己,保全家人的光辉典范。(二)(1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①十倍,人争鬻②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奉祭祀、供宾客乎?甚矣哉,为欺也!”卖者笑曰:“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③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今夫佩虎符④、坐皋比⑤者,洸洸⑥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⑦之略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⑧肥鲜者,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刘甚《卖柑者言》,有删减)【注释】①贾:通“价”,价格。②鬻(yù):原意为卖,这里指买。③足:满足。④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此处代指武将。⑤皋比:虎皮,指将军的座椅。⑥洸洸(guāng):威风凛凛的样子。⑦孙、吴:指孙武、吴起,此二人均为卓有成就的军事家。⑧饫(yù):饱食。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然后有千里马 佁然不动(《小石潭记》)B. 安求其能千里也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C. 若所市于人者 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D.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9.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真无马邪?(2)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10. 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11. 甲乙两文都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选文 所托之物 特点 所寓之意甲 千里马 惨遭埋没 ①_____乙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8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化遗产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以及农业遗产、灌溉遗产、历史建筑、非遗等,然而数量庞大的遗产大多以碎片化的状况存在,有待建立起相互间的价值关联、形成系统性的价值提炼。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到2025年初步构建,到2035年全面建成。事实上,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已经成为提升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关键之一。——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 吕舟(摘自《人民日报》)【材料二】2025年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表需求类型 满意度比例 典型案例休闲放松需求 76.14% “尔滨”冰雪旅游、“村超”“村BA”等群众性活动兴起提升文化素养需求 71.36% 社区阅读、文化讲座等活动普及视听觉享受需求 69.36% 国产影视剧、演出市场繁荣审美/鉴赏需求 68.29% 博物馆、美术馆展览及文创产品创新(摘自网络)【材料三】①今年,语言学者李倩老师解读了国民工具书《新华字典》。因为做解读,她就来来回回地翻字典,有一天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说:不算异体字、繁体字,最新版《新华字典》总共收了9000多个汉字,国家颁布的通用字表才7000字,你猜,多出来的是些什么字?②她不问,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是什么呢?③她说:很多都是地名。那些非常偏僻的山川河流、街镇县城的名字。比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有一条河,叫 (wǔ)阳河。④请注意,汉语中,这个“ ”字只在这个地方有用。如果不是当地人,或到当地旅游,你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那为什么还要把这些字收录到《新华字典》里呢?⑤这些字,还真就不能随便省略。因为作为国民字典,《新华字典》不光要给小学生扫盲认字,它还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塑造国民共识。⑥用李倩老师的话说,这是咱们中国人的山川可亲,街镇有情。⑦一条河、一座山、一个镇子,它的名字不光能用汉字写出来,现在还能用普通话读出来,居住在那里的人,不管离北京多近或者多远,都会在心理上把自己真正纳入中华民族的共识之中。(节选自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材料四】①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年味以不同的面貌“吹”向世界各地。近期,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新中式”穿搭正成为新的“流量密码”。不少海外博主晒出自己的“新春战袍”,展示各类中国传统风格服饰“变装秀”。②从古典与时尚交织的“马面裙”,到充满东方韵味的旗袍,再到唐装丝绒马甲与宋锦禅意提花裙……每一处细节,无论是精致的盘扣、华丽的刺绣,还是典雅的立领、飘逸的宽袍大袖,都散发着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③海外博主们穿上“新中式”,超越了单纯的模仿或跟风,更深层次体现了文化上的认同和欣赏。④“新春战袍”海外圈粉,秀出的不仅是传统技艺,还有我们的文化自信,它让中国年味以更多元的姿态走向世界。(节选自“新华社”)12. 对上述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数量庞大的文化遗产都是以碎片化的状况存在,有待建立起相互间的价值关联。B. 材料二的数据显示,公众对于文化服务的需求类型多样,且满意度均超过半数。C. 《新华字典》中生僻字存在意义在于不但可以给小学生扫盲,还能塑造国民共识。D. 海外博主们穿上“新中式”,更深层次体现了文化上的认同和欣赏。13. 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谈谈哪些方面体现了国人的文化自信?14. 班级要举办一场演讲比赛,主题为“以传统为根,铸文化自信之魂”。下列两则材料哪一则适用于此次演讲主题?请简要说明理由。A.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内蒙古民族大学举办相关主题文艺演出。师生代表400余人齐聚一堂,重温历史、缅怀英烈。B.中国色彩专家郭浩从众多典籍中提取了384种中国传统色,如“暮山紫”“螺子黛”等,深受当代人追捧。此举打破了西方色彩美学的垄断地位,赢回了中国美学的话语权。(二)(17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那醉人的绿呀①去梅雨潭,就好像是去见一位老朋友。②很多年来路过温州,路过瓯海,都没有机会去仙岩梅雨潭走一走。尽管一次次擦肩而过,也未觉得遗憾,大概是因为梅雨潭太熟悉了——它从课本里走来,字字句句,深深地刻进心里,于是梅雨潭就成了心中明亮的风景,似乎已经去过了无数遍似的。③“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篇《绿》的短文,是朱自清先生《温州的踪迹》里的一篇。④直至今年初夏,真的要去梅雨潭了。脚步抵达仙岩山脚时,那从未见过的绿绿的潭水,便从朱自清先生笔下,从记忆中的书页里漫出来。⑤而我们几乎是循着文字的道路,一路去往梅雨潭的——“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不禁感叹一句,去看梅雨潭这样的风景,心里是一定要有些准备的。倘若没有准备,没有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文章,便去看梅雨潭,此时眼中所见的风景,一定逊色许多。当然,并不是那风景有什么变化,而是缺少了一层因文字而产生的熟悉与亲切,风景便缺少了一份深切的情意。⑥1923年重阳节前后,朱自清先生与马公愚等几位朋友同行,从小南门码头乘小火轮到梅雨潭。那是他第二次到梅雨潭。1924年2月,他写下了《绿》。从此,《绿》就融进了这一潭碧水之中,成为梅雨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⑦从山脚的仙岩寺开始,沿翠微岭而上,去梅雨潭的这一条山道,留下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最初走上这条小路的是南朝谢灵运,他坐船出来登仙岩,写下《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仙岩这一块山水,一定早有声名在外,才引得谢灵运也不愿错过。此后一代代文人在仙岩留下履痕,在山崖石壁留下心迹。那摩崖石刻上的只言片语,今日仍清晰可见,令人遥想旧日情形:“维仙之居,既清且虚;一泉一石,可诗可图”,这是唐德宗时温州郡丞姚揆留下的《仙岩铭》:“开天气象”“溪山第一”,这是朱熹留下的笔迹……⑧说实在的,仙岩景区并不大。梅雨潭也袖珍可爱,徜徉其间,却觉移步换景,让人沉吟玩味。譬如到了梅雨亭,站在瀑布前一块突出的巨石之上,便想到“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再看那低处的梅雨潭,“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当转到梅雨潭边时,感受到瀑布水流的飞花微雨,亦会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文字,“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⑨二十六七岁的朱自清,登临梅雨潭的前后,世事并不太平,生活也奔波拮据,烦恼负累,俗事缠身,不得轻松,这些从他的日记里能看出。而与友人来到梅雨潭时,这些负累都放下了。那醉人的绿呀,就和那白梅微雨一样,轻轻跃入心怀,稍稍地慰藉了一颗纷乱而颇不平静的心。他此行留下的文字,也永久地镌刻在梅雨潭的衣襟上。⑩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山水与文学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同样的,当我们去会稽山阴看兰亭,便会想起《兰亭集序》,想起春天的那一场雅集和类似无数场的雅集;当我们去到洞庭湖,一定会想起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起一代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当我们在黄州赤壁泛舟怀古,一定会想到苏轼,想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到江上清风、山间明月…… 中国的读书人与山水之间,就这样进行着超越时空的对话。山水自然与人文精神,相互塑造,彼此成就。在笔墨与自然的一次次交融中,构建起独特的精神地理,构建起中国人的文化风景。这些风景,也流传千年,成为每一代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和财富。 此时此刻,站在梅雨潭边,我也想轻轻叹道:“那醉人的绿呀!”(文/周华诚,有删改)15. 请根据选文中作者的所至与所见,填写表格。所至 所见仙岩山脚 ①_____翠微岭 文人墨客留下的石刻和笔迹②_____ 瀑布高悬面前梅雨潭 ③_____16. 赏析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脚步抵达仙岩山脚时,那从未见过的绿绿的潭水,便从朱自清先生笔下,从记忆中的书页里漫出来。17. 第⑩段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18. 选文为何多次提到朱自清和他的文字?19. 所感是游记的灵魂。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三)(11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人造太阳”,人类未来能源的新方向①炎炎夏日来临,你是不是被酷热的太阳晒得“蔫儿”呢?有没有这种太阳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发烫,脚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烟的感觉呢?的确,酷热的太阳确实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感。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某一天会出现一个“人造太阳”呢?②当然,此太阳非彼太阳,要不然又要召唤出我们的祖先后羿了……这里的“人造太阳”是一种用于解决我们未来能源问题的有效方案。我们都知道,目前由人来开发核能的途径主要有两条——重元素的裂变和轻元素的聚变。利用核裂变原理,我们已经建造了几百个核电站,但是对于核裂变,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所以关于核聚变的利用落后很多。什么是核聚变呢?简单地说,我们认识核聚变是从氢弹爆炸开始的,氢弹爆炸时释放出极大的能量,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但是如果能够发明一种装置,可以有效地控制“氢弹爆炸”的过程,让能量稳定持续地输出。科学家把这类装置比喻成“人造太阳”。③为实现这种装置,由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方主导,35国共同参与一项超级核工程,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正式启动。④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已在安徽合肥建成。今年,被称为中国“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装置成功实现了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合肥物质研究院称,这是国际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时,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⑤然而,要想让人造太阳的产能和供能成为现实,必须有几个条件。一是1亿度以上的高温,二是长时间约束在有限的空间中,三是有足够高的密度。在高密度条件下,当等离子体温度达到1亿度以上,可使数目可观的粒子具有足够动能克服原子核之间的斥力而实现核聚变反应,从而产生可观的聚变能。⑥现在,中国的人造太阳已经达到了等离子体温度1亿度以上,放电脉冲也延长到100秒以上。但是,在温度和时间上还需要向上亿度、数千秒的目标迈进,而且需要有可控性才有可能实现人类利用人造太阳能的目标,使之为人类提供一种无限的、清洁的安全能源。⑦此外,人造太阳研究还会带来衍生和伴随技术,如超导磁体技术、大功率电源技术、超高真空技术、超低温技术等。既给公众和民生带来福祉,也让人类进入全新的时代。⑧请相信,“人造太阳”离我们不会很遥远!(选自“豆丁网”,有删改)20.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谈谈什么是“人造太阳”,以及研究“人造太阳”对人类有哪些好处。21.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2.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为什么不能删掉?我们都知道,目前由人来开发核能的途径主要有两条——重元素的裂变和轻元素的聚变。23.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四、写作(50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50分)24.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5. “站在树枝上的鸟儿,从来不担心树枝会不会断裂,因为它相信自己的翅膀。”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参考答案1.【答案】A2.【答案】B3.【答案】C4.【答案】C5.【答案】示例1:林冲在妻子被调戏,误入白虎堂时,选择逆来顺受;当得知火烧草料场,陆虞候欲置自己于死地时,他选择了反抗。隐忍与果敢,同时体现了他鲜活的生命轮廓。示例2:鲁智深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行侠仗义;落发为僧后,他不顾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刚,行事鲁莽。仗义与鲁莽,共同构成了他鲜活的生命轮廓。6.【答案】 ①. 教然后知困 ②. 不知其几千里也 ③. 窈窕淑女 ④. 系向牛头充炭直 ⑤.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⑥.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答案】D【答案】8. B 9. (1)真的没有千里马吗?(2)盗贼兴起却不知道抵御,百姓困苦却不知道救助,官吏奸邪却不知道禁止。10. 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11. ①. 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和不平。(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控诉。) ②. 柑 ③.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强中干、华而不实、徒有其表) ④. 讽刺了位高权重的人没有真本事。【答案】12. A 13. 我国可以提供令大多数国民满意的公共服务:《新华字典》中坚持收录生僻字;“新中式”海外圈粉。14. 材料B。因为郭浩从典籍中提取传统色,是追溯文化的根本。让中国有了命名色彩的权利,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而材料A体现的是爱国主义情感,与传统文化关系不大。因此,材料B更符合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答案】15. ①. 绿绿的潭水 ②. 梅雨亭 ③. 三面环山,瀑布水流飞溅16. 漫,原意指水过满向外流的样子。比喻(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朱自清的文字非常熟悉。17. 排比,增强语势,表现了不同地方会引起我们对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的联想;突出山水与文学的关系紧密;增加文化底蕴。18. 朱自清的《绿》是作者游览梅雨潭的缘起;朱自清与作者都对梅雨潭的绿表达喜爱与赞美之情;朱自清的文字给梅雨潭增加了文学与文化意味;虚实结合,拓展文章的写作空间。19. 对梅雨潭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朱自清及其文字的推崇;对山水自然与人文精神彼此成就的盛赞。【答案】20. 一种可以有效地控制“氢弹爆炸”的过程,让能量稳定持续地输出的装置。为人类提供一种无限的、清洁的安全能源;还会带来衍生和伴随技术,既给公众和民生带来福祉,也让人类进入全新的时代。21. 运用设问,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人造太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2. “主要”指最重要的,表示程度(范围)的限制。在这里指目前由人来开发核能的途径最重要的有两条,删掉后表示只有两条,过于绝对。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23.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温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的特点,进一步说明该装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4、25.略第 页,共 页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