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四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百科竞赛真题试卷一、不定项选择题(本试卷共40题,每题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分值按正确选项的个数平均分配。)1.(2022四上·深圳竞赛)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上午,(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结束“太空出差”,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圆满完成飞行任务。A.神舟五号 B.神舟六号 C.神舟十号 D.神舟十三号2.(2022四上·深圳竞赛)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是( ),她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A.王亚平 B.刘洋 C.杨利伟 D.李亚平3.(2022四上·深圳竞赛)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泡腾片扔进水中的产生的气泡不再上浮,而是相互挤压,水球也被气泡撑得更大。这一现象与太空的( )有关。A.真空环境 B.缺氧环境 C.低压环境 D.微重力环境4.(2022四上·深圳竞赛)(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要求。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富强、和谐、自由、敬业5.(2022四上·深圳竞赛)2022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向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建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在北京召开。A.2022年9月16日 B.2022年9月26日C.2022年10月1日 D.2022年10月16日6.(2022四上·深圳竞赛)我国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性”包括( )。A.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B.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C.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D.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教育条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7.(2022四上·深圳竞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不满( )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A.8周岁 B.10周岁 C.12周岁 D.14周岁8.(2022四上·深圳竞赛)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 )来维持生命,它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气9.(2022四上·深圳竞赛)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源于自然界的11种动物和一个民族图腾,这个民族图腾指的是( )。A.鼠 B.龙 C.兔 D.蛇10.(2022四上·深圳竞赛)《二十四节气歌》是中国古代按照节气编写的歌诀。“冬雪雪冬小大寒”中第一个“雪”代表的节气是( )。A.下雪了 B.初雪 C.大雪 D.小雪11.(2022四上·深圳竞赛)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它创造了一连串世界纪录,全长( )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A.55 B.60 C.65 D.7512.(2022四上·深圳竞赛)《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 )等都属于毒品。A.鸦片B.海洛因C.吗啡D.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13.(2022四上·深圳竞赛)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就是我们常说的腊月,腊月是农历的( )月。A.十一 B.十二 C.一 D.二14.(2022四上·深圳竞赛)自古以来流行在中国各地的戏剧形式很多,其中以( )流传最远、最广,被中国人认为戏剧的代表,称为国剧。A.川剧 B.越剧 C.黄梅戏 D.京剧15.(2022四上·深圳竞赛)马头琴是( )的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苗族 D.壮族16.(2022四上·深圳竞赛)下面哪一种是升记号( ),这个符号代表的是“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A.f B.b C.# D.>17.(2022四上·深圳竞赛)《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是电影( )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A.《小兵张嘎》 B.《南征北战》C.《风云儿女》 D.《英雄儿女》18.(2022四上·深圳竞赛)夜盲症主要是由于缺乏( )引发的疾病。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19.(2022四上·深圳竞赛)《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江苏( )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A.苏州 B.南京 C.无锡 D.扬州20.(2022四上·深圳竞赛)包拯的脸谱和传统戏剧中的所有脸谱不同,它墨黑如漆,在脑门心的位置上用白色油彩勾画出一个( )。A.太阳 B.星星 C.新月 D.满月21.(2022四上·深圳竞赛)红色与黄色混合后会变( )色,这种由两种原色调和出来的色,我们又把它叫做间色。A.橙 B.绿 C.紫 D.白22.(2022四上·深圳竞赛)贴窗花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下列窗花图案中,寓意“年年有余”的是( )。A. B.C. D.23.(2022四上·深圳竞赛)人体的关节可以自由活动,其中活动幅度最大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腕关节 C.肘关节 D.踝关节24.(2022四上·深圳竞赛)岩石是构成地壳和上层地幔的物质基础。其中地壳表面以( )为主,它们约占大陆面积的75%。A.沉积岩 B.变质岩 C.火山岩 D.岩浆岩25.(2022四上·深圳竞赛)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下列做法最好的是( )。A.马上用热水袋热敷 B.马上揉搓患处C.马上用冰袋冷敷 D.快速活动脚部26.(2022四上·深圳竞赛)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下坡时会遇到一道道间隔均匀的凹槽,从上面经过时会有明显的颠簸,这些凹槽的作用是( )。A.避免来往车辆过多,造成路面损毁B.避免司机开车过快,起到减速作用C.可将雨水向两侧分流,以防路面打滑D.一种交通标志,用于确认距离,避免发生追尾事故27.(2022四上·深圳竞赛)像油菜那样开花时有四个花瓣,呈十字形,和萼片互生的植物称为十字花科的植物。下列属于十字花科的植物有( )。A.豌豆苗 B.萝卜 C.辣椒 D.上海青28.(2022四上·深圳竞赛)《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下列小说中不属于“四大名著”的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C.《三国演义》 D.《封神演义》29.(2022四上·深圳竞赛)《西游记》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其中的“西天”是指现在的( )。A.孟加拉国 B.印度 C.泰国 D.尼泊尔30.(2022四上·深圳竞赛)《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受阻于火焰山,孙悟空向( )借芭蕉扇将火扇灭。A.如来佛祖 B.观世音菩萨 C.玉皇大帝 D.铁扇公主31.(2022四上·深圳竞赛)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运用到了磁铁的性质发明的是( )。A.指南针 B.滴漏 C.候风地动仪 D.印刷术32.(2022四上·深圳竞赛)“粟”是我国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粟去掉外壳之后便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 )。A.小米 B.大米 C.小麦 D.高粱33.(2022四上·深圳竞赛)发现有人落入水中,需要立即拨打救援电话,可以拨打的电话是( )。A.110 B.120 C.119 D.12234.(2022四上·深圳竞赛)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 )。当我们发声时,它就会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当它越紧时,发出的声音( )。A.声带越高 B.气管越高 C.声带越低 D.气管越低35.(2022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关于温度和热等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描述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的热量就越多B.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它们接触时就会发生热传递C.羽绒衣产生的热量比棉质衬衣产生的热量多D.低温的冰块,不可能传热给其它物体二、阅读以下新闻片段,完成下面小题。(2022四上·深圳竞赛)2022年是我国干旱比较严重的一年,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比如河南、山西、甘肃以及山东等地区。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系之一,年平均降雨量为1067( )。然而,今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的降雨量一直低于历史同期,高温天气持续了很长时间,7月和8月的也没有明显的降水。同时,自7月以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数已超过15天;8月9日至8月11日,重庆气温超过40℃,最近连续7天超过40℃,打破了当地极端气温记录。从水文角度看,长江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位比当年同期低4.7-5.7米,是历史同期最低位。36.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系之一,年平均降雨量为1067( ),气象学规定,如果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 )被定义为( )。A.厘米 厘米 小雨 B.毫米 毫米 小雨C.毫升 毫升 大雨 D.升 升 中雨37.以下选项中,所列湖泊均为我国四大淡水湖是( )。A.太湖、洞庭湖、巢湖、鄱阳湖B.巢湖、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C.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西湖D.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38.中国气象学上,气温在( )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重庆连续7天气温超过40℃应该发布( )色“高温预警”。A.35℃ 红 B.36.5℃ 黄 C.35℃ 橙 D.39℃ 黄39.在干旱季,人们常常会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来增加降水量。下列关于人工降雨描述正确的是( )A.人工降雨有发射装置和足够的催化剂就可以进行B.干冰可以做为人工降雨的催化剂C.人工降雨也可用于森林灭火D.人工降雨的效果会受到云层的影响40.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天然水受到污染后,可以采用( )进行净化处理。A.静置沉淀 B.过滤 C.蒸馏 D.降温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现代科学技术【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 选项:神舟五号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2003 年 10 月发射,航天员是杨利伟,飞行时间约 21 小时,与题干时间和航天员不符。B 选项:神舟六号于 2005 年 10 月发射,航天员为费俊龙、聂海胜,飞行时间约 5 天,并非题干所指任务。C 选项:神舟十号 2013 年 6 月发射,航天员包括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飞行时间约 15 天,主要任务是交会对接和太空授课等,与题干中 “半年之久” 的时间不符。D 选项:神舟十三号于 2021 年 10 月发射,2022 年 4 月 16 日返回,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太空驻留 6 个月,圆满完成多项任务,符合题干描述。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航天技术发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航天工程发展的成就进行正确作答。2.【答案】A【知识点】现代科学技术【解析】【分析】A 选项:王亚平是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在 2021 年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期间,她于 2021 年 11 月 7 日成功出舱,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同时她也是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符合题干描述。B 选项:刘洋是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2012 年执行神舟九号任务时进入太空,但并未进行出舱活动,因此不符合题意。C 选项:杨利伟是中国首位航天员,2003 年执行神舟五号任务,是男性航天员,与题干中 “女航天员” 的条件不符。D 选项:“李亚平” 并非中国知名航天员,属于干扰项,不存在该人物的相关航天记录。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航天技术发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航天工程发展的成就进行正确作答。3.【答案】D【知识点】技术与工程常识【解析】【分析】A 选项:真空环境指的是几乎没有气体存在的空间,但太空舱内并非真空,而是有适合航天员生存的气压和气体环境,泡腾片实验是在舱内进行的,因此与真空环境无关。B 选项:缺氧环境意味着氧气含量极低,但太空舱内氧气含量处于正常水平,能够满足航天员和实验的需求,该现象与缺氧无关。C 选项:低压环境指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虽然太空舱内气压略低于地球标准大气压,但这并非导致气泡不上浮的关键因素,低压主要影响气体的溶解度等,与气泡的运动状态关联不大。D 选项:微重力环境是太空的显著特征之一,此时物体所受重力极小。在地球上,泡腾片产生的气泡因密度小于水而受到浮力会上浮;但在微重力环境中,浮力几乎消失,气泡失去了上浮的动力,因此会相互挤压,使水球被撑大。这一现象正是微重力环境导致的,该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点评】题目考查对航天技术发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航天工程发展的成就进行正确作答。4.【答案】B【知识点】政治常识【解析】【分析】A 选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描绘了国家发展的理想状态,体现了对国家建设的要求,与题干中 “社会层面” 不符。B 选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聚焦于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导向,旨在构建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符合 “立足社会层面提要求” 的描述。C 选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强调公民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属于个人层面的要求,并非社会层面。D 选项:该选项混淆了不同层面的价值要求,其中 “富强、和谐” 属于国家层面,“自由” 属于社会层面,“敬业” 属于个人层面,并非单一的社会层面定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5.【答案】D【知识点】政治常识【解析】【分析】根据 2022 年 8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内容,中共中央政治局向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建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2022 年 10 月 16 日在北京召开。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二十大召开时间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历史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6.【答案】A,B,C,D【知识点】社会公德与法律法规【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 “义务性” 体现在多个方面:A 选项: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所以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B 选项:《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因此,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C 选项:《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所以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D 选项:《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二)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所以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教育条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故答案为: A B C D【点评】题目考查对《义务教育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法律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7.【答案】C【知识点】社会公德与法律法规【解析】【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 12 周岁。这意味着不满 12 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相关法律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法律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8.【答案】C【知识点】生物科普知识【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我们体内的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这一过程必须在氧气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再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细胞,为细胞的代谢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我们能够正常生活、工作和运动。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生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生物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9.【答案】B【知识点】十二生肖【解析】【分析】十二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其中,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这 11 种都属于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动物,而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虚构的神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图腾象征,代表着吉祥、权威、力量等文化内涵。龙的形象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鹿角、驼头、蛇身、鱼鳞、鹰爪等),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既是神话中的灵物,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因此成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图腾化形象。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生肖图腾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图腾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0.【答案】D【知识点】节气【解析】【分析】结合《节气歌》内容,《二十四节气歌》完整版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其中,“冬雪雪冬小大寒” 对应冬季的六个节气,依次为:第一个 “冬”:立冬;第一个 “雪”:小雪;第二个 “雪”:大雪;第二个 “冬”:冬至;小:小寒;大:大寒;因此,“冬雪雪冬小大寒” 中第一个 “雪” 指的是小雪,它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 11 月 22 日或 23 日,此时气温下降,开始出现降雪,但雪量较小,故名 “小雪”。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节气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二十四节气歌》有关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1.【答案】A【知识点】常见发明【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 55 公里,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以及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口岸和连接线。这一长度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还创下了最深沉管隧道、最长钢结构桥梁等多项世界纪录,被誉为 “现代世界七大奇迹” 之一。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港珠澳大桥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2.【答案】A,B,C,D【知识点】社会公德与法律法规【解析】【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二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因此,选项 A、B、C、D 均正确。故答案为:A B C D【点评】题目考查对《禁毒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法律知识,结合对毒品的了解进行正确作答。13.【答案】B【知识点】谚语【解析】【分析】在农历中,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依次对应正月(一月)、二月、……、十一月、十二月。其中,十二月被称为 “腊月”,这一称呼源于古代的岁末祭祀习俗 ——“腊祭”。古人在十二月底会举行祭祀活动,祭拜祖先和神灵,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因此将十二月称为 “腊月”。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4.【答案】D【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徽班进京,经过长期融合徽调、汉调、昆曲、秦腔等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发展成为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性戏剧形式。京剧以其严谨的表演程式、丰富的唱腔流派(如梅派、程派、尚派、荀派等)、华丽的服饰脸谱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还被视为中国 “国粹” 之一,在国际上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被称为 “国剧”。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京剧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戏曲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5.【答案】B【知识点】音乐常识【解析】【分析】马头琴是蒙古族极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其名称来源于琴杆上端雕刻的马头装饰。它的音色深沉悠扬,既能表现出草原的辽阔壮美,也能传递出蒙古族人民的情感与生活场景,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马头琴的历史悠久,在蒙古族的民间音乐、史诗演唱等艺术形式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也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闻名于世,成为中华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民族乐器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音乐知识,结合马头琴的特点进行正确作答。16.【答案】C【知识点】音乐常识【解析】【分析】在音乐记谱法中,#是升记号,它的作用是将其后面的基本音级升高半音。例如,在 C 音前加上 #,就变成了 #C(升 C),比 C 音高半音。A:f 是力度记号,代表 “强”(forte);B:b 是降记号,作用是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D:> 是重音记号,标记在音符上方,表示该音需要着重强调演奏。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音乐乐谱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乐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7.【答案】C【知识点】音乐常识【解析】【分析】《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1935 年,最初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该片讲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青年知识分子从彷徨到觉醒,投身抗日救亡斗争的故事。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这首歌曲,以激昂雄壮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强烈愿望,迅速传遍全国,成为鼓舞亿万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精神号角。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国歌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义勇军进行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8.【答案】A【知识点】生物科普知识【解析】【分析】夜盲症,又称 “雀盲眼”,主要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 A 引起的。维生素 A 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营养物质,它参与视网膜中视紫红质的合成 —— 视紫红质是眼睛在弱光环境下感受光线、形成视觉的关键物质。当维生素 A 不足时,视紫红质合成减少,眼睛对暗光的适应能力下降,就会出现在昏暗环境中看不清事物的症状,即夜盲症。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夜盲症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9.【答案】D【知识点】音乐常识【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茉莉花》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歌,其旋律优美婉转,流传广泛且影响深远。它的起源可追溯至江苏扬州地区民间传唱已久的《鲜花调》。《鲜花调》是当地流传的一首传统小调,内容多围绕花卉展开,旋律悠扬动听。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民歌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民族音乐知识,结合《茉莉花》的起源进行正确作答。20.【答案】C【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在传统戏剧脸谱中,包拯的形象以 “黑脸” 为标志,象征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品格。尤为特殊的是,他的脑门心位置会用白色油彩勾勒出一个新月图案。这一设计并非随意而为,在民间传说中,新月象征着包拯 “日断阳、夜断阴” 的超凡能力 —— 白天审理人间案件,夜晚能洞察阴间冤情,体现了百姓对他公正断案、明察秋毫的美好想象。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京剧脸谱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京剧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1.【答案】A【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在色彩理论中,红、黄、蓝被称为三原色。其中,红色与黄色混合后会调配出橙色,橙色属于间色。绿色是黄色与蓝色混合而成的间色;紫色是红色与蓝色混合而成的间色;白色属于无彩色,无法通过三原色调配得出,在光的混合中,红、绿、蓝三种色光叠加可形成白色,但这与颜料混合的间色概念不同。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色彩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美术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2.【答案】B【知识点】习俗及习俗寓意【解析】【分析】结合春节习俗的寓意,因 “鱼” 与 “余” 谐音,“年年有余” 的窗花图案通常会有鱼的形象,D 图符合这一寓意。 不过因未显示完整图案细节,若 D 图无鱼元素则无法准确判断,仅依据常规寓意推理。 若实际 D 图有鱼,就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从常见寓意看,A 可能和福寿等有关,B、C 也难体现 “余”(鱼)的谐音关联 。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春节习俗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窗花图案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3.【答案】A【知识点】人体常识【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能做屈伸、收展、旋转、环转等多方向运动,活动幅度在人体关节中最大,像投掷、游泳等动作都依赖其大幅活动,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活动范围相对小很多。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人体关节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生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4.【答案】A【知识点】地球常识【解析】【分析】地壳表面沉积岩分布广泛,它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作用形成的岩石,约占大陆面积的 75% 。变质岩是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火山岩、岩浆岩是由岩浆作用形成,在地表分布占比不如沉积岩高。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地壳表面岩石结构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5.【答案】C【知识点】生活技能【解析】【分析】结合相关常识,脚扭伤后,局部血管会破裂出血、组织水肿,马上用冰袋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A 选项热敷会加速血液循环,加重肿胀;B 选项揉搓会让损伤更严重;D 选项快速活动脚部会进一步损伤扭伤部位,所以选 C 。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生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运动生理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6.【答案】B【知识点】运动与力【解析】【分析】这些凹槽是减速标线,车辆经过时颠簸能提醒司机控制车速,避免因下坡车速过快,起到强制减速作用,A 说避免路面损毁、C 说分流雨水、D 说确认距离防追尾,均不符合其实际功能 。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公路交通设施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7.【答案】B,D【知识点】植物常识【解析】【分析】结合植物的分类知识,萝卜和上海青的花具有四个十字形排列的花瓣,符合十字花科植物特征;豌豆苗属于豆科,辣椒属于茄科,均不属于十字花科。故答案为:B D【点评】题目考查对植物分类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植物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8.【答案】D【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中国古典 “四大名著” 是指《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这四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而《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商周时期历史为背景的神魔小说,虽也流传较广,但并不属于 “四大名著” 范畴。因此,不属于 “四大名著” 的是《封神演义》。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四大名著相关知识进行正确作答。29.【答案】B【知识点】《西游记》【解析】【分析】结合原著内容,《西游记》中 “西天” 指的是佛教圣地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历史上,唐朝高僧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正是古印度,那里是佛教的发源地。而孟加拉国、泰国、尼泊尔虽与佛教文化有一定关联,但并非《西游记》中 “西天” 所对应的地域,因此正确答案为 B。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西游记》相关知识进行正确作答。30.【答案】D【知识点】《西游记》【解析】【分析】在《西游记》中,火焰山的火需用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扇灭。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她的芭蕉扇有神奇的威力,能扇灭火焰山的烈火。孙悟空为过火焰山,曾三次向铁扇公主借扇,最终成功扇灭火焰。而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玉皇大帝均与借芭蕉扇的情节无关。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西游记》相关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31.【答案】A【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解析】【分析】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其中,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正是利用了磁铁具有磁性(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通过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帮助人们在航行、旅行中辨别方向。B 选项滴漏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的工具,与磁铁无关;C 选项候风地动仪是监测地震的仪器,其原理基于力学感应,不涉及磁铁;D 选项印刷术(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主要依靠文字、图案的复制技术,也与磁铁性质无关。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四大发明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科学知识,结合四大发明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32.【答案】A【知识点】植物常识【解析】【分析】粟,又称 “谷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最早被人类栽培的农作物之一。粟的果实经过脱壳处理后,得到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米,它富含营养,可用于煮粥、煮饭等。B 选项大米来自水稻,水稻脱壳后为大米;C 选项小麦脱壳磨粉后为面粉;D 选项高粱脱壳后可直接食用或用于酿酒等,与粟无关。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农业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古代农业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33.【答案】A,B,C【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当发现有人落入水中时,以下救援电话均可拨打,具体分工不同:110:是公安报警电话,落水属于紧急求助事件,警方会协调救援力量(如水上警察)进行救助;120:是医疗急救电话,可及时呼叫医护人员到场,对落水者进行紧急医疗处理;119:是消防救援电话,消防员具备专业的水上救援技能和设备,会参与现场救援。而D 选项 122是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主要用于处理交通相关事故,与落水救援无关。故答案为:A B C【点评】题目考查对紧急求救电话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生活知识,结合紧急救援电话的运用方法进行正确作答。34.【答案】A【知识点】声、光、能量【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我们喉咙里负责发声的器官是声带,它位于喉腔中部,由两片富有弹性的薄膜组成。当我们说话、唱歌时,声带会随着气流振动,从而产生声音。声带的松紧程度会直接影响声音的高低:当声带绷得越紧时,振动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当声带放松时,振动频率较慢,发出的声音则较低。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人体发声原理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生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35.【答案】B【知识点】声、光、能量【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 选项错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描述的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多少,不能说 “物体含有热量”。物体的温度高低反映的是其内能(分子动能)的大小,与 “含热量” 无关。B 选项正确: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存在温度差。当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等,这是热传递的基本规律。C 选项错误:羽绒衣和棉质衬衣本身都不能产生热量,它们的作用是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利用材料的隔热性),从而起到保暖效果。衣服的保暖性取决于材质的隔热能力,而非 “产生热量”。D 选项错误:低温冰块也可能传热给其他物体 —— 当冰块与比它温度更低的物体接触时,热量会从冰块(温度相对较高)传递给低温物体(温度更低)。例如,冰块接触液态氮(温度远低于冰)时,冰块会放热,液态氮会吸热。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热量有关物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物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答案】36.B37.D38.A39.B;C;D40.A;B;C【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天气常识;生活技能【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结合相关拓展知识积累,即可顺利作答。36.结合相关知识,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mm),这是气象学中统一使用的单位,用于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深度。长江流域年平均降雨量的合理单位是毫米,1067 毫米符合实际气候数据;气象学中,24 小时降雨量小于 10 毫米的定义为小雨,这是明确的降水等级划分标准。故答案为:B37.我国四大淡水湖是指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洪泽湖,它们的基本信息如下:鄱阳湖:位于江西省,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面积随季节变化显著,丰水期面积可达 3000 多平方公里。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第二大淡水湖,对长江洪水调蓄有重要作用。太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处,是第三大淡水湖,周边经济发达,水产资源丰富。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是第四大淡水湖,主要承接淮河来水,具有防洪、灌溉等功能。故答案为:D38.中国气象学规定,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 “高温天气”,这是全国统一的标准。我国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由低到高分别是:黄色预警:连续 3 天日最高气温将在 35℃以上;橙色预警:24 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 37℃以上;红色预警:24 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 40℃以上,或已达 40℃以上且持续。重庆连续 7 天气温超过 40℃,符合红色高温预警的发布标准。故答案为:A39.A 选项错误:人工降雨并非仅需发射装置和催化剂,其前提是天空中存在具备一定条件的云层(如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若云层条件不足(如晴空或水汽极少的云层),即使使用催化剂也无法实现降雨。B 选项正确: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常用的人工降雨催化剂。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空气温度骤降,促使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小冰晶,进而形成降雨。C 选项正确:人工降雨可用于森林灭火。通过在火场上方实施人工降雨,能直接降低火势、湿润可燃物,配合其他灭火措施有效控制火情,是森林灭火的辅助手段之一。D 选项正确:人工降雨的效果受云层类型、水汽含量、温度等因素影响。例如,积雨云(水汽充足、对流旺盛)更易通过人工干预形成降雨,而薄云或高云则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故答案为:B C D40.天然水净化的核心是去除水中的杂质(包括悬浮颗粒物、可溶性物质等),以下是各选项的分析:A 选项:静置沉淀静置时,水中密度较大的悬浮颗粒物会因重力作用自然沉降到水底,能初步去除较大的杂质,是净化的基础步骤之一。B 选项:过滤通过滤纸或滤网等工具,可将水中未沉淀的悬浮杂质(如泥沙、微生物等)与水分离,进一步净化水质,是生活和实验中常用的净化方法。C 选项:蒸馏利用水的沸点(100℃)将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凝后形成蒸馏水,能去除水中几乎所有的可溶性杂质(如盐类、有机物等),得到纯度较高的水,是深度净化的有效手段。D 选项:降温降温仅能改变水的温度或状态(如结冰),无法去除水中的杂质,不能起到净化作用。故答案为:A B C1 / 1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四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百科竞赛真题试卷一、不定项选择题(本试卷共40题,每题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分值按正确选项的个数平均分配。)1.(2022四上·深圳竞赛)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上午,(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结束“太空出差”,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圆满完成飞行任务。A.神舟五号 B.神舟六号 C.神舟十号 D.神舟十三号【答案】D【知识点】现代科学技术【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 选项:神舟五号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2003 年 10 月发射,航天员是杨利伟,飞行时间约 21 小时,与题干时间和航天员不符。B 选项:神舟六号于 2005 年 10 月发射,航天员为费俊龙、聂海胜,飞行时间约 5 天,并非题干所指任务。C 选项:神舟十号 2013 年 6 月发射,航天员包括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飞行时间约 15 天,主要任务是交会对接和太空授课等,与题干中 “半年之久” 的时间不符。D 选项:神舟十三号于 2021 年 10 月发射,2022 年 4 月 16 日返回,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太空驻留 6 个月,圆满完成多项任务,符合题干描述。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航天技术发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航天工程发展的成就进行正确作答。2.(2022四上·深圳竞赛)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是( ),她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A.王亚平 B.刘洋 C.杨利伟 D.李亚平【答案】A【知识点】现代科学技术【解析】【分析】A 选项:王亚平是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在 2021 年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期间,她于 2021 年 11 月 7 日成功出舱,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同时她也是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符合题干描述。B 选项:刘洋是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2012 年执行神舟九号任务时进入太空,但并未进行出舱活动,因此不符合题意。C 选项:杨利伟是中国首位航天员,2003 年执行神舟五号任务,是男性航天员,与题干中 “女航天员” 的条件不符。D 选项:“李亚平” 并非中国知名航天员,属于干扰项,不存在该人物的相关航天记录。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航天技术发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航天工程发展的成就进行正确作答。3.(2022四上·深圳竞赛)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泡腾片扔进水中的产生的气泡不再上浮,而是相互挤压,水球也被气泡撑得更大。这一现象与太空的( )有关。A.真空环境 B.缺氧环境 C.低压环境 D.微重力环境【答案】D【知识点】技术与工程常识【解析】【分析】A 选项:真空环境指的是几乎没有气体存在的空间,但太空舱内并非真空,而是有适合航天员生存的气压和气体环境,泡腾片实验是在舱内进行的,因此与真空环境无关。B 选项:缺氧环境意味着氧气含量极低,但太空舱内氧气含量处于正常水平,能够满足航天员和实验的需求,该现象与缺氧无关。C 选项:低压环境指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虽然太空舱内气压略低于地球标准大气压,但这并非导致气泡不上浮的关键因素,低压主要影响气体的溶解度等,与气泡的运动状态关联不大。D 选项:微重力环境是太空的显著特征之一,此时物体所受重力极小。在地球上,泡腾片产生的气泡因密度小于水而受到浮力会上浮;但在微重力环境中,浮力几乎消失,气泡失去了上浮的动力,因此会相互挤压,使水球被撑大。这一现象正是微重力环境导致的,该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点评】题目考查对航天技术发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航天工程发展的成就进行正确作答。4.(2022四上·深圳竞赛)(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要求。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富强、和谐、自由、敬业【答案】B【知识点】政治常识【解析】【分析】A 选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描绘了国家发展的理想状态,体现了对国家建设的要求,与题干中 “社会层面” 不符。B 选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聚焦于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导向,旨在构建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符合 “立足社会层面提要求” 的描述。C 选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强调公民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属于个人层面的要求,并非社会层面。D 选项:该选项混淆了不同层面的价值要求,其中 “富强、和谐” 属于国家层面,“自由” 属于社会层面,“敬业” 属于个人层面,并非单一的社会层面定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5.(2022四上·深圳竞赛)2022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向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建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在北京召开。A.2022年9月16日 B.2022年9月26日C.2022年10月1日 D.2022年10月16日【答案】D【知识点】政治常识【解析】【分析】根据 2022 年 8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内容,中共中央政治局向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建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2022 年 10 月 16 日在北京召开。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二十大召开时间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历史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6.(2022四上·深圳竞赛)我国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性”包括( )。A.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B.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C.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D.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教育条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答案】A,B,C,D【知识点】社会公德与法律法规【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 “义务性” 体现在多个方面:A 选项: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所以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B 选项:《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因此,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C 选项:《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所以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D 选项:《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二)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所以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教育条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故答案为: A B C D【点评】题目考查对《义务教育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法律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7.(2022四上·深圳竞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不满( )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A.8周岁 B.10周岁 C.12周岁 D.14周岁【答案】C【知识点】社会公德与法律法规【解析】【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 12 周岁。这意味着不满 12 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相关法律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法律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8.(2022四上·深圳竞赛)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 )来维持生命,它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气【答案】C【知识点】生物科普知识【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我们体内的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这一过程必须在氧气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再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细胞,为细胞的代谢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我们能够正常生活、工作和运动。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生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生物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9.(2022四上·深圳竞赛)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源于自然界的11种动物和一个民族图腾,这个民族图腾指的是( )。A.鼠 B.龙 C.兔 D.蛇【答案】B【知识点】十二生肖【解析】【分析】十二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其中,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这 11 种都属于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动物,而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虚构的神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图腾象征,代表着吉祥、权威、力量等文化内涵。龙的形象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鹿角、驼头、蛇身、鱼鳞、鹰爪等),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既是神话中的灵物,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因此成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图腾化形象。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生肖图腾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图腾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0.(2022四上·深圳竞赛)《二十四节气歌》是中国古代按照节气编写的歌诀。“冬雪雪冬小大寒”中第一个“雪”代表的节气是( )。A.下雪了 B.初雪 C.大雪 D.小雪【答案】D【知识点】节气【解析】【分析】结合《节气歌》内容,《二十四节气歌》完整版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其中,“冬雪雪冬小大寒” 对应冬季的六个节气,依次为:第一个 “冬”:立冬;第一个 “雪”:小雪;第二个 “雪”:大雪;第二个 “冬”:冬至;小:小寒;大:大寒;因此,“冬雪雪冬小大寒” 中第一个 “雪” 指的是小雪,它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 11 月 22 日或 23 日,此时气温下降,开始出现降雪,但雪量较小,故名 “小雪”。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节气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二十四节气歌》有关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1.(2022四上·深圳竞赛)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它创造了一连串世界纪录,全长( )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A.55 B.60 C.65 D.75【答案】A【知识点】常见发明【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 55 公里,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以及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口岸和连接线。这一长度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还创下了最深沉管隧道、最长钢结构桥梁等多项世界纪录,被誉为 “现代世界七大奇迹” 之一。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港珠澳大桥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2.(2022四上·深圳竞赛)《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 )等都属于毒品。A.鸦片B.海洛因C.吗啡D.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答案】A,B,C,D【知识点】社会公德与法律法规【解析】【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二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因此,选项 A、B、C、D 均正确。故答案为:A B C D【点评】题目考查对《禁毒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法律知识,结合对毒品的了解进行正确作答。13.(2022四上·深圳竞赛)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就是我们常说的腊月,腊月是农历的( )月。A.十一 B.十二 C.一 D.二【答案】B【知识点】谚语【解析】【分析】在农历中,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依次对应正月(一月)、二月、……、十一月、十二月。其中,十二月被称为 “腊月”,这一称呼源于古代的岁末祭祀习俗 ——“腊祭”。古人在十二月底会举行祭祀活动,祭拜祖先和神灵,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因此将十二月称为 “腊月”。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4.(2022四上·深圳竞赛)自古以来流行在中国各地的戏剧形式很多,其中以( )流传最远、最广,被中国人认为戏剧的代表,称为国剧。A.川剧 B.越剧 C.黄梅戏 D.京剧【答案】D【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徽班进京,经过长期融合徽调、汉调、昆曲、秦腔等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发展成为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性戏剧形式。京剧以其严谨的表演程式、丰富的唱腔流派(如梅派、程派、尚派、荀派等)、华丽的服饰脸谱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还被视为中国 “国粹” 之一,在国际上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被称为 “国剧”。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京剧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戏曲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5.(2022四上·深圳竞赛)马头琴是( )的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苗族 D.壮族【答案】B【知识点】音乐常识【解析】【分析】马头琴是蒙古族极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其名称来源于琴杆上端雕刻的马头装饰。它的音色深沉悠扬,既能表现出草原的辽阔壮美,也能传递出蒙古族人民的情感与生活场景,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马头琴的历史悠久,在蒙古族的民间音乐、史诗演唱等艺术形式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也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闻名于世,成为中华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民族乐器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音乐知识,结合马头琴的特点进行正确作答。16.(2022四上·深圳竞赛)下面哪一种是升记号( ),这个符号代表的是“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A.f B.b C.# D.>【答案】C【知识点】音乐常识【解析】【分析】在音乐记谱法中,#是升记号,它的作用是将其后面的基本音级升高半音。例如,在 C 音前加上 #,就变成了 #C(升 C),比 C 音高半音。A:f 是力度记号,代表 “强”(forte);B:b 是降记号,作用是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D:> 是重音记号,标记在音符上方,表示该音需要着重强调演奏。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音乐乐谱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乐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7.(2022四上·深圳竞赛)《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是电影( )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A.《小兵张嘎》 B.《南征北战》C.《风云儿女》 D.《英雄儿女》【答案】C【知识点】音乐常识【解析】【分析】《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1935 年,最初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该片讲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青年知识分子从彷徨到觉醒,投身抗日救亡斗争的故事。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这首歌曲,以激昂雄壮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强烈愿望,迅速传遍全国,成为鼓舞亿万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精神号角。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国歌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义勇军进行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8.(2022四上·深圳竞赛)夜盲症主要是由于缺乏( )引发的疾病。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答案】A【知识点】生物科普知识【解析】【分析】夜盲症,又称 “雀盲眼”,主要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 A 引起的。维生素 A 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营养物质,它参与视网膜中视紫红质的合成 —— 视紫红质是眼睛在弱光环境下感受光线、形成视觉的关键物质。当维生素 A 不足时,视紫红质合成减少,眼睛对暗光的适应能力下降,就会出现在昏暗环境中看不清事物的症状,即夜盲症。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夜盲症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9.(2022四上·深圳竞赛)《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江苏( )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A.苏州 B.南京 C.无锡 D.扬州【答案】D【知识点】音乐常识【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茉莉花》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歌,其旋律优美婉转,流传广泛且影响深远。它的起源可追溯至江苏扬州地区民间传唱已久的《鲜花调》。《鲜花调》是当地流传的一首传统小调,内容多围绕花卉展开,旋律悠扬动听。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民歌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民族音乐知识,结合《茉莉花》的起源进行正确作答。20.(2022四上·深圳竞赛)包拯的脸谱和传统戏剧中的所有脸谱不同,它墨黑如漆,在脑门心的位置上用白色油彩勾画出一个( )。A.太阳 B.星星 C.新月 D.满月【答案】C【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在传统戏剧脸谱中,包拯的形象以 “黑脸” 为标志,象征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品格。尤为特殊的是,他的脑门心位置会用白色油彩勾勒出一个新月图案。这一设计并非随意而为,在民间传说中,新月象征着包拯 “日断阳、夜断阴” 的超凡能力 —— 白天审理人间案件,夜晚能洞察阴间冤情,体现了百姓对他公正断案、明察秋毫的美好想象。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京剧脸谱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京剧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1.(2022四上·深圳竞赛)红色与黄色混合后会变( )色,这种由两种原色调和出来的色,我们又把它叫做间色。A.橙 B.绿 C.紫 D.白【答案】A【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在色彩理论中,红、黄、蓝被称为三原色。其中,红色与黄色混合后会调配出橙色,橙色属于间色。绿色是黄色与蓝色混合而成的间色;紫色是红色与蓝色混合而成的间色;白色属于无彩色,无法通过三原色调配得出,在光的混合中,红、绿、蓝三种色光叠加可形成白色,但这与颜料混合的间色概念不同。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色彩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美术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2.(2022四上·深圳竞赛)贴窗花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下列窗花图案中,寓意“年年有余”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习俗及习俗寓意【解析】【分析】结合春节习俗的寓意,因 “鱼” 与 “余” 谐音,“年年有余” 的窗花图案通常会有鱼的形象,D 图符合这一寓意。 不过因未显示完整图案细节,若 D 图无鱼元素则无法准确判断,仅依据常规寓意推理。 若实际 D 图有鱼,就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从常见寓意看,A 可能和福寿等有关,B、C 也难体现 “余”(鱼)的谐音关联 。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春节习俗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窗花图案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3.(2022四上·深圳竞赛)人体的关节可以自由活动,其中活动幅度最大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腕关节 C.肘关节 D.踝关节【答案】A【知识点】人体常识【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能做屈伸、收展、旋转、环转等多方向运动,活动幅度在人体关节中最大,像投掷、游泳等动作都依赖其大幅活动,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活动范围相对小很多。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人体关节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生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4.(2022四上·深圳竞赛)岩石是构成地壳和上层地幔的物质基础。其中地壳表面以( )为主,它们约占大陆面积的75%。A.沉积岩 B.变质岩 C.火山岩 D.岩浆岩【答案】A【知识点】地球常识【解析】【分析】地壳表面沉积岩分布广泛,它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作用形成的岩石,约占大陆面积的 75% 。变质岩是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火山岩、岩浆岩是由岩浆作用形成,在地表分布占比不如沉积岩高。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地壳表面岩石结构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5.(2022四上·深圳竞赛)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下列做法最好的是( )。A.马上用热水袋热敷 B.马上揉搓患处C.马上用冰袋冷敷 D.快速活动脚部【答案】C【知识点】生活技能【解析】【分析】结合相关常识,脚扭伤后,局部血管会破裂出血、组织水肿,马上用冰袋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A 选项热敷会加速血液循环,加重肿胀;B 选项揉搓会让损伤更严重;D 选项快速活动脚部会进一步损伤扭伤部位,所以选 C 。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生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运动生理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6.(2022四上·深圳竞赛)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下坡时会遇到一道道间隔均匀的凹槽,从上面经过时会有明显的颠簸,这些凹槽的作用是( )。A.避免来往车辆过多,造成路面损毁B.避免司机开车过快,起到减速作用C.可将雨水向两侧分流,以防路面打滑D.一种交通标志,用于确认距离,避免发生追尾事故【答案】B【知识点】运动与力【解析】【分析】这些凹槽是减速标线,车辆经过时颠簸能提醒司机控制车速,避免因下坡车速过快,起到强制减速作用,A 说避免路面损毁、C 说分流雨水、D 说确认距离防追尾,均不符合其实际功能 。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公路交通设施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7.(2022四上·深圳竞赛)像油菜那样开花时有四个花瓣,呈十字形,和萼片互生的植物称为十字花科的植物。下列属于十字花科的植物有( )。A.豌豆苗 B.萝卜 C.辣椒 D.上海青【答案】B,D【知识点】植物常识【解析】【分析】结合植物的分类知识,萝卜和上海青的花具有四个十字形排列的花瓣,符合十字花科植物特征;豌豆苗属于豆科,辣椒属于茄科,均不属于十字花科。故答案为:B D【点评】题目考查对植物分类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植物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28.(2022四上·深圳竞赛)《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下列小说中不属于“四大名著”的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C.《三国演义》 D.《封神演义》【答案】D【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中国古典 “四大名著” 是指《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这四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而《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商周时期历史为背景的神魔小说,虽也流传较广,但并不属于 “四大名著” 范畴。因此,不属于 “四大名著” 的是《封神演义》。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四大名著相关知识进行正确作答。29.(2022四上·深圳竞赛)《西游记》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其中的“西天”是指现在的( )。A.孟加拉国 B.印度 C.泰国 D.尼泊尔【答案】B【知识点】《西游记》【解析】【分析】结合原著内容,《西游记》中 “西天” 指的是佛教圣地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历史上,唐朝高僧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正是古印度,那里是佛教的发源地。而孟加拉国、泰国、尼泊尔虽与佛教文化有一定关联,但并非《西游记》中 “西天” 所对应的地域,因此正确答案为 B。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西游记》相关知识进行正确作答。30.(2022四上·深圳竞赛)《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受阻于火焰山,孙悟空向( )借芭蕉扇将火扇灭。A.如来佛祖 B.观世音菩萨 C.玉皇大帝 D.铁扇公主【答案】D【知识点】《西游记》【解析】【分析】在《西游记》中,火焰山的火需用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扇灭。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她的芭蕉扇有神奇的威力,能扇灭火焰山的烈火。孙悟空为过火焰山,曾三次向铁扇公主借扇,最终成功扇灭火焰。而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玉皇大帝均与借芭蕉扇的情节无关。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西游记》相关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31.(2022四上·深圳竞赛)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运用到了磁铁的性质发明的是( )。A.指南针 B.滴漏 C.候风地动仪 D.印刷术【答案】A【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解析】【分析】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其中,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正是利用了磁铁具有磁性(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通过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帮助人们在航行、旅行中辨别方向。B 选项滴漏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的工具,与磁铁无关;C 选项候风地动仪是监测地震的仪器,其原理基于力学感应,不涉及磁铁;D 选项印刷术(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主要依靠文字、图案的复制技术,也与磁铁性质无关。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四大发明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科学知识,结合四大发明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32.(2022四上·深圳竞赛)“粟”是我国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粟去掉外壳之后便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 )。A.小米 B.大米 C.小麦 D.高粱【答案】A【知识点】植物常识【解析】【分析】粟,又称 “谷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最早被人类栽培的农作物之一。粟的果实经过脱壳处理后,得到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米,它富含营养,可用于煮粥、煮饭等。B 选项大米来自水稻,水稻脱壳后为大米;C 选项小麦脱壳磨粉后为面粉;D 选项高粱脱壳后可直接食用或用于酿酒等,与粟无关。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农业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古代农业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33.(2022四上·深圳竞赛)发现有人落入水中,需要立即拨打救援电话,可以拨打的电话是( )。A.110 B.120 C.119 D.122【答案】A,B,C【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当发现有人落入水中时,以下救援电话均可拨打,具体分工不同:110:是公安报警电话,落水属于紧急求助事件,警方会协调救援力量(如水上警察)进行救助;120:是医疗急救电话,可及时呼叫医护人员到场,对落水者进行紧急医疗处理;119:是消防救援电话,消防员具备专业的水上救援技能和设备,会参与现场救援。而D 选项 122是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主要用于处理交通相关事故,与落水救援无关。故答案为:A B C【点评】题目考查对紧急求救电话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生活知识,结合紧急救援电话的运用方法进行正确作答。34.(2022四上·深圳竞赛)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 )。当我们发声时,它就会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当它越紧时,发出的声音( )。A.声带越高 B.气管越高 C.声带越低 D.气管越低【答案】A【知识点】声、光、能量【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我们喉咙里负责发声的器官是声带,它位于喉腔中部,由两片富有弹性的薄膜组成。当我们说话、唱歌时,声带会随着气流振动,从而产生声音。声带的松紧程度会直接影响声音的高低:当声带绷得越紧时,振动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当声带放松时,振动频率较慢,发出的声音则较低。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人体发声原理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生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35.(2022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关于温度和热等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描述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的热量就越多B.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它们接触时就会发生热传递C.羽绒衣产生的热量比棉质衬衣产生的热量多D.低温的冰块,不可能传热给其它物体【答案】B【知识点】声、光、能量【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 选项错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描述的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多少,不能说 “物体含有热量”。物体的温度高低反映的是其内能(分子动能)的大小,与 “含热量” 无关。B 选项正确: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存在温度差。当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等,这是热传递的基本规律。C 选项错误:羽绒衣和棉质衬衣本身都不能产生热量,它们的作用是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利用材料的隔热性),从而起到保暖效果。衣服的保暖性取决于材质的隔热能力,而非 “产生热量”。D 选项错误:低温冰块也可能传热给其他物体 —— 当冰块与比它温度更低的物体接触时,热量会从冰块(温度相对较高)传递给低温物体(温度更低)。例如,冰块接触液态氮(温度远低于冰)时,冰块会放热,液态氮会吸热。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热量有关物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物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二、阅读以下新闻片段,完成下面小题。(2022四上·深圳竞赛)2022年是我国干旱比较严重的一年,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比如河南、山西、甘肃以及山东等地区。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系之一,年平均降雨量为1067( )。然而,今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的降雨量一直低于历史同期,高温天气持续了很长时间,7月和8月的也没有明显的降水。同时,自7月以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数已超过15天;8月9日至8月11日,重庆气温超过40℃,最近连续7天超过40℃,打破了当地极端气温记录。从水文角度看,长江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位比当年同期低4.7-5.7米,是历史同期最低位。36.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系之一,年平均降雨量为1067( ),气象学规定,如果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 )被定义为( )。A.厘米 厘米 小雨 B.毫米 毫米 小雨C.毫升 毫升 大雨 D.升 升 中雨37.以下选项中,所列湖泊均为我国四大淡水湖是( )。A.太湖、洞庭湖、巢湖、鄱阳湖B.巢湖、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C.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西湖D.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38.中国气象学上,气温在( )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重庆连续7天气温超过40℃应该发布( )色“高温预警”。A.35℃ 红 B.36.5℃ 黄 C.35℃ 橙 D.39℃ 黄39.在干旱季,人们常常会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来增加降水量。下列关于人工降雨描述正确的是( )A.人工降雨有发射装置和足够的催化剂就可以进行B.干冰可以做为人工降雨的催化剂C.人工降雨也可用于森林灭火D.人工降雨的效果会受到云层的影响40.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天然水受到污染后,可以采用( )进行净化处理。A.静置沉淀 B.过滤 C.蒸馏 D.降温【答案】36.B37.D38.A39.B;C;D40.A;B;C【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天气常识;生活技能【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结合相关拓展知识积累,即可顺利作答。36.结合相关知识,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mm),这是气象学中统一使用的单位,用于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深度。长江流域年平均降雨量的合理单位是毫米,1067 毫米符合实际气候数据;气象学中,24 小时降雨量小于 10 毫米的定义为小雨,这是明确的降水等级划分标准。故答案为:B37.我国四大淡水湖是指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洪泽湖,它们的基本信息如下:鄱阳湖:位于江西省,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面积随季节变化显著,丰水期面积可达 3000 多平方公里。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第二大淡水湖,对长江洪水调蓄有重要作用。太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处,是第三大淡水湖,周边经济发达,水产资源丰富。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是第四大淡水湖,主要承接淮河来水,具有防洪、灌溉等功能。故答案为:D38.中国气象学规定,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 “高温天气”,这是全国统一的标准。我国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由低到高分别是:黄色预警:连续 3 天日最高气温将在 35℃以上;橙色预警:24 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 37℃以上;红色预警:24 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 40℃以上,或已达 40℃以上且持续。重庆连续 7 天气温超过 40℃,符合红色高温预警的发布标准。故答案为:A39.A 选项错误:人工降雨并非仅需发射装置和催化剂,其前提是天空中存在具备一定条件的云层(如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若云层条件不足(如晴空或水汽极少的云层),即使使用催化剂也无法实现降雨。B 选项正确: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常用的人工降雨催化剂。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空气温度骤降,促使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小冰晶,进而形成降雨。C 选项正确:人工降雨可用于森林灭火。通过在火场上方实施人工降雨,能直接降低火势、湿润可燃物,配合其他灭火措施有效控制火情,是森林灭火的辅助手段之一。D 选项正确:人工降雨的效果受云层类型、水汽含量、温度等因素影响。例如,积雨云(水汽充足、对流旺盛)更易通过人工干预形成降雨,而薄云或高云则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故答案为:B C D40.天然水净化的核心是去除水中的杂质(包括悬浮颗粒物、可溶性物质等),以下是各选项的分析:A 选项:静置沉淀静置时,水中密度较大的悬浮颗粒物会因重力作用自然沉降到水底,能初步去除较大的杂质,是净化的基础步骤之一。B 选项:过滤通过滤纸或滤网等工具,可将水中未沉淀的悬浮杂质(如泥沙、微生物等)与水分离,进一步净化水质,是生活和实验中常用的净化方法。C 选项:蒸馏利用水的沸点(100℃)将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凝后形成蒸馏水,能去除水中几乎所有的可溶性杂质(如盐类、有机物等),得到纯度较高的水,是深度净化的有效手段。D 选项:降温降温仅能改变水的温度或状态(如结冰),无法去除水中的杂质,不能起到净化作用。故答案为:A B C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四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百科竞赛真题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四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百科竞赛真题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