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1张PPT)第三篇 思维性知识——哲学与逻辑大单元七 逻辑——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备考解读】本单元知识围绕着“科学思维”这一大概念展开,在明确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特征与作用的基础上,逐一把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具体内容及对应的思维方法,并用于分析与解答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脉络体系上看:首先,细化掌握每一个思维方法的内容、要求等;其次,梳理好逻辑思维规则、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能力各自的内容结构;再次,在上述基础上,理清科学思维的内容与框架;最后,要注意其与其他模块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命题取材上看:时政热点、生活焦点,经济、政治、文化、法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典型素材、热点词句等,都能用来创新命题情境。·从题型设置上看:一是要注意考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规则的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明确其解答的基本要求;二是要注意常规题型,如观点评析类、措施启示类、探究开放类非选择题,漫画引言类选择题,和哲学等其他模块知识综合考查的题目。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核心点1 思维与科学思维01核心点2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02专题限时集训(十五)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03核心点1 思维与科学思维[例1] (2023·北京卷,6,3分)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不仅需要精湛的绘画技艺,还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植物博物画的创作( )A.以逆向思维消除了物与画之间的差别B.是在思维具体中复制了植物直观的整体表象C.通过超前思维展现了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D.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D [逆向思维是反向求索,逆向思维不能消除物与画之间的差别,材料也未体现逆向思维,A错误。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感性具体是对事物的直观的整体表象,B错误。超前思维是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材料中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需要精湛的绘画技艺,这运用了形象思维;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这运用了抽象思维,故材料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D符合题意。]解题总结 注意区分思维抽象和抽象思维两个概念思维抽象是认识发展历程的一个阶段,它对应着感性具体、思维具体两个概念;抽象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态,它对应着形象思维。[例2] (2024·湖南卷,16,3分)某班开展劳动教育,并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前,该班四位同学进行了预测(如下所示)。评选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甲:我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乙:丙是劳动小能手丙: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丁:劳动小能手不是我,也不是甲由此可见( )A.丙的预测为真,甲是劳动小能手B.丁的预测为真,乙是劳动小能手C.乙的预测为真,丙是劳动小能手D.甲的预测为真,丁是劳动小能手√B [根据题意可知,该班只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且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甲预测甲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而丁预测甲和丁都不是劳动小能手,甲和丁的预测互相矛盾,故二人的预测必有一真。乙预测丙是劳动小能手,丙预测“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丙的预测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的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丙不是劳动小能手,乙是劳动小能手)和否定后件式(乙不是劳动小能手,丙是劳动小能手)。假设乙预测为真,即丙是劳动小能手,这与丙的预测的否定后件式的推理相同,即乙和丙的预测均为真,则有三个人的预测都是真的,而乙的预测为假时,只有丙的预测为真,所以丙不是劳动小能手,乙是劳动小能手。综上所述,乙是劳动小能手,甲和乙的预测为假,丙和丁的预测为真,B正确,A、C、D错误。]由题可知 对于考查逻辑思维要求中的矛盾律与排中律的选择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题目信息,找出其中观点正好相反的两种观点,以此来推断其观点的正确与错误,最终得出结论。[例3] (2023·天津卷,11,3分)“他俩下棋一丁点儿意思也没有,但有几步还挺有趣。”为避免与观棋人犯相同的逻辑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A.不能违背排中律,持“两不可”的态度B.不能同时肯定论断“A”和论断“非A”C.应看到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D.应遵循逻辑规律,克服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B [“他俩下棋一丁点儿意思也没有,但有几步还挺有趣。”这句话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 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B正确。排中律指向的是论断“A”和“非 A”不能同假(即否定),A排除。漫画没有体现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辩证矛盾,D排除。]由题可知 解答哲学与逻辑的选择题时,要注意“矛盾”在两个模块中的指向是不同的,不能混用。1.思维的基本理论(1)思维的特征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对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2)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区 别 基本 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等 联想、想象和幻想等作用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要 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联系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进行区分;都是思维的基本形态;都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2.科学思维的特征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模块内前挂后连科学思维的知识(1)基本内容①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②基本内涵: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③基本特征: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④重要意义:包括思维素养和思想政治两个方面的意义。(2)具体内容:包括教材中的第二、三、四单元中的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知识。3.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对比三大定律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公式 “A是A” “A不是非A” “A或者非A”内容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 逻辑 错误 “偷换概念”或 “偷换论题” “自相矛盾” “两不可”【思路点拨】 注意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矛盾律针对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而排中律只针对矛盾关系。(2)内容不同:矛盾律指明“有假”,即指明两个互相矛盾或具有反对关系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而排中律指明“有真”,即指明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3)实际作用不同:矛盾律是由真推假,排中律是由假推真。1.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抓住事物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 )提示:× 思维能够抓住事物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指向的是思维的概括性,而不是间接性。2.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 )提示:× 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3.内容与形式统一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 )提示:× 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4.人们认识的前后不一致,并不一定违背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提示:√ 思维的确定性指向的是同一律。而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也不否认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发展,要看它们是否符合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同一对象等条件。5.排中律表明,“A”和“非A”必有一假。 ( )提示:× 矛盾律表明,“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表明,“A”和“非A”必有一真。预测点1 结合典型素材,考查对思维特征与形态的理解1.(2024·湖南长沙二模)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会徽“超越”,融合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力冲刺的姿态、哈尔滨市花丁香花和亚奥理事会太阳图标等元素,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相结合,传递新时代中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懈努力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起挑战,为亚洲冰雪运动作出新贡献的美好追求。这一设计( )①运用形象思维,生动地再现了亚冬会运动员的形象 ②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③运用判断等方法抽象和概括出事物的形象特征 ④大胆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反映认识对象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 [思维具有能动性,这一设计运用形象思维反映了亚冬会运动员的形象,而不是“再现”了亚冬会运动员的形象,①错误。判断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而抽象和概括出事物的形象特征的是形象思维,材料中的这一设计属于形象思维,③排除。会徽“超越”融合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力冲刺的姿态、哈尔滨市花丁香花和亚奥理事会太阳图标等元素,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相结合,传递新时代中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等美好追求,说明这一设计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即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大胆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反映认识对象,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②④符合题意。]预测点2 创设特定情境,考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2.(2024·山东菏泽模拟)某校3名同学甲、乙、丙参加全国数学竞赛,竞赛结束后,班级同学对此次比赛结果进行猜测。小红说:我觉得这次甲同学肯定能获奖。小明说:我觉得这次或者是甲获奖,或者是丙获奖。小丽说:我觉得这次甲同学不能获奖。小华说:我看好乙同学,但我觉得丙不能获奖。结果证明,只有一人猜测错误。由此推断( )A.只有甲获奖 B.甲和乙都获奖C.只有乙获奖 D.甲和丙都获奖√B [小红的观点和小丽的观点正好相反,而四人中只有一人猜测错误;运用矛盾律规则中的“A”和“非A”必有一假可知,只能是小红和小丽中的一人猜测错误,那么小明和小华的观点都正确。从小华的观点看,乙获奖而丙没有获奖,故A、D均错误。再从小明的观点看,“或者是甲获奖,或者是丙获奖”作为相容的选言判断,其正确意味着至少有一人获奖,根据丙没有获奖可推出甲一定获奖。综合上述分析,甲和乙都获奖,故B正确,C错误。]核心点2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例1] (2024·湖北卷,16,3分)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在数字类别竞赛中夺得头奖,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奖项颁给人工智能作品;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卖出110万元,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人工智能山水画作。以上事例表明( )①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 ④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 [材料中的两个创作都是将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但没有体现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排除。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画作,这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但没有涉及艺术是否具有真理性,未涉及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②排除。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运用了创新思维,运用新方法实现了新结果,③正确。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将艺术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④正确。]解题总结 分析选项中的关于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性时,要注意以下细节:一是看材料中是否涉及两个因素或属性,只有一个则不能体现统一性;二是看材料信息中是否蕴含着选项中的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要排除不合题干指向的选项;三是看材料信息指向的是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性还是对立性,如果指向对立性,则要排除指向统一性的选项。[例2] (2023·辽宁卷,16,3分)糖是人类必需的能量来源,但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代谢紊乱等问题。人们为了追求健康,在通过运动促进糖脂代谢的同时,愈加注重“减糖”。由于人对甜味本能的热爱,用甜味剂代替有甜味的糖成为一种选择,安全优质的代糖应运而生。由此可知( )①代糖与糖无差别的同一使人们对甜味的需要得以满足 ②代糖产生体现了对甜味需要的满足从糖到代糖的迁移 ③代糖是对甜味的热爱与“减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代糖的产生是运用超前意识对糖过量摄入问题的解决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 [代糖是一种甜味剂,与有甜味的糖是有差别的,因而代糖与糖是有差别的同一,①错误。由于人对甜味本能的热爱,用甜味剂代替有甜味的糖成为一种选择,安全优质的代糖应运而生,这是对甜味需要的满足从糖到代糖的迁移,代糖是对甜味的热爱与“减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②③正确。材料中的代糖是在相关问题出现后才研究产生的,因而没有体现超前意识,④错误。][例3] (2022·北京卷,5,3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从筹办之初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冬奥遗产。2017年9月,北京冬奥组委就在总体策划部单独设立遗产管理处。此后,遗产协调工作委员会成立,遗产战略计划发布,第一份遗产报告发布……遗产理念始终贯穿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只有实践才可以把遗产理念变为现实的存在②利用超前思维,能够合理规划冬奥遗产的利用③遗产理念和遗产利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让冬奥筹办全过程都服从和服务于冬奥遗产的利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从筹办之初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冬奥遗产,这表明利用超前思维,可以合理地规划冬奥遗产的利用,同时遗产理念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①②正确。冬奥遗产的利用,是在遗产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③错误。冬奥遗产的利用要服从和服务于冬奥会的整体大局,④错误。][例4] [2024·山东卷,16(1),6分]甲社区准备逐步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以下是该社区工作人员查询的部分政策。【相关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在城市社区(小区)嵌入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结合材料,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的知识,分析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应如何确定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可视化解答流程第一步:剖析设问知识范围 超前思维的方法 分析材料信息,找出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确定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过程中的做法,体现出超前思维的哪些具体方法题型角度 措施启示类非选择题问题指向 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应该确定的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其他要求 无第二步:审读材料信息角度 信息分析信息1: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信息2:在城市社区(小区)嵌入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 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信息3:甲社区准备逐步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该社区工作人员查询的部分政策 要注重调查研究[答案] ①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要按照精准化原则,因区施策,把握主要矛盾,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②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甲社区要依据社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③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甲社区要了解本社区的服务设施的真实情况,以便认识和把握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真题变式] 如果设问改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并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意义。”应如何回答?提示:①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切实维护基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②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解决城市社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③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1.创新思维条件 一方面,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另一方面,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方式 逻辑思维活动与非逻辑思维活动;常规的思维方法与非常规的思维方法特征 思路具有多向性 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步骤具有跨越性 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结果具有独特性 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表现 思路新 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方法新 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结果新 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新发现,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2.联想思维项目 内容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客观基础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特征 跨越的联结性 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方法 迁移 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想象 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项目 内容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深化剖析】 联想思维的方法迁移 含义 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作用 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想象 含义 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分类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作用 第一,形象化的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第二,“假如”式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第三,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3.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区别 含义 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区别 思维 方向 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 由四面八方向中心集中特征 发散思维的过程具有流畅性,思路具有变通性,结果具有独特性 思维聚合的过程具有严谨性,思路具有归一性,结论具有可论证性技法 适合于个体思维的主要有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等;对于群体思维而言,主要有头脑风暴法 功能综合方法、归纳推理方法和演绎推理方法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联系 ①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依赖。一方面,聚合思维必须以发散思维所取得的成果为前提。另一方面,没有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多种答案就无意义、无价值 ②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反复交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是创新思维的过程,是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的过程。实践证明,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交替进行、协同活动的综合性思维过程4.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 逆向思维区 别 含义 指人们从正面去把握事物的原理、构成要素、功能结构,以达到对事物的认识的目的 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方向 正面、常规 常规的反面功用 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正向思维 逆向思维联系 ①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②我们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 ③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知识拓展】 逆向思维的方法方法 作用(要求)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方法 作用(要求)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5.超前思维(1)特征探索性 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预测性 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不确定性 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2)方法矛盾分 析方法 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调查研 究方法 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模块间知识融合关于创新的知识(1)《逻辑与思维》角度:本核心点中的关于创新思维的知识。(2)《经济与社会》角度: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的作用;让知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等。(3)《哲学与文化》角度:如发展观点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推动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如认识发展的过程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如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要求我们坚持改革,为社会发展注入动力;如文化角度,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实现综合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4)《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角度: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5)《法律与生活》角度:加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反对不正当竞争等,以此推动社会创新。1.创新思维不能只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 )提示:√ 创新思维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方法等。2.联想思维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 )提示:× 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3.发散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 ( )提示:× 聚合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4.逆向思维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 ( )提示:× 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5.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可验证”的特征。 ( )提示:× 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预测点1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具体方法1.(2024·安徽芜湖模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一直大力提倡植树造林。1978年启动的西北、华北、东北“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其预期建设周期从1978年到2050年,历时长达73年。为了治理沙患,建设者们探索出多种治沙方法:采用乔灌结合和草木结合的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探索“光伏治沙”的妙招,成功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和种草治沙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治沙效果。“三北”防护林治沙增绿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体现在( )①发挥聚合思维的畅想性,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②运用发散思维的变通性,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 ③积极运用超前思维,把握治沙增绿未来的发展趋势 ④推动思维正逆互补,超越客观条件进行突破性创新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 [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①错误。“超越客观条件”的说法错误,④排除。建设者们探索出多种治沙方法,体现了运用发散思维的变通性,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②符合题意。1978年启动的西北、华北、东北“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其预期建设周期从1978年到2050年,历时长达73年。这体现了积极运用超前思维,把握治沙增绿未来的发展趋势,③符合题意。]预测点2 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具体方法2.(2024·四川成都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成都世园会以“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为主题,坚持“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的办会理念。在主场馆设计中,一步一景的搭建,与景观总体规划布局相融相生,利用“水陆风+丘陵形+山溪水+生态通”的建设思路,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美学。神似三片“芙蓉花瓣”的综合服务馆,实际上也是“雨水收集器”,可将雨水从花瓣汇聚至中心引入地下雨水过滤储存系统,满足2公顷绿地的日常浇灌用水需求,实现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多元功能的转变;以三星堆神鸟图案为设计原型的主展馆,呈现出“神鸟衔花”的古蜀神韵;包括亭台、飞廊、主楼、配楼,将唐代风格建筑的精华与多样性融为一体的锦云楼,每一个元素都述说着办会主题和理念;天府人居馆的设计借鉴了成都环形城市格局及院坝、荷塘、竹山等元素,展现成都的“院坝”人居哲学和公园城市理念。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成都世园会的主场馆设计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展现“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生动画卷的。[答案] ①综合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巧妙构思一步一景,规划总体布局,生动诠释了现代与传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②运用联想思维,通过“芙蓉花瓣”、“神鸟衔花”等景观设计,进行迁移和想象,展示了成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③运用逆向思维,打破常规,从实际出发,推动场馆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多元功能的转变,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一、选择题1.(2024·湖南娄底期末)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0%,2024年将增长2.9%,2024年增速较2023年7月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这体现了( )①思维具有概括性 ②思维具有间接性 ③思维具有能动性 ④思维反作用于实践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专题限时集训(十五)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思维具有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材料没有涉及思维具有概括性,①排除。材料仅介绍了预测的结果,没有涉及思维对于实践的反作用,④排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经济增速的预测,实现了对未来的认知,体现了思维具有间接性和能动性,②③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2.(2024·河南三门峡模拟)意境是诗歌中的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所强调的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比如王维的这首《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 )①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了边塞的雄浑壮阔 ②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把握和遵循诗歌创作规律 ③呈现了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④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式直抒自己心中的情感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材料体现的是形象思维。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是抽象思维的特征,②④不符合题意。王维的这首诗运用形象思维表达诗人的情感,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了边塞的雄浑壮阔,呈现了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①③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3.(2024·安徽六安二模)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捷和安全的同时,人脸信息被滥用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3年8月8日就《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方可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这表明,科学思维(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①能在追求内容真实的同时实现形式正确②能对事物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③能够从实际出发,全面、动态地把握事物④能够在实践的严苛检验中不断修订错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材料强调的是依据社会发展形势颁布相关文件进行指导,未体现思维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也未体现思维结果要接受实践的检验,①④不选。材料中指出,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科学思维能够从实际出发,全面、动态地把握事物,能对事物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②③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4.(2024·河北张家口三模)2024年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提出,要把中部地区放到整个国家版图中、放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来定位思考,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一思路( )①运用了发散思维,把众多信息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 ②把握了事物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③坚持了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④运用了科学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聚合思维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①错误。材料未涉及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②不符合题意。“要把中部地区放到整个国家版图中、放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来定位思考,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一思路坚持了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运用了科学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④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5.(2024·山东聊城二模)汪伦为了邀请诗人李白,特书信一封:“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应邀前往,到了一看,哪里有十里桃花?不过是一个桃花潭,万家酒店也不过是一家店主姓万的酒店。小住几日,二人相谈甚欢,汪伦盛情款待,李白非常满意。临走时,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赠汪伦》这首诗。可见(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①人们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②汪伦巧妙“利用”同一律邀请到了诗人李白③“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是汪伦构建的主观联系④思维具有能动性,它成功帮助汪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①错误。汪伦信中的“十里桃花”是一个桃花潭,“万家酒店”是一家店主姓万的酒店,本身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汪伦构建的主观联系,③排除。汪伦以桃花潭和一家店主姓万的酒店来分别对应“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故意偷换概念,巧妙“利用”同一律,让李白认为确实有十里地那么多的桃花、有一万多家酒店,从而邀请到了诗人李白,这说明思维具有能动性,它成功帮助汪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②④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6.(2024·河南郑州模拟)某市政府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开展了法治建设标语征集,收到了以下内容。标语1:共同克服千难万苦,法治建设一蹴而就。标语2:法治建设就是全民守法,法治建设靠你我大家。按照逻辑规律与规则,对两条标语评析正确的是( )①标语1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②标语1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③标语2在下定义时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④标语2在下定义时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标语1中“千难万苦”与“一蹴而就”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概念,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标语1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①正确,②不选。标语2中“法治建设就是全民守法”,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没有犯“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正确,④不选。]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7.(2024·山东聊城二模)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有一句话是“诗画相通”,古代画院常以诗句为题试画。相传,画院有一次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试画,许多画师绞尽脑汁也难以绘出“香”字,有位画师只画一匹马,再在马蹄旁添上几只飞舞的蜜蜂。此画在比赛中夺魁。这其中涉及的思维形态( )①可借助感性材料,抽象和概括事物的形象特征 ②逻辑推导严密,能够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思路具有多向性,能够独特而巧妙地解决问题 ④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实践证明正确答案的唯一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画师用马蹄旁几只飞舞的蜜蜂这一具象的材料,表达“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借助感性材料,抽象和概括事物的形象特征,①正确。材料中画师的作品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发现的,②排除。材料中的画师采用了一种非传统的、独特的方式来表现“香”,这体现了他思路的多向性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性,③正确。在艺术创作中,正确答案往往不是绝对的或唯一的,画师的作品虽然赢得了比赛,但并不意味着其他表现方式就是错误的,④排除。]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8.(2024·广东佛山二模)《孙子兵法》中的《虚实》篇谈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可见,《虚实》篇中的这种蓄势待发、顺势而为的兵法是( )①依托联想和想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根据事物相似属性加以类比得到新结论③对动静结合的形式逻辑思维特征的体现④借助正逆互补方法达到相反相成的效果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动静结合属于辩证思维而不是形式逻辑思维特征的体现,③错误。“兵形象水”,体现的是类比推理和联想思维,没有体现正逆互补,④不符合题意。“兵形象水”,将水流动的规律与用兵联结起来,用水的流动规律类比得出用兵规律,体现了依托联想和想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根据事物相似属性加以类比得到新结论,①②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9.[跨模块](2024·广东惠州一模)木棉树因其枝干壮硕挺拔、顶天立地,花朵盛开时雄壮瑰丽,掉落后花不褪色、不萎靡,以及其顽强的生命力,被人们称为“英雄树”。在广东,人们看到木棉花开,就知道春天来了。人们对木棉树的认识表明( )①从部分就可以正确把握事物的整体②认识是由认识的对象和人的思绪共同决定的③对事物的认识有时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④事物具有的象征意义是主观与客观交织的结果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从部分就可以正确把握事物的整体”说法错误,①排除。实践决定认识,②错误。在广东,人们看到木棉花开,就知道春天来了,这表明对事物的认识有时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③正确。木棉树因其枝干壮硕挺拔、顶天立地,花朵盛开时雄壮瑰丽,掉落后花不褪色、不萎靡,以及其顽强的生命力,被人们称为“英雄树”。这表明事物具有的象征意义是主观与客观交织的结果,④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0.[跨专题](2024·广东汕头一模)2024年1月1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在邮轮的船身中部,设计师安装了一对“鱼鳍”——减摇鳍。当水流经过的时候,通过调整减摇鳍的角度,可以降低88%的横摇幅度,使邮轮能够平稳前进。邮轮安装减摇鳍( )①运用归纳推理,研究和模仿生物的构造及功能 ②运用联想思维,将鱼鳍功能运用到游轮设计上 ③运用分析思维,具体分析减摇鳍对邮轮的影响 ④运用聚合思维,借助头脑风暴法产生设计思路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材料未涉及归纳推理,且研究和模仿生物的构造及功能是类比推理的表现,①排除。借助头脑风暴法产生设计思路,运用的是发散思维的方法,不是聚合思维,且材料未体现头脑风暴法,④排除。设计师安装“鱼鳍”是运用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方法,将鱼鳍功能运用到游轮设计上;当水流经过的时候,通过调整减摇鳍的角度,可以降低88%的横摇幅度,使邮轮能够平稳前进,这是运用分析思维,具体分析减摇鳍对邮轮的影响,②③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1.(2024·湖南邵阳一模)某市市长主持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分别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汇聚各方智慧力量,让报告更加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市委部署,更加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对材料中所体现的思维方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它是一种集思广益的个体思维发散技法②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③它让人们的注意力直接对准所思考的目标④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材料体现的是头脑风暴法,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①错误。让人们的注意力直接对准所思考的目标不是头脑风暴法的特征,③排除。头脑风暴法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②④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2.(2024·山东泰安三模)“积水地图”实时显示城区低洼路段、下穿立交等区域的积水信息,并将积水数据和地图导航相结合,方便公众第一时间查询;“小修小补便民地图”为居民提供维修点查询等服务,让生活更便利。一份地图一份情,这些贴心的“民生地图”,体现出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的精度和温度,值得点赞。“民生地图”( )①将积水数据和地图导航相结合,体现了创新思维 ②都是围绕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绘制的,运用了聚合思维的方法 ③旨在体现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的精度,运用了发散思维的方法 ④方便公民及时查询,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思维方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材料中“民生地图”都是围绕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绘制的,旨在更好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旨在体现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的精度,也未体现发散思维,③不选。分析与综合相统一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综合的指导下分析,材料未体现,④不选。“积水地图”将积水数据和地图导航相结合,方便公众第一时间查询,体现了创新思维,①正确。材料中的“民生地图”都是围绕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绘制的,运用了聚合思维的方法,②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3.(2024·湖北武汉二模)漫画《请注意对手,他们是最早发现你过失的人》告诉我们( )①矛盾是客观的,重视对手才能发现过失 ②受立场影响,人们自我认识的局限性是不可克服的 ③要重视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善于向对手学习 ④要对对手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避免思维僵化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重视对手不是发现过失的必要条件,①错误。人们自我认识的局限性是可以克服的,②排除。漫画告诉我们,要重视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善于向对手学习,要运用逆向思维,对对手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避免思维僵化,③④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4.(2024·河北保定二模)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选自《列子·说符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①逆向思维总是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 ②思维具有间接性,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现象是主观的,本质是客观的,现象是对本质的反映 ④要善于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①错误。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现象不是主观的,③错误。“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大意是:民众知道简子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取它们,反而使它们死了很多。门客劝说简子:“如果想放生,不如禁止人们捕猎,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恩德是弥补不了犯下的过失的。”这告诉我们思维具有间接性,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我们要善于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②④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5.(2024·湖南常德模拟)2023年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与会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但同时,对它的潜在风险也应保持高度警惕,只有在充分考虑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人工智能发展才可持续。这反映出对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应( )①坚持辩证思维,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内在矛盾②利用超前思维,预测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③运用逆向思维,围绕人工智能反向创新④运用创新思维,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人工智能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但同时,对它的潜在风险也应保持高度警惕,这反映出对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应坚持辩证思维,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内在矛盾,①符合题意。只有在充分考虑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人工智能发展才可持续,这反映出对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应利用超前思维,预测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运用辩证思维和超前思维,未涉及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③④不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6.(2024·山东聊城二模)马斯克列出了当前人类面临的三个最重要的威胁:一、人类无法获得可持续能源;二、人类只存在于一个星球很危险;三、人类将面临指数级发展的AI威胁。不仅如此,他凭借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超前意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将梦想转变为现实。这说明树立超前思维应( )①不满足现状,居安思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②从事物的反面思考,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③先聚合,再发散,促使二者协同发挥作用④善于反思,敢于质疑,追求更好、更优、更强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逆向思维不属于超前思维,②不符合题意。先聚合,再发散属于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不属于超前思维,且不一定先聚合,再发散,③不选。他凭借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超前意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将梦想转变为现实。这说明树立超前思维应不满足现状,居安思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①正确。马斯克列出了当前人类面临的三个最重要的威胁,而且凭借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超前意识,将梦想转变为现实,这说明树立超前思维应善于反思,敢于质疑,追求更好、更优、更强,④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二、非选择题17.(2024·河南开封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正以一种新的生产力形式,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我国也存在着算力资源配置不均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挑战与难题,因此,我国大力推进算力一体化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算力产业,通过深入基层调研,陆续出台多项政策,统筹谋划,强化技术攻关,提倡数据共享开放,加强人才培育,助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多项具体举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结合材料,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算力一体化战略的。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①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结合我国实际,从正反两个角度分析我国算力发展现状,明确算力一体化的发展方向。②注重调查研究。我国深入基层调研,结合实际,出台多项举措,助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③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我国依据算力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科学制定算力产业规划,要求采取多方面的具体举措。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8.[跨模块](2024·山东滨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打造大国重器“超级能源碗”——“海洋石油122”是亚洲第1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最大排水量10万吨,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是我国开发深海油气资源的又一大国重器。“超级能源碗”硬核大工程里面藏着不少细致的“慢功夫”。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设计:精细考虑。外观上,造型灵感来源于碗扣的形状,将建筑与能源储存的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结构上,相对于传统的船型结构,将其设计成圆筒形,能够使其各个方向受力更加均衡,更好地适应风、浪、流的影响,更好地服务于深水油田。建造:精准施工。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建造过程需要考虑到包括地质条件、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各种因素,攻克台风海况下的高精度建造难题,将重达一千多吨的诸多“功能模块”一整块地吊装上来,从高空精准下放并组装。通过自主攻关,浮式、半潜式等多种类型深水主流生产储油装备技术实现了从基础理论、设计到建造、安装的全方位提升。出坞:循序渐进。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超级能源碗”成功下水并出坞。其注水过程并非一气呵成,而是分三次进行:4.3米,检查舱室状态,打捞漂浮物;8.4米,隔离驳船就位;9.5米,精度测量人员在船坞的四个方向就位,通过全站仪打点测量,检查FPSO起浮后位置状态……“超级能源碗”硬核大工程里面藏着不少细致的“慢功夫”。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创新思维”的知识加以说明。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要正确把握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超级能源碗”从设计、建造到出坞循序渐进,最终大国重器研发成功。运用联想思维进行碗状外观设计;运用逆向思维的结构反转方法将传统的船型结构设计成圆筒形;充分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实现精准建造;运用超前思维的探索性,实现了从基础理论、设计到建造、安装的全方位提升。THANK YOU 逻辑——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备考解读】本单元知识围绕着“科学思维”这一大概念展开,在明确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特征与作用的基础上,逐一把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具体内容及对应的思维方法,并用于分析与解答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脉络体系上看:首先,细化掌握每一个思维方法的内容、要求等;其次,梳理好逻辑思维规则、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能力各自的内容结构;再次,在上述基础上,理清科学思维的内容与框架;最后,要注意其与其他模块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命题取材上看:时政热点、生活焦点,经济、政治、文化、法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典型素材、热点词句等,都能用来创新命题情境。·从题型设置上看:一是要注意考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规则的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明确其解答的基本要求;二是要注意常规题型,如观点评析类、措施启示类、探究开放类非选择题,漫画引言类选择题,和哲学等其他模块知识综合考查的题目。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核心点1 思维与科学思维[例1] (2023·北京卷,6,3分)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不仅需要精湛的绘画技艺,还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植物博物画的创作( )A.以逆向思维消除了物与画之间的差别B.是在思维具体中复制了植物直观的整体表象C.通过超前思维展现了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D.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解题总结 注意区分思维抽象和抽象思维两个概念思维抽象是认识发展历程的一个阶段,它对应着感性具体、思维具体两个概念;抽象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态,它对应着形象思维。[例2] (2024·湖南卷,16,3分)某班开展劳动教育,并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前,该班四位同学进行了预测(如下所示)。评选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甲:我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乙:丙是劳动小能手丙: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丁:劳动小能手不是我,也不是甲由此可见( )A.丙的预测为真,甲是劳动小能手B.丁的预测为真,乙是劳动小能手C.乙的预测为真,丙是劳动小能手D.甲的预测为真,丁是劳动小能手由题可知 对于考查逻辑思维要求中的矛盾律与排中律的选择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题目信息,找出其中观点正好相反的两种观点,以此来推断其观点的正确与错误,最终得出结论。[例3] (2023·天津卷,11,3分)“他俩下棋一丁点儿意思也没有,但有几步还挺有趣。”为避免与观棋人犯相同的逻辑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A.不能违背排中律,持“两不可”的态度B.不能同时肯定论断“A”和论断“非A”C.应看到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D.应遵循逻辑规律,克服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由题可知 解答哲学与逻辑的选择题时,要注意“矛盾”在两个模块中的指向是不同的,不能混用。1.思维的基本理论(1)思维的特征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对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2)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区 别 基本 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等 联想、想象和幻想等作用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要 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联系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进行区分;都是思维的基本形态;都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2.科学思维的特征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科学思维的知识(1)基本内容①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②基本内涵: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③基本特征: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④重要意义:包括思维素养和思想政治两个方面的意义。(2)具体内容:包括教材中的第二、三、四单元中的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知识。3.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对比三大定律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公式 “A是A” “A不是非A” “A或者非A”内容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 逻辑 错误 “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自相矛盾” “两不可”【思路点拨】 注意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矛盾律针对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而排中律只针对矛盾关系。(2)内容不同:矛盾律指明“有假”,即指明两个互相矛盾或具有反对关系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而排中律指明“有真”,即指明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3)实际作用不同:矛盾律是由真推假,排中律是由假推真。1.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抓住事物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2.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 )3.内容与形式统一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 )4.人们认识的前后不一致,并不一定违背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 )5.排中律表明,“A”和“非A”必有一假。 ( )结合典型素材,考查对思维特征与形态的理解1.(2024·湖南长沙二模)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会徽“超越”,融合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力冲刺的姿态、哈尔滨市花丁香花和亚奥理事会太阳图标等元素,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相结合,传递新时代中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懈努力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起挑战,为亚洲冰雪运动作出新贡献的美好追求。这一设计( )①运用形象思维,生动地再现了亚冬会运动员的形象 ②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③运用判断等方法抽象和概括出事物的形象特征 ④大胆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反映认识对象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创设特定情境,考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2.(2024·山东菏泽模拟)某校3名同学甲、乙、丙参加全国数学竞赛,竞赛结束后,班级同学对此次比赛结果进行猜测。小红说:我觉得这次甲同学肯定能获奖。小明说:我觉得这次或者是甲获奖,或者是丙获奖。小丽说:我觉得这次甲同学不能获奖。小华说:我看好乙同学,但我觉得丙不能获奖。结果证明,只有一人猜测错误。由此推断( )A.只有甲获奖 B.甲和乙都获奖C.只有乙获奖 D.甲和丙都获奖核心点2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例1] (2024·湖北卷,16,3分)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在数字类别竞赛中夺得头奖,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奖项颁给人工智能作品;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卖出110万元,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人工智能山水画作。以上事例表明( )①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 ④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题总结 分析选项中的关于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性时,要注意以下细节:一是看材料中是否涉及两个因素或属性,只有一个则不能体现统一性;二是看材料信息中是否蕴含着选项中的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要排除不合题干指向的选项;三是看材料信息指向的是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性还是对立性,如果指向对立性,则要排除指向统一性的选项。[例2] (2023·辽宁卷,16,3分)糖是人类必需的能量来源,但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代谢紊乱等问题。人们为了追求健康,在通过运动促进糖脂代谢的同时,愈加注重“减糖”。由于人对甜味本能的热爱,用甜味剂代替有甜味的糖成为一种选择,安全优质的代糖应运而生。由此可知( )①代糖与糖无差别的同一使人们对甜味的需要得以满足 ②代糖产生体现了对甜味需要的满足从糖到代糖的迁移 ③代糖是对甜味的热爱与“减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代糖的产生是运用超前意识对糖过量摄入问题的解决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例3] (2022·北京卷,5,3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从筹办之初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冬奥遗产。2017年9月,北京冬奥组委就在总体策划部单独设立遗产管理处。此后,遗产协调工作委员会成立,遗产战略计划发布,第一份遗产报告发布……遗产理念始终贯穿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只有实践才可以把遗产理念变为现实的存在②利用超前思维,能够合理规划冬奥遗产的利用③遗产理念和遗产利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让冬奥筹办全过程都服从和服务于冬奥遗产的利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例4] [2024·山东卷,16(1),6分]甲社区准备逐步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以下是该社区工作人员查询的部分政策。【相关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在城市社区(小区)嵌入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结合材料,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的知识,分析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应如何确定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第一步:剖析设问知识范围 超前思维的方法 分析材料信息,找出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确定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过程中的做法,体现出超前思维的哪些具体方法题型角度 措施启示类非选择题问题指向 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应该确定的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其他要求 无第二步:审读材料信息角度 信息分析信息1: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信息2:在城市社区(小区)嵌入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 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信息3:甲社区准备逐步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该社区工作人员查询的部分政策 要注重调查研究[自我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题变式] 如果设问改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并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意义。”应如何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创新思维条件 一方面,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另一方面,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方式 逻辑思维活动与非逻辑思维活动;常规的思维方法与非常规的思维方法特征 思路具有多向性 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步骤具有跨越性 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结果具有独特性 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表现 思路新 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方法新 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结果新 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新发现,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2.联想思维项目 内容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客观基础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特征 跨越的联结性 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方法 迁移 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想象 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深化剖析】 联想思维的方法迁移 含义 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作用 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想象 含义 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分类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作用 第一,形象化的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第二,“假如”式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第三,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3.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区别 含义 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思维 方向 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 由四面八方向中心集中特征 发散思维的过程具有流畅性,思路具有变通性,结果具有独特性 思维聚合的过程具有严谨性,思路具有归一性,结论具有可论证性技法 适合于个体思维的主要有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等;对于群体思维而言,主要有头脑风暴法 功能综合方法、归纳推理方法和演绎推理方法联系 ①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依赖。一方面,聚合思维必须以发散思维所取得的成果为前提。另一方面,没有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多种答案就无意义、无价值 ②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反复交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是创新思维的过程,是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的过程。实践证明,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交替进行、协同活动的综合性思维过程4.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正向思维 逆向思维区 别 含义 指人们从正面去把握事物的原理、构成要素、功能结构,以达到对事物的认识的目的 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方向 正面、常规 常规的反面功用 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联系 ①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②我们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 ③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知识拓展】 逆向思维的方法方法 作用(要求)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5.超前思维(1)特征探索性 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预测性 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不确定性 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2)方法矛盾分 析方法 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推理和想 象的方法 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调查研 究方法 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关于创新的知识(1)《逻辑与思维》角度:本核心点中的关于创新思维的知识。(2)《经济与社会》角度: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的作用;让知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等。(3)《哲学与文化》角度:如发展观点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推动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如认识发展的过程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如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要求我们坚持改革,为社会发展注入动力;如文化角度,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实现综合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4)《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角度: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5)《法律与生活》角度:加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反对不正当竞争等,以此推动社会创新。1.创新思维不能只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 )2.联想思维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 )3.发散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 ( )4.逆向思维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 ( )5.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可验证”的特征。 (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具体方法1.(2024·安徽芜湖模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一直大力提倡植树造林。1978年启动的西北、华北、东北“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其预期建设周期从1978年到2050年,历时长达73年。为了治理沙患,建设者们探索出多种治沙方法:采用乔灌结合和草木结合的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探索“光伏治沙”的妙招,成功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和种草治沙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治沙效果。“三北”防护林治沙增绿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体现在( )①发挥聚合思维的畅想性,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②运用发散思维的变通性,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 ③积极运用超前思维,把握治沙增绿未来的发展趋势 ④推动思维正逆互补,超越客观条件进行突破性创新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具体方法2.(2024·四川成都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成都世园会以“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为主题,坚持“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的办会理念。在主场馆设计中,一步一景的搭建,与景观总体规划布局相融相生,利用“水陆风+丘陵形+山溪水+生态通”的建设思路,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美学。神似三片“芙蓉花瓣”的综合服务馆,实际上也是“雨水收集器”,可将雨水从花瓣汇聚至中心引入地下雨水过滤储存系统,满足2公顷绿地的日常浇灌用水需求,实现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多元功能的转变;以三星堆神鸟图案为设计原型的主展馆,呈现出“神鸟衔花”的古蜀神韵;包括亭台、飞廊、主楼、配楼,将唐代风格建筑的精华与多样性融为一体的锦云楼,每一个元素都述说着办会主题和理念;天府人居馆的设计借鉴了成都环形城市格局及院坝、荷塘、竹山等元素,展现成都的“院坝”人居哲学和公园城市理念。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成都世园会的主场馆设计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展现“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生动画卷的。11 / 16 逻辑——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备考解读】本单元知识围绕着“科学思维”这一大概念展开,在明确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特征与作用的基础上,逐一把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具体内容及对应的思维方法,并用于分析与解答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脉络体系上看:首先,细化掌握每一个思维方法的内容、要求等;其次,梳理好逻辑思维规则、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能力各自的内容结构;再次,在上述基础上,理清科学思维的内容与框架;最后,要注意其与其他模块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命题取材上看:时政热点、生活焦点,经济、政治、文化、法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典型素材、热点词句等,都能用来创新命题情境。·从题型设置上看:一是要注意考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规则的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明确其解答的基本要求;二是要注意常规题型,如观点评析类、措施启示类、探究开放类非选择题,漫画引言类选择题,和哲学等其他模块知识综合考查的题目。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核心点1 思维与科学思维[例1] (2023·北京卷,6,3分)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不仅需要精湛的绘画技艺,还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植物博物画的创作( )A.以逆向思维消除了物与画之间的差别B.是在思维具体中复制了植物直观的整体表象C.通过超前思维展现了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D.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D [逆向思维是反向求索,逆向思维不能消除物与画之间的差别,材料也未体现逆向思维,A错误。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感性具体是对事物的直观的整体表象,B错误。超前思维是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材料中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需要精湛的绘画技艺,这运用了形象思维;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这运用了抽象思维,故材料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D符合题意。]解题总结 注意区分思维抽象和抽象思维两个概念思维抽象是认识发展历程的一个阶段,它对应着感性具体、思维具体两个概念;抽象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态,它对应着形象思维。[例2] (2024·湖南卷,16,3分)某班开展劳动教育,并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前,该班四位同学进行了预测(如下所示)。评选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甲:我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乙:丙是劳动小能手丙: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丁:劳动小能手不是我,也不是甲由此可见( )A.丙的预测为真,甲是劳动小能手B.丁的预测为真,乙是劳动小能手C.乙的预测为真,丙是劳动小能手D.甲的预测为真,丁是劳动小能手B [根据题意可知,该班只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且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甲预测甲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而丁预测甲和丁都不是劳动小能手,甲和丁的预测互相矛盾,故二人的预测必有一真。乙预测丙是劳动小能手,丙预测“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丙的预测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的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丙不是劳动小能手,乙是劳动小能手)和否定后件式(乙不是劳动小能手,丙是劳动小能手)。假设乙预测为真,即丙是劳动小能手,这与丙的预测的否定后件式的推理相同,即乙和丙的预测均为真,则有三个人的预测都是真的,而乙的预测为假时,只有丙的预测为真,所以丙不是劳动小能手,乙是劳动小能手。综上所述,乙是劳动小能手,甲和乙的预测为假,丙和丁的预测为真,B正确,A、C、D错误。]由题可知 对于考查逻辑思维要求中的矛盾律与排中律的选择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题目信息,找出其中观点正好相反的两种观点,以此来推断其观点的正确与错误,最终得出结论。[例3] (2023·天津卷,11,3分)“他俩下棋一丁点儿意思也没有,但有几步还挺有趣。”为避免与观棋人犯相同的逻辑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A.不能违背排中律,持“两不可”的态度B.不能同时肯定论断“A”和论断“非A”C.应看到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D.应遵循逻辑规律,克服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B [“他俩下棋一丁点儿意思也没有,但有几步还挺有趣。”这句话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 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B正确。排中律指向的是论断“A”和“非 A”不能同假(即否定),A排除。漫画没有体现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辩证矛盾,D排除。]由题可知 解答哲学与逻辑的选择题时,要注意“矛盾”在两个模块中的指向是不同的,不能混用。1.思维的基本理论(1)思维的特征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对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2)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区 别 基本 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等 联想、想象和幻想等作用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要 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联系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进行区分;都是思维的基本形态;都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2.科学思维的特征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科学思维的知识(1)基本内容①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②基本内涵: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③基本特征: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④重要意义:包括思维素养和思想政治两个方面的意义。(2)具体内容:包括教材中的第二、三、四单元中的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知识。3.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对比三大定律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公式 “A是A” “A不是非A” “A或者非A”内容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 逻辑 错误 “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自相矛盾” “两不可”【思路点拨】 注意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矛盾律针对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而排中律只针对矛盾关系。(2)内容不同:矛盾律指明“有假”,即指明两个互相矛盾或具有反对关系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而排中律指明“有真”,即指明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3)实际作用不同:矛盾律是由真推假,排中律是由假推真。1.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抓住事物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提示:× 思维能够抓住事物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指向的是思维的概括性,而不是间接性。2.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 )提示:× 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3.内容与形式统一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 )提示:× 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4.人们认识的前后不一致,并不一定违背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 )提示:√ 思维的确定性指向的是同一律。而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也不否认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发展,要看它们是否符合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同一对象等条件。5.排中律表明,“A”和“非A”必有一假。 ( )提示:× 矛盾律表明,“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表明,“A”和“非A”必有一真。结合典型素材,考查对思维特征与形态的理解1.(2024·湖南长沙二模)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会徽“超越”,融合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力冲刺的姿态、哈尔滨市花丁香花和亚奥理事会太阳图标等元素,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相结合,传递新时代中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懈努力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起挑战,为亚洲冰雪运动作出新贡献的美好追求。这一设计( )①运用形象思维,生动地再现了亚冬会运动员的形象 ②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③运用判断等方法抽象和概括出事物的形象特征 ④大胆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反映认识对象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 [思维具有能动性,这一设计运用形象思维反映了亚冬会运动员的形象,而不是“再现”了亚冬会运动员的形象,①错误。判断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而抽象和概括出事物的形象特征的是形象思维,材料中的这一设计属于形象思维,③排除。会徽“超越”融合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力冲刺的姿态、哈尔滨市花丁香花和亚奥理事会太阳图标等元素,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相结合,传递新时代中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等美好追求,说明这一设计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即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大胆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反映认识对象,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②④符合题意。]创设特定情境,考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2.(2024·山东菏泽模拟)某校3名同学甲、乙、丙参加全国数学竞赛,竞赛结束后,班级同学对此次比赛结果进行猜测。小红说:我觉得这次甲同学肯定能获奖。小明说:我觉得这次或者是甲获奖,或者是丙获奖。小丽说:我觉得这次甲同学不能获奖。小华说:我看好乙同学,但我觉得丙不能获奖。结果证明,只有一人猜测错误。由此推断( )A.只有甲获奖 B.甲和乙都获奖C.只有乙获奖 D.甲和丙都获奖B [小红的观点和小丽的观点正好相反,而四人中只有一人猜测错误;运用矛盾律规则中的“A”和“非A”必有一假可知,只能是小红和小丽中的一人猜测错误,那么小明和小华的观点都正确。从小华的观点看,乙获奖而丙没有获奖,故A、D均错误。再从小明的观点看,“或者是甲获奖,或者是丙获奖”作为相容的选言判断,其正确意味着至少有一人获奖,根据丙没有获奖可推出甲一定获奖。综合上述分析,甲和乙都获奖,故B正确,C错误。]核心点2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例1] (2024·湖北卷,16,3分)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在数字类别竞赛中夺得头奖,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奖项颁给人工智能作品;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卖出110万元,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人工智能山水画作。以上事例表明( )①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 ④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 [材料中的两个创作都是将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但没有体现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排除。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画作,这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但没有涉及艺术是否具有真理性,未涉及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②排除。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运用了创新思维,运用新方法实现了新结果,③正确。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将艺术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④正确。]解题总结 分析选项中的关于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性时,要注意以下细节:一是看材料中是否涉及两个因素或属性,只有一个则不能体现统一性;二是看材料信息中是否蕴含着选项中的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要排除不合题干指向的选项;三是看材料信息指向的是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性还是对立性,如果指向对立性,则要排除指向统一性的选项。[例2] (2023·辽宁卷,16,3分)糖是人类必需的能量来源,但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代谢紊乱等问题。人们为了追求健康,在通过运动促进糖脂代谢的同时,愈加注重“减糖”。由于人对甜味本能的热爱,用甜味剂代替有甜味的糖成为一种选择,安全优质的代糖应运而生。由此可知( )①代糖与糖无差别的同一使人们对甜味的需要得以满足 ②代糖产生体现了对甜味需要的满足从糖到代糖的迁移 ③代糖是对甜味的热爱与“减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代糖的产生是运用超前意识对糖过量摄入问题的解决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 [代糖是一种甜味剂,与有甜味的糖是有差别的,因而代糖与糖是有差别的同一,①错误。由于人对甜味本能的热爱,用甜味剂代替有甜味的糖成为一种选择,安全优质的代糖应运而生,这是对甜味需要的满足从糖到代糖的迁移,代糖是对甜味的热爱与“减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②③正确。材料中的代糖是在相关问题出现后才研究产生的,因而没有体现超前意识,④错误。][例3] (2022·北京卷,5,3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从筹办之初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冬奥遗产。2017年9月,北京冬奥组委就在总体策划部单独设立遗产管理处。此后,遗产协调工作委员会成立,遗产战略计划发布,第一份遗产报告发布……遗产理念始终贯穿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只有实践才可以把遗产理念变为现实的存在②利用超前思维,能够合理规划冬奥遗产的利用③遗产理念和遗产利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让冬奥筹办全过程都服从和服务于冬奥遗产的利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从筹办之初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冬奥遗产,这表明利用超前思维,可以合理地规划冬奥遗产的利用,同时遗产理念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①②正确。冬奥遗产的利用,是在遗产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③错误。冬奥遗产的利用要服从和服务于冬奥会的整体大局,④错误。][例4] [2024·山东卷,16(1),6分]甲社区准备逐步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以下是该社区工作人员查询的部分政策。【相关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在城市社区(小区)嵌入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结合材料,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的知识,分析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应如何确定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第一步:剖析设问知识范围 超前思维的方法 分析材料信息,找出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确定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过程中的做法,体现出超前思维的哪些具体方法题型角度 措施启示类非选择题问题指向 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应该确定的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其他要求 无第二步:审读材料信息角度 信息分析信息1: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信息2:在城市社区(小区)嵌入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 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信息3:甲社区准备逐步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该社区工作人员查询的部分政策 要注重调查研究[答案] ①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甲社区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前,要按照精准化原则,因区施策,把握主要矛盾,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②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甲社区要依据社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③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甲社区要了解本社区的服务设施的真实情况,以便认识和把握本社区的急需紧缺服务。[真题变式] 如果设问改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并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意义。”应如何回答?提示:①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切实维护基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②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解决城市社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③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1.创新思维条件 一方面,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另一方面,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方式 逻辑思维活动与非逻辑思维活动;常规的思维方法与非常规的思维方法特征 思路具有多向性 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步骤具有跨越性 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结果具有独特性 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表现 思路新 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方法新 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结果新 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新发现,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2.联想思维项目 内容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客观基础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特征 跨越的联结性 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方法 迁移 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想象 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深化剖析】 联想思维的方法迁移 含义 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作用 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想象 含义 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分类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作用 第一,形象化的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第二,“假如”式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第三,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3.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区别 含义 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思维 方向 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 由四面八方向中心集中特征 发散思维的过程具有流畅性,思路具有变通性,结果具有独特性 思维聚合的过程具有严谨性,思路具有归一性,结论具有可论证性技法 适合于个体思维的主要有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等;对于群体思维而言,主要有头脑风暴法 功能综合方法、归纳推理方法和演绎推理方法联系 ①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依赖。一方面,聚合思维必须以发散思维所取得的成果为前提。另一方面,没有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多种答案就无意义、无价值 ②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反复交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是创新思维的过程,是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的过程。实践证明,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交替进行、协同活动的综合性思维过程4.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正向思维 逆向思维区 别 含义 指人们从正面去把握事物的原理、构成要素、功能结构,以达到对事物的认识的目的 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方向 正面、常规 常规的反面功用 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联系 ①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②我们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 ③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知识拓展】 逆向思维的方法方法 作用(要求)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5.超前思维(1)特征探索性 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预测性 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不确定性 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2)方法矛盾分 析方法 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推理和想 象的方法 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调查研 究方法 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关于创新的知识(1)《逻辑与思维》角度:本核心点中的关于创新思维的知识。(2)《经济与社会》角度: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的作用;让知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等。(3)《哲学与文化》角度:如发展观点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推动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如认识发展的过程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如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要求我们坚持改革,为社会发展注入动力;如文化角度,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实现综合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4)《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角度: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5)《法律与生活》角度:加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反对不正当竞争等,以此推动社会创新。1.创新思维不能只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 )提示:√ 创新思维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方法等。2.联想思维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 )提示:× 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3.发散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 ( )提示:× 聚合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4.逆向思维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 ( )提示:× 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5.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可验证”的特征。 ( )提示:× 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具体方法1.(2024·安徽芜湖模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一直大力提倡植树造林。1978年启动的西北、华北、东北“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其预期建设周期从1978年到2050年,历时长达73年。为了治理沙患,建设者们探索出多种治沙方法:采用乔灌结合和草木结合的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探索“光伏治沙”的妙招,成功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和种草治沙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治沙效果。“三北”防护林治沙增绿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体现在( )①发挥聚合思维的畅想性,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②运用发散思维的变通性,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 ③积极运用超前思维,把握治沙增绿未来的发展趋势 ④推动思维正逆互补,超越客观条件进行突破性创新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 [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①错误。“超越客观条件”的说法错误,④排除。建设者们探索出多种治沙方法,体现了运用发散思维的变通性,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②符合题意。1978年启动的西北、华北、东北“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其预期建设周期从1978年到2050年,历时长达73年。这体现了积极运用超前思维,把握治沙增绿未来的发展趋势,③符合题意。]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具体方法2.(2024·四川成都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成都世园会以“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为主题,坚持“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的办会理念。在主场馆设计中,一步一景的搭建,与景观总体规划布局相融相生,利用“水陆风+丘陵形+山溪水+生态通”的建设思路,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美学。神似三片“芙蓉花瓣”的综合服务馆,实际上也是“雨水收集器”,可将雨水从花瓣汇聚至中心引入地下雨水过滤储存系统,满足2公顷绿地的日常浇灌用水需求,实现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多元功能的转变;以三星堆神鸟图案为设计原型的主展馆,呈现出“神鸟衔花”的古蜀神韵;包括亭台、飞廊、主楼、配楼,将唐代风格建筑的精华与多样性融为一体的锦云楼,每一个元素都述说着办会主题和理念;天府人居馆的设计借鉴了成都环形城市格局及院坝、荷塘、竹山等元素,展现成都的“院坝”人居哲学和公园城市理念。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成都世园会的主场馆设计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展现“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生动画卷的。[答案] ①综合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巧妙构思一步一景,规划总体布局,生动诠释了现代与传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②运用联想思维,通过“芙蓉花瓣”、“神鸟衔花”等景观设计,进行迁移和想象,展示了成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③运用逆向思维,打破常规,从实际出发,推动场馆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多元功能的转变,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专题限时集训(十五)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一、选择题1.(2024·湖南娄底期末)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0%,2024年将增长2.9%,2024年增速较2023年7月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这体现了( )①思维具有概括性 ②思维具有间接性 ③思维具有能动性 ④思维反作用于实践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 [思维具有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材料没有涉及思维具有概括性,①排除。材料仅介绍了预测的结果,没有涉及思维对于实践的反作用,④排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经济增速的预测,实现了对未来的认知,体现了思维具有间接性和能动性,②③符合题意。]2.(2024·河南三门峡模拟)意境是诗歌中的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所强调的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比如王维的这首《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 )①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了边塞的雄浑壮阔 ②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把握和遵循诗歌创作规律 ③呈现了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④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式直抒自己心中的情感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A [材料体现的是形象思维。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是抽象思维的特征,②④不符合题意。王维的这首诗运用形象思维表达诗人的情感,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了边塞的雄浑壮阔,呈现了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①③符合题意。]3.(2024·安徽六安二模)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捷和安全的同时,人脸信息被滥用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3年8月8日就《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方可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这表明,科学思维( )①能在追求内容真实的同时实现形式正确②能对事物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③能够从实际出发,全面、动态地把握事物④能够在实践的严苛检验中不断修订错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C [材料强调的是依据社会发展形势颁布相关文件进行指导,未体现思维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也未体现思维结果要接受实践的检验,①④不选。材料中指出,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科学思维能够从实际出发,全面、动态地把握事物,能对事物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②③正确。]4.(2024·河北张家口三模)2024年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提出,要把中部地区放到整个国家版图中、放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来定位思考,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一思路( )①运用了发散思维,把众多信息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 ②把握了事物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③坚持了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④运用了科学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 [聚合思维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①错误。材料未涉及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②不符合题意。“要把中部地区放到整个国家版图中、放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来定位思考,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一思路坚持了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运用了科学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④符合题意。]5.(2024·山东聊城二模)汪伦为了邀请诗人李白,特书信一封:“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应邀前往,到了一看,哪里有十里桃花?不过是一个桃花潭,万家酒店也不过是一家店主姓万的酒店。小住几日,二人相谈甚欢,汪伦盛情款待,李白非常满意。临走时,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赠汪伦》这首诗。可见( )①人们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②汪伦巧妙“利用”同一律邀请到了诗人李白③“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是汪伦构建的主观联系④思维具有能动性,它成功帮助汪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D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①错误。汪伦信中的“十里桃花”是一个桃花潭,“万家酒店”是一家店主姓万的酒店,本身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汪伦构建的主观联系,③排除。汪伦以桃花潭和一家店主姓万的酒店来分别对应“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故意偷换概念,巧妙“利用”同一律,让李白认为确实有十里地那么多的桃花、有一万多家酒店,从而邀请到了诗人李白,这说明思维具有能动性,它成功帮助汪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②④正确。]6.(2024·河南郑州模拟)某市政府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开展了法治建设标语征集,收到了以下内容。标语1:共同克服千难万苦,法治建设一蹴而就。标语2:法治建设就是全民守法,法治建设靠你我大家。按照逻辑规律与规则,对两条标语评析正确的是( )①标语1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②标语1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③标语2在下定义时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④标语2在下定义时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 [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标语1中“千难万苦”与“一蹴而就”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概念,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标语1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①正确,②不选。标语2中“法治建设就是全民守法”,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没有犯“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正确,④不选。]7.(2024·山东聊城二模)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有一句话是“诗画相通”,古代画院常以诗句为题试画。相传,画院有一次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试画,许多画师绞尽脑汁也难以绘出“香”字,有位画师只画一匹马,再在马蹄旁添上几只飞舞的蜜蜂。此画在比赛中夺魁。这其中涉及的思维形态( )①可借助感性材料,抽象和概括事物的形象特征 ②逻辑推导严密,能够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思路具有多向性,能够独特而巧妙地解决问题 ④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实践证明正确答案的唯一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A [画师用马蹄旁几只飞舞的蜜蜂这一具象的材料,表达“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借助感性材料,抽象和概括事物的形象特征,①正确。材料中画师的作品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发现的,②排除。材料中的画师采用了一种非传统的、独特的方式来表现“香”,这体现了他思路的多向性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性,③正确。在艺术创作中,正确答案往往不是绝对的或唯一的,画师的作品虽然赢得了比赛,但并不意味着其他表现方式就是错误的,④排除。]8.(2024·广东佛山二模)《孙子兵法》中的《虚实》篇谈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可见,《虚实》篇中的这种蓄势待发、顺势而为的兵法是( )①依托联想和想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根据事物相似属性加以类比得到新结论③对动静结合的形式逻辑思维特征的体现④借助正逆互补方法达到相反相成的效果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A [动静结合属于辩证思维而不是形式逻辑思维特征的体现,③错误。“兵形象水”,体现的是类比推理和联想思维,没有体现正逆互补,④不符合题意。“兵形象水”,将水流动的规律与用兵联结起来,用水的流动规律类比得出用兵规律,体现了依托联想和想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根据事物相似属性加以类比得到新结论,①②正确。]9.[跨模块](2024·广东惠州一模)木棉树因其枝干壮硕挺拔、顶天立地,花朵盛开时雄壮瑰丽,掉落后花不褪色、不萎靡,以及其顽强的生命力,被人们称为“英雄树”。在广东,人们看到木棉花开,就知道春天来了。人们对木棉树的认识表明( )①从部分就可以正确把握事物的整体②认识是由认识的对象和人的思绪共同决定的③对事物的认识有时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④事物具有的象征意义是主观与客观交织的结果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从部分就可以正确把握事物的整体”说法错误,①排除。实践决定认识,②错误。在广东,人们看到木棉花开,就知道春天来了,这表明对事物的认识有时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③正确。木棉树因其枝干壮硕挺拔、顶天立地,花朵盛开时雄壮瑰丽,掉落后花不褪色、不萎靡,以及其顽强的生命力,被人们称为“英雄树”。这表明事物具有的象征意义是主观与客观交织的结果,④正确。]10.[跨专题](2024·广东汕头一模)2024年1月1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在邮轮的船身中部,设计师安装了一对“鱼鳍”——减摇鳍。当水流经过的时候,通过调整减摇鳍的角度,可以降低88%的横摇幅度,使邮轮能够平稳前进。邮轮安装减摇鳍( )①运用归纳推理,研究和模仿生物的构造及功能 ②运用联想思维,将鱼鳍功能运用到游轮设计上 ③运用分析思维,具体分析减摇鳍对邮轮的影响 ④运用聚合思维,借助头脑风暴法产生设计思路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 [材料未涉及归纳推理,且研究和模仿生物的构造及功能是类比推理的表现,①排除。借助头脑风暴法产生设计思路,运用的是发散思维的方法,不是聚合思维,且材料未体现头脑风暴法,④排除。设计师安装“鱼鳍”是运用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方法,将鱼鳍功能运用到游轮设计上;当水流经过的时候,通过调整减摇鳍的角度,可以降低88%的横摇幅度,使邮轮能够平稳前进,这是运用分析思维,具体分析减摇鳍对邮轮的影响,②③符合题意。]11.(2024·湖南邵阳一模)某市市长主持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分别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汇聚各方智慧力量,让报告更加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市委部署,更加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对材料中所体现的思维方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它是一种集思广益的个体思维发散技法②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③它让人们的注意力直接对准所思考的目标④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D [材料体现的是头脑风暴法,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①错误。让人们的注意力直接对准所思考的目标不是头脑风暴法的特征,③排除。头脑风暴法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②④正确。]12.(2024·山东泰安三模)“积水地图”实时显示城区低洼路段、下穿立交等区域的积水信息,并将积水数据和地图导航相结合,方便公众第一时间查询;“小修小补便民地图”为居民提供维修点查询等服务,让生活更便利。一份地图一份情,这些贴心的“民生地图”,体现出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的精度和温度,值得点赞。“民生地图”( )①将积水数据和地图导航相结合,体现了创新思维②都是围绕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绘制的,运用了聚合思维的方法 ③旨在体现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的精度,运用了发散思维的方法 ④方便公民及时查询,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思维方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A [材料中“民生地图”都是围绕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绘制的,旨在更好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旨在体现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的精度,也未体现发散思维,③不选。分析与综合相统一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综合的指导下分析,材料未体现,④不选。“积水地图”将积水数据和地图导航相结合,方便公众第一时间查询,体现了创新思维,①正确。材料中的“民生地图”都是围绕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绘制的,运用了聚合思维的方法,②正确。]13.(2024·湖北武汉二模)漫画《请注意对手,他们是最早发现你过失的人》告诉我们( )①矛盾是客观的,重视对手才能发现过失 ②受立场影响,人们自我认识的局限性是不可克服的 ③要重视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善于向对手学习④要对对手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避免思维僵化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D [重视对手不是发现过失的必要条件,①错误。人们自我认识的局限性是可以克服的,②排除。漫画告诉我们,要重视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善于向对手学习,要运用逆向思维,对对手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避免思维僵化,③④正确。]14.(2024·河北保定二模)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选自《列子·说符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①逆向思维总是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 ②思维具有间接性,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现象是主观的,本质是客观的,现象是对本质的反映 ④要善于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 [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①错误。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现象不是主观的,③错误。“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大意是:民众知道简子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取它们,反而使它们死了很多。门客劝说简子:“如果想放生,不如禁止人们捕猎,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恩德是弥补不了犯下的过失的。”这告诉我们思维具有间接性,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我们要善于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②④符合题意。]15.(2024·湖南常德模拟)2023年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与会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但同时,对它的潜在风险也应保持高度警惕,只有在充分考虑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人工智能发展才可持续。这反映出对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应( )①坚持辩证思维,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内在矛盾②利用超前思维,预测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③运用逆向思维,围绕人工智能反向创新④运用创新思维,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 [人工智能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但同时,对它的潜在风险也应保持高度警惕,这反映出对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应坚持辩证思维,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内在矛盾,①符合题意。只有在充分考虑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人工智能发展才可持续,这反映出对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应利用超前思维,预测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运用辩证思维和超前思维,未涉及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③④不符合题意。]16.(2024·山东聊城二模)马斯克列出了当前人类面临的三个最重要的威胁:一、人类无法获得可持续能源;二、人类只存在于一个星球很危险;三、人类将面临指数级发展的AI威胁。不仅如此,他凭借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超前意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将梦想转变为现实。这说明树立超前思维应( )①不满足现状,居安思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②从事物的反面思考,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③先聚合,再发散,促使二者协同发挥作用④善于反思,敢于质疑,追求更好、更优、更强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B [逆向思维不属于超前思维,②不符合题意。先聚合,再发散属于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不属于超前思维,且不一定先聚合,再发散,③不选。他凭借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超前意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将梦想转变为现实。这说明树立超前思维应不满足现状,居安思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①正确。马斯克列出了当前人类面临的三个最重要的威胁,而且凭借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超前意识,将梦想转变为现实,这说明树立超前思维应善于反思,敢于质疑,追求更好、更优、更强,④正确。]二、非选择题17.(2024·河南开封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正以一种新的生产力形式,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我国也存在着算力资源配置不均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挑战与难题,因此,我国大力推进算力一体化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算力产业,通过深入基层调研,陆续出台多项政策,统筹谋划,强化技术攻关,提倡数据共享开放,加强人才培育,助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多项具体举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结合材料,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算力一体化战略的。[答案] ①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结合我国实际,从正反两个角度分析我国算力发展现状,明确算力一体化的发展方向。②注重调查研究。我国深入基层调研,结合实际,出台多项举措,助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③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我国依据算力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科学制定算力产业规划,要求采取多方面的具体举措。18.[跨模块](2024·山东滨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打造大国重器“超级能源碗”——“海洋石油122”是亚洲第1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最大排水量10万吨,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是我国开发深海油气资源的又一大国重器。“超级能源碗”硬核大工程里面藏着不少细致的“慢功夫”。设计:精细考虑。外观上,造型灵感来源于碗扣的形状,将建筑与能源储存的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结构上,相对于传统的船型结构,将其设计成圆筒形,能够使其各个方向受力更加均衡,更好地适应风、浪、流的影响,更好地服务于深水油田。建造:精准施工。建造过程需要考虑到包括地质条件、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各种因素,攻克台风海况下的高精度建造难题,将重达一千多吨的诸多“功能模块”一整块地吊装上来,从高空精准下放并组装。通过自主攻关,浮式、半潜式等多种类型深水主流生产储油装备技术实现了从基础理论、设计到建造、安装的全方位提升。出坞:循序渐进。“超级能源碗”成功下水并出坞。其注水过程并非一气呵成,而是分三次进行:4.3米,检查舱室状态,打捞漂浮物;8.4米,隔离驳船就位;9.5米,精度测量人员在船坞的四个方向就位,通过全站仪打点测量,检查FPSO起浮后位置状态……“超级能源碗”硬核大工程里面藏着不少细致的“慢功夫”。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创新思维”的知识加以说明。[答案]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要正确把握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超级能源碗”从设计、建造到出坞循序渐进,最终大国重器研发成功。运用联想思维进行碗状外观设计;运用逆向思维的结构反转方法将传统的船型结构设计成圆筒形;充分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实现精准建造;运用超前思维的探索性,实现了从基础理论、设计到建造、安装的全方位提升。1 / 29专题限时集训(十五)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一、选择题1.(2024·湖南娄底期末)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0%,2024年将增长2.9%,2024年增速较2023年7月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这体现了( )①思维具有概括性 ②思维具有间接性 ③思维具有能动性 ④思维反作用于实践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2024·河南三门峡模拟)意境是诗歌中的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所强调的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比如王维的这首《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 )①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了边塞的雄浑壮阔 ②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把握和遵循诗歌创作规律 ③呈现了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④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式直抒自己心中的情感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2024·安徽六安二模)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捷和安全的同时,人脸信息被滥用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3年8月8日就《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方可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这表明,科学思维( )①能在追求内容真实的同时实现形式正确②能对事物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③能够从实际出发,全面、动态地把握事物④能够在实践的严苛检验中不断修订错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2024·河北张家口三模)2024年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提出,要把中部地区放到整个国家版图中、放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来定位思考,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一思路( )①运用了发散思维,把众多信息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 ②把握了事物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③坚持了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④运用了科学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2024·山东聊城二模)汪伦为了邀请诗人李白,特书信一封:“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应邀前往,到了一看,哪里有十里桃花?不过是一个桃花潭,万家酒店也不过是一家店主姓万的酒店。小住几日,二人相谈甚欢,汪伦盛情款待,李白非常满意。临走时,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赠汪伦》这首诗。可见( )①人们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②汪伦巧妙“利用”同一律邀请到了诗人李白③“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是汪伦构建的主观联系④思维具有能动性,它成功帮助汪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6.(2024·河南郑州模拟)某市政府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开展了法治建设标语征集,收到了以下内容。标语1:共同克服千难万苦,法治建设一蹴而就。标语2:法治建设就是全民守法,法治建设靠你我大家。按照逻辑规律与规则,对两条标语评析正确的是( )①标语1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②标语1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③标语2在下定义时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④标语2在下定义时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7.(2024·山东聊城二模)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有一句话是“诗画相通”,古代画院常以诗句为题试画。相传,画院有一次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试画,许多画师绞尽脑汁也难以绘出“香”字,有位画师只画一匹马,再在马蹄旁添上几只飞舞的蜜蜂。此画在比赛中夺魁。这其中涉及的思维形态( )①可借助感性材料,抽象和概括事物的形象特征 ②逻辑推导严密,能够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思路具有多向性,能够独特而巧妙地解决问题 ④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实践证明正确答案的唯一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8.(2024·广东佛山二模)《孙子兵法》中的《虚实》篇谈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可见,《虚实》篇中的这种蓄势待发、顺势而为的兵法是( )①依托联想和想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根据事物相似属性加以类比得到新结论③对动静结合的形式逻辑思维特征的体现④借助正逆互补方法达到相反相成的效果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9.[跨模块](2024·广东惠州一模)木棉树因其枝干壮硕挺拔、顶天立地,花朵盛开时雄壮瑰丽,掉落后花不褪色、不萎靡,以及其顽强的生命力,被人们称为“英雄树”。在广东,人们看到木棉花开,就知道春天来了。人们对木棉树的认识表明( )①从部分就可以正确把握事物的整体②认识是由认识的对象和人的思绪共同决定的③对事物的认识有时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④事物具有的象征意义是主观与客观交织的结果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0.[跨专题](2024·广东汕头一模)2024年1月1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在邮轮的船身中部,设计师安装了一对“鱼鳍”——减摇鳍。当水流经过的时候,通过调整减摇鳍的角度,可以降低88%的横摇幅度,使邮轮能够平稳前进。邮轮安装减摇鳍( )①运用归纳推理,研究和模仿生物的构造及功能 ②运用联想思维,将鱼鳍功能运用到游轮设计上 ③运用分析思维,具体分析减摇鳍对邮轮的影响 ④运用聚合思维,借助头脑风暴法产生设计思路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1.(2024·湖南邵阳一模)某市市长主持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分别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汇聚各方智慧力量,让报告更加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市委部署,更加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对材料中所体现的思维方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它是一种集思广益的个体思维发散技法②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③它让人们的注意力直接对准所思考的目标④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2.(2024·山东泰安三模)“积水地图”实时显示城区低洼路段、下穿立交等区域的积水信息,并将积水数据和地图导航相结合,方便公众第一时间查询;“小修小补便民地图”为居民提供维修点查询等服务,让生活更便利。一份地图一份情,这些贴心的“民生地图”,体现出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的精度和温度,值得点赞。“民生地图”( )①将积水数据和地图导航相结合,体现了创新思维②都是围绕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绘制的,运用了聚合思维的方法 ③旨在体现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的精度,运用了发散思维的方法 ④方便公民及时查询,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思维方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3.(2024·湖北武汉二模)漫画《请注意对手,他们是最早发现你过失的人》告诉我们( )①矛盾是客观的,重视对手才能发现过失 ②受立场影响,人们自我认识的局限性是不可克服的 ③要重视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善于向对手学习④要对对手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避免思维僵化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4.(2024·河北保定二模)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选自《列子·说符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①逆向思维总是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 ②思维具有间接性,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现象是主观的,本质是客观的,现象是对本质的反映 ④要善于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5.(2024·湖南常德模拟)2023年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与会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但同时,对它的潜在风险也应保持高度警惕,只有在充分考虑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人工智能发展才可持续。这反映出对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应( )①坚持辩证思维,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内在矛盾②利用超前思维,预测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③运用逆向思维,围绕人工智能反向创新④运用创新思维,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6.(2024·山东聊城二模)马斯克列出了当前人类面临的三个最重要的威胁:一、人类无法获得可持续能源;二、人类只存在于一个星球很危险;三、人类将面临指数级发展的AI威胁。不仅如此,他凭借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超前意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将梦想转变为现实。这说明树立超前思维应( )①不满足现状,居安思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②从事物的反面思考,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③先聚合,再发散,促使二者协同发挥作用④善于反思,敢于质疑,追求更好、更优、更强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17.(2024·河南开封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正以一种新的生产力形式,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我国也存在着算力资源配置不均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挑战与难题,因此,我国大力推进算力一体化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算力产业,通过深入基层调研,陆续出台多项政策,统筹谋划,强化技术攻关,提倡数据共享开放,加强人才培育,助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多项具体举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结合材料,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算力一体化战略的。18.[跨模块](2024·山东滨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打造大国重器“超级能源碗”——“海洋石油122”是亚洲第1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最大排水量10万吨,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是我国开发深海油气资源的又一大国重器。“超级能源碗”硬核大工程里面藏着不少细致的“慢功夫”。设计:精细考虑。外观上,造型灵感来源于碗扣的形状,将建筑与能源储存的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结构上,相对于传统的船型结构,将其设计成圆筒形,能够使其各个方向受力更加均衡,更好地适应风、浪、流的影响,更好地服务于深水油田。建造:精准施工。建造过程需要考虑到包括地质条件、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各种因素,攻克台风海况下的高精度建造难题,将重达一千多吨的诸多“功能模块”一整块地吊装上来,从高空精准下放并组装。通过自主攻关,浮式、半潜式等多种类型深水主流生产储油装备技术实现了从基础理论、设计到建造、安装的全方位提升。出坞:循序渐进。“超级能源碗”成功下水并出坞。其注水过程并非一气呵成,而是分三次进行:4.3米,检查舱室状态,打捞漂浮物;8.4米,隔离驳船就位;9.5米,精度测量人员在船坞的四个方向就位,通过全站仪打点测量,检查FPSO起浮后位置状态……“超级能源碗”硬核大工程里面藏着不少细致的“慢功夫”。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创新思维”的知识加以说明。1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 第三篇 大单元七 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 讲义(学生版).docx 21 第三篇 大单元七 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 讲义(教师版).docx 21 第三篇 大单元七 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 课件.pptx 专题限时集训(15)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