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颍上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2023年7月19日,宁夏银川市举行的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纪念活动。作为我国最早发现并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水洞沟遗址百年来历经6次大规模发掘,发现了12个旧石器遗址点,出土1万余件珍贵遗迹、遗物。对于该遗址所处历史时期描述合理的是( )
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出现铁制工具和封建君主专制
③出现文字,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古代诗词向来有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功能。唐代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颌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不劳而获的豪富贵族的愤怒之情。造成农民疾苦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专制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
3.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更高级的时代了”。这主要说明( )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②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
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
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预测,在2024年,美国将经历比1929年经济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崩盘,这将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
①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②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巨大飞跃
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的痼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由此可以推断( )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总是对立的
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将随生产社会化得以调和
③资本家对广大雇佣工人的剥削具有极大隐蔽性
④工人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从梁家河到中南海,《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他说:“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之所以要“多看几遍”,是因为它( )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8.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 100 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从根本上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统治的历史,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新纪元。新中国的诞生( )
①为全球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注入了新的动力
②标志着中国彻底终结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③为中国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平稳过渡奠定了基石,开辟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④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变革完成的意义是(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生产力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某校高一(1)班学生开展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主题图片展,下列能体现我国推进对内改革的图片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读史使人明智,读党史、新中国史能进一步增强对党的初心使命的认识,提高政治觉悟,而重要的历史节点是读史通心的关键。以下选项符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重大历史节点正确解读的是( )
①a: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b: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c: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④d: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讲到,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我们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原因在于( )
①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党切实保证所有人的利益
④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又行进到关键节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次释放“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信号。由此可见( )
①持续不断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将改革进行到底
③中国实现了由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飞跃
④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最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说明实现伟大梦想( )
①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②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伟大事业的决定作用
③要坚守初心使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要深化社会革命,引领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
①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②表明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③始终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引用典故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古喻今、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下列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典故中蕴含的思想与“十四个坚持”一致的是( )
序号 引用的典故 十四个坚持
① 党的二十大报告:“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 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 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坚持新发展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资本主义)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会由兴到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均告失败,中国依然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论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浙江嘉兴是党的诞生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市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编制了《嘉兴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居民收入连续十五年居全省第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发展最均衡的地市之一。同时探索全域统筹,不断推动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整治环境;积极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样式范本”,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嘉兴市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1)结合材料,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对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要求是如何贯彻“十四个坚持”的。
(2)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有人认为,不断提高党的“三农”工作水平就能够实现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目标。请你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A
6.D
7.A
8.B
9.B
10.A
11.D
12.A
13.A
14.A
15.A
16.A
17.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日益尖锐,引起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经济危机,最终导致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18.①鸦片战争后,无数仁人志士进行的各种尝试,证明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⑤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①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战略,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③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
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极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样式范本”,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0.(1)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加强建设农业强国。
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夯实国家安全根基。
(2)①坚持党的领导,能为“三农”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关键。
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只有将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目标同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③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就会汇聚起强大力量;只有汇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④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梦想,需要中国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