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六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百科初赛真题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六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百科初赛真题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六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百科初赛真题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试卷共40题,每题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分值在正确选择支中平均分配。)
1.(2021六上·深圳竞赛)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中“三江”分别是(  )
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B.澜沧江、长江、黄河
C.长江、金沙江、黄河 D.怒江、长江、澜沧江
2.(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灭火方法合理的是(  )
A.电器着火——用水泼灭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身上着火——就地打滚压灭
D.桌面上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3.(2021六上·深圳竞赛)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版图变化最大的是(  )
A.北美洲、欧洲 B.南美洲、亚洲
C.欧洲、亚洲 D.大洋洲、亚洲
4.(2021六上·深圳竞赛)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D.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5.(2021六上·深圳竞赛)钓鱼岛从何时开始明确为我国领土(  )
A.明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6.(2021六上·深圳竞赛)关于质量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贴片,质量变小了
C.科学课本在广州和北京时,质量是一样的
D.1kg 的棉花和1kg 的铁片质量不相等
7.(2021六上·深圳竞赛)我国第一座投入商业运营的核电站是(  )
A.大亚湾核电站 B.泰山核电站
C.红沿河核电站 D.泰山第二核电站
8.(2021六上·深圳竞赛)要改变小电机的转动方向,不可以(  )
A.增大电流
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或对调磁铁两极
C.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D.增强磁铁的磁性
9.(2021六上·深圳竞赛)世界上最大的白鹤栖息地是(  )
A.洞庭湖 B.鄱阳湖 C.太湖 D.巢湖
10.(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关于滑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 B.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C.使用滑轮一定会改变力的方向 D.滑轮组的个数越多越能省力
11.(2021六上·深圳竞赛)“神舟五号”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降落的原因是(  )
A.地势较高,空气稀薄 B.人烟稀少,地势平坦广阔
C.地势较低,气候湿润 D.平原广阔,空气清晰
12.(2021六上·深圳竞赛)许多国家推行的“绿色革命”旨在解决(  )问题。
A.大气 B.水源 C.人口 D.粮食
13.(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关于天体系统中,同时包含土星和地球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4.(2021六上·深圳竞赛)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  )
A.中国黄梅戏,意大利歌剧,印度梵剧
B.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京剧
C.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D.中国京剧,意大利歌剧,印度梵剧
15.(2021六上·深圳竞赛)原始的美术主要包括(  )
A.壁画,雕刻,建筑,手工 B.岩画,雕刻,建筑,陶艺
C.壁画,岩画,雕刻,建筑 D.壁画,岩画,雕刻,服饰
16.(2021六上·深圳竞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北京时间2017年5月14日上午在北京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会,9点15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在美国华盛顿的居民实时收看演讲直播(北京东八区,华盛顿西五区),则华盛顿当地时间是(  )
A.5月13日晚上0点15分 B.5月13日晚上 8 点15分
C.5月15日晚上0点15分 D.5月15日晚上 8 点15分
17.(2021六上·深圳竞赛)古代罗马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建筑的重要建筑物是(  )
A.万神庙 B.卫城
C.图拉真纪念柱 D.凯旋门
18.(2021六上·深圳竞赛)我国古代青铜艺术鼎盛时期是(  )
A.春秋 B.周 C.商 D.夏
19.(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面包变质 B.腐乳制作 C.乙醇的蒸馏 D.铁钉生锈
20.(2021六上·深圳竞赛)光与影是(  )的重要因素
A.摄影 B.建筑 C.雕塑 D.素描
21.(2021六上·深圳竞赛)具有讽刺幽默性的绘画是(  )
A.漫画 B.连环画 C.卡通画 D.水墨画
22.(2021六上·深圳竞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内的正殿及鱼沼飞梁是典型的(  )
A.唐代建筑 B.宋代建筑 C.明代建筑 D.清代建筑
23.(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1928年,美国细菌学家亚力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B.1945年,亚力山大·弗莱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C.青霉素的发现,使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
D.使用青霉素,应做过敏试验。
24.(2021六上·深圳竞赛)世界各国中,领土面积由大到小排名正确的是(  )
A.美国、中国、俄罗斯 B.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C.加拿大、中国、美国 D.加拿大、美国、俄罗斯
25.(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  )
A.富强、民主、文明 B.和谐、自由、平等
C.公正、法治、爱国 D.幸福、诚信、友善
26.(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首创密封试卷的是秦始皇 B.水手之友指的是指南针
C.六朝古都指的是南京 D.两弹元勋指的是邓稼先
27.(2021六上·深圳竞赛)以下属于黄山四绝的是(  )
A.奇松、怪石 B.云海、温泉 C.楼阁、奇松 D.温泉、陵园
28.(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三峡地跨重庆、湖北两省市
B.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
C.长江三峡位于最西面的一个峡谷是瞿塘峡
D.长江三峡工程是 2012年竣工的
29.(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
B.19 世纪末,法国人顾·拜旦提出倡议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C.现在,奥运会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
D.我们目前正在学习的“奥数”,因为其内容深奥,解题方法奥妙无穷而得名。
30.(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柴可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歌唱家
B.创作《黄河大合唱》,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是冼星海
C.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D.莫扎特是奥地利音乐家
31.(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酒精灯的火焰不可以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住,使火焰熄灭。
B.一杯热水的温度是匀速下降的。
C.同一纸张,纵向和横向的结实程度一样。
D.月球在天空中方位的变化和太阳方位的变化相同。
32.(2021六上·深圳竞赛)正确处理外伤伤口的方法有(  )
A.如果伤口小或不深,先用清水清洗,然后在伤口周围用酒精和碘酒消毒,再用红药水涂抹伤口。
B.若伤口浅则不用包扎,贴上创口贴。
C.若被金属物扎伤,应先挤出脏物,再清洗消毒,抹药水。
D.如果伤口较深,出血多,要立即请医生或送医院救治。
33.(2021六上·深圳竞赛)美术中的“三原色”指的是(  )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
34.(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广东音乐节上的粤胡又称为高胡。
B.广陵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的琴曲。
C.《数九寒天下大雪》是《刘胡兰》歌剧中的歌曲。
D.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的主角是喜儿。
35.(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现象属于生态破坏的有(  )
A.马太效应 B.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C.臭氧层破坏 D.森林面积减少
36.(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不属于鱼类的是(  )
A.鲸 B.鲶鱼 C.娃娃鱼 D.鳄鱼
37.(2021六上·深圳竞赛)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B.亚洲海岸类型复杂,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洲。
C.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少的洲。
D.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以外地势最高的洲。
38.(2021六上·深圳竞赛)植物根的作用有(  )
A.固定植物体 B.吸收养料
C.吸收水分 D.进行光合作用
39.(2021六上·深圳竞赛)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剩下的是(  )
A.厦门 B.珠海 C.广州 D.汕头
40.(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郦道元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地理学家。
B.哥伦布先后四次出海远航,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路。
C.阿蒙森是挪威极地探险家,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
D.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最远到达了东非、红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 “中华水塔”。
A 选项: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其源头不在三江源保护区范围内,该选项错误。
B 选项:澜沧江、长江、黄河的源头均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该选项正确。
C 选项: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并非独立的 “江”,该选项错误。
D 选项:怒江的源头不在三江源保护区,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三江源”相关地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答案】B,C,D
【知识点】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场景下火灾的特点及灭火原理,判断灭火方法的合理性:
A 选项:电器着火时,用水泼灭可能导致触电,因为水是导体,会引发安全事故。正确做法是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该方法不合理。
B 选项: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可隔绝空气(氧气),使火焰因缺氧而熄灭,符合灭火原理,该方法合理。
C 选项:身上着火时,就地打滚能通过隔绝空气并利用衣物等覆盖火焰,达到压灭的目的,可有效避免火势蔓延,该方法合理。
D 选项:桌面上酒精燃烧时,用湿抹布盖灭既能隔绝空气,又能通过水分降温,阻止酒精继续燃烧,该方法合理。
故答案为: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灭火方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科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答案】C
【知识点】政治常识
【解析】【分析】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苏联解体(1991 年)。苏联解体后,欧洲出现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多个新国家,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版图和政治体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欧洲政治版图因此发生巨大调整。同时,亚洲地区也有显著变化,例如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诞生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新国家,部分国家的边界和政治格局也因国际形势变化而有所调整。
而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在这一时期的政治版图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国家分裂或合并等重大变化。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世界地理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4.【答案】D
【知识点】物质与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结合各选项中的现象分析判断:
A 选项:夏天冰棒周围冒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而非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该判断错误。
B 选项: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散发到空气中,属于汽化现象,而非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该判断错误。
C 选项: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而非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该判断错误。
D 选项: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物态变化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物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5.【答案】A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早在明朝,钓鱼岛就已被明确纳入中国的海防管辖范围,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朝永乐年间的《顺风相送》等文献中,就有关于钓鱼岛的记载,表明当时中国已对该区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和利用。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历史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历史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6.【答案】A,B,D
【知识点】物质与性质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其大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A 选项:水结成冰,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该说法不正确。
B 选项:铁块加热后锻压成贴片,形状和温度发生变化,但所含铁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该说法不正确。
C 选项:科学课本在广州和北京,只是位置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一样。该说法正确。
D 选项:1kg 的棉花和 1kg 的铁片,所含物质的多少都是 1kg,质量相等。该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A B D
【点评】题目考查对物体质量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物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7.【答案】A
【知识点】现代科学技术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核电站的建设及运营时间进行判断:A 选项:大亚湾核电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于 1994 年建成投产,是我国第一座投入商业运营的核电站,采用引进的法国技术,主要为华南地区供电,该选项正确。
B 选项:“泰山核电站” 表述有误,正确名称为 “秦山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 30 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991 年建成发电,但初期主要用于试验和示范,商业运营属性不及大亚湾核电站明确,该选项错误。
C 选项: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2013 年首台机组投产,是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投产时间晚于大亚湾核电站,该选项错误。
D 选项:秦山第二核电站于 2004 年投入商业运营,同样晚于大亚湾核电站,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核电站建设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8.【答案】A,C,D
【知识点】电与磁
【解析】【分析】电动机的转动方向由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共同决定。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转动方向改变;若两个因素同时改变,转动方向不变。
A 选项:增大电流只会改变电动机的转动速度(电流越大,转速越快),不会改变转动方向。该选项不可以改变转动方向。
B 选项: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或对调磁铁两极(即改变磁场方向),都会使转动方向改变。该选项可以改变转动方向。
C 选项: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两个影响因素同时反向,转动方向不变。该选项不可以改变转动方向。
D 选项:增强磁铁的磁性只会增大磁场强度,使转动速度加快,不会改变转动方向。该选项不可以改变转动方向。
故答案为:A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电机转动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物理电磁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9.【答案】B
【知识点】世界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其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为多种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尤其是白鹤。每年冬季,大量白鹤从北方迁徙至鄱阳湖越冬,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鹤栖息地,白鹤数量可占全球白鹤总数的 95% 以上,在全球候鸟保护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地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湖泊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0.【答案】B,C,D
【知识点】运动与力
【解析】【分析】根据滑轮(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分析各选项说法的正确性:
A 选项:定滑轮不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因此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该说法正确。
B 选项: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而非等臂杠杆(等臂杠杆是定滑轮的实质),该说法不正确。
C 选项:动滑轮使用时不改变力的方向(只会省力),只有定滑轮会改变力的方向,因此 “使用滑轮一定会改变力的方向” 错误,该说法不正确。
D 选项:滑轮组的省力程度取决于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段数越多越省力),而非滑轮的个数。若增加的是定滑轮,绳子段数不变,不能更省力,该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滑轮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物理知识,结合不同滑轮的运用特点进行正确作答。
11.【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航天器降落需要选择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视野良好的区域,以降低降落时的风险,便于搜索和回收。
A 选项: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并非航天器降落的关键因素,反而可能对回收设备和人员造成不便,该选项错误。
B 选项: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属于草原或荒漠地带,地势平坦广阔,且人口稀少,能最大程度减少航天器降落时对地面人员和设施的影响,符合降落场地的要求,该选项正确。
C 选项:内蒙古中西部地势并不低,且气候较为干旱,并非湿润,该选项错误。
D 选项:“空气清晰” 并非航天器降落的主要考虑因素,且内蒙古中西部的主要优势是地势平坦和人烟稀少,而非单纯的平原广阔(其地形以高原为主),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飞行器降落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2.【答案】D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绿色革命” 是 20 世纪中期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一场农业技术革新运动,主要通过培育和推广高产粮食作物(如高产小麦、水稻品种),并结合灌溉、施肥等技术改进,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其核心目标是解决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缓解因粮食不足引发的饥饿和社会不稳定。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绿色革命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3.【答案】B,C
【知识点】宇宙与天文
【解析】【分析】天体系统具有不同的层级,从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等,河外星系则是与银河系并列的天体系统。
A 选项(地月系):仅包含地球和月球,不涉及土星,该选项错误。
B 选项(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八大行星(地球、土星均为八大行星之一)、卫星、小行星等天体,同时包含土星和地球,该选项正确。
C 选项(银河系):由太阳系及众多其他恒星系统组成,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因此银河系必然同时包含土星和地球,该选项正确。
D 选项(河外星系):指银河系以外的其他星系,与银河系没有包含关系,因此不包含太阳系中的土星和地球,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天体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天文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4.【答案】C
【知识点】国外文学之最
【解析】【分析】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指具有悠久历史且对后世戏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戏剧形式,其判断依据主要是起源的古老性和文化影响力:
古希腊悲喜剧:起源于公元前 6 世纪末至公元前 5 世纪初的古希腊,是西方戏剧的源头,对后来的欧洲戏剧(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古典主义戏剧等)影响巨大。
印度梵剧:起源于公元 1 世纪前后,在古代印度文学和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表演形式、剧本结构等对南亚及东南亚的戏剧发展有深远影响。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总称,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乐舞、俳优表演,经过漫长发展形成了昆曲、京剧等众多剧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体系和悠久历史。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戏曲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世界戏曲文化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5.【答案】C
【知识点】美术常识
【解析】【分析】原始美术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创造的艺术形式,主要与当时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紧密相关,其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原始特征:
壁画:常见于原始洞穴中(如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以动物形象为主要内容,是原始人记录生活、表达信仰的重要方式。
岩画:直接绘制或凿刻在岩石表面,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题材包括狩猎、祭祀、舞蹈等,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生活场景。
雕刻:原始雕刻多以玉石、骨、木、石为材料,如欧洲的维纳斯雕像、中国的原始玉器雕刻等,体现了原始人对造型的把握。
建筑:原始建筑是人类为适应生存而创造的,如穴居、巢居、石砌建筑(英国巨石阵早期形态)等,是原始美术中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的体现。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原始美术历史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美术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6.【答案】B
【知识点】地球常识
【解析】【分析】北京位于东八区,华盛顿位于西五区,两地时区差为:东八区 - 西五区 = 13 小时(东边时区时间早于西边)。已知北京(东八区)时间为 2017 年 5 月 14 日 9 点 15 分,华盛顿(西五区)位于西边,需用北京时间减去时区差:9 点 15 分 - 13 小时 = 前一天的 20 点 15 分(即 5 月 13 日晚上 8 点 15 分)。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时区时间换算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7.【答案】D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古代罗马建筑具有浓厚的军事和纪念色彩,许多建筑是为纪念战争胜利、彰显军功而建造的。
A 选项(万神庙):是古罗马时期的宗教建筑,主要用于祭祀众神,与纪念战争胜利无关,该选项错误。
B 选项(卫城):并非古罗马的典型建筑,而是古希腊(如雅典卫城)的重要建筑群,主要作为宗教和政治中心,该选项错误。
C 选项(图拉真纪念柱):虽为纪念图拉真皇帝的战功而建,记录了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但它更多是个人军功的纪念碑,并非最具代表性的纪念战争胜利的通用建筑形式。
D 选项(凯旋门):是古罗马专门为纪念战争胜利、军队凯旋而建造的标志性建筑,通常建在军队凯旋的必经之路上,通过浮雕等形式展现战争场景和胜利功绩,是古罗马纪念战争胜利的重要象征,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罗马建筑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古建筑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8.【答案】B,C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 选项(春秋):青铜器在春秋时期逐渐向生活化、实用化转变,纹饰趋于简化,虽然仍有一定发展,但已不是鼎盛阶段。
B 选项(周):西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制度趋于完善,纹饰风格较为庄重,但在铸造工艺的复杂性和艺术表现力上,整体不及商代。
C 选项(商):商代是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礼器、兵器、乐器等),造型庄重典雅,纹饰精美繁复(如饕餮纹、云雷纹等),铸造工艺达到了极高水平(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著名青铜器均为商代作品),集中体现了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
D 选项(夏):夏朝是我国青铜时代的开端,青铜器处于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数量较少,工艺相对简单,尚未形成成熟的艺术风格。
故答案为: 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青铜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历史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9.【答案】A,B,D
【知识点】化学反应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各过程是否涉及化学变化:
A 选项(面包变质):面包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繁殖、氧化等作用,产生了酸、霉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 选项(腐乳制作):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在微生物(如毛霉等)的作用下,发生发酵反应,产生氨基酸、酯类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 选项(乙醇的蒸馏):蒸馏是利用乙醇和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仅涉及物质状态的改变(液态与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选项(铁钉生锈):铁钉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氧化铁(铁锈)这一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A B D
【点评】题目考查对化学变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化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0.【答案】A,B,C,D
【知识点】声、光、能量
【解析】【分析】光与影是视觉艺术及空间艺术中塑造形象、营造氛围、表达深度的核心要素,对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A 选项(摄影):摄影被称为 “光的艺术”,光线的强弱、方向、色温等直接决定画面的明暗对比、层次质感和情感表达,影子则能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是摄影创作的核心因素。
B 选项(建筑):建筑通过光线的引入(如窗户设计、中庭采光)与阴影的形成,塑造空间的明暗节奏、虚实关系,光影还能赋予建筑动态的时间感(如不同时段的光影变化),是建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C 选项(雕塑):雕塑是三维空间艺术,光线照射在雕塑表面产生的阴影能凸显其轮廓、肌理和体积感,不同角度的光线会让雕塑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光影是展现雕塑立体感的关键。
D 选项(素描):素描通过线条和明暗(光影的表现)来塑造物体的体积、空间和质感,明暗关系的处理直接基于对光影的观察,是素描表现物体形态的核心手段。
故答案为:ABCD
【点评】题目考查对艺术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艺术知识,结合艺术形式中光与影的运用进行正确作答。
21.【答案】A
【知识点】美术常识
【解析】【分析】具有讽刺幽默性是漫画的核心特征之一,具体分析如下:A 选项(漫画):漫画以简练的线条、夸张的造型和巧妙的构思为特点,常常通过对社会现象、人物行为的夸张化、典型化处理,达到讽刺、幽默或批判的效果。无论是政治漫画、社会漫画还是生活漫画,讽刺与幽默都是其重要的表达功能,是这类绘画最显著的特征。
B 选项(连环画):主要以连续的画面讲述故事,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叙事性,虽然部分连环画可能带有幽默元素,但讽刺幽默并非其核心或主要功能,更多是一种叙事艺术形式。
C 选项(卡通画):通常以可爱、夸张、轻松的风格呈现,多用于娱乐、儿童读物等,幽默可能是其特点之一,但讽刺性较弱,且并非所有卡通画都具备讽刺幽默性。
D 选项(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注重意境的营造和笔墨的表达,题材多为山水、花鸟、人物等,其核心是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讽刺幽默并非其主要功能。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绘画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2.【答案】B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晋祠内的正殿(圣母殿)及鱼沼飞梁是宋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具体分析如下:
圣母殿:是晋祠的核心建筑,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 年)。其建筑形制体现了宋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如殿内采用减柱法扩大空间,梁架结构精巧,斗拱形制规范,展现了宋代高超的建筑技艺。
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前,是一座架设在方形水池(鱼沼)上的十字形桥梁,同样建于北宋时期。这种独特的十字桥形式在我国古代建筑中较为罕见,其结构设计既实用又富艺术性,是宋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唐代建筑风格雄浑大气,明代建筑趋于规整华丽,清代建筑装饰繁复精细,均与晋祠这两处建筑的特征不符。因此,正殿及鱼沼飞梁是典型的宋代建筑,答案选 B。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建筑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古建筑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3.【答案】B,C,D
【知识点】生物科普知识
【解析】【分析】结合各项表述,A 选项: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 弗莱明是英国细菌学家,而非美国。他于 1928 年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该选项国籍错误。
B 选项:1945 年,亚历山大 弗莱明与霍华德 弗洛里、恩斯特 钱恩共同因在青霉素研究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选项描述正确。
C 选项: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它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抗细菌感染的能力,拯救了无数生命,该选项描述正确。
D 选项:青霉素易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使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确认无过敏反应后才能使用,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答案为: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青霉素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科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4.【答案】B,C
【知识点】世界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基于常见地理数据统计,注:不同统计口径可能因争议地区存在细微差异)中,前几位的正确顺序如下:
俄罗斯:领土面积约 1709.82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加拿大:领土面积约 998.47 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排名世界第三。
美国:领土面积约 937 万平方千米(本土及阿拉斯加等,不同统计口径略有差异),位居世界第四。
故答案为: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国家领土面积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5.【答案】A,B,C
【知识点】政治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具体内容如下: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故答案为:A 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有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6.【答案】B,C,D
【知识点】历史常识;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具体分析:A 选项:首创密封试卷(即 “糊名” 制度)的是北宋时期,目的是防止科举考试中的舞弊行为,并非秦始皇时期。秦始皇时期尚未实行科举制,该选项说法错误。
B 选项:指南针在航海中能帮助水手辨别方向,极大地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因此被称为 “水手之友”,该选项说法正确。
C 选项:南京先后成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因此被誉为 “六朝古都”,该选项说法正确。
D 选项:邓稼先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 “两弹元勋”,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7.【答案】A,B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黄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黄山四绝” 是对其最具代表性景观的概括,具体包括:奇松:黄山松形态奇特,多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如著名的迎客松、送客松等,是黄山标志性景观之一。
怪石:黄山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了众多造型各异的奇石,如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充满趣味与想象空间。
云海:黄山云海变幻莫测,每当云雾缭绕时,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是黄山最为壮观的景观之一。
温泉:黄山温泉水温常年稳定在 42℃左右,水质清澈,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是历代游客喜爱的休憩之地。
故答案为:A B
【点评】题目考查对黄山四绝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8.【答案】A,B,C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A 选项: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地跨重庆、湖北两省市,该说法正确。
B 选项: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这是对三峡组成部分的准确描述,正确。
C 选项:从地理位置上看,瞿塘峡位于最西面(重庆境内),接着是巫峡(横跨渝鄂),最东面是西陵峡(湖北境内),因此位于最西面的峡谷是瞿塘峡,该说法正确。
D 选项:长江三峡工程于 2006 年 5 月 20 日全线竣工,而非 2012 年,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长江三峡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9.【答案】A,B,C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具体分析:A 选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 776 年的古希腊,因举办地位于奥林匹亚而得名,最初是为了祭祀宙斯等神灵而举办的体育竞技活动。该说法正确。
B 选项:19 世纪末,法国教育家皮埃尔 德 顾拜旦积极倡导恢复奥林匹克运动,致力于推动现代奥运会的举办,并于 1896 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该说法正确。
C 选项:如今,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交替进行),涵盖众多运动项目,参与国家和地区广泛,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综合性体育盛会。该说法正确。
D 选项:“奥数” 即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其名称源于 “奥林匹克” 这一象征公平竞争、挑战极限的精神,并非因 “内容深奥、解题方法奥妙” 而得名,它是一项面向青少年的数学竞赛活动。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A 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奥运会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0.【答案】B,C,D
【知识点】音乐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 选项:柴可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作曲家,而非歌唱家。他的代表作有《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等经典芭蕾舞剧,以及《第六(悲怆)交响曲》等,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说法错误。
B 选项:《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象征,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精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冼星海也因其在音乐创作中始终扎根人民、反映时代,被称为 “人民音乐家”。该说法正确。
C 选项: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作曲家,他的作品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在音乐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开创性,对后世音乐发展影响深远,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该说法正确。
D 选项:莫扎特是 18 世纪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他自幼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创作了大量歌剧、交响曲、协奏曲等作品,如《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小夜曲》等,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音乐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音乐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1.【答案】A,D
【知识点】宇宙与天文;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A 选项:酒精灯的火焰若用嘴吹灭,可能会因空气流动将火焰带入灯内,引发酒精燃烧甚至爆炸。正确做法是用灯帽盖住,隔绝空气使火焰熄灭。该说法正确。
B 选项:一杯热水的温度下降速度并非匀速。根据热传递原理,热水与周围环境的温差越大,散热速度越快;随着温度降低,温差减小,散热速度变慢,因此温度下降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该说法错误。
C 选项:同一纸张的纵向和横向结实程度不同。纸张在生产过程中,纤维的排列方向会影响其物理性能,通常纵向(纤维排列方向)的抗张强度更高,结实程度优于横向。该说法错误。
D 选项:月球和太阳在天空中方位的变化规律不同。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导致的视运动,而月球除了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视运动外,还因自身绕地球公转,每天升起时间约推迟 50 分钟,方位变化更复杂,与太阳并不完全相同。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D
【点评】题目考查对科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科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2.【答案】A,B,C,D
【知识点】健康与卫生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具体分析:A 选项:对于小而浅的伤口,先用清水冲洗去除表面污物,再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周围皮肤消毒(避免直接涂抹伤口内部,以免刺激组织),最后用红药水等消毒剂涂抹伤口,可有效预防感染。该方法正确。
B 选项:即使伤口较浅,也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包扎。若伤口位于易摩擦、污染的部位(如手掌、足底),仅贴创口贴可能无法完全隔绝细菌,且创口贴透气性较差,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伤口潮湿引发感染。浅伤口在清洁消毒后,若环境干净可暴露保持干燥,而非一概而论贴创口贴。该说法错误。
C 选项:被金属物扎伤时,伤口可能残留污物或细菌,先轻轻挤出少量血液带出脏物,再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最后涂抹药水,能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生锈金属扎伤需警惕破伤风)。该方法正确。
D 选项:伤口较深、出血多时,可能损伤血管、神经或肌肉,自行处理难以止血和判断伤情,应立即寻求医生帮助或送医院,必要时进行缝合、注射破伤风疫苗等专业处理。该做法正确。
故答案为: A 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伤口处理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3.【答案】A,B,C
【知识点】美术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 选项:红色是美术三原色之一。在色彩理论中,三原色是无法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调配出来的基本色,红色作为其中之一,是调配多种暖色调的基础。该说法正确。
B 选项:黄色属于美术三原色。它是一种明亮的色彩,与红色、蓝色相互混合,可以衍生出橙、绿、紫等间色,进而调配出更多丰富的色彩。该说法正确。
C 选项:蓝色是美术三原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冷色调的基础色,蓝色与其他原色混合能产生多种冷色或中性色调,在色彩体系中不可或缺。该说法正确。
D 选项:绿色并非三原色,它是由黄色和蓝色混合调配而成的间色,因此不属于三原色范畴。该说法错误。
综上,美术中的 “三原色” 指的是红色、黄色、蓝色,正确答案是 ABC。
故答案为:A 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美术三原色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美术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4.【答案】A,C,D
【知识点】音乐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对各选项的详细分析:
A 选项:粤胡是广东音乐中极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由于其定弦比传统二胡高,音色更为明亮清脆,因此也被称为 “高胡”。它在广东音乐、粤剧等艺术形式的伴奏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该表述正确。
B 选项:《广陵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琴曲,其现存最早的曲谱见于明代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采用的是文字谱记谱法。文字谱是古琴特有的一种古老记谱方式,通过描述演奏手法来记录乐曲,《广陵散》作为现存最早以文字谱记录的琴曲之一,具有重要的音乐史料价值,该表述正确。
C 选项:《数九寒天下大雪》是歌剧《刘胡兰》中的经典唱段。这段歌曲以深情而坚定的旋律,展现了刘胡兰在严寒环境中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成为剧中极具感染力的片段,该表述正确。
D 选项:《白毛女》是中国现代歌剧史上第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歌剧,创作于 1945 年。作品以喜儿的悲惨遭遇和反抗斗争为主线,深刻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歌颂了新社会的光明。喜儿作为贯穿全剧的核心人物,是这部歌剧的灵魂,该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音乐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音乐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5.【答案】B,C,D
【知识点】自然资源与环境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具体分析:A 选项:“马太效应” 是社会学或经济学中的概念,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源自《圣经 马太福音》中的比喻),与生态环境破坏无关。该选项不属于生态破坏。
B 选项: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典型的生态破坏现象。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因素,土地失去生产力,逐渐沙化,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影响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环境。该选项属于生态破坏。
C 选项:臭氧层破坏属于全球性生态问题。人类活动排放的氟氯烃等物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害生物健康和生态平衡,属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该选项属于生态破坏。
D 选项:森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生态系统破坏。森林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其面积减少会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物种灭绝)。该选项属于生态破坏。
故答案为: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生态环保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环保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6.【答案】A,C,D
【知识点】生物科普知识
【解析】【分析】A 选项:鲸属于哺乳动物,而非鱼类。鲸具有胎生、哺乳、用肺呼吸等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虽然生活在水中且外形类似鱼类,但本质上是哺乳动物。该选项不属于鱼类。
B 选项:鲶鱼是典型的鱼类。它用鳃呼吸,通过鳍游泳,体表覆盖鳞片(部分种类鳞片退化),符合鱼类的基本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鳍运动)。该选项属于鱼类。
C 选项:娃娃鱼(大鲵)是两栖动物,不属于鱼类。它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且皮肤辅助呼吸,属于水陆两栖的脊椎动物,与鱼类的特征差异明显。该选项不属于鱼类。
D 选项: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它用肺呼吸,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卵生且卵外有坚韧卵壳,是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不符合鱼类的特征。该选项不属于鱼类。
故答案为:A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鱼类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生物学知识,结合鱼类的特征进行正确作答。
37.【答案】A,B,D
【知识点】世界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详细分析:A 选项: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截至目前,亚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60% 以上。同时,由于亚洲地域广阔但人口分布集中(如东亚、南亚等地区),其人口密度也是各大洲中最大的。该表述正确。
B 选项:亚洲海岸轮廓复杂,拥有众多半岛和岛屿。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半岛如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都位于亚洲,半岛总面积在各大洲中居首位;岛屿数量也极为丰富(如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群岛)。该表述正确。
C 选项:亚洲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大洲之一。由于亚洲处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多个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火山数量众多(如日本的富士山、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等)。因此 “火山最少” 的说法错误。
D 选项: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约 950 米,是除南极洲(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平均海拔约 2350 米)外地势最高的大洲。该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B D
【点评】题目考查对亚洲相关地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8.【答案】A,B,C
【知识点】植物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具体分析:A 选项:根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固定植物体。植物的根深入土壤中,能将植株牢固地锚定在地面,防止其被风雨等外力吹倒或冲走,保障植物的稳定生长。该选项属于根的作用。
B 选项:根可以吸收土壤中的养料(如矿物质、无机盐等)。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积,能高效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养分。该选项属于根的作用。
C 选项:吸收水分是根的核心功能之一。根通过渗透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这些水分一部分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另一部分则参与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该选项属于根的作用。
D 选项: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的叶(或含有叶绿体的茎等器官),因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吸收光能,而根通常位于地下,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该选项不属于根的作用。
故答案为: A 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植物根的作用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生物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9.【答案】A,B,D
【知识点】经济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具体分析:A 选项:厦门是 1980 年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厦门凭借其地理位置优势,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连接台湾地区和海外的重要窗口。
B 选项:珠海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广东省南部,毗邻澳门,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在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成效显著,是珠江口西岸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C 选项: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但并非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着枢纽功能,但不属于经济特区范畴。
D 选项:汕头是 1980 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地处广东省东部,是粤东地区的经济中心,凭借侨乡优势,在引进侨资、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具有独特地位。
故答案为: A B D
【点评】题目考查对经济特区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历史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40.【答案】A,B,C,D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 选项:郦道元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地理学家,其代表作《水经注》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详细记载了全国众多河流的源流、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等,对后世地理学研究影响深远。该说法正确。
B 选项:哥伦布是意大利航海家,在 1492 年至 1504 年间,先后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区,虽然他误以为到达的是印度,但客观上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推动了地理大发现。该说法正确。
C 选项:阿蒙森是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1911 年 12 月,他率领的探险队成功抵达南极点,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他在极地探险领域有着卓越贡献,还曾开辟了北冰洋的西北航道。该说法正确。
D 选项: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永乐、宣德年间,前后共计七次。船队规模庞大,船只最多时达 200 多艘,海员超过 2.7 万人,航行时间持续 28 年,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其航线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A 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文化地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 / 1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六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百科初赛真题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试卷共40题,每题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分值在正确选择支中平均分配。)
1.(2021六上·深圳竞赛)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中“三江”分别是(  )
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B.澜沧江、长江、黄河
C.长江、金沙江、黄河 D.怒江、长江、澜沧江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 “中华水塔”。
A 选项: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其源头不在三江源保护区范围内,该选项错误。
B 选项:澜沧江、长江、黄河的源头均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该选项正确。
C 选项: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并非独立的 “江”,该选项错误。
D 选项:怒江的源头不在三江源保护区,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三江源”相关地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灭火方法合理的是(  )
A.电器着火——用水泼灭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身上着火——就地打滚压灭
D.桌面上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答案】B,C,D
【知识点】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场景下火灾的特点及灭火原理,判断灭火方法的合理性:
A 选项:电器着火时,用水泼灭可能导致触电,因为水是导体,会引发安全事故。正确做法是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该方法不合理。
B 选项: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可隔绝空气(氧气),使火焰因缺氧而熄灭,符合灭火原理,该方法合理。
C 选项:身上着火时,就地打滚能通过隔绝空气并利用衣物等覆盖火焰,达到压灭的目的,可有效避免火势蔓延,该方法合理。
D 选项:桌面上酒精燃烧时,用湿抹布盖灭既能隔绝空气,又能通过水分降温,阻止酒精继续燃烧,该方法合理。
故答案为: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灭火方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科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2021六上·深圳竞赛)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版图变化最大的是(  )
A.北美洲、欧洲 B.南美洲、亚洲
C.欧洲、亚洲 D.大洋洲、亚洲
【答案】C
【知识点】政治常识
【解析】【分析】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苏联解体(1991 年)。苏联解体后,欧洲出现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多个新国家,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版图和政治体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欧洲政治版图因此发生巨大调整。同时,亚洲地区也有显著变化,例如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诞生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新国家,部分国家的边界和政治格局也因国际形势变化而有所调整。
而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在这一时期的政治版图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国家分裂或合并等重大变化。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世界地理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4.(2021六上·深圳竞赛)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D.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答案】D
【知识点】物质与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结合各选项中的现象分析判断:
A 选项:夏天冰棒周围冒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而非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该判断错误。
B 选项: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散发到空气中,属于汽化现象,而非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该判断错误。
C 选项: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而非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该判断错误。
D 选项: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物态变化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物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5.(2021六上·深圳竞赛)钓鱼岛从何时开始明确为我国领土(  )
A.明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答案】A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早在明朝,钓鱼岛就已被明确纳入中国的海防管辖范围,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朝永乐年间的《顺风相送》等文献中,就有关于钓鱼岛的记载,表明当时中国已对该区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和利用。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历史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历史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6.(2021六上·深圳竞赛)关于质量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贴片,质量变小了
C.科学课本在广州和北京时,质量是一样的
D.1kg 的棉花和1kg 的铁片质量不相等
【答案】A,B,D
【知识点】物质与性质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其大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A 选项:水结成冰,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该说法不正确。
B 选项:铁块加热后锻压成贴片,形状和温度发生变化,但所含铁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该说法不正确。
C 选项:科学课本在广州和北京,只是位置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一样。该说法正确。
D 选项:1kg 的棉花和 1kg 的铁片,所含物质的多少都是 1kg,质量相等。该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A B D
【点评】题目考查对物体质量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物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7.(2021六上·深圳竞赛)我国第一座投入商业运营的核电站是(  )
A.大亚湾核电站 B.泰山核电站
C.红沿河核电站 D.泰山第二核电站
【答案】A
【知识点】现代科学技术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核电站的建设及运营时间进行判断:A 选项:大亚湾核电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于 1994 年建成投产,是我国第一座投入商业运营的核电站,采用引进的法国技术,主要为华南地区供电,该选项正确。
B 选项:“泰山核电站” 表述有误,正确名称为 “秦山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 30 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991 年建成发电,但初期主要用于试验和示范,商业运营属性不及大亚湾核电站明确,该选项错误。
C 选项: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2013 年首台机组投产,是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投产时间晚于大亚湾核电站,该选项错误。
D 选项:秦山第二核电站于 2004 年投入商业运营,同样晚于大亚湾核电站,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核电站建设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8.(2021六上·深圳竞赛)要改变小电机的转动方向,不可以(  )
A.增大电流
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或对调磁铁两极
C.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D.增强磁铁的磁性
【答案】A,C,D
【知识点】电与磁
【解析】【分析】电动机的转动方向由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共同决定。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转动方向改变;若两个因素同时改变,转动方向不变。
A 选项:增大电流只会改变电动机的转动速度(电流越大,转速越快),不会改变转动方向。该选项不可以改变转动方向。
B 选项: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或对调磁铁两极(即改变磁场方向),都会使转动方向改变。该选项可以改变转动方向。
C 选项: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两个影响因素同时反向,转动方向不变。该选项不可以改变转动方向。
D 选项:增强磁铁的磁性只会增大磁场强度,使转动速度加快,不会改变转动方向。该选项不可以改变转动方向。
故答案为:A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电机转动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物理电磁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9.(2021六上·深圳竞赛)世界上最大的白鹤栖息地是(  )
A.洞庭湖 B.鄱阳湖 C.太湖 D.巢湖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其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为多种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尤其是白鹤。每年冬季,大量白鹤从北方迁徙至鄱阳湖越冬,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鹤栖息地,白鹤数量可占全球白鹤总数的 95% 以上,在全球候鸟保护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地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湖泊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0.(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关于滑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 B.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C.使用滑轮一定会改变力的方向 D.滑轮组的个数越多越能省力
【答案】B,C,D
【知识点】运动与力
【解析】【分析】根据滑轮(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分析各选项说法的正确性:
A 选项:定滑轮不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因此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该说法正确。
B 选项: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而非等臂杠杆(等臂杠杆是定滑轮的实质),该说法不正确。
C 选项:动滑轮使用时不改变力的方向(只会省力),只有定滑轮会改变力的方向,因此 “使用滑轮一定会改变力的方向” 错误,该说法不正确。
D 选项:滑轮组的省力程度取决于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段数越多越省力),而非滑轮的个数。若增加的是定滑轮,绳子段数不变,不能更省力,该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滑轮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物理知识,结合不同滑轮的运用特点进行正确作答。
11.(2021六上·深圳竞赛)“神舟五号”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降落的原因是(  )
A.地势较高,空气稀薄 B.人烟稀少,地势平坦广阔
C.地势较低,气候湿润 D.平原广阔,空气清晰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航天器降落需要选择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视野良好的区域,以降低降落时的风险,便于搜索和回收。
A 选项: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并非航天器降落的关键因素,反而可能对回收设备和人员造成不便,该选项错误。
B 选项: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属于草原或荒漠地带,地势平坦广阔,且人口稀少,能最大程度减少航天器降落时对地面人员和设施的影响,符合降落场地的要求,该选项正确。
C 选项:内蒙古中西部地势并不低,且气候较为干旱,并非湿润,该选项错误。
D 选项:“空气清晰” 并非航天器降落的主要考虑因素,且内蒙古中西部的主要优势是地势平坦和人烟稀少,而非单纯的平原广阔(其地形以高原为主),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飞行器降落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2.(2021六上·深圳竞赛)许多国家推行的“绿色革命”旨在解决(  )问题。
A.大气 B.水源 C.人口 D.粮食
【答案】D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绿色革命” 是 20 世纪中期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一场农业技术革新运动,主要通过培育和推广高产粮食作物(如高产小麦、水稻品种),并结合灌溉、施肥等技术改进,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其核心目标是解决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缓解因粮食不足引发的饥饿和社会不稳定。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绿色革命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3.(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关于天体系统中,同时包含土星和地球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B,C
【知识点】宇宙与天文
【解析】【分析】天体系统具有不同的层级,从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等,河外星系则是与银河系并列的天体系统。
A 选项(地月系):仅包含地球和月球,不涉及土星,该选项错误。
B 选项(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八大行星(地球、土星均为八大行星之一)、卫星、小行星等天体,同时包含土星和地球,该选项正确。
C 选项(银河系):由太阳系及众多其他恒星系统组成,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因此银河系必然同时包含土星和地球,该选项正确。
D 选项(河外星系):指银河系以外的其他星系,与银河系没有包含关系,因此不包含太阳系中的土星和地球,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天体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天文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4.(2021六上·深圳竞赛)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  )
A.中国黄梅戏,意大利歌剧,印度梵剧
B.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京剧
C.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D.中国京剧,意大利歌剧,印度梵剧
【答案】C
【知识点】国外文学之最
【解析】【分析】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指具有悠久历史且对后世戏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戏剧形式,其判断依据主要是起源的古老性和文化影响力:
古希腊悲喜剧:起源于公元前 6 世纪末至公元前 5 世纪初的古希腊,是西方戏剧的源头,对后来的欧洲戏剧(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古典主义戏剧等)影响巨大。
印度梵剧:起源于公元 1 世纪前后,在古代印度文学和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表演形式、剧本结构等对南亚及东南亚的戏剧发展有深远影响。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总称,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乐舞、俳优表演,经过漫长发展形成了昆曲、京剧等众多剧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体系和悠久历史。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戏曲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世界戏曲文化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5.(2021六上·深圳竞赛)原始的美术主要包括(  )
A.壁画,雕刻,建筑,手工 B.岩画,雕刻,建筑,陶艺
C.壁画,岩画,雕刻,建筑 D.壁画,岩画,雕刻,服饰
【答案】C
【知识点】美术常识
【解析】【分析】原始美术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创造的艺术形式,主要与当时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紧密相关,其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原始特征:
壁画:常见于原始洞穴中(如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以动物形象为主要内容,是原始人记录生活、表达信仰的重要方式。
岩画:直接绘制或凿刻在岩石表面,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题材包括狩猎、祭祀、舞蹈等,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生活场景。
雕刻:原始雕刻多以玉石、骨、木、石为材料,如欧洲的维纳斯雕像、中国的原始玉器雕刻等,体现了原始人对造型的把握。
建筑:原始建筑是人类为适应生存而创造的,如穴居、巢居、石砌建筑(英国巨石阵早期形态)等,是原始美术中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的体现。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原始美术历史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美术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6.(2021六上·深圳竞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北京时间2017年5月14日上午在北京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会,9点15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在美国华盛顿的居民实时收看演讲直播(北京东八区,华盛顿西五区),则华盛顿当地时间是(  )
A.5月13日晚上0点15分 B.5月13日晚上 8 点15分
C.5月15日晚上0点15分 D.5月15日晚上 8 点15分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常识
【解析】【分析】北京位于东八区,华盛顿位于西五区,两地时区差为:东八区 - 西五区 = 13 小时(东边时区时间早于西边)。已知北京(东八区)时间为 2017 年 5 月 14 日 9 点 15 分,华盛顿(西五区)位于西边,需用北京时间减去时区差:9 点 15 分 - 13 小时 = 前一天的 20 点 15 分(即 5 月 13 日晚上 8 点 15 分)。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时区时间换算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7.(2021六上·深圳竞赛)古代罗马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建筑的重要建筑物是(  )
A.万神庙 B.卫城
C.图拉真纪念柱 D.凯旋门
【答案】D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古代罗马建筑具有浓厚的军事和纪念色彩,许多建筑是为纪念战争胜利、彰显军功而建造的。
A 选项(万神庙):是古罗马时期的宗教建筑,主要用于祭祀众神,与纪念战争胜利无关,该选项错误。
B 选项(卫城):并非古罗马的典型建筑,而是古希腊(如雅典卫城)的重要建筑群,主要作为宗教和政治中心,该选项错误。
C 选项(图拉真纪念柱):虽为纪念图拉真皇帝的战功而建,记录了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但它更多是个人军功的纪念碑,并非最具代表性的纪念战争胜利的通用建筑形式。
D 选项(凯旋门):是古罗马专门为纪念战争胜利、军队凯旋而建造的标志性建筑,通常建在军队凯旋的必经之路上,通过浮雕等形式展现战争场景和胜利功绩,是古罗马纪念战争胜利的重要象征,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罗马建筑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古建筑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8.(2021六上·深圳竞赛)我国古代青铜艺术鼎盛时期是(  )
A.春秋 B.周 C.商 D.夏
【答案】B,C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 选项(春秋):青铜器在春秋时期逐渐向生活化、实用化转变,纹饰趋于简化,虽然仍有一定发展,但已不是鼎盛阶段。
B 选项(周):西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制度趋于完善,纹饰风格较为庄重,但在铸造工艺的复杂性和艺术表现力上,整体不及商代。
C 选项(商):商代是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礼器、兵器、乐器等),造型庄重典雅,纹饰精美繁复(如饕餮纹、云雷纹等),铸造工艺达到了极高水平(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著名青铜器均为商代作品),集中体现了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
D 选项(夏):夏朝是我国青铜时代的开端,青铜器处于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数量较少,工艺相对简单,尚未形成成熟的艺术风格。
故答案为: 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青铜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历史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9.(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面包变质 B.腐乳制作 C.乙醇的蒸馏 D.铁钉生锈
【答案】A,B,D
【知识点】化学反应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各过程是否涉及化学变化:
A 选项(面包变质):面包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繁殖、氧化等作用,产生了酸、霉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 选项(腐乳制作):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在微生物(如毛霉等)的作用下,发生发酵反应,产生氨基酸、酯类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 选项(乙醇的蒸馏):蒸馏是利用乙醇和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仅涉及物质状态的改变(液态与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选项(铁钉生锈):铁钉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氧化铁(铁锈)这一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A B D
【点评】题目考查对化学变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化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0.(2021六上·深圳竞赛)光与影是(  )的重要因素
A.摄影 B.建筑 C.雕塑 D.素描
【答案】A,B,C,D
【知识点】声、光、能量
【解析】【分析】光与影是视觉艺术及空间艺术中塑造形象、营造氛围、表达深度的核心要素,对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A 选项(摄影):摄影被称为 “光的艺术”,光线的强弱、方向、色温等直接决定画面的明暗对比、层次质感和情感表达,影子则能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是摄影创作的核心因素。
B 选项(建筑):建筑通过光线的引入(如窗户设计、中庭采光)与阴影的形成,塑造空间的明暗节奏、虚实关系,光影还能赋予建筑动态的时间感(如不同时段的光影变化),是建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C 选项(雕塑):雕塑是三维空间艺术,光线照射在雕塑表面产生的阴影能凸显其轮廓、肌理和体积感,不同角度的光线会让雕塑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光影是展现雕塑立体感的关键。
D 选项(素描):素描通过线条和明暗(光影的表现)来塑造物体的体积、空间和质感,明暗关系的处理直接基于对光影的观察,是素描表现物体形态的核心手段。
故答案为:ABCD
【点评】题目考查对艺术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艺术知识,结合艺术形式中光与影的运用进行正确作答。
21.(2021六上·深圳竞赛)具有讽刺幽默性的绘画是(  )
A.漫画 B.连环画 C.卡通画 D.水墨画
【答案】A
【知识点】美术常识
【解析】【分析】具有讽刺幽默性是漫画的核心特征之一,具体分析如下:A 选项(漫画):漫画以简练的线条、夸张的造型和巧妙的构思为特点,常常通过对社会现象、人物行为的夸张化、典型化处理,达到讽刺、幽默或批判的效果。无论是政治漫画、社会漫画还是生活漫画,讽刺与幽默都是其重要的表达功能,是这类绘画最显著的特征。
B 选项(连环画):主要以连续的画面讲述故事,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叙事性,虽然部分连环画可能带有幽默元素,但讽刺幽默并非其核心或主要功能,更多是一种叙事艺术形式。
C 选项(卡通画):通常以可爱、夸张、轻松的风格呈现,多用于娱乐、儿童读物等,幽默可能是其特点之一,但讽刺性较弱,且并非所有卡通画都具备讽刺幽默性。
D 选项(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注重意境的营造和笔墨的表达,题材多为山水、花鸟、人物等,其核心是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讽刺幽默并非其主要功能。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绘画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2.(2021六上·深圳竞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内的正殿及鱼沼飞梁是典型的(  )
A.唐代建筑 B.宋代建筑 C.明代建筑 D.清代建筑
【答案】B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晋祠内的正殿(圣母殿)及鱼沼飞梁是宋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具体分析如下:
圣母殿:是晋祠的核心建筑,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 年)。其建筑形制体现了宋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如殿内采用减柱法扩大空间,梁架结构精巧,斗拱形制规范,展现了宋代高超的建筑技艺。
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前,是一座架设在方形水池(鱼沼)上的十字形桥梁,同样建于北宋时期。这种独特的十字桥形式在我国古代建筑中较为罕见,其结构设计既实用又富艺术性,是宋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唐代建筑风格雄浑大气,明代建筑趋于规整华丽,清代建筑装饰繁复精细,均与晋祠这两处建筑的特征不符。因此,正殿及鱼沼飞梁是典型的宋代建筑,答案选 B。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建筑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古建筑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3.(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1928年,美国细菌学家亚力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B.1945年,亚力山大·弗莱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C.青霉素的发现,使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
D.使用青霉素,应做过敏试验。
【答案】B,C,D
【知识点】生物科普知识
【解析】【分析】结合各项表述,A 选项: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 弗莱明是英国细菌学家,而非美国。他于 1928 年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该选项国籍错误。
B 选项:1945 年,亚历山大 弗莱明与霍华德 弗洛里、恩斯特 钱恩共同因在青霉素研究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选项描述正确。
C 选项: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它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抗细菌感染的能力,拯救了无数生命,该选项描述正确。
D 选项:青霉素易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使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确认无过敏反应后才能使用,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答案为: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青霉素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科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4.(2021六上·深圳竞赛)世界各国中,领土面积由大到小排名正确的是(  )
A.美国、中国、俄罗斯 B.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C.加拿大、中国、美国 D.加拿大、美国、俄罗斯
【答案】B,C
【知识点】世界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基于常见地理数据统计,注:不同统计口径可能因争议地区存在细微差异)中,前几位的正确顺序如下:
俄罗斯:领土面积约 1709.82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加拿大:领土面积约 998.47 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排名世界第三。
美国:领土面积约 937 万平方千米(本土及阿拉斯加等,不同统计口径略有差异),位居世界第四。
故答案为: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国家领土面积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5.(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  )
A.富强、民主、文明 B.和谐、自由、平等
C.公正、法治、爱国 D.幸福、诚信、友善
【答案】A,B,C
【知识点】政治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具体内容如下: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故答案为:A 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有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6.(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首创密封试卷的是秦始皇 B.水手之友指的是指南针
C.六朝古都指的是南京 D.两弹元勋指的是邓稼先
【答案】B,C,D
【知识点】历史常识;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具体分析:A 选项:首创密封试卷(即 “糊名” 制度)的是北宋时期,目的是防止科举考试中的舞弊行为,并非秦始皇时期。秦始皇时期尚未实行科举制,该选项说法错误。
B 选项:指南针在航海中能帮助水手辨别方向,极大地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因此被称为 “水手之友”,该选项说法正确。
C 选项:南京先后成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因此被誉为 “六朝古都”,该选项说法正确。
D 选项:邓稼先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 “两弹元勋”,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7.(2021六上·深圳竞赛)以下属于黄山四绝的是(  )
A.奇松、怪石 B.云海、温泉 C.楼阁、奇松 D.温泉、陵园
【答案】A,B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黄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黄山四绝” 是对其最具代表性景观的概括,具体包括:奇松:黄山松形态奇特,多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如著名的迎客松、送客松等,是黄山标志性景观之一。
怪石:黄山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了众多造型各异的奇石,如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充满趣味与想象空间。
云海:黄山云海变幻莫测,每当云雾缭绕时,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是黄山最为壮观的景观之一。
温泉:黄山温泉水温常年稳定在 42℃左右,水质清澈,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是历代游客喜爱的休憩之地。
故答案为:A B
【点评】题目考查对黄山四绝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8.(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三峡地跨重庆、湖北两省市
B.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
C.长江三峡位于最西面的一个峡谷是瞿塘峡
D.长江三峡工程是 2012年竣工的
【答案】A,B,C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A 选项: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地跨重庆、湖北两省市,该说法正确。
B 选项: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这是对三峡组成部分的准确描述,正确。
C 选项:从地理位置上看,瞿塘峡位于最西面(重庆境内),接着是巫峡(横跨渝鄂),最东面是西陵峡(湖北境内),因此位于最西面的峡谷是瞿塘峡,该说法正确。
D 选项:长江三峡工程于 2006 年 5 月 20 日全线竣工,而非 2012 年,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长江三峡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9.(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
B.19 世纪末,法国人顾·拜旦提出倡议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C.现在,奥运会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
D.我们目前正在学习的“奥数”,因为其内容深奥,解题方法奥妙无穷而得名。
【答案】A,B,C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具体分析:A 选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 776 年的古希腊,因举办地位于奥林匹亚而得名,最初是为了祭祀宙斯等神灵而举办的体育竞技活动。该说法正确。
B 选项:19 世纪末,法国教育家皮埃尔 德 顾拜旦积极倡导恢复奥林匹克运动,致力于推动现代奥运会的举办,并于 1896 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该说法正确。
C 选项:如今,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交替进行),涵盖众多运动项目,参与国家和地区广泛,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综合性体育盛会。该说法正确。
D 选项:“奥数” 即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其名称源于 “奥林匹克” 这一象征公平竞争、挑战极限的精神,并非因 “内容深奥、解题方法奥妙” 而得名,它是一项面向青少年的数学竞赛活动。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A 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奥运会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0.(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柴可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歌唱家
B.创作《黄河大合唱》,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是冼星海
C.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D.莫扎特是奥地利音乐家
【答案】B,C,D
【知识点】音乐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 选项:柴可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作曲家,而非歌唱家。他的代表作有《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等经典芭蕾舞剧,以及《第六(悲怆)交响曲》等,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说法错误。
B 选项:《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象征,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精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冼星海也因其在音乐创作中始终扎根人民、反映时代,被称为 “人民音乐家”。该说法正确。
C 选项: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作曲家,他的作品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在音乐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开创性,对后世音乐发展影响深远,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该说法正确。
D 选项:莫扎特是 18 世纪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他自幼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创作了大量歌剧、交响曲、协奏曲等作品,如《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小夜曲》等,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音乐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音乐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1.(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酒精灯的火焰不可以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住,使火焰熄灭。
B.一杯热水的温度是匀速下降的。
C.同一纸张,纵向和横向的结实程度一样。
D.月球在天空中方位的变化和太阳方位的变化相同。
【答案】A,D
【知识点】宇宙与天文;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A 选项:酒精灯的火焰若用嘴吹灭,可能会因空气流动将火焰带入灯内,引发酒精燃烧甚至爆炸。正确做法是用灯帽盖住,隔绝空气使火焰熄灭。该说法正确。
B 选项:一杯热水的温度下降速度并非匀速。根据热传递原理,热水与周围环境的温差越大,散热速度越快;随着温度降低,温差减小,散热速度变慢,因此温度下降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该说法错误。
C 选项:同一纸张的纵向和横向结实程度不同。纸张在生产过程中,纤维的排列方向会影响其物理性能,通常纵向(纤维排列方向)的抗张强度更高,结实程度优于横向。该说法错误。
D 选项:月球和太阳在天空中方位的变化规律不同。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导致的视运动,而月球除了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视运动外,还因自身绕地球公转,每天升起时间约推迟 50 分钟,方位变化更复杂,与太阳并不完全相同。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D
【点评】题目考查对科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科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2.(2021六上·深圳竞赛)正确处理外伤伤口的方法有(  )
A.如果伤口小或不深,先用清水清洗,然后在伤口周围用酒精和碘酒消毒,再用红药水涂抹伤口。
B.若伤口浅则不用包扎,贴上创口贴。
C.若被金属物扎伤,应先挤出脏物,再清洗消毒,抹药水。
D.如果伤口较深,出血多,要立即请医生或送医院救治。
【答案】A,B,C,D
【知识点】健康与卫生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具体分析:A 选项:对于小而浅的伤口,先用清水冲洗去除表面污物,再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周围皮肤消毒(避免直接涂抹伤口内部,以免刺激组织),最后用红药水等消毒剂涂抹伤口,可有效预防感染。该方法正确。
B 选项:即使伤口较浅,也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包扎。若伤口位于易摩擦、污染的部位(如手掌、足底),仅贴创口贴可能无法完全隔绝细菌,且创口贴透气性较差,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伤口潮湿引发感染。浅伤口在清洁消毒后,若环境干净可暴露保持干燥,而非一概而论贴创口贴。该说法错误。
C 选项:被金属物扎伤时,伤口可能残留污物或细菌,先轻轻挤出少量血液带出脏物,再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最后涂抹药水,能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生锈金属扎伤需警惕破伤风)。该方法正确。
D 选项:伤口较深、出血多时,可能损伤血管、神经或肌肉,自行处理难以止血和判断伤情,应立即寻求医生帮助或送医院,必要时进行缝合、注射破伤风疫苗等专业处理。该做法正确。
故答案为: A 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伤口处理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3.(2021六上·深圳竞赛)美术中的“三原色”指的是(  )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
【答案】A,B,C
【知识点】美术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 选项:红色是美术三原色之一。在色彩理论中,三原色是无法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调配出来的基本色,红色作为其中之一,是调配多种暖色调的基础。该说法正确。
B 选项:黄色属于美术三原色。它是一种明亮的色彩,与红色、蓝色相互混合,可以衍生出橙、绿、紫等间色,进而调配出更多丰富的色彩。该说法正确。
C 选项:蓝色是美术三原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冷色调的基础色,蓝色与其他原色混合能产生多种冷色或中性色调,在色彩体系中不可或缺。该说法正确。
D 选项:绿色并非三原色,它是由黄色和蓝色混合调配而成的间色,因此不属于三原色范畴。该说法错误。
综上,美术中的 “三原色” 指的是红色、黄色、蓝色,正确答案是 ABC。
故答案为:A 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美术三原色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美术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4.(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广东音乐节上的粤胡又称为高胡。
B.广陵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的琴曲。
C.《数九寒天下大雪》是《刘胡兰》歌剧中的歌曲。
D.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的主角是喜儿。
【答案】A,C,D
【知识点】音乐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对各选项的详细分析:
A 选项:粤胡是广东音乐中极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由于其定弦比传统二胡高,音色更为明亮清脆,因此也被称为 “高胡”。它在广东音乐、粤剧等艺术形式的伴奏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该表述正确。
B 选项:《广陵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琴曲,其现存最早的曲谱见于明代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采用的是文字谱记谱法。文字谱是古琴特有的一种古老记谱方式,通过描述演奏手法来记录乐曲,《广陵散》作为现存最早以文字谱记录的琴曲之一,具有重要的音乐史料价值,该表述正确。
C 选项:《数九寒天下大雪》是歌剧《刘胡兰》中的经典唱段。这段歌曲以深情而坚定的旋律,展现了刘胡兰在严寒环境中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成为剧中极具感染力的片段,该表述正确。
D 选项:《白毛女》是中国现代歌剧史上第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歌剧,创作于 1945 年。作品以喜儿的悲惨遭遇和反抗斗争为主线,深刻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歌颂了新社会的光明。喜儿作为贯穿全剧的核心人物,是这部歌剧的灵魂,该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音乐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音乐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5.(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现象属于生态破坏的有(  )
A.马太效应 B.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C.臭氧层破坏 D.森林面积减少
【答案】B,C,D
【知识点】自然资源与环境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具体分析:A 选项:“马太效应” 是社会学或经济学中的概念,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源自《圣经 马太福音》中的比喻),与生态环境破坏无关。该选项不属于生态破坏。
B 选项: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典型的生态破坏现象。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因素,土地失去生产力,逐渐沙化,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影响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环境。该选项属于生态破坏。
C 选项:臭氧层破坏属于全球性生态问题。人类活动排放的氟氯烃等物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害生物健康和生态平衡,属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该选项属于生态破坏。
D 选项:森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生态系统破坏。森林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其面积减少会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物种灭绝)。该选项属于生态破坏。
故答案为: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生态环保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环保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6.(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不属于鱼类的是(  )
A.鲸 B.鲶鱼 C.娃娃鱼 D.鳄鱼
【答案】A,C,D
【知识点】生物科普知识
【解析】【分析】A 选项:鲸属于哺乳动物,而非鱼类。鲸具有胎生、哺乳、用肺呼吸等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虽然生活在水中且外形类似鱼类,但本质上是哺乳动物。该选项不属于鱼类。
B 选项:鲶鱼是典型的鱼类。它用鳃呼吸,通过鳍游泳,体表覆盖鳞片(部分种类鳞片退化),符合鱼类的基本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鳍运动)。该选项属于鱼类。
C 选项:娃娃鱼(大鲵)是两栖动物,不属于鱼类。它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且皮肤辅助呼吸,属于水陆两栖的脊椎动物,与鱼类的特征差异明显。该选项不属于鱼类。
D 选项: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它用肺呼吸,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卵生且卵外有坚韧卵壳,是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不符合鱼类的特征。该选项不属于鱼类。
故答案为:A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鱼类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生物学知识,结合鱼类的特征进行正确作答。
37.(2021六上·深圳竞赛)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B.亚洲海岸类型复杂,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洲。
C.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少的洲。
D.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以外地势最高的洲。
【答案】A,B,D
【知识点】世界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详细分析:A 选项: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截至目前,亚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60% 以上。同时,由于亚洲地域广阔但人口分布集中(如东亚、南亚等地区),其人口密度也是各大洲中最大的。该表述正确。
B 选项:亚洲海岸轮廓复杂,拥有众多半岛和岛屿。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半岛如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都位于亚洲,半岛总面积在各大洲中居首位;岛屿数量也极为丰富(如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群岛)。该表述正确。
C 选项:亚洲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大洲之一。由于亚洲处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多个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火山数量众多(如日本的富士山、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等)。因此 “火山最少” 的说法错误。
D 选项: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约 950 米,是除南极洲(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平均海拔约 2350 米)外地势最高的大洲。该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B D
【点评】题目考查对亚洲相关地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8.(2021六上·深圳竞赛)植物根的作用有(  )
A.固定植物体 B.吸收养料
C.吸收水分 D.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A,B,C
【知识点】植物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具体分析:A 选项:根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固定植物体。植物的根深入土壤中,能将植株牢固地锚定在地面,防止其被风雨等外力吹倒或冲走,保障植物的稳定生长。该选项属于根的作用。
B 选项:根可以吸收土壤中的养料(如矿物质、无机盐等)。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积,能高效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养分。该选项属于根的作用。
C 选项:吸收水分是根的核心功能之一。根通过渗透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这些水分一部分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另一部分则参与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该选项属于根的作用。
D 选项: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的叶(或含有叶绿体的茎等器官),因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吸收光能,而根通常位于地下,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该选项不属于根的作用。
故答案为: A B C
【点评】题目考查对植物根的作用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生物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9.(2021六上·深圳竞赛)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剩下的是(  )
A.厦门 B.珠海 C.广州 D.汕头
【答案】A,B,D
【知识点】经济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各选项的具体分析:A 选项:厦门是 1980 年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厦门凭借其地理位置优势,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连接台湾地区和海外的重要窗口。
B 选项:珠海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广东省南部,毗邻澳门,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在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成效显著,是珠江口西岸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C 选项: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但并非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着枢纽功能,但不属于经济特区范畴。
D 选项:汕头是 1980 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地处广东省东部,是粤东地区的经济中心,凭借侨乡优势,在引进侨资、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具有独特地位。
故答案为: A B D
【点评】题目考查对经济特区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历史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40.(2021六上·深圳竞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郦道元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地理学家。
B.哥伦布先后四次出海远航,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路。
C.阿蒙森是挪威极地探险家,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
D.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最远到达了东非、红海。
【答案】A,B,C,D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 选项:郦道元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地理学家,其代表作《水经注》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详细记载了全国众多河流的源流、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等,对后世地理学研究影响深远。该说法正确。
B 选项:哥伦布是意大利航海家,在 1492 年至 1504 年间,先后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区,虽然他误以为到达的是印度,但客观上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推动了地理大发现。该说法正确。
C 选项:阿蒙森是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1911 年 12 月,他率领的探险队成功抵达南极点,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他在极地探险领域有着卓越贡献,还曾开辟了北冰洋的西北航道。该说法正确。
D 选项: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永乐、宣德年间,前后共计七次。船队规模庞大,船只最多时达 200 多艘,海员超过 2.7 万人,航行时间持续 28 年,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其航线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A B C D
【点评】题目考查对文化地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