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30分)
1.(2025六下·永康期末)抄写句子,注意行款格式。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2025六下·永康期末)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试题。
在不久的将来,街头出现这样的事是sī kōng jiàn guàn的:智能机器人刚刚扶着máng rén 过了马路,又搜集到一辆超速汽车马上要撞向小女孩的信息,它立即启动应急xì tǒng阻拦汽车并 kòng zhì了司机,同步录制现场zhèng jù。然后上前ān wèi惊惶不定的小女孩。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搜(A.sōu B.shōu)   ②惶(A.huāng B.huáng)   
3.写出文段中带拼音的词。
4.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以下形容我国科技人员的精神最合适的一句是(  )
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5.(2025六下·永康期末)请在横线上填上三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使句子连贯。
消防演习中,警报一响,同学们   排好队伍,老师   清点人数,大家   撤离到操场,全程仅用了三分钟。
6.(2025六下·永康期末)以下是同学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其中加点词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别为离别叹息,别为毕业伤感,因为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B.朋友,凭你的智慧和执着,在未来一定会有所建树,加油!
C.六年过去了,你还是那么幼稚,永远保持着一颗纯洁的童心。
D.同窗岁月,何曾忘记教室书声与操场笑颜?愿你未来如星灿烂。
7.(2025六下·永康期末)以下句子选自本册教材,表达的情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对时间流逝的不安和依恋怅失之情)
B.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这些事情表现了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C.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日期的强调,表现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沉痛的哀思。)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8.(2025六下·永康期末)以下诗句与它所描写的节日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节)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元宵节)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
9.(2025六下·永康期末)以下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写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B.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C.转眼间,猫摇身一变……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D.“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2025六下·永康期末)回忆课文,在语境中填写。
10.岁月匆匆,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中写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11.人们常常用“   ,任尔东西南北风”来赞美像竹子那样坚持不懈的可贵品质。
12.学习要专心,正如《学弈》中写的:“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
13.莫叹时光易老。苏轼曾在《浣溪沙》中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   !
二、阅读与鉴赏(20分)
(2025六下·永康期末)文学性文本
重返家园
①公元2079年,李航跟随父母生活在火星基地已经是第5个年头了。到火星以来,他常梦见故乡,他多么想念故乡的那片枣树林和爷爷的那个小院。
②7月1日,是李航12岁的生日。生日这天,父母送他一张“故乡体验卡”,能用“记忆投影仪”重返童年家园。原来科学家在黄土高原建成了一座能让人瞬间回到记忆故乡的量子传送站。在这个传送站里,有一个神奇的“记忆投影仪”,它能将人最思念的故乡场景变成逼真影像。人们虽无法真正回到过去,却可通过影像重温家乡记忆。
③他拿到了通行卡后,迫不及待地独自踏上了家乡归途。
④蓝光亮起,李航站在一座发光的桥上,桥下云海翻腾,远处浮现出熟悉的村庄。他飞奔而下,脚步落在黄土地上的瞬间,青草香气扑面而来。“和记忆里一模一样!”他摸着村口的老槐树,不断惊叹。
⑤突然,槐树枝头一颗银球发出声音:“识别到访客!正在加载记忆数据……”接着,球体投映出爷爷的身影。“是影像啊!”李航恍然大悟——真正的村庄已迁入地下城,眼前是仪器根据他的记忆重建的幻境。
⑥李航有些失落,但仍走向老屋。走进院门时,他惊呆了:枣树下竟站着真实的爷爷!“爷爷?您怎么……”“傻孩子,仪器能把思念传给远方的人啊!”爷爷笑着张开双臂。原来,系统感应到李航的强烈思念,自动联系了爷爷的通讯设备。
⑦祖孙俩吃枣糕时,天空传来一阵轰鸣。一艘印着五星红旗的星舰穿透云层,舰身闪着金光。“看!‘希望号’运输舰!”李航兴奋地跳起来,“它带着地下城培育的新种子——以后火星也能长出家乡的枣树了!”爷爷望着星舰轻声说:“地上地下,火星地球,只要心念家园,哪里都是中国。”
⑧返程时,李航回望云海中闪耀的星舰与葱茏枣林,忽然明白:科技会更新,但对故土的眷恋,永远像星辰般明亮。
14.李航使用“记忆投影仪”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寻找火星种植的新种子。 B.重温童年家园的记忆。
C.参观地下城的科技设备。 D.测试仪器的运行效果。
15.李航在幻境中看到的村庄实际是什么?(  )
A.被废弃的旧村庄。 B.仪器根据记忆生成的影像。
C.地下城的入口通道。 D.火星基地的模拟景观。
16.爷爷能出现在院子里是因为什么?(  )
A.爷爷提前躲在了枣树下。
B.系统感应到李航思念并联系了爷爷。
C.“希望号”运输舰把爷爷送来了。
D.高科技让爷爷复活过来了。
17.本故事是以李航亲历的事情和心情变化的顺序来叙述的。请把下面的图示填写完整。
18.科幻故事往往充满着美丽的幻想。在本文中,神奇的幻想体现在哪里?请至少找出2处写下来。
19.第⑤自然段中,爷爷为什么说“地上地下,火星地球,只要心念家园,哪里都是中国”?联系上下文写下你的理解。
20.对文中末尾“科技会更新,但对故土的眷恋,永远像星辰般明亮。”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星辰会为人类指引方向,所以思念故乡时应该仰望星空。
B.科技发达和故乡的思念两者之间,科技发展更重要。
C.科技进步能让人随时回到故乡,消除思念。
D.无论科技如何变化,人们对家乡的感情永远不会改变。
三、表达与交流(30分)
21.(2025六下·永康期末)编写科幻故事
无论是未来的街头智能机器人,还是《重返家园》中李航神奇的经历,都让我们看到未来科技发展的崭新面貌。你也写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写下来。写前想一想:在你的笔下,人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他们可能运用了哪些新的科学技术?故事中的人物有怎样的神奇经历?把故事写得富有科幻又令人信服。
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不得出现真实学校、姓名。
四、阅读与鉴赏(实用性文本)
(2025六下·永康期末)探秘中国春节美食习俗之吃年糕
【材料一】年糕的文化意义
过年吃年糕,这一传统风俗在大江南北盛行。北方人钟爱白糕,塞北农家则偏爱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闻名遐迩,而台湾的红色糕更是别具一格。“糕”与“高”谐音,年糕寓意深厚:小孩吃了年糕,预示着年年都会长高;大人吃了,则意味着①____;而老年人食用,则寄托着②____。一块年糕,远非寻常食物可比,它更像是过年时不可或缺的一项仪式。唯有品尝了年糕,才算真正迎来了新年。许多地区把年糕当做供奉天神、祖先的祭品,做庄重的祈祷以求得神灵保佑。
【材料二】中国南、北年糕习俗对比表
地区 年糕种类 食用方式 口感特点 寓意 特殊习俗
江南 水磨年糕 多用于蒸食、切片炒菜、煮汤 细腻、软滑、味浓香甜 年年高升,生活富足 常做成元宝、鲤鱼等吉祥形状
北方 黄米年糕 多用于蒸、煮汤,蒸熟后切片煎炸或蘸糖 鲜嫩、有嚼劲、风味浓郁 丰收团圆,步步高升 养生、祭祀和馈赠亲友
【材料三】闽南人吃年糕的习俗
新年临近,闽南地区家家户户把糯米泡在水中,经过磨、舂、蒸等工序,过年时蒸上一笼年糕,那香甜的适口口感,那浓浓的年味,随着袅袅炊烟气,慢慢飘上心头。在闽南有“碗糕”的习俗,蒸“碗糕”得先发酵,所以“碗糕”有发家致富之义;而且蒸碗糕时,糕的顶部会裂开,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
【材料四】年糕的营养成分
年糕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其中的维生素B族,有助于温暖脾胃、补益中气;钙对于促进骨骼发育、维持骨骼健康具有显著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糕中还富含钾元素,对于维持酸碱平衡以及保持神经肌肉功能正常都至关重要。
然而,食用年糕也需注意适量。过量食用年糕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腹胀、滞气等胃肠道反应。过量食用还可能因热量摄入过多,不利于体重控制。
22.根据材料,以下不是我们南方年糕特点的一项是(  )
A.种类为水磨年糕。
B.食用时,大多蒸熟后切片煎炸或蘸糖吃。
C.口感细腻、软滑、味浓香甜。
D.年糕常做成元宝、鲤鱼等吉祥形状。
23.以下有关年糕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台湾人最爱吃黄米糕。
B.吃年糕几乎成了中国人过新年的标志。
C.做年糕主要是为了供奉天神。
D.吃年糕对维持骨骼健康没有作用。
24.材料一中加点部分写出了吃年糕的寓意,请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5.仿照材料二的表格,把材料三中“闽南人吃年糕的习俗”的内容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地区 年糕种类 食用方式 口感特点 寓意 特殊习俗
闽南     蒸食            
26.下面是正月里小华和妹妹的谈话,请根据所选材料把对话补充完整。
妹妹:哥哥,我们为什么每年都吃年糕呀?
小华:年年吃年糕,是因为   。(至少写出2个原因)
妹妹:哦。那我今天、明天餐餐都吃年糕。
小华:那不行,   。
27.吃年糕寓意深厚。我还知道过年吃鱼的寓意是   。另外,我猜浦江人每逢元宵节吃圆圆麦饼的寓意可能是   。
五、整本书阅读(3分)
(2025六下·永康期末)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一天,大概是正午时候,我忽然在海边发现了一个人的赤脚脚印。我顿时被吓得目瞪口呆,活像是见了鬼。我跑到脚印跟前,看看没有别的脚印,看看它会不会是我的幻觉。可是,一点儿也不错,这是一个人的脚印,脚趾头、脚后跟样样俱全。至于它是怎么来的,那我就不得而知了。我提醒我在我的防御工事跑去。
28.在原著中,“脚印”是怎么回事?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我”下船登岸时留下的。 B.是“我”产生的幻想。
C.是野人的脚印。 D.是游客留下的脚印。
29.小华整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时,应该与以下的哪一组书放在同一层书架上?(  )
A.《童年》《小英雄雨来》
B.《宝葫芦的秘密》《小兵张嘎》
C.《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D.《西游记》《福尔摩斯探案集》
30.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等世界名著时,小华用的读书方法不太合理的一个是(  )
A.每天摘录500字并背诵下来。
B.了解写作背景帮助理解。
C.在书的空白处写点批注。
D.画人物图完成图谱,帮助理清人物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抄写句子要把句子中每个字写正确,“君子”的“君”下面是“口”;“学”下面是“子”;“新”右边是“斤”;“退”是走之旁,半包围结构;要把句子中标点符号写正确。
故答案为: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易错字,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每个字写正确,写上标点符号。同时注意写完之后认真核对和检查,不要掉字、添字。
【答案】2.A;B
3.司空见惯;盲人;系统;控制;安慰
4.B
【知识点】格言、名言;字音;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结合对句子的理解,“搜” 的正确读音是 sōu,声母为 s,不是 sh,所以选 A。“惶” 的正确读音是 huáng,声调为阳平,而 huāng 是阴平,所以选 B。
故答案为:A;B
3.结合句子的表述,“司空见惯”的“惯”是竖心旁,右边是“贯”;“盲人”的“盲”下面是“目”;“系统”的“统”是绞丝旁,右边是“充”;“控制”的“控”是提手旁,右边是“空”;“安慰”的“慰”下面是心字底;
故答案为:司空见惯;盲人;系统;控制;安慰
4.结合对格言的理解,A 选项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意思是用心去栽培的花反而不开,无意插下的柳枝却长成了浓荫,强调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意料,与科技人员主动创新的精神不符。
B 选项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意为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断地更新再更新,体现了持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与我国科技人员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探索、追求进步的状态高度契合,使用恰当。
C 选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指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与科技人员的精神无关。
D 选项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指长期接触某种事物,才能了解它的习性和特点,强调实践出真知,但未体现科技人员主动创新、突破的精神,不如 B 选项贴切。
故答案为:B
5.【答案】迅速;马上;立即
【知识点】词汇运用;近义词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对动作的描述,根据“仅用了三分钟”,所用的词语应该表示动作进行得快,符合消防演习中紧张、高效的场景,表现大家撤离的紧迫性,三者意思相近,使句子连贯且节奏紧凑。
故答案为:迅速;马上;立即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对句子描述的情境进行分析,选择最贴近句子意思的词语进行运用作答。词语书写要正确。
6.【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幼稚” 通常带有贬义,指思想不成熟、见识浅薄,用在毕业赠言中形容同学不合适,与 “纯洁的童心” 所表达的褒义情感矛盾。此处应使用 “纯真”“天真” 等褒义词语,才能体现对同学美好品质的肯定与赞美。
A、B、D 三项中加点词的运用均符合毕业赠言的语境和情感表达:“叹息”“伤感” 贴合离别场景;“建树” 表达对同学未来成就的期许;“灿烂” 生动描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词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7.【答案】B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A 选项中,通过对时间流逝的追问,明显表达了对时间悄然逝去的不安与怅然,理解正确。
B 选项出自课文《那个星期天》,句子描述的是 “我” 在等待母亲回来时做的事,这些动作和场景主要表现的是等待过程中的焦急、期盼与无聊,而非单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情感理解错误。
C 选项中,“永远忘不了” 与具体日期结合,是对父亲遇难日子的铭记,蕴含着深切的怀念与沉痛,理解正确。
D 选项中,“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直接点明了对老师培育之恩的感激,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8.【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重要节日
【解析】【分析】结合对诗句的理解,A 选项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新桃换旧符” 是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描写的是春节,相符。
B 选项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对应的是七夕节(乞巧节),相符。
C 选项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桂花”“冷露” 等意象指向的是中秋节,而元宵节的典型元素是花灯、汤圆等,该诗句与元宵节不相符。
D 选项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直接提到 “寒食”,描写的是寒食节,相符。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诗句表述的意思以及相关的传统节日,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9.【答案】D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A 选项 “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 “眨眼就到” 夸大了时间流逝的速度,突出春节临近之快。
B 选项 “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用 “大山抖三抖” 夸大了吼声的威力,表现声音之大。
C 选项 “转眼间,猫摇身一变” 中 “转眼间” 虽未极度夸张,但也通过时间的快速转换体现了变化之快,带有一定的夸张意味,强调时间短暂。
D 选项是直接的语言描述,没有使用夸张手法,只是客观陈述小蝎子尾巴的状态,与其他三句的写法不同。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做出正确选择。
【答案】10.水盆里;饭碗里
11.千磨万击还坚劲
12.弗若之矣;非然也
13.门前流水尚能西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读书方法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0.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写出了时间流逝的悄无声息;
故答案为:水盆里;饭碗里
1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燮《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故答案为:千磨万击还坚劲
1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句意思是虽然两人一起跟弈秋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后者不如前者聪明。我说:不是这样的。
故答案为:弗若之矣;非然也
1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
故答案为:门前流水尚能西
【答案】14.B
15.B
16.B
17.迫不及待;梦到家乡摸到老槐树;恍然大悟;惊呆;看到“希望号”运输舰
18.李航通过“记忆投影仪”,重新回到童年的家乡,看到了家乡原来的景象;系统感应到李航的强烈思念,自动联系了爷爷的通讯设备,爷爷和李航团聚了;
19.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运用高科技随时随地看到中国过去和未来的景象,只要想要看到,随时都可以回到在祖国生活的景象。
20.D
【知识点】科学小品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结合文中“在这个传送站里,有一个神奇的“记忆投影仪”,它能将人最思念的故乡场景变成逼真影像。人们虽无法真正回到过去,却可通过影像重温家乡记忆。”的表述,应该选择B项;
故答案为:B
15.结合文中描写,李航在幻境中看到的村庄实际是器根据记忆生成的影像。
故答案为:B
16.结合文中“系统感应到李航的强烈思念,自动联系了爷爷的通讯设备。”的表述,应该选择B项;
故答案为:B
17.结合文中描写,李航拿到通行证,迫不及待;李航梦到家乡摸到老槐树,感到惊叹;发现爷爷的影像,李航恍然大悟;看到真实爷爷,李航惊呆了;看到“希望号”运输舰,李航很兴奋;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迫不及待;梦到家乡摸到老槐树;恍然大悟;惊呆;看到“希望号”运输舰
18.结合文中描写,李航通过“记忆投影仪”,重新回到童年的家乡,看到了家乡原来的景象;系统感应到李航的强烈思念,自动联系了爷爷的通讯设备,爷爷和李航团聚了;这些都体现了神奇的幻想;
故答案为:李航通过“记忆投影仪”,重新回到童年的家乡,看到了家乡原来的景象;系统感应到李航的强烈思念,自动联系了爷爷的通讯设备,爷爷和李航团聚了;
19.结合文中描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运用高科技随时随地看到中国过去和未来的景象,只要想要看到,随时都可以回到中国。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运用高科技随时随地看到中国过去和未来的景象,只要想要看到,随时都可以回到在祖国生活的景象。
20.结合短文内容,句子的核心是 “科技会更新” 与 “对故土的眷恋永远像星辰般明亮” 的对比,强调后者的永恒性。
A 选项将 “星辰” 理解为实际指引方向的工具,偏离了句子中 “星辰般明亮” 比喻眷恋不变的核心,理解错误。
B 选项认为 “科技发展更重要”,与句子突出 “眷恋永远不变” 的表意相悖,理解错误。
C 选项 “科技进步能消除思念” 与句子中 “眷恋永远存在” 的意思完全相反,理解错误。
D 选项准确抓住了 “科技会更新” 但 “眷恋永远不变” 的对比关系,符合句子表达的情感,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D
21.【答案】 记忆晶体 2077 年的上海,悬浮车道上的磁悬浮车像银色游鱼般穿梭。我站在陆家嘴全息大厦前,指尖划过视网膜上弹出的日程表 —— 今天该给外婆更换记忆晶体了。
外婆的记忆晶体嵌在耳后,像枚碎钻大小的芯片。这种 2060 年普及的神经接口,能存储人类 70% 的显性记忆。但三年前的一场磁暴让她的晶体出现裂痕,最近总把清洁剂当果汁喝。
“小安来啦。” 外婆坐在智能藤椅上,机械手正为她修剪指甲。我刚掏出新晶体,她突然抓住我的手腕:“这是你外公送我的定情信物,可不能丢。” 她掌心的温度传感器传来 36.5℃的暖意,和外公在世时一模一样。
更换过程很顺利。当纳米机器人将新晶体植入时,外婆突然喃喃自语:“1998 年的桂花好香啊。” 全息投影在她面前展开:年轻的外婆穿着碎花裙,在老弄堂里追逐一个穿白衬衫的青年。那是记忆晶体自动修复的隐性记忆,连母亲都没见过。
“原来外公当年总躲在电线杆后看你。” 我笑着擦去外婆眼角的仿生泪液。她却指着投影里的梧桐树:“你看,那时候的叶子是真的会落下来的。”
傍晚回家时,我的个人终端收到提示:检测到外婆将 “小安最爱吃的桂花糖” 录入永久记忆库。悬浮车穿过晚霞时,我突然明白,那些会随时间褪色的细节,才是记忆最珍贵的内核。
夜里,我给记忆晶体设置了新权限 —— 允许所有关于桂花的记忆,自然氧化。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畅想未来的生活,想象科学技术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和变化,内容要具体,想象要丰富大胆,富有新意。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未来的科技生活”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未来晶体已经提带给未来生活的变化,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答案】22.B
23.B
24.事业步步高升;健康长寿、福寿绵长
25.水磨年糕;香甜适口;年年高升,生活富足;糕的顶部会裂开,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
26.“糕”与“高”谐音,年糕寓意深厚;年糕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因为过量食用年糕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腹胀、滞气等胃肠道反应。过量食用还可能因热量摄入过多,不利于体重控制,所以吃年糕要适量。
27.年年有余;团团圆圆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2.结合材料二,ACD三项都描写了南方年糕的特点,符合材料内容;
B项中“多用于蒸食、切片炒菜、煮汤”不符合南方年糕的食用方式,这项错误。
故答案为:B
23.A项结合“而台湾的红色糕更是别具一格”的表述,这项错误;
B项结合“ 过年吃年糕,这一传统风俗在大江南北盛行。 ”的表述,这项正确;
C项结合材料内容,做年糕主要为了节日的美好寓意;这项表述错误;
D项结合“年糕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其中的维生素B族,有助于温暖脾胃、补益中气;钙对于促进骨骼发育、维持骨骼健康具有显著作用。”的表述,这项错误;
故答案为:B
24.从 “糕” 与 “高” 的谐音寓意出发,结合不同人群的特点延伸:成人更关注事业、工作等方面的发展,用 “步步高升” 等词契合其期许;老年人则侧重健康与寿命,“健康长寿” 等表达符合对他们的美好祝愿,使寓意既贴合谐音,又符合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
故答案为:事业步步高升;健康长寿、福寿绵长
25.结合材料内容,闽南地区的年糕属于水磨年糕,口感特点是香甜适口,寓意年年高升,生活富足;闽南年糕蒸碗糕时,糕的顶部会裂开,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结合材料内容,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水磨年糕;香甜适口;年年高升,生活富足;糕的顶部会裂开,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
26.结合材料内容,吃年糕是因为“糕”与“高”谐音,年糕寓意深厚;年糕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因为过量食用年糕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腹胀、滞气等胃肠道反应。过量食用还可能因热量摄入过多,不利于体重控制,所以吃年糕要适量。
故答案为:“糕”与“高”谐音,年糕寓意深厚;年糕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因为过量食用年糕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腹胀、滞气等胃肠道反应。过量食用还可能因热量摄入过多,不利于体重控制,所以吃年糕要适量。
27.结合节日习俗,过年吃鱼的寓意是“年年有余”;浦江人每逢元宵节吃圆圆麦饼的寓意“团团圆圆”“幸福圆满”;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年年有余;团团圆圆;
【答案】28.C
29.C
30.A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8.《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生活多年,与世隔绝,当他发现这个脚印时,极度震惊和恐惧。
A 选项错误,鲁滨逊登岛已久,且对自己登岛时的痕迹有清晰记忆,这个脚印并非他自己留下的。
B 选项错误,脚印有具体的形态(脚趾头、脚后跟俱全),并非鲁滨逊的幻想。
C 选项正确,这个脚印实际上是岛上野人的脚印,这一发现让鲁滨逊意识到岛上还有其他人类,且是未开化的野人,也推动了后续故事中鲁滨逊遇到星期五等情节的发展。
D 选项错误,在鲁滨逊所处的环境中,荒岛上并没有其他游客。
故答案为:C
29.结合相关原著内容,《鲁滨逊漂流记》的核心是冒险、探索与个人在困境中的成长,属于冒险题材小说,尤其侧重主角在特殊环境中的奇遇与自我突破。
A 选项中,《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侧重童年生活与成长感悟;《小英雄雨来》是红色经典,讲述少年英雄的抗日故事,与冒险题材关联较弱。
B 选项中,《宝葫芦的秘密》是带有奇幻色彩的儿童文学,侧重愿望与成长的寓言;《小兵张嘎》同样是抗日题材的少年英雄故事,不符合冒险题材的核心。
C 选项中,《骑鹅旅行记》讲述少年尼尔斯骑鹅周游各地的冒险经历,《汤姆 索亚历险记》描绘少年汤姆的一系列探险与奇遇,两者均以 “冒险、探索、成长” 为核心,与《鲁滨逊漂流记》的题材和主题高度契合。
D 选项中,《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侧重神话冒险与宗教隐喻;《福尔摩斯探案集》是推理侦探小说,侧重逻辑推理与案件侦破,与《鲁滨逊漂流记》的写实向冒险题材差异较大。
故答案为:C
30.结合名著阅读的相关方法,阅读世界名著的核心目的是理解内容、感受思想、积累体验,合理的读书方法应服务于这一目的:
B 选项 “了解写作背景” 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和作者意图,是合理的方法;
C 选项 “写批注” 可以及时记录阅读时的思考、感悟或疑问,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是有效的深度阅读方式;
D 选项 “画人物图谱” 能清晰梳理人物关系,尤其适合情节复杂的作品,有助于把握故事脉络,方法合理;
A 选项 “每天摘录 500 字并背诵” 脱离了阅读的核心目的。名著的价值不在于机械背诵文字,而在于理解文字背后的思想和情感。过度强调背诵摘录内容,可能导致读者忽视对文本的整体理解,陷入形式化的积累,这种方法不合理。
故答案为:A
1 / 1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30分)
1.(2025六下·永康期末)抄写句子,注意行款格式。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答案】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抄写句子要把句子中每个字写正确,“君子”的“君”下面是“口”;“学”下面是“子”;“新”右边是“斤”;“退”是走之旁,半包围结构;要把句子中标点符号写正确。
故答案为: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易错字,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每个字写正确,写上标点符号。同时注意写完之后认真核对和检查,不要掉字、添字。
(2025六下·永康期末)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试题。
在不久的将来,街头出现这样的事是sī kōng jiàn guàn的:智能机器人刚刚扶着máng rén 过了马路,又搜集到一辆超速汽车马上要撞向小女孩的信息,它立即启动应急xì tǒng阻拦汽车并 kòng zhì了司机,同步录制现场zhèng jù。然后上前ān wèi惊惶不定的小女孩。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搜(A.sōu B.shōu)   ②惶(A.huāng B.huáng)   
3.写出文段中带拼音的词。
4.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以下形容我国科技人员的精神最合适的一句是(  )
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答案】2.A;B
3.司空见惯;盲人;系统;控制;安慰
4.B
【知识点】格言、名言;字音;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结合对句子的理解,“搜” 的正确读音是 sōu,声母为 s,不是 sh,所以选 A。“惶” 的正确读音是 huáng,声调为阳平,而 huāng 是阴平,所以选 B。
故答案为:A;B
3.结合句子的表述,“司空见惯”的“惯”是竖心旁,右边是“贯”;“盲人”的“盲”下面是“目”;“系统”的“统”是绞丝旁,右边是“充”;“控制”的“控”是提手旁,右边是“空”;“安慰”的“慰”下面是心字底;
故答案为:司空见惯;盲人;系统;控制;安慰
4.结合对格言的理解,A 选项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意思是用心去栽培的花反而不开,无意插下的柳枝却长成了浓荫,强调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意料,与科技人员主动创新的精神不符。
B 选项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意为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断地更新再更新,体现了持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与我国科技人员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探索、追求进步的状态高度契合,使用恰当。
C 选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指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与科技人员的精神无关。
D 选项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指长期接触某种事物,才能了解它的习性和特点,强调实践出真知,但未体现科技人员主动创新、突破的精神,不如 B 选项贴切。
故答案为:B
5.(2025六下·永康期末)请在横线上填上三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使句子连贯。
消防演习中,警报一响,同学们   排好队伍,老师   清点人数,大家   撤离到操场,全程仅用了三分钟。
【答案】迅速;马上;立即
【知识点】词汇运用;近义词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对动作的描述,根据“仅用了三分钟”,所用的词语应该表示动作进行得快,符合消防演习中紧张、高效的场景,表现大家撤离的紧迫性,三者意思相近,使句子连贯且节奏紧凑。
故答案为:迅速;马上;立即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对句子描述的情境进行分析,选择最贴近句子意思的词语进行运用作答。词语书写要正确。
6.(2025六下·永康期末)以下是同学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其中加点词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别为离别叹息,别为毕业伤感,因为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B.朋友,凭你的智慧和执着,在未来一定会有所建树,加油!
C.六年过去了,你还是那么幼稚,永远保持着一颗纯洁的童心。
D.同窗岁月,何曾忘记教室书声与操场笑颜?愿你未来如星灿烂。
【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幼稚” 通常带有贬义,指思想不成熟、见识浅薄,用在毕业赠言中形容同学不合适,与 “纯洁的童心” 所表达的褒义情感矛盾。此处应使用 “纯真”“天真” 等褒义词语,才能体现对同学美好品质的肯定与赞美。
A、B、D 三项中加点词的运用均符合毕业赠言的语境和情感表达:“叹息”“伤感” 贴合离别场景;“建树” 表达对同学未来成就的期许;“灿烂” 生动描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词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7.(2025六下·永康期末)以下句子选自本册教材,表达的情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对时间流逝的不安和依恋怅失之情)
B.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这些事情表现了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C.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日期的强调,表现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沉痛的哀思。)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答案】B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A 选项中,通过对时间流逝的追问,明显表达了对时间悄然逝去的不安与怅然,理解正确。
B 选项出自课文《那个星期天》,句子描述的是 “我” 在等待母亲回来时做的事,这些动作和场景主要表现的是等待过程中的焦急、期盼与无聊,而非单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情感理解错误。
C 选项中,“永远忘不了” 与具体日期结合,是对父亲遇难日子的铭记,蕴含着深切的怀念与沉痛,理解正确。
D 选项中,“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直接点明了对老师培育之恩的感激,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8.(2025六下·永康期末)以下诗句与它所描写的节日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节)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元宵节)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
【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重要节日
【解析】【分析】结合对诗句的理解,A 选项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新桃换旧符” 是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描写的是春节,相符。
B 选项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对应的是七夕节(乞巧节),相符。
C 选项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桂花”“冷露” 等意象指向的是中秋节,而元宵节的典型元素是花灯、汤圆等,该诗句与元宵节不相符。
D 选项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直接提到 “寒食”,描写的是寒食节,相符。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诗句表述的意思以及相关的传统节日,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9.(2025六下·永康期末)以下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写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B.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C.转眼间,猫摇身一变……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D.“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答案】D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A 选项 “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 “眨眼就到” 夸大了时间流逝的速度,突出春节临近之快。
B 选项 “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用 “大山抖三抖” 夸大了吼声的威力,表现声音之大。
C 选项 “转眼间,猫摇身一变” 中 “转眼间” 虽未极度夸张,但也通过时间的快速转换体现了变化之快,带有一定的夸张意味,强调时间短暂。
D 选项是直接的语言描述,没有使用夸张手法,只是客观陈述小蝎子尾巴的状态,与其他三句的写法不同。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做出正确选择。
(2025六下·永康期末)回忆课文,在语境中填写。
10.岁月匆匆,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中写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11.人们常常用“   ,任尔东西南北风”来赞美像竹子那样坚持不懈的可贵品质。
12.学习要专心,正如《学弈》中写的:“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
13.莫叹时光易老。苏轼曾在《浣溪沙》中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   !
【答案】10.水盆里;饭碗里
11.千磨万击还坚劲
12.弗若之矣;非然也
13.门前流水尚能西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读书方法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0.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写出了时间流逝的悄无声息;
故答案为:水盆里;饭碗里
1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燮《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故答案为:千磨万击还坚劲
1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句意思是虽然两人一起跟弈秋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后者不如前者聪明。我说:不是这样的。
故答案为:弗若之矣;非然也
1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
故答案为:门前流水尚能西
二、阅读与鉴赏(20分)
(2025六下·永康期末)文学性文本
重返家园
①公元2079年,李航跟随父母生活在火星基地已经是第5个年头了。到火星以来,他常梦见故乡,他多么想念故乡的那片枣树林和爷爷的那个小院。
②7月1日,是李航12岁的生日。生日这天,父母送他一张“故乡体验卡”,能用“记忆投影仪”重返童年家园。原来科学家在黄土高原建成了一座能让人瞬间回到记忆故乡的量子传送站。在这个传送站里,有一个神奇的“记忆投影仪”,它能将人最思念的故乡场景变成逼真影像。人们虽无法真正回到过去,却可通过影像重温家乡记忆。
③他拿到了通行卡后,迫不及待地独自踏上了家乡归途。
④蓝光亮起,李航站在一座发光的桥上,桥下云海翻腾,远处浮现出熟悉的村庄。他飞奔而下,脚步落在黄土地上的瞬间,青草香气扑面而来。“和记忆里一模一样!”他摸着村口的老槐树,不断惊叹。
⑤突然,槐树枝头一颗银球发出声音:“识别到访客!正在加载记忆数据……”接着,球体投映出爷爷的身影。“是影像啊!”李航恍然大悟——真正的村庄已迁入地下城,眼前是仪器根据他的记忆重建的幻境。
⑥李航有些失落,但仍走向老屋。走进院门时,他惊呆了:枣树下竟站着真实的爷爷!“爷爷?您怎么……”“傻孩子,仪器能把思念传给远方的人啊!”爷爷笑着张开双臂。原来,系统感应到李航的强烈思念,自动联系了爷爷的通讯设备。
⑦祖孙俩吃枣糕时,天空传来一阵轰鸣。一艘印着五星红旗的星舰穿透云层,舰身闪着金光。“看!‘希望号’运输舰!”李航兴奋地跳起来,“它带着地下城培育的新种子——以后火星也能长出家乡的枣树了!”爷爷望着星舰轻声说:“地上地下,火星地球,只要心念家园,哪里都是中国。”
⑧返程时,李航回望云海中闪耀的星舰与葱茏枣林,忽然明白:科技会更新,但对故土的眷恋,永远像星辰般明亮。
14.李航使用“记忆投影仪”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寻找火星种植的新种子。 B.重温童年家园的记忆。
C.参观地下城的科技设备。 D.测试仪器的运行效果。
15.李航在幻境中看到的村庄实际是什么?(  )
A.被废弃的旧村庄。 B.仪器根据记忆生成的影像。
C.地下城的入口通道。 D.火星基地的模拟景观。
16.爷爷能出现在院子里是因为什么?(  )
A.爷爷提前躲在了枣树下。
B.系统感应到李航思念并联系了爷爷。
C.“希望号”运输舰把爷爷送来了。
D.高科技让爷爷复活过来了。
17.本故事是以李航亲历的事情和心情变化的顺序来叙述的。请把下面的图示填写完整。
18.科幻故事往往充满着美丽的幻想。在本文中,神奇的幻想体现在哪里?请至少找出2处写下来。
19.第⑤自然段中,爷爷为什么说“地上地下,火星地球,只要心念家园,哪里都是中国”?联系上下文写下你的理解。
20.对文中末尾“科技会更新,但对故土的眷恋,永远像星辰般明亮。”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星辰会为人类指引方向,所以思念故乡时应该仰望星空。
B.科技发达和故乡的思念两者之间,科技发展更重要。
C.科技进步能让人随时回到故乡,消除思念。
D.无论科技如何变化,人们对家乡的感情永远不会改变。
【答案】14.B
15.B
16.B
17.迫不及待;梦到家乡摸到老槐树;恍然大悟;惊呆;看到“希望号”运输舰
18.李航通过“记忆投影仪”,重新回到童年的家乡,看到了家乡原来的景象;系统感应到李航的强烈思念,自动联系了爷爷的通讯设备,爷爷和李航团聚了;
19.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运用高科技随时随地看到中国过去和未来的景象,只要想要看到,随时都可以回到在祖国生活的景象。
20.D
【知识点】科学小品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结合文中“在这个传送站里,有一个神奇的“记忆投影仪”,它能将人最思念的故乡场景变成逼真影像。人们虽无法真正回到过去,却可通过影像重温家乡记忆。”的表述,应该选择B项;
故答案为:B
15.结合文中描写,李航在幻境中看到的村庄实际是器根据记忆生成的影像。
故答案为:B
16.结合文中“系统感应到李航的强烈思念,自动联系了爷爷的通讯设备。”的表述,应该选择B项;
故答案为:B
17.结合文中描写,李航拿到通行证,迫不及待;李航梦到家乡摸到老槐树,感到惊叹;发现爷爷的影像,李航恍然大悟;看到真实爷爷,李航惊呆了;看到“希望号”运输舰,李航很兴奋;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迫不及待;梦到家乡摸到老槐树;恍然大悟;惊呆;看到“希望号”运输舰
18.结合文中描写,李航通过“记忆投影仪”,重新回到童年的家乡,看到了家乡原来的景象;系统感应到李航的强烈思念,自动联系了爷爷的通讯设备,爷爷和李航团聚了;这些都体现了神奇的幻想;
故答案为:李航通过“记忆投影仪”,重新回到童年的家乡,看到了家乡原来的景象;系统感应到李航的强烈思念,自动联系了爷爷的通讯设备,爷爷和李航团聚了;
19.结合文中描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运用高科技随时随地看到中国过去和未来的景象,只要想要看到,随时都可以回到中国。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运用高科技随时随地看到中国过去和未来的景象,只要想要看到,随时都可以回到在祖国生活的景象。
20.结合短文内容,句子的核心是 “科技会更新” 与 “对故土的眷恋永远像星辰般明亮” 的对比,强调后者的永恒性。
A 选项将 “星辰” 理解为实际指引方向的工具,偏离了句子中 “星辰般明亮” 比喻眷恋不变的核心,理解错误。
B 选项认为 “科技发展更重要”,与句子突出 “眷恋永远不变” 的表意相悖,理解错误。
C 选项 “科技进步能消除思念” 与句子中 “眷恋永远存在” 的意思完全相反,理解错误。
D 选项准确抓住了 “科技会更新” 但 “眷恋永远不变” 的对比关系,符合句子表达的情感,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D
三、表达与交流(30分)
21.(2025六下·永康期末)编写科幻故事
无论是未来的街头智能机器人,还是《重返家园》中李航神奇的经历,都让我们看到未来科技发展的崭新面貌。你也写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写下来。写前想一想:在你的笔下,人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他们可能运用了哪些新的科学技术?故事中的人物有怎样的神奇经历?把故事写得富有科幻又令人信服。
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不得出现真实学校、姓名。
【答案】 记忆晶体 2077 年的上海,悬浮车道上的磁悬浮车像银色游鱼般穿梭。我站在陆家嘴全息大厦前,指尖划过视网膜上弹出的日程表 —— 今天该给外婆更换记忆晶体了。
外婆的记忆晶体嵌在耳后,像枚碎钻大小的芯片。这种 2060 年普及的神经接口,能存储人类 70% 的显性记忆。但三年前的一场磁暴让她的晶体出现裂痕,最近总把清洁剂当果汁喝。
“小安来啦。” 外婆坐在智能藤椅上,机械手正为她修剪指甲。我刚掏出新晶体,她突然抓住我的手腕:“这是你外公送我的定情信物,可不能丢。” 她掌心的温度传感器传来 36.5℃的暖意,和外公在世时一模一样。
更换过程很顺利。当纳米机器人将新晶体植入时,外婆突然喃喃自语:“1998 年的桂花好香啊。” 全息投影在她面前展开:年轻的外婆穿着碎花裙,在老弄堂里追逐一个穿白衬衫的青年。那是记忆晶体自动修复的隐性记忆,连母亲都没见过。
“原来外公当年总躲在电线杆后看你。” 我笑着擦去外婆眼角的仿生泪液。她却指着投影里的梧桐树:“你看,那时候的叶子是真的会落下来的。”
傍晚回家时,我的个人终端收到提示:检测到外婆将 “小安最爱吃的桂花糖” 录入永久记忆库。悬浮车穿过晚霞时,我突然明白,那些会随时间褪色的细节,才是记忆最珍贵的内核。
夜里,我给记忆晶体设置了新权限 —— 允许所有关于桂花的记忆,自然氧化。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畅想未来的生活,想象科学技术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和变化,内容要具体,想象要丰富大胆,富有新意。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未来的科技生活”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未来晶体已经提带给未来生活的变化,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四、阅读与鉴赏(实用性文本)
(2025六下·永康期末)探秘中国春节美食习俗之吃年糕
【材料一】年糕的文化意义
过年吃年糕,这一传统风俗在大江南北盛行。北方人钟爱白糕,塞北农家则偏爱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闻名遐迩,而台湾的红色糕更是别具一格。“糕”与“高”谐音,年糕寓意深厚:小孩吃了年糕,预示着年年都会长高;大人吃了,则意味着①____;而老年人食用,则寄托着②____。一块年糕,远非寻常食物可比,它更像是过年时不可或缺的一项仪式。唯有品尝了年糕,才算真正迎来了新年。许多地区把年糕当做供奉天神、祖先的祭品,做庄重的祈祷以求得神灵保佑。
【材料二】中国南、北年糕习俗对比表
地区 年糕种类 食用方式 口感特点 寓意 特殊习俗
江南 水磨年糕 多用于蒸食、切片炒菜、煮汤 细腻、软滑、味浓香甜 年年高升,生活富足 常做成元宝、鲤鱼等吉祥形状
北方 黄米年糕 多用于蒸、煮汤,蒸熟后切片煎炸或蘸糖 鲜嫩、有嚼劲、风味浓郁 丰收团圆,步步高升 养生、祭祀和馈赠亲友
【材料三】闽南人吃年糕的习俗
新年临近,闽南地区家家户户把糯米泡在水中,经过磨、舂、蒸等工序,过年时蒸上一笼年糕,那香甜的适口口感,那浓浓的年味,随着袅袅炊烟气,慢慢飘上心头。在闽南有“碗糕”的习俗,蒸“碗糕”得先发酵,所以“碗糕”有发家致富之义;而且蒸碗糕时,糕的顶部会裂开,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
【材料四】年糕的营养成分
年糕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其中的维生素B族,有助于温暖脾胃、补益中气;钙对于促进骨骼发育、维持骨骼健康具有显著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糕中还富含钾元素,对于维持酸碱平衡以及保持神经肌肉功能正常都至关重要。
然而,食用年糕也需注意适量。过量食用年糕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腹胀、滞气等胃肠道反应。过量食用还可能因热量摄入过多,不利于体重控制。
22.根据材料,以下不是我们南方年糕特点的一项是(  )
A.种类为水磨年糕。
B.食用时,大多蒸熟后切片煎炸或蘸糖吃。
C.口感细腻、软滑、味浓香甜。
D.年糕常做成元宝、鲤鱼等吉祥形状。
23.以下有关年糕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台湾人最爱吃黄米糕。
B.吃年糕几乎成了中国人过新年的标志。
C.做年糕主要是为了供奉天神。
D.吃年糕对维持骨骼健康没有作用。
24.材料一中加点部分写出了吃年糕的寓意,请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5.仿照材料二的表格,把材料三中“闽南人吃年糕的习俗”的内容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地区 年糕种类 食用方式 口感特点 寓意 特殊习俗
闽南     蒸食            
26.下面是正月里小华和妹妹的谈话,请根据所选材料把对话补充完整。
妹妹:哥哥,我们为什么每年都吃年糕呀?
小华:年年吃年糕,是因为   。(至少写出2个原因)
妹妹:哦。那我今天、明天餐餐都吃年糕。
小华:那不行,   。
27.吃年糕寓意深厚。我还知道过年吃鱼的寓意是   。另外,我猜浦江人每逢元宵节吃圆圆麦饼的寓意可能是   。
【答案】22.B
23.B
24.事业步步高升;健康长寿、福寿绵长
25.水磨年糕;香甜适口;年年高升,生活富足;糕的顶部会裂开,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
26.“糕”与“高”谐音,年糕寓意深厚;年糕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因为过量食用年糕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腹胀、滞气等胃肠道反应。过量食用还可能因热量摄入过多,不利于体重控制,所以吃年糕要适量。
27.年年有余;团团圆圆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2.结合材料二,ACD三项都描写了南方年糕的特点,符合材料内容;
B项中“多用于蒸食、切片炒菜、煮汤”不符合南方年糕的食用方式,这项错误。
故答案为:B
23.A项结合“而台湾的红色糕更是别具一格”的表述,这项错误;
B项结合“ 过年吃年糕,这一传统风俗在大江南北盛行。 ”的表述,这项正确;
C项结合材料内容,做年糕主要为了节日的美好寓意;这项表述错误;
D项结合“年糕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其中的维生素B族,有助于温暖脾胃、补益中气;钙对于促进骨骼发育、维持骨骼健康具有显著作用。”的表述,这项错误;
故答案为:B
24.从 “糕” 与 “高” 的谐音寓意出发,结合不同人群的特点延伸:成人更关注事业、工作等方面的发展,用 “步步高升” 等词契合其期许;老年人则侧重健康与寿命,“健康长寿” 等表达符合对他们的美好祝愿,使寓意既贴合谐音,又符合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
故答案为:事业步步高升;健康长寿、福寿绵长
25.结合材料内容,闽南地区的年糕属于水磨年糕,口感特点是香甜适口,寓意年年高升,生活富足;闽南年糕蒸碗糕时,糕的顶部会裂开,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结合材料内容,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水磨年糕;香甜适口;年年高升,生活富足;糕的顶部会裂开,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
26.结合材料内容,吃年糕是因为“糕”与“高”谐音,年糕寓意深厚;年糕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因为过量食用年糕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腹胀、滞气等胃肠道反应。过量食用还可能因热量摄入过多,不利于体重控制,所以吃年糕要适量。
故答案为:“糕”与“高”谐音,年糕寓意深厚;年糕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因为过量食用年糕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腹胀、滞气等胃肠道反应。过量食用还可能因热量摄入过多,不利于体重控制,所以吃年糕要适量。
27.结合节日习俗,过年吃鱼的寓意是“年年有余”;浦江人每逢元宵节吃圆圆麦饼的寓意“团团圆圆”“幸福圆满”;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年年有余;团团圆圆;
五、整本书阅读(3分)
(2025六下·永康期末)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一天,大概是正午时候,我忽然在海边发现了一个人的赤脚脚印。我顿时被吓得目瞪口呆,活像是见了鬼。我跑到脚印跟前,看看没有别的脚印,看看它会不会是我的幻觉。可是,一点儿也不错,这是一个人的脚印,脚趾头、脚后跟样样俱全。至于它是怎么来的,那我就不得而知了。我提醒我在我的防御工事跑去。
28.在原著中,“脚印”是怎么回事?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我”下船登岸时留下的。 B.是“我”产生的幻想。
C.是野人的脚印。 D.是游客留下的脚印。
29.小华整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时,应该与以下的哪一组书放在同一层书架上?(  )
A.《童年》《小英雄雨来》
B.《宝葫芦的秘密》《小兵张嘎》
C.《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D.《西游记》《福尔摩斯探案集》
30.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等世界名著时,小华用的读书方法不太合理的一个是(  )
A.每天摘录500字并背诵下来。
B.了解写作背景帮助理解。
C.在书的空白处写点批注。
D.画人物图完成图谱,帮助理清人物关系。
【答案】28.C
29.C
30.A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8.《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生活多年,与世隔绝,当他发现这个脚印时,极度震惊和恐惧。
A 选项错误,鲁滨逊登岛已久,且对自己登岛时的痕迹有清晰记忆,这个脚印并非他自己留下的。
B 选项错误,脚印有具体的形态(脚趾头、脚后跟俱全),并非鲁滨逊的幻想。
C 选项正确,这个脚印实际上是岛上野人的脚印,这一发现让鲁滨逊意识到岛上还有其他人类,且是未开化的野人,也推动了后续故事中鲁滨逊遇到星期五等情节的发展。
D 选项错误,在鲁滨逊所处的环境中,荒岛上并没有其他游客。
故答案为:C
29.结合相关原著内容,《鲁滨逊漂流记》的核心是冒险、探索与个人在困境中的成长,属于冒险题材小说,尤其侧重主角在特殊环境中的奇遇与自我突破。
A 选项中,《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侧重童年生活与成长感悟;《小英雄雨来》是红色经典,讲述少年英雄的抗日故事,与冒险题材关联较弱。
B 选项中,《宝葫芦的秘密》是带有奇幻色彩的儿童文学,侧重愿望与成长的寓言;《小兵张嘎》同样是抗日题材的少年英雄故事,不符合冒险题材的核心。
C 选项中,《骑鹅旅行记》讲述少年尼尔斯骑鹅周游各地的冒险经历,《汤姆 索亚历险记》描绘少年汤姆的一系列探险与奇遇,两者均以 “冒险、探索、成长” 为核心,与《鲁滨逊漂流记》的题材和主题高度契合。
D 选项中,《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侧重神话冒险与宗教隐喻;《福尔摩斯探案集》是推理侦探小说,侧重逻辑推理与案件侦破,与《鲁滨逊漂流记》的写实向冒险题材差异较大。
故答案为:C
30.结合名著阅读的相关方法,阅读世界名著的核心目的是理解内容、感受思想、积累体验,合理的读书方法应服务于这一目的:
B 选项 “了解写作背景” 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和作者意图,是合理的方法;
C 选项 “写批注” 可以及时记录阅读时的思考、感悟或疑问,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是有效的深度阅读方式;
D 选项 “画人物图谱” 能清晰梳理人物关系,尤其适合情节复杂的作品,有助于把握故事脉络,方法合理;
A 选项 “每天摘录 500 字并背诵” 脱离了阅读的核心目的。名著的价值不在于机械背诵文字,而在于理解文字背后的思想和情感。过度强调背诵摘录内容,可能导致读者忽视对文本的整体理解,陷入形式化的积累,这种方法不合理。
故答案为:A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