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课时 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 1将下列运算符号分别填入算式 6 ( ◇2)的◇ 中,计算结果最小的是 ( )2A.+ B.- C.× D.÷2.我们把 2 ÷ 2 ÷ 2记作2③,( 4) ÷ ( 4) 记作( 4)②,那么计算 9 × ( 3)④ 的结果为( )A.1 B.3 C.1 D.13 93.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反映出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下降约 0.6 ℃ .有一座海拔为 2 350米的山,在这座山上海拔为 350米的地方测得气温是 6℃ ,则此时山顶的气温约为____℃ .4.计算下列各题:(1)18 6 ÷ ( 2) × ( 1 ) ;3(2) 3 [ 5 + (1 0.2 × 5 ) ÷ ( 2)] ;3(3) 2 ÷ ( 4 ) 24 × ( 2 3 1 ) .3 3 3 4 1221/69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5.阅读下面解题过程:计算:( 15) ÷ ( 1 3 3) × 6 .3 2解:( 15) ÷ ( 1 3 3) × 63 2= ( 15) ÷ ( 25 ) × 6 (第一步)6= ( 15) ÷ ( 25) (第二步)= 3 (第三步).5回答:(1)上面解题过程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是第几步?第二处是第几步?(2)请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6. 1阅读下列材料:计算: ÷ ( 1 1+ 1 ) .24 3 4 12= 1 ÷ 1 1 ÷ 1+ 1 ÷ 1 = 1 1 1解法一:原式 × 3 × 4 + × 12 = 11 .24 3 24 4 24 12 24 24 24 241 4解法二:原式= ÷ ( 3 + 1 ) = 1 ÷ 2 = 1 × 6 = 1 .24 12 12 12 24 12 24 4解法三:原式的倒数= ( 1 1 + 1 ) ÷ 1 = ( 1 1 + 1 ) × 24 = 1 × 24 1 × 24 + 1 × 24 = 4 ,3 4 12 24 3 4 12 3 4 12所以原式= 1 .4(1)上述得到的结果不同,你认为解法____是错误的.1 1 3 2 2(2)请你选择合适的解法计算:( ) ÷ ( + ) .42 6 14 3 722/69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数学思想——有理数运算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思想方法 1 分类讨论思想1.已知| | = 5,| | = 4 .(1)若 < 0,则 + 的值为_______;(2)若| + | = + ,则 的值为_________.2. > 0 | | + | | | |若 ,化简: = _______. 思想方法 2 数形结合思想3.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 , 的点如图所示,已知 + < 0, < 0,给出四个结论:① < 0;② + < 0 ;③| | | | > 0;④| | < | | ,其中一定成立的结论个数为( )A.1 B.2 C.3 D.4思想方法 3 转化思想(减法转化为加法,除法转化为乘法)4.计算:(1) | 0.5| ( 3 1 ) + 2.75 7 1 ;4 22(2) ÷ ( 1 ) ÷ ( 3 2 ) × 5 2 .5 3 5 323/69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一题练透——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实际应用小明的妈妈在某模具厂工作,厂里规定每个工人每周要生产某种模具 280个,计划每天生产 40个,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的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小明妈妈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增减产值 +8 1 4 +9 13 +7 0(1)小明的妈妈本周实际生产模具多少个?(2)该厂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个模具可得工资 6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的部分每个另奖 3元;若没有完成任务,则少生产一个倒扣 2元.小明的妈妈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3)在(2)的条件下,①若将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改为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则在此方式下小明的妈妈这一周的工资与按日计件的工资哪一个更多?请说明理由.②若按“每周计件工资制”的方式,小明的妈妈这一周的工资要想达到 1806元,则她一周需要生产多少个模具?③若按“每日计件工资制”的方式,且某周中的星期一至星期六每天生产模具的个数分别是 45,38,43,40,41,36,小明妈妈这一周的工资要想达到 1 803元,则她星期日需要生产多少个模具?24/69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课时 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将下列运算符号分别填入算式 6 ( 1◇2)的◇ 中,计算结果最小的是 ( )2A.+ B.- C.× D.÷1解析: 当填入“+”时,6 ( + 2) = 6 3 = 92 2 2当填入“-”时,6 ( 1 2) = 6 + 5 = 17;2 2 21当填入“×”时,6 ( × 2) = 6 + 1 = 7 ;2当填入“÷ ”时,6 ( 1÷ 2) = 6 + 1 = 25. 17 > 7 > 25 9因为 > ,2 4 4 2 4 2所以填入“+ ”时,计算结果最小.2.我们把 2 ÷ 2 ÷ 2记作2③,( 4) ÷ ( 4) 记作( 4)②,那么计算 9 × ( 3)④ 的结果为( )A.1 B.3 C.1 D.13 9解析: 9 × ( 3)④ = 9 × [( 3) ÷ ( 3) ÷ ( 3) ÷ ( 3)] = 9 × [( 3) × ( 1 ) × ( 1 ) ×3 3( 1 )] = 9 × 1 = 1 .3 93.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反映出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下降约 0.6 ℃ .有一座海拔为 2 350米的山,在这座山上海拔为 350米的地方测得气温是 6℃ ,则此时山顶的气温约为____℃ .解析: 根据题意得,山顶比海拔 350米高的地方高 2 350 350 = 2 000 (米),所以此时山6 2 000顶的气温约为 × 0.6 = 6(℃) .1004.计算下列各题:(1)18 6 ÷ ( 2) × ( 1 ) ;327/106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解:18 6 ÷ ( 2) × ( 1 )3= 18 6 × ( 1 ) × ( 1 )2 3= 18 1= 17 .(2) 3 [ 5 + (1 0.2 × 5 ) ÷ ( 2)] ;3解: 3 [ 5 + (1 0.2 × 5 ) ÷ ( 2)]3= 3 [ 5 + 2 × ( 1 )]3 2= 3 ( 5 1 )3= 3 ( 16 )3= 7 .32(3) ÷ ( 4 ) 24 × ( 2 3 1 ) .3 3 3 4 12 2 ÷ ( 4 ) 24 × ( 2 3 1解: )3 3 3 4 12= 2 × ( 3 ) 24 × 2 24 × ( 3 ) 24 × ( 1 )3 4 3 4 12= 1 16 + 18 + 22= 4 1 .25.阅读下面解题过程:计算:( 15) ÷ ( 1 3 3) × 6 .3 2解:( 15) ÷ ( 1 3 3) × 63 2= ( 15) ÷ ( 25 ) × 6 (第一步)6= ( 15) ÷ ( 25) (第二步)= 3 (第三步).528/106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回答:(1)上面解题过程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是第几步?第二处是第几步?解:第一处错误是第二步,第二处错误是第三步.(2)请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解:正确的解题过程如下:( 15) ÷ ( 1 3 3) × 63 2= ( 15) ÷ ( 25 ) × 66= 15 × 6 × 625= 108 .56. 1 1 1 1阅读下列材料:计算: ÷ ( + ) .24 3 4 12= 1 ÷ 1 1 ÷ 1+ 1 ÷ 1 = 1 × 3 1 × 4+ 1 × 12 = 11解法一:原式 .24 3 24 4 24 12 24 24 24 241 4 3 1 1 2解法二:原式= ÷ ( + ) = ÷ = 1 × 6 = 1 .24 12 12 12 24 12 24 41 1 1 1 1 1 1 1解法三:原式的倒数= ( + ) ÷ = ( + ) × 24 = × 24 1 × 24 + 1 × 24 = 4 ,3 4 12 24 3 4 12 3 4 12= 1所以原式 .4(1)上述得到的结果不同,你认为解法____是错误的.解析: 因为除法没有分配律,所以解法一是错误的.1 1 3 2 2(2)请你选择合适的解法计算:( ) ÷ ( + ) .42 6 14 3 7解:选择解法二,( 1 ) ÷ ( 1 3 + 2 2 )42 6 14 3 7= ( 1 ) ÷ ( 7 9 + 28 12 )42 42 42 42 42= ( 1 ) ÷ 1442 42= ( 1 ) × 4242 1429/106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1 .14选择解法三,原式的倒数= ( 1 3 + 2 2 ) ÷ ( 1 )6 14 3 7 42= ( 1 3 + 2 2 ) × ( 42)6 14 3 7= 1 × ( 42) 3 × ( 42) + 2 × ( 42) 2 × ( 42)6 14 3 7= 7+ 9 28 + 12= ( 7 28) + (9 + 12)= 35 + 21= 14 ,所以原式= 1 .14数学思想有理数运算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思想方法 1 分类讨论思想1.已知| | = 5,| | = 4 .(1)若 < 0,则 + 的值为_______;解析: 因为 < 0( , 异号),所以 = 5, = 4或 = 5, = 4 ,所以 + = 1 或1.(2)若| + | = + ,则 的值为_________.解析: 因为| + | = + ,所以 + ≥ 0,所以 = 5, = 4 或 4,所以 = 20 或 20.2. > 0 | | + | | | |若 ,化简: = _______. 解析:因为 > 0,所以 , 同号.当 > 0, > 0 时,| | + | | | | = 1 + 1 1 = 1;当 < 0, < 0 时, 30/106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 + | | | | = 1 1 1 = 3. | | + | | | |综上, 的值为 1或 3 . 思想方法 2 数形结合思想3.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 , 的点如图所示,已知 + < 0, < 0,给出四个结论:① < 0;② + < 0 ;③| | | | > 0;④| | < | | ,其中一定成立的结论个数为( )A.1 B.2 C.3 D.4解析: 因为 < 0,且点 在点 的左边,所以 < 0, > 0 .因为 + < 0,且点 在点 的左边,所以| | > | |.① 的符号无法确定,故 < 0 不一定成立,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因为 的符号无法确定,故 + < 0不一定成立,故②不符合题意;③因为| | > | | ,所以| | | | >0,故③一定成立,符合题意;④因为 < 0, > 0 ,所以原点在点 和点 之间,因为| |表示点 与点 之间的距离,| |表示点 到原点的距离,所以| | > | | ,故④不成立,不符合题意.综上,一定成立的结论是③,共 1个.思想方法 3 转化思想(减法转化为加法,除法转化为乘法)4.计算:(1) | 0.5| ( 3 1 ) + 2.75 7 1 ;4 2解: | 0.5| ( 3 1 ) + 2.75 7 14 2= 1+ 3 1 + 2 3 7 12 4 4 2= ( 1 7 1 ) + (3 1 + 2 3 )2 2 4 4= 8+ 6= 2 .2 2 ÷ ( 1( ) ) ÷ ( 3 2 ) × 5 2 .5 3 5 3解: 2 ÷ ( 1 ) ÷ ( 3 2 ) × 5 25 3 5 3= 2 × ( 3) × ( 5 ) × 175 17 331/106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2 .一题练透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实际应用小明的妈妈在某模具厂工作,厂里规定每个工人每周要生产某种模具 280个,计划每天生产 40个,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的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小明妈妈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增减产值 +8 1 4 +9 13 +7 0(1)小明的妈妈本周实际生产模具多少个?解: +8 + 1 + 4 + +9 + 13 + +7 + 0= 8 1 4 + 9 13 + 7 + 0 = 6,280 + 6 = 286 (个),故小明的妈妈本周实际生产模具 286个.(2)该厂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个模具可得工资 6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的部分每个另奖 3元;若没有完成任务,则少生产一个倒扣 2元.小明的妈妈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解:286 × 6 + (8 + 9 + 7) × 3 + (1 + 4 + 13) × ( 2) = 1 752 (元),故小明的妈妈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 1 752元.(3)在(2)的条件下,①若将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改为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则在此方式下小明的妈妈这一周的工资与按日计件的工资哪一个更多?请说明理由.解:按日计件的工资更多.理由如下:若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则小明的妈妈这一周的工资总额为280 × 6 + 6 × (6 + 3) = 1 734 (元).因为 1 752 > 1 734 ,所以按日计件的工资更多.②若按“每周计件工资制”的方式,小明的妈妈这一周的工资要想达到 1806元,则她一周需要生产多少个模具?32/106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解:(1 806 280 × 6) ÷ (6 + 3) = 14,280 + 14 = 294 (个),故她一周需要生产 294个模具.③若按“每日计件工资制”的方式,且某周中的星期一至星期六每天生产模具的个数分别是 45,38,43,40,41,36,小明妈妈这一周的工资要想达到 1 803元,则她星期日需要生产多少个模具?解:星期一至星期六的工资总额为(45 + 38 + 43 + 40 + 41 + 36) × 6 + (5 × 3 2 × 2 + 3 ×3 + 1 × 3 4 × 2) = 1 473 (元),所以星期日的工资为 1 803 1 473 = 330 (元),330 40 × 6 = 90(元),90 ÷ (6 + 3) = 10 (个),40 + 10 = 50 (个),故她星期日需要生产 50个模具.33/10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答案.pdf 2.2.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