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五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百科竞赛真题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五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百科竞赛真题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五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百科竞赛真题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试卷共40题,每题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分值按正确选项的个数平均分配。)
1.(2022五上·深圳竞赛)中国象棋棋盘的分界线是楚河汉界。“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阳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楚河汉界在今天的(  )。
A.河北省 B.河南省 C.湖北省 D.湖南省
2.(2022五上·深圳竞赛)以下属于自然科学的是(  )。
A.生物 B.化学 C.物理 D.数学
3.(2022五上·深圳竞赛)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每一项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正确的是(  )。
A.坎儿井、长城、京杭大运河 B.长城、京杭大运河、灵渠
C.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 D.长城、坎儿井、都江堰
4.(2022五上·深圳竞赛)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注重点、线与墨块交融的韵律感,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和现代气息。如图,这是一幅表现江南水乡的作品,根据此画的表现手法,这是一副(  )。
A.抽象画 B.水彩画 C.油画 D.具象画
5.(2022五上·深圳竞赛)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剪断铁丝等较硬的物体,下图中的四种剪刀应选择(  )。
A. B. C. D.
6.(2022五上·深圳竞赛)小明说:“北京是全国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地区,这里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要科研机构,还有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大剧院、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小明以上关于对北京的表述,说明北京是(  )。
A.全国的政治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我国对外交往中心 D.全国文化中心
7.(2022五上·深圳竞赛)下列古诗诗句,关于地形和地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唐代著名诗人卢纶的“巴路缘云出,蛮乡入洞深”,说的是四川的喀斯特地貌
B.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说明了黄河的流向,也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展现出我国内蒙古高原辽阔壮丽的草原地貌,描绘了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与和平宁静的牧区图景
D.宋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
8.(2022五上·深圳竞赛)《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下面关于此诗解说正确的是(  )。
A.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
B.《月夜》反映的时节是惊蛰
C.“南斗”指的是北斗星以南,形似“斗”的六颗星
D.《月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
9.(2022五上·深圳竞赛)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保护系统,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汽车安全气囊中主要使用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气体 D.氮气
10.(2022五上·深圳竞赛)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新馆展出,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定义为我国古代的新四大发明。下列表述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原四大发明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
B.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代表了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C.与火药和指南针相比,青铜和瓷器技术更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D.中国瓷器文化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英语中“中国”称为“China”即瓷器
11.(2022五上·深圳竞赛)从古至今,计时仪器的演变正确的是(  )。
A.圭表→水钟→机械摆钟→原子钟→石英钟
B.圭表→水钟→机械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C.圭表→机械摆钟→水钟→石英钟→原子钟
D.圭表→机械摆钟→水钟→原子钟→石英钟
12.(2022五上·深圳竞赛)穿越历史,假如你是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商人,携带下西洋同时符合历史事实的商品有(  )。
A.瓷器 B.香料 C.珠宝 D.茶叶
13.(2022五上·深圳竞赛)在制药过程中,有些抗菌素需要从溶液中提取,但提取抗菌素不能超过80℃。下面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办法合理的是(  )。
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14.(2022五上·深圳竞赛)谚语“一季种田,三季收稻”,意思是说一年中种一季田,可收获三季稻。我国地域辽阔,最适合“一季种田,三季收稻”的地方是(  )。
A.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成都平原
C.海南岛东部平原 D.华北平原
15.(2022五上·深圳竞赛)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B.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人们挑选瓷器时,敲击判断瓷器的完好程度,说明声音传递了能量
D.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传递了信息
16.(2022五上·深圳竞赛)“脸谱”是中国传统戏剧里的彩色化妆。京剧脸谱更是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如图,下面说法符合图意的有(  )。
A.图示脸谱,表现的是“生” B.图示脸谱,表现的是“净”
C.图示脸谱,表现的是“末” D.图示脸谱,表现的是“丑”
17.(2022五上·深圳竞赛)植物的花形态各异。请分析下列市场上出售的蜂蜜中,最有可能为假冒伪劣的是(  )。
A.槐花蜜 B.金银花蜜 C.桂花蜜 D.油菜花蜜
18.(2022五上·深圳竞赛)考古学家在一艘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青瓷、白瓷、青花瓷等瓷器。请分析和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  )。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东汉
19.(2022五上·深圳竞赛)小明同学不小心碰到了加热后的金属汤勺,结果手被烫伤了。下列做法和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明立刻用冷水冲洗烫伤的地方
B.手被瞬间烫伤,说明汤勺和手之间的温差很大
C.汤勺和手之间发生了热传导现象
D.从烫伤现象分析,热在金属汤勺内的传递是同步同时的
20.(2022五上·深圳竞赛)小丽发现:将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煎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  )。
A.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 B.油比水的密度大
C.油的沸点比水高 D.油的导热性比水好
21.(2022五上·深圳竞赛)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光能。通过某种方式,光能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汽车是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人造地球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煤、石油、天然气,归根结底可以理解为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22.(2022五上·深圳竞赛)同时符合“北半球、东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的地点的是(  )。
A. B.
C. D.
23.(2022五上·深圳竞赛)2022 年 9 月 17 日,是 9 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这一天是全民(  )。
A.安全教育日 B.国防教育日 C.国际教育日 D.交通教育日
24.(2022五上·深圳竞赛)经过一段时间,放在箱子中的卫生球就会变小。和卫生球变小现象一致的是(  )。
A.屋顶上的积雪慢慢不见了 B.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
C.冰块吸热后逐渐熔化 D.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
25.(2022五上·深圳竞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下面分析符合其中道理的是(  )。
A.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人应利用有利条件,回避不利条件
26.(2022五上·深圳竞赛)成语典故“讳疾忌医 ”中的君王是(  )。
A.蔡桓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27.(2022五上·深圳竞赛)交通标志是用文字或符号传递引导、限制、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如图,下面关于此交通标志描述正确的是(  )。
A.此标志属于“交通主标志” B.此标志属于“交通辅标志”
C.此标志属于“警告标志” D.此标志属于“禁令标志”
28.(2022五上·深圳竞赛)我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自2008 年我国还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时间为每年农历(  )。
A.春分 B.谷雨 C.大满 D.秋分
29.(2022五上·深圳竞赛)中国古代,把楼阁看作是神圣、尊贵和威严的象征。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的是(  )。
A.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 B.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
C.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 D.江苏省苏州市松鹤楼
30.(2022五上·深圳竞赛)传统观点认为:变色龙的皮下具有三种色素细胞,其变色的原理在于有两种色素细胞的位置变化。它们是(  )。
A.灰色和蓝色 B.蓝色和绿色 C.黄色和绿色 D.绿色和灰色
31.(2022五上·深圳竞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
B.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反射现象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被分解成七种颜色,就像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一样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32.(2022五上·深圳竞赛)雪糕吃起来比较软,而冰块吃起来却比较硬。这是因为(  )。
A.冰块中水的纯度高,雪糕中水的纯度低
B.冰块的温度比雪糕的温度低造成的
C.冰块结晶完整,雪糕晶体较小
D.雪糕的温度比冰块的温度低造成的
33.(2022五上·深圳竞赛)小明同学一家准备假期外出旅游。听说在网上购买机票方便便宜。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
A.搜索到“400”开头的订票电话,直接电话订票
B.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任意搜寻最低机票进行购买
C.在航空公司官方网站进行购买
D.在主流网站(比如携程网)上,通过第三方支付机票款项
34.(2022五上·深圳竞赛)穿衣指数是根据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去提醒人们适当着装。同一时间,造成全国穿衣指数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地势高低 C.海陆位置 D.风俗习惯
35.(2022五上·深圳竞赛)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面关于小学生体质测试表述正确的是(  )。
A.1-2年小学生体质测试内容:10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
B.3-4年级小学生体质测试内容:10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C.5-6年级小学生体质测试内容: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
D.除以上的体育项目测试以外,1-6年级的小学生还需要测试体重指数和肺活量
36.(2022五上·深圳竞赛)如图,如果树木枝条被环剥一圈,就会形成树瘤。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的有机养料运输的方向是由叶、茎到根
B.树瘤主要形成于环剥处的下方
C.植物是通过树皮部分运输水和养料的
D.树瘤是由于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养料积累膨胀起来的
37.(2022五上·深圳竞赛)我国壮族、布依族、傣族等一些少数民族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的。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目前世界上最早挖掘出的铜鼓类型是(  )。
A.冷水冲型 B.万家坝型 C.石寨山型 D.箍圈型
38.(2022五上·深圳竞赛)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中部地区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能随水进入北京的鱼类有(  )。
A.湖泊定居性鱼类 B.食草性鱼类
C.江海洄游性鱼类 D.白鳍豚
39.(2022五上·深圳竞赛)针对新冠疫情,很多城市建立了方舱医院。此措施主要是为了(  )。
A.保护易感人群 B.收治其他病人
C.控制传染源 D.以上都正确
40.(2022五上·深圳竞赛)如图所示,是一款带有开关和指示灯的移动接线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线板的插头都是两脚插头
B.移动接线板上的开关和指示灯是串联的
C.移动接线板上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是并联的
D.此移动接线板可以同时使用三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体育常识
【解析】【分析】“楚河汉界”,是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两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荥阳"在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下辖县级市。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2.【答案】A,B,C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明确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及生命现象,而数学属于形式科学,研究抽象结构和逻辑关系。
生物、化学、物理直接研究自然现象,属于自然科学。数学虽为科学的重要工具,但属于形式科学,不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A.生物: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的活动规律,属于自然科学。
B.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属于自然科学。
C.物理: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属于自然科学。
D.数学:研究数量、结构、空间等抽象概念,属于形式科学,不属于自然科学。
故答案为: A B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概念的理解,需要区分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如形式科学)的界限。
3.【答案】A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 中国古代三大工程:长城、大运河、坎儿井,三大工程凝聚千年智慧,从烽火连天的军事防线到贯通南北的经济命脉,再到沙漠中的生命之源,每一砖一渠都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创造力。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的掌握。
4.【答案】A
【知识点】名家名画
【解析】【分析】吴冠中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其艺术风格融合了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水墨意境,形成独特的中西结合特色。他常以油画表现风景,笔触简练、色彩鲜明。《春在武汉》作为其描绘城市景观的作品,属于油画范畴。
A.形象画:非标准艺术分类术语,排除。
B.水彩画:吴冠中虽涉猎多种媒介,但代表作为油画与水墨,水彩非主要形式。
C.油画:符合其创作特点及该作品的风格。
D.绘画:泛指所有画种,过于笼统,不具体。
故答案为: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其艺术风格的了解掌握。
5.【答案】B
【知识点】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A、B、C图中剪刀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都不符合题意。
D、此剪刀的动力臂远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杠杆的分类方法选择合适的剪刀,以剪断较硬的物体。
6.【答案】D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这里不仅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众多科学研究机构,而且荟萃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等院校。此外,还有规模宏大的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诸多文化场所。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北京市的城市职能,要理解记忆。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7.【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A.有误,卢纶诗句"巴路绿云出,蛮乡入洞深"被明确描述为描写贵州喀斯特地貌的典型诗句,而非四川 。其中:"巴路"指古代巴蜀通往云贵的道路;"蛮乡"是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古称;"洞深"特指贵州发育中的溶洞系统。
B. 正确,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明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C. 正确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我国内蒙古辽阔壮丽的草原地貌。
D. 正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典型的山地地形。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地形特征。
8.【答案】A,B,C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月夜》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记叙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诗的后二句记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诗中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变化,又是静美的。
故答案为: A B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文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9.【答案】D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在碰撞时快速生成大量气体以填充气囊。
A. 空气:储存压缩空气需要较大容器,且无法实现快速充气,不符合安全气囊的瞬时需求。
B. 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若车内有火源可能引发二次危险,安全性不足。
C. 二氧化碳气体 :具有易燃易爆,同样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安全要求。
D. 氮气:氮气因其稳定性高、无毒且隔热性好,能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充气(0.1秒内完成),有效保护车内人员。氮气通过叠氮化钠分解或压缩空气净化获得,确保充气速度与安全性。
因此正确答案为D.氮气。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生活常识的能力。
10.【答案】B,D
【知识点】常见发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需要掌握丝绸、青铜、瓷器的重要性和重大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丝绸、青铜、瓷器的重要性和重大影响解答即可。
依据题中“新四大发明”在“四大发明”新增加了三个“丝绸、青铜、瓷器”,说明丝绸、青铜、瓷器的重要性和重大影响,同时也说明原四大发明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故B、D项复合题中观点,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考查对丝绸、青铜、瓷器的重要性和重大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B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我国古代,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的方法或工具。有日晷 、漏、圭表等等,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机械表是现代计时仪器。测量时间的方法。古代:日晷 、水钟、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钟表(机械表、石英钟、电子表等)。从古至今,计时仪器的演变正确的是:圭表--水钟--机械摆钟--石英钟--原子钟。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计时仪器的演变,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2.【答案】A,D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题目考查郑和下西洋的贸易商品。A: 瓷器:明朝瓷器工艺成熟,青花瓷闻名世界,是出口核心商品。
B: 香料:香料如胡椒、丁香主要产自东南亚,是郑和船队从海外带回的货物而非出口商品。
C: 珠宝:珠宝多为异域进贡或贸易所得,如红宝石、珍珠等,并非中国本土大量生产。
D:茶叶:郑和下西洋中的茶叶贸易茶叶作为一种关键的贸易商品在郑和的远航中占据了必不可少地位。
因此,商人携带出售的应为本国生产的AD。
故答案为:AD
【点评】本题考查明朝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郑和下西洋时,中国作为贸易输出国,主要携带本国特产的高价值商品。
13.【答案】C
【知识点】生物科普知识
【解析】【分析】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水的沸点和液面上方的气压大小有关,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反之,水的沸点升高。
A、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此方法不可行。
B、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缩短加热沸腾时间,水的温度仍为100C,并不能降温,此方法不可行;
C、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C,此方法是可行的;
D、增加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高于80℃,此方法不可行;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液体的沸点和液体上方的气压大小的关系,液体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会越高;反之,液体的沸点就会越低。
14.【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与环境
【解析】【分析】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条件充足,故适宜发展三季稻;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15.【答案】A,B,D
【知识点】声、光、能量
【解析】【分析】A、 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A说法正确;
B、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B说法正确;
C、 人们挑选瓷器时通过敲击判断其完好程度,主要利用声音传递 信息 的特性。故C说法错误;
D、 根据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渔民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A B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具体实例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这一特点的联系能力,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现象
16.【答案】D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符合图意的是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脸谱常识的能力。
17.【答案】B
【知识点】健康与卫生
【解析】【分析】与其它几种花朵不同,金银花虽然具有蜜腺,但是花管细长,位于底部。通常蜜蜂的吻无法达到如此深的底部。且金银花少有野生,人工种植不待花冠打开便去采收了,由此难以得到纯正的金银花蜜。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对市场上出售的蜂蜜假冒伪劣的判断能力。
18.【答案】C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A、材料中说有大量的青花瓷,唐朝没有。
B、南宋时期也没有出现青花瓷。
C、元朝海外贸易发达,而且元朝出现了青花瓷,坚持和白痴早在元朝之前就有了。
D、东汉时期还没有出现青花瓷,海外贸易也不是非常发达。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及朝代特征,重点区分青花瓷出现的时期与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19.【答案】D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小明同学不小心碰到了加热后的金属汤勺,结果手被烫伤了。
A:正确,小明立刻用冷水冲洗烫伤的地方, 快速降温并阻止热力渗透 。
B:正确,手被瞬间烫伤,说明汤勺和手之间的温差很大。
C:正确,汤勺和手之间发生了热传导现象
D:从烫伤现象分析,热在金属汤勺内的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不是同步同时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热传递现象。
20.【答案】C
【知识点】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食物变黄变焦需要达到一定高温。水的沸点是100℃,而油的沸点更高(通常超过200C)。当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再上升,因此油煎能提供更高温度。
A选项错误,因热量与质量、温度变化有关,题目未限定条件。
B选项错误,水的比热容比油大。
D选项错误,油的导热性比水差。
C选项正确,油的高沸点使食物受热温度更高。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比较水和油的物理性质对烹饪温度的影响。关键点在于理解沸点不同导致温度差异,从而影响食物是否变黄变焦。
21.【答案】A,B,C,D
【知识点】声、光、能量
【解析】【分析】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A. 描述正确 。太阳能汽车消耗了太阳能,得到了机械能,因此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B. 描述正确。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 描述正确。 人造地球卫星上的太阳能由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 描述正确。 煤、石油、天然气,归根结底可以理解为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故答案为: A B C D
【点评】此题考虑太阳能的利用以及能的转化,尤其要注意,太阳能电池板能量转化过程中是没有化学能的。
22.【答案】B
【知识点】地球常识
【解析】【分析】A项的地理坐标是(10°W,65'S),位于南半球、东半球、高纬度、无极昼极夜现象,故A错误。
B项的地理坐标是(10°E,70°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故B正确。
C项的地理坐标是(170°E,70°S),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故C错误。
D项的地理坐标是(65°N,170°W),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无极昼极夜现象,故D错误。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定位、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等相关知识。
23.【答案】B
【知识点】节日与习俗
【解析】【分析】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防教育的主题节日。
节日目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教育,使全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是针对和平时期人们国防观念淡化,需要加强国防教育二是为全民参与国防教育活动提供一个大众化、社会化的载体。依法确立一个每年都能让全体公民共同接受国防教育的时机,可以更好体现我国国防教育的全民性、全社会性的特点。
故答案为:B
【点评】 掌握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目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4.【答案】A
【知识点】物质与性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要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卫生球放了一段时间会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A.屋顶上的积雪慢慢不见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符合题意。
B.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是液态酒精的蒸发过程,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不符合题意。
C.冰块正在慢慢地熔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D.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物理学中把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25.【答案】C
【知识点】惯用语、俗语
【解析】【分析】A不合题意,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说法正确,但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内容。
B不合题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不是人生观角度。
C符合题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指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两下子就不要去揽自己干不了的工作,因此从人生观角度来说,二者都强度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体现不出要利用有利条件和回避不利条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人生观中人生价值实现的客观条件。重点在于理解俗语中强调的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关系,并区分哲学范畴与人生观角度的差异。
26.【答案】A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讳疾忌医"出自《韩非子·喻老》中的一个典故,讲述的是蔡桓公因为讳疾忌医,不听扁鹊的劝告,最终病入膏肓,不治而亡的故事。因此,正确答案是A.蔡桓公。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成语典故的背景和历史人物的识别,要求根据成语的来源,填写正确的历史人物。
27.【答案】A,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的规定,主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四类,而辅助标志是附加在主标志下方或独立的说明性标志(如时间、车型限制等)。题目中将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归为辅助标志,与标准分类不符,因此描述错误。
A.属于主标志,用于指示道路信息(如直行车道、人行横道等)。故正确。
B.属于主标志,提供路线指引(如地点名称、距离等)。不属于“交通辅标志”,故错误。
C.属于警告标志 ,用于提示潜在危险(如急弯路、注意行人等)。故正确。
D.属于主标志,用于禁止或限制行为(如禁停、限速等)。故错误。
故答案为:AC
【点评】汽车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设置要求包括:标志应设在从车内最容易看见的地方;在一个地点不应设置多个交通标志;标志之间不应有矛盾和重复;必要的地方应设置预告标志;标志的附近不应存在干扰因素;在道路环境复杂的地方,标志的设置不应增加驾驶员的视觉负荷等。
28.【答案】D
【知识点】节日与习俗
【解析】【分析】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二十四节气的了解掌握。
29.【答案】A,B,C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江南三大名楼”分别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A、B、C三项符合题意。
D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因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绝句而名闻天下。B项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B C
【点评】此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楼阁知识的了解掌握。
30.【答案】B
【知识点】动物常识
【解析】【分析】明确变色龙色素细胞的类型:变色龙皮下主要有三种色素细胞:绿色、蓝色和灰色(或黑色素细胞)。其中,绿色和蓝色色素细胞的位置变化会通过结构色或混合色影响体表颜色,而灰色通常与黑色素细胞的扩散或集中相关,属于浓度变化而非位置变化。
选项A(灰色和蓝色)可能涉及浓度变化,而非位置变化。
选项B(绿色和蓝色)符合色素细胞位置变化导致颜色混合或结构色改变的原理。
选项C( 黄色和绿色 )中的灰色可能涉及浓度变化。而非位置变化。
选项D(绿色和灰色)中的灰色可能涉及浓度变化。而非位置变化。
故答案为:B
【点评】变色龙的变色原理与皮下色素细胞的位置变化有关。题目要求选择两种正确色素细胞的组合。需回忆生物学知识,明确变色龙色素细胞的类型及其作用机制。
31.【答案】A,B
【知识点】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A、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此项正确。
B、玻璃幕墙对阳光发生镜面反射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反射现象 ,此项正确。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它由各种单色光组成;本选项说法错误。
D、白色的屏幕可以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可以吸收各种色光,此项错误。
故答案为:A、B
【点评】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能够辨认出生活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
32.【答案】C
【知识点】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雪糕吃起来较软、冰块较硬的主要原因是 冰块结晶更完整,雪糕晶体较小 。 具体原因:冰块结晶完整 :冰块由纯净水制成,结晶过程完整,形成的冰晶结构致密且颗粒较大,因此硬度较高。 雪糕晶体较小 :雪糕中的冰晶因含有乳脂、糖等成分,结晶时形成的冰晶更细小且分散,导致口感更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结晶常识。
33.【答案】C,D
【知识点】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A项,未经核实的订票电话较不可靠,对“400“等开头的电话也不能均信以为真,此项错误。
B项,搜索引擎上的信息庞杂,真实性、有效性较低,在搜索引擎上任意搜索价格低的机票随意购买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C项,航空公司官网是可靠的、有保障的购票平台,在官方网站购买机票的做法是正确的,C项正确。
D项,主流、热门网站用户量大,可靠性、安全性有保证,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安全性较高,所以该做法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D。
故答案为: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健康安全上网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及实际做出选择即可。
34.【答案】A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穿衣指数南北差异很大,说明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的原因主要是纬度差异,而不是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或风俗习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35.【答案】D
【知识点】体育常识
【解析】【分析】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有年级的小学生在进行体育项目测试的同时,还需测试体质指数(BMI)和肺活量。选项D明确指出除体育项目外还需测试这两项,符合标准要求。
选项A、B仅描述了部分体育项目的测试内容,未提及体质指数和肺活量。例如:选项A中1-2年级的测试项目应为50米跑(非100米跑),且缺少体质指数和肺活量;选项B中3-4年级的测试项目应包含1分钟仰卧起坐,但同样缺少体质指数和肺活量;选项C中5-6年级的测试项目包含1分钟仰卧起坐,但同样缺少体质指数和肺活量;选项C中5-6年级的测试项目包含50米×8往返跑,但同样未提及体质指数和肺活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需要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判断各选项中关于小学生体质测试内容的正确性。关键点在于不同年级的测试项目差异,以及是否包含体质指数和肺活量测试。
36.【答案】B,C
【知识点】植物常识
【解析】【分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
A. 植物的有机养料运输的方向是由叶、茎到根 ,故A正确。
B.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上方。故B错误。
C.植物是通过树根部分运输水和养料的 ,故C错误。
B. 树瘤是由于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养料积累膨胀起来的 ,故D正确。
故答案为: B 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37.【答案】B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云南万家坝型铜鼓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铜鼓铜鼓因产生的时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将其分为八类,究竟何种类型的铜鼓时代最早。云南世界铜鼓的起源地。云南是铜鼓的发源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考古文献的了解并掌握能力。
38.【答案】A,B
【知识点】生物科普知识
【解析】【分析】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能随水进入北京的鱼类包括:
A(湖泊定居性鱼类)
湖泊定居性鱼类长期生活在静水或缓流淡水环境,与南水北调的水体类型(如水库、渠道)相似。
可能随调水迁移至北京湖泊、水库等区域并定居。
结论:可能成为入侵种,选择A。
B(草食性鱼类)
草食性鱼类以水生植物为食,可能通过调水进入北京水域。
若缺乏竞争或控制,可能过度消耗水生植被,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结构。
结论:可能成为入侵种,选择B
C (江海洄游性鱼类)
江海洄游性鱼类需要往返于海洋和淡水环境完成生命周期(如洄游产卵)。
北京属于内陆地区,仅有淡水环境,无法满足其海洋生活阶段的需求。
结论:不可能成为入侵种,排除C。
D( 白鳍豚属肉食性鱼类)
肉食性鱼类以其他鱼类或水生生物为食,适应性强,可能通过调水进入北京水域。
若缺乏天敌,可能大量繁殖并破坏本地生态平衡(如入侵物种的典型特征)。
结论:可能成为入侵种,排除D。
故答案为:AB
【点评】 题目要求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引入北京的鱼类入侵种类型,需结合鱼类生态习性和北京水域环境进行判断。
39.【答案】C
【知识点】健康与卫生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患者是传染源,方舱医院对患者集中隔离治疗采取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40.【答案】B,C
【知识点】电与磁
【解析】【分析】A、 接线板的插头有两脚插头或两脚插头,两孔插座所连接的用电器和三孔插座所连接的用电器,它们是独立工作的,互不影响的,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是并联的,故A错误。
B、 移动接线板上的开关和指示灯是串联的,故B正确。
C、 移动接线板上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是并联的,故C正确。
D、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会因为通过插座的电流过大而烧坏,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就不会有危险发生。
1 / 1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五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百科竞赛真题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试卷共40题,每题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分值按正确选项的个数平均分配。)
1.(2022五上·深圳竞赛)中国象棋棋盘的分界线是楚河汉界。“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阳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楚河汉界在今天的(  )。
A.河北省 B.河南省 C.湖北省 D.湖南省
【答案】B
【知识点】体育常识
【解析】【分析】“楚河汉界”,是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两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荥阳"在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下辖县级市。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2.(2022五上·深圳竞赛)以下属于自然科学的是(  )。
A.生物 B.化学 C.物理 D.数学
【答案】A,B,C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明确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及生命现象,而数学属于形式科学,研究抽象结构和逻辑关系。
生物、化学、物理直接研究自然现象,属于自然科学。数学虽为科学的重要工具,但属于形式科学,不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A.生物: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的活动规律,属于自然科学。
B.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属于自然科学。
C.物理: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属于自然科学。
D.数学:研究数量、结构、空间等抽象概念,属于形式科学,不属于自然科学。
故答案为: A B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概念的理解,需要区分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如形式科学)的界限。
3.(2022五上·深圳竞赛)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每一项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正确的是(  )。
A.坎儿井、长城、京杭大运河 B.长城、京杭大运河、灵渠
C.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 D.长城、坎儿井、都江堰
【答案】A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 中国古代三大工程:长城、大运河、坎儿井,三大工程凝聚千年智慧,从烽火连天的军事防线到贯通南北的经济命脉,再到沙漠中的生命之源,每一砖一渠都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创造力。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的掌握。
4.(2022五上·深圳竞赛)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注重点、线与墨块交融的韵律感,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和现代气息。如图,这是一幅表现江南水乡的作品,根据此画的表现手法,这是一副(  )。
A.抽象画 B.水彩画 C.油画 D.具象画
【答案】A
【知识点】名家名画
【解析】【分析】吴冠中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其艺术风格融合了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水墨意境,形成独特的中西结合特色。他常以油画表现风景,笔触简练、色彩鲜明。《春在武汉》作为其描绘城市景观的作品,属于油画范畴。
A.形象画:非标准艺术分类术语,排除。
B.水彩画:吴冠中虽涉猎多种媒介,但代表作为油画与水墨,水彩非主要形式。
C.油画:符合其创作特点及该作品的风格。
D.绘画:泛指所有画种,过于笼统,不具体。
故答案为: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其艺术风格的了解掌握。
5.(2022五上·深圳竞赛)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剪断铁丝等较硬的物体,下图中的四种剪刀应选择(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A、B、C图中剪刀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都不符合题意。
D、此剪刀的动力臂远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杠杆的分类方法选择合适的剪刀,以剪断较硬的物体。
6.(2022五上·深圳竞赛)小明说:“北京是全国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地区,这里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要科研机构,还有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大剧院、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小明以上关于对北京的表述,说明北京是(  )。
A.全国的政治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我国对外交往中心 D.全国文化中心
【答案】D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这里不仅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众多科学研究机构,而且荟萃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等院校。此外,还有规模宏大的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诸多文化场所。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北京市的城市职能,要理解记忆。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7.(2022五上·深圳竞赛)下列古诗诗句,关于地形和地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唐代著名诗人卢纶的“巴路缘云出,蛮乡入洞深”,说的是四川的喀斯特地貌
B.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说明了黄河的流向,也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展现出我国内蒙古高原辽阔壮丽的草原地貌,描绘了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与和平宁静的牧区图景
D.宋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
【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A.有误,卢纶诗句"巴路绿云出,蛮乡入洞深"被明确描述为描写贵州喀斯特地貌的典型诗句,而非四川 。其中:"巴路"指古代巴蜀通往云贵的道路;"蛮乡"是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古称;"洞深"特指贵州发育中的溶洞系统。
B. 正确,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明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C. 正确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我国内蒙古辽阔壮丽的草原地貌。
D. 正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典型的山地地形。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地形特征。
8.(2022五上·深圳竞赛)《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下面关于此诗解说正确的是(  )。
A.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
B.《月夜》反映的时节是惊蛰
C.“南斗”指的是北斗星以南,形似“斗”的六颗星
D.《月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
【答案】A,B,C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月夜》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记叙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诗的后二句记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诗中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变化,又是静美的。
故答案为: A B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文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9.(2022五上·深圳竞赛)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保护系统,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汽车安全气囊中主要使用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气体 D.氮气
【答案】D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在碰撞时快速生成大量气体以填充气囊。
A. 空气:储存压缩空气需要较大容器,且无法实现快速充气,不符合安全气囊的瞬时需求。
B. 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若车内有火源可能引发二次危险,安全性不足。
C. 二氧化碳气体 :具有易燃易爆,同样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安全要求。
D. 氮气:氮气因其稳定性高、无毒且隔热性好,能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充气(0.1秒内完成),有效保护车内人员。氮气通过叠氮化钠分解或压缩空气净化获得,确保充气速度与安全性。
因此正确答案为D.氮气。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生活常识的能力。
10.(2022五上·深圳竞赛)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新馆展出,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定义为我国古代的新四大发明。下列表述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原四大发明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
B.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代表了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C.与火药和指南针相比,青铜和瓷器技术更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D.中国瓷器文化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英语中“中国”称为“China”即瓷器
【答案】B,D
【知识点】常见发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需要掌握丝绸、青铜、瓷器的重要性和重大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丝绸、青铜、瓷器的重要性和重大影响解答即可。
依据题中“新四大发明”在“四大发明”新增加了三个“丝绸、青铜、瓷器”,说明丝绸、青铜、瓷器的重要性和重大影响,同时也说明原四大发明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故B、D项复合题中观点,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考查对丝绸、青铜、瓷器的重要性和重大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022五上·深圳竞赛)从古至今,计时仪器的演变正确的是(  )。
A.圭表→水钟→机械摆钟→原子钟→石英钟
B.圭表→水钟→机械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C.圭表→机械摆钟→水钟→石英钟→原子钟
D.圭表→机械摆钟→水钟→原子钟→石英钟
【答案】B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我国古代,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的方法或工具。有日晷 、漏、圭表等等,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机械表是现代计时仪器。测量时间的方法。古代:日晷 、水钟、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钟表(机械表、石英钟、电子表等)。从古至今,计时仪器的演变正确的是:圭表--水钟--机械摆钟--石英钟--原子钟。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计时仪器的演变,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2.(2022五上·深圳竞赛)穿越历史,假如你是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商人,携带下西洋同时符合历史事实的商品有(  )。
A.瓷器 B.香料 C.珠宝 D.茶叶
【答案】A,D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题目考查郑和下西洋的贸易商品。A: 瓷器:明朝瓷器工艺成熟,青花瓷闻名世界,是出口核心商品。
B: 香料:香料如胡椒、丁香主要产自东南亚,是郑和船队从海外带回的货物而非出口商品。
C: 珠宝:珠宝多为异域进贡或贸易所得,如红宝石、珍珠等,并非中国本土大量生产。
D:茶叶:郑和下西洋中的茶叶贸易茶叶作为一种关键的贸易商品在郑和的远航中占据了必不可少地位。
因此,商人携带出售的应为本国生产的AD。
故答案为:AD
【点评】本题考查明朝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郑和下西洋时,中国作为贸易输出国,主要携带本国特产的高价值商品。
13.(2022五上·深圳竞赛)在制药过程中,有些抗菌素需要从溶液中提取,但提取抗菌素不能超过80℃。下面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办法合理的是(  )。
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科普知识
【解析】【分析】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水的沸点和液面上方的气压大小有关,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反之,水的沸点升高。
A、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此方法不可行。
B、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缩短加热沸腾时间,水的温度仍为100C,并不能降温,此方法不可行;
C、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C,此方法是可行的;
D、增加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高于80℃,此方法不可行;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液体的沸点和液体上方的气压大小的关系,液体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会越高;反之,液体的沸点就会越低。
14.(2022五上·深圳竞赛)谚语“一季种田,三季收稻”,意思是说一年中种一季田,可收获三季稻。我国地域辽阔,最适合“一季种田,三季收稻”的地方是(  )。
A.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成都平原
C.海南岛东部平原 D.华北平原
【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与环境
【解析】【分析】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条件充足,故适宜发展三季稻;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15.(2022五上·深圳竞赛)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B.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人们挑选瓷器时,敲击判断瓷器的完好程度,说明声音传递了能量
D.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传递了信息
【答案】A,B,D
【知识点】声、光、能量
【解析】【分析】A、 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A说法正确;
B、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B说法正确;
C、 人们挑选瓷器时通过敲击判断其完好程度,主要利用声音传递 信息 的特性。故C说法错误;
D、 根据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渔民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A B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具体实例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这一特点的联系能力,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现象
16.(2022五上·深圳竞赛)“脸谱”是中国传统戏剧里的彩色化妆。京剧脸谱更是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如图,下面说法符合图意的有(  )。
A.图示脸谱,表现的是“生” B.图示脸谱,表现的是“净”
C.图示脸谱,表现的是“末” D.图示脸谱,表现的是“丑”
【答案】D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符合图意的是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脸谱常识的能力。
17.(2022五上·深圳竞赛)植物的花形态各异。请分析下列市场上出售的蜂蜜中,最有可能为假冒伪劣的是(  )。
A.槐花蜜 B.金银花蜜 C.桂花蜜 D.油菜花蜜
【答案】B
【知识点】健康与卫生
【解析】【分析】与其它几种花朵不同,金银花虽然具有蜜腺,但是花管细长,位于底部。通常蜜蜂的吻无法达到如此深的底部。且金银花少有野生,人工种植不待花冠打开便去采收了,由此难以得到纯正的金银花蜜。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对市场上出售的蜂蜜假冒伪劣的判断能力。
18.(2022五上·深圳竞赛)考古学家在一艘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青瓷、白瓷、青花瓷等瓷器。请分析和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  )。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东汉
【答案】C
【知识点】历史常识
【解析】【分析】A、材料中说有大量的青花瓷,唐朝没有。
B、南宋时期也没有出现青花瓷。
C、元朝海外贸易发达,而且元朝出现了青花瓷,坚持和白痴早在元朝之前就有了。
D、东汉时期还没有出现青花瓷,海外贸易也不是非常发达。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及朝代特征,重点区分青花瓷出现的时期与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19.(2022五上·深圳竞赛)小明同学不小心碰到了加热后的金属汤勺,结果手被烫伤了。下列做法和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明立刻用冷水冲洗烫伤的地方
B.手被瞬间烫伤,说明汤勺和手之间的温差很大
C.汤勺和手之间发生了热传导现象
D.从烫伤现象分析,热在金属汤勺内的传递是同步同时的
【答案】D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小明同学不小心碰到了加热后的金属汤勺,结果手被烫伤了。
A:正确,小明立刻用冷水冲洗烫伤的地方, 快速降温并阻止热力渗透 。
B:正确,手被瞬间烫伤,说明汤勺和手之间的温差很大。
C:正确,汤勺和手之间发生了热传导现象
D:从烫伤现象分析,热在金属汤勺内的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不是同步同时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热传递现象。
20.(2022五上·深圳竞赛)小丽发现:将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煎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  )。
A.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 B.油比水的密度大
C.油的沸点比水高 D.油的导热性比水好
【答案】C
【知识点】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食物变黄变焦需要达到一定高温。水的沸点是100℃,而油的沸点更高(通常超过200C)。当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再上升,因此油煎能提供更高温度。
A选项错误,因热量与质量、温度变化有关,题目未限定条件。
B选项错误,水的比热容比油大。
D选项错误,油的导热性比水差。
C选项正确,油的高沸点使食物受热温度更高。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比较水和油的物理性质对烹饪温度的影响。关键点在于理解沸点不同导致温度差异,从而影响食物是否变黄变焦。
21.(2022五上·深圳竞赛)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光能。通过某种方式,光能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汽车是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人造地球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煤、石油、天然气,归根结底可以理解为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答案】A,B,C,D
【知识点】声、光、能量
【解析】【分析】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A. 描述正确 。太阳能汽车消耗了太阳能,得到了机械能,因此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B. 描述正确。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 描述正确。 人造地球卫星上的太阳能由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 描述正确。 煤、石油、天然气,归根结底可以理解为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故答案为: A B C D
【点评】此题考虑太阳能的利用以及能的转化,尤其要注意,太阳能电池板能量转化过程中是没有化学能的。
22.(2022五上·深圳竞赛)同时符合“北半球、东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的地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常识
【解析】【分析】A项的地理坐标是(10°W,65'S),位于南半球、东半球、高纬度、无极昼极夜现象,故A错误。
B项的地理坐标是(10°E,70°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故B正确。
C项的地理坐标是(170°E,70°S),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故C错误。
D项的地理坐标是(65°N,170°W),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无极昼极夜现象,故D错误。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定位、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等相关知识。
23.(2022五上·深圳竞赛)2022 年 9 月 17 日,是 9 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这一天是全民(  )。
A.安全教育日 B.国防教育日 C.国际教育日 D.交通教育日
【答案】B
【知识点】节日与习俗
【解析】【分析】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防教育的主题节日。
节日目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教育,使全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是针对和平时期人们国防观念淡化,需要加强国防教育二是为全民参与国防教育活动提供一个大众化、社会化的载体。依法确立一个每年都能让全体公民共同接受国防教育的时机,可以更好体现我国国防教育的全民性、全社会性的特点。
故答案为:B
【点评】 掌握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目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4.(2022五上·深圳竞赛)经过一段时间,放在箱子中的卫生球就会变小。和卫生球变小现象一致的是(  )。
A.屋顶上的积雪慢慢不见了 B.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
C.冰块吸热后逐渐熔化 D.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
【答案】A
【知识点】物质与性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要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卫生球放了一段时间会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A.屋顶上的积雪慢慢不见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符合题意。
B.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是液态酒精的蒸发过程,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不符合题意。
C.冰块正在慢慢地熔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D.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物理学中把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25.(2022五上·深圳竞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下面分析符合其中道理的是(  )。
A.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人应利用有利条件,回避不利条件
【答案】C
【知识点】惯用语、俗语
【解析】【分析】A不合题意,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说法正确,但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内容。
B不合题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不是人生观角度。
C符合题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指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两下子就不要去揽自己干不了的工作,因此从人生观角度来说,二者都强度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体现不出要利用有利条件和回避不利条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人生观中人生价值实现的客观条件。重点在于理解俗语中强调的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关系,并区分哲学范畴与人生观角度的差异。
26.(2022五上·深圳竞赛)成语典故“讳疾忌医 ”中的君王是(  )。
A.蔡桓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答案】A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讳疾忌医"出自《韩非子·喻老》中的一个典故,讲述的是蔡桓公因为讳疾忌医,不听扁鹊的劝告,最终病入膏肓,不治而亡的故事。因此,正确答案是A.蔡桓公。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成语典故的背景和历史人物的识别,要求根据成语的来源,填写正确的历史人物。
27.(2022五上·深圳竞赛)交通标志是用文字或符号传递引导、限制、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如图,下面关于此交通标志描述正确的是(  )。
A.此标志属于“交通主标志” B.此标志属于“交通辅标志”
C.此标志属于“警告标志” D.此标志属于“禁令标志”
【答案】A,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的规定,主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四类,而辅助标志是附加在主标志下方或独立的说明性标志(如时间、车型限制等)。题目中将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归为辅助标志,与标准分类不符,因此描述错误。
A.属于主标志,用于指示道路信息(如直行车道、人行横道等)。故正确。
B.属于主标志,提供路线指引(如地点名称、距离等)。不属于“交通辅标志”,故错误。
C.属于警告标志 ,用于提示潜在危险(如急弯路、注意行人等)。故正确。
D.属于主标志,用于禁止或限制行为(如禁停、限速等)。故错误。
故答案为:AC
【点评】汽车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设置要求包括:标志应设在从车内最容易看见的地方;在一个地点不应设置多个交通标志;标志之间不应有矛盾和重复;必要的地方应设置预告标志;标志的附近不应存在干扰因素;在道路环境复杂的地方,标志的设置不应增加驾驶员的视觉负荷等。
28.(2022五上·深圳竞赛)我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自2008 年我国还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时间为每年农历(  )。
A.春分 B.谷雨 C.大满 D.秋分
【答案】D
【知识点】节日与习俗
【解析】【分析】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二十四节气的了解掌握。
29.(2022五上·深圳竞赛)中国古代,把楼阁看作是神圣、尊贵和威严的象征。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的是(  )。
A.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 B.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
C.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 D.江苏省苏州市松鹤楼
【答案】A,B,C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江南三大名楼”分别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A、B、C三项符合题意。
D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因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绝句而名闻天下。B项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B C
【点评】此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楼阁知识的了解掌握。
30.(2022五上·深圳竞赛)传统观点认为:变色龙的皮下具有三种色素细胞,其变色的原理在于有两种色素细胞的位置变化。它们是(  )。
A.灰色和蓝色 B.蓝色和绿色 C.黄色和绿色 D.绿色和灰色
【答案】B
【知识点】动物常识
【解析】【分析】明确变色龙色素细胞的类型:变色龙皮下主要有三种色素细胞:绿色、蓝色和灰色(或黑色素细胞)。其中,绿色和蓝色色素细胞的位置变化会通过结构色或混合色影响体表颜色,而灰色通常与黑色素细胞的扩散或集中相关,属于浓度变化而非位置变化。
选项A(灰色和蓝色)可能涉及浓度变化,而非位置变化。
选项B(绿色和蓝色)符合色素细胞位置变化导致颜色混合或结构色改变的原理。
选项C( 黄色和绿色 )中的灰色可能涉及浓度变化。而非位置变化。
选项D(绿色和灰色)中的灰色可能涉及浓度变化。而非位置变化。
故答案为:B
【点评】变色龙的变色原理与皮下色素细胞的位置变化有关。题目要求选择两种正确色素细胞的组合。需回忆生物学知识,明确变色龙色素细胞的类型及其作用机制。
31.(2022五上·深圳竞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
B.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反射现象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被分解成七种颜色,就像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一样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答案】A,B
【知识点】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A、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此项正确。
B、玻璃幕墙对阳光发生镜面反射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反射现象 ,此项正确。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它由各种单色光组成;本选项说法错误。
D、白色的屏幕可以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可以吸收各种色光,此项错误。
故答案为:A、B
【点评】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能够辨认出生活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
32.(2022五上·深圳竞赛)雪糕吃起来比较软,而冰块吃起来却比较硬。这是因为(  )。
A.冰块中水的纯度高,雪糕中水的纯度低
B.冰块的温度比雪糕的温度低造成的
C.冰块结晶完整,雪糕晶体较小
D.雪糕的温度比冰块的温度低造成的
【答案】C
【知识点】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雪糕吃起来较软、冰块较硬的主要原因是 冰块结晶更完整,雪糕晶体较小 。 具体原因:冰块结晶完整 :冰块由纯净水制成,结晶过程完整,形成的冰晶结构致密且颗粒较大,因此硬度较高。 雪糕晶体较小 :雪糕中的冰晶因含有乳脂、糖等成分,结晶时形成的冰晶更细小且分散,导致口感更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结晶常识。
33.(2022五上·深圳竞赛)小明同学一家准备假期外出旅游。听说在网上购买机票方便便宜。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
A.搜索到“400”开头的订票电话,直接电话订票
B.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任意搜寻最低机票进行购买
C.在航空公司官方网站进行购买
D.在主流网站(比如携程网)上,通过第三方支付机票款项
【答案】C,D
【知识点】生活技能
【解析】【分析】A项,未经核实的订票电话较不可靠,对“400“等开头的电话也不能均信以为真,此项错误。
B项,搜索引擎上的信息庞杂,真实性、有效性较低,在搜索引擎上任意搜索价格低的机票随意购买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C项,航空公司官网是可靠的、有保障的购票平台,在官方网站购买机票的做法是正确的,C项正确。
D项,主流、热门网站用户量大,可靠性、安全性有保证,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安全性较高,所以该做法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D。
故答案为: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健康安全上网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及实际做出选择即可。
34.(2022五上·深圳竞赛)穿衣指数是根据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去提醒人们适当着装。同一时间,造成全国穿衣指数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地势高低 C.海陆位置 D.风俗习惯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
【解析】【分析】穿衣指数南北差异很大,说明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的原因主要是纬度差异,而不是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或风俗习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35.(2022五上·深圳竞赛)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面关于小学生体质测试表述正确的是(  )。
A.1-2年小学生体质测试内容:10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
B.3-4年级小学生体质测试内容:10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C.5-6年级小学生体质测试内容: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
D.除以上的体育项目测试以外,1-6年级的小学生还需要测试体重指数和肺活量
【答案】D
【知识点】体育常识
【解析】【分析】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有年级的小学生在进行体育项目测试的同时,还需测试体质指数(BMI)和肺活量。选项D明确指出除体育项目外还需测试这两项,符合标准要求。
选项A、B仅描述了部分体育项目的测试内容,未提及体质指数和肺活量。例如:选项A中1-2年级的测试项目应为50米跑(非100米跑),且缺少体质指数和肺活量;选项B中3-4年级的测试项目应包含1分钟仰卧起坐,但同样缺少体质指数和肺活量;选项C中5-6年级的测试项目包含1分钟仰卧起坐,但同样缺少体质指数和肺活量;选项C中5-6年级的测试项目包含50米×8往返跑,但同样未提及体质指数和肺活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需要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判断各选项中关于小学生体质测试内容的正确性。关键点在于不同年级的测试项目差异,以及是否包含体质指数和肺活量测试。
36.(2022五上·深圳竞赛)如图,如果树木枝条被环剥一圈,就会形成树瘤。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的有机养料运输的方向是由叶、茎到根
B.树瘤主要形成于环剥处的下方
C.植物是通过树皮部分运输水和养料的
D.树瘤是由于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养料积累膨胀起来的
【答案】B,C
【知识点】植物常识
【解析】【分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
A. 植物的有机养料运输的方向是由叶、茎到根 ,故A正确。
B.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上方。故B错误。
C.植物是通过树根部分运输水和养料的 ,故C错误。
B. 树瘤是由于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养料积累膨胀起来的 ,故D正确。
故答案为: B 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37.(2022五上·深圳竞赛)我国壮族、布依族、傣族等一些少数民族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的。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目前世界上最早挖掘出的铜鼓类型是(  )。
A.冷水冲型 B.万家坝型 C.石寨山型 D.箍圈型
【答案】B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云南万家坝型铜鼓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铜鼓铜鼓因产生的时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将其分为八类,究竟何种类型的铜鼓时代最早。云南世界铜鼓的起源地。云南是铜鼓的发源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考古文献的了解并掌握能力。
38.(2022五上·深圳竞赛)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中部地区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能随水进入北京的鱼类有(  )。
A.湖泊定居性鱼类 B.食草性鱼类
C.江海洄游性鱼类 D.白鳍豚
【答案】A,B
【知识点】生物科普知识
【解析】【分析】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能随水进入北京的鱼类包括:
A(湖泊定居性鱼类)
湖泊定居性鱼类长期生活在静水或缓流淡水环境,与南水北调的水体类型(如水库、渠道)相似。
可能随调水迁移至北京湖泊、水库等区域并定居。
结论:可能成为入侵种,选择A。
B(草食性鱼类)
草食性鱼类以水生植物为食,可能通过调水进入北京水域。
若缺乏竞争或控制,可能过度消耗水生植被,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结构。
结论:可能成为入侵种,选择B
C (江海洄游性鱼类)
江海洄游性鱼类需要往返于海洋和淡水环境完成生命周期(如洄游产卵)。
北京属于内陆地区,仅有淡水环境,无法满足其海洋生活阶段的需求。
结论:不可能成为入侵种,排除C。
D( 白鳍豚属肉食性鱼类)
肉食性鱼类以其他鱼类或水生生物为食,适应性强,可能通过调水进入北京水域。
若缺乏天敌,可能大量繁殖并破坏本地生态平衡(如入侵物种的典型特征)。
结论:可能成为入侵种,排除D。
故答案为:AB
【点评】 题目要求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引入北京的鱼类入侵种类型,需结合鱼类生态习性和北京水域环境进行判断。
39.(2022五上·深圳竞赛)针对新冠疫情,很多城市建立了方舱医院。此措施主要是为了(  )。
A.保护易感人群 B.收治其他病人
C.控制传染源 D.以上都正确
【答案】C
【知识点】健康与卫生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患者是传染源,方舱医院对患者集中隔离治疗采取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40.(2022五上·深圳竞赛)如图所示,是一款带有开关和指示灯的移动接线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线板的插头都是两脚插头
B.移动接线板上的开关和指示灯是串联的
C.移动接线板上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是并联的
D.此移动接线板可以同时使用三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答案】B,C
【知识点】电与磁
【解析】【分析】A、 接线板的插头有两脚插头或两脚插头,两孔插座所连接的用电器和三孔插座所连接的用电器,它们是独立工作的,互不影响的,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是并联的,故A错误。
B、 移动接线板上的开关和指示灯是串联的,故B正确。
C、 移动接线板上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是并联的,故C正确。
D、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会因为通过插座的电流过大而烧坏,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就不会有危险发生。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