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2023年四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竞赛试卷一、单选题(1-20 题,每题 1分,共 20分)1.(2023四上·深圳竞赛)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利簋 C.司母戊鼎 D.毛公鼎E.大禾鼎【答案】C【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ABDE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商朝青铜文明的主要成就。2.(2023四上·深圳竞赛)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纣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当时商纣的都城是( )A.殷 B.镐京 C.洛邑 D.亳 E.朝歌【答案】E【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定都在镐京,史称西周,C项正确;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E【点评】题目考查西周的都城名称。西周是周武王灭商后建立的朝代,都城名称需与东周的都城区分。3.(2023四上·深圳竞赛)“胡服骑射”是发生于( )的历史典故。A.韩国 B.赵国 C.魏国 D.秦国 E.楚国【答案】B【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解题关键是抓住'胡服骑射的独特性,其包含两个要素:①引进北方游牧民族的短衣窄袖服饰(胡服);②推广骑兵骑射战术。结合教材知识可知,赵国位于北方边境,常与游牧民族交战,赵武灵王为提高军队机动性推行此改革。选项B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战国时期“胡服骑射” 历史典故的发生地 。4.(2023四上·深圳竞赛)西汉建立之初推行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社会经济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发展出现了( )的繁荣景象。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E.康乾盛世【答案】A【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西汉初年盛世名称、朝代与治世的对应关系。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繁荣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故选A。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西汉初年出现的第一个盛世名称。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西汉初年;2.休养生息政策;3.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繁荣盛世。5.(2023四上·深圳竞赛)《三国演义》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的东吴将军是( )A.周瑜 B.鲁肃 C.吕蒙 D.陆逊 E.甘宁【答案】D【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火烧连营:刘备为报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率大军远征攻呈。孙权和刘备联姻后,更加害怕刘备势力过大,不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以鲁肃为大都督,以陆逊为大都督,率水陆大军五万,抵抗刘备。刘备求战不得,入夏以后移寨到林木茂盛处,连营七百里。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刘备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刘备大败,逃回白帝城。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6.(2023四上·深圳竞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空城计”是在面对( )大兵压境的时候。A.司马懿 B.张郃 C.曹操 D.陆逊 E.夏侯惇【答案】A【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三国演义》中“空城计"这一经典情节的了解。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发生在街亭之战后,他面对司马懿的大军,巧妙地利用了司马懿的多疑性格,成功地吓退了司马懿的追兵。这一情节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冷静,以及司马懿的谨慎和多疑。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三国演义》中经典情节“空城计”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主要人物诸葛亮和司马懿性格特点的分析。7.(2023四上·深圳竞赛)古代中国皇帝的宫殿被称为“紫禁城”,其中的“紫”是源于( )A.墙色 B.服色 C.山脉 D.河流 E.星宿【答案】E【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 古代中国皇帝的宫殿被称为“紫禁城”的“紫”源于 天文星象 ,指代 紫微星 。这一称谓与古代天文学中的 紫微垣 相关,紫微垣是天帝居住的星域,皇帝作为“天子”,其宫殿需与天帝的居所对应,因此采用“紫”字象征皇权的天命所归。故答案为:E【点评】考查中国皇帝的宫殿被称为“紫禁城”的“紫”的由来。8.(2023四上·深圳竞赛)古代历史撰写中的“曲笔”实际指的是( )A.弯曲的毛笔 B.弯曲的书法 C.故弄玄虚的表述D.冗长无趣的描写 E.掩盖真相的记录【答案】E【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选项A“弯曲的毛笔”描述的是毛笔的形状,与古代历史撰写中“曲笔”的含义毫无关联,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弯曲的书法”指的定PAHY国比选历史撰写中的“曲笔"概念不相关,因此选项B错误。选项C“故弄玄虚的表述”强调的是故意把事情弄得让人难以理解,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这与历史撰写中“曲笔"所表达的掩盖真相的意思不同,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冗长无趣的描写”侧重于描述内容的篇幅长且缺乏趣味性,与“曲笔"所涉及的掩盖真相这一核心意思不相符,故选项D错误。选项E在古代历史撰写中,“曲笔”是指史官为了避讳、迎合统治者或出于其他原因,故意隐瞒、歪曲或掩盖历史真相的记录方式,所以选项E正确。综上,答案选E。故答案为:E【点评】本题可根据“曲笔"在古代历史撰写中的含义来分析各选项。9.(2023四上·深圳竞赛)《西游记》中沙僧在皈依唐僧后所得的法号是( )A.慧能 B.悟能 C.悟净 D.智能 E.智真【答案】C【知识点】《西游记》【解析】【分析】A.慧能:唐代高僧,与《西游记》无关。B.悟能:猪八戒的法号。C.悟净:沙僧原为天庭卷帘大将,因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后成为唐僧的徒弟。唐僧收沙僧为徒时,赐其法号“悟净”。“悟”字取自唐僧师徒法号的统一,前缀(如孙悟空、猪八戒法号为“悟能”),体现师徒关系;“净"象征洁净、去除污秽,呼应沙僧在流沙河修行的经历。D.智能、E.智真;非《西游记》中角色法号。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西游记》中主要人物角色的了解。首先,需要明确题目问的是《西游记》中唐僧的法号。然后,根据对《西游记》这部古典文学作品的了解,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看哪个选项是正确代表唐僧的法号。最后,选出与题目描述相符的选项。10.(2023四上·深圳竞赛)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E.光绪帝【答案】D【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及孙中山历史功绩相关知识。识记相关的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宣布退位,宣告清朝统治被革命推翻,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彻底结束,这也是辛亥革命的功绩之一,D是正确的选项;ABCE都不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1.(2023四上·深圳竞赛)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作者是( )A.唐玄宗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E.李商隐【答案】D【知识点】作者作品【解析】【分析】“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诗句采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形容女子容貌如云似花,春风露华更显华美。此风格符合李白浪漫主义的特点。A:唐玄宗是皇帝,无此诗作传世。B:杜甫诗风沉郁,主题多现实。C:白居易语言通俗,主题多讽喻。D:李白善用瑰丽意象,曾为杨贵妃作《清平调》三首,本句出自其中。E:李商隐咏史诗借古讽今,如《贾生》《隋宫》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唐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的对应关系,重点在于对李白诗歌风格的识别。12.(2023四上·深圳竞赛)“以自己的心思推想别人的心思,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可以总结成下面句子是( )A.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E.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答案】C【知识点】惯用语、俗语【解析】【分析】题干核心是“推己及人”和“不强加于人”。A选项强调真诚的力量,与换位思考无关。B选项讲对待知识的态度,与处理人际关系无关。C选项“己所不欲”直接对应题干“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是《论语》原句。D、E选项描述学习态度。与题干无关。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经典名句的理解。13.(2023四上·深圳竞赛)《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这首诗是诗人对初夏时节的所见所感,诗中描写的生活场景是( )的。A.恬淡悠然 B.寂寞冷清 C.匆匆忙忙 D.嘈杂纷扰E.与世无争【答案】A【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解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原文为: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全诗生动地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及农村风光的动态图景。因此诗中描写了恬淡悠然动态美。故答案为:A【点评】要熟练掌握所要背诵的诗句,注意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抓首字,加强背诵。14.(2023四上·深圳竞赛)《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文中“身长九尺,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唇若 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描写的是( )A.刘备 B.曹操 C.关羽 D.张飞 E.赵云【答案】C【知识点】《三国演义》【解析】【分析】题干中的肖像描写包含多个关键特征:“身长九尺,髯长二尺”:突出人物高大且长须,符合关羽“美髯公”的称号。“面如重枣”:形容面色如深红色枣子,是关羽的标志性特征,与民间“红脸关公”的形象一致。“丹凤眼,卧蚕眉”:丹凤眼细长有神,卧蚕眉浓密威严,均为关羽的典型外貌描写。“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强调其英武气质,契合关羽作为武将的威名。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此题考查的主要人物是关羽,学生结合相关情节进行解答即可。15.(2023四上·深圳竞赛)《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 )人。A.唐朝 B.元末明初 C.宋朝 D.金朝E.清朝【答案】E【知识点】作者作品【解析】【分析】《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族人,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E符合题意;ABCD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E【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文学常识中作品作家的了解与掌握情况,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16.(2023四上·深圳竞赛)《水浒传》中,在景阳冈打虎的人是( )A.林冲 B.鲁智深 C.宋江 D.武松 E.杨智【答案】D【知识点】《水浒传》【解析】【分析】A选项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因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主要事迹是风雪山神庙。B选项鲁智深原名鲁达,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出家后法号智深。C选项宋江是梁山泊起义军领袖,以忠义著称。D选项武松是清河县人氏,景阳冈打虎后被阳谷县任命为都头,主要事迹还包括斗杀西门庆、大闹飞云浦等。景阳冈打虎是武松最著名的英雄事迹,对应《水浒传》第二十三回。E选项杨智,绰号“青面兽”,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水浒传》人物情节记忆。17.(2023四上·深圳竞赛)“丹青”指( )A.书法 B.中国传统绘画 C.茶艺D.下棋 E.医术【答案】B【知识点】美术常识【解析】【分析】“丹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指的是绘画,特别是用朱红色和青色(青指绿色)描绘的绘画作品。通过对比选项,可以明确“丹青”与书法、下棋、茶艺等活动的关联度。书法主要用墨笔书写,与“丹青”的绘画含义不符;下棋是棋类游戏,与绘画无关;茶艺则是品茶的艺术,也与绘画无直接关联。因此,根据“丹青”的定义和传统文化知识,可以确定正确答案为B,即“中国传统绘画”。故答案为:B【点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青”的含义。18.(2023四上·深圳竞赛)诗句“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描写的树木是( )A.松柏 B.梧桐 C.桂树 D.柳树 E.榆树【答案】A【知识点】古诗词翻译【解析】【分析】这句诗出自《赠从弟(其二)》,描写了松柏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品质。“冰霜正惨凄”描绘了严寒的景象,而“终岁常端正”则展现了松柏在冰霜中依然保持挺拔的姿态,与上句构成对比,突出了松柏的坚韧。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19.(2023四上·深圳竞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出自哪首诗?( )A.《七步诗》 B.《游子吟》 C.《长歌行》D.《七言诗》 E.《七子之歌》【答案】C【知识点】作者作品【解析】【分析】这句诗出自《长歌行》,是汉乐府民歌。《长歌行》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光阴不待,因而劝人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大海难平的具体形象的描绘中,既避免了空泛的说教,又有着一种长者的智慧之情含蕴其中,读来给人以启迪。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了解,特别是对《长歌行》这一汉乐府民歌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其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经典诗句的出处的掌握。20.(2023四上·深圳竞赛)主张“人性本善”的是( )A.老子 B.孟子 C.孙子 D.孔子 E.荀子【答案】B【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解析】【分析】这里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种人性论。孟子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对人先天具有的内在的道德意识的开发;荀子则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强调道德修养是主体通过学习达到对外在的礼法制度的遵从。两种人性论看似对立,实际上是互补的。结合题意,故选B。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及识记能力。文化常识内涵十分丰富,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文化常识大概包含八个方面: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代音乐,古籍注释体例。二、不定项选择题(21-55 题,每题 2分,共 70分)21.(2023四上·深圳竞赛)依次填入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项是( )在博物馆,历史文物____是时间的沉淀、岁月的陈酿,也____着文化血脉,与我们 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____。置身于“活化”的历史之中,人们总能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启迪,从不忘本来中获得____未来的力量。A.不仅 传播 休戚相关 开辟B.不管 传播 息息相关 开垦C.不管 传承 休戚相关 开垦D.不仅 传承 息息相关 开辟E.不仅 传播 休戚相关 开垦【答案】D【知识点】词汇运用【解析】【分析】第一空:根据后文“也”字,前文需要构成”不仅.…..也.….”的递进关系,排除B、C选项。第二空:“文化血脉”需要延续性动作,“传承”比“传播”更符合文化延续的语境。第三空:“与...时代”强调普遍联系,“息息相关”(关系密切)比'休戚相关’(祸福相连)更贴切。第四空:“开辟未来”是固定搭配,“开垦”仅用于土地开发。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了关联词搭配、近义词辨析、固定搭配。22.(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项是( )A.怅惘 狡辩 人情事故B.枯躁 瞭望 消声匿迹C.彷徨 弥散 格物致知D.枷锁 抉择 目眩神迷E.昏迷 深沉 絮絮叨叨【答案】C,D,E【知识点】词形辨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A.人情事故——人情世故;B.枯躁——枯燥;消声匿迹——销声匿迹;故答案为: C D E【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23.(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B.小兄弟现在好像和我一样高。C.小明长得很像他爸爸。D.冬,像一双倦游的翅膀,悄悄地在暮色里归去。E.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亲人似的那么悲伤。【答案】B,C,E【知识点】比喻修辞手法【解析】【分析】比喻句的识别,掌握比喻句的特点,通过对比喻词和本体、喻体的判断来选出正确答案。首先,需要明确比喻句的定义,即利用有相似之处的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接着,逐一分析每个选项,判断其是否满足比喻句的特点。A选项将“家"比作“岸”,有明确的本体和喻体,是比喻句。B选项中“好像"不是比喻词,没有喻体,不是比喻句。C选项描述的是小明和他爸爸长得像,这是基于遗传的相似,并没有通过比喻来突出某种特性,因此不是比喻句。D选项将“冬"比作“倦飞的翅膀”,有明确的本体和喻体,是比喻句。E选项中“好像"不是比喻词,没有喻体,不是比喻句。综上所述,通过对比每个选项的特点,可以明确B、C、E选项是不符合比喻句定义的。故答案为: B C E【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4.(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A.“我与湾区共成长”活动进一步加强了粤港澳青少年思想文化的交流。B.通过书中形象生动的图画和简单有趣的文字,使孩子们掌握了它的特点。C.爱心志愿者来到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探望孤寡老人和他们的生活状况。D.多所学校开展“迎中秋”系列活动,这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E.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答案】A,D【知识点】修改病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项句子完整,意思明确,没有语病,此选项正确。B项中,句子同时使用了“通过"和“使”,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使”,此选项错误。C项中,“探望孤寡老人和他们的生活状况”中,“探望”与“生活状况"搭配不当,应在“和”后加“了解”,此选项错误。D项句子完整,意思明确,没有语病,此选项正确。E项中, 项错误在于“缩小了两倍”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减少量不宜用倍数表示,应改为“缩小了一半” ,此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D【点评】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25.(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项是( )A.“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B.“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C.等小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他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D.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E.这道题我不会做,你能教我吗。【答案】B,E【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解析】【分析】B选项中,提示语“种子想”位于引语中间,其后应使用逗号而非冒号。根据标点规则,当提示语在引语中间时,前段引语结尾用逗号,后段引语开头用逗号,且提示语后不加冒号。例如正确格式应为:“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而原句错误地使用了冒号。E选项中, “这道题我不会做,你能教我吗。”这是问句,句号改问号。其他选项中,A句问号置于引号内、句末用句号;C句破折号表声音延长、感叹号强化语气,D句感叹号置于引号内,均符合规范。故答案为: B E【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重点涉及提示语在引语中的位置与标点搭配规则。26.(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各句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A.这本书印刷不够精美,但内容还差强人意。B.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C.刚建成的三峡大坝真令人叹为观止。D.大自然馈赠给了攀枝花人民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难怪邓小平爷爷盛赞这里“得天独厚”。E.学生的学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答案】B【知识点】成语运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成语运用的判断能力。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成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A: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运用正确。B:精神符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强健。与前文“年轻"矛盾,用词不当,要注意描写对象;C: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符合语境,运用正确;D:得天独厚: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符合语境,运用正确。E:因材施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符合语境,运用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平时要多读书,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用的成语,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是否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重成语使用的语境。27.(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项是( )A.正月(zhèng) 坚劲(jìn) 汤匙(chí) 黄焖鸡(mèn)B.搜索(sōu) 倾覆(qīn) 炽热(zhì) 急遽(jǜ)C.藤蔓(wàn) 吭声(kēng) 暂时(zàn) 宪兵(xiàn)D.追悼(dào) 埋葬(zàng) 锤炼(chuí) 锲而不舍(qì)E.一绺(lǚ) 缥缈(miǎo) 溃退(kuì) 一哄而散(hōng)【答案】C【知识点】字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A项,“正月”的“正”读音为zhēng;“坚劲”的“劲”读音为jìng;B项,“倾覆”的“倾”读音为qīng;“炽热”的“炽”读音为chì;C项,正确。D项,“锲而不舍”的“锲”读音为qiè ;E项,一绺(lǚ改 liǔ ); 溃退(kuì) 一哄而散(hōng改hòng)故答案为:C【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28.(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项是(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E.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答案】C,E【知识点】语言得体【解析】【分析】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做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题目详解A.“承蒙”是敬辞,表示蒙受,用于自己,不用于别人,错误。B.“高足"是敬辞,用于称呼别人的学生,不用于自己,错误。C.“不吝赐教”是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求指导时的客气话,正确。D.“恭候”是敬辞,用于自己等候别人,不用于别人等候自己,错误。E.“拙作”“惶恐”“赐教”是敬辞,用于自己,不用于别人,正确。故答案为:CE【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要求考生根据语境和身份,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29.(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面“酸楚”的“酸”字解释正确的是( )A.像醋的气味或味道B.迂腐C.悲痛、伤心D.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E.寒酸;贫寒【答案】C【知识点】字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酸楚'一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理解。A选项是'酸'字的本义,但'酸楚'组合后侧重情感层面。B选项'迂腐'与词素义无关,属于干扰项。C选项符合'酸楚'常用于形容内心痛苦的用法,如'酸楚的回忆"。D选项虽然'酸'可指身体不适,但需搭配具体身体部位(如'腰酸'),此处语境明显指向心理感受。E选项“ 寒酸 ” 原指旧时穷苦读书人因贫困而显露的窘态,后泛指家境不富裕的潦倒模样。此处语境明显指向贫寒 。故答案为:C【点评】词语的语境义辨析,重点考查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判断。30.(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句子最适合置于画线处的项是(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春雨如丝、百花齐放,是生命的希望;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____,____;冬天落雪如花、围炉夜话,是生命的恬静。A.秋日里霜叶红于二月花,那是生命最后的盛放;B.秋天天朗气清、丹桂飘香,是收获的季节;C.秋天天高云淡、硕果累累,是生命的成熟;D.秋日登高望远、采菊东篱,是生命的闲适与悠然;E.秋日里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生命的闲适与悠然;【答案】C【知识点】排序【解析】【分析】首先,需要理解题目中给出的语境,特别是每个季节所代表的生命状态。然后,分析每个选项,看其是否与所给的季节及其对应的生命状态相匹配。通过逐一对比每个选项与原文的语境,可以找出最符合语境、结构最为协调的选项。由“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可知,“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现象,“是生命的张扬”是议论分析。按这样的结构补写即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置于画线处的一项。31.(2023四上·深圳竞赛)《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是( )A.张飞 B.关羽 C.刘备 D.曹操 E.诸葛亮【答案】A,B,C【知识点】《三国演义》【解析】【分析】“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情节,描述的是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为兄弟的情景。根据这一情节,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出参与“桃园三结义”的三个主要人物。接下来,我们对照选项,看哪些选项是包含在“桃园三结义”中的。故答案为: A B 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这一情节的了解,需要准确记忆相关人物。32.(2023四上·深圳竞赛)《诗经》按内容分有( )A.风 B.赋 C.雅 D.颂 E.兴【答案】A,C,D【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A选项“风”是各地民歌,属于内容分类。B选项“赋”是直陈其事的表现手法,与题目无关。C选项“雅”是周人正声雅乐,属于内容分类。D选项“颂”是祭祀乐歌,属于内容分类。E选项“兴”是借物起兴的表现手法,与题目无关。故答案为: A C D【点评】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诗经》内容分类)。本题考查《诗经》的内容分类。需注意区分内容分类(风雅颂)与表现手法(赋比兴)。33.(2023四上·深圳竞赛)“文人四艺”指的是( )A.诗 B.琴 C.棋 D.书 E.画【答案】B,C,D,E【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文人四艺是传统文化中文人所推崇的四种技能或活动,它们分别是琴、棋、书、画。这些活动在古代文人中非常流行,被认为是文雅之士所应具备的素养。因此,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只需按照顺序填写这四种技能或活动即可。故答案为: B C D E【点评】了解并记忆文人四艺的具体内容。34.(2023四上·深圳竞赛)“挽弓当挽( ),用箭当用( ),射人先射( ),擒贼先擒( )”下列选项与空缺处内容相对应的是( )A.长 强 车 帅 B.强 长 马 帅 C.长 强 车 王D.强 长 马 王 E.强 长 车 王【答案】D【知识点】词汇运用【解析】【分析】本题要求说明“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诗句符合什么哲学观点的方法论要求。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时紧扣"挽强”、“用长”、“先射马”、“先擒王”这些信息,从中可以看出在解决问题时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是哲学教材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故答案为:D【点评】该题属于体现类试题,以对“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理解来考查学生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分析其哲学道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哲理与材料对接的吻合性。35.(2023四上·深圳竞赛)以下思想家中,属于道家代表人物的有(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韩非子 E.孟子【答案】A,C【知识点】诸子百家【解析】【分析】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其思想在《道德经》中体现:庄子是道家重要代表人物,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 孟子 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因此,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故答案为: A C【点评】本题考查道家代表人物的相关知识。36.(2023四上·深圳竞赛)泰山雄踞齐鲁、气势巍峨,被称为“五岳之首”。泰山的别称有( )A.东岳 B.岱岳 C.中岳 D.岱宗 E.昆仑【答案】A,B,D【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解析】【分析】“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泰山为五岳之首。泰山的别称有岱宗、岱岳、东岳和泰岳。这五个山峰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地理上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是具有重要文化和历史意义的名山。故答案为: A B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识记能力。37.(2023四上·深圳竞赛)唐宋八大家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代表人物。以下八大家中属于唐朝文人的有( )A.欧阳修 B.韩愈 C.苏东坡 D.柳宗元 E.王安石【答案】B,D【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A选项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领袖,属于八大家但非唐代。B选项韩愈为唐代文坛代表人物。C 选项苏东坡是北宋文学家。D选项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E 选项王安石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兼文学家。故答案为: B D【点评】本题考查对唐宋八大家朝代的区分。唐宋八大家中唐代只有韩愈和柳宗元两人,其余六人均为宋代文人。38.(2023四上·深圳竞赛)象棋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智力游戏。以下在中国象棋中存在的棋名有( )A.马 B.象 C.王 D.后 E.卒【答案】A,B,E【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选项A:马:中国象棋中确实有"马"这一棋子,走日字形路线,是标准称谓。选项B:象:中国象棋中"象"是重要棋子,走斜线且不能过河,属于基础棋子。选项C:王:中国象棋中没有"王"的称谓,应为"帅"(红方)或"将”(黑方)。选项D:后:"后"是国际象棋的棋子,中国象棋中不存在该名称。选项E:卒:中国象棋中"卒"是兵的别称,属于基础棋子。故答案为: A B E【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象棋棋子名称的了解。解题关键是区分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棋子名称差异,并准确记忆中国象棋的标准称谓。题目中的选项包含中外象棋的混用术语,需要逐—辨析。39.(2023四上·深圳竞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省 B.直辖市 C.经济特区 D.自治区E.特别行政区【答案】A,B,D,E【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解析】【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辽宁、吉林等23个省,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西藏、宁夏回族、广西壮族5个自治区,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其中,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故答案为: A B D E【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属于基础题。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划及省区设置解答。40.(2023四上·深圳竞赛)小力在学校总想学雷锋做好事,但是回家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却总是不耐烦。老师特别想对小力说句话,符合语境的有( )A.道不同不相为谋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E.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答案】D,E【知识点】语言得体【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核心矛盾。小力在校积极做好事,但对家人不耐烦,这种“对外友善对内冷漠"的行为需要引导。A选项强调志向不合不合作(人际关系准则)B选项表达对朋友到来的喜悦(待客之道)C选项阐述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治国理念)D选项强调"人人关爱自己亲人,天下才能安定"(家庭伦理)E:选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家庭伦理)。结合德育教育原理,老师应当引导小力明白"孝亲敬老"与"帮助他人"同等重要,D选项直接对应"亲其亲,长其长"的家庭责任。E选项直接对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庭伦理) "排除干扰项。A/B/C均不涉及家庭伦理层面,只有D选项完整呼应"对内对外都要保持友善"的核心教育点。故答案为: D E【点评】考查了名言警句,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41.(2023四上·深圳竞赛)三国时期,吴国德高望重的大夫吕岱,爱惜人才,他推荐了非常有才华的好友徐原获得了重要官职,大家以为徐原会报答吕岱,没想到徐原上任后在吕岱有过失时却敢于在公众面前批评他,吕岱 也不生气,原因是( )A.吕岱视徐原为益友B.为了维护友谊,原谅朋友的言论C.朋友坦诚的批评能够帮助自己D.真正的朋友不包庇、不纵容朋友的过错E.看徐原不顺眼的地方,再说他的坏话【答案】A,C,D【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选项A吕岱视徐原为益友,益友是指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有帮助的朋友。徐原敢于在公众面前批评吕岱,说明徐原能指出吕岱的过失,这对吕岱的成长和进步是有帮助的,所以吕岱视徐原为益友,该选项正确。选项B“为了维护友谊,原谅朋友的言论”表述不准确。徐原的批评是出于对吕岱的关心和帮助,并非是吕岱为了维护友谊而原谅徐原的言论,而是吕岱认可徐原的批评,该选项错误。选项C朋友真诚的批评能够帮助自己。徐原敢于朋友真诚的批评能够帮助自己。徐原敢于在公众面前批评吕岱,这种真诚的批评能让吕岱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从而改正错误,不断进步,所以吕岱不生气,该选项正确。选项D真正的朋友不包底、不纵容朋友的过错。徐原作为吕岱的朋友,没有因为吕岱推荐自己而包庇他的过失,而是敢于指出,这体现了真正朋友的品质,所以吕岱不生气,该选项正确。选项E“看徐原不顺眼的地方,再说他的坏话”与题干中吕岱推荐徐原以及徐原敢于批评吕岱的情境不符,该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ACD。故答案为: A C D【点评】本题可根据吕岱和徐原之间的故事;结合朋友之间相处的原则来分析每个选项。42.(2023四上·深圳竞赛)以下属于畜牧业产品的是( )A.红薯 B.龙虾 C.大米 D.牛奶 E.鸡蛋【答案】D,E【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畜牧业是指以饲养家畜、家禽等动物为主,获取动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方式。常见的畜牧业产品包括肉类、蛋类、奶类、毛皮等。A. 红薯:红薯是通过种植业获取的,属于种植业产品,不属于畜牧业。B.: 龙虾是通过渔业获取的,不属于畜牧业产品;C.大米:大米是通过种植业获取的,属于种植业产品,不属于畜牧业。D:牛奶是通过饲养家畜 (如牛)获得的,属于典型的畜牧业产品。E: 鸡蛋:鸡蛋是通过饲养家禽(如鸡)获得的,属于典型的畜牧业产品。因此。正确答案是DE。故答案为:DE【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农业生产的分类,重点在于区分畜牧业产品与种植业产品或其他农业相关产品43.(2023四上·深圳竞赛)方便人民文化休闲的设施有( )A.公园 B.广场 C.图书馆 D.体育馆 E.超市【答案】A,B,C,D【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题目要求选择家乡发展中为人民提供文化休闲便利的设施。A选项“公园”是典型的休闲场所,提供散步、健身功能。B选项“广场”常作为公共活动空间,用于集会、文娱活动。C选项“图书馆”是文化学习场所,满足阅读需求。D选项“体育馆”是典型的健身场所,提供健身功能。E选项“超市”是购物场所,满足物资需求。不属于文化休闲范畴。故答案为: A B C D【点评】本题考查文化休闲设施的分类及综合分析能力,需识别选项中符合“方便人民文化休闲”定义的设施44.(2023四上·深圳竞赛)某校推出了“我是环保小能手知识竞答”活动,针对垃圾处理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回收垃圾桶,可以放一次性饭盒、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等。②厨余垃圾桶,可以放剩饭剩菜、残旧菜叶、果皮等;③有害垃圾桶,可以放废旧电池、废灯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④其他垃圾桶,可以放入废铁、易拉罐、塑料瓶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E.③④【答案】C【知识点】健康与卫生【解析】【分析】选项①错误,一次性饭盒可回收,但卫生间废纸和瓷器碎片不可回收;选项②正确,剩饭剩菜等属于厨余垃圾;选项③正确,废旧电池等属于有害垃圾;选项④错误,废铁、易拉罐、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因此,只有选项②和③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垃圾分类知识。45.(2023四上·深圳竞赛)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下列选项中是端午传统习俗的是( )A.赛龙舟 B.吃粽子 C.吃月饼 D.喝雄黄酒E.挂艾草【答案】A,B,D,E【知识点】习俗及习俗寓意【解析】【分析】端午节主要的风俗习惯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与莒蒲、拜神祭祖、放纸鸢、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打马球、跳钟尴、斗草等,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标志性的习俗。“登高望远”是重阳节的习俗。故答案为: A B D E【点评】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重点考查了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考查是常见题型,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收集要靠多读、多记,注重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46.(2023四上·深圳竞赛)某校开展了“杜绝浪费”的主题活动,下列属于浪费现象的是( )A.出门随手关灯B.用餐时做到光盘行动C.用水时不过度放水龙头D.纸比较便宜,随处可见,随便使用E.傣族泼水节的欢乐泼洒【答案】D【知识点】社会公德与法律法规【解析】【分析】题目要求找出浪费现象。A选项:人走关灯是节约用电的表现,不是浪费。B选项:光盘行动是珍惜粮食的行为,属于节约。C选项:用水时控制水量是节约水资源,符合节约要求。D选项:虽然纸张价格低且常见,但随意使用属于浪费资源(如大量废弃纸张会增加环境负担),因此是浪费现象。E选项:“ 傣族泼水节的欢乐泼洒”是节日习俗,不是浪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浪费现象的判断,重点在于区分节约行为与浪费行为。47.(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属于“中国创造”的是( )A.华龙一号B.大飞机 C919C.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D.神舟飞船E.天宫一号【答案】A,B,C,D,E【知识点】我国科技成就【解析】【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科技成就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表明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以及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创造了华龙一号、大飞机 C919、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等。故答案为: A B C D E【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科技成就、创新、综合国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此题的考查方向,依据题意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48.(2023四上·深圳竞赛)小学生对待互联网的正确态度是( )A.网络有危害,远离保平安B.网络生活多便利,合理利用不可少C.喜欢就要尽兴玩,迷恋方显专注力D.回归现实,拒绝使用E.发挥网络积极作用,认真把握现实生活【答案】B,E【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A、 网络有危害,远离保平安 ,会让我们失去互联网世界为我们创造的一些便利,表述片面,不符合题意。B、合理利用,才能让其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提供方便,表述正确,符合题意。C、喜欢,迷恋,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符合题意。D、拒绝使用,表述片面,不符合题意。E:发挥网络积极作用,认真把握现实生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 E【点评】互联网是个虚拟、神奇的世界,它能够让远在天边的人,变得仿佛近在眼前;可以搜集资料进行学习;可以探访古今等。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利用互联网的优点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提供方便。49.(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属于中国民间艺术形式的是( )A.东北秧歌B.天津杨柳青年画C.湖南花鼓戏D.广东舞狮E.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答案】A,B,C,D,E【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中国民间艺术形式的了解掌握。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多彩的民间艺术。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即可。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A、B、C、D、E中的艺术形式属于中国民间艺术。故A、B、C、D、E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 B C D E【点评】 本题考查了知识点是多彩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50.(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课后,晓强奔跑过快,撞到了在前面走的李梅,两个人为此打了起来。能有效化解他们之间冲突的方法是( )A.商议办法,和谐相处B.交换意见,讲清道理C.换位思考,理解他人D.蛮不讲理,暴力还击E.忍气吞声,伺机报复【答案】A,B,C【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仔细审题,联系解决冲突的方法等知识作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A.商议办法、和谐相处,能有效化解冲突。A正确。B.交换意见,讲清道理,能有效化解冲突,B正确。C.换位思考,理解他人,能有效化解冲突。C正确。D.蛮不讲理,暴力还击,会使冲突加剧,D错误,不符合题意。E. 忍气吞声,伺机报复,会使冲突加剧,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 B C【点评】 本题考查解决冲突的方法。学会合理化解矛盾与冲突。(2023四上·深圳竞赛)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面小题。示儿(宋)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1.诗句中的“翁”是指( )A.陆游 B.儿子 C.王师 D.老人 E.先人52.“示儿”的意思是( )A.写给儿子 B.呈给儿子 C.告诉儿子D.写给儿子们看 E.指示给后辈53.对诗歌赏析正确的项是( )A.“死去元知万事空”,诗人即将离开人世,什么都没有了,表现了诗人悲哀凄凉的心情。B.“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出诗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C.“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D.尾句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知。E.此诗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的爱国之情。【答案】51.A52.D53.A;B;C;D;E【知识点】诗【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示儿》的理解,包括词语指代、题目含义、诗句内容以及作者情感。51.“翁"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先生"或“君子”。在《示儿》这首诗中,“翁”指的是诗人自己,即陆游。因为诗题《示儿》的意思就是给儿子们看,所以“翁”自然是指诗人陆游。故答案为: A52.“示儿”的意思是“给儿子们看”,而不是“写给儿子”、“呈给儿子"或“告诉儿子”。因为诗题《示儿》明确表达了这首诗是给诗人自己的儿子们看的,所以选项D“给儿子们看"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3.根据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可以明确作者的遗憾是没有看到国家统一。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作者的嘱咐,希望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儿子们能在家祭时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可以感受到作者以父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深深担忧,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无比渴望。这种情感是深沉而坚定的,体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故 A B C D E 正确 。故答案为: A B C D E(2023四上·深圳竞赛)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面小题。暮江吟(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54.下列对诗歌中词语意思解释正确的是( )A.残阳:夕阳 B.瑟瑟:红色 C.可怜:可爱D.真珠:即珍珠 E.月似弓:月弯如弓5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景物的?(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味觉 E.嗅觉【答案】54.A;C;D;E55.A【知识点】诗【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文,读出文字背后的感情,抓住关键词句。作答此题,要认真读文,体会文字背后的感情,然后仔细审题,即可作答。54.考查字词解释。“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大意为: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 瑟瑟 " 原意是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不是红色。故答案为: A C D E55.考查诗句理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意思是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这是所见之景,故为视觉描写。故答案为:A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56.(2023四上·深圳竞赛)对诗歌赏析正确的项是( )A.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景绘色,细致真切。B.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C.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D.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E.本诗写景奇丽,描绘了一幅春江晚景图。【答案】A,B,C,D【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解析】【分析】诗歌赏析。“第二句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K粼,光色吮吸万变的景象"是否正确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云:“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丽绝韵绝,令人神往。”故 A B C D; E:有误,本诗写景奇丽,描绘了一幅秋江晚景图。故答案为: A B C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文,读出文字背后的感情,抓住关键词句。作答此题,要认真读文,体会文字背后的感情,然后仔细审题,即可作答。(2023四上·深圳竞赛)阅读下面古文,回答下面小题。吴起① 守信昔②吴起出,遇故人,而止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④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⑥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①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②昔:从前。③止:留住。 ④求:寻找。 ⑤俟(sì):等待。 ⑥为:坚守。57.“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一句中的“之”指的是( )A.吴起 B.朋友 C.食物 D.军队 E.故人58.“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一句中的“恐”的意思是( )A.恐惧 B.恐慌 C.担心 D.使害怕 E.惶恐59.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起守信的项是( )①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②起曰:“待公而食。”③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④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E.①④60.吴起“不食待之”的原因是( )A.朋友告诉吴起不要先吃。B.吴起不想在答应别人后又食言。C.吴起要在军队里树立守信的形象。D.吴起怕被人说闲话。E.吴起要诚信守诺。61.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想要让军队信服,不守信用是不行的。B.想要让三个军队信服,不守信用是不行的。C.想要让三个军队信服,必须要守信用。D.让军队信服,不守信用是不行的。E.让军队信服,必须要守信用。【答案】57.B;E58.C59.D60.B;E61.A【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57.考查了词语理解。结合句意理解,“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句意: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之“指的是 故人、朋友。故选 B E 。故答案为: B E58.考查了词语理解。结合句意理解,“起之不食以嫔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句意: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恐"的意思是担心。故选C。故答案为:C59.考查了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可知,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表现了吴起守信。故选D。故答案为:D60.考查了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恐其自食其言也。“可知,吴起不想在答应别人后又食言。故选B E。故答案为: B E61.考查了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有服:使.....….信服。信:信用。句意: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故答案为: A(2023四上·深圳竞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随手把身后的门关上英国前首相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是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步走向了成功,踏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多么(经典 精美)的一句话!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来,身上难免(沾上 沾染)一些尘土和晦气,心中多少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我们(需要 必须)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是我们不能对过去的失误和 不愉快(耿耿于怀 侃侃而谈)。伤感也罢,悔恨也罢,都不能改变过去,不能使你更 聪明、更完美。如果总是背着沉重的怀旧包袱,为逝去的流年伤感不已,那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追悔 后悔)过去,只能失掉现在;失掉现在,哪有将来!正如俗话所说【甲】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乙】往往还会错过下一班【丙】62.文中第一段“——”的作用是( )A.表转折 B.语意、语言中断 C.解释说明D.表因果关系 E.语意递进63.短文括号恰当项( )A.经典 沾染 需要 耿耿于怀 追悔B.经典 沾上 必须 耿耿于怀 追悔C.精美 沾上 必须 侃侃而谈 追悔D.精美 沾上 必须 耿耿于怀 后悔E.经典 沾染 需要 侃侃而谈 后悔64.文中划线部分应填入的标点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E.【甲】,“【乙】,【丙】。”65.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A.只顾追悔过去,很有可能失掉现在B.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要勇于放下C.珍惜当下D.为了高位,要舍弃过去E.过去的一切对现在都没有影响【答案】62.C63.A64.A65.A;B;C【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包括标点符号的作用、词语解释、词语选择以及文章主旨的把握。62.破折号在文中第一段的作用是解释说明,即对“英国前首相乔治有一个习惯”进行具体的描述,说明这个习惯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故答案为:C63.在选择括号中的词语时,需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和词语的含义进行搭配。如“经典”和“精美”中,“经典"更符合“多么"后面应该接形容词来修饰句子的语境。同样,“沾染”和"沾上”中,“沾染”更贴切地描述了身上可能沾染上一些尘土和霉气的动作。在“需要”和“必须”中,“需要"更符合语境,表示总结昨天的失误是必要的。最后,“追悔”和“后悔”中,“追悔”更能表达对过去事情的深深懊悔和追思,与后文的“失掉现在,哪有将来”相呼应。故答案为:A64.一句话没说完用逗号,人物直接说的或想的话用引号,说或想之后用冒号,一句话完了用句号。如:正如俗话所说:“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往往还会错过下一班。”故答案为:A65.通过阅读短文,我们可以懂得一个道理: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沉溺于过去的成就或失误,才能有新的开始。这个道理鼓励我们在面对过去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向前看,而不是被过去所束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故答案为: A B C1 / 1广东省深圳市2023年四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竞赛试卷一、单选题(1-20 题,每题 1分,共 20分)1.(2023四上·深圳竞赛)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利簋 C.司母戊鼎 D.毛公鼎E.大禾鼎2.(2023四上·深圳竞赛)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纣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当时商纣的都城是( )A.殷 B.镐京 C.洛邑 D.亳 E.朝歌3.(2023四上·深圳竞赛)“胡服骑射”是发生于( )的历史典故。A.韩国 B.赵国 C.魏国 D.秦国 E.楚国4.(2023四上·深圳竞赛)西汉建立之初推行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社会经济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发展出现了( )的繁荣景象。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E.康乾盛世5.(2023四上·深圳竞赛)《三国演义》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的东吴将军是( )A.周瑜 B.鲁肃 C.吕蒙 D.陆逊 E.甘宁6.(2023四上·深圳竞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空城计”是在面对( )大兵压境的时候。A.司马懿 B.张郃 C.曹操 D.陆逊 E.夏侯惇7.(2023四上·深圳竞赛)古代中国皇帝的宫殿被称为“紫禁城”,其中的“紫”是源于( )A.墙色 B.服色 C.山脉 D.河流 E.星宿8.(2023四上·深圳竞赛)古代历史撰写中的“曲笔”实际指的是( )A.弯曲的毛笔 B.弯曲的书法 C.故弄玄虚的表述D.冗长无趣的描写 E.掩盖真相的记录9.(2023四上·深圳竞赛)《西游记》中沙僧在皈依唐僧后所得的法号是( )A.慧能 B.悟能 C.悟净 D.智能 E.智真10.(2023四上·深圳竞赛)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E.光绪帝11.(2023四上·深圳竞赛)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作者是( )A.唐玄宗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E.李商隐12.(2023四上·深圳竞赛)“以自己的心思推想别人的心思,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可以总结成下面句子是( )A.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E.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3.(2023四上·深圳竞赛)《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这首诗是诗人对初夏时节的所见所感,诗中描写的生活场景是( )的。A.恬淡悠然 B.寂寞冷清 C.匆匆忙忙 D.嘈杂纷扰E.与世无争14.(2023四上·深圳竞赛)《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文中“身长九尺,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唇若 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描写的是( )A.刘备 B.曹操 C.关羽 D.张飞 E.赵云15.(2023四上·深圳竞赛)《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 )人。A.唐朝 B.元末明初 C.宋朝 D.金朝E.清朝16.(2023四上·深圳竞赛)《水浒传》中,在景阳冈打虎的人是( )A.林冲 B.鲁智深 C.宋江 D.武松 E.杨智17.(2023四上·深圳竞赛)“丹青”指( )A.书法 B.中国传统绘画 C.茶艺D.下棋 E.医术18.(2023四上·深圳竞赛)诗句“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描写的树木是( )A.松柏 B.梧桐 C.桂树 D.柳树 E.榆树19.(2023四上·深圳竞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出自哪首诗?( )A.《七步诗》 B.《游子吟》 C.《长歌行》D.《七言诗》 E.《七子之歌》20.(2023四上·深圳竞赛)主张“人性本善”的是( )A.老子 B.孟子 C.孙子 D.孔子 E.荀子二、不定项选择题(21-55 题,每题 2分,共 70分)21.(2023四上·深圳竞赛)依次填入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项是( )在博物馆,历史文物____是时间的沉淀、岁月的陈酿,也____着文化血脉,与我们 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____。置身于“活化”的历史之中,人们总能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启迪,从不忘本来中获得____未来的力量。A.不仅 传播 休戚相关 开辟B.不管 传播 息息相关 开垦C.不管 传承 休戚相关 开垦D.不仅 传承 息息相关 开辟E.不仅 传播 休戚相关 开垦22.(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项是( )A.怅惘 狡辩 人情事故B.枯躁 瞭望 消声匿迹C.彷徨 弥散 格物致知D.枷锁 抉择 目眩神迷E.昏迷 深沉 絮絮叨叨23.(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B.小兄弟现在好像和我一样高。C.小明长得很像他爸爸。D.冬,像一双倦游的翅膀,悄悄地在暮色里归去。E.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亲人似的那么悲伤。24.(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A.“我与湾区共成长”活动进一步加强了粤港澳青少年思想文化的交流。B.通过书中形象生动的图画和简单有趣的文字,使孩子们掌握了它的特点。C.爱心志愿者来到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探望孤寡老人和他们的生活状况。D.多所学校开展“迎中秋”系列活动,这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E.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25.(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项是( )A.“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B.“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C.等小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他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D.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E.这道题我不会做,你能教我吗。26.(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各句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A.这本书印刷不够精美,但内容还差强人意。B.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C.刚建成的三峡大坝真令人叹为观止。D.大自然馈赠给了攀枝花人民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难怪邓小平爷爷盛赞这里“得天独厚”。E.学生的学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27.(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项是( )A.正月(zhèng) 坚劲(jìn) 汤匙(chí) 黄焖鸡(mèn)B.搜索(sōu) 倾覆(qīn) 炽热(zhì) 急遽(jǜ)C.藤蔓(wàn) 吭声(kēng) 暂时(zàn) 宪兵(xiàn)D.追悼(dào) 埋葬(zàng) 锤炼(chuí) 锲而不舍(qì)E.一绺(lǚ) 缥缈(miǎo) 溃退(kuì) 一哄而散(hōng)28.(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项是(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E.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29.(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面“酸楚”的“酸”字解释正确的是( )A.像醋的气味或味道B.迂腐C.悲痛、伤心D.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E.寒酸;贫寒30.(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句子最适合置于画线处的项是(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春雨如丝、百花齐放,是生命的希望;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____,____;冬天落雪如花、围炉夜话,是生命的恬静。A.秋日里霜叶红于二月花,那是生命最后的盛放;B.秋天天朗气清、丹桂飘香,是收获的季节;C.秋天天高云淡、硕果累累,是生命的成熟;D.秋日登高望远、采菊东篱,是生命的闲适与悠然;E.秋日里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生命的闲适与悠然;31.(2023四上·深圳竞赛)《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是( )A.张飞 B.关羽 C.刘备 D.曹操 E.诸葛亮32.(2023四上·深圳竞赛)《诗经》按内容分有( )A.风 B.赋 C.雅 D.颂 E.兴33.(2023四上·深圳竞赛)“文人四艺”指的是( )A.诗 B.琴 C.棋 D.书 E.画34.(2023四上·深圳竞赛)“挽弓当挽( ),用箭当用( ),射人先射( ),擒贼先擒( )”下列选项与空缺处内容相对应的是( )A.长 强 车 帅 B.强 长 马 帅 C.长 强 车 王D.强 长 马 王 E.强 长 车 王35.(2023四上·深圳竞赛)以下思想家中,属于道家代表人物的有(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韩非子 E.孟子36.(2023四上·深圳竞赛)泰山雄踞齐鲁、气势巍峨,被称为“五岳之首”。泰山的别称有( )A.东岳 B.岱岳 C.中岳 D.岱宗 E.昆仑37.(2023四上·深圳竞赛)唐宋八大家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代表人物。以下八大家中属于唐朝文人的有( )A.欧阳修 B.韩愈 C.苏东坡 D.柳宗元 E.王安石38.(2023四上·深圳竞赛)象棋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智力游戏。以下在中国象棋中存在的棋名有( )A.马 B.象 C.王 D.后 E.卒39.(2023四上·深圳竞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省 B.直辖市 C.经济特区 D.自治区E.特别行政区40.(2023四上·深圳竞赛)小力在学校总想学雷锋做好事,但是回家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却总是不耐烦。老师特别想对小力说句话,符合语境的有( )A.道不同不相为谋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E.老吾老,以及人之老41.(2023四上·深圳竞赛)三国时期,吴国德高望重的大夫吕岱,爱惜人才,他推荐了非常有才华的好友徐原获得了重要官职,大家以为徐原会报答吕岱,没想到徐原上任后在吕岱有过失时却敢于在公众面前批评他,吕岱 也不生气,原因是( )A.吕岱视徐原为益友B.为了维护友谊,原谅朋友的言论C.朋友坦诚的批评能够帮助自己D.真正的朋友不包庇、不纵容朋友的过错E.看徐原不顺眼的地方,再说他的坏话42.(2023四上·深圳竞赛)以下属于畜牧业产品的是( )A.红薯 B.龙虾 C.大米 D.牛奶 E.鸡蛋43.(2023四上·深圳竞赛)方便人民文化休闲的设施有( )A.公园 B.广场 C.图书馆 D.体育馆 E.超市44.(2023四上·深圳竞赛)某校推出了“我是环保小能手知识竞答”活动,针对垃圾处理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回收垃圾桶,可以放一次性饭盒、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等。②厨余垃圾桶,可以放剩饭剩菜、残旧菜叶、果皮等;③有害垃圾桶,可以放废旧电池、废灯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④其他垃圾桶,可以放入废铁、易拉罐、塑料瓶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E.③④45.(2023四上·深圳竞赛)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下列选项中是端午传统习俗的是( )A.赛龙舟 B.吃粽子 C.吃月饼 D.喝雄黄酒E.挂艾草46.(2023四上·深圳竞赛)某校开展了“杜绝浪费”的主题活动,下列属于浪费现象的是( )A.出门随手关灯B.用餐时做到光盘行动C.用水时不过度放水龙头D.纸比较便宜,随处可见,随便使用E.傣族泼水节的欢乐泼洒47.(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属于“中国创造”的是( )A.华龙一号B.大飞机 C919C.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D.神舟飞船E.天宫一号48.(2023四上·深圳竞赛)小学生对待互联网的正确态度是( )A.网络有危害,远离保平安B.网络生活多便利,合理利用不可少C.喜欢就要尽兴玩,迷恋方显专注力D.回归现实,拒绝使用E.发挥网络积极作用,认真把握现实生活49.(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列属于中国民间艺术形式的是( )A.东北秧歌B.天津杨柳青年画C.湖南花鼓戏D.广东舞狮E.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50.(2023四上·深圳竞赛)下课后,晓强奔跑过快,撞到了在前面走的李梅,两个人为此打了起来。能有效化解他们之间冲突的方法是( )A.商议办法,和谐相处B.交换意见,讲清道理C.换位思考,理解他人D.蛮不讲理,暴力还击E.忍气吞声,伺机报复(2023四上·深圳竞赛)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面小题。示儿(宋)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1.诗句中的“翁”是指( )A.陆游 B.儿子 C.王师 D.老人 E.先人52.“示儿”的意思是( )A.写给儿子 B.呈给儿子 C.告诉儿子D.写给儿子们看 E.指示给后辈53.对诗歌赏析正确的项是( )A.“死去元知万事空”,诗人即将离开人世,什么都没有了,表现了诗人悲哀凄凉的心情。B.“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出诗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C.“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D.尾句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知。E.此诗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的爱国之情。(2023四上·深圳竞赛)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面小题。暮江吟(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54.下列对诗歌中词语意思解释正确的是( )A.残阳:夕阳 B.瑟瑟:红色 C.可怜:可爱D.真珠:即珍珠 E.月似弓:月弯如弓5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景物的?(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味觉 E.嗅觉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56.(2023四上·深圳竞赛)对诗歌赏析正确的项是( )A.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景绘色,细致真切。B.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C.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D.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E.本诗写景奇丽,描绘了一幅春江晚景图。(2023四上·深圳竞赛)阅读下面古文,回答下面小题。吴起① 守信昔②吴起出,遇故人,而止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④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⑥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①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②昔:从前。③止:留住。 ④求:寻找。 ⑤俟(sì):等待。 ⑥为:坚守。57.“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一句中的“之”指的是( )A.吴起 B.朋友 C.食物 D.军队 E.故人58.“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一句中的“恐”的意思是( )A.恐惧 B.恐慌 C.担心 D.使害怕 E.惶恐59.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起守信的项是( )①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②起曰:“待公而食。”③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④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E.①④60.吴起“不食待之”的原因是( )A.朋友告诉吴起不要先吃。B.吴起不想在答应别人后又食言。C.吴起要在军队里树立守信的形象。D.吴起怕被人说闲话。E.吴起要诚信守诺。61.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想要让军队信服,不守信用是不行的。B.想要让三个军队信服,不守信用是不行的。C.想要让三个军队信服,必须要守信用。D.让军队信服,不守信用是不行的。E.让军队信服,必须要守信用。(2023四上·深圳竞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随手把身后的门关上英国前首相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是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步走向了成功,踏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多么(经典 精美)的一句话!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来,身上难免(沾上 沾染)一些尘土和晦气,心中多少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我们(需要 必须)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是我们不能对过去的失误和 不愉快(耿耿于怀 侃侃而谈)。伤感也罢,悔恨也罢,都不能改变过去,不能使你更 聪明、更完美。如果总是背着沉重的怀旧包袱,为逝去的流年伤感不已,那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追悔 后悔)过去,只能失掉现在;失掉现在,哪有将来!正如俗话所说【甲】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乙】往往还会错过下一班【丙】62.文中第一段“——”的作用是( )A.表转折 B.语意、语言中断 C.解释说明D.表因果关系 E.语意递进63.短文括号恰当项( )A.经典 沾染 需要 耿耿于怀 追悔B.经典 沾上 必须 耿耿于怀 追悔C.精美 沾上 必须 侃侃而谈 追悔D.精美 沾上 必须 耿耿于怀 后悔E.经典 沾染 需要 侃侃而谈 后悔64.文中划线部分应填入的标点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E.【甲】,“【乙】,【丙】。”65.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A.只顾追悔过去,很有可能失掉现在B.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要勇于放下C.珍惜当下D.为了高位,要舍弃过去E.过去的一切对现在都没有影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ABDE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商朝青铜文明的主要成就。2.【答案】E【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定都在镐京,史称西周,C项正确;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E【点评】题目考查西周的都城名称。西周是周武王灭商后建立的朝代,都城名称需与东周的都城区分。3.【答案】B【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解题关键是抓住'胡服骑射的独特性,其包含两个要素:①引进北方游牧民族的短衣窄袖服饰(胡服);②推广骑兵骑射战术。结合教材知识可知,赵国位于北方边境,常与游牧民族交战,赵武灵王为提高军队机动性推行此改革。选项B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战国时期“胡服骑射” 历史典故的发生地 。4.【答案】A【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西汉初年盛世名称、朝代与治世的对应关系。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繁荣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故选A。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西汉初年出现的第一个盛世名称。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西汉初年;2.休养生息政策;3.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繁荣盛世。5.【答案】D【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火烧连营:刘备为报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率大军远征攻呈。孙权和刘备联姻后,更加害怕刘备势力过大,不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以鲁肃为大都督,以陆逊为大都督,率水陆大军五万,抵抗刘备。刘备求战不得,入夏以后移寨到林木茂盛处,连营七百里。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刘备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刘备大败,逃回白帝城。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6.【答案】A【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三国演义》中“空城计"这一经典情节的了解。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发生在街亭之战后,他面对司马懿的大军,巧妙地利用了司马懿的多疑性格,成功地吓退了司马懿的追兵。这一情节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冷静,以及司马懿的谨慎和多疑。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三国演义》中经典情节“空城计”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主要人物诸葛亮和司马懿性格特点的分析。7.【答案】E【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 古代中国皇帝的宫殿被称为“紫禁城”的“紫”源于 天文星象 ,指代 紫微星 。这一称谓与古代天文学中的 紫微垣 相关,紫微垣是天帝居住的星域,皇帝作为“天子”,其宫殿需与天帝的居所对应,因此采用“紫”字象征皇权的天命所归。故答案为:E【点评】考查中国皇帝的宫殿被称为“紫禁城”的“紫”的由来。8.【答案】E【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选项A“弯曲的毛笔”描述的是毛笔的形状,与古代历史撰写中“曲笔”的含义毫无关联,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弯曲的书法”指的定PAHY国比选历史撰写中的“曲笔"概念不相关,因此选项B错误。选项C“故弄玄虚的表述”强调的是故意把事情弄得让人难以理解,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这与历史撰写中“曲笔"所表达的掩盖真相的意思不同,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冗长无趣的描写”侧重于描述内容的篇幅长且缺乏趣味性,与“曲笔"所涉及的掩盖真相这一核心意思不相符,故选项D错误。选项E在古代历史撰写中,“曲笔”是指史官为了避讳、迎合统治者或出于其他原因,故意隐瞒、歪曲或掩盖历史真相的记录方式,所以选项E正确。综上,答案选E。故答案为:E【点评】本题可根据“曲笔"在古代历史撰写中的含义来分析各选项。9.【答案】C【知识点】《西游记》【解析】【分析】A.慧能:唐代高僧,与《西游记》无关。B.悟能:猪八戒的法号。C.悟净:沙僧原为天庭卷帘大将,因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后成为唐僧的徒弟。唐僧收沙僧为徒时,赐其法号“悟净”。“悟”字取自唐僧师徒法号的统一,前缀(如孙悟空、猪八戒法号为“悟能”),体现师徒关系;“净"象征洁净、去除污秽,呼应沙僧在流沙河修行的经历。D.智能、E.智真;非《西游记》中角色法号。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西游记》中主要人物角色的了解。首先,需要明确题目问的是《西游记》中唐僧的法号。然后,根据对《西游记》这部古典文学作品的了解,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看哪个选项是正确代表唐僧的法号。最后,选出与题目描述相符的选项。10.【答案】D【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及孙中山历史功绩相关知识。识记相关的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宣布退位,宣告清朝统治被革命推翻,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彻底结束,这也是辛亥革命的功绩之一,D是正确的选项;ABCE都不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1.【答案】D【知识点】作者作品【解析】【分析】“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诗句采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形容女子容貌如云似花,春风露华更显华美。此风格符合李白浪漫主义的特点。A:唐玄宗是皇帝,无此诗作传世。B:杜甫诗风沉郁,主题多现实。C:白居易语言通俗,主题多讽喻。D:李白善用瑰丽意象,曾为杨贵妃作《清平调》三首,本句出自其中。E:李商隐咏史诗借古讽今,如《贾生》《隋宫》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唐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的对应关系,重点在于对李白诗歌风格的识别。12.【答案】C【知识点】惯用语、俗语【解析】【分析】题干核心是“推己及人”和“不强加于人”。A选项强调真诚的力量,与换位思考无关。B选项讲对待知识的态度,与处理人际关系无关。C选项“己所不欲”直接对应题干“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是《论语》原句。D、E选项描述学习态度。与题干无关。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经典名句的理解。13.【答案】A【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解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原文为: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全诗生动地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及农村风光的动态图景。因此诗中描写了恬淡悠然动态美。故答案为:A【点评】要熟练掌握所要背诵的诗句,注意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抓首字,加强背诵。14.【答案】C【知识点】《三国演义》【解析】【分析】题干中的肖像描写包含多个关键特征:“身长九尺,髯长二尺”:突出人物高大且长须,符合关羽“美髯公”的称号。“面如重枣”:形容面色如深红色枣子,是关羽的标志性特征,与民间“红脸关公”的形象一致。“丹凤眼,卧蚕眉”:丹凤眼细长有神,卧蚕眉浓密威严,均为关羽的典型外貌描写。“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强调其英武气质,契合关羽作为武将的威名。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此题考查的主要人物是关羽,学生结合相关情节进行解答即可。15.【答案】E【知识点】作者作品【解析】【分析】《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族人,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E符合题意;ABCD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E【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文学常识中作品作家的了解与掌握情况,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16.【答案】D【知识点】《水浒传》【解析】【分析】A选项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因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主要事迹是风雪山神庙。B选项鲁智深原名鲁达,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出家后法号智深。C选项宋江是梁山泊起义军领袖,以忠义著称。D选项武松是清河县人氏,景阳冈打虎后被阳谷县任命为都头,主要事迹还包括斗杀西门庆、大闹飞云浦等。景阳冈打虎是武松最著名的英雄事迹,对应《水浒传》第二十三回。E选项杨智,绰号“青面兽”,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水浒传》人物情节记忆。17.【答案】B【知识点】美术常识【解析】【分析】“丹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指的是绘画,特别是用朱红色和青色(青指绿色)描绘的绘画作品。通过对比选项,可以明确“丹青”与书法、下棋、茶艺等活动的关联度。书法主要用墨笔书写,与“丹青”的绘画含义不符;下棋是棋类游戏,与绘画无关;茶艺则是品茶的艺术,也与绘画无直接关联。因此,根据“丹青”的定义和传统文化知识,可以确定正确答案为B,即“中国传统绘画”。故答案为:B【点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青”的含义。18.【答案】A【知识点】古诗词翻译【解析】【分析】这句诗出自《赠从弟(其二)》,描写了松柏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品质。“冰霜正惨凄”描绘了严寒的景象,而“终岁常端正”则展现了松柏在冰霜中依然保持挺拔的姿态,与上句构成对比,突出了松柏的坚韧。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19.【答案】C【知识点】作者作品【解析】【分析】这句诗出自《长歌行》,是汉乐府民歌。《长歌行》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光阴不待,因而劝人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大海难平的具体形象的描绘中,既避免了空泛的说教,又有着一种长者的智慧之情含蕴其中,读来给人以启迪。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了解,特别是对《长歌行》这一汉乐府民歌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其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经典诗句的出处的掌握。20.【答案】B【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解析】【分析】这里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种人性论。孟子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对人先天具有的内在的道德意识的开发;荀子则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强调道德修养是主体通过学习达到对外在的礼法制度的遵从。两种人性论看似对立,实际上是互补的。结合题意,故选B。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及识记能力。文化常识内涵十分丰富,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文化常识大概包含八个方面: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代音乐,古籍注释体例。21.【答案】D【知识点】词汇运用【解析】【分析】第一空:根据后文“也”字,前文需要构成”不仅.…..也.….”的递进关系,排除B、C选项。第二空:“文化血脉”需要延续性动作,“传承”比“传播”更符合文化延续的语境。第三空:“与...时代”强调普遍联系,“息息相关”(关系密切)比'休戚相关’(祸福相连)更贴切。第四空:“开辟未来”是固定搭配,“开垦”仅用于土地开发。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了关联词搭配、近义词辨析、固定搭配。22.【答案】C,D,E【知识点】词形辨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A.人情事故——人情世故;B.枯躁——枯燥;消声匿迹——销声匿迹;故答案为: C D E【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23.【答案】B,C,E【知识点】比喻修辞手法【解析】【分析】比喻句的识别,掌握比喻句的特点,通过对比喻词和本体、喻体的判断来选出正确答案。首先,需要明确比喻句的定义,即利用有相似之处的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接着,逐一分析每个选项,判断其是否满足比喻句的特点。A选项将“家"比作“岸”,有明确的本体和喻体,是比喻句。B选项中“好像"不是比喻词,没有喻体,不是比喻句。C选项描述的是小明和他爸爸长得像,这是基于遗传的相似,并没有通过比喻来突出某种特性,因此不是比喻句。D选项将“冬"比作“倦飞的翅膀”,有明确的本体和喻体,是比喻句。E选项中“好像"不是比喻词,没有喻体,不是比喻句。综上所述,通过对比每个选项的特点,可以明确B、C、E选项是不符合比喻句定义的。故答案为: B C E【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4.【答案】A,D【知识点】修改病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项句子完整,意思明确,没有语病,此选项正确。B项中,句子同时使用了“通过"和“使”,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使”,此选项错误。C项中,“探望孤寡老人和他们的生活状况”中,“探望”与“生活状况"搭配不当,应在“和”后加“了解”,此选项错误。D项句子完整,意思明确,没有语病,此选项正确。E项中, 项错误在于“缩小了两倍”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减少量不宜用倍数表示,应改为“缩小了一半” ,此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D【点评】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25.【答案】B,E【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解析】【分析】B选项中,提示语“种子想”位于引语中间,其后应使用逗号而非冒号。根据标点规则,当提示语在引语中间时,前段引语结尾用逗号,后段引语开头用逗号,且提示语后不加冒号。例如正确格式应为:“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而原句错误地使用了冒号。E选项中, “这道题我不会做,你能教我吗。”这是问句,句号改问号。其他选项中,A句问号置于引号内、句末用句号;C句破折号表声音延长、感叹号强化语气,D句感叹号置于引号内,均符合规范。故答案为: B E【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重点涉及提示语在引语中的位置与标点搭配规则。26.【答案】B【知识点】成语运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成语运用的判断能力。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成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A: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运用正确。B:精神符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强健。与前文“年轻"矛盾,用词不当,要注意描写对象;C: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符合语境,运用正确;D:得天独厚: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符合语境,运用正确。E:因材施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符合语境,运用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平时要多读书,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用的成语,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是否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重成语使用的语境。27.【答案】C【知识点】字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A项,“正月”的“正”读音为zhēng;“坚劲”的“劲”读音为jìng;B项,“倾覆”的“倾”读音为qīng;“炽热”的“炽”读音为chì;C项,正确。D项,“锲而不舍”的“锲”读音为qiè ;E项,一绺(lǚ改 liǔ ); 溃退(kuì) 一哄而散(hōng改hòng)故答案为:C【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28.【答案】C,E【知识点】语言得体【解析】【分析】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做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题目详解A.“承蒙”是敬辞,表示蒙受,用于自己,不用于别人,错误。B.“高足"是敬辞,用于称呼别人的学生,不用于自己,错误。C.“不吝赐教”是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求指导时的客气话,正确。D.“恭候”是敬辞,用于自己等候别人,不用于别人等候自己,错误。E.“拙作”“惶恐”“赐教”是敬辞,用于自己,不用于别人,正确。故答案为:CE【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要求考生根据语境和身份,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29.【答案】C【知识点】字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酸楚'一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理解。A选项是'酸'字的本义,但'酸楚'组合后侧重情感层面。B选项'迂腐'与词素义无关,属于干扰项。C选项符合'酸楚'常用于形容内心痛苦的用法,如'酸楚的回忆"。D选项虽然'酸'可指身体不适,但需搭配具体身体部位(如'腰酸'),此处语境明显指向心理感受。E选项“ 寒酸 ” 原指旧时穷苦读书人因贫困而显露的窘态,后泛指家境不富裕的潦倒模样。此处语境明显指向贫寒 。故答案为:C【点评】词语的语境义辨析,重点考查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判断。30.【答案】C【知识点】排序【解析】【分析】首先,需要理解题目中给出的语境,特别是每个季节所代表的生命状态。然后,分析每个选项,看其是否与所给的季节及其对应的生命状态相匹配。通过逐一对比每个选项与原文的语境,可以找出最符合语境、结构最为协调的选项。由“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可知,“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现象,“是生命的张扬”是议论分析。按这样的结构补写即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置于画线处的一项。31.【答案】A,B,C【知识点】《三国演义》【解析】【分析】“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情节,描述的是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为兄弟的情景。根据这一情节,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出参与“桃园三结义”的三个主要人物。接下来,我们对照选项,看哪些选项是包含在“桃园三结义”中的。故答案为: A B 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这一情节的了解,需要准确记忆相关人物。32.【答案】A,C,D【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A选项“风”是各地民歌,属于内容分类。B选项“赋”是直陈其事的表现手法,与题目无关。C选项“雅”是周人正声雅乐,属于内容分类。D选项“颂”是祭祀乐歌,属于内容分类。E选项“兴”是借物起兴的表现手法,与题目无关。故答案为: A C D【点评】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诗经》内容分类)。本题考查《诗经》的内容分类。需注意区分内容分类(风雅颂)与表现手法(赋比兴)。33.【答案】B,C,D,E【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文人四艺是传统文化中文人所推崇的四种技能或活动,它们分别是琴、棋、书、画。这些活动在古代文人中非常流行,被认为是文雅之士所应具备的素养。因此,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只需按照顺序填写这四种技能或活动即可。故答案为: B C D E【点评】了解并记忆文人四艺的具体内容。34.【答案】D【知识点】词汇运用【解析】【分析】本题要求说明“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诗句符合什么哲学观点的方法论要求。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时紧扣"挽强”、“用长”、“先射马”、“先擒王”这些信息,从中可以看出在解决问题时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是哲学教材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故答案为:D【点评】该题属于体现类试题,以对“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理解来考查学生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分析其哲学道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哲理与材料对接的吻合性。35.【答案】A,C【知识点】诸子百家【解析】【分析】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其思想在《道德经》中体现:庄子是道家重要代表人物,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 孟子 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因此,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故答案为: A C【点评】本题考查道家代表人物的相关知识。36.【答案】A,B,D【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解析】【分析】“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泰山为五岳之首。泰山的别称有岱宗、岱岳、东岳和泰岳。这五个山峰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地理上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是具有重要文化和历史意义的名山。故答案为: A B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识记能力。37.【答案】B,D【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A选项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领袖,属于八大家但非唐代。B选项韩愈为唐代文坛代表人物。C 选项苏东坡是北宋文学家。D选项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E 选项王安石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兼文学家。故答案为: B D【点评】本题考查对唐宋八大家朝代的区分。唐宋八大家中唐代只有韩愈和柳宗元两人,其余六人均为宋代文人。38.【答案】A,B,E【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选项A:马:中国象棋中确实有"马"这一棋子,走日字形路线,是标准称谓。选项B:象:中国象棋中"象"是重要棋子,走斜线且不能过河,属于基础棋子。选项C:王:中国象棋中没有"王"的称谓,应为"帅"(红方)或"将”(黑方)。选项D:后:"后"是国际象棋的棋子,中国象棋中不存在该名称。选项E:卒:中国象棋中"卒"是兵的别称,属于基础棋子。故答案为: A B E【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象棋棋子名称的了解。解题关键是区分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棋子名称差异,并准确记忆中国象棋的标准称谓。题目中的选项包含中外象棋的混用术语,需要逐—辨析。39.【答案】A,B,D,E【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解析】【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辽宁、吉林等23个省,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西藏、宁夏回族、广西壮族5个自治区,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其中,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故答案为: A B D E【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属于基础题。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划及省区设置解答。40.【答案】D,E【知识点】语言得体【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核心矛盾。小力在校积极做好事,但对家人不耐烦,这种“对外友善对内冷漠"的行为需要引导。A选项强调志向不合不合作(人际关系准则)B选项表达对朋友到来的喜悦(待客之道)C选项阐述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治国理念)D选项强调"人人关爱自己亲人,天下才能安定"(家庭伦理)E:选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家庭伦理)。结合德育教育原理,老师应当引导小力明白"孝亲敬老"与"帮助他人"同等重要,D选项直接对应"亲其亲,长其长"的家庭责任。E选项直接对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庭伦理) "排除干扰项。A/B/C均不涉及家庭伦理层面,只有D选项完整呼应"对内对外都要保持友善"的核心教育点。故答案为: D E【点评】考查了名言警句,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41.【答案】A,C,D【知识点】历史常识【解析】【分析】选项A吕岱视徐原为益友,益友是指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有帮助的朋友。徐原敢于在公众面前批评吕岱,说明徐原能指出吕岱的过失,这对吕岱的成长和进步是有帮助的,所以吕岱视徐原为益友,该选项正确。选项B“为了维护友谊,原谅朋友的言论”表述不准确。徐原的批评是出于对吕岱的关心和帮助,并非是吕岱为了维护友谊而原谅徐原的言论,而是吕岱认可徐原的批评,该选项错误。选项C朋友真诚的批评能够帮助自己。徐原敢于朋友真诚的批评能够帮助自己。徐原敢于在公众面前批评吕岱,这种真诚的批评能让吕岱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从而改正错误,不断进步,所以吕岱不生气,该选项正确。选项D真正的朋友不包底、不纵容朋友的过错。徐原作为吕岱的朋友,没有因为吕岱推荐自己而包庇他的过失,而是敢于指出,这体现了真正朋友的品质,所以吕岱不生气,该选项正确。选项E“看徐原不顺眼的地方,再说他的坏话”与题干中吕岱推荐徐原以及徐原敢于批评吕岱的情境不符,该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ACD。故答案为: A C D【点评】本题可根据吕岱和徐原之间的故事;结合朋友之间相处的原则来分析每个选项。42.【答案】D,E【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畜牧业是指以饲养家畜、家禽等动物为主,获取动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方式。常见的畜牧业产品包括肉类、蛋类、奶类、毛皮等。A. 红薯:红薯是通过种植业获取的,属于种植业产品,不属于畜牧业。B.: 龙虾是通过渔业获取的,不属于畜牧业产品;C.大米:大米是通过种植业获取的,属于种植业产品,不属于畜牧业。D:牛奶是通过饲养家畜 (如牛)获得的,属于典型的畜牧业产品。E: 鸡蛋:鸡蛋是通过饲养家禽(如鸡)获得的,属于典型的畜牧业产品。因此。正确答案是DE。故答案为:DE【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农业生产的分类,重点在于区分畜牧业产品与种植业产品或其他农业相关产品43.【答案】A,B,C,D【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题目要求选择家乡发展中为人民提供文化休闲便利的设施。A选项“公园”是典型的休闲场所,提供散步、健身功能。B选项“广场”常作为公共活动空间,用于集会、文娱活动。C选项“图书馆”是文化学习场所,满足阅读需求。D选项“体育馆”是典型的健身场所,提供健身功能。E选项“超市”是购物场所,满足物资需求。不属于文化休闲范畴。故答案为: A B C D【点评】本题考查文化休闲设施的分类及综合分析能力,需识别选项中符合“方便人民文化休闲”定义的设施44.【答案】C【知识点】健康与卫生【解析】【分析】选项①错误,一次性饭盒可回收,但卫生间废纸和瓷器碎片不可回收;选项②正确,剩饭剩菜等属于厨余垃圾;选项③正确,废旧电池等属于有害垃圾;选项④错误,废铁、易拉罐、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因此,只有选项②和③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垃圾分类知识。45.【答案】A,B,D,E【知识点】习俗及习俗寓意【解析】【分析】端午节主要的风俗习惯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与莒蒲、拜神祭祖、放纸鸢、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打马球、跳钟尴、斗草等,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标志性的习俗。“登高望远”是重阳节的习俗。故答案为: A B D E【点评】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重点考查了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考查是常见题型,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收集要靠多读、多记,注重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46.【答案】D【知识点】社会公德与法律法规【解析】【分析】题目要求找出浪费现象。A选项:人走关灯是节约用电的表现,不是浪费。B选项:光盘行动是珍惜粮食的行为,属于节约。C选项:用水时控制水量是节约水资源,符合节约要求。D选项:虽然纸张价格低且常见,但随意使用属于浪费资源(如大量废弃纸张会增加环境负担),因此是浪费现象。E选项:“ 傣族泼水节的欢乐泼洒”是节日习俗,不是浪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浪费现象的判断,重点在于区分节约行为与浪费行为。47.【答案】A,B,C,D,E【知识点】我国科技成就【解析】【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科技成就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表明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以及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创造了华龙一号、大飞机 C919、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等。故答案为: A B C D E【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科技成就、创新、综合国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此题的考查方向,依据题意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48.【答案】B,E【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A、 网络有危害,远离保平安 ,会让我们失去互联网世界为我们创造的一些便利,表述片面,不符合题意。B、合理利用,才能让其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提供方便,表述正确,符合题意。C、喜欢,迷恋,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符合题意。D、拒绝使用,表述片面,不符合题意。E:发挥网络积极作用,认真把握现实生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 E【点评】互联网是个虚拟、神奇的世界,它能够让远在天边的人,变得仿佛近在眼前;可以搜集资料进行学习;可以探访古今等。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利用互联网的优点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提供方便。49.【答案】A,B,C,D,E【知识点】文化常识【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中国民间艺术形式的了解掌握。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多彩的民间艺术。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即可。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A、B、C、D、E中的艺术形式属于中国民间艺术。故A、B、C、D、E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 B C D E【点评】 本题考查了知识点是多彩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50.【答案】A,B,C【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仔细审题,联系解决冲突的方法等知识作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A.商议办法、和谐相处,能有效化解冲突。A正确。B.交换意见,讲清道理,能有效化解冲突,B正确。C.换位思考,理解他人,能有效化解冲突。C正确。D.蛮不讲理,暴力还击,会使冲突加剧,D错误,不符合题意。E. 忍气吞声,伺机报复,会使冲突加剧,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 B C【点评】 本题考查解决冲突的方法。学会合理化解矛盾与冲突。【答案】51.A52.D53.A;B;C;D;E【知识点】诗【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示儿》的理解,包括词语指代、题目含义、诗句内容以及作者情感。51.“翁"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先生"或“君子”。在《示儿》这首诗中,“翁”指的是诗人自己,即陆游。因为诗题《示儿》的意思就是给儿子们看,所以“翁”自然是指诗人陆游。故答案为: A52.“示儿”的意思是“给儿子们看”,而不是“写给儿子”、“呈给儿子"或“告诉儿子”。因为诗题《示儿》明确表达了这首诗是给诗人自己的儿子们看的,所以选项D“给儿子们看"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3.根据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可以明确作者的遗憾是没有看到国家统一。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作者的嘱咐,希望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儿子们能在家祭时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可以感受到作者以父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深深担忧,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无比渴望。这种情感是深沉而坚定的,体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故 A B C D E 正确 。故答案为: A B C D E【答案】54.A;C;D;E55.A【知识点】诗【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文,读出文字背后的感情,抓住关键词句。作答此题,要认真读文,体会文字背后的感情,然后仔细审题,即可作答。54.考查字词解释。“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大意为: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 瑟瑟 " 原意是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不是红色。故答案为: A C D E55.考查诗句理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意思是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这是所见之景,故为视觉描写。故答案为:A56.【答案】A,B,C,D【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解析】【分析】诗歌赏析。“第二句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K粼,光色吮吸万变的景象"是否正确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云:“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丽绝韵绝,令人神往。”故 A B C D; E:有误,本诗写景奇丽,描绘了一幅秋江晚景图。故答案为: A B C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文,读出文字背后的感情,抓住关键词句。作答此题,要认真读文,体会文字背后的感情,然后仔细审题,即可作答。【答案】57.B;E58.C59.D60.B;E61.A【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57.考查了词语理解。结合句意理解,“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句意: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之“指的是 故人、朋友。故选 B E 。故答案为: B E58.考查了词语理解。结合句意理解,“起之不食以嫔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句意: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恐"的意思是担心。故选C。故答案为:C59.考查了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可知,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表现了吴起守信。故选D。故答案为:D60.考查了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恐其自食其言也。“可知,吴起不想在答应别人后又食言。故选B E。故答案为: B E61.考查了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有服:使.....….信服。信:信用。句意: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故答案为: A【答案】62.C63.A64.A65.A;B;C【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包括标点符号的作用、词语解释、词语选择以及文章主旨的把握。62.破折号在文中第一段的作用是解释说明,即对“英国前首相乔治有一个习惯”进行具体的描述,说明这个习惯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故答案为:C63.在选择括号中的词语时,需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和词语的含义进行搭配。如“经典”和“精美”中,“经典"更符合“多么"后面应该接形容词来修饰句子的语境。同样,“沾染”和"沾上”中,“沾染”更贴切地描述了身上可能沾染上一些尘土和霉气的动作。在“需要”和“必须”中,“需要"更符合语境,表示总结昨天的失误是必要的。最后,“追悔”和“后悔”中,“追悔”更能表达对过去事情的深深懊悔和追思,与后文的“失掉现在,哪有将来”相呼应。故答案为:A64.一句话没说完用逗号,人物直接说的或想的话用引号,说或想之后用冒号,一句话完了用句号。如:正如俗话所说:“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往往还会错过下一班。”故答案为:A65.通过阅读短文,我们可以懂得一个道理: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沉溺于过去的成就或失误,才能有新的开始。这个道理鼓励我们在面对过去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向前看,而不是被过去所束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故答案为: A B C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2023年四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竞赛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2023年四年级语文超常思维竞赛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