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1.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生物课,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出问题、获取信息、主动学习、勇于探索,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活动一】开展爱眼护眼知识宣传活动,制作模型模拟眼球的成像原理F光源光屏图中的(填字母)模拟眼球的晶状体。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不易恢复原状,从而形成近视。请提出一条保护视力的建议:不要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合理即可)。(活动二】小明在数学课堂上使用圆规画图,不小心被圆规针尖刺到,下意识地将手缩回。(1)完成缩手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孤(2)从反射类型看,缩手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活动三】为落实“双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各校开展了丰富的课后实践活动。(1)打乒乓球时,手臂的力量来源于骨骼肌的收缩,它两端的肌健附着于相邻的两根骨(填“同一根骨”或“相邻的两根骨”)上。(2)篮球场上赛况激烈,观看比赛的同学们激动万分,此时他们的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促使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心跳加快,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既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任务一】制作生态瓶制作步骤图示①向透明玻璃瓶内加入池塘水和塘泥。②将一些金鱼藻固定在塘浮萍泥中,撒上几株浮萍。池塘水小鱼③静置12小时后,放入3金鱼藻小虾条小鱼、8只小虾。塘泥④密封瓶口,放在阳台上【任务二】建构模型小青建构了生态瓶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模型,如图所示,请将其补充完整。生产者(如金鱼藻)③分解者消费者【任务三】探究金鱼藻数量对生态瓶的影响一段时间后,小芸发现生态瓶中的金鱼藻大量繁殖,小鱼出现浮头现象,这是否与金鱼藻的数量增多有关呢?于是,她进行如表的探究实验。实验方案24小时溶编号金鱼藻小鱼解氧含量/水质光照数/株数/条(mg·L1)A3散射光7.4B池塘水93散射光8.6158.0(1)该实验的变量是全鱼藻的数量。实验中,C组的光照条件应为散射光,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2)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小鱼的浮头现象与全鱼藻的数量有关。请你分析小鱼出现浮头现象的原因:全鱼藻的数量增多,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量增多,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