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解析三大诉讼 课件(1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解析三大诉讼 课件(15张PPT)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解析三大诉讼
9.2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人民法院依法审判的权威。
科学精神:掌握诉讼的内涵、特点,理解其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治意识:了解我国的3大诉讼法,熟知诉讼法的基本要求。
公共参与:借助具体事例,了解不同诉讼类型的诉讼目的、提起主体、适用范围、适用法律,自觉践行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和解、调解、仲裁、诉讼都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手段。这些方式各有优势,功能各有侧重,为人们提供了多元的纠纷解决途径。
小莹酷爱文学创作。一天,她偶然发现一本署名为小琪的诗集里载有自己的作品,后来得知是文学社的同学小琪擅自将社团内部讨论的稿件交给某出版社出版了。小莹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要求小琪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但小琪认为这是在帮小莹宣传作品,并不侵权。社团老师出面调解,小琪不仅不道歉,还认为小莹小题大做。有的同学也认为小莹没必要这么较真儿。小莹觉得很困惑,不知该如何解决问题。最终,咨询过律师后,小莹在父母的帮助下,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中小琪侵犯了小莹什么权利?案例中涉及到了哪些解决纠纷的方式?最终小莹采取哪种方式解决纠纷?如何看待这种方式呢?




社团老师出面调解,小琪不仅不道歉,还认为小莹小题大做
调解
小莹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
一、诉讼及其特点
1、诉讼的含义:
(1)含义: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2)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主导地位)
(1)含义:诉讼解决纠纷必须严格依法进行。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是诉讼法(程序法)。
(2)种类:针对不同的诉讼类型,我国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诉讼法的含义和种类:
【知识拓展】程序法≠实体法


2
3
4
1
公权性: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终局性: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程序性: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3、诉讼的特点:
一、诉讼及其特点
拓展延伸——诉讼的优缺点
优点:
(1)诉讼是一种有强制力的救济措施,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比较稳定,有效。
(2)诉讼可以充分全面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比较公正,处理的结果生效后具有终局的法律效力,具有执行力。
缺点:
(1)诉讼程序比较繁杂,周期较长,需要耗费一定的精力和财力,也有可能使双方的关系恶化
(2)诉讼的保密性不强,诉讼的结果通常是要公开的,而有的人是不愿意被公开的。
诉讼意味着对国家意志及法律权威的接受与服从。这体现的诉讼的特点是
A.公权性 B.程序性 C.强制性 D.终局性
AC
1、诉讼是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 )
诉讼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非民间解决机制。
2、诉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
诉讼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多元化解决体系中,诉讼处于主导性地位,是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和最后途径。
×
×
【观点辨析】
3、刑事诉讼法就是刑法,民事诉讼法就是民法。( )
×
4、诉讼法是一部程序法,是用来规范诉讼活动和程序的法律。( )
5、诉讼意味着对国家意志及其法律权威性的接受和服从。( )


6、因为忘记张贴交强险标志,车主谷某驾驶着自己的小车在B县被交警拦下,被处以罚款200元、扣1分的“顶格处罚”谷某对该处罚不服。此时,谷某( )
①可向B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②可要求该交警出示处罚的依据
③可向B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④可通过仲裁解决与B市交通警察局的争议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1.陈某在小区最散步时见一条狗很可爱,便去逗引,结果被狗咬伤。陈某要求狗的主人石某赔偿其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等共计一万元。但石某认为,如果陈某不主动逗狗,狗是不会咬她的,因此不同意赔偿。陈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石某赔偿其相应损失。
2.张某从某县山区的居民处收购了无合法来源的王锦蛇,准备高价销售牟取利益,被县林业局执法人员查获。县林业局以王锦蛇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张某未办理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为由,认定该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决定依法没收王锦蛇,并对张某给予罚款处罚。张某认为县林业局作出行政处罚的主要证据不足,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撒销该行政处罚决定。
3.某日下午,华某携水果刀窜至某中学附近小巷,将学生常某拦住,采取威胁、殴打等手段,将常某的手机和运动手表抢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经审查,以抢劫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华某的刑事责任。
【探究与分享:P86页】
该案是人身伤害案,属于民事诉讼。
侧重点: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思考:材料中的诉讼属于什么类型的诉讼?该种诉讼的侧重点是什么?
对林业局的处罚提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
侧重点:这是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人民检察院以抢劫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属于刑事诉讼。
侧重点:这是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烦什么罪以及应出何种刑罚的问题。
二、诉讼的主要类型
1、诉讼的主要类型和差异表现(划分的依据):
(1)三大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2)划分依据: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2、诉讼主要差异:
①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与义务纠纷。(民告民)
→理解:民事诉讼侧重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确立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②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民告官)
→理解:行政诉讼侧重查明事实,适用法律,确立行政行为合法性。
(1)诉讼目的/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③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官告民)
→理解:刑事诉讼侧重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分子,同时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因此,除刑事自诉案外,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判决前,还需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等程序层层把关。
【相关链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最主要区别在于诉讼的目的和诉讼的主体不同。
①民事案件民事纠纷双方都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②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③刑事案件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注意:刑事诉讼采取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原则。
→刑事自诉案件:少数案件,如侮辱、诽谤等应由被害人直接向法院告发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轻微刑事案→如仅造成轻伤的故意伤害案、非法侵入住宅案、重婚案、遗弃案等。
(2)提出诉讼的主体不同
二、诉讼的主要类型
2、诉讼主要差异:
【名词点击】行政相对人、自诉、公诉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权益受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自诉: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观点辨析】
1、某县环保局办公室在一家超市购买了几台净水器,因质量问题与该超市产生纠纷,该超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2、王某因工作与同事发生纠纷打架,对公安局的处罚不服,可以向市公安局申请仲裁。
公安局的处罚属于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王某对此不服,可以向它的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通过行政诉讼解决。
行政诉讼是行政相对人对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发起的诉讼。该超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3、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 )
×
4、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纠纷。( )
×
5、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三者具有许多相似乃至相同之处。

6、老李看到同村的两个村民甲、乙为某事争吵,甲非常嚣张,先动手打人并把乙打伤,乙去医院治疗花去数百元医药灵。老李实在气不过,搜集证据起诉甲,要求甲赔偿乙的医药费并赔礼道歉。法院会( )
A.受理因为老李的诉讼有具体请求和事实理由
B.不受理,因为老李并非本案的直接利益关系人
C.受理,因为老李是目击证人 D.不受理。因为把人打伤属于刑享犯罪
B
类别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性质
诉讼目的
诉讼主体
举证原则
适用法律
民事案件
行政争议案件
刑事案件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民告民)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民告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自诉:民告民;公诉:官告民)
双方当事人均可以提起诉讼
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
谁主张谁举证
行政机关负有举证责任
公诉人举证,但被告可以提出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
主要适用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
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法
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联系
①都由人民法院主持,审判权都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②都是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的司法活动,都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实现公平正义。
【知识拓展】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
本课小结
9.2
解析三大诉讼
诉讼含义、地位及其特点(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
诉讼法的含义和类型(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诉讼的主要类型
民事诉讼(平等主体,双方皆可提起诉讼)
刑事诉讼(除自讼外皆为检察院提出公讼)
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诉讼,政府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当堂检测】
1、某日城管部门执法人员巡查时发现某酒店厨余垃圾分类不规范,责令整改。该酒店未按期整改,被城管部门处以5000元罚款。酒店若不服可以 ( )
①提起行政诉讼 ②起诉,法院可以接收酒店的诉状
③申请仲裁 ④免费申请行政复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解】①④:酒店对城管部门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申请行政复议,①④正确。②: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②错误。③:城管和酒店在厨余垃圾处理问题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不是平等主体,不适用仲裁制度,③不符合题意。
2、20岁的张琳经过邻居吴建家门口的时候,被吴建家养的一条狗咬伤。张琳马上去医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3000多元。张琳要求吴建支付这笔费用,遭到吴建的拒绝,张琳遂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张琳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 ②张琳可以提起损害赔偿诉讼
③张琳可以提起违约赔偿诉讼 ④张琳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C
3、2025年2月9日,W市G区市场监管局发现某甜品店在线上以158元价格销售定制款“冰墩墩生日蛋糕”,蛋糕造型是北京冬奥会已注册的吉祥物“冰墩墩”的造型。执法人员责令甜品店立即下架、停止销售该款蛋糕,并罚款1万元。但店主不服该处罚,辩称他们做的蛋糕跟“冰墩墩”不完全相同。本案中,店主( )
A.可以向W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B.可以向G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可与G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D.起诉G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后还可申请行政复议
B
【当堂检测】
W市G区人民政府
×
×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有仲裁协议
行政纠纷起诉后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4、黄先生遭陌生男子叶某窜进车内扑咬,导致其脸上、脖颈和手臂多处受伤,叶某被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处以行政拘留13日的处罚。黄先生认为公安机关对叶某的处罚过轻。在这种情况下,黄先生可以到( )
①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②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③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
④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提起行政复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当堂检测】
×
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
×
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3、王某与杨某是同一小区的邻居,平时关系较好。杨某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向王某借款5万元,约定一年后归还,按银行利率支付利息。借款到期后,王某多次讨要欠款及利息,杨某以生意不好为由一直没有还款,后来干脆就玩起失踪。某日,王某又到杨某家讨要欠款,杨某不在,王某要求其家人还钱,遭到杨某家人拒绝,王某大吵大闹至深夜。邻居不堪其扰报警,警察到场劝阻,在王某不听劝阻,依然吵闹的情况下,警察对王某予以行政拘留,王某对此不服。
(1)王某与杨某的纠纷、与警察的纠纷分别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2)从诉讼的角度看,王某与杨某纠纷的诉讼和王某与警察纠纷的诉讼有何不同?
(1)王某与杨某的纠纷,可以通过双方自行协商和解、申请人民调解、依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和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王某与警察的纠纷,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解决。
(2)王某与杨某纠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要解决的是王某与杨某平等主体之间在借款问题上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王某与警察纠纷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要解决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王某实施的行政拘留处罚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当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