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课件(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课件(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10.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议题导入:造黄谣、邀同学“吃瓜”?守护“少年的你”不分线上线下
小张与小黄是同北京市A区某学校的同学,小张素来看小黄不满。某一天,小张看到一篇内容与小黄有关的微信笔记,便在朋友圈邀请大家“吃瓜”。
有同学“闻讯而来”,小张遂将涉案微信笔记以及一段不雅视频发给了“吃瓜群众”,并影射不雅视频中的女子为小黄。在“吃瓜群众”询问这些资料是否可以外传时,小张表示“随便发”,致使涉案笔记及视频又进行了再度传播。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如果你是小黄,此时你是什么心情?你会如何维权?
议题导入:造黄谣、邀同学“吃瓜”?守护“少年的你”不分线上线下
小张与小黄是同北京市A区某学校的同学,小张素来看小黄不满。某一天,小张看到一篇内容与小黄有关的微信笔记,便在朋友圈邀请大家“吃瓜”。
有同学“闻讯而来”,小张遂将涉案微信笔记以及一段不雅视频发给了“吃瓜群众”,并影射不雅视频中的女子为小黄。在“吃瓜群众”询问这些资料是否可以外传时,小张表示“随便发”,致使涉案笔记及视频又进行了再度传播。
小黄因此受到巨大伤害,小黄的父母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小黄的合法权益。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议学任务:
1.受害者家属为什么会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不提起诉讼,法院可以进行审判吗?
2.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帮受害者家属起草一份民事起诉状。
3.受害者家属可以向哪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受害者家属提起诉讼之后,法院应该怎么做?
议学任务:
1.受害者家属为什么会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不提起诉讼,法院可以进行审判吗?
2.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帮受害者家属起草一份民事起诉状。
小黄的人身权益受到侵犯。不可以。民事、行政诉讼采取“不告不理”原则。
民事起诉状
原告:
被告:
诉讼请求:
事实与理由:
此致
北京互联网法院
附:本诉状副本1份
证据和证据来源
起诉人:
X年X月X日
议学任务:
1.受害者家属为什么会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不提起诉讼,法院可以进行审判吗?
2.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帮受害者家属起草一份民事起诉状。
小黄的人身权益受到侵犯。不可以。民事、行政诉讼采取“不告不理”原则。
3.受害者家属可以向哪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受害者家属提起诉讼之后,法院应该怎么做?
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我国法院的分类:我国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主体部分),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起诉
一律接收
不符合
符合
不立案/诉讼不成立
当场立案/诉讼成立
议题小结一1、起诉(1)含义: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民事诉讼),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行政诉讼)(口头或者书面形式),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3)原则: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民不告,官不究)(2)地位: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诉讼是解决纠纷最后一道防线,最后途径)注意:起诉是以书面为原则、口头为例外。(书写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当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要提起诉讼,第一步应该怎么做?一、起诉与应诉
议题小结一
1、起诉
②我国法院的分类:我国法院的分类:我国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主体部分),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①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③作用:人民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
(4)管辖制度
要起诉,去哪里起诉?什么样的法院起诉?
一、起诉与应诉
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
解决 问题 在法院的上下级之间确定管辖权。 确定某个一审案件应该由哪个地区的法院来管辖。
一般 原则 大多数普通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别管辖具有全市、全省或者全国影响的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还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管辖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不能上诉。 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原则;
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所在地法院管辖。
行政诉讼:多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
刑事诉讼:多由犯罪地的法院管辖。
【相关链接】:全面理解管辖制度(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议题小结一
一、起诉与应诉
2.登记立案: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
收到起诉状后,法院会怎么做?
起诉
一律接收
不符合
符合
不立案/诉讼不成立
当场立案/诉讼成立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对起诉、自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注明收到日期。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法院应当场予以登记立案
(2)对于法院认为不能立案的案件,法院应当出具相应的不予立案裁定
(1)内容: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
(2)意义: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起诉并不一定立案)
3、应诉
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发送传票
如果被告不应诉,不提交答辩状怎么办?会影响案件审理吗?
议题小结一
一、起诉与应诉
议学情境2:模拟法庭
北京互联网法院对本次依法进行审理。
议学活动:
根据情境进行模拟法庭活动,其他同学根据本活动,总结开庭审理的流程。
高二3班
开庭准备
法庭调查
法庭辩论
休庭评议
宣告判决
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核对当事人身份和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案由和审判人员名单,以及当事人回避等权利。
审判人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结论(制作庭审笔录)
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判决内容。
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
当事人陈诉——证人出庭作证——出示物证等证据——宣读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审判长归纳总结
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开庭审理的重心)
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答辩—互相辩论—辩论终结—审判长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
主要包括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判决的理由与结果、诉讼费用分担等。
议学提示:
开庭审理的阶段
1、开庭审理
(2) 地位:
(1)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
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议题小结二
二、审理与判决
注意1: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侦查阶段
(公安机关等)
提起公诉阶段
(人民检察院)
审判阶段
(人民法院)
①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②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
③讯问被告人,被害人等向被告人发问;
④控辩双方向被害人发问;
⑤出示、辨认证据;
⑥调取新证据;
⑦法庭调查、核实证据
刑事公诉案件诉讼一般程序
1.民事、行政诉讼程序:起诉——立案——开庭审理
2.刑事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立案——侦查——起诉(提起公诉)——审判——执行
(公安)
(检察院)
(法院)
注意2:刑事案件中,对依法被逮捕的人称犯罪嫌疑人,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人称罪犯。
①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②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
(两审终审制)
③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
(再审程序)
2.上诉与二审程序
注意:①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
②二审是对一审未生效裁判的重新审理;
③再审是对一审或二审已生效裁判的纠错。
④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再审,并非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而是具有事后补救性质的非常规纠错和救济手段。目的是对生效裁判中的错误予以纠正,以确保人民法院裁判结果的公正性与合法性,进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注意:起诉≠上诉
二审≠再审
议题小结二
二、审理与判决
设立原因:为了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特殊保护,我国设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少年法庭。
审理范围:主要审理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案件、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并被指控为首要分子或者主犯的共同犯罪案件。
审判方式:少年法庭的审判方式上注重疏导、寓教于审、惩教结合。
相关链接:少年法庭
知识延伸:少年法庭
设立原因:为了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特殊保护,我国设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少年法庭。
审理范围:主要审理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案件、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并被指控为首要分子或者主犯的共同犯罪案件。
审判方式:少年法庭的审判方式上注重疏导、寓教于审、惩教结合。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分享防欺凌指南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近年来,我国愈发重视对于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不论对方是否为熟人,也不论对方是否成年,作为未成年人,一旦遭遇了网络欺凌,不要因恐惧而隐藏自己的情况,应当及时向父母和学校、平台求助,积极反欺凌。
请你根据本课所学,分享防欺凌指南。
起诉
(第一步)
立案
管辖
再审(纠错重审)
应诉
开庭审理(一审)
上诉---二审
(终审裁判)
开庭
准备
法庭
调查
法庭
辩论
休庭
评议
宣告
判决
立案登记制度
无答辩状不影响
诉讼程序
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名誉权和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青少年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在“吃瓜”的过程中容易成为不实信息的传播者。
此外,在避免自己成为网络欺凌的直接实施者、受害者的同时,也要避免自己成为冷漠的旁观者,甚至是好事的“吃瓜”者,当身边同学遭受网络欺凌时,可以积极发声,伸出援手,为被欺凌者提供援助。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议题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