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2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考点一 常规实验【理清·知识结构】【突破·考点题型】角度1 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小明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1,下列操作规范的有 。 A.实验前,必须先把弹簧水平放置测量其原长B.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C.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D.实验结束后,应拆除实验装置,整理并复原实验器材(2)小明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每次都待弹簧处于 状态时读出弹簧的长度,某次测量指针指在刻度尺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该读数为 cm。 (3)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描绘出弹簧的伸长量Δx与弹力F相关的点如图3所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在图中作出拟合图线。(4)根据拟合的线,回答以下问题:①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弹簧形变长度在0~ (保留整数)cm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②图线中后半部分明显偏离直线,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核心归纳 (1)F-x图像和F-l图像的斜率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2)F-x图像理论上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但弹簧自重对实验造成的影响可引起F-x图像发生平移。 (3)F-l图像与l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原长。角度2 误差分析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先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自然长度L0=14.5 cm,再将弹簧的上端挂在铁架台上使弹簧处于竖直状态,然后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再算出弹簧伸长量x=L-L0,改变弹簧下端所挂钩码的个数,可改变弹簧所受的弹力大小。他记录了实验数据并作出了弹簧下端所挂钩码的重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1)图2中直线没过坐标原点,其可能的原因是 。 A.图2中坐标标度选取不合理B.每次钩码重力的测量值都偏大C.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2)由图2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用实验中的弹簧做成了一个弹簧秤(过程中弹簧始终竖直),某次使用该弹簧秤的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此时弹簧的总长为 c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考点二 创新实验创新点 创新解读实验原理的创新 将弹簧水平放置或穿过一根水平光滑的直杆,在水平方向做实验。消除了弹簧自重的影响实验器材的改进 将弹簧水平放置,且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推力)时,电脑上得到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得出结论运用k=处理数据 (1)将“弹力变化量”转化为“质量变化量” (2)将“弹簧伸长量”转化为“弹簧长度变化量”角度1 实验原理与数据处理方法创新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弹力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光滑斜面的倾角θ=30°,斜面的底端固定一压力传感器,顶端固定有光滑的定滑轮,物块紧贴压力传感器,轻质细线绕过滑轮后与连着物块的轻质弹簧相连,调整滑轮,使细线与斜面平行,滑轮的右侧竖直固定一刻度尺,初始时细线各部分均伸直,且细线的端点N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现缓慢竖直向下拉端点N,分别记录端点N移动的距离x及对应的传感器的示数FN,如下表所示。x/cm 5 10 15 20 25 30FN/N 20.1 16.0 12.1 7.8 4.0 0(1)以FN为纵轴,x为横轴建立坐标系,如图2所示,请在坐标系中作出FN-x的图像。(2)小组同学根据作出的FN-x图像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结果取整数),若物块的质量m=5 kg,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角度2 ΔF=kΔh的应用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支架上,弹簧的下端固定一水平纸片,激光测距仪可测量地面至水平纸片的竖直距离h。(1)该同学在弹簧下端逐一增挂钩码,每增挂一个钩码,待弹簧 时,记录所挂钩码的重力和对应的h。 (2)若弹簧和纸片重力均忽略不计,根据实验记录数据作出h随弹簧弹力F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示,可得未挂钩码时水平纸片到地面的竖直距离h0= cm,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参考答案例1 (1)BD (2)静止 39.82(39.81~39.83均可) (3)图见解析 (4)6 100 弹簧的形变量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解析 (1)实验前,为了防止弹簧本身的重力造成误差,则必须先把弹簧竖直放置测量其原长,A项错误;逐个增加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但不能随意增减砝码,B项正确,C项错误;实验结束后,应拆除实验装置,整理并复原实验器材,D项正确。(2)在实验过程中,每次都让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时读出弹簧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 mm,则刻度尺的读数为39.82 cm。(3)作出拟合的图线如图所示。(4)①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弹簧形变长度在0~6 cm范围内,图像为直线,即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100 N/m。②图线中后半部分明显偏离直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弹簧的形变量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例2 (1)C (2)50 (3)21解析 (1)图2中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所挂钩码的重力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这是弹簧自身重力导致的,C项正确。(2)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50 N/m。(3)由图3知,此时弹簧受力F=3.0 N,弹簧伸长量Δx==6 cm,弹簧自然长度L0=14.5 cm,由图2可知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伸长了L'=0.5 cm,故此时弹簧总长L=L0+L'+=21 cm。例3 (1)图见解析 (2)80 9.60解析 (1)描点绘图,如图所示。(2)对物块有mgsin θ=FN+kx,即FN=mgsin θ-kx,表明FN-x图像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则k= N/m=80 N/m,FN-x图像的纵截距a=mgsin θ,解得g== m/s2=9.60 m/s2。例4 (1)静止 (2)120.0 31.5 解析 (1)该同学在弹簧下端逐一增挂钩码,每增挂一个钩码,待弹簧静止时,此时弹力与所挂钩码重力大小相等,记录所挂钩码的重力和对应的h。(2)由题图2可知,当F=0时h0=120.0 cm,即为未挂钩码时水平纸片到地面的竖直距离。由胡克定律可得ΔF=kΔh,即图像斜率绝对值的倒数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有k= N/m=31.5 N/m。(共28张PPT)实验2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考点一 常规实验考点二 创新实验考点一 常规实验理清 知识结构突破 考点题型角度1 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例1 小明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1,下列操作规范的有_____。BDA.实验前,必须先把弹簧水平放置测量其原长B.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C.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D.实验结束后,应拆除实验装置,整理并复原实验器材[解析] 实验前,为了防止弹簧本身的重力造成误差,则必须先把弹簧竖直放置测量其原长,A项错误;逐个增加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但不能随意增减砝码,B项正确,C项错误;实验结束后,应拆除实验装置,整理并复原实验器材,D项正确。(2)小明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每次都待弹簧处于______状态时读出弹簧的长度,某次测量指针指在刻度尺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该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止均可[解析] 在实验过程中,每次都让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时读出弹簧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则刻度尺的读数为 。(3)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描绘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弹力 相关的点如图3所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在图中作出拟合图线。[答案] 图见解析[解析] 作出拟合的图线如图所示。(4)根据拟合的线,回答以下问题:①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弹簧形变长度在 ___(保留整数) 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 。6100[解析]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弹簧形变长度在范围内,图像为直线,即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 。②图线中后半部分明显偏离直线,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簧的形变量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解析] 图线中后半部分明显偏离直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弹簧的形变量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核心归纳(1)图像和图像的斜率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2)图像理论上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但弹簧自重对实验造成的影响可引起图像发生平移。(3)图像与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原长。角度2 误差分析例2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先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弹簧的上端挂在铁架台上使弹簧处于竖直状态,然后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再算出弹簧伸长量 ,改变弹簧下端所挂钩码的个数,可改变弹簧所受的弹力大小。他记录了实验数据并作出了弹簧下端所挂钩码的重力随弹簧伸长量 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1)图2中直线没过坐标原点,其可能的原因是___。CA.图2中坐标标度选取不合理B.每次钩码重力的测量值都偏大C.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解析] 图2中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所挂钩码的重力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这是弹簧自身重力导致的,C项正确。(2)由图2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50[解析] 弹簧的劲度系数 。(3)该同学用实验中的弹簧做成了一个弹簧秤(过程中弹簧始终竖直),某次使用该弹簧秤的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此时弹簧的总长为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 由图3知,此时弹簧受力,弹簧伸长量 ,弹簧自然长度 ,由图2可知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伸长了,故此时弹簧总长 。考点二 创新实验创新点 创新解读实验原理的创 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弹簧水平放置或穿过一根水平光滑的直杆,在水平方向做实验。消除了弹簧自重的影响创新点 创新解读实验器材的改 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弹簧水平放置,且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推力)时,电脑上得到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得出结论续表创新点 创新解读(1)将“弹力变化量”转化为“质量变化量”(2)将“弹簧伸长量”转化为“弹簧长度变化量”续表角度1 实验原理与数据处理方法创新例3 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弹力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光滑斜面的倾角 ,斜面的底端固定一压力传感器,顶端固定有光滑的定滑轮,物块紧贴压力传感器,轻质细线绕过滑轮后与连着物块的轻质弹簧相连,调整滑轮,使细线与斜面平行,滑轮的右侧竖直固定一刻度尺,初始时细线各部分均伸直,且细线的端点 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现缓慢竖直向下拉端点,分别记录端点移动的距离 及对应的传感器的示数 ,如下表所示。5 10 15 20 25 3020.1 16.0 12.1 7.8 4.0 0(1)以为纵轴, 为横轴建立坐标系,如图2所示,请在坐标系中作出 的图像。[答案] 图见解析[解析] 描点绘图,如图所示。(2)小组同学根据作出的图像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____(结果取整数),若物块的质量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_____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809.60[解析] 对物块有,即 ,表明图像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 ,则,图像的纵截距 ,解得。角度2 的应用例4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支架上,弹簧的下端固定一水平纸片,激光测距仪可测量地面至水平纸片的竖直距离 。(1)该同学在弹簧下端逐一增挂钩码,每增挂一个钩码,待弹簧_____时,记录所挂钩码的重力和对应的 。静止[解析] 该同学在弹簧下端逐一增挂钩码,每增挂一个钩码,待弹簧静止时,此时弹力与所挂钩码重力大小相等,记录所挂钩码的重力和对应的。(2)若弹簧和纸片重力均忽略不计,根据实验记录数据作出 随弹簧弹力 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示,可得未挂钩码时水平纸片到地面的竖直距离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 。(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120.031.5[解析] 由题图2可知,当时 ,即为未挂钩码时水平纸片到地面的竖直距离。由胡克定律可得 ,即图像斜率绝对值的倒数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实验2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docx 实验2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