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中物理一轮考点探究-第1讲 功和功率(课件,学案两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中物理一轮考点探究-第1讲 功和功率(课件,学案两份打包)

资源简介

第1讲 功和功率
考点一 功的理解与计算
【理清·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1.功
(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要素:①     ;②            。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③     ,符号是④    。1 J=1 N·m。
2.功的计算
如图所示,当恒力F与位移l的夹角为α时,恒力F所做的功W=⑤    。
3.正功和负功
功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但功的正、负具有物理意义。(如表所示)
F与l的夹角α 功的正负 作用效果
0°≤α<90° W>0,力对物体做正功 力F促进物体运动;力F改变速度
90°<α≤180° W<0,力对物体做负功 力F阻碍物体运动;力F改变速度
α=90° W=0,力对物体不做功 力F只改变速度方向
4.常见力做功的情况
(1)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
(2)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共线、同体,做功的代数和⑥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为0。
(3)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⑦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为0。因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而两个物体的位移关系不确定,故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关系不确定。
5.功与能的关系
功是⑧    的量度。一种能量的变化,必然对应于某种力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能量的变化来计算功。(此法叫作功能关系法)
【考教衔接】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始终相对倾角为θ的斜面静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l。
(1)物体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 它们的大小如何 做功情况如何
(2)物体受到的合力做的功为多少
(3)合力做的功和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是怎样的关系
【突破·考点题型】
角度1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如图,物体A、B叠放在一起,A用绳系在固定的墙上,用力F拉着B右移,用T、fAB、fBA分别表示绳中拉力、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做正功,fAB做负功,fBA做正功,T不做功
B.F做正功,fAB做负功,fBA和T不做功
C.F、fBA做正功,fAB、T不做功
D.F做正功,其他力都不做功
传送带是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传送用具。如图,传送带靠静摩擦力把货箱从低处匀速送往高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货箱所受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B.传送带对货箱的静摩擦力做负功
C.传送带对货箱的作用力不做功
D.增大传送带斜面倾角,货箱所受静摩擦力变大
核心归纳 做正功、做负功及不做功的判定方法   方法1:根据力和位移的夹角判定(多用于恒力做功),当F、l夹角为锐角时,F做正功;当F、l夹角为钝角时,F做负功;当F、l夹角为直角时,F不做功。 方法2:根据力和速度的夹角判定(多用于曲线运动),当F、v夹角为锐角时,F做正功;当F、v夹角为钝角时,F做负功;当F、v夹角为直角时,F不做功。
角度2 恒力做功的计算
(2023·北京高考)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在物体移动距离为x的过程中 (  )
A.摩擦力做功大小与F方向无关
B.合力做功大小与F方向有关
C.F为水平方向时,F做的功为μmgx
D.F做的功的最小值为max
核心归纳 合力做功的三种计算方法 方法1:先计算合外力,再利用公式W合=F合lcos α计算。注意:此种方法只适用于合外力为恒力的情形。 方法2:先通过W=Flcos α计算各个力做的功,再求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注意:此种方法只适用于合外力为恒力的情形。 方法3: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即W合=m-m。此种方法既适用于合外力是恒力的情形,也适用于合外力是变力的情形。
一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开始时质量为m的物块A放在斜面的底端,通过一形变量不计的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与一质量M=2 kg的物块B相连接,如图1所示,最初时轻绳绷紧,B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现无初速度地将整个装置释放,通过测定描绘出了A沿斜面上升的整个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假设B着地后不反弹,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
(1)在下落过程中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
(2)整个过程中轻绳对物块A所做的功。
角度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摩擦力做功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B.当作用力不做功时,反作用力也不做功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是大小相等,正、负符号相反的
D.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能做正功
(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长度为L的木板,在木板左端放一
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给物块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两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物块滑到木板的右端时,木板运动位移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恒力F对物块做的功为FL
B.恒力F对物块做的功为F(L+x)
C.合力对物块做的功为(F-Ff)L
D.Ff对木板做的功为Ffx
【强化·科学思维】
计算变力做功的六种科学思维方法
方法 示例
功能 关系法 用力F把小球从A处缓慢拉到B处,F做功为WF,则有WF-mgL(1-cos θ)=0,得WF=mgL(1-cos θ)
微元法 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运动一周克服摩擦力做功Wf=Ff·Δx1+Ff·Δx2+Ff·Δx3+…=Ff(Δx1+Δx2+Δx3+…)=Ff·2πR
等效转 换法 恒力F把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拉到B,绳子对物块做功W=F·-
平均 力法 弹簧由伸长x1被继续拉至伸长x2的过程中(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克服弹力做功W=·(x2-x1)
图像法 一水平拉力F拉着一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位移为x0,F-x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拉力所做的功,W=x0
功率法 机动车辆以恒定功率P运动一段时间t,则牵引力F所做的功W=Pt
方法1 微元法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长度R=5 m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俯视图),另一端系一质量m=2.0 kg的小球,现对小球施加一个大小恒为10 N的力F,方向始终与小球在该点的切线成37°角,F拉着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已知小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则拉力F做的功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的比值为 (  )
A. B.2 C. D.4
方法2 图像法
(多选)工匠师傅用铁锤把钉子钉进墙壁时,每次对钉子做的功相同。工匠第一次将钉子砸进了一半。已知钉子所受阻力与其进入墙壁中的深度成正比,铁锤砸钉的能量全部用来克服钉子前进中的阻力做功,则 (  )
A.工匠要把一枚钉子全部砸进墙壁,他共需砸锤3次
B.工匠要把一枚钉子全部砸进墙壁,他共需砸锤4次
C.打击第n次与打击第一次钉子进入墙壁的深度之比为∶1
D.如果每次钉入的深度相同,则工匠打击第n次与打击第一次对钉子做功之比为(2n-1)∶1
方法3 功能关系法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同学在练习原地垂直起跳摸高。在第一阶段,脚使劲蹬地,重心上升h1,人以速度v离开地面。在第二阶段,人躯干形态基本保持不变,重心又上升了h2,到达最高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第一阶段,地面支持力对该同学做的功大于mgh1
B.在第一阶段,地面支持力对该同学做的功等于0
C.整个过程,人对自己做的功为mg(h1+h2)
D.整个过程,人的重力做的功为mg(h1+h2)
考点二 功率的理解及计算
【理清·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1.功率(P)
(1)定义: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t的①    叫作功率。
(2)定义式:P=②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③    ,符号是④    。常用单位:1 kW=1 000 W。
(4)功率是⑤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说明:功率一般不取负值)
(5)推导式:P==⑥    。
2.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名称 平均功率 瞬时功率
物理意义 表示在⑦    做功的平均快慢 表示在⑧    做功的快慢
计算方法 P=或P=Fcos α P=Fvcos α
注意事项 与⑨     相对应,计算时应明确是⑩     做功的平均功率 与      相对应,计算时应明确是       做功的功率
3.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1)额定功率是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时的    功率,通常都在铭牌上标明。额定功率是动力机器重要的性能指标,一个动力机器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
(2)实际功率是发动机实际工作时    的功率。机器工作时大多数情况下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
【考教衔接】
1.功率定义式为P=,变形可得W=Pt,由该式可求一段时间t内机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但该式的适用条件是P恒定不变。若P不是恒定的,则应该如何计算一段时间内机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呢
2.某运动员先后将完全相同的两个足球从A、B两点踢起,均落在同一直线上的C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将足球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足球在空中运动时间tA   tB;落地时速度大小vA   vB,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A   PB。(均选填“>”“=”或“<”)
【突破·考点题型】
角度1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一同学荡秋千,如图所示。将该同学和秋千踏板视为质点,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则该同学由最高点荡到秋千支架正下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总结提升   根据P=Fvcos θ判断瞬时功率的大小变化时,除了关注F、v的大小变化之外,还要关注F、v的夹角θ的变化情况(这是命题人喜欢设置的陷阱)。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汉石磨盘,如图1所示。它是一种可使谷物脱壳、粉碎的加工工具,凝聚着人类的高度智慧。后来人们通常用驴来拉磨,把谷物磨成粉。用俯视角度看此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假设驴拉磨可以看成做匀速圆周运动,驴对磨杆末端的平均拉力F=500 N,拉力方向始终沿圆周切线方向,磨杆长为1 m,驴拉磨转动一周时间为10 s。求:
(1)驴拉磨一周做功的平均功率。
(2)驴拉磨的瞬时功率。
身高约1.7 m,体重为60 kg的某男生在学校体育课完成“引体向上”的测试。若该男生在1分钟内完成了20次“引体向上”,每次“引体向上”都使自己的整个身体升高一个手臂的高度,且每次“引体向上”都需要2 s才能完成。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估算恰当的是(  )
A.每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功约为180 J
B.每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功功率约为90 W
C.全过程该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90 W
D.全过程该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120 W
角度2 功率的计算
一水电站的水流量是100 m3/s,上游拦河坝内水位高80 m,假设水位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全部变成水的动能,利用水流对水轮机做功,已知水轮机的效率是90%,水的密度ρ=1.0×103 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则水轮机的功率约为 (  )
A.7.8×106 W B.7.2×106 W
C.7.8×107 W D.7.2×107 W
某景区的一部观光电梯的运行高度约为H=327 m,运行时间t=118 s,已知电梯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最大运行速度v=3 m/s。某游客质量为80 kg,从山脚乘电梯上山游玩,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
(1)电梯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2)全过程中,电梯对该游客做功的最大功率。

【强化·学科思维】
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
启动方式 以恒定功率启动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动态过程
速度—时 间图像
角度1 恒定功率启动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恒定功率P0匀速行驶,行驶的速度为v0。现突然驶上一段泥泞的道路,阻力变为原来的2倍,行驶一段时间后道路又恢复至开始的情况,全过程中汽车功率始终保持不变。则下列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角度2 恒定加速度启动
一辆汽车质量为2×103 kg,最大功率为3×104 W,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最大速度为v2,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发动机的最大牵引力为3×103 N,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与车速的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1)根据图线ABC判断汽车做什么运动
(2)求v1、v2的大小。
(3)求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
(4)求当汽车的速度为15 m/s时发动机的功率。
核心归纳 解决机车启动问题要谨记三个要点 1.无论哪种启动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即vm=。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过程中,匀加速过程结束时,功率最大,但速度不是最大,v=角度3 机车启动的图像问题
  四个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为例)
(多选)在某次直线运动性能检测实验中,根据两辆新能源汽车运动过程分别作出甲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如图1)和乙车牵引力随速度倒数变化的F-图像(如图2),甲车在8 s至28 s过程中以额定功率行驶,乙车做匀加速运动后,也以额定功率行驶,两辆汽车的质量均为1.0×103 kg,均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最终做匀速运动。假设两辆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定,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在此次检测中 (  )
A.乙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为5 s
B.8 s至28 s过程中,甲车牵引力做的功为3.22×105 J
C.甲、乙两车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均为2 m/s2
D.甲车额定功率小于乙车额定功率
练创新试题·知命题导向
1.(多选)如图1,某水电站建筑工地用发动机沿倾斜光滑轨道将建材拉到大坝顶上,已知轨道的倾角θ=37°,每次从大坝底端向上拉建材的过程中,发动机所做的功与位移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2中当x<6 m时图线为直线,当x=6 m时发动机达到额定功率,6 m18 m时图线为直线。已知每个建材的质量m=100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根据图中数据可知 (  )
A.建材在前6 s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 m/s2
B.从6 m到18 m的过程中,建材受到的拉力在增大
C.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5 400 W
D.建材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9 m/s
2.(多选)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粗糙斜面从底端上滑,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到底端。利用频闪仪分别对上滑和下滑过程进行拍摄,频闪照片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1对应滑块上滑过程
B.图2对应滑块上滑过程
C.图1中滑块在A点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比图2的大
D.图2中滑块在AB段重力的平均功率的绝对值比图1的大
参考答案
考点一
知识梳理
①力 ②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③焦耳 ④J
⑤Flcos α ⑥一定 ⑦不一定 ⑧能量转化
⑨做功
考教衔接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m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摩擦力f与位移l的夹角为钝角,它做负功,大小为Wf=-(mgsin θ)cos θ·L=-mgLsin θcos θ;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大小N=mgcos θ,支持力N与位移l的夹角为锐角,它做正功,大小为WN=(mgcos θ)sin θ·L=mgLsin θcos θ;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g,重力mg与位移l的夹角为直角,它不做功,即WG=0。
(2)物体匀速运动,它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合力做的功为零。
(3)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例1 B
例2 D 解析 根据题述情境,构建如图甲所示的情境模型。取货箱为研究对象,货箱与传送带间无相对滑动,向上做匀速运动,则货箱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传送带对货箱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货箱的速度方向相同(沿传送带向上),则静摩擦力做正功,A、B两项错误;传送带对货箱的作用力与货箱的重力等大反向,它与速度的夹角为锐角,故传送带对货箱的作用力做正功,C项错误;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静摩擦力f=mgsin θ,显然增大传送带斜面倾角θ,货箱受到的静摩擦力f变大,D项正确。
 
甲 乙
例3 D 解析 设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摩擦力f=μ(mg-Fsin θ),摩擦力做的功Wf=μ(mg-Fsin θ)x,即摩擦力做的功与F的方向有关,A项错误;合力做的功W=F合x=ma·x,可知合力做的功与力F方向无关,B项错误;当力F水平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μmg,力F做的功WF=Fx=(ma+μmg)x,C项错误;因合力做的功为max,且大小一定,而合力做的功等于力F与摩擦力f做功的代数和,而当Fsin θ=mg时,摩擦力f=0,则摩擦力做功为零,此时力F做功最小,最小值为max,D项正确。
例4 解答 (1)由图2可知,前0.5 s内,物块A、B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0.5 s末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2 m/s,则a==4 m/s2。
(2)前0.5 s内,轻绳绷直,设轻绳的拉力大小为F;后0.25 s内,轻绳松弛,拉力为0。前0.5 s内,物块A沿斜面发生的位移l=×2×0.5 m=0.5 m
对物块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
解得F=12 N
所以轻绳的拉力对物块A做的功W=Fl=6 J。
例5 D 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之间没有关系,所有情况都有可能,所以选D。
例6 BD 解析 力做功的位移为作用点的对地位移。恒力F作用在物块上,物块的对地位移为L+x,则恒力F对物块做的功WF=F(L+x),A项错误,B项正确;Ff对物块做的功为-Ff(L+x),合力对物块做的功为(F-Ff)(L+x),C项错误;木板对地的位移为x,摩擦力对木板做正功,大小为Ffx,D项正确。
例7 B 解析 将圆弧分成若干小段l1,l2,…,ln,拉力F在每小段上做的功为W1,W2,…,Wn,因拉力F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小球在该点的切线成37°角,所以W1=Fl1cos 37°,W2=Fl2cos 37°,…,Wn=Flncos 37°。总功W=W1+W2+…+Wn=Fcos 37°(l1+l2+…+ln)=Fcos 37°·R=π J。同理可得,克服摩擦力做功Wf=μmg·R=π J,拉力F做的功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的比值为2,B项正确。
例8 BD 解析 已知钉子所受阻力与其进入墙壁中的深度成正比,作出钉子受到的阻力与深度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图像与水平轴围成的面积等于钉子克服阻力做的功,由面积比可知前一半深度和后一半深度克服阻力做功之比为1∶3,木匠每次砸钉做的功相同,把一枚钉子全部砸进墙壁,他共需砸锤4次,A项错误,B项正确。木匠每次砸钉过程,钉子克服阻力做的功相同,如图乙,由几何关系可知,第1次、前2次、前3次……的面积比为1∶2∶3∶…∶n,则钉子进入墙壁中的深度比为1∶∶∶…∶,每一次进入墙壁中的深度比为1∶(-1)∶(-)∶…∶(-),故打击第n次与打击第一次钉子进入墙壁的深度之比为(-)∶1,C项错误。如果每次钉入的深度相同,如图丙,则工匠每次打击对钉子做的功之比为1∶3∶5∶…∶2n-1,故打击第n次与打击第一次做功之比为(2n-1)∶1,D项正确。
甲      乙

例9 BC 解析 在第一阶段,人受到地面支持力的作用点(脚底)没有位移,根据功的定义可知,支持力不做功,A项错误,B项正确;整个过程中,地面支持力对人做的总功为零,人起跳是因为人自己对自己做功,根据功能关系可得人对自己做的功的大小为mg(h1+h2),C项正确;全过程,人的重力做负功,为-mg(h1+h2),D项错误。
考点二
知识梳理
①比值 ② ③瓦特 ④W ⑤标量
⑥Fvcos α ⑦一段时间内 ⑧某一瞬间 ⑨一段时间(或一个过程)
⑩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或过程)内 某一时刻(或状态) 哪一个力在哪一个时刻(或状态) 最大 输出
考教衔接
1.P恒定其实是一种数学上的较低要求。若P不恒定,则需要用积分来计算。若能绘制出P-t图像,则P-t图像的面积表示功。
2.= > =
例10 C
例11 解答 (1)驴的拉力大小不变,但是方向不断变化,取某段微小位移为Δl,则拉力F在该段位移做的功ΔW=FΔl
求和可得驴拉磨一周所做的功W=F·2πr=1 000π J
平均功率P==100π W。
(2)磨杆末端的线速度v==0.2π m/s
驴拉磨的瞬时功率P=Fv=100π W。
例12 D 解析 该男生的体重为60 kg,每次引体向上上升的高度约为h=0.6 m,则每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W=mgh=60×10×0.6 J=360 J,每次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180 W,全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 W=120 W。
例13 D 解析 1 s内流过水轮机的水的体积V=100 m3/s×1 s=100 m3,由m=ρV代入数据解得水的质量m=1×105 kg;水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G=mgh=1×105×10×80 J=8×107 J,水轮机的功率P==7.2×107 W,D项正确。
例14 解答 (1)设电梯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1,在减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3,则
加速阶段t1=,x1=
减速阶段t3==,x3==
匀速阶段x2=vt2,t2=t总-t1-t3
又x1+x2+x3=H=327 m
解得a1=0.5 m/s2
电梯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方向竖直向上。
(2)电梯在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1,得F=840 N
电梯对该游客做功的最大功率Pmax=Fv=840×3 W=2 520 W。
例15 B 解析 开始的时候P0=F0v0=fv0,当阻力变为原来的2倍时,因速度不能瞬时改变,故牵引力瞬时不变,则加速度a=反向瞬时增加,随着速度减小,牵引力增加,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在减小;当牵引力增加到2f时,根据P0=2f v0可知,汽车速度减为原来的一半再次做匀速运动;行驶一段时间后道路又恢复至开始的情况,则阻力又变为原来的大小,则加速度瞬时增加,随后汽车速度增加,牵引力减小,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即速度再次增加到v0时,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又开始做匀速运动。B项正确。
例16 解答 (1)题图中图线AB段牵引力F不变,阻力Ff不变,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BC的斜率表示汽车的功率P,P不变,则汽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达到最大速度v2,此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当汽车的速度为v2时,牵引力F1=1×103 N,v2==30 m/s。与B点对应的速度v1==10 m/s。
(3)由图像可知,汽车受到的阻力Ff==1 000 N
最大加速度am==1 m/s2。
(4)当汽车的速度为15 m/s时处于图线BC段,故此时的功率最大,功率Pm=3×104 W。
例17 AC 解析 当乙车速度为10 m/s时,牵引力为4 000 N,恰好达到额定功率,可得P=F1v1=40 kW,当达到最大速度20 m/s时,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可得f==2 000 N,乙车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2 m/s2,在匀加速阶段的最大速度为10 m/s,则其做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为5 s。甲车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 m/s2=2 m/s2,A项正确,C项正确。当甲车速度达到v1'=16 m/s时,刚好达到额定功率,可得P'=F1'v1'=(f'+ma')v1',当甲车达到最大速度v2'=30 m/s时,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可得P'=f'v2',解得P'= W,故甲车额定功率大于乙车额定功率,D项错误。8 s至28 s过程中,甲车牵引力做的功WF=P'Δt≈1.37×106 J,B项错误。
练创新试题
1.CD 解析 因W-x图像的斜率等于拉力F,可知建材在前6 m所受的拉力恒定不变,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 N=900 N,设加速度大小为a,有F-mgsin 37°=ma,解得a=3 m/s2,根据x=at2可得,建材在前6 m运动时间t=2 s,故建材在前2 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但是2 s后发动机达到额定功率,随后拉力减小,建材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项错误。当x=6 m时发动机达到额定功率,由图2可知此时发动机功率P=5 400 W,C项正确。x=18 m时货物达到最大速度,有P=mgsin 37°vm,解得vm=9 m/s,D项正确。
2.AC 解析 因为频闪照片时间间隔相同,对比图1和图2可知图1中滑块加速度大,图1是上滑过程,A项正确,B项错误;图1中的A点处滑块的速率大于图2中的A点处滑块的速率,图1中滑块在A点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比图2的大,C项正确;两图在AB段重力做功的绝对值相同,但图1中滑块运动时间较短,故图1中滑块在AB段重力的平均功率的绝对值比图2中的大,D项错误。(共72张PPT)
第1讲 功和功率
考点一 功的理解与计算
考点二 功率的理解及计算
考点一 功的理解与计算
理清 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构建体系
1.功
(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
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要素:①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③______,符号是④__。


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焦耳
2.功的计算
如图所示,当恒力与位移的夹角为 时,恒力所做的功
⑤________。
3.正功和负功
功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但功的正、负具有物理意义。
(如表所示)
功的正负 作用效果
4.常见力做功的情况
(1)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
(2)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共线、同体,做功的代数和⑥______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为0。
一定
(3)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⑦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
定”)为0。因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而两个物体的
位移关系不确定,故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关系不确定。
不一定
5.功与能的关系
功是⑧__________的量度。一种能量的变化,必然对应于某种力⑨_____。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能量的变化来计算功。(此法叫作功能关系法)
能量转化
做功
考教衔接 以图说法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始终相对倾角为 的斜面静止,沿水平
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 。
(1)物体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它们的大小如何?做功情况如何?
[答案]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方向沿斜面向上,摩擦力
与位移 的夹角为钝角,它做负功,大小为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支持力与位移 的夹角为锐角,它做正功,大小为
;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
重力与位移的夹角为直角,它不做功,即 。
(2)物体受到的合力做的功为多少?
[答案] 物体匀速运动,它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合力做的功为零。
(3)合力做的功和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是怎样的关系?
[答案] 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突破 考点题型
角度1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例1 如图,物体、叠放在一起,用绳系在固定的墙上,用力 拉着
右移,用、、分别表示绳中拉力、对的摩擦力和对 的摩
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做正功,做负功,做正功, 不做功
B.做正功,做负功,和 不做功
C.、做正功,、 不做功
D. 做正功,其他力都不做功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不动,向右运动,但均受到滑动摩擦力,由于
相对向右运动,故其受到的摩擦力 向左,与位移方向相反,做负功,
拉力与位移同向,做正功,由于没有位移,所以绳的拉力和 不
做功,B项正确。
例2 传送带是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传送用具。如图,传送带靠
静摩擦力把货箱从低处匀速送往高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货箱所受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B.传送带对货箱的静摩擦力做负功
C.传送带对货箱的作用力不做功
D.增大传送带斜面倾角,货箱所受静摩擦力变大
[解析] 根据题述情境,构建如图甲所示的情境模型。取货箱为研究对象,
货箱与传送带间无相对滑动,向上做匀速运动,则货箱的受力情况如图
乙所示,传送带对货箱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货箱的速度方向相同
(沿传送带向上),则静摩擦力做正功,A、B两项错误;传送带对货箱
的作用力与货箱的重力等大反向,它与速度的夹角为锐角,故传送带对
货箱的作用力做正功,C项错误;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静摩擦力
,显然增大传送带斜面倾角 ,货箱受到的静摩擦力 变
大,D项正确。


核心归纳
做正功、做负功及不做功的判定方法
方法1:根据力和位移的夹角判定(多用于恒力做功),当
角为锐角时,做正功;当夹角为钝角时,做负功;当夹角
为直角时,不做功。
方法2:根据力和速度的夹角判定(多用于曲线运动),当
角为锐角时,做正功;当夹角为钝角时,做负功;当夹角
为直角时,不做功。
角度2 恒力做功的计算
例3 (2023·北京高考)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质量为,加速度大小为 ,物体和桌面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在物体移动距离为 的过程中( )
D
A.摩擦力做功大小与 方向无关
B.合力做功大小与 方向有关
C.为水平方向时,做的功为
D.做的功的最小值为
[解析] 设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则摩擦力 ,
摩擦力做的功,即摩擦力做的功与 的方向有关,
A项错误;合力做的功,可知合力做的功与力 方向无
关,B项错误;当力水平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力 做
的功,C项错误;因合力做的功为 ,且大小
一定,而合力做的功等于力与摩擦力 做功的代数和,而当
时,摩擦力,则摩擦力做功为零,此时力 做功最小,
最小值为 ,D项正确。
核心归纳
合力做功的三种计算方法
方法1:先计算合外力,再利用公式 计算。注意:
此种方法只适用于合外力为恒力的情形。
方法2:先通过 计算各个力做的功,再求各个力做功
的代数和。注意:此种方法只适用于合外力为恒力的情形。
方法3: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即。此种方法既
适用于合外力是恒力的情形,也适用于合外力是变力的情形。
例4 一倾角为 的斜面固定
在水平面上,开始时质量为
的物块 放在斜面的底端,通过
一形变量不计的跨过光滑定滑
轮的轻绳与一质量的物块 相连接,如图1所示,最初时轻绳绷
紧, 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现无初速度地将整个装置释放,通过测
定描绘出了 沿斜面上升的整个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假
设着地后不反弹,重力加速度取 ,求:
(1)在下落过程中物块 的加速度大小。
解答 由图2可知,前内,物块、 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加速
运动,末物块的速度大小为,则 。
(2)整个过程中轻绳对物块 所做的功。
[答案] 前内,轻绳绷直,设轻绳的拉力大小为;后 内,轻绳
松弛,拉力为0。前内,物块 沿斜面发生的位移
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所以轻绳的拉力对物块做的功 。
角度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摩擦力做功
例5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当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B.当作用力不做功时,反作用力也不做功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是大小相等,正、负符号相反的
D.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能做正功
[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之间没有关系,所有情况都有可能,所以
选D。
例6 (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长度
为的木板,在木板左端放一质量为 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
擦力为,给物块一水平向右的恒力 使两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物
块滑到木板的右端时,木板运动位移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D
A.恒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B.恒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C.合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D.对木板做的功为
[解析] 力做功的位移为作用点的对地位移。恒力 作用在物块上,物块
的对地位移为,则恒力对物块做的功 ,A项错误,
B项正确;对物块做的功为 ,合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C项错误;木板对地的位移为 ,摩擦力对木板做正功,
大小为 ,D项正确。
强化 学科思维
计算变力做功的六种科学思维方法
方法 示例 功能 关系 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 示例 微元 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表
方法 示例 等效 转换 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表
方法 示例 平均 力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表
方法 示例 图像 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率 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表
方法1 微元法
例7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长度 的轻绳
一端固定于 点(俯视图),另一端系一质量
的小球,现对小球施加一个大小恒为
的力,方向始终与小球在该点的切线成 角,
B
A. B.2 C. D.4
拉着小球从点运动到点,已知小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 ,
,则拉力 做的功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的比值为( )
[解析] 将圆弧分成若干小段,, ,,拉力 在每小段上做的功
为,, ,,因拉力 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小球在该点的切
线成 角,所以,, ,
。总功 。同理可得,克服摩擦力做功
,拉力 做的功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的比值为2,
B项正确。
方法2 图像法
例8 (多选)工匠师傅用铁锤把钉子钉进墙壁时,每次对钉子
做的功相同。工匠第一次将钉子砸进了一半。已知钉子所受阻力与其进
入墙壁中的深度成正比,铁锤砸钉的能量全部用来克服钉子前进中的阻
力做功,则( )
BD
A.工匠要把一枚钉子全部砸进墙壁,他共需砸锤3次
B.工匠要把一枚钉子全部砸进墙壁,他共需砸锤4次
C.打击第次与打击第一次钉子进入墙壁的深度之比为
D.如果每次钉入的深度相同,则工匠打击第 次与打击第一次对钉子做
功之比为
[解析] 已知钉子所受阻力与其进入墙壁中的深度成正比,作出钉子受到
的阻力与深度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图像与水平轴围成的面积等于钉子克
服阻力做的功,由面积比可知前一半深度和后一半深度克服阻力做功之
比为 ,木匠每次砸钉做的功相同,把一枚钉子全部砸进墙壁,他共
需砸锤4次,A项错误,B项正确。木匠每次砸钉过程,钉子克服阻力做
的功相同,如图乙,由几何关系可知,第1次、前2次、前3次……的面
积比为,则钉子进入墙壁中的深度比为 ,每
一次进入墙壁中的深度比为 ,
故打击第次与打击第一次钉子进入墙壁的深度之比为 ,
C项错误。如果每次钉入的深度相同,如图丙,则工匠每次打击对钉子
做的功之比为,故打击第 次与打击第一次做功之比为
,D项正确。



方法3 功能关系法
例9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同学在练习原地垂直起跳摸
高。在第一阶段,脚使劲蹬地,重心上升,人以速度 离开地面。在
第二阶段,人躯干形态基本保持不变,重心又上升了 ,到达最高点。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A.在第一阶段,地面支持力对该同学做的功大于
B.在第一阶段,地面支持力对该同学做的功等于0
C.整个过程,人对自己做的功为
D.整个过程,人的重力做的功为
[解析] 在第一阶段,人受到地面支持力的作用点(脚底)没有位移,根
据功的定义可知,支持力不做功,A项错误,B项正确;整个过程中,地
面支持力对人做的总功为零,人起跳是因为人自己对自己做功,根据功
能关系可得人对自己做的功的大小为 ,C项正确;全过程,
人的重力做负功,为 ,D项错误。
考点二 功率的理解及计算
理清 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构建体系
1.功率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 的①______叫作功率。
(2)定义式: ②_ __。
比值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③______,符号是④___。
常用单位: 。
(4)功率是⑤______,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说明:功率一般不取
负值)
(5)推导式: ⑥________。
瓦特
标量
2.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名称 平均功率 瞬时功率
物理意 义 表示在⑦____________做功的 平均快慢 表示在⑧__________做功的
快慢
计算方 法
一段时间内
某一瞬间
注意事 项 与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应,计算时应明确是⑩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做功的平均功率 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应,计算时应明确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做功的功率
续表
一段时间(或一个过程)
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或过程)内
某一时刻(或状态)
哪一个力在哪一个时刻(或状态)
3.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1)额定功率是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时的 ______功率,通常都在铭牌
上标明。额定功率是动力机器重要的性能指标,一个动力机器的额定功
率是一定的。
最大
(2)实际功率是发动机实际工作时 ______的功率。机器工作时大多
数情况下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
输出
考教衔接 以图说法
1.功率定义式为,变形可得,由该式可求一段时间 内机车
牵引力所做的功,但该式的适用条件是恒定不变。若 不是恒定的,
则应该如何计算一段时间内机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呢?
[答案] 恒定其实是一种数学上的较低要求。若 不恒定,则需要用积
分来计算。若能绘制出图像,则 图像的面积表示功。
2.某运动员先后将完全相同的两个足球从、 两点踢起,均落在同一直
线上的 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将足球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
足球在空中运动时间___;落地时速度大小___ ,落地时重力的
瞬时功率___。(均选填“”“”或“ ”)
突破 考点题型
角度1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例10 一同学荡秋千,如图所示。将该同学
和秋千踏板视为质点,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则该同
学由最高点荡到秋千支架正下方的过程中,重力做
功的功率( )
C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根据功率 可知,初、末两状态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瞬
时功率均为零,因此该同学由最高点荡到秋千支架正下方的过程中,重
力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项正确。
总结提升
根据 判断瞬时功率的大小变化时,除了关注的大
小变化之外,还要关注的夹角 的变化情况(这是命题人喜欢设
置的陷阱)。
例11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汉石磨盘,如图
1所示。它是一种可使谷物脱壳、粉碎的加工工具,凝聚着人类的高度
智慧。后来人们通常用驴来拉磨,把谷物磨成粉。用俯视角度看此过程,
示意图如图2所示,假设驴拉磨可以看成做匀速圆周运动,驴对磨杆末
端的平均拉力,拉力方向始终沿圆周切线方向,磨杆长为 ,
驴拉磨转动一周时间为 。求:
(1)驴拉磨一周做功的平均功率。
解答 驴的拉力大小不变,但是方向不断变化,取某段微小位移为 ,
则拉力在该段位移做的功
求和可得驴拉磨一周所做的功
平均功率 。
(2)驴拉磨的瞬时功率。
[答案] 磨杆末端的线速度
驴拉磨的瞬时功率 。
例12 身高约,体重为 的某男生在学校体育课完成“引
体向上”的测试。若该男生在1分钟内完成了20次“引体向上”,每次“引
体向上”都使自己的整个身体升高一个手臂的高度,且每次“引体向上”
都需要才能完成。重力加速度取 ,下列估算恰当的是( )
D
A.每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功约为
B.每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功功率约为
C.全过程该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
D.全过程该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
[解析] 该男生的体重为,每次引体向上上升的高度约为 ,
则每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 ,
每次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全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
平均功率 。
角度2 功率的计算
例13 一水电站的水流量是,上游拦河坝内水位高 ,假设
水位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全部变成水的动能,利用水流对水轮机做功,
已知水轮机的效率是,水的密度 ,重力加速度
大小取 。则水轮机的功率约为( )
D
A. B. C. D.
[解析] 内流过水轮机的水的体积 ,由
代入数据解得水的质量 ;水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
功 ,水轮机的功率
,D项正确。
例14 某景区的一部观光电梯的运行高度约为 ,运行时间
,已知电梯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最
大运行速度。某游客质量为 ,从山脚乘电梯上山游玩,
重力加速度取 ,求:
(1)电梯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解答 设电梯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在减速阶段的加速度为 ,则
加速阶段,
减速阶段,
匀速阶段,

解得
电梯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
(2)全过程中,电梯对该游客做功的最大功率。
[答案] 电梯在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得
电梯对该游客做功的最大功率 。
强化 学科思维
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
启动方式 动态过程 速度—时间图像
以恒定功 率启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恒定加 速度启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度1 恒定功率启动
例15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恒定功率匀速行驶,行驶的速度为 。
现突然驶上一段泥泞的道路,阻力变为原来的2倍,行驶一段时间后道
路又恢复至开始的情况,全过程中汽车功率始终保持不变。则下列汽车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B
A. B. C. D.
[解析] 开始的时候 ,当阻力变为原来的2倍时,因速度
不能瞬时改变,故牵引力瞬时不变,则加速度 反向瞬时增加,
随着速度减小,牵引力增加,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在减小;当牵引力增
加到时,根据 可知,汽车速度减为原来的一半再次做匀
速运动;行驶一段时间后道路又恢复至开始的情况,则阻力又变为原来
的大小,则加速度瞬时增加,随后汽车速度增加,牵引力减小,当加速
度逐渐减小到零,即速度再次增加到 时,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又开
始做匀速运动。B项正确。
角度2 恒定加速度启动
例16 一辆汽车质量为 ,最大功
率为 ,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做直线
运动,最大速度为 ,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
恒定。发动机的最大牵引力为 ,其行驶
过程中牵引力与车速的倒数 的关系如图所示。
(1)根据图线 判断汽车做什么运动?
解答 题图中图线段牵引力不变,阻力 不变,汽车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汽车的功率, 不变,则汽车做加速度减小
的加速运动,直至达到最大速度 ,此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求、 的大小。
[答案] 当汽车的速度为时,牵引力 ,
。与点对应的速度 。
(3)求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
[答案] 由图像可知,汽车受到的阻力
最大加速度 。
(4)求当汽车的速度为 时发动机的功率。
[答案] 当汽车的速度为时处于图线 段,故此时的功率最大,
功率 。
核心归纳
解决机车启动问题要谨记三个要点
1.无论哪种启动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即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过程中,匀加速过程结束时,功率最大,但
速度不是最大,
3.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牵引力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得
,此式经常用于求解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过程的位移大
小和时间。
角度3 机车启动的图像问题
四个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为例)
例17 (多选)在某次
直线运动性能检测实验中,根
据两辆新能源汽车运动过程分
别作出甲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如图1)和乙车牵引力随速度倒数变化的 图像
(如图2),甲车在至 过程中以额定功率行驶,乙车做匀加速运
动后,也以额定功率行驶,两辆汽车的质量均为 ,均由静
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最终做匀速运动。假设两辆车行驶中所受阻力
恒定,重力加速度取 。则在此次检测中 ( )
A.乙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B.至过程中,甲车牵引力做的功为
C.甲、乙两车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均为
D.甲车额定功率小于乙车额定功率


[解析] 当乙车速度为时,牵引力为 ,恰好达到额定功率,
可得,当达到最大速度 时,牵引力大小等于阻
力,可得 ,乙车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在匀加速阶段的最大速度为 ,则其做匀加速
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甲车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A项正确,C项正确。当甲车速度达到
时,刚好达到额定功率,可得 ,
当甲车达到最大速度 时,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可得
,解得 ,故甲车额定功率大于乙车额定功率,D
项错误。至过程中,甲车牵引力做的功 ,
B项错误。
练创新试题 知命题导向
1. (多选)如图1,某水电站建筑工地用发动机沿倾斜光滑轨道
将建材拉到大坝顶上,已知轨道的倾角 ,每次从大坝底端向上
拉建材的过程中,发动机所做的功与位移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2中当
时图线为直线,当 时发动机达到额定功率,
对应的图线为曲线,当 时建材达到最大速度,
时图线为直线。已知每个建材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
取,,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
( )
A.建材在前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B.从到 的过程中,建材受到的拉力在增大
C.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D.建材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解析] 因图像的斜率等于拉力,可知建材在前 所受的拉力恒
定不变,做匀加速运动,拉力,设加速度大小为 ,
有,解得,根据 可得,建材在
前运动时间,故建材在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但是 后发
动机达到额定功率,随后拉力减小,建材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
后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项错误。当 时发动机达到额定功率,
由图2可知此时发动机功率,C项正确。 时货物达
到最大速度,有,解得 ,D项正确。
2. (多选)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粗糙斜面从底端上滑,到达最
高点 后返回到底端。利用频闪仪分别对上滑和下滑过程进行拍摄,频
闪照片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C
A.图1对应滑块上滑过程
B.图2对应滑块上滑过程
C.图1中滑块在 点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比图
2的大
D.图2中滑块在 段重力的平均功率的绝对值
比图1的大
[解析] 因为频闪照片时间间隔相同,对比图1和图2可知图1中滑块加速
度大,图1是上滑过程,A项正确,B项错误;图1中的 点处滑块的速率
大于图2中的点处滑块的速率,图1中滑块在 点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
率比图2的大,C项正确;两图在 段重力做功的绝对值相同,但图1中
滑块运动时间较短,故图1中滑块在 段重力的平均功率的绝对值比图
2中的大,D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