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一次函数(4.1-4.3)(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A.y=2x-1 B.y=x2C.y= D.y2=2x+32.一辆汽车由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下列图象中大致能反映汽车距离乙地的路程s(单位:km)与行驶时间t(单位:h)的关系的是( )3.已知一次函数y=-5x+2a+2是正比例函数,则a的值为( )A.-2 B.2 C.-1 D.14.若点(m,n)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则2m-n的值为( )A.-2 B.-1 C.1 D.25.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 )6.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ax+2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则a=1;②若a=,则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点(0,-2);④无论a取任何实数,函数的图象总经过点(-2,-2)。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7.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8.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单位:m/s)与气温x(单位:℃)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气温x/℃ 0 5 10 15 20速度y/(m/s) 331 334 337 340 343照此规律可以发现,当声速y=352 m/s时,对应的气温x= ℃。9.已知一次函数y=-x+3,当-1≤x≤4时,y的最大值是 。10.点A(x1,y1)和点B(x2,y2)是一次函数y=(k2+1)x+2图象上的两点,且x1>x2,则y1和y2的大小关系是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m(m>0)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已知点C的坐标为(-2,0),若D为线段OB的中点,连接AD,DC,且∠ADC=∠DAB,则m的值是 。三、解答题(共51分)12.(12分)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1)正方形的面积y(单位:cm2)与它的边长x(单位:cm)之间的关系;(2)李老师乘车从学校到省城去参加会议,学校距省城200 km,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80 km/h。李老师与省城的距离y(单位:km)与所用时间x(单位:h)之间的关系。13.(12分)已知一次函数y=2x-1。(1)试判断点A(-1,3)和点B是否在此函数的图象上;(2)已知点C(a,a+1)在此函数的图象上,求a的值。14.(13分)一次函数y=(2a+4)x+(3-b),根据给定条件,确定a,b的值。(1)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3)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15.(14分)如图,直线l1: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m,3)为直线AB上一点,另一直线l2:y=kx+4经过点P。(1)求点A,B的坐标;(2)求点P的坐标和k的值;(3)若点C是直线l2与x轴的交点,点Q是直线l1上一点,当△CPQ的面积等于3时,求出点 Q的坐标。第四章 一次函数(4.1-4.3)(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A)A.y=2x-1 B.y=x2C.y= D.y2=2x+32.一辆汽车由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下列图象中大致能反映汽车距离乙地的路程s(单位:km)与行驶时间t(单位:h)的关系的是(B)3.已知一次函数y=-5x+2a+2是正比例函数,则a的值为(C)A.-2 B.2 C.-1 D.14.若点(m,n)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则2m-n的值为(B)A.-2 B.-1 C.1 D.25.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A)6.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ax+2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C)①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则a=1;②若a=,则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点(0,-2);④无论a取任何实数,函数的图象总经过点(-2,-2)。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7.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8.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单位:m/s)与气温x(单位:℃)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气温x/℃ 0 5 10 15 20速度y/(m/s) 331 334 337 340 343照此规律可以发现,当声速y=352 m/s时,对应的气温x=35℃。9.已知一次函数y=-x+3,当-1≤x≤4时,y的最大值是。10.点A(x1,y1)和点B(x2,y2)是一次函数y=(k2+1)x+2图象上的两点,且x1>x2,则y1和y2的大小关系是y1>y2。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m(m>0)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已知点C的坐标为(-2,0),若D为线段OB的中点,连接AD,DC,且∠ADC=∠DAB,则m的值是4。三、解答题(共51分)12.(12分)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1)正方形的面积y(单位:cm2)与它的边长x(单位:cm)之间的关系;(2)李老师乘车从学校到省城去参加会议,学校距省城200 km,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80 km/h。李老师与省城的距离y(单位:km)与所用时间x(单位:h)之间的关系。解:(1)y=x2,y不是x的一次函数,也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2)y=-80x+200,y是x的一次函数,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13.(12分)已知一次函数y=2x-1。(1)试判断点A(-1,3)和点B是否在此函数的图象上;(2)已知点C(a,a+1)在此函数的图象上,求a的值。解:(1)因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x-1,所以当x=-1时,y=2×(-1)-1=-3。故点 A(-1,3)不在该函数的图象上,当x=时,y=2×-1=-,故点B在该函数的图象上。(2)因为点 C(a,a+1)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所以a+1=2a-1,解得a=2。14.(13分)一次函数y=(2a+4)x+(3-b),根据给定条件,确定a,b的值。(1)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3)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解:(1)因为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2a+4>0,所以a>-2。(2)因为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所以2a+4<0,3-b<0,即a<-2,b>3。(3)因为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所以3-b>0,2a+4≠0,即b<3,a≠-2。15.(14分)如图,直线l1: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m,3)为直线AB上一点,另一直线l2:y=kx+4经过点P。(1)求点A,B的坐标;(2)求点P的坐标和k的值;(3)若点C是直线l2与x轴的交点,点Q是直线l1上一点,当△CPQ的面积等于3时,求出点 Q的坐标。解:(1)在 y=-x+2中,令 x=0,得y=2;令y=0,得x=2,所以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2)。(2)因为点P(m,3)为直线 AB上一点,所以-m+2=3,解得 m=-1,所以点P的坐标为(-1,3),将点P(-1,3)代入y=kx+4,得3=-k+4,解得 k=1。(3)因为直线y=x+4与x轴的交点为C,所以C(-4,0)。所以AC=2-(-4)=6,设点Q的坐标为(2-n,n),则S△CPQ=AC·|yP-yQ|=×6×|3-n|=3,解得n=2 或4。所以点Q的坐标为(0,2)或(-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章 一次函数(4.1-4.3) 学生版.doc 第四章 一次函数(4.1-4.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