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 总结提升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的气体, 燃烧。 3.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1)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 ,放出热量,生成 的气体。 (2)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色火焰,在氧气中产生 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 气味的气体。 (3)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 4.氧气的用途:氧气可 和 。 二、氧气的制法1.工业制氧气(1)利用分离 法。 (2)利用的原理是 不同。 (3)该过程发生的是 变化。 2.实验室制氧气(1)实验原理(符号表达式):高锰酸钾制氧气: ; 氯酸钾制氧气: ; 过氧化氢制氧气: 。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确定的依据是 ,常用的有 型,如高锰酸钾制氧气;有 型,如过氧化氢制氧气。收集装置确定的依据是氧气 、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3)检验:利用 。 (4)验满:排水法收集时,观察到 时,证明已满;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是 。 三、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1.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 、 。实验探究某个因素时,要注意 。 2.灭火原理: 燃烧的条件,满足其中任何一个即可。即 、隔绝 、降温 。 四、水污染及其防治1.水污染的原因: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业上 、 的任意排放。 2.防治水污染(1)工厂废水必须经过 ,达到 ,才准排放。 (2)农业上 。 (3) 再排放。 五、水的净化1.静置(吸附)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 沉降,除去 杂质。 2.过滤:把液体与 物质分离,除去 杂质。 3.吸附:利用 等物质的吸附作用,除去水中的 杂质,如 等。 4.几种净水方法的净水效果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2024广西中考)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需要携带氧气瓶,这是因为氧气 (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大 C.能支持燃烧 D.能供给呼吸2.(2024天津中考)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氧气的制法3.(2024广西中考改编)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在添加试剂 (填“前”或“后”)。 (3)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4)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中除氧气外,还含有 ;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 。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4.(2024哈尔滨中考)消防安全无小事!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失火B.油锅不慎着火用水浇灭C.加油站严禁烟火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5.(2024枣庄中考)生活处处即化学,对下列生活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可燃物浓度B.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油锅着火放入青菜后熄灭——降低油的着火点D.移除炉灶内木柴后灶火熄灭——隔绝空气6.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Ⅰ);②将图Ⅰ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Ⅱ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1)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4)图Ⅱ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 。 水污染及其防治7.(2024南充中考)嘉陵江是南充的母亲河。为保护其流域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B.垃圾秸秆就地焚烧C.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D.工业废水净化达标后排放 水的净化8.(2024枣庄中考)实验室中对某河水的水样进行净化处理,设计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明矾的作用是 。 (2)操作1的名称是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一种即可)。 (3)加活性炭是利用其 性去除水样中的异味等。 (4)净化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详解答案】教材要点梳理一、1.无 无 略大 不易 2.比较活泼 支持 3.(1)白光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淡蓝 明亮的蓝紫 有刺激性 (3)火星四射 黑色固体 4.支持燃烧 供给呼吸二、1.(1)液态空气 (2)氮气和氧气的沸点 (3)物理2.(1)KMnO4K2MnO4+MnO2+O2 KClO3KCl+O2 H2O2H2O+O2 (2)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固固加热 固液常温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 (3)带火星的木条 (4)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三、1.可燃物 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控制单一变量 2.破坏 清除掉可燃物(或使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 氧气(或空气) 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四、1.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 2.(1)净化处理 排放标准 (2)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五、1.较大颗粒的不溶性杂质 难溶性2.不溶于液体的固体 难溶性3.活性炭 难溶性杂质、部分可溶性 色素和异味 4.静置(吸附)沉淀、过滤、吸附、蒸馏高频考点过关1.D2.D 解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3.(1)锥形瓶 (2)前 (3)H2O2H2O+O2 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4)水蒸气 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4.B 解析: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火灾;油的密度比水小,加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着火面积更大;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为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要严禁烟火;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5.B 解析:煤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大了氧气浓度;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是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油锅着火放入青菜后熄灭是降低油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移除炉灶内木柴后灶火熄灭是因为移走了可燃物,而不是隔绝空气。6.(1)P+O2P2O5 (2)增大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与氧气接触7.B 解析:垃圾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加重空气污染,选项措施不合理。8.(1)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2)过滤 漏斗(或玻璃棒、烧杯等) (3)吸附 (4)混合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