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土地资源我国耕地总量于2021~2023年间连续实现净增加。左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右图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土地资源( )A.总量不足 B.人均量大 C.类型齐全 D.分布均匀2.我国耕地( )A.水田主要分布在北方 B.后备资源充足C.旱地主要分布在南方 D.占比小于林地3.我国要继续保持耕地“净增加”应该( )①保护基本农田②有序恢复流失的优质耕地③禁止占用耕地④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建立耕地用途监测体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图示意2022年我国土地资源结构。完成下面小题。4.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A.建设用地 B.草地 C.耕地 D.林地5.我国耕地按气候、地形等因素划分为七大类型,这能直接反映我国( )A.地域辽阔,是陆地大国 B.是海陆兼备的大国C.疆域广阔,是海洋大国 D.是濒临海洋的国家6.要在第一时间获取我国耕地面积的动态变化,监测体系的信息应来自( )A.电子地图B.遥感地图C.中国地形图D.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2024年6月25日是我国第34个“土地日”,自然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系列宣传活动。下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①和②资源所占比重最大B.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地区C.④适合发展畜牧业D.⑤利用程度高8.农业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麦子开花要风刮”中的农作物主要生长在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读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由甲到丙,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是( )A.林地面积逐渐扩大 B.耕地面积逐渐减少C.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减少 D.难利用的土地面积逐渐扩大10.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城镇建设挤占 C.风沙危害加剧 D.污染严重11.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近年来,通过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推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等措施,全国耕地总量自2021年以来增加1758万亩,实现连续3年净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图例中A、B所表示的耕地类型分别是( )A.水田、旱地 B.水田、草地 C.林地、旱地 D.沙漠、草地13.林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东北和南方的山地丘陵区 B.东北、西南和南方的山地丘陵区C.东南、西南和东北的平原山地区 D.西北、东南和东北的平原山地区14.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耕地保护措施,目的是坚守耕地红线( )A.16亿亩 B.17亿亩 C.18亿亩 D.19亿亩15.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构成图,回答问题。(1)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特点。______,______。(2)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答出位置及所在干湿区)。(3)在土地利用类型图中,①是_______,②是_____,二者的分界线是______。(4)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图中①-④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__(填写序号),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5)土地利用类型②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少。试说明其原因。(6)读中国耕地面积年变化图可知,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针对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基本国策是“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A错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土地人均不足,B错误;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包括农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种类丰富,C正确;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耕地资源北多南少,D错误。故选C。2.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田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A错误;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源不足,B错误;旱地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方地区,C错误;读图可知,我国的耕地所占比为12.68%,林地所占比为31.86%,因此耕地占比小于林地占比,D正确。故选D。3.答案:A解析:我国要继续保持耕地“净增加”,应该坚持①保护基本农田②有序恢复流失的优质耕地③禁止占用耕地,而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加剧了水土流失,不利于保持耕地“净增加”,④错误,①②③正确。综上,A正确。故选A。4.答案:D解析:读2022年我国土地资源结构图可知,林地占比29.59%,高于建设用地、草地、耕地等其他类型,D正确。故选D。5.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地域辽阔使气候、地形多样,耕地类型丰富,A正确;海陆兼备的大国与耕地类型划分无直接关联,B错误;疆域广阔,是海洋大国与耕地类型划分无关,C错误;是濒临海洋的国家与耕地类型多样无关,D错误。故选A。6.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分析可知,电子地图主要用于导航、地点查询等,不用于动态监测耕地,A错误;遥感地图可实时监测地表变化,能获取耕地动态信息,B正确;中国地形图:反映地形特征,无法动态监测耕地,C错误;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是静态展示分布,非动态监测,D错误。故选B。7.答案:C解析: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④草地所占比重最大,A错误;③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B错误;④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C正确;⑤是难以利用的土地,D错误。故选C。8.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麦子开花要风刮”中的农作物为小麦,小麦主要生长在图中的①旱地,②是水田,③是林地,④是草地,A正确。故选A。9.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由甲到丙,耕地面积逐渐减少,B正确;林地面积、难利用的土地面积并未扩大,AD错误;建设用地面积逐渐扩大,C错误。故选B。10.答案:B解析:该图反映该区域耕地面积减少,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大,这主要是随着聚落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城乡建设用地挤占耕地现象,B正确;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危害加剧、污染严重不会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ACD错误。故选B。11.答案:B解析:图示反映的是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建设用地挤占耕地。平整山地不合实际,且增加建设用地未能解决耕地问题,该措施不合理,A错误;针对城镇建设用地挤占耕地的现象,我们要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该措施合理,B正确;毁林开荒破坏生态,该措施不合理,C错误;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不切合实际,该措施不合理,D错误。故选B。12.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方水田北方旱地,因此A为水田、B为旱地;东北大小兴安岭、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林区,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西北内陆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多为草地、沙漠。综上,A正确。故选A。13.答案:B解析:图可知,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西南横断山区,即我国东北、西南和南方的山地丘陵区,B正确。故选B。14.答案:C解析:耕地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对国家的整体战略安全意义不言而喻。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为此我国提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用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综上,C正确。故选C。15.答案:(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多样);耕地、林地少,可利用草地多、难利用土地多(2)可利用草地;西北(青藏);干旱、半干旱地区(3)旱地;水田;秦岭—淮河(4)④;水稻(5)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分布较少(6)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解析:(1)读图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特点是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主要是耕地、林地少,可利用草地、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且开发难度大。(2)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可知,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占比34.48%。我国草地分布在内陆地区,以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为主,这些地区降水较少,为干旱、半干旱区。(3)读图分析,土地利用类型①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北,为旱地;②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为水田。二者以秦岭一淮河为界。(4)图中①~④代表的土地类型:①②分别属于耕地中的旱地和水田,③是林地,④是草地,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④—草地。②类型位于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5)由上可知,②为水田。水田一般分布在水资源丰富的我国南方地区,而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源不足。(6)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科学规划用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