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2024年6月,由于长时间的强降水使广西桂林市遭遇了超三十年一遇的洪水。在本次洪水灾害中,我国紧急启用卫星持续为灾情发展、抢险、救灾、灾害评估等工作提供遥感卫星数据保障和分析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遭遇洪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河谷中,向河谷下游转移 B.在城市中,向高层建筑转移C.在乘车时,催促司机加速行驶 D.在电杆旁,迅速爬上电线杆2.我国启用卫星为灾区提供遥感卫星数据保障和分析服务,主要得益于我国( )A.充足的电力 B.雄厚的资金 C.先进的科技 D.便利的交通3.长时间的强降水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寒潮 C.台风 D.滑坡2023年1月,中国应急管理部发布2022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从发布的相关信息中,可以看出我国2022年的自然灾害特点有( )①灾害类型多②以地质灾害为主③受灾范围广而严重④对农业影响不大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5.2022年6月,闽、赣、湘三省多地遭遇多轮强降雨过程,累计雨量大、降雨落区重叠、受灾范围广,多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引发洪涝和次生地质灾害等。引起此次灾害的原因可能是( )A.地壳活动异常 B.夏季风盛行 C.气温异常波动 D.河流数量较多世界各大江河中下游一般都有宽广的洪泛区,这里是洪水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也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财富密集的区域。研究人员利用卫星,观测了2000年至2018年,发生在169个国家的913次特大水灾(其中751次由强降雨引起),并绘制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据图可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洪水淹没区域面积逐年变大B.遭受洪水威胁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C.2010年洪水淹没面积和人口数均达最小值D.2015年约有3000万人遭受洪水威胁7.材料统计的特大水灾中,有52次集中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原因是( )①地势低平②夏季降水集中③河流稀少④森林植被茂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为减轻洪水的威胁,洪泛区应( )A.迁出全部人口B.保留泄洪通道C.加快围湖造田D.硬化城市地面2025年1月7日9时,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126人遇难,2万多间房屋受损,受灾群众人数6.15万人,地震发生后,各方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一个月后,烟火气已升腾在震区的每一个角落。如图为定日县位置图和全球板块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造成本次定日县地震的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10.从自然因素上分析,本次地震救援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①气候寒冷②经济落后③地质复杂④高原反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下列关于防震减灾措施,不正确的是( )A.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 B.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和防震演练C.设置应急避难的场所 D.听到地震传言,立即在网上传播2025年4月,广东遭遇近15年来最严重沙尘天气,PM10浓度峰值达412微克/立方米,湛江气象部门发布黄色预警。图为此次沙尘来源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此次沙尘天气的沙源主要来自( )A.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B.塔克拉玛干沙漠C.珠江流域裸露河床D.东南亚热带雨林13.沙尘天气对广东的影响中,描述正确的是( )①加剧呼吸道疾病风险②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③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增产④可有效抑制城市热岛效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为减少沙尘天气影响,广东省可采取的措施是( )A.在珠三角大规模建设防风林B.推广广东省内节水灌溉技术C.与北方省份合作推进沙源地生态治理D.限制广东工业颗粒物排放15.读影响我国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所示影响我国的季风为____(冬、夏)季风,该季风的气流特点是____(温暖湿润、寒冷干燥)。(2)①为____(西南、东南)季风,来自____洋;②为____(西南、东南)季风,来自____洋。(3)图中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____灾害。(4)受该气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进入雨季南方比北方____(早、晚),河流汛期南方比北方____(长、短)。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在河谷中向河谷下游转移,洪水通常从上游冲下,下游更危险,应往高处撤离,A错误;城市中向高层建筑转移,高层建筑地势高,可避免被淹,B正确;催促司机加速行驶,洪水路段易失控或积水导致熄火,C错误;电杆旁可能漏电或被冲倒,爬上电线杆极危险,D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电力是基础保障,但非遥感技术核心依赖,A不符合题意;资金支持虽重要,但非技术层面的直接原因,B不符合题意;遥感卫星需先进科技支撑数据获取与分析,C符合题意;交通与卫星遥感无直接关联,D不符合题意。故选C。3.答案:D解析:地震由地壳运动引发,与降水无关,A错误;寒潮是冷空气活动,与强降水无关,B错误;台风可能带来降水,但题目强调降水诱发的次生灾害,C错误;强降水使土壤饱和,易引发滑坡或泥石流,D正确。故选D。4.答案:C解析:从发布的相关信息中,可以看出我国2022年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低温冷冻、台风、地震、雪灾等,可知灾害类型多、受灾范围广而严重,①③正确;以气象灾害为主,对农业影响很大,②④错误。综上,C正确。故选C。5.答案:B解析:从题干材料来看,降水主要跟夏季风盛行有关,B正确;与地壳活动、气温异常无关,和河流数量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6.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洪水淹没区域面积一直在波动变化,2000年2005年是波动上升,2005年以后波动下降,A不符合题意;图中全球淹没人口估值也在波动变化,并没有逐年减少,B不符合题意;图中2010年洪水淹没面积和人口并不是最小值,C不符合题意;读右侧数据,2015年淹没人口估值是3000万左右,D符合题意。故选D。7.答案:A解析: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河流密集,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森林植被茂盛,水土保持好,有利于防洪。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综上,A正确。故选A。8.答案:B解析:迁出全部人口不合理,A不符合题意;为减轻洪水的威胁,洪泛区应采取的措施有保留泄洪通道、退田还湖、增加蓄洪区等,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洪泛区应建设海绵城市,不能硬化城市地面,硬化路面会降低雨水下渗率,增加地表径流,增大洪水威胁,D不符合题意。故选B。9.答案:A解析:定日县位于西藏,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该地震带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A正确。故选A。10.答案:C解析:定日县位于青藏高原,地震救援的自然困难包括:①气候寒冷(高海拔地区气温低)、③地质复杂(地震易引发次生灾害)、④高原反应(救援人员适应困难)。“经济落后”属于社会因素,非自然因素。综上,C正确。故选C。11.答案:D解析:防震减灾措施中,“听到地震传言,立即在网上传播”可能引发恐慌,属于不正确做法。正确措施包括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科普宣传和防震演练、设置应急避难场所。综上,D正确。故选D。12.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此次沙尘天气的沙源主要来自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A正确。故选A。13.答案:A解析:联系实际可知,沙尘天气来临时,空气质量指数大,会①加剧呼吸道疾病风险,②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对增强土壤肥力没有作用,对抑制热岛效应的影响不大。①②正确,③④错误。综上,A正确。故选A。14.答案:C解析:在珠三角大规模建设防风林对抑制沙尘有一定作用,但是不能治标,A错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为了节约水资源,B错误;与北方省份合作推进沙源地生态治理是最有效治理沙尘天气的措施,C正确;限制广东工业颗粒物排放能有效治理空气污染,但是不能减轻沙尘天气,D错误。故选C。15.答案:(1)夏;温暖湿润(2)东南;太平洋;西南;印度(3)旱涝(4)早;长解析:(1)图中表示的是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向我国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盛行于夏季,属于夏季风。夏季风由于从纬度较低的海洋上吹来,温暖湿润,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2)风向指风的来向,图中没有指向标,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读方向,据此可知,①表示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②表示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3)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的国家。由于夏季风很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得晚;有的年份来得晚、退得早;有的年份风力强盛;有的年份势力不足,造成旱涝灾害频繁。(4)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北方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