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共 20 分)1.(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迸.溅(bìng) 涉.足(shè) 蓦.然(mù) 淋.漓尽致(lín)B.矜.持(jīng) 毛坯.(bēi) 吟.唱(yín) 魂飞魄.散(pò)C.殷.切(yīn) 烧.灼(zhuó) 点缀.(zhuì) 心急如焚.(fén)D.修葺.(qì) 得逞.(chěn) 笼.统(nóng) 鬼哭狼嗥.(áo)2.(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刊载.载.体 载.入史册B.挑逗.挑.战 挑.拨离间C.累.赘 劳累. 果实累.累.D.星宿. 露宿. 三天两宿.3.(2分)下列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摇憾 执拗 驿路 围追堵戳B.烦锁 闲遐 烦躁 直言不讳C.繁密 严谨 岐岖 迷途知反D.遨游 矗立 俯瞰 心有灵犀4.(2分)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假日露营热不断升温,大量露营者不.期.而.至.,参加各大公园联合举办的露营活动。B.航天领域所取得的科学成就背后,有着无数个科研工作者锲.而.不.舍.的奋斗的身影。C.京畿路自夜间亮灯开放以来,深受市民喜欢,现已成为鲜.为.人.知.的休闲打卡地。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5.(2分)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至于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为元军所虏。( )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 )行了,( )能活,( )还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管那么多干吗呀,然而他却高赋《正气歌》,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A.只要 就 而且 甚至 B.如果 就 不但 而且C.尽管 就 因为 所以 D.虽 也 只要 就6.(2分)下列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京畿路,这条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的街道,见证了历史的变迁。。。。。①如今,这条街道依然保留着许多具有民国特色的建筑,其中不乏江苏省红万字会这样的历史遗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②它原名京畿岭,是一条在镇江城西,连接银山与宝盖山之间的狭窄通道。③京畿路,这条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的街道,不仅是中国镇江市的一部分,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④在民国时期,京畿岭被拓宽成为马路,自此开启了新的篇章。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7.(2分)下列短语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缓缓流过②开得茂盛③加快脚步④精神愉悦A.①偏正短语 ②补充短语 ③动宾短语 ④主谓短语B.①动宾短语 ②偏正短语 ③补充短语 ④偏正短语C.①偏正短语 ②动宾短语 ③补充短语 ④主谓短语D.①补充短语 ②动宾短语 ③主谓短语 ④偏正短语8.(6分)根据提示默写。成长路上,我们要像莲花那样①“ , ”(《爱莲说》),在纷扰中守住纯净心灵。遇到困难别灰心,②“ , ”(《登飞来峰》)——勇敢登高,视野自会开阔。人生哪能一帆风顺?③“ , ”(《游山西村》),以为无路可走,但只要坚持向前,终将迎来惊喜。二、阅读理解(共 50 分)9.(5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题金陵渡①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②。【注释】①金陵渡:渡口名,在润州,唐代中、后期,润州也称金陵。②瓜州:地名,即扬州江边之瓜洲,遥对润州西津渡。(1)(2分)根据诗歌内容填空。诗人伫立在金陵津渡的小山楼上,极目远眺: , ,几点星光闪烁处,一定就是瓜州。(2)(3分)末句中的“星火”为什么不能换成《枫桥夜泊》中的“渔火”?10.(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治平元年,常州日禺①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②,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③。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沈括《梦溪笔谈 神奇》)(1)(4分)【注释】①禺:古代传说中日落处。②息:同“熄”,熄灭。③荧荧然:光亮耀眼的样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见.于东南②少.时.而又震一声③一头微锐.④至今匣.藏(2)(2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许氏藩篱皆为所焚。②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3)(4分)沈括为何把所记内容归入“神奇”篇?请简要说明。(4)(3分)本文结尾为什么提及州守收藏和王无咎作传这两个细节?11.(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文本一】“我不能走”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我父亲诞生于 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摘自《邓稼先》)【文本二】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当时,我的头脑还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共振并非正常现象。那种共振持续 26 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摘自《太空一日》)尽管天一放亮,就遇到了风雨突袭,海况不佳,但经过周密严格的探测,天气条件会逐渐好转,且海面以下完全具备试验条件。海试指挥部下定决心:按时下潜!北京时间 4 时 20 分,海试团队举行了简短的出征仪式,三名试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身着蓝色的潜航工作服,与大家相互击掌,微笑着进人潜水器。3 个多小时的下潜,“向阳红 09 号”试验母船上的现场指挥部紧张有序,监控屏幕上不断显示着水下画面和各种数据,扬声器中不时响起“蛟龙号”潜航员和水面控制人员之间沉着冷静的通话声。北京时间 9 时 07分,话简里传来了试航员、主驾驶叶聪的声音:“这里是“蛟龙’,这里是“蛟龙”。我们已经坐底 7020米!”指挥部里一阵沸腾。这是中国载人深潜创造的最新纪录,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摘自《“蛟龙”探海》)阅读与探究。(1)(2分)浏览全文,模仿文本一、文本二,给文本三拟一个小标题。搜集与整理。(2)(6分)阅读文本,提取或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表格。人物 研究领域 遇到的困难 文本依据邓稼先 核武开发 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 ①② 核试验中突发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在理论准确性存疑时做出关键决策并签字,承担巨大责任;亲历同事牺牲并负责善后,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③ 如 1982 年担任院长时,井下突然有信号测不到,情况危急。杨利伟 航天飞行 ④ 飞船起飞阶段遭遇异常剧烈的共振,导致极度痛苦,“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一度确信自己即将牺牲。叶聪团队 深海探测 恶劣海面条件 ⑤⑥ 下潜至 7020 米深的海底,需克服巨大的海水压力,面临复杂未知的深海环境和技术系统可靠性挑战。整个下潜过程充满高度紧张和不确定性。团队协作与精确操作压 在极端环境下,要求潜航员与水面控制人员保持力 沉着冷静,精确操作和密切协同。表达与呈现。(3)(4分)杨振宁先生三次说到“不知道稼先……”。想一想:作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12.(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期待一抹新绿血红①院子里的银杏树,满树的叶儿变得金黄,风一吹,就晃晃荡荡,很惬意地落下来。②家人拎着扫帚,隔一会儿就去院子里,将落叶扫成一小团儿,堆在树根下。风不停,落叶也不断,树根下的落叶堆,也就一日比一日丰腴了。和银杏树隔着小半个院子做邻居的,是一株仪态颇有点温婉的红枫。③红枫的叶片,早在第一场秋风刮起的时候,就渐渐地泛红,如今已然过了最鲜艳、最明媚的时候,那红叶都有点枯竭的晦涩了。只是,和漫天飘落的银杏树不一样,红枫的叶片好像收缩的龙爪,一簇簇地,极顽强地挂在树枝上缠绵不去。④院子里,本来还有数十盆三角梅。因为怕寒,大半搬进了屋子,每天用补光灯给它们照耀一会儿。还有十几盆实在没地儿放了,就在院子角落里搭个移动式的暖棚,将它们悉数堆在里面。前些日子,这些三角梅还是枝繁叶茂的,但一个不经意,短短数日,它们的绿叶也都凋得差不多了,光秃秃的枝条,倒是和院子里的伙伴无比契合。⑤这些日子,我也是在外面奔波居多。两天前,从市区回家,去后院小河沟看硕果仅存的几条瘦鲤鱼,风吹过,叶片落在脑袋上,突然有所感悟。又到了一年总结的时候,我的四处忙碌,一如这些树儿、花儿的落叶,也是对一年的总结和回顾。⑥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经历多少事情?完成了多少工作?就好像那些叶片,一点点萌芽出来,一点点生长壮大。沐浴阳光雨露,任凭旁人欣赏。⑦事情做得好,那就是一条丰硕的枝条,上面的叶片丰腴而纹理清晰,阳光下熠熠生辉,雨露中鲜艳欲滴,旁人见了,自然赞不绝口。事情没做好,就好像院里那两个可怜的香椿桩子,焦黄枯萎,两三根干瘪的细细枝条,有气无力地挂在树干上,阳光沐浴着,雨露滋养着,却也是一股子颓唐之意,难以挽救。⑧年后,对一些过往事情的回顾和分析,就好似飘落的叶片,堆积在树根,一点点地分解,一点点地吸收,化作树干的养料。⑨终有一日,树枝上、花枝上,所有的叶片都掉得干干净净,就好像我们终于将一年的所有经历,都整理得清清爽爽,一切的经验,一切的教训,都一点一滴地吸收、消化。浑身利落地和旧的一年挥手告别,迎着阳光雨露,向着新的一年放开眼帘。⑩春来秋去,四季更迭。院子里的树,就这么一年一年地,变高了,变粗了,枝繁叶茂了。院子里的花,就这么一月一月地,鲜艳了,浓郁了,五彩缤纷了。而和院子里的树与花,共享一片天地的人,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岁月的更迭,成熟了,成长了,有了一份更浓厚的积淀和底蕴。 在新的一年,掉光叶片的树,会长出碧绿鲜嫩的叶片,每一片叶片的纹路,和去年都是迥然不同的。 一如我们这些人,无论过往的一年是好还是坏,是顺利还是颠簸,是成功还是受挫,在新的一年里,汲取了去年一桩桩往事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都会心怀激荡,一定会变得更好。 我时刻都在期待院子里,那些树枝条上的一抹新绿。(选自 2025年 2月 26日《新民晚报》,有删改)(1)(4分)阅读文章,围绕不同植物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填写下表。植物 自然状态 象征意义银杏 ① 经验沉淀与内化红枫 枯叶顽强挂枝 ②③ 人工保护下骤然凋零 繁华的脆弱与意外挫折香椿桩 ④ 失败颓唐,难以挽救(2)(6分)根据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红枫的叶片好像收缩的龙爪,一簇簇地,极顽强地挂在树枝上缠绵不去。①从动词选择的角度: 。②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 。(3)(5分)第⑩段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13.(5分)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①从这天起,A把全部精力投入到《B》这本书的创作中。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写作过程中,他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②母亲的担心,他总是会心地笑一笑,并且告诉老人家,他还没有到完全“发疯”的程度。小说已经写完了三章。他把它寄到敖德萨,给科托夫斯基师的老战友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他很快就收到了回信,大家都称赞他的小说写得好。但是六个月的心血白费了。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1)( 2 分)文中的 A 是 (填写人名),他沥尽心血完成的小说 B 名为《 》在邮寄过程中不慎遗失了,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2)(3 分)除却选文的情节外,请你再结合书中的一个事例,具体谈谈在主人公的身上是如何体现“钢铁的意志铸就辉煌人生”这句话的。三、写作(共 50 分)14.(50分)作文。鲁肃用赞美的目光看着学问大进的吕蒙,心里满是欣赏与佩服;宗璞用平和的目光凝视一树紫藤萝,抒发对生命的赞叹;杨利伟用冷峻的目光面对舷窗出现的裂纹,最终成功返航。用眼看周遭、用心看世界,目光里透着态度,也藏着感悟。请以“的目光”为题,写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写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写完整;②抓住细节,选用合适的事例,适当抒情突出情感体验;③书写端正、卷面洁净,不少于 55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真实姓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7 小题)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C B D B B D A8.①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涟”的书写)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注意“疑”的书写)9.(1)江潮退去 斜月映照(2)不能。因为“渔火”是近景,看得清楚;而“星火“是远景,看不分明,不能辨别是何种灯光;诗中用”星火“既符合诗人远观的视角,又增添了想象的余地,别具朦胧美。10.(1)①同“现”,出现。②一会儿,不久。③锐利,这里指(一头)稍尖。④用匣子(装)。(2)①许家的篱笆都被(大火)烧毁了。②过了很久,(陨石)渐渐变暗,还是很热,不能靠近。(3)因为文中记载的陨石坠落现象,在当时人们的认知中较为罕见奇特:有巨大声响、火光冲天,陨石坠落后仍发热且形态特殊,这些超出了日常经验,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所以归入“神奇”篇。(4)这两个细节从侧面证明了陨石坠落事件的真实性。州守收藏陨石、王无咎详细记录,都说明此事并非虚构,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11.(1)“蛟龙”坐底 7020米(2)①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②核试验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③突发技术故障与危机④飞行中的异常生理痛苦与生命威胁⑤天一放亮就遇到风雨突袭,海况不佳⑥深海环境的极端挑战与技术风险(3)作者三次说“不知道稼先……”,通过假设性的疑问,从侧面烘托出邓稼先工作的艰苦卓绝、责任的重大以及内心承受的巨大压力,表达了对邓稼先的深切理解、担忧与敬佩,也让读者更能体会到邓稼先在极端环境和巨大责任下的奉献精神与崇高品格。12.(1)①满树金黄叶儿,风一吹便惬意飘落,落叶不断堆积②面对困境的坚韧不拔③三角梅④焦黄枯萎,枝条干瘪,有气无力,尽显颓唐(2)①“挂”“缠绵不去”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红枫枯叶紧紧依附树枝、不愿落下的状态,突出了其顽强的特点。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红枫叶片比作“收缩的龙爪”,形象地描绘出叶片的形态,同时结合“极顽强地”“缠绵不去”,赋予红枫叶片人的情态,生动体现其坚韧。(3)内容上:将树、花的生长与人类的成长相联系,点明经历岁月更迭,万物都在积淀中成长,深化了文章主旨;结构上:承接上文对植物一年生长变化的描写,为下文写期待新绿、迎接新的成长作铺垫,使文章过渡自然。13.(1)保尔 柯察金 暴风雨所诞生的(2)示例:在修筑铁路时,保尔身处极端恶劣的环境,不仅要忍受严寒、饥饿,还面临疾病的威胁。但他始终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坚持工作,不喊苦不喊累,哪怕生病倒下,康复后又立刻投入到工作中。这种钢铁般的意志让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铸就了他辉煌的人生。14.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