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章末重点题型复习 原卷+解析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章末重点题型复习 原卷+解析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章末重点题型复习
题型一 常见的几何体
16.(2023秋 香洲区期末)下列实物中,能抽象出圆锥的是(  )
A. B.
C. D.
2.(2024秋 高陵区期末)下列几何体中,属于柱体的有(  )
A.1 个 B.2 个 C.3个 D.4 个
3.(2024秋 临平区月考)在下面这些图形中,表示立体图形的是(  )
A. B.
C. D.
4.(2023秋 武汉期末)将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得到图中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  )
A. B. C. D.
5.(2024 洛龙区一模)三角形ABC绕BC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为(  )
A. B. C. D.
6.(2023秋 白云区校级期中)如图是一个由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得到的立体图形,则这个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题型二 平面图形的识别
1.(2022秋 蚌山区校级月考)下列图形中是平面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24秋 二道区校级期中)下面几种图形中,平面图形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2023秋 洪江市期末)下面几种几何图形中,属于平面图形的是(  )
①三角形;②长方形;③正方体;④圆;⑤四棱锥;⑥圆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⑥ D.④⑤⑥
4.(2024秋 桥西区校级期中)下面的四个几何图形中,表示平面图形的是(  )
A. B.
C. D.
题型三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1.(2023秋 孝南区期末)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B.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
C.射线OA与射线OB是同一条射线
D.射线OA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
2.(2024秋 辽阳月考)下列几何图形与相应语言描述相符的是(  )
A.如图1,延长线段AB到点C
B.如图2,点B在射线CA上
C.如图3,直线AB的延长线与直线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
D.如图4,射线CD和线段AB没有交点
3.(2024秋 裕华区期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A在直线BD外
B.点A到点C的距离是线段AC的长度
C.射线AC与射线BC是同一条
D.直线AC和直线BD相交于点B
4.(2024春 威海期末)如图,有下列结论:
①以点A为端点的射线共有5条;
②以点D为端点的线段共有4条;
③射线CD和射线DC是同一条射线;
④直线BC和直线EF是同一条直线;
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3秋 罗庄区期末)如图,由临沂始发终点至淄博的某一次高铁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临沂﹣曲阜﹣泰安﹣济南﹣淄博,那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单程火车票(  )种.
A.4 B.6 C.10 D.12
题型四 直线、线段的基本事实的应用
1.(2023秋 澧县期末)在下列生活、生产现象中,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是(  )
A.钟表的秒针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面
B.把笔尖看成一个点,当这个点运动时便得到一条线
C.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D.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个点弹出一条墨线
2.(2023秋 济南期末)如图,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的依据是(  )
A.直线比曲线短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垂线段最短
3.(2024秋 郑州期中)在下列现象中,不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2024 前郭县一模)如图,A地到B地有三条路线,由上至下依次记为路线b,c,a,则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路线是c,其依据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直线比曲线短
5.(2023秋 青原区期末)工人师傅在给小明家安装晾衣架时,一般先在阳台天花板上选取两个点,然后再进行安装.这样做依据的数学原理是    .
6.(2023秋 银川校级期末)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题型五 线段长度的计算
1.(2023秋 新城区期末)如图,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E为线段AB上的点,点D为线段AE的中点,若AB=15,CE=4.5,求出线段AD的长度.
2.(2023秋 城厢区校级期末)如图,O是线段AB的中点,C是线段OB的中点.
(1)若AB=6,求线段AC的长;
(2)若AC=a,则AB=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2023秋 河东区校级期末)如图,线段AB=20,BC=14,点M是AC的中点.
(1)求线段AM的长度;
(2)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3:4.求MN的长.
4.(2023秋 夏津县期末)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且AC=2BC,点D是AB的中点,且AD=12.
(1)求线段BC和CD的长度;
(2)若点F是线段AB上一点,当时,请直接写出AF的长度.
5.(2023秋 虞城县期末)已知线段AB=60,C为直线AB上一点,.
(1)求线段BC的长;
(2)E为线段AC上一点,,F为线段BC上一点,CF=2FB,求线段EF的长.
6.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
(1)若CNAB=2cm,求线段MN的长度;
(2)若AC+BC=a cm,其他条件不变,请猜想线段MN的长度,并说明理由;
(3)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AC=p,BC=q,其他条件不变,求线段MN的长度.
题型六 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1.(2024秋 杏花岭区校级月考)下列图形中,能用∠AOB,∠O,∠α三种表示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
A. B.
C. D.
2.(2024春 淄川区期末)下列图中的∠1也可以用∠O表示的是(  )
A. B.
C. D.
3.(2024春 栖霞市期末)如图,在∠AOC内部作了一条射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OC不可以用∠O表示 B.这条射线记作射线BO
C.∠1与∠AOB是同一个角 D.∠AOC=∠AOB+∠2
4.(2023秋 湘潭县期末)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ECA是一个平角 B.∠ADE也可以表示为∠D
C.∠BCA也可以表示为∠1 D.∠ABC也可以表示为∠B
5.(2023秋 安次区期末)如图,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  )
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
B.∠AOC也可用∠O来表示
C.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BOC
D.∠β表示的是∠BOC
6.(2023秋 隆化县期末)如图,从点O出发的五条射线,可以组成的角有(  )
A.4个 B.6个 C.8个 D.10个
题型七 角的度量及角度的计算
1.(2024秋 万柏林区校级月考)47.32°用度、分、秒表示为(  )
A.47°20′12′′ B.47°30′2′′
C.47°19′12′′ D.47°21′
2.(2024 灞桥区校级二模)如图,将一个三角板的60°角的顶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已知∠1=28°40',则∠2的大小是(  )
A.31°20' B.58°40' C.57°20' D.62°40'
3.(2023秋 永年区期末)下面等式成立的是(  )
A.83.5°=83°50' B.90°﹣57°23'27″=32°37'33″
C.15°48'36″+37°27'59″=52°16'35″ D.41.25°=41°15'
4.(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期中)列竖式计算:
(1)80°35'25″+79°24'35″;
(2)51°37'﹣32°55'39″.
5.(2023秋 罗山县校级月考)计算:
①180°﹣18°15'×6;
②90°﹣(78°36'﹣13°10'÷4).
题型八 钟表中的角度问题
(2023秋 攸县期末)如图所示,钟表上显示的时刻是10点10分,再过20分钟,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
A.75° B.120° C.135° D.150°
2.(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月考)某校为了缓解上午放学餐厅拥挤,同时给学生们营造轻松的就餐环境,特实施分年级错时放学,初一年级上午11:35放学,此时钟表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
A.120° B.130.5° C.135° D.137.5°
3.(2023秋 宿松县期末)某同学晚上6点多钟开始做作业,他家墙上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20°,他做完作业后还是6点多钟,且时针和分针的夹角还是120°,此同学做作业大约用了(  )
A.40分钟 B.42分钟 C.44分钟 D.46分钟
4.(2023秋 雅安期末)钟表上的时间是3时30分,此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夹角是  度.
5.(2024秋 黄岛区月考)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此时分针与时针夹角的度数是    .
题型九 角度的计算
1.(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期中)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AOC+∠DOB=(  )
A.135° B.170° C.180° D.145°
2.如图,,∠COD=∠AOD=3∠AOB,则∠COD的度数是(  )
A.160° B.150° C.120° D.100°
3.(2023秋 东辽县期末)如图所示,已知点O在直线AB上,∠AOE:∠EOD=1:3,OC是∠BOD的平分线,∠EOC=115°,求∠AOE和∠BOC.
4.(2023秋 砚山县期末)如图,OC是∠AOD的平分线,OE是∠BOD的平分线,∠AOB=130°.
(1)求∠COE的度数是多少?
(2)如果∠COD=20°,求∠BOE的度数.
5.(2024春 市南区校级期末)若∠α和∠β均为大于0°小于180°的角,且|∠α﹣∠β|=60°,则称∠α和∠β互为“伙伴角”.根据这个约定,解答下列问题:
(1)若∠α和∠β互为“伙伴角”,当∠α=130°时,求∠β的度数;
(2)如图,将一长方形纸片沿着EP对折(点P在线段BC上,点E在线段AB上)使点B落在点B',若∠1与∠2互为“伙伴角”,求∠3的度数.
6.(2023秋 朝阳区期末)已知∠AOB与∠COD共顶点O,∠AOB=α,∠COD=β.
(1)如图1,点A,O,C在一条直线上,若α=60°,β=30°,OM为∠AOD的平分线,ON为∠COB的平分线,求∠MON的度数;
(2)若α=2β,∠AOB,∠COD绕点O运动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OE为∠BOD的平分线,用等式表示∠AOD与∠CO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题型十 线段(或角)的规律探究问题
1.(2023秋 绥棱县期末)往返于甲、乙两市的列车,中途需停靠4个站,如果每两站的路程都不相同,这两地之间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
A.15 B.30 C.20 D.10
2.已知线段MN,在MN上逐一画点(所画点与M、N不重合),当线段上有1个点时,共有3条线段,当线段上有2个点时,共有6条线段,则当线段上有20个点时,共有线段(  )条.
A.171 B.190 C.210 D.231
3.(2023秋 乾安县期末)在∠AOB的内部引一条射线,图中共有3个角;若引两条射线,图中共有6个角;若引n条射线,图中共有    个角.
4.在线段AB上选取3种点,第1种是将AB线段10等分的点;第2种是将AB线段12等分的点;第3种是将AB线段15等分的点,这些点连同AB线段的端点可组成线段的条数是(  )
A.350 B.595 C.666 D.406
5.(2023秋 威县期末)(1)观察思考:如图,线段AB上有两个点C,D,分别以点A,B,C,D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条.
(2)模型构建:若线段上有m个点(包括端点),则共有   条线段.
(3)拓展应用:若有8位同学参加班级的演讲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即每两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根据上述模型,求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6.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1)如图1,过点A在角的内部作1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   个角.
(2)如图2,过点A在角的内部作2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   个角.
(3)如图3,过点A在角的内部作3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    个角.
(4)在角的内部作n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    个角.
题型十一 余角和补角
1.(2023秋 商南县校级期末)已知一个角是53°17′28″,则它的补角是(  )
A.126°42′32″ B.126°43′42″
C.126°32′42″ D.136°42′32″
2.(2023秋 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5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A.45° B.52.5° C.60° D.67.5°
3.(2024春 东昌府区期末)如果∠α和∠β互余,且∠α>∠β,则下列表示∠β的补角的式子中:①180°﹣∠β;②∠α+90°;③2(∠α+∠β);④2∠α﹣∠β;⑤2∠α+∠β.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4.(2023秋 重庆期末)如图,在同一平面内,∠AOB=∠COD=90°,∠COE=∠BOE,点F为OE反向延长线上一点(图中所有角均指小于180°的角).下列结论:①∠AOE=∠DOE;②∠AOD+∠COB=180°;③∠COB﹣∠AOD=90°;④若OA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周,其它条件都不变,若∠FOD:∠EOC=1:6,则∠FOD=18°或15°,其中结论一定正确的有(  )个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5.(2023秋 东丰县期末)如图,OD平分∠BOC,OE平分∠AOC.若∠BOC=70°,∠AOC=50°.
(1)求出∠AOB及其补角的度数;
(2)请求出∠DOC和∠AOE的度数,并判断∠DOE与∠AOB是否互补,并说明理由.
6.(2023秋 太康县期末)【实践操作】三角尺中的数学问题.
(1)如图1,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ACB=∠DCH=90°;
①若∠BCH=34°,则∠ACD=   °;若∠ACD=132°,则∠BCH=   ;
②猜想∠ACD与∠BCH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是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尺,将它们60°的锐角顶点A重合在一起,∠ACB=∠AEF=90°,直接写出∠CAF与∠EAB之间的数量关系.
题型十二 线段动点与动角的探究问题
1.(2023秋 凉州区期末)如图,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A以2cm/s的速度往返运动1次,C是线段BD的中点,AD=10cm,设点B运动时间为t秒(0≤t≤10).
(1)当t=2时,①AB=  cm.②求线段CD的长度.
(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运动过程中AB的长.
(3)在运动过程中,若AB中点为E,则EC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2.(2023秋 巧家县期末)如图,数轴上点O为原点,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
(1)线段AB的长为    .
(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①当0<t<10时,PA=   ,PB=   ,点P表示的数为   .(用含t的式子表示)
②若M是线段PA的中点,N是线段PB的中点,试判断线段MN的长度是否与点P的运动时间t有关.若有关,请求出线段MN的长度与t的关系式;若无关,请说明理由,并求出线段MN的长度.
3.(2023秋 寻乌县期末)已知:如图,点M是线段AB上一定点,AB=12cm,C、D两点分别从点M、B出发以1cm/s、2cm/s的速度在直线AB上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点C在线段AM上,点D在线段BM上)
(1)若AM=4cm,当点C、D运动了2s,此时AC=   ,DM=  ;(直接填空)
(2)当点C、D运动了t s时,求AC+MD的值;
(3)若点C、D运动时,总有MD=2AC,则AM=  (填空);
(4)在(3)的条件下,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MN,求的值.
4.(2023秋 罗定市期末)如图1,已知∠BOC=120°,△MON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其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
(1)将三角板按图2位置放置,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若∠AOD=∠BON,问:此时直线ON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
(2)将三角板按图3位置放置,此时发现,当ON在∠AOC的内部时,绕点O旋转三角板△MON,∠AOM与∠NOC的差值不变,请你写出这个差值,即∠AOM﹣∠NOC=   °.
5.(2023秋 金湾区期末)综合探究
如图1,把一副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放在直线l上,两个直角三角板分别在直线l的两侧,且∠ABC=∠DCE=90°,∠ACB=45°,∠CED=30°.
(1)如图1,∠ACD=   °;
(2)如图2,把三角板CDE绕点C旋转,使CE刚好落在∠ACB的平分线上.此时,CD是否平分∠ACF?请说明理由;
(3)如图2,把三角板CDE绕点C旋转,使得CE落在∠ACB内部,
当∠ACE=10°时,则∠BCD=   °;
当∠BCD=110°时,则∠ACE=  °;
设∠ACE=α,∠BCD=β,试猜想α与β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6.(2023秋 长沙期末)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在角的内部引两条射线,如果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与这个角互余,那么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这个角的内余角,如图1,若射线OC,OD在∠AOB的内部,且∠COD+∠AOB=90°,则∠COD是∠AOB的内余角.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如图1,∠AOB=72°,∠AOC=20°,若∠COD是∠AOB的内余角,则∠BOD=   ;
(2)如图2.已知∠AOB=60°将O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0°<α<60°)得到OC.同时将O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得到OD.若∠COB是∠AOD的内余角,求α的值;
(3)把一块含有30°角的三角板COD按图3方式放置,使OC边与OA边重合,OD边与OB边重合,如图4将三角板COD绕顶点O以6度/秒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时间为t秒,在旋转一周的时间内,当射线OA,OB,OC,OD构成内余角时,请求出t的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章末重点题型复习
题型一 常见的几何体
16.(2023秋 香洲区期末)下列实物中,能抽象出圆锥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物品的形状特点分别判断即可.
【解答】解:A、可看作六棱柱,故不符合题意;
B、可看作球,故不符合题意;
C、可看作圆柱,故不符合题意;
D、可看作圆锥,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关键是结合实物,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能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占有一定空间,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
2.(2024秋 高陵区期末)下列几何体中,属于柱体的有(  )
A.1 个 B.2 个 C.3个 D.4 个
【分析】根据柱体的定义逐项分析判定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第一个图是三棱柱属于柱体;
第二个图是正方体属于柱体;
第三个图是五棱柱属于柱体;
第四个图是圆柱属于柱体;
∴属于柱体共有4个,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掌握各种基础立体图形的特征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3.(2024秋 临平区月考)在下面这些图形中,表示立体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这就是立体图形.
【解答】解:根据立体图形的概念可知:只有A是立体图形.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属于基础题,注意对这一概念的熟练掌握及运用.
4.(2023秋 武汉期末)将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得到图中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面动成体.由题目中的图示可知:此圆台是直角梯形转成圆台的条件是:绕垂直于底的腰旋转.
【解答】解:A、是两个圆台,故A错误;
B、上面小下面大,侧面是曲面,故B正确;
C、是一个圆台,故C错误;
D、下面小上面大侧面是曲面,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直角梯形转成圆台的条件:应绕垂直于底的腰旋转.
5.(2024 洛龙区一模)三角形ABC绕BC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为(  )
A. B. C. D.
【分析】由图形旋转的特点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图形的旋转性质,可知△ABC旋转后的图形为C,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旋转;掌握图形旋转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6.(2023秋 白云区校级期中)如图是一个由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得到的立体图形,则这个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分析】图示几何体是由两个圆柱组成的,矩形旋转成圆柱,据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选项A中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够得到上下两个圆柱,符合题意;
选项B中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够得到上下两个圆柱,且上圆柱有空心,不符合题意.
选项C中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够得到上下中下三个圆柱,且上下圆柱有空心,不符合题意;
选项D中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够得到上下中下三个圆柱,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线、面、体——图形的旋转,解题关键在于要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
题型二 平面图形的识别
1.(2022秋 蚌山区校级月考)下列图形中是平面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根据概念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三角形的边与角都在平面内,是平面图形,故A符合题意;
正方体,球,六棱柱都是立体图形,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掌握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特点是关键.
2.(2024秋 二道区校级期中)下面几种图形中,平面图形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根据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三角形、正方形是平面图形,正方体和球是立体图形,因此平面图形有2个,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定义
3.(2023秋 洪江市期末)下面几种几何图形中,属于平面图形的是(  )
①三角形;②长方形;③正方体;④圆;⑤四棱锥;⑥圆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⑥ D.④⑤⑥
【分析】根据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定义分别进行判断.
【解答】解:①三角形;②长方形;④圆,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属于平面图形;
③正方体;⑤四棱锥;⑥圆柱属于立体图形.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这就是立体图形.
4.(2024秋 桥西区校级期中)下面的四个几何图形中,表示平面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甄别.
【解答】解:A. 是几何体,不符合题意;
B. 是几何体,不符合题意;
C. 是几何体,不符合题意;
D. 是平面图形,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熟练掌握几何体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三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1.(2023秋 孝南区期末)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B.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
C.射线OA与射线OB是同一条射线
D.射线OA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
【分析】根据直线的表示方法可对选项A进行判断;根据线段的表示方法对选项B进行判断;根据射线的表示方法可对选项C,D进行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
∴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射线OA与射线是同一条射线,
∴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射线OA与射线AB不是同一条射线,
∴选项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线段、射线、直线,准确识图,熟练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024秋 辽阳月考)下列几何图形与相应语言描述相符的是(  )
A.如图1,延长线段AB到点C
B.如图2,点B在射线CA上
C.如图3,直线AB的延长线与直线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
D.如图4,射线CD和线段AB没有交点
【分析】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性质逐项进行判定即可.
【解答】解:A.延长线段BA到点C,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点B在直线CA上,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P,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射线CD和线段AB没有交点,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性质,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性质定理的应用是关键.
3.(2024秋 裕华区期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A在直线BD外
B.点A到点C的距离是线段AC的长度
C.射线AC与射线BC是同一条
D.直线AC和直线BD相交于点B
【分析】根据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定义,结合图形解答.
【解答】解:选项A.点A在直线BD外,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选项B.点A到点C的距离是线段AC的长度,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选项C.射线AC与射线BC不是同一条,不正确,故符合题意;
选项D.直线AC和直线BD相交于点B,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要注意:直线没有端点.
4.(2024春 威海期末)如图,有下列结论:
①以点A为端点的射线共有5条;
②以点D为端点的线段共有4条;
③射线CD和射线DC是同一条射线;
④直线BC和直线EF是同一条直线;
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结合具体的图形逐个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①以点A为端点的射线有射线AB,射线AC,射线AD,射线AE,射线AF,共有5条,因此①正确;
②以点D为端点的线段有DA,DB,DC,DE,DF,共有5条,因此②不正确;
③射线CD和射线DC不是同一条射线,因此③不正确;
④直线BC和直线EF是同一条直线,因此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④,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射线、线段,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5.(2023秋 罗庄区期末)如图,由临沂始发终点至淄博的某一次高铁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临沂﹣曲阜﹣泰安﹣济南﹣淄博,那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单程火车票(  )种.
A.4 B.6 C.10 D.12
【分析】根据线段条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高铁列车在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临沂﹣曲阜﹣泰安﹣济南﹣淄博,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单程火车票的种类为1+2+3+4=10(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射线、线段,掌握线段的性质以及线段条数的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题型四 直线、线段的基本事实的应用
1.(2023秋 澧县期末)在下列生活、生产现象中,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是(  )
A.钟表的秒针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面
B.把笔尖看成一个点,当这个点运动时便得到一条线
C.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D.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个点弹出一条墨线
【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答即可.
【解答】解:A、钟表的秒针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面,说明线动成面,不符合题意;
B、把笔尖看成一个点,当这个点运动时便得到一条线,说明点动成线,不符合题意;
C、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说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不符合题意;
D、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个点弹出一条墨线,说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熟知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是解题的关键.
2.(2023秋 济南期末)如图,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的依据是(  )
A.直线比曲线短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垂线段最短
【分析】由直线公理可直接得出答案.
【解答】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
这样做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考查了直线的性质,要想确定一条直线,至少要知道两点.
3.(2024秋 郑州期中)在下列现象中,不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由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有木匠弹墨线、打靶瞄准、拉绳插秧;
“弯曲公路改值”,可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不能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
∴这些现象中,不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有1个.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关键是掌握直线的性质.
4.(2024 前郭县一模)如图,A地到B地有三条路线,由上至下依次记为路线b,c,a,则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路线是c,其依据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直线比曲线短
【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路线是c,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关键.
5.(2023秋 青原区期末)工人师傅在给小明家安装晾衣架时,一般先在阳台天花板上选取两个点,然后再进行安装.这样做依据的数学原理是    .
【分析】直接利用直线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工人师傅在给小明家安装晾衣架时,一般先在阳台天花板上选取两个点,然后再进行安装.
这样做的数学原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的性质,正确把握直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2023秋 银川校级期末)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分析】由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点评】本题考查线段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题型五 线段长度的计算
1.(2023秋 新城区期末)如图,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E为线段AB上的点,点D为线段AE的中点,若AB=15,CE=4.5,求出线段AD的长度.
【分析】根据中点的性质,可得BC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BE的长,AE的长,根据中点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点C为线段AB的中点,AB=15,
∴ACAB=7.5,
∴AE=AC+CE=7.5+4.5=12,
∵点D为线段AE的中点,
∴.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中点分线段相等是解题关键.
2.(2023秋 城厢区校级期末)如图,O是线段AB的中点,C是线段OB的中点.
(1)若AB=6,求线段AC的长;
(2)若AC=a,则AB=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1)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AO=OBAB,OC=CBOB,则AC=AO+OC;
(2)由AC=AO+OCABOBABABAB,以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1)∵AB=6,O是线段AB的中点,
∴AO=OBAB=3,
∵C是线段OB的中点,
∴OC=CBOB=1.5,
∴AC=AO+OC=3+1.5=4.5;
故答案为:4.5;
(2)∵AC=AO+OCABOBABABAB,
∴ABAC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定义,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题关键.
3.(2023秋 河东区校级期末)如图,线段AB=20,BC=14,点M是AC的中点.
(1)求线段AM的长度;
(2)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3:4.求MN的长.
【分析】(1)根据图示知AMAC,AC=AB﹣BC;
(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CN=6,然后根据图示知MN=MC+NC.
【解答】解:(1)线段AB=20,BC=14,
∴AC=AB﹣BC=20﹣14=6.
又∵点M是AC的中点.
∴AMAC6=3,即线段AM的长度是3.
(2)∵BC=14,CN:NB=3:4,
∴CNBC14=6.
又∵点M是AC的中点,AC=6,
∴MCAC=3,
∴MN=MC+NC=9,即MN的长度是9.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的和差,线段中点的性质.
4.(2023秋 夏津县期末)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且AC=2BC,点D是AB的中点,且AD=12.
(1)求线段BC和CD的长度;
(2)若点F是线段AB上一点,当时,请直接写出AF的长度.
【分析】(1)根据AB=2AD求出AB,结合AC=2BC求出AC,BC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画出满足条件的两种情况,即可求解.
【解答】解:(1)∵点D是AB的中点,且AD=12.
∴AB=2AD=24,
∵AC=2BC,
∴,
∴CD=AC﹣AD=4;
(2)
如图所示:,
则AF=AC﹣CF=15;
如图所示:,
则AF=AC+CF=17;
∴AF=15或17.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关系,根据几何图确定线段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5.(2023秋 虞城县期末)已知线段AB=60,C为直线AB上一点,.
(1)求线段BC的长;
(2)E为线段AC上一点,,F为线段BC上一点,CF=2FB,求线段EF的长.
【分析】(1)已知AB=60,ABBC,可得BC的长.
(2)分点C在线段AB上、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
【解答】解:(1)∵AB=60,ABBC,
∴BC=48;
(2)①点C在线段AB上时,

∵AB=60,BC=48,
∴AC=12,
∵AEAC,
∴AE=3,CE=9,
∵CF=2FB,BC=BF+CF,
∴BF=16,CF=32,
∵EF=EC+CF,
∴EF=41,
②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AB=60,BC=48,
∴AC=108,
∵AEAC,
∴AE=27,BE=33,
∵CF=2FB,BC=BF+CF,
∴BF=16,CF=32,
∵EF=EB+BF,
∴EF=49,
∴EF=41或EF=49.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关键是注意分类讨论.
6.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
(1)若CNAB=2cm,求线段MN的长度;
(2)若AC+BC=a cm,其他条件不变,请猜想线段MN的长度,并说明理由;
(3)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AC=p,BC=q,其他条件不变,求线段MN的长度.
【分析】(1)由中点的性质得MCAC,CNBC,根据MN=MC+CNACBC(AC+BC)可得答案;
(2)与(1)同理;
(3)根据中点的性质得MCAC,CNBC,结合图形依据MN=MC﹣CNACBC(AC﹣BC)可得答案.
【解答】解:(1)∵CNAB=2cm,
∴AB=10(cm),
∵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CAC,CNBC,
∴MN=MC+CNACBC(AC+BC)AB=5(cm);
(2)∵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CAC,CNBC,
∵AC+CB=a cm,
∴MN=MC+CN(AC+CB)a(cm);
(3)如图,
∵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CAC,CNBC,
∵AC=p,BC=q,
∴MN=MC﹣CNACBC(AC﹣BC)A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的和差,掌握线段的中点的性质、线段的和差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六 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1.(2024秋 杏花岭区校级月考)下列图形中,能用∠AOB,∠O,∠α三种表示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角的表示方法,结合图形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图中的∠AOB不能用∠O表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中的∠AOB不能用∠O和∠α表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中能用∠AOB,∠O,∠α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图中的∠AOB不能用∠O表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概念,角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其中顶点字母要写在中间,唯有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情况,才可用顶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否则分不清这个字母究竟表示哪个角.
2.(2024春 淄川区期末)下列图中的∠1也可以用∠O表示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顶点只有一个角时可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所以可判定答案.
【解答】解:选项A:∠1的顶点处只有一个角(小于平角),可用∠O表示,符合题意;
选项B:∠1顶点处有三个角(小于平角),不能用∠O表示,不符合题意;
选项C:∠1顶点处有2个角(小于平角),不能用∠O表示,不符合题意;
选项D:∠1顶点处有4个角(小于平角),不能用∠O表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概念,关键是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3.(2024春 栖霞市期末)如图,在∠AOC内部作了一条射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OC不可以用∠O表示 B.这条射线记作射线BO
C.∠1与∠AOB是同一个角 D.∠AOC=∠AOB+∠2
【分析】根据射线和角的表示方法即可判断求解.
【解答】解:A、∠AOC不可以用∠O表示,该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这条射线记作射线OB,该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1与∠AOB是同一个角,该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AOC=∠AOB+∠2,该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射线和角的表示方法,掌握射线和角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2023秋 湘潭县期末)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ECA是一个平角 B.∠ADE也可以表示为∠D
C.∠BCA也可以表示为∠1 D.∠ABC也可以表示为∠B
【分析】角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其中顶点字母要写在中间,唯有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情况下,才可用顶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否则分不清这个字母究竟表示哪个角.
【解答】解:A、∠ECA是一个平角,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ADE也可以表示为∠D,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BCA也可以表示为∠1,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ABC也不可以表示为∠B,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表示,解题时注意: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情况下,才可用顶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
5.(2023秋 安次区期末)如图,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  )
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
B.∠AOC也可用∠O来表示
C.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BOC
D.∠β表示的是∠BOC
【分析】A:根据角的表示方法判断即可.
B:只有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情况,才可用顶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所以∠AOC不能∠O来表示,据此判断即可.
C:根据角的概念,判断出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角即可.
D:根据角的表示方法判断即可.
【解答】解:∵∠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
∴选项A正确.
∵只有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情况,才可用顶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
∴∠AOC不能∠O来表示,
∴选项B错误.
∵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BOC,
∴选项C正确.
∵∠β表示的是∠BOC,
∴选项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表示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角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其中顶点字母要写在中间,唯有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情况,才可用顶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否则分不清这个字母究竟表示哪个角.角还可以用一个希腊字母(如∠α,∠β,∠γ、…)表示,或用阿拉伯数字(∠1,∠2…)表示.
6.(2023秋 隆化县期末)如图,从点O出发的五条射线,可以组成的角有(  )
A.4个 B.6个 C.8个 D.10个
【分析】利用角的意义分别找出各角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从点O出发的五条射线,可以组成的角有:∠AOB,∠AOC,∠AOD,∠AOE,∠BOC,∠BOD,∠BOE,∠COD,∠COE,∠DOE,共10个,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交点概念,利用角的定义找出各角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七 角的度量及角度的计算
1.(2024秋 万柏林区校级月考)47.32°用度、分、秒表示为(  )
A.47°20′12′′ B.47°30′2′′
C.47°19′12′′ D.47°21′
【分析】根据度分秒的进制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1°=60′,
∴0.32°=19.2′,
∵1′=60″,
∴0.2′=12″,
∴47.32°=47°19′1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熟练掌握度分秒的进制是解题的关键.
2.(2024 灞桥区校级二模)如图,将一个三角板的60°角的顶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已知∠1=28°40',则∠2的大小是(  )
A.31°20' B.58°40' C.57°20' D.62°40'
【分析】根据∠BAC=60°,∠1=28°40′,求出∠EAC的度数,再根据∠2=90°﹣∠EAC,即可求出∠2的度数.
【解答】解:∵∠BAC=60°,∠1=28°40′,
∴∠EAC=31°20′,
∵∠EAD=90°,
∴∠2=90°﹣∠EAC=90°﹣31°20′=58°40′;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关键是求出∠EAC的度数,是一道基础题.
3.(2023秋 永年区期末)下面等式成立的是(  )
A.83.5°=83°50' B.90°﹣57°23'27″=32°37'33″
C.15°48'36″+37°27'59″=52°16'35″ D.41.25°=41°15'
【分析】根据1°=60′,1′=60″进行换算即可.
【解答】解:A、83.5°=83°3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90°﹣57°23'27″=32°36'33″,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15°48'36″+37°27'59″=53°16'35″,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41.25°=41°15',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度、分、秒的计算,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之间是60进制,将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时,乘以60,反之,将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除以60.
4.(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期中)列竖式计算:
(1)80°35'25″+79°24'35″;
(2)51°37'﹣32°55'39″.
【分析】利用度分秒之间的进率计算即可.
【解答】解:(1)原式=159°59′60″
=160°;
(2)原式=50°96′60″﹣32°55'39″
=18°41′21″.
【点评】本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熟练掌握度分秒之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5.(2023秋 罗山县校级月考)计算:
①180°﹣18°15'×6;
②90°﹣(78°36'﹣13°10'÷4).
【分析】①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即可;
②先计算除法和括号内的减法,再计算减法即可.
【解答】解:①180°﹣18°15'×6
=180°﹣109°30'
=70°30';
②90°﹣(78°36'﹣13°10'÷4)
=90°﹣(78°36'﹣3°17'30″)
=90°﹣75°18'30″
=14°41'30″.
【点评】此类题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是角度计算中的一个难点,注意以60为进制即可.
题型八 钟表中的角度问题
(2023秋 攸县期末)如图所示,钟表上显示的时刻是10点10分,再过20分钟,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
A.75° B.120° C.135° D.150°
【分析】根据时针与分针相距的份数乘以每份的度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10点10分,再过20分钟就是10点30分,
30°×(4)=135°,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钟面角,确定时针与分针相距的份数是解题关键.
2.(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月考)某校为了缓解上午放学餐厅拥挤,同时给学生们营造轻松的就餐环境,特实施分年级错时放学,初一年级上午11:35放学,此时钟表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
A.120° B.130.5° C.135° D.137.5°
【分析】根据1分钟时针针转0.5°,1大格是30°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由题意得:4×30°+35×0.5°
=120°+17.5°
=137.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钟面角,熟练掌握1大格是30°,1分钟时针针转0.5°是解题的关键.
3.(2023秋 宿松县期末)某同学晚上6点多钟开始做作业,他家墙上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20°,他做完作业后还是6点多钟,且时针和分针的夹角还是120°,此同学做作业大约用了(  )
A.40分钟 B.42分钟 C.44分钟 D.46分钟
【分析】根据分针每分钟转6°,时针每分钟转0.5°,可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开始做作业时的时间是6点x分,
∴6x﹣0.5x=180﹣120,
解得x≈11;
再设做完作业后的时间是6点y分,
∴6y﹣0.5y=180+120,
解得y≈55,
∴此同学做作业大约用了55﹣11=44分钟.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钟表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分针每转动1°时针转动()°,并且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
4.(2023秋 雅安期末)钟表上的时间是3时30分,此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夹角是  度.
【分析】3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分两种情况,根据每相邻两个时间点的夹角为30°,较小夹角是2.5个大格,从而可以求出较小夹角.
【解答】解:3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较小夹角是2.5个大格,
一个大格的度数是30°,所以30°×2.5=75°;
故答案为:7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钟面角的大小,熟知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时间的夹角是30度是解题的关键.
5.(2024秋 黄岛区月考)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此时分针与时针夹角的度数是    .
【分析】根据时针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由题意得:7×6°﹣27×0.5°
=42°﹣13.5°
=28.5°,
∴分针与时针夹角的度数是28.5°,
故答案为:28.5°.
【点评】本题考查了钟面角,熟练掌握时针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九 角度的计算
1.(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期中)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AOC+∠DOB=(  )
A.135° B.170° C.180° D.145°
【分析】由三角板的特征得出∠AOB=∠COD=90°,即可表示出∠AOD,再根据∠AOC=∠AOD+∠COD即可求出∠AOC+∠DOB的度数.
【解答】解:由题意得,∠AOB=∠COD=90°,
∴∠AOD=∠AOB﹣∠DOB=90°﹣∠DOB,
∵∠AOC=∠AOD+∠COD,
∴∠AOC=90°﹣∠DOB+90°=180°﹣∠DOB,
∴∠AOC+∠DOB=18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根据图形得出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COD=∠AOD=3∠AOB,则∠COD的度数是(  )
A.160° B.150° C.120° D.100°
【分析】根据平面各角和为360°,又因为各角与∠AOB有关系,用∠AOB表示其余角,设∠AOB=x°故有3x+3x+2x+x=360,解之可得X,又因为∠COD=3∠AOB,即可得解.
【解答】解:设∠AOB=x°,由题意3x+3x+2x+x=360,
可得x=40,即∠AOB=40°,
又因为∠COD=3∠AOB,即∠COD=120°.
故选:C.
【点评】此题简单的考查了周角为360°的知识点,要求学生灵活掌握运用.
3.(2023秋 东辽县期末)如图所示,已知点O在直线AB上,∠AOE:∠EOD=1:3,OC是∠BOD的平分线,∠EOC=115°,求∠AOE和∠BOC.
【分析】设∠AOE=x,根据题意得到∠EOD=3x,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图形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AOE:∠EOD=1:3,
∴设∠AOE=x,则∠EOD=3x,
又∵∠EOC=115°,
∴∠COD=115°﹣3x,
∵OC是∠BOD的平分线,
∴∠COB=∠COD=115°﹣3x,
又∵点O在直线AB上,
∴∠AOE+∠EOD+∠COD+∠COB=180°,
∴x+3x+2(115﹣3x)=180°,
解得,x=25°,
∴∠AOE=25°,
∴∠BOC=115°﹣3×25°=4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计算,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2023秋 砚山县期末)如图,OC是∠AOD的平分线,OE是∠BOD的平分线,∠AOB=130°.
(1)求∠COE的度数是多少?
(2)如果∠COD=20°,求∠BOE的度数.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COD∠AOD,∠DOE∠BOD,那么∠COE=∠COD+∠DOE∠AOB=65°;
(2)先根据∠COD=20°求出∠AOD的度数,再根据∠AOB=130°求出∠BOD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OC是∠AOD的平分线,OE是∠BOD的平分线,
∴∠COD∠AOD,∠DOE∠BOD,
∴∠COE=∠COD+∠DOE
∠AOD∠BOD
(∠AOD+∠BOD)
∠AOB
=65°;
(2)∵OC是∠AOD的平分线,∠COD=20°,
∴∠AOD=2∠COD=2×20°=40°,
∵∠AOB=130°,
∴∠BOD=∠AOB﹣∠AOD=130°﹣40°=90°,
∵OE是∠BOD的平分线,
∴∠BOE∠BOD90°=4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各角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2024春 市南区校级期末)若∠α和∠β均为大于0°小于180°的角,且|∠α﹣∠β|=60°,则称∠α和∠β互为“伙伴角”.根据这个约定,解答下列问题:
(1)若∠α和∠β互为“伙伴角”,当∠α=130°时,求∠β的度数;
(2)如图,将一长方形纸片沿着EP对折(点P在线段BC上,点E在线段AB上)使点B落在点B',若∠1与∠2互为“伙伴角”,求∠3的度数.
【分析】(1)根据互为“伙伴角”定义得|∠α﹣∠β|=60°,则∠β=∠α﹣60°或∠β=∠α+60°,将∠α=130°代入得∠β的度数;
(2)由折叠的性质得∠1=∠3,根据∠1与∠2互为“伙伴角”得|∠1﹣∠2|=60°,则∠2=∠2﹣60°或∠2=∠1+60°,再根据∠1+∠2+∠3=180°得2∠3+∠3﹣60°=180°或2∠3+∠3+60°=180°,由此可得∠3的度数.
【解答】解:(1)∵∠α和∠β互为“伙伴角”,
∴|∠α﹣∠β|=60°,
∴∠α﹣∠β=60°或∠β﹣∠α=60°,
∴∠β=∠α﹣60°或∠β=∠α+60°,
∵∠α=130°,
∴∠β=70°或∠β=190°,
∵∠α和∠β均为大于0°小于180°的角,
∴∠β=70°;
(2)由折叠的性质得:∠1=∠3,
∵∠1与∠2互为“伙伴角”,
∴|∠1﹣∠2|=60°,
∴∠1﹣∠2=60°或∠2﹣∠1=60°,
∴∠2=∠2﹣60°或∠2=∠1+60°,
∵∠1+∠2+∠3=180°,∠1=∠3,
∴2∠3+∠2=180°,
∴2∠3+∠3﹣60°=180°或2∠3+∠3+60°=180°,
由2∠3+∠3﹣60°=180°,解得:∠3=80°,
由2∠3+∠3+60°=180°,解得:∠3=40°,
综上所述:∠3的度数为80°或4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绝对值的意义,准确识图,理解绝对值的意义,熟练掌握角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2023秋 朝阳区期末)已知∠AOB与∠COD共顶点O,∠AOB=α,∠COD=β.
(1)如图1,点A,O,C在一条直线上,若α=60°,β=30°,OM为∠AOD的平分线,ON为∠COB的平分线,求∠MON的度数;
(2)若α=2β,∠AOB,∠COD绕点O运动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OE为∠BOD的平分线,用等式表示∠AOD与∠CO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分析】(1)由邻补角的性质得到∠AOD=150°,∠BOC=120°,由角平分线定义求出∠AOM,∠CON的度数,由平角定义即可得到∠MON的度数;
(2)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到∠DOEβ∠AOC,求出∠COE=∠DOE﹣∠COD(β﹣∠AOC),∠AOD=∠BOD﹣∠AOB=β﹣∠AOC,即可得到∠AOD=2∠COE.
【解答】解:(1)∵∠COD=30°,
∴∠AOD=180°﹣30°=150°,
∵OM为∠AOD的平分线,
∴∠AOM∠AOD=75°,
∵∠AOB=60°,
∴∠BOC=180°﹣∠AOB=120°,
∵ON为∠COB的平分线,
∴∠CON∠BOC=60°,
∴∠MON=180°﹣∠AOM﹣∠CON=45°;
(2)∠AOD=2∠COE,理由如下:
∵OE为∠BOD的平分线,
∴∠DOE∠BOD,
∵∠BOD=∠AOB+∠AOD=∠AOB+∠COD﹣∠AOC=2β+β﹣∠AOC=3β﹣∠AOC,
∴∠DOEβ∠AOC,
∴∠COE=∠DOE﹣∠CODβ∠AOC﹣β(β﹣∠AOC),
∵∠AOD=∠BOD﹣∠AOB=3β﹣∠AOC﹣2β=β﹣∠AOC,
∴∠AOD=2∠COE.
【点评】本题考查角平分线定义,关键是由角平分线定义求出∠AOM,∠CON的度数;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到∠DOEβ∠AOC.
题型十 线段(或角)的规律探究问题
1.(2023秋 绥棱县期末)往返于甲、乙两市的列车,中途需停靠4个站,如果每两站的路程都不相同,这两地之间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
A.15 B.30 C.20 D.10
【分析】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有多少条线段,就有多少中不同的票价.
【解答】解:如图所示:
A,F代表甲,乙两市,B,C,D,E代表四个停靠站,
图中共有线段:AB,AC,AD,AE,AF.BC,BD,BE,BF,CD,CE,CF,DE,DF,EF,总共15条,
所以共有15种不同的票价,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借助线段图来解决是解题的关键.
2.已知线段MN,在MN上逐一画点(所画点与M、N不重合),当线段上有1个点时,共有3条线段,当线段上有2个点时,共有6条线段,则当线段上有20个点时,共有线段(  )条.
A.171 B.190 C.210 D.231
【分析】根据题意在MN上1个点有1+2=3条线段,2个点可组成1+2+3=6条线段,进而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如果线段上有3个点时,线段共有1+2=3条,
如果线段上有4个点时,线段共有1+2+3=6条,
如果线段上有5个点时,线段共有1+2+3+4=10条,
由以此类推可以得出:当在MN上有20个点时,共有线段:1+2+3+…+20+21(1+21)×21=23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任意两点有一条线段,根据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3.(2023秋 乾安县期末)在∠AOB的内部引一条射线,图中共有3个角;若引两条射线,图中共有6个角;若引n条射线,图中共有    个角.
【分析】每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一条射线与其他射线都能组成一个角,当引出n条射线时,此时共有(n+2)条射线,其中每一条射线与剩余(n+1)条射线都组成一个角,可组成(n+1)个角,(n+2)条射线可组成的角(n+2)(n+1)个角,但每个角都算了两次,则引出n条射线能组成个角.
【解答】解:在∠AOB的内部引一条射线,图中共有1+2=3个角;
若引两条射线,图中共有1+2+3=6个角;

若引n条射线,图中共有个角;
故答案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形变化类的规律题,能够根据题意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4.在线段AB上选取3种点,第1种是将AB线段10等分的点;第2种是将AB线段12等分的点;第3种是将AB线段15等分的点,这些点连同AB线段的端点可组成线段的条数是(  )
A.350 B.595 C.666 D.406
【分析】先找出重复的点,再求出所有的点的个数,利用组合即可求出线段的条数.
【解答】解:10,12,15的最小公倍数为60,重复的点的个数=(1)+(1)=7;
除端点外的点的个数为:(15﹣1)+(12﹣1)+(10﹣1)﹣7=27,
∴连同AB线段的端点共27+2=29个端点,
∴29个点任取2个的组合有C(29,2)29×14=406(条).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及线段,解题的关键是找出所有的端点个数.
5.(2023秋 威县期末)(1)观察思考:如图,线段AB上有两个点C,D,分别以点A,B,C,D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条.
(2)模型构建:若线段上有m个点(包括端点),则共有   条线段.
(3)拓展应用:若有8位同学参加班级的演讲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即每两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根据上述模型,求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分析】【观察思考】从左向右依次固定一个端点A,C,D找出线段,最后求和即可;
【模型构建】根据数线段的特点列出式子化简即可;
【拓展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成(2)的模型,借助(2)的结论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观察思考】∵以点A为左端点向右的线段有:线段AB、AC、AD,
以点C为左端点向右的线段有线段CD、CB,
以点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线段DB,
∴共有3+2+1=6(条).
故答案为:6;
(2)【模型构建】设线段上有m个点,该线段上共有线段x条,
则x=(m﹣1)+(m﹣2)+(m﹣3)+…+3+2+1,
∴倒序排列有x=1+2+3+…+(m﹣3)+(m﹣2)+(m﹣1),
∴2x=m+m+m+…+m=m(m﹣1),
∴xm(m﹣1).
故答案为:m(m﹣1).
(3)【拓展应用】把8位同学看作直线上的8个点,每两位同学之间的一场比赛看作一条线段,
由题知,当m=8时,28.
答: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计数问题,解本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此类题目容易数重或遗漏,要特别注意.
6.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1)如图1,过点A在角的内部作1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   个角.
(2)如图2,过点A在角的内部作2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   个角.
(3)如图3,过点A在角的内部作3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    个角.
(4)在角的内部作n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    个角.
【分析】(1)根据角的定义解决此题.
(2)根据角的定义解决此题.
(3)根据角的定义解决此题.
(4)根据角的定义以及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解决此题.
【解答】解:(1)由图可得,过点A在角的内部作1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的角的个数为2+1=3(个).
故答案为:3.
(2)由图可得,过点A在角的内部作2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的角的个数为3+2+1=6(个).
故答案为:6.
(3)由图可得,过点A在角的内部作3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的角的个数为4+3+2+1=10(个).
故答案为:10.
(4)由(1)(2)(3),以此类推,在角的内部作n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的角的个数为n+1+n+n﹣1+…+2+1(个)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角,熟练掌握角的定义以及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题型十一 余角和补角
1.(2023秋 商南县校级期末)已知一个角是53°17′28″,则它的补角是(  )
A.126°42′32″ B.126°43′42″
C.126°32′42″ D.136°42′32″
【分析】用180°减53°17′28″,即可求解.
【解答】解:180°﹣53°17′28″=179°59′60″﹣53°17′28″=126°42′3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一个角的补角,角度的计算.关键是明白1°=60′=3600″.
2.(2023秋 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5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A.45° B.52.5° C.60° D.67.5°
【分析】设这个角为x°,依据题意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补角为(180﹣x)°
据题意得方程:180﹣x=5(90﹣x);
解得x=67.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补角、余角的概念,运用补角、余角概念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2024春 东昌府区期末)如果∠α和∠β互余,且∠α>∠β,则下列表示∠β的补角的式子中:①180°﹣∠β;②∠α+90°;③2(∠α+∠β);④2∠α﹣∠β;⑤2∠α+∠β.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分析】根据余角和补角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α和∠β互余,
∴∠α+∠β=90°,
∴∠β=90°﹣∠α,
∵∠β的补角为180°﹣∠β,
∴其补角还可以表示为180°﹣(90°﹣∠α)=∠α+90°,
∵∠α+∠β=90°,
∴2∠α+2∠β=180°,
∴∠β的补角还可以表示为2∠α+2∠β﹣∠β=2∠α+∠β,
则正确的有①②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余角和补角,熟练掌握其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2023秋 重庆期末)如图,在同一平面内,∠AOB=∠COD=90°,∠COE=∠BOE,点F为OE反向延长线上一点(图中所有角均指小于180°的角).下列结论:①∠AOE=∠DOE;②∠AOD+∠COB=180°;③∠COB﹣∠AOD=90°;④若OA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周,其它条件都不变,若∠FOD:∠EOC=1:6,则∠FOD=18°或15°,其中结论一定正确的有(  )个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分析】由∠AOB=∠COD=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OC=∠BOD,结合∠COE=∠BOE即可判断①正确;
由∠AOD+∠BOC=∠AOD+∠AOC+∠AOD+∠BOD,结合∠AOB=∠COD=90°即可判断②正确;
由∠BOC﹣∠AOD=∠AOC+90°﹣∠AOD,而不能判断∠AOD=∠AOC,即可判断③不正确;
设∠AOF=∠FOD=α,利用周角等于360°列方程求解,从而可判断④不正确.
【解答】解:∵∠AOB=∠COD=90°,
∴∠AOC=∠BOD,
而∠COE=∠BOE,
∴∠AOE=∠DOE,
所以①正确;
∠AOD+∠BOC=∠AOD+∠AOC+∠AOB=∠COD+∠AOB=180°,
所以②正确;
∠COB﹣∠AOD=∠AOC+90°﹣∠AOD,
而∠AOC≠∠AOD,所以③不正确;
∵E、O、F三点共线,由①知,∠AOE=∠DOE,
∴∠EOF﹣∠AOE=∠EOF﹣∠DOE,
∴∠AOF=∠FOD,∠AOD=2∠AOF.
设∠AOF=∠FOD=α,
∵∠FOD:∠EOC=1:6,
∴∠EOC=6α,
∴∠EOC=∠EOC=6α,∠AOD=2α,∠AOC=∠BOD=90°﹣2α,
∴∠AOD+∠AOC+∠BOD+∠COE+∠BOE
=2α+2(90°﹣2α)+2α+2α
=360°,
∴α=18°,
∴∠FOD=α=18°,所以④不正确;
所以,正确的结论有2个.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角度的计算、余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掌握余角和补角、角度的计算、余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关键.
5.(2023秋 东丰县期末)如图,OD平分∠BOC,OE平分∠AOC.若∠BOC=70°,∠AOC=50°.
(1)求出∠AOB及其补角的度数;
(2)请求出∠DOC和∠AOE的度数,并判断∠DOE与∠AOB是否互补,并说明理由.
【分析】(1)∠AOB的度数等于已知两角的和,再根据补角的定义求解;
(2)根据角平分线把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求出度数后即可判断.
【解答】解:(1)∠AOB=∠BOC+∠AOC=70°+50°=120°,
其补角为180°﹣∠AOB=180°﹣120°=60°;
(2)∠DOC∠BOC70°=35°
∠AOE∠AOC50°=25°.
∠DOE与∠AOB互补,
理由:∵∠DOE=∠DOC+∠COE=35°+25°=60°,
∴∠DOE+∠AOB=60°+120°=180°,
故∠DOE与∠AOB互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补角的定义,需要熟练掌握.
6.(2023秋 太康县期末)【实践操作】三角尺中的数学问题.
(1)如图1,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ACB=∠DCH=90°;
①若∠BCH=34°,则∠ACD=   °;若∠ACD=132°,则∠BCH=   ;
②猜想∠ACD与∠BCH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是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尺,将它们60°的锐角顶点A重合在一起,∠ACB=∠AEF=90°,直接写出∠CAF与∠EAB之间的数量关系.
【分析】(1)①已知∠ACB=∠DCH=90°,根据角的和差即可求出∠ACD和∠BCH的度数;
②根据前两个小问的结论猜想∠ACD与∠BCH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前两个小问的解题思路即可得出证明;
(2)根据(1)的解题思路确定∠CAF与∠EA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解答】解:(1)①∵∠BCH=34°,∠ACB=∠DCH=90°,
∴∠DCB=∠DCH﹣∠BCH
=90°﹣34°
=56°,
∴∠ACD=∠BCA+∠DCB
=56°+90°
=146°,
∵∠ACB=∠DCH=90°,∠ACD=132°,
∴∠DCB=∠ACD﹣∠ACB
=132°﹣90°
=42°,
∴∠BCH=∠DCH﹣∠DCB
=90°﹣42°
=48°,
故答案为:146;48;
②猜想:∠ACD+∠BCH=180°,
理由如下:∵∠ACB=∠DCH=90°,
∴∠ACB+∠DCH=180°,
∴∠ACH+∠BCH+∠BCH+∠DCB=180°,
∴∠ACH+∠BCH+∠DCB+∠BCH=180°,
∴∠ACD+∠BCH=180°;
(2)∠CAF+∠EAB=120°,
理由如下:∵∠CAB=∠EAF=60°,
∴∠CAB+∠EAF=180°﹣60°=120°,
∴∠CAE+∠EAB+∠EAB+∠BAF=120°,
∴∠CAE+∠EAB+∠BAF+∠EAB=120°,
∴∠CAF+∠EAB=120°.
【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掌握角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题型十二 线段动点与动角的探究问题
1.(2023秋 凉州区期末)如图,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A以2cm/s的速度往返运动1次,C是线段BD的中点,AD=10cm,设点B运动时间为t秒(0≤t≤10).
(1)当t=2时,①AB=  cm.②求线段CD的长度.
(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运动过程中AB的长.
(3)在运动过程中,若AB中点为E,则EC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分析】(1)①根据AB=2t即可得出结论;
②先求出BD的长,再根据C是线段BD的中点即可得出CD的长;
(2)分类讨论;
(3)直接根据中点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①∵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A以2cm/s的速度往返运动,
∴当t=2时,AB=2×2=4cm.
故答案为:4;
②∵AD=10cm,AB=4cm,
∴BD=10﹣4=6cm,
∵C是线段BD的中点,
∴CDBD6=3cm;
(2)∵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A以2cm/s的速度往返运动,
∴当0≤t≤5时,AB=2t;
当5<t≤10时,AB=10﹣(2t﹣10)=20﹣2t;
(3)不变.
∵AB中点为E,C是线段BD的中点,
∴EC(AB+BD)
AD
10
=5cm.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根据已知得出各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2.(2023秋 巧家县期末)如图,数轴上点O为原点,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
(1)线段AB的长为    .
(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①当0<t<10时,PA=   ,PB=   ,点P表示的数为   .(用含t的式子表示)
②若M是线段PA的中点,N是线段PB的中点,试判断线段MN的长度是否与点P的运动时间t有关.若有关,请求出线段MN的长度与t的关系式;若无关,请说明理由,并求出线段MN的长度.
【分析】(1)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线段AB的长;
(2)①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求点P与点A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得到点P表示的数;
②先利用中点公式求得点M和点N表示的数,再计算MN的线段长度.
【解答】解:(1)线段AB的长为|8﹣(﹣2)|=10;
故答案为:10;
(2)①当0<t<10时,PA=t,PB=10﹣t,点P表示的数为﹣2+t;
故答案为:t,10﹣t,﹣2+t;
②MN的长与点P的运动时间t无关.
当0<t≤10时,PA=t,PB=10﹣t,因为M,N分别是PA,PB的中点,
所以,,
所以,
当t>10时,PA=t,PB=t﹣10,
因为M,N分别是PA,PB的中点,所以,,
所以,
综上所述,MN的长与点P的运动时间t无关,MN的长度为5.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弄清点的运动方向、速度,并且用代数式表示运动的距离.
3.(2023秋 寻乌县期末)已知:如图,点M是线段AB上一定点,AB=12cm,C、D两点分别从点M、B出发以1cm/s、2cm/s的速度在直线AB上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点C在线段AM上,点D在线段BM上)
(1)若AM=4cm,当点C、D运动了2s,此时AC=   ,DM=  ;(直接填空)
(2)当点C、D运动了t s时,求AC+MD的值;
(3)若点C、D运动时,总有MD=2AC,则AM=  (填空);
(4)在(3)的条件下,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MN,求的值.
【分析】(1)依据题意,根据运动速度和时间分别求得CM、BD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计算可得;
(2)依据题意,当点C、D运动了t s时,有CM=tcm,BD=2tcm,从而由AC+MD=AM﹣CM+BM﹣BD=AB﹣CM﹣BD可得答案;
(3)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MC,再由已知条件MD=2AC求得MB=2AM,所以AMAB;
(4)分点N在线段AB上和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分别求解可得.
【解答】解:(1)由题意得,CM=2cm,BD=4cm,
∵AB=12cm,AM=4cm,
∴BM=8cm.
∴AC=AM﹣CM=2cm,DM=BM﹣BD=4cm.
故答案为:2cm,4cm.
(2)由题意,当点C、D运动了t s时,有CM=t cm,BD=2t cm.
∵AB=12cm,
∴AC+MD=AB﹣CM﹣BD=12﹣t﹣2t=(12﹣3t)cm.
(3)由题意,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MC,
∵MD=2AC,
∴BD+MD=2(MC+AC),即MB=2AM.
∵AM+BM=AB,
∴AM+2AM=AB.
∴AMAB=4cm.
故答案为:4cm.
(4)①当点N在线段AB上时,如图1,
∵AN﹣BN=MN,
又∵AN﹣AM=MN,
∴BN=AM=4,
∴MN=AB﹣AM﹣BN=12﹣4﹣4=4,
∴.
②当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
∵AN﹣BN=MN,
又∵AN﹣BN=AB,
∴MN=AB=12,
∴.
综上所述或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4.(2023秋 罗定市期末)如图1,已知∠BOC=120°,△MON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其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
(1)将三角板按图2位置放置,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若∠AOD=∠BON,问:此时直线ON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
(2)将三角板按图3位置放置,此时发现,当ON在∠AOC的内部时,绕点O旋转三角板△MON,∠AOM与∠NOC的差值不变,请你写出这个差值,即∠AOM﹣∠NOC=   °.
【分析】(1)利用OD求出∠COD的度数,和∠AOC的度数作比较得出关系即可;
(2)利用角度的相加相减,根据图象进行角度的转化.
【解答】解:(1)直线ON平分∠AOC,理由如下:
∵∠AOD=∠BON,
∴OD和ON在一条直线上,
又∵OM平分∠BOC,
∴∠MOC=∠MOB∠BOC120°=60°,
∵∠MOD=∠MON=90°,
∴∠COD=90°﹣∠MOC=30°,
∵∠AOC=∠AOB﹣∠BOC=60°,
∴∠COD∠AOC,
∴直线ON平分∠AOC;
(2)∵∠MON=90°,∠AOC=60°,
∴∠AOM=90°﹣∠AON,∠NOC=60°﹣∠AON,
∴∠AOM﹣∠NOC=(90°﹣∠AON)﹣(60°﹣∠AON)=30°.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度的和差问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图象分析角度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注意补角、对顶角、周角等隐藏条件.
5.(2023秋 金湾区期末)综合探究
如图1,把一副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放在直线l上,两个直角三角板分别在直线l的两侧,且∠ABC=∠DCE=90°,∠ACB=45°,∠CED=30°.
(1)如图1,∠ACD=   °;
(2)如图2,把三角板CDE绕点C旋转,使CE刚好落在∠ACB的平分线上.此时,CD是否平分∠ACF?请说明理由;
(3)如图2,把三角板CDE绕点C旋转,使得CE落在∠ACB内部,
当∠ACE=10°时,则∠BCD=   °;
当∠BCD=110°时,则∠ACE=  °;
设∠ACE=α,∠BCD=β,试猜想α与β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分析】(1)∠ACD=∠ACB+∠BCD可得;
(2)证∠ACD是否等于∠DCF,即CD是否平分∠ACF;
(3)根据∠BCD=∠ECD+∠ACB﹣∠ACE,∠ACE=∠ACB﹣(∠BCD﹣∠ECD),∠ACE+∠BCD=∠ACB+∠ECD可得.
【解答】解:(1)∠ACD=∠ACB+∠BCD=135°,
故答案为:135;
(2)CD是∠ACF 的平分线,
∵CE落在∠ACB 的平分线上,
∴∠ACE=∠BCE45°=22.5°,
∠ACD=∠DCE﹣∠ACE=90°﹣22.5°=67.5°,
∴∠DCF=180°﹣∠ACB﹣∠ACD=180°﹣45°﹣67.5°=67.5°,
∴∠ACD=∠DCF,
∴CD平分∠ACF;
(3)当∠ACE=10°时,
∴∠BCE=∠ACB﹣∠ACE=35°,
∴∠BCD=∠BCE+∠ECD=125°,
当∠BCD=110°时,
∴∠BCE=∠BCD﹣∠ECD=20°,
∴∠ACE=∠ACB﹣∠BCE=25°,
α+β=135°,
∵∠BCD=∠BCE+∠ECD,
又∵∠ACE+∠BCE=∠ACB=45°
∴α+β=∠ACE+∠BCD
=∠ACE+∠BCE+∠ECD
=∠ACB+∠ECD
=45°+90°
=135°
故答案为:125,25.
【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角的计算,关键是正确计算度数.
6.(2023秋 长沙期末)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在角的内部引两条射线,如果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与这个角互余,那么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这个角的内余角,如图1,若射线OC,OD在∠AOB的内部,且∠COD+∠AOB=90°,则∠COD是∠AOB的内余角.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如图1,∠AOB=72°,∠AOC=20°,若∠COD是∠AOB的内余角,则∠BOD=   ;
(2)如图2.已知∠AOB=60°将O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0°<α<60°)得到OC.同时将O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得到OD.若∠COB是∠AOD的内余角,求α的值;
(3)把一块含有30°角的三角板COD按图3方式放置,使OC边与OA边重合,OD边与OB边重合,如图4将三角板COD绕顶点O以6度/秒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时间为t秒,在旋转一周的时间内,当射线OA,OB,OC,OD构成内余角时,请求出t的值.
【分析】(1)根据内余角可求出∠COD的度数,再根据∠BOD=∠AOB﹣∠AOC﹣∠COD即可求解;
(2)根据旋转的性质分别用含α的式子表示∠COB,∠BOD的度数,再根据∠COB是∠AOD的内余角列式求解即可;
(3)根据内余角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分类讨论,当OC在∠AOB内部时;当OC在射线OB下方时;当OD在OA上方时;当OD在∠AOB内部时;根据旋转的性质表示角的数量关系,列表求解即可.
【解答】解:(1)∵∠COD是∠AOB的内余角,
∴∠COD+∠AOB=90°,
∵∠AOB=72°,
∴∠COD=90°﹣∠AOB=90°﹣72°=18°,
∵∠AOC=20°,
∴∠BOD=∠AOB﹣∠AOC﹣∠COD
=72°﹣20°﹣18°
=34°,
故答案为:34°;
(2)已知∠AOB=60°,O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0°<α<60°)得到OC,O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得到OD,
∴∠AOC=α,,
∴∠BOC=∠AOB﹣α=60°﹣α,,
∵∠COB是∠AOD的内余角,
∴∠COB+∠AOD=90°,
∴,
解得α=45°
∴α的值为45°;
(3)根据题意可得,∠AOB=30°,三角板COD绕顶点O以6度/秒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时间为t秒,
当OC在∠AOB内部时,如图所示,
∴∠AOC=6t,∠BOD=6t,
∴∠BOC=∠AOB﹣∠AOC=30°﹣6t,∠AOD=∠AOB+∠BOD=30°+6t,
若∠COB是∠AOD的内余角时,得∠COB+∠AOD=90°,
∴30﹣6t+30+6t=90°,无解,
∴当OC在∠AOB内部时,射线OA,OB,OC,OD不能构成内余角;
当OC在射线OB下方时,如图所示,
∴∠BOC=6t﹣30°,∠AOD=6t+30°,
若∠BOC是∠AOD的内余角,
∴6t﹣30°+6t+30°=90°,
解得t=7.5;
当OD在OA上方时,如图所示,
∴∠AOD=360°﹣6t﹣30°=330°﹣6t,∠BOC=∠AOD+60°=330°﹣6t+60°=390°﹣6t,
若∠AOD是∠BOC的内余角,
∴330°﹣6t+390°﹣6t=90°,
解得t=52.5;
当OD在∠AOB内部时,如图所示,
∴∠AOC=360°﹣6t,∠BOD=360°﹣6t,∠AOD=6t﹣∠AOC=6t﹣(360°﹣6t)=12t﹣360°,
∴∠BOC=∠AOC+∠BOD=360°﹣6t+360°﹣6t=720°﹣12t,
若∠AOD是∠BOC的内余角,
∴12t﹣360+720﹣12t=90°,无解,
∴当OD在∠AOB内部时,射线OA,OB,OC,OD不能构成内余角;
综上所述,当射线OA,OB,OC,OD构成内余角时,t的值为7.5秒或52.5秒.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角的和差的运算,掌握内余角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