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中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中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 3)( + 8) < 0 , = ∈ ,则 ∩ =( )
A. ( 3,3) B. ( ∞, 3) ∪ (3, + ∞)
C. ( 8,8) D. ( ∞, 8) ∪ (8, + ∞)
2.已知随机变量 17, 2 ,且 ( 19) = 0.65,则 ( < 15) =( )
A. 0.25 B. 0.45 C. 0.15 D. 0.35
4
3. 2 3 2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
A. 216 B. 216 C. 96 D. 96
4.已知 = 0.90.1, = log1.11.2, = 2,则( )
A. < < B. < < C. < < D. < <
5.某校当天的新增感冒人数 与温差 (单位:℃)的 5 组数据如下表:
57 89 11
9 1720
由于保存不善,有两个数据模糊不清,用 , 代替,已知 关于 的经验回归方程为 = 1.8 + 0.6,则
+ =( )
A. 28 B. 29 C. 30 D. 31
6 .若函数 ( ) = 2cos 2 + 6 在 上单调递减,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4, + ∞) B. [ 4, + ∞) C. [2, + ∞) D. [ 2, + ∞)
2 2
7.已知 0 < < 1 < ,且 + = 2 + +2,则 1 的最小值为( )
A. 8 B. 4 + 2 2 C. 5 + 2 2 D. 6 + 2 2
8 4π.若要用铁皮制作一个容积为 33 m 的无盖圆锥形容器,则所需铁皮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2 2πm2 B. 2 3πm2 C. 4πm2 D. 2 5πm2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第 1页,共 8页
1 2 4 5
0.20.35 0.3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0.15 B. ( ) = 2.5 C. (2 ) = 6 D. ( ) = 2
10.已知(5 1)9 = 0 + 1 + 2 2 + + 99 ,则( )
A. 0 = 1
B. 2 = 900
C. (5 1)9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49
9 9
D. 0 + 2 + + =
4 6
8 2
ln , > 0,
11.已知函数 ( ) = 1 ( ) = 2 + 2| | + 3, ( ) = ( ) , 0,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2
A.当 = 0 时, ( )有 1 个零点
B.当 0 < < 1 时, ( )有 4 个零点
C. ( )可能有 6 个零点
D.当 ( )的零点个数最多时, 的取值范围为 ln3, ln4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某校举办运动会,甲参加跑步比赛、跳绳比赛(这两个比赛不能同时参加)的概率分别为 0.6,0.4,若甲
参加跑步比赛获奖的概率为 0.7,参加跳绳比赛获奖的概率为 0.6,则甲获奖的概率为 .
13 1 5.已知函数 ( ) = 2 3 23 2 + 6 的极小值点为 1,则 = .
14.在由数字 0,1,2,3,4,5,6,7,8,9 组成的三位数(数字可以重复)中,能被 3 整除的三位数的个
数为 ,能被 3 整除且不含数字 0 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为了研究高二学生的性别与身高是否大于 165cm 的关联性,现随机调查了某中学的 80 名高二学生,整理
得到如下列联表:
男女合计
不低于 165cm302555
低于 165cm 101525
合计 404080
第 2页,共 8页
(1)依据 = 0.1 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该中学高二学生的性别与身高是否大于 165cm 有关联?
(2)从身高不低于 165cm 的 55 名学生中任选 2 人,求这 2 人性别不同的概率.
( )2
附: 2 = ( + )( + )( + )( + ),其中 = + + + .
0.1 0.05 0.01
2.7063.8416.635
16.(本小题 15 分)
3 名数学小组成员(包括甲、乙)和 4 名语文小组成员站成两排拍照,第一排站 3 人,第二排站 4 人.
(1)若数学小组成员站在第一排,语文小组成员站在第二排,求不同的排法种数;
(2)若甲、乙站在同一排且不相邻,求不同的排法种数;
(3)若语文小组成员分成两排站(每排至少站 1 人),求不同的排法种数.
17.(本小题 15 分)
1
已知函数 ( ) = e2 2 + (3 )e
3 , ( ) = 2 2 2 .
(1) = ( ) 0, 7若曲线 在点 2 处的切线与曲线 = ( )在点(0,0)处的切线平行,求 的值;
(2)若 ( )有最小值,且 ( )的最小值大于 ( )的最小值,求 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 17 分)
某商场设置了两种促销方案:方案一,直接赠送消费金额 5%的代金券(例如:消费 200 元,则赠送 200 ×
5% = 10 元的代金券);方案二,消费每满 100 元可进行一次抽奖(例如:消费 370 元可进行三次抽奖),
每次抽奖抽到 10 元代金券的概率为 (0 < < 1),抽到 4 元代金券的概率为 1 ,每次抽奖结果互不影
响.每人只能选择一种方案.
(1) 3若甲的消费金额为 210 元,他选择方案二且抽到 14 元代金券的概率为8,求 ;
(2)若乙消费了一定的金额并选择方案二,设他抽到的代金券总额为 元,当 ( ) + ( )最大时,求 ;
(3)若 = 13,请你根据顾客消费金额(消费金额大于 0)的不同,以代金券的数学期望为决策依据,帮助顾客
选择方案.
19.(本小题 17 分)
已知函数 ( )与 ( ),若存在 , ∈ ,使得 ( ) + ( ) = 0,则称点 , 为 ( )与 ( )的一个“关键点”.
(1) 1请写出函数 ( ) = 2 与 ( ) = sin( 1) + 的一个“关键点”的坐标(不需要证明).
第 3页,共 8页
(2)判断函数 ( ) = 2与 ( ) = e ln 是否存在“关键点”.若存在,求出该“关键点”的坐标;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
(3) ( ) = +1已知函数 +1 2e 和 ( ) = e 的一个“关键点”的坐标是 , ,且 + ∈ 0, 2 ,证明:e 1 <
< 2e
3+4
e3 1.
第 4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0.66
13.3
14.300;243
15.(1) 2 × 2 2 = 80×(30×15 10×25)
2 16
解:由 的列联表中的数据,可得 40×40×25×55 = 11 ≈ 1.455 < 2.706,
所以不能认为该中学高二学生的性别与身高是否大于 165cm 有关联.
(2)解:从身高不低于 165cm 的 55 名学生中任选 2 人,
1 1
2 50若 人的性别不同,即 2 人中 1 男 1 女,则这 2 人性别不同的概率 = 30 25
2
= .
55 99
16.(1)数学组 3 人站在第一排,排法共有:A33,
语文组 4 人站第二排,排法共有:A44,
那么总排法为:A3 A43 4 = 6 × 24 = 144.
(2)根据题意,分甲、乙站在第一排和第二排两种情况:
①甲、乙站在第一排:
选 1 人在甲、乙中间:C15,
甲、乙二人插空排法:A22,
第二排 4 人全排:A44,
C15 A2 A42 4 = 5 × 2 × 24 = 240,
第 5页,共 8页
②甲、乙站在第二排:
选 2 人与甲、乙站在第二排:C25,
甲、乙二人插空排法:A23,
第一排 3 人全排:A33,
C2 2 2 35 A2 A3 A3 = 10 × 2 × 6 × 6 = 720,
所以总共排法为:240 + 720 = 960.
(3)利用间接法:语文小组成员分成两排站(每排至少站 1 人) =总排法 语文小组成员全在第二排.
即A7 A37 3 A44 = 5040 144 = 4896.
17.(1) ′( ) = e2 + (3 )e 3 , ′(0) = 1 + 3 3 = 4 4 , ′( ) = 4 2 , ′(0) = 2 ,
由题可知: ′(0) = ′(0),所以 4 4 = 2 = 2
(2)函数 ( ), ( )的定义域均为 R,
由(1)可知: ′( ) = e2 + (3 )e 3 = e + 3 e ,
当 ≤ 0 时, ′( ) > 0 在 R 上恒成立,所以函数 ( )在 R 上单调递增,没有最值;
当 > 0 时,令 ′( ) > 0,则 > ln ;令令 ′( ) < 0,则 < ln ,
所以函数 ( )在 ∞, ln 单调递减,在 ln , + ∞ 单调递增,有最小值 ln .
因为 ( )有最小值,所以 > 0,
1 2
所以 ( ) 2ln min = ln = 2 e + (3 )e
ln 3 ln = 3 3 ln 2,
2
( ) = = 2 2 ×
2
min 2 2 2 =

2,
2 2
则 3 3 ln 2 >

2 0 < < e
> 0
18.(1)甲的消费金额为 210 元,选择方案二可进行两次抽奖,
14 3 1 3则抽到 元代金券的概率为 2 (1 ) = 8,解得 = 4或4.
(2)设抽奖次数为 ∈ + ,抽到 10 元代金券的次数为 ,则 ~ ( , ),
得 ( ) = , ( ) = (1 ).
因为 = 10 + 4( ) = 6 + 4 ,
所以 ( ) = 6 ( ) + 4 = 6 + 4 , ( ) = 36 ( ) = 36 (1 ).
( ) + ( ) = 6 + 4 + 36 (1 ) = 36 2 + 42 + 4 .
第 6页,共 8页
当 = 42 = 72×( 36) 12时, ( ) + ( )
7
取得最大值,所以 = 12.
(3)①当消费金额(单位:元)在(0,100)内时,不能参与方案二,只能选择方案一.
由(2)可得,当 = 13时, ( ) = 6 ×
1
3 + 4 = 6 .
设消费金额为 100 + ∈ +, 0 ≤ < 100 ,
方案一的代金券的数学期望为 5 + 0.05 ∈ +, 0 ≤ < 100 .
②当消费金额(单位:元)在[100,120)或[200,240)或[300,360)或[400,480)或[500, + ∞)内时,
6 > 5 + 0.05 ∈ +, 0 ≤ < 100 ,选择方案二.
③当消费金额(单位:元)为 120 或 240 或 360 或 480 时,6 = 5 + 0.05 ∈ +, 0 ≤ < 100 ,选择方
案一、方案二都可以.
④当消费金额(单位:元)在(120,200)或(240,300)或(360,400)或(480,500)内时,6 < 5 + 0.05 ∈
+, 0 ≤ < 100 ,选择方案一.
综上,当消费金额(单位:元)在(0,100)或(120,200)或(240,300)或(360,400)或(480,500)内时,选择方案一;
当消费金额(单位:元)在[100,120)或[200,240)或[300,360)或[400,480)或[500, + ∞)内时,选择方案二;
当消费金额(单位:元)为 120 或 240 或 360 或 480 时,选择方案一、方案二都可以.
19.(1)设 ( ) + ( ) = 0 1,则有 2 + sin( 1) + = 0,
故满足 12 + sin( 1) + = 0 由的点 , 都是 ( )与 ( )的一个“关键点”,
对 4, 1 ,有 12 × 2 + sin0 + 1 = 0,故点 4, 1 符合要求;
(2)由题意得 ( )的值域为 0, + ∞ , ( )的定义域为 0, + ∞ ,
′( ) = ( + 1)e 1 1 = +1 e 1 .
令 ( ) = e 1,则 ′( ) = ( + 1)e > 0,所以 ( )在 0, + ∞ 上单调递增.
因为 (0) = 1 < 0, (1) = e 1 > 0,
所以 ( )在 0, + ∞ 上存在唯一零点 0,且 0 ∈ 0, 1 .
当 ∈ 0, 0 时, ( ) < 0, ( )在 0, 0 上单调递减,当 ∈ 0, + ∞ 时, ( ) > 0,
( )在 0, + ∞ 上单调递增,所以 ( ) ≥ 0 = 0e 0 ln 0 0,
由 0 = 0,得 e 0 0 1 = 0,得 0e 0 = 1,即 ln 0 + 0 = 0,
所以 0 = 0e 0 ln 0 0 = 1,得 ( ) ≥ 1.
第 7页,共 8页
又 ( ) ≥ 0,所以不存在 , ∈ ,使得 ( ) + ( ) = 0,故 ( )与 ( )不存在“关键点”;
(3)设 ( ) = +1 +1e = ,则 ( ) = e = ,得 + 1 = e
①, = e 1②,
① +②得 + + 1 = e e 1 ,① ②得 + 1 = e + e 1 ,
1
由 + ∈ 0, 2 ,得 + + 1 ∈ 1, 3 +1 e +e,则 + +1 = e e 1,
+ 1 = e
+e 1 + +1
得 e e 1 ( + + 1) =
e +1
e + +1 1 ( + + 1).
2
设 ( ) = e +1 e 1 , ∈ 1, 3
e 2 e 1
,则 ′( ) = e 1 2 ,
设 ( ) = e2 2 e 1,则 ′( ) = 2e2 2e 2 e = 2e e 1 .
令函数 ( ) = e 1,因为 ′( ) = e 1 > 0,所以 ( )在(1,3)上单调递增.
由 ( ) > (1) > 0,得 ′( ) > 0,得 ( )在(1,3)上单调递增,
由 ( ) > (1) > 0,得 ( )在(1,3)上单调递增,
3 3
所以 (1) = e+1e 1 < ( ) < (3) <
3 e +1 e+1 3 e +1
e3 1 ,则e 1 < + 1 < e3 1 .
2 2e3+4
故e 1 < < e3 1.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