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华南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2025.1班级 姓名 等第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6 分)1.看拼音,写词语。(6 分)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从本学期的课文中,我认识了富有 shén yùn( )的白鹭和小巧 líng lóng( )的松鼠,深深 dǒng dé( )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我还了解了英法联军 huǐ miè( )圆明园的史实,对他们无耻的 qīnlüè( )行径非常愤恨;我还诵读积累了十几首古诗词,为祖国 huī huáng( )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酵(jiào) 召集(zhāo) 丢三落四(là)B.聒噪(guō) 悄然(qiǎo) 不可计数(shù)C.眼睑(jiǎn) 酿酒(niàng) 硕果累累(lěi)D.歧途(qí) 苔藓(xiǎn) 手不释卷(juàn)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允诺 谎言 叮嘱 瘦弱 B.耀眼 兴衰 煤碳 光晕C.噪声 纸屑 酷署 狭窄 D.吩咐 爱幕 协调 稀罕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拘一格(规格,标准) B.干将发硎(磨刀石)C.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 D.吾尝终日不食(尝试)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同治皇帝曾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顾众大臣的反对,坚持重修圆明园。B.十里画廊的美丽风光令人应接不暇。C.敌人想方设法地破坏地道,火攻、水攻、毒气攻,什么办法都用遍了,真是足智多谋呀!D.阅读名著时,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真情实感。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A.妹妹很乖巧,不像弟弟那样淘气。B.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C.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的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D.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她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热情四射,但她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地吸引着我。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学校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安全保障措施。B.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C.止咳祛痰片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D.我生长在京剧世家,京剧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1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B.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C.“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D.“从老家?”将军纳闷,“就近的海岛上有土,不也行吗 ”9.结合所学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搭石》一文告诉我们,一排排搭石不仅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B.《松鼠》一文主要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行为特征和高超的搭窝技巧,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C.《九成宫醴泉铭》是宋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之一,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字形扁平,结构十分严谨。D.被作者称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作品是《红楼梦》。10.为了更快地搜集资料,提高阅读速度,下列做法不合适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可以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B.在阅读的时候,集中精力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C.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D.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11.将下列句子进行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的社会也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②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③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④有人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⑤我们的文化将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A.④②③①⑤ B.④②③⑤① C.④③⑤①② D.④③①⑤②第二部分 必读与必背(10 分)一.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7 分)12.祖国统一是我们共同的心愿,陆游临终遗言:“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林升在看到朝廷权贵“___________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时深感愤恨;梁启超先生看到晚清政府昏庸腐朽,发出慷慨激昂的号召:“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____________。”对于选拔人才,龚自珍发出热切的期盼:“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13.关于读书和学习,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说:“旧书不厌 ,熟读深思子自知。”孔子说:“_____________,不耻下问。”二.选择题(3 分)14.《中国民间故事》中,与下面这句话的描述相对应的故事是( )“书生逃役藏花园,遇见女子成姻缘,公子抓走修长城,女子寻夫哭长城,哭断长城见丈夫。”A.《梁山伯与祝英台》 B.《牛郎织女》 C.《孟姜女哭长城》 D.《田螺姑娘》15.《非洲民间故事》的《活力在人间旅行》故事中,活力帮助了三个人,七年后只有( )没有忘恩负义。A.盲人 B.浮肿病人 C.麻风病人216.下列描述不符合《小兵张嘎》内容的一项是( )A.小嘎子后来去学校读书了 B.故事以 1943 年的白洋淀为背景C.小嘎子梦想当八路军,打鬼子 D.小嘎子一直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枪第三部分 阅读与理解(29 分)(一)永公学书(6 分)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①,每瓮皆数石②。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③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铁门限”。后取笔头瘗④之,号为“退笔冢”。[注释]:①瓮(wèng):陶制的容器。②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③户限:门槛。④瘗(yì):埋,埋葬。17.下列带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每瓮皆数石(全,都) B.题额者如市(闹市,集市)C.人来觅书(寻找,索求) D.乃用铁叶裹之(指毛笔头)18.句子“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B.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C.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D.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19.用“ ” 画出文中最能体现永公书法水平之高的句子。(2 分)(二) 谁在南极“画”红点(11 分)①我们的祖先从“走出非洲”的那一刻起,便致力于“占领”整个地球,唯有南极是个例外。那里大冷了,最低气温曾经达到零下 94.2 摄氏度!不仅如此,南极还是地球风速最大的地方。风速平均可以达到 19.4 千米每秒!它的冰川体积占世界冰川总体积的 90%以上!当然,这些情况在气候的影响下正在发生变化。②所以,在南极作研究,只拿两条腿走路显然是不可能的。③于是,有些科学家选择了和卫星一起工作。他们不是用卫星直接定位研究对象,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软件, 扫描南极大陆的所有卫星图像,进行大面积调查。在这个过程中, 科学家发现,在名为“危险岛”的群岛的卫星图像上,有六片红色的斑点,那些斑点在黑白分明的环境中,格外显眼。④红色斑点跟火山有关系吗?它们会不会是火山口的红色熔岩?但火山除了有红色熔岩,还有大量的浓烟,图像里的红色斑点很清晰,没有任何烟雾的干扰。⑤这几位科学家决定求助当时在南极作研究的动物学家。⑥以往的研究证明,吃了太多磷虾的企鹅排出来的便便是红色的。磷虾,是一种红色的甲壳类动物,当企鹅吃了太多磷虾,色素沉淀过多的时候,便便就是红色的。比如,阿德利企鹅就以磷虾为主食。在阿德利企鹅生活的地方, 红色的粪便几乎沾染了一切,从它们自己的身体到周围的冰雪,岩石。⑦获得这个信息以后,科学家严重怀疑图像上的红色斑点就是阿德利企鹅的粪便。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事实证明他们果然没有猜错。“危险岛”群岛上有一个阿德利企鹅的聚居地,大约有 150 万只阿德利企鹅在那里生活,那些斑点就是它们排出来的便便!⑧知道了红色斑点都是阿德利企鹅“画”出来的,有些科学家的好奇心又升级了——它们是3怎么“画”的呢?⑨重口味研究继续——科学家寻找各种机会接近正在排便的企鹅。一些优秀的物理学家还选择蹲下来仔细观察, 研究企鹅排便的力学。结果呢,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⑩正在孵蛋的企鹅不放心将蛋单独留在巢中,它们即使在排便的时候也不走开。但是想要便便时,挡也挡不住, 又不能让粪便污染巢穴。于是它们弯下腰,将下半身探出巢穴,然后抬起尾巴喷出类便。它们的粪便可喷射到 1.3 米以外,能把便便喷这么远可相当不容易——这种企鹅的身体只有人类身体的三分之一大小, 所用的力却远远超过人类排便时所用的力! 总而言之,企鹅——拉便便——真的好厉害!20.关于文本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科学家只靠两条腿在南极作研究。B.科学家没能找到机会接近企鹅。C.科学家研究了企鹅排便的力学。D.科学家用卫星直接定位南极的企鹅。21.阻止我们的祖先占领南极的原因有哪些( )(2 分)①温度低 ②风速大 ③到处是便便 ④冰川覆盖面积大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2.文中第⑥段列举阿德利企鹅的例子(画“____”的部分)的目的是( )(2 分)A.介绍企鹅的生活习性 B.说明吃磷虾污染环境C.突出企鹅以磷虾为食 D.解释红色便便的形成23.这篇短文的语言风格是( )(2 分)A.委婉含蓄 B.幽默风趣 C.寓意深远 D.沉重忧伤24.有人认为去掉第⑧自然段并不影响全文内容,你同意吗?请结合本文说明理由。(3 分)(三)温暖我一生的冰灯(12 分)①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②八岁那年的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过年的习俗,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一种过年的乐趣和享受。③父亲说:“行。”我说:“我不要纸糊的。”父亲就纳闷了:不要纸糊的,那要啥样的?我说要透亮的。其实,我是想要有玻璃罩的那种。腊月二十那天,我去东山坡上的大军家,大军就拿出他的灯笼给我看,他的灯笼真漂亮,木质的底座上,是玻璃拼制成的菱形灯罩,上边还隐隐约约勾画了一些细碎的小花。大军的父亲在供销社站柜台,年前进货时,从很远的县城给大军买回了这个漂亮的灯笼。④父亲是农民,没有钱买这么高级的灯笼。但我还是希望父亲能给我做一个,只要能透出亮就行。父亲说:“行。”⑤大约在年三十的早上,我醒得很早,正当我又将迷迷糊糊地睡去时,我突然被屋子里一阵“沙沙沙”的声音吸引了,我努力地睁开眼,只见父亲在离炕沿不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正在里边打磨着。我又努力地睁了睁眼,等我适应了凌晨有些暗的光线后,才发现父亲手里托着的是块冰,另一只手正打磨着这块冰,姿势很像是在洗碗。每打磨一阵,他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干手上的水,把双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⑥我问:“爹,你干啥呢?”父亲说:“醒了?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儿吧!”我又问:“爹,你干啥呢 ”4⑦父亲就把脸扭过来,有点尴尬地说:“爹四处找玻璃,哪有合适的呢,后来爹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这不,冰冻了一个晚上,冻得正好哩。”父亲笑了笑,说完,就又拿起了那块冰,洗碗似的打磨起来。父亲正在用他的体温融化那块冰呢。⑧看着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脖子上取暖的时候,我说:“爹,来这儿暖和暖和吧。”随即,我撩起了自己的被子。⑨父亲一看我这样,就疾步过来,把我撩起的被子一把按下,又在我的前胸后背把被子使劲掖了掖,并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冻着了……”末了,父亲又说:“天还早呢,你再睡一会儿吧!”⑩我胡乱地应了一声,把头往被子里一扎,一合眼,两颗豌豆大的泪珠就洇①进棉絮里。刚才父亲给我掖被子的时候,他的手真凉啊! 那一年春节,我提着父亲做的冰灯,和大军他们玩得很痛快。伙伴们都喜欢我父亲做的冰灯。后来,没几天,它就化了,化成了一摊水。 但那灯,却一直亮在我的心里。[注释]①洇(yīn):液体在纸、布等物体上向四外散开或渗透。25.八岁那年的春节,“我”执意要父亲做一个什么样的灯笼?( )(2 分)A.用纸糊成的 B.冰块打磨的 C.木质底座的 D.能透出亮的26.为什么“我”没有直接说“我”想要有玻璃罩的灯笼?( )(2 分)A.想要最特别的冰灯 B.不想和大军的一样C.知道家里没有钱买 D.能透出亮的更漂亮27.第⑩自然段写道“一合眼,两颗豌豆大的泪珠就洇进棉絮里”,此时“我”的心情是( )的。(2 分)A.悲伤 B.委屈 C.愤怒 D.感动28.对于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文中两次描写父亲把手放在“我”脖子上取暖,通过动作描写,写出父亲做冰灯时的寒冷以及对“我”的爱。B.当“我”撩起被子让父亲来暖和暖和时,父亲“疾步过来”,“一把按下被子”,还“使劲掖了掖”,这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生怕“我”着凉,让“我”感受到父亲对我深深的爱。C.当“我”说要一盏能透亮的灯笼后,父亲明知道难度很大,也尽可能满足“我”的要求,写出了父亲对“我”的溺爱。D.文章的结尾和开头相呼应,突出了父亲做的冰灯,温暖了“我”的一生。29.冰灯没有几天就化了,为什么作者说“但那灯,却一直亮在我的心里”?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 分)第四部分 习作与表达(35 分)30.《温暖我一生的冰灯》中父亲为作者制作的冰灯,温暖了作者的心。你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吗?你看到什么物品,想起了谁,想起他(她)和你、物品之间什么事……根据自己的经历,将它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真挚的情感。书写工整,标点规范,卷面整洁。(作文 30 分+书写 5 分)题目:5答案:第一部分1.神韵 玲珑 懂得 毁灭 侵略 辉煌2. D 3.A 4.D 5.C 6.B 7. B 8.A 9.C 10.C 11.B第二部分12.家祭无忘告乃翁 暖风熏得游人醉 全在我少年 不拘一格降人材13.心到、眼到、口到 百回读 敏而好学14. C 15.B 16.A第三部分(一)17.D18.A19.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铁门限”。(二)20.C 21.C 22.D 23.B24.不同意,第⑧自然段既承接了上文说明红色斑点是阿德利企鹅的粪便,又引出下文科学家研究这些红色斑点是如何“画”出来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去掉后会使前后两部分内容衔接突兀,过渡不自然。(三)25.D 26.C 27.D 28.B29.冰灯是父亲在寒冷的冬夜中靠手工打磨而成的,其中饱含着父亲对“我”的爱,冰灯虽然化了,但那浓浓的父爱一直留在我的心里。那亮着的灯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之情。第四部分30.(略)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