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9张PPT)1.牛顿第一定律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素养目标知识点一 伽利略理想实验自主学习情境导入 仔细观察下图,回答如下问题。(1)瞬间给冰壶和足球一个力F,冰壶和足球从静止开始运动,这是否能说明必须有力物体才会运动?提示:不能(2)运动员的脚离开了球,球仍能运动一段距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100—P102完成下列填空)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1)物体的运动分为两大类——______运动和______运动。(2)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2.伽利略的斜面实验(1)理想实验:自然受迫小球沿左斜面向下运动,会越来越快;随后小球沿右斜面向上运动,会越来越慢。若摩擦可以忽略不计,小球最终会到达与左斜面______的高度。改变右斜面的坡度,坡度越小,小球要达到同样的高度经过的坡长就会______。如果右斜面变成________,并且没有任何阻碍,小球将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就应__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其他物体的作用,将会一直保持运动下去。3.笛卡尔的观点:不受其他物体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会做_________ 运动。同样越长水平面永远运动下去匀速直线课堂探究师生互动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由静止滚下,再滚上另一斜面。任务1.在实际生活中,小球滚上另一斜面的最大高度等于h吗?提示:不等。因为阻力的影响,滚上另一斜面的最大高度小于h。任务2.设想斜面是光滑的,小球滚上另一斜面的最大高度等于h吗?提示:等于h。任务3.设想斜面是光滑的,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还能滚到另一斜面高h处吗?与没减小斜面的倾角之前相比,小球滚到另一斜面高h处通过的路程如何变化?提示:能;通过的路程变大。任务3.设想第二个斜面变成光滑的水平面,这时小球试图滚上另一斜面的相同高度,但永远达不到。这时小球的运动能停下来吗?提示:不能,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多选)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是凭空想象的B.这个实验虽然是想象的,但它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C.理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D.理想实验是一个纯思维实验,其正确性应接受实践的检验例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的推理得到的,所以实验方法是科学的,结论也是可靠的,故B、C正确,A、D错误。√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下面是关于该实验的步骤: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如图为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例2(1)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2)在上述的设想实验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实验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请问步骤②属于_________________。②③①④可靠的实验事实理想实验的思想方法: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的推理,获取结论。针对题目所述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④,步骤②属于可靠的实验事实。1.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意义(1)伽利略用“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3)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真实实验与理想实验的比较真实实验 真实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来实现的实验。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从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的、无法做到的实验。针对练.(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一期中)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的事实和合理的推论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D.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理想实验在实际情况下是永远不能实现的,其条件永远是理想化的,B正确;即使接触面“相当光滑”,也不会达到没有摩擦力的程度,A错误;利用气垫导轨也不能实现“理想”的条件,C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错误。返回知识点二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自主学习情境导入 根据理想实验我们已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重新分析两幅图对应的情景:如果摩擦阻力比较大,冰壶会很快停下来,足球沿水平面滚动一段距离也会停下。(1)图甲中的冰壶和图乙中的足球为什么会停下来?提示:冰壶和足球停下来都是因为受到了冰面和地面的摩擦力的作用。(2)在问题(1)中,试猜想如果冰壶、足球不受外力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提示: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仍然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103完成下列填空)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直到有_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的性质,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惯性定律。3.意义(1)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______。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外力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改变惯性课堂探究师生互动 如情境导入中的甲图,冰壶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在冰壶前面擦扫冰面,可以使表面冰层融化,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而水膜的阻力比冰面要小,所以冰壶可以滑行得更远。任务1.运动员在冰壶前面擦扫冰面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减小摩擦阻力。任务2.冰壶最终因为摩擦阻力的作用,还是会停下来,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提示:摩擦阻力使冰壶运动的速度逐渐减小,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任务3.结合情境导入中冰壶不受外力的状态以及冰壶因为摩擦阻力会停下来,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如何解释这一问题?提示: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受外力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2024·湖南醴陵高一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物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证明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例3√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证明,A正确;虽然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是整个牛顿力学的基础,是有意义的,B错误;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均无关,C、D错误。1.运动状态变化的三种情况(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或者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作惯性定律。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经验定律”,无法用实验验证。针对练1.(多选)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遇到障碍物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A正确;不受外力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B错误;摩擦阻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从而使其停了下来,C错误;障碍物的阻碍作用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D正确。针对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实验依据B.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是不成立的C.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理想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合理归纳总结出来的,但无法用实验来直接验证,故选项A、B错误;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相同,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故选项C正确;物体静止时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故选项D错误。返回知识点三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自主学习情境导入 如图为乘客乘坐公交车时的场景。(1)如图甲所示,公交车由静止突然快速启动时,车上站着的乘客身体为什么会向后倾倒?提示:当公交车由静止突然快速启动时,乘客的下半身受到车的摩擦力作用也随车运动,而上半身由于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向后倾倒。(2)如图乙所示,公交车在运行时突然急刹车,车内乘客身体为什么会向前倾倒?提示:乘客随车一起运动,当急刹车时,车停止运动,乘客的下半身受到车的摩擦力作用也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向前倾倒。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103—P104完成下列填空)惯性的量度:______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____;质量小的物体惯性____。质量大小课堂探究师生互动 在情境导入中出现的现象,我们往往说这是因为惯性。任务1.乘客的惯性与汽车启动和刹车的加速度有关吗?提示:无关任务2.刹车停止稳定后,乘客的惯性还存在吗?提示:存在任务3.汽车匀速行驶时与刹车停止稳定后相比同一乘客的惯性哪个大?为什么?提示:一样大 惯性只与质量有关(2024·黑龙江哈尔滨高一期末)如图所示,用细绳把一本较厚重的书扎一圈,然后将细绳的一端挂起来,另一端用手牵住,使书保持静止。若用力迅速将细绳往下一拉,由于书的惯性,则A.上段细绳更容易断B.下段细绳更容易断C.两段细绳一定会同时断D.不确定哪段细绳更容易断例4√由于书本比较厚重,惯性较大,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在迅速向下拉绳的瞬间,书本可以认为固定不动,上段绳的力没增大,而此时下段细绳承受的力将比上段细绳承受的力大,因此下段细绳将会更容易断,B正确。(2020·浙江7月选考)如图所示,底部均有4个轮子的行李箱a竖立、b平卧放置在公交车上,箱子四周有一定空间。当公交车A.缓慢起动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后运动B.急刹车时,行李箱a一定相对车子向前运动C.缓慢转弯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外侧运动D.急转弯时,行李箱b一定相对车子向内侧运动例5√当公交车缓慢启动时,两只箱子与公交车之间有可能存在静摩擦使箱子与公交车一起运动,A错误;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行李箱a一定相对车子向前运动,B正确;当公交车缓慢转弯时,由于摩擦力作用,两只箱子可能与车保持相对静止,C错误;当公交车急转弯时,由于惯性,行李箱b一定相对车子向外侧运动,D错误。1.惯性与质量的关系(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与物体受力情况无关,与运动状态无关,与位置无关。(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2.惯性的表现(1)在不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出维持其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有“惰性”的意思。(2)在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针对练1.(2024·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期末统考)春秋末年齐国人的著作《考工记》中有“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意思是马对车不施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我们说车具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种“本领”的大小取决于A.车的初速度 B.马对车的拉力C.车的质量 D.车受到的阻力√由题意可知,车具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即较大的惯性,而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所以这种“本领”的大小取决于车的质量,故选C。针对练2.(2024·山东省潍坊市高一期末统考)2022年女足亚洲杯中国女足表现完美,再次站在亚洲之巅,这也是中国女足第9个亚洲杯冠军,如图是8号女将姚伟的一脚远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足球被运动员用头顶入对方球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足球在运动中阻力逐渐减小,惯性也在减小D.足球在运动中速度逐渐减小,惯性也在减小√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惯性不是一种力,不能说足球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而要表述为足球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A错误;足球被运动员用头顶入对方球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正确;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不因物体受到的阻力和运动速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C、D错误。返回随堂演练1.(人教必修第一册P84图4.1-1改编)在探究物体运动的原因时,伽利略利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B.即使没有摩擦,小球最终也一定会停下来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会运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A、B、D错误,C正确。2.(人教必修第一册P86思考与讨论改编)(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可用实验来验证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不可用实验来验证,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正确;惯性定律是物体遵循的规律,而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二者实质是不相同的,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正确。3.(鲁科必修第一册P123T4)对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是因为强弩的惯性减小了B.汽车超速行驶易引发交通事故,是因为速度大的汽车惯性大C.货运列车在有些车站加挂车厢,这会增大它的惯性D.车辆转弯时适当减速,是为了减小车辆的惯性,使行驶更安全√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惯性大,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A是因为速度减小了,而惯性并没有改变,故A错误;B是因为速度太大了,而汽车惯性并没有增大,故B错误;D是速度减小,并没有减小车辆的惯性,故D错误;货运列车加挂车厢后,质量增加,因此它的惯性增大,故C正确。4.(粤教必修第一册P102T1改编)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惯性大小与其受力的大小无关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小C.只有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才具有惯性D.物体不受力时才能保持自己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称为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属性,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与受力情况、加速度大小无关,选项A正确,B错误;一切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与受力情况无关,选项C、D错误。返回课 时 测 评1.(2024·北京朝阳期末)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时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①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②如果第二个斜面倾角减小,小球仍将到达原来的高度,但是运动的距离更长;③由此可以推断,当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要到达原有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伽利略由这个理想实验得到的结论是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D.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如果没有摩擦,当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要到达原有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选项B正确。2.(2024·重庆南开中学期末)力与运动无处不在,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一大批著名学者都致力于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为人类科学带来了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下落一样快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和逻辑推理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提出了惯性的概念C.牛顿第一定律能够通过现代实验手段直接验证D.笛卡尔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提出在只有重力作用时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下落一样快,选项A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和逻辑推理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提出了惯性的概念,选项B错误;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现代实验手段直接验证,选项C错误;笛卡尔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3.(2024·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期末调研)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若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B.若斜面光滑,小球在右侧斜面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C.若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通过本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到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故A、C错误;根据题意,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增加,可推知,当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故B正确;本实验中小球的质量是一定的,不能得到物体质量与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的关系,故D错误。4.(鲁科必修第一册P122T3)(多选)下列情形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A.小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B.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汽车在转弯时速度的大小不变D.铅球被抛出以后的运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小球速度不变,运动状态不变,故B错误;汽车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铅球被抛出以后速度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D正确。√√5.(鲁科必修第一册P123T5)(多选)下列情况可能存在的是A.物体的速度很大,但惯性很小B.物体的惯性很大,但质量很小C.物体的体积很大,但惯性很小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很大,但惯性很小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运动的速度大小都无关,故A正确;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B错误;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体积和受力的大小无关,故C、D正确。√√√6.如图为我国女子冰壶队的比赛画面,冰壶惯性的大小取决于冰壶的A.位置 B.速度C.受力 D.质量√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B、C错误,D正确。7.(2024·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上期末调研测试)如图所示,鞋子上粘有泥巴,在地面上鞋跟朝下磕两下,泥巴就掉了,这主要是利用了A.鞋的惯性 B.泥巴的惯性C.地面的惯性 D.泥巴的重力√在地面上鞋跟朝下磕两下的过程中,鞋子与地面撞击时,鞋子停止运动,泥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与鞋子分离,这主要是利用了泥巴的惯性,故选B。8.(2024·浙江6月选考)在足球运动中,足球入网如图所示,则A.踢香蕉球时足球可视为质点B.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惯性不变C.足球在飞行时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D.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大于网对足球的力√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时,需要考虑踢在足球上的位置与角度,所以不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故A错误;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质量不变,则惯性不变,故B正确;足球在飞行时脚已经离开足球,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故C错误;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与网对足球的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9.如图所示, 小球A静止放在小车的光滑底板上(设小车底板足够长),当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时,小车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则小球A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B.处于静止状态C.做与小车同方向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D.做与小车反方向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车内的小球只受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小球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无论小车如何运动,小球相对于地面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故B正确。10.(2024·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阶段考试)在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一人从B点正上方相对车厢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可能落在A处B.一定落在B处C.可能落在C处D.以上都有可能√火车匀速行驶,在小球释放前小球随火车一起运动,小球的速度等于火车的速度;在小球由静止释放后,由于惯性,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即小球下落的过程中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始终等于火车速度,故小球一定落在B处,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11.打水漂是人类最古老的游戏之一。如图所示,仅需要一块小瓦片,在手上呈水平放置后,用力使它水平飞出,瓦片擦水面飞行,不断地在水面上向前弹跳,直至下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瓦片飞出时的初速度越大,它的惯性一定越大B.瓦片飞行时所用时间越长,它的惯性一定越大C.瓦片飞出去的距离越长,它的惯性一定越大D.瓦片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一定越大√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瓦片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一定越大,惯性与初速度、飞行时间、飞行距离等因素无关,A、B、C错误,D正确。12.如图所示(俯视图),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光滑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由A向B运动,则由此可判断列车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向前运动,说明列车减速行驶;同时小球相对于车厢向北运动,则表明列车向南转弯,故A正确。√13.(2024·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期中)如图所示,要将卡在球筒中的羽毛球取出,可以有多种方案:方案一: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方案二:手持球筒,使球与球筒一起下落敲击水平面,假设球筒与水平面碰后速度立即变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案一利用羽毛球的惯性,使其从球筒上端出来B.方案一利用球筒的惯性,使羽毛球从下端出来C.方案二利用羽毛球受到的重力,使其从下端出来D.方案二中球筒敲击水平面后速度变为0,其惯性随之消失√方案一中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球筒向下运动,而羽毛球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相对球筒向上运动,从球筒上端出来,故A正确,B错误;方案二中球与球筒一起下落敲击水平面,球筒与水平面碰后速度立即变为0,而羽毛球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从球筒下端出来,故C错误;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