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5年八年级上册第1章《勾股定理》单元培优卷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2025年八年级上册第1章《勾股定理》单元培优卷 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2025年八年级上册第1章《勾股定理》单元培优卷
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分)
1.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3, 4, 5 B.4, 5, 6 C.7, 8, 9 D.8, 9, 10
2.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A,B,C,若正方形B,C的面积分别为5,11,则正方形A的面积是( )
A.6 B.12 C.16 D.22
3.下列选项中(图中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不能用来验证勾股定理的是( )
A. B.
C. D.
4.在中,斜边,则的值为( )
A.12 B.22 C.32 D.无法计算
5.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四边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则四边形的边长为整数的边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6.如图,要在门上方的墙上点处装一个由传感器控制的灯,点离地面,任何东西只要移至该灯及内范围,灯就自动发光.已知小军身高,若他走到处灯刚好发光,则他离墙的水平距离是( )
A. B. C. D.2m
7.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另一棵高,两树相距,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则小鸟至少飞行( )
A. B. C. D.
8.观察下图等式:若三个整数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则称这三个数为勾股数(例如:3,4,5).现有一个直角边为14的直角三角形,它的三边长为勾股数,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
A.245 B.259 C.336 D.350
9.如图,在网格中,点,,都是网格线的交点,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10.如图,图1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会徽图案,它近似的可以看成是由一串有公共顶点O的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若图2中的,按此规律继续演化,则的长为( )
A. B.3 C.5 D.
二、填空题(共20分)
11.在中,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则 .
12.如图,将长为,宽为的长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边的中点E处,压平后得到折痕.则线段的长为 .
13.如图,在中,,,,角平分线与相交于点O,则点O到斜边的距离为 .
14.“勾股树”是以正方形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直角三角形,再以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重复这一过程所画出来的图形,因为重复数次后的形状好似一棵树而得名.假设如图分别是第一代勾股树、第二代勾股树、第三代勾股树,按照勾股树的作图原理作图,如果第一个正方形面积为1,则第2025代勾股树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为 .
15.如图,在中,是角平分线,分别是边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共70分)
16.(8分)如图,四边形中,,,求四边形的面积.
17.(8分)如图,在中,,,,点P在射线上.
(1)______,边上的高______;
(2)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的长.
18.(8分)正佳广场作为广州市的核心文商旅综合体地标,节假日日均客流量逾40万人次.如图为该商场某一段扶梯的示意图,已知扶梯的高度米,水平宽度米.扶梯运行速度为米/秒.若顾客站立于自动扶梯上(不主动行走),从底端点A随扶梯自动运行至顶端点B,需要多长时间?
19.(8分)定义:为正整数,若,则称为“完美勾股数”,为的“伴侣勾股数”.如,则13是“完美勾股数”,5,12是13的“伴侣勾股数”.
(1)判断填空:数__________“完美勾股数”(填“是”或“不是”);
(2)已知的三边满足.求证:是“完美勾股数”.
20.(9分)如图,在一条东西走向的省级干线公路l的一侧有一村庄P,由P原有两条笔直小路与l相连接,其中,由于某种原因,由P到A的路已经不通,现今该村的乡村产业振兴小组为方便村民运输农产品与出行,争取上级支持新建了一条公路(A,C,B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千米,千米,千米.
(1)问是否为从村庄P到公路l的最近路线?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2)求原来的路线的长.
21.(9分)【追本溯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6页介绍了“海伦-秦九韶公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记,那么三角形的面积为.
【方法应用】:如图,在中,,,.
(1)请你用“海伦-秦九韶公式”求的面积;
(2)除了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求的面积外,你还有其它的解法吗?请写出你的解法.
22.(10分)著名的赵爽弦图(如图①,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较大的直角边长都为,较小的直角边长都为,斜边长都为),由此推导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为,,斜边长为,则.

(1)如图②,与按如图所示位置放置,连接,其中,请你利用图②推导勾股定理.
(2)如图③,在一条东西走向河流的一侧有一村庄,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其中,由于某种原因,由到的路现在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且.测得千米,千米,求原路长多少千米?
23.(10分)探究与理解
【思考探究】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小林同学对勾股定理的数学表达公式(其中a,b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乘法公式进行了“联合”探究.
【理解分析】小林这样认为:如果乘法公式中的a,b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边长,那么根据以上两个公式可以得出另外的等式:,在这个等式里,可以将,,分别看成三个量,由此,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解决问题】
(1)在一直角三角形中:
①已知两条直角边长的和为7,积为12,求斜边的长;
②已知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为169,且两条直角边的乘积为60,求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2)如图,在四边形中,已知,,,求的面积.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B B C C B B
1.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关键是掌握勾股数的定义:满足的三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
根据“勾股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解:A. 由于,故是勾股数;
B.由于,故不是勾股数;
C.由于,故不是勾股数;
D.由于,故不是勾股数;
故选:A.
2.C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正方形的面积,由正方形的面积得,,再由勾股定理得,即可得出结论,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如图,
∵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
∴,,
∵,
∴,
∴正方形的面积.
故选:C.
3.B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对三角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熟练掌握和运用是解题的关键.利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A、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化简得,可以证明勾股定理,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不能证明勾股定理,本选项符合题意.
C、利用A中结论,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化简得,可以证明勾股定理,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先由勾股定理求得,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解:∵在中,斜边,
∴,
∴,
故选:C.
5.B
【分析】本题考查网格中求边长,勾股定理.根据网格图及勾股定理,即可解答.
【详解】解:由题意及图,得
,,,
∴四边形的边长为整数的边是和.
故选B.
6.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正确构造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解:当人走到点的位置,头顶与点距离是时,灯刚好自动发光,
作于,

则,
在中,,
答:身高的学生要走到离墙的地方灯刚好发光.
故选:B.
7.C
【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构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先构建直角三角形,再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高的那棵树用表示,低的那棵树用表示,过点C作于点E,连接,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米,米,米,,
∴米,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米);
故选:C.
8.C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勾股数结构,直角边为14时,可设另一条直角边为,斜边为,其中,解得,进而求出三边并计算面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其中为一条直角边,为另一条直角边,为斜边,
∵已知一条直角边为14,对应,解得,
∴另一条直角边:,
∴斜边:,
∴,
∴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
故选:C
9.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熟悉“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先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解 ,,,再证明,,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连接,
由勾股定理得:,,,
,,
,,
故选B.
10.B
【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图形类规律探究,分别求出的长,得到,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由题意和勾股定理,得:,, ,
∴,
∴;
故选B.
11./90度
【分析】先运用非负数性质求得a,b,c的值,再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得.此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能力,关键是能准确理解并运用以上知识进行求解.
【详解】解:∵,
∴,
解得,
∴, ,
∴,
∴,
故答案为:.
12.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折叠问题及勾股定理,由折叠性质可知,设,则,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最后结果.
【详解】解:为中点,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设,则,
在中,,

解得:,
故答案为:.
13.2
【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点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设为h,再利用的面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

角平分线与相交于点O,
点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设为h,则,
解得,
即点O到斜边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
14.2026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由题目条件和所画出来的图形正确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分别计算出第一,第二,第三代勾股树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得出第代勾股树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为进行分析计算.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第一代勾股树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为;
第二代勾股树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为;
第三代勾股树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为……,
则第代勾股树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为,
∴第2025代勾股树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2026.
15.
【分析】本题考查三线合一,中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连接,,作,三线合一,得到垂直平分,得到,进而得到,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到当点与点重合时,的值最小为的长,等积法求出的长即可.
【详解】解:连接,,作,
∵是角平分线,
∴垂直平分,
∴,,
∴,
∴当三点共线时,的值最小为的长,
∵垂线段最短,
∴当点与点重合时,的值最小为的长,
∵,
∴,
∴,
∴的最小值为,
∴的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连接,由勾股定理可得,再证明,得到,据此根据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
∵,
∴,
∴,
∵,
∴,
∴,
∴,
∴.
17.(1)4;
(2)的长为4或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勾股定理得出,再根据等面积法求出h;
分当时,当时,两种情况求解.
【详解】(1)解:∵
∴由勾股定理得,,


故答案为:4;;
(2)解:当时,此时点重合,
∴,
当时,如图:
设,则,

则根据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
即,
综上所述,的长为4或
18.16秒
【分析】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的长,设需要x秒,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勾股定理,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在中,,米,米,
(米).
设需要x秒,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若顾客站立于自动扶梯上不主动行走,从底端点A随扶梯自动运行至顶端点B,需要16秒.
19.(1)是
(2)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数,完全平方公式.
(1)根据“完美勾股数”的定义判断即可;
(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求出的值,再根据“完美勾股数”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1)解:∵,
∴数是“完美勾股数”
故答案为:是
(2)证明:
是“完美勾股数”
20.(1)是,理由见解析
(2)原来的路线PA的长为8.45千米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掌握定理内容并正确运用是关键;
(1)计算与的值,两者的值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则 PC是从村庄P到l的最近路;
(2)设,则;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解:是;
理由是:在中,
,,

是直角三角形,

是从村庄P到l的最近路;
(2)解:设,则,
在中,,

解得:,
答:原来的路线PA的长为8.45千米.
21.(1)30
(2)有,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代数式求值,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依据题意,直接代入海伦一秦九韶公式求解;
(2)依据题意,先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为直角三角形,再用两直角边的积除以2求出面积即可.
【详解】(1)解:∵,,,

∴,
∴的面积为30;
(2)解:由题意,∵,,,
∴,,,
∴,
∴是直角三角形,,
∴.
22.(1)见解析
(2)原路长6.5千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及等积法,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梯形面积为或,则有等式,然后问题可求解;
(2)设千米,则千米,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进而求解即可.
【详解】(1)解:∵,
∴梯形的面积为或,
∴,
∴,
即;
(2)解:设千米,则千米,
在中,,即,
解得,即,
答:原路长千米.
23.(1)①5;②;
(2)1.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
(1)①由题意可知,,根据计算即可;
②由题意得到,,可知,求出,再根据求出,即可求出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2)先证明、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题干所给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①解:∵两条直角边长的和为7,积为12,
∴,,
∵,
∴,
解得:(负值舍去);
②解:∵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为169,且两条直角边的乘积为60,
∴,,
∴,
∴(负值舍去),

∴,
解得:(负值舍去),
∴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2)解:∵,
∴、是直角三角形,
∵,,
∴,
∵,,
∴,即,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