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单元教材问题答案第一单元天气1 我们关心天气1.(教材 P4)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观察、记录天气?可以从气温、降水量、风、云等方面观察、记录天气。2.(教材 P4)大气圈里有哪些天气现象?说一说我们对大气圈的认识。大气圈里有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大气圈是包围着地球的一层厚厚的大气,大气中含有氮气、氧气、水汽等。2 认识气温计1.(教材 P7)我们在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①分清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②分清每格是多少摄氏度。③注意气温的读法和写法。④等液柱顶端稳定后再读数。⑤读数时,人的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2.(教材 P7)利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对于我们交流天气情况有什么帮助?利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获得的准确数据让我们能更加准确地描述天气情况,更容易发现天气变化的规律。3 测量气温1.(教材 P10)我的记录和同学的记录相同吗?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略。(据实际情况回答)不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2.(教材 P10)室外一天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室外一天中的气温是先升高后降低的。3.(教材 P10)将多个涂色后的气温计模型图按照时间顺序连续排列,这样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4 测量降水量1.(教材 P13)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要注意什么?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要将雨量器水平放置。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米”。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雨水溢出。2.(教材 P13)下雪也属于降水,怎样测量下雪天的降水量?要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可以将雨量器中的雪熔化后进行测量,待雨量器中的雪完全熔化后再读取液面的示数。5 观测风1.(教材 P16)借助不同物体、使用不同方法观测风,结果相同吗?借助不同物体、使用不同方法观测风,风向结果相同,风力结果可能不相同,因为风力参照的标准不一致。2.(教材 P16)在观测风的过程中,风力和风向有变化吗?遇到有变化的情况,我们怎么判定风力和风向?在观测风的过程中,风力和风向可能会有变化。遇到有变化的情况,我们应当连续多次测量,采用出现次数较多的风力和风向作为这个时间段的风力和风向。6 观察云1.(教材 P19)出太阳的时候,一定是晴天吗?看不见太阳的时候,一定是阴天吗?出太阳的时候,不一定是晴天。看不见太阳的时候,也不一定是阴天。天空中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记录为晴;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记录为多云;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记录为阴。2.(教材 P19)我们对今天的云量的判断一致吗?可能会不一致,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云量都会有差异。(据实际情况回答)3.(教材 P19)比较我们对雨、风、云的观测,哪个比较准确?哪个不太准确?说一说我们的理由。对风和雨的观测比较准确,对云的观测不太准确。雨和风都有可依据的量化标准,便于判断;云的变化较快,易受时间影响。7 天气预报1.(教材 P22)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与我们的天气观测记录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怎样解释?相同点:天气现象、风向、风力、云量等大致相同。不同点:天气观测记录只有一个气温,天气预报是一个气温范围;描述用语不同。天气预报中给出的是一天的最低气温(清晨日出前后)和最高气温(14 点左右),我们在观测天气时通常在这个时间段内,所以我们观测到的气温在天气预报给出的气温范围内。2.(教材 P22)我们有哪些查询未来天气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或手机等查询未来天气。8 天气的影响1.(教材 P25)我们家乡常见的恶劣天气是什么?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沙尘暴。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多,可能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身体健康;沙尘落至地面及室内,影响卫生状况;沙尘暴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与交通效率。台风。造成强风、暴雨、雷电、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等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据实际情况回答即可)2.(教材 P25)不同的人对 “好天气” 的认识是一样的吗?请举例说明。不同的人对“好天气” 的认识可能是不一样的。对于农民来说,下雨可以给缺水的农作物补充水分,但对于室外工作者来说,下雨会影响工作的展开,影响进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