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特性分层作业练习题基础作业考点01 音调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0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D.15Hz的声音只要响度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2.为了提醒人们不忘国耻,警惕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在南京大屠杀50周年之际,南京市民捐资铸造了警世钟,警世钟高3m,口径约2m,当用木棒撞击大钟时,大钟振动的振幅很大,而振动的频率 ,能发出洪亮而低沉的声音。3.某软件播放音频时可以调节播放倍速,当声音的频率为正常声音的3倍时,则该声音的 比正常声音高,此时声音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在竹签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可以发出声音。哨音主要是 振动发出的,向下拉“活塞”,音调会 。 5.昆虫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声音,如蜜蜂1min振翅26400次,苍蝇10s振翅3500次,由此可知,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 Hz,音调高的是 。考点02 响度6.响鼓还需重槌擂!运动会时,用更大的力敲同一面鼓,鼓声( )A.响度变大 B.音调变高C.频率变快 D.传播速度变快7.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第二个声音音量更大,因为第二次声源比第一次( )A.音调高 B.音色好 C.响度大 D.振幅小8.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此外,响度还跟 有关,人们在野外喊话时,常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这是为了减少声音的 从而增大 。9.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纸盆振幅越大,响度 。考点03 音色10.口技是杂技的一种,表演者用口模仿各种声音,能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口技表演者在模仿声音时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音速11.“双减”之后,全国各地中小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如图所示是某校开展的音乐社团活动,在音乐演奏中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12.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银行”必须记录下存放者的“手纹”、“眼纹”和“声纹”,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三者都可以13.如图所示的是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舞台上,3位与人类身高相仿的机器人“乐手”,或执竹笛,或敲排鼓,与民族音乐演奏家同台奏乐,竹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考点04 波形图的分析14.如图是甲、乙二种声音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振动快 B.甲比乙的频率高C.甲比乙的音调低 D.甲比乙的响度小15.图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可知,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 ,音调 。(选填“相同”或“不同”) 考点05 探究声音的特性16.如图所示,塑料刻度尺的一端被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1)保持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力拨动。用较大的力拨动时,塑料尺振动的幅度 ,听到声音的 较大;(2)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听到塑料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相同, 不同;(3)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区别是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4)手压住塑料刻度尺时,没有紧靠到桌边,会同时听到塑料刻度尺振动产生的声音和敲击 发出的声音。17.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他想: (1)利用几根弦线进行研究,如图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松紧相同;a、b、c等长,d较短;a、c等粗,b、d等粗。①若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弦线做实验;③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材料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弦线做实验;小明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松紧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则按住 点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按住 点时音调是最低的。提升作业一、单选题18.耳郭有汇集声波的作用,听力不好的人对着声源的方向常把手掌卷曲起来,放在耳郭旁,如图所示。这样做,可以使听到的声音( )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振幅变小 D.音色改变1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依据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20.如图所示,排箫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竹管长短不一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21.如图是被称为“东方魔音”的中国军号,在战场上军号声一响,所有的士兵都会不畏生死的向前冲,这样的作战精神让外国士兵感到恐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号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用不同的力度吹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C.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D.号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2.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512Hz”,“256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去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 )A.甲响度小 B.甲音调高 C.乙振幅大 D.乙声速小23.如图所示四个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琴时,从左到右音调逐渐变低C.向下拉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D.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绷得越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2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3)”“fa(4)”四个音阶,则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甲、乙、丙、丁 B.丙、乙、甲、丁C.丁、甲、乙、丙 D.丁、丙、乙、甲25.手机具有录音和显示波形的功能。某乒乓球爱好者将一乒乓球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利用手机记录下乒乓球碰撞台面发出的声音,其波形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台面每次发声的时间间隔相等B.台面被撞后发声是因为台面振动C.台面每次被撞后发声的响度相同D.台面每次被撞后发声的频率不相同二、多选题26.(多选)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B.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相同 D.它们发声时,其发声体一定都在振动三、填空题27.小松在用如图所示的“橡皮筋吉他”演奏时,他所用的力越大,“吉他”的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就越大;最细的琴弦产生的音调最 (填“低”或“高”)。28.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萧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所示。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不同的声音(选填“声音的三种特性”之一),图中由上到下吹出声音的频率逐渐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9.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也可以制作成乐器,如图所示是达人利用水管做的乐器,他在吹奏管子演奏音乐,是 在振动发声,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会使听到的声音的 发生改变。30.如图所示,用力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声时看到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用力越大小球被弹起的越高,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也越大,说明 越大响度越大。 3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二胡,用力拉动琴弦时,手指按压琴弦不同位置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 ;二胡底部用可乐罐制成的琴筒贴有薄膜并开有3个音窗,琴筒是用来增加发出声音的 。 32.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快手”App能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快手”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 (选填“高” 或“低”),此时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3.某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500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够”或“不能”)。34.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主要的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如图,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 、“响度”或“ 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5.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空气柱的 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 ,当筷子不动,用不同的力吹管时,改变了声音的 。36.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他用纸片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齿轮(齿轮齿数从上到下依次减少),齿轮的齿数多,纸片振动得快,声音就尖细;齿轮的齿数少,纸片振动得慢,声音就低沉。这表明:物体振动频率越 (选填“高”或“低”),声音的音调越高。音调最低的是最 面的齿轮(选填“上”或“下”)发出的。37.某同学在学过声音的特征以后,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借了两个不同的音叉,用同一示波设备,做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每次实验的波形图,如图A、B、C所示。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可知,在上述三个波形图中,响度最小的是 图,音调最高的是 图。四、实验题38.在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的活动中。(1)第一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1)中已标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细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长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择琴弦编号);②为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某同学选择琴弦b和c进行研究,此选择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③如图(2、3、4、5)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图是 ,响度相同的图是 ,属于噪声的图是 ;(2)如图6所示是第二小组是用钢尺来做实验,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振动频率过 (选填“高”或“低”),不在人听觉范围;(3)如图7所示第三小组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 瓶(选填瓶子序号);若是敲击瓶子,音调最高的是 瓶(选填瓶子序号);如图8灌水时,声源是 。39.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A 铜 60 0.76B 铜 60 0.89C 铜 60 1.02D 铜 80 0.76E 铜 ___________ ___________F 铜 100 0.76G 钢 80 1.02H 尼龙 80 1.02(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填上所缺数据 、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的频率,然后改用不同大小的力拉紧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频率,重复三次,进行比较分析;(5)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40.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如图所示)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1 21.50 1.50 22312 33.00 2.00 12763 46.50 2.50 637(1)小明设计的表格中,频率的单位遗漏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2)通过实验表格数据可知,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填编号)。实验中,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发出声音的 (选填“响度”或“音色”)将不同;(3)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同组的小亮认为:这个结论的得出有不妥之处,他的理由是 。41.如图所示是小刚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支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①竹管开口 ②管侧劈形小口 ③竹管 ④木劈 ⑤布团 ⑥铁丝 (1)当布团分别位于 a、b、c 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位置是 ,增大响度的办法有 。(2)在民族乐器中, (二胡/腰鼓/古筝/箫)的发声原理与此相似。创新作业42.如图所示,小明想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长度的关系”,他将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1)从左向右用木棍敲击瓶子,听到的音调逐渐 (选填“升高”或“降低”);(2)从左向右用嘴在瓶子口吹气,听到的音调逐渐 (选填“升高”或“降低”);(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振动物体的长度越长, 。(4)小明又研究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写出音名B(7)的频率 。音名 C(1) D(2) E(3) F(4) G(5) A(6) B(7) C(i)唱名(C调)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频率/Hz 264 297 330 352 396 440 528弦长 l43.小明在观察图甲所示的二胡时猜想: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他找来两根粗细不同的钢丝,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拨动枕木AB间的钢丝,进行了四次对比探究,四次实验的部分信息如丙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钢丝 粗 细AB间距/cm 50 50 50 30钩码个数 3 3 4 3(1)实验中,在钢丝末端悬挂不同数目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 ;(2)第1、2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弦的 关系。拨动后发现第1次实验发声音调低,则小明可得出结论: ;(3)为了探究其余猜想,关于第3、4两次钢丝的粗细选择,一定要满足 ;A.3粗4细 B.4粗3细 C.粗细相同 D.粗细均可(4)探究结束反思实验时,小明认为可以将钢丝换成易于拉长和缩短的橡皮筋更方便探究音调与弦的长度关系。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5)二胡演奏时可通过手指按压、松开、滑动等指法配合产生优美旋律。图丁中小明两手指按压的是音符“3、4”位置,为发出“3”音符,他此时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 。答案解析基础作业考点01 音调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0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D.15Hz的声音只要响度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0000Hz~120000Hz,所以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0Hz,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0000Hz~120000Hz,所以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85~1100Hz,所以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15Hz的声音人耳是不能听到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为了提醒人们不忘国耻,警惕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在南京大屠杀50周年之际,南京市民捐资铸造了警世钟,警世钟高3m,口径约2m,当用木棒撞击大钟时,大钟振动的振幅很大,而振动的频率 ,能发出洪亮而低沉的声音。【答案】很小【解析】当用木棒撞击大钟时,大钟振动的振幅很大,响度大,声音洪亮;而振动的频率很小,声音低沉;所以能发出洪亮而低沉的声音。3.某软件播放音频时可以调节播放倍速,当声音的频率为正常声音的3倍时,则该声音的 比正常声音高,此时声音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音调 不变【解析】[1]当音频通过某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因为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大音调就高,所以该声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高。[2]声音传播速度与频率的大小无关,当频率改变只会影响声音的音调,不会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因此声音传播速度不变。4.如图,在竹签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可以发出声音。哨音主要是 振动发出的,向下拉“活塞”,音调会 。 【答案】 空气柱 变低【解析】[1][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哨音主要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出的。向下拉活塞,塑料管内空气柱变长,空气柱振动慢,音调变低。5.昆虫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声音,如蜜蜂1min振翅26400次,苍蝇10s振翅3500次,由此可知,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 Hz,音调高的是 。【答案】 440 蜜蜂【解析】[1]频率是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蜜蜂翅膀振动频率为。[2]苍蝇翅膀振动的频率为,小于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所以音调高的是蜜蜂。考点02 响度6.响鼓还需重槌擂!运动会时,用更大的力敲同一面鼓,鼓声( )A.响度变大 B.音调变高C.频率变快 D.传播速度变快【答案】A【解析】运动会时,用更大的力敲同一面鼓,鼓面的振幅变大,鼓声的响度变大;而鼓面的振动频率不变,鼓声的音调不变,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第二个声音音量更大,因为第二次声源比第一次( )A.音调高 B.音色好 C.响度大 D.振幅小【答案】C【解析】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第二个声音音量更大,因为第二次声源比第一次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选C。8.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此外,响度还跟 有关,人们在野外喊话时,常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这是为了减少声音的 从而增大 。【答案】 振幅 离发声体远近 分散 响度【解析】[1][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跟物体的振幅、距声源的距离、分散程度有关。[3][4]人们在野外喊话时,常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这是为了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的方向更集中,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9.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纸盆振幅越大,响度 。【答案】 振动 越大【解析】[1][2]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不易直接观察,碎泡沫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把纸盆的振动放大,把不容易看到的现象转换成便于观察的现象。如图所示,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碎泡沫跳动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纸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考点03 音色10.口技是杂技的一种,表演者用口模仿各种声音,能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口技表演者在模仿声音时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音速【答案】A【解析】由于不同的物体的材质和结构不同,所以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各种声音的音色不一样,口技表演者用口模仿各种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双减”之后,全国各地中小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如图所示是某校开展的音乐社团活动,在音乐演奏中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C【解析】不同的乐器,由于发声原理、材料、形状等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银行”必须记录下存放者的“手纹”、“眼纹”和“声纹”,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三者都可以【答案】B【解析】因为每个人发声的特点都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声纹”记录的是人的音色,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3.如图所示的是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舞台上,3位与人类身高相仿的机器人“乐手”,或执竹笛,或敲排鼓,与民族音乐演奏家同台奏乐,竹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答案】 空气柱 音色【解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可以据此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考点04 波形图的分析14.如图是甲、乙二种声音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振动快 B.甲比乙的频率高C.甲比乙的音调低 D.甲比乙的响度小【答案】C【解析】由波形图可知,相同时间乙振动的次数多,所以乙振动频率快音调高,响度与振幅有关,甲振动幅度比乙大,所以甲振幅大响度大。故选C。15.图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可知,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 ,音调 。(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 不同 相同【解析】[1][2]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由图知道,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生体不同,故音色不同。考点05 探究声音的特性16.如图所示,塑料刻度尺的一端被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1)保持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力拨动。用较大的力拨动时,塑料尺振动的幅度 ,听到声音的 较大;(2)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听到塑料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相同, 不同;(3)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区别是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4)手压住塑料刻度尺时,没有紧靠到桌边,会同时听到塑料刻度尺振动产生的声音和敲击 发出的声音。【答案】 较大 响度 响度 音调 音色 桌面【解析】(1)[1][2]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动的振幅。保持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力拨动,用较大的力拨动时,塑料尺振动的幅度较大,响度较大。(2)[3][4]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塑料尺振幅相同,塑料尺发出的响度相同,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难易程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3)[5]把塑料尺换用钢尺,钢尺伸出的长度相同,控制频率相同,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控制振幅相同,由于材料和结构影响音色,所以材料不同,听声音的主要区别是音色。(4)[6]实验时要用手紧靠桌边压住刻度尺,否则会既听到刻度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又听到刻度尺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17.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他想: (1)利用几根弦线进行研究,如图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松紧相同;a、b、c等长,d较短;a、c等粗,b、d等粗。①若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弦线做实验;③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材料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弦线做实验;小明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松紧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则按住 点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按住 点时音调是最低的。【答案】 长度 a b a c 控制变量法 A B【解析】(1)①[1]由图示可知,琴弦b、d的材料和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选择琴弦b、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②[2][3]要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由图示可知,可以选琴弦a、b进行实验。③[4][5]要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弦线材料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粗细和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由图示可知,可以选琴弦a、c进行实验。④[6]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7][8]由图示可知,在琴弦材料和张力相同的情况下,琴弦越长,音调越低,琴弦越粗,音调越低,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点,最低的是按住B点。提升作业一、单选题18.耳郭有汇集声波的作用,听力不好的人对着声源的方向常把手掌卷曲起来,放在耳郭旁,如图所示。这样做,可以使听到的声音( )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振幅变小 D.音色改变【答案】B【解析】耳廓有汇集声波的作用,把手掌卷曲起来放在耳廓旁,可以汇集更多的声波进入耳道,这样可以使听到的声音响度增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依据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答案】C【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如图所示,排箫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竹管长短不一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答案】A【解析】排箫由参差不齐的竹管组成,是为了改变竹管内空气柱振动时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1.如图是被称为“东方魔音”的中国军号,在战场上军号声一响,所有的士兵都会不畏生死的向前冲,这样的作战精神让外国士兵感到恐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号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用不同的力度吹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C.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D.号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解析】A.号声是由号管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用不同的力度吹,号中空气柱的振幅不同,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前端的喇叭减少了声音的分散,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号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22.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512Hz”,“256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去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 )A.甲响度小 B.甲音调高 C.乙振幅大 D.乙声速小【答案】B【解析】AC.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形状差不多的两音叉,它们的振幅大致相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大致相同,故AC不符合题意;B.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由题知,甲音叉振动时的频率高,则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故B符合题意;D.相同温度下,甲、乙两音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3.如图所示四个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琴时,从左到右音调逐渐变低C.向下拉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D.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绷得越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答案】D【解析】A.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A错误;B.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琴时,瓶子振动发声,瓶中水越少,瓶子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从左到右音调逐渐变高,故B错误;C.向下拉活塞,空气柱变长,振动频率变低,哨音的音调会变低,故C错误;D.弦的音调与它的长短、松紧、粗细有关,越短、越紧、越细,音调越高,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绷得越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D正确。故选D。2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3)”“fa(4)”四个音阶,则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甲、乙、丙、丁 B.丙、乙、甲、丁C.丁、甲、乙、丙 D.丁、丙、乙、甲【答案】B【解析】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故选B。25.手机具有录音和显示波形的功能。某乒乓球爱好者将一乒乓球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利用手机记录下乒乓球碰撞台面发出的声音,其波形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台面每次发声的时间间隔相等B.台面被撞后发声是因为台面振动C.台面每次被撞后发声的响度相同D.台面每次被撞后发声的频率不相同【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台面每次发声的时间间隔总体是变小的,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台面被撞后发声是因为台面振动,故B正确;C.由图可知,台面每次发声的波形的振幅是逐渐减小的,即响度变小,故C错误;D.由图可知,台面每次发声的波形的密集程度相同,即频率相同,故D错误。故选B。二、多选题26.(多选)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B.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相同 D.它们发声时,其发声体一定都在振动【答案】AD【解析】ABC.由图可知,三幅图中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三者的振动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相同,振幅也相同,因此响度相同;三者的材料不同,声波的形状不同,音色不同。故BC错误、A正确;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它们发声时,其发声体一定都在振动,故D正确。故选AD。三、填空题27.小松在用如图所示的“橡皮筋吉他”演奏时,他所用的力越大,“吉他”的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就越大;最细的琴弦产生的音调最 (填“低”或“高”)。【答案】 响度 高【解析】[1]小松用手拨动橡皮筋时用力越大,橡皮筋振幅越大,所以声音的响度越大。[2]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橡皮筋越细振动得越快,振动频率就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28.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萧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所示。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不同的声音(选填“声音的三种特性”之一),图中由上到下吹出声音的频率逐渐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 音调 增大【解析】[1]竹管参差不齐,竹管内空气柱的长短不同,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吹出的音调不同。[2]空气柱越长,振动频率越低,图中由上到下空气柱逐渐变短,因此吹出的频率逐渐增大。29.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也可以制作成乐器,如图所示是达人利用水管做的乐器,他在吹奏管子演奏音乐,是 在振动发声,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会使听到的声音的 发生改变。【答案】 管内空气柱 响度【解析】[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达人在吹奏管子演奏音乐,是管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用不同的力度吹奏时,空气柱振动的幅度不同,会使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不同。30.如图所示,用力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声时看到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用力越大小球被弹起的越高,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也越大,说明 越大响度越大。 【答案】 振动 振幅【解析】[1][2]听到音叉发声时看到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用力越大小球被弹起的越高,说明用力越大发声体振幅越大;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也越大,这可以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二胡,用力拉动琴弦时,手指按压琴弦不同位置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 ;二胡底部用可乐罐制成的琴筒贴有薄膜并开有3个音窗,琴筒是用来增加发出声音的 。 【答案】 音调 响度【解析】[1]手指按压琴弦不同位置可以改变琴弦的长度,从而改变振动的快慢,也就是改变了振动频率,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所以手指按压琴弦不同位置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2]琴筒与二胡的琴弦发生共振,增大声音的大小,使我们听起来声音会更大,所以琴筒是用来增加发出声音的响度的。32.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快手”App能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快手”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 (选填“高” 或“低”),此时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音色 高 不变【解析】[1]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特征来工作的。[2]声音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快手”的频率为正常声音的3倍,所以“快手”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音调高。[3]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温度等都有关系,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即音调)无关,故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变。33.某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500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够”或“不能”)。【答案】 250 能够【解析】[1]它的振动频率是[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所以人类能够听到该频率的声音。34.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主要的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如图,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 、“响度”或“ 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 音色 音调【解析】[1]音色是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观众辨别是什么乐器发出声音是根据音色的不同。[2]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与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材料和松紧程度有关,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35.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空气柱的 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 ,当筷子不动,用不同的力吹管时,改变了声音的 。【答案】 振动 音调 响度【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哨声是由哨子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哨子内空气柱的长度,能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3]筷子不动,哨子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变,则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变;用不同的力吹管,能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幅度,故改变了声音的响度。36.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他用纸片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齿轮(齿轮齿数从上到下依次减少),齿轮的齿数多,纸片振动得快,声音就尖细;齿轮的齿数少,纸片振动得慢,声音就低沉。这表明:物体振动频率越 (选填“高”或“低”),声音的音调越高。音调最低的是最 面的齿轮(选填“上”或“下”)发出的。【答案】 高 上【解析】(1)由图可知,齿轮的齿数多,纸片振动得快,频率越高,声音就尖细,音调越高;齿轮的齿数少,纸片振动得慢,频率越低,声音就低沉,音调越低。(2)发声体振动得越快,即频率越高,则声音的音调越高。因为齿轮齿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多,所以音调最低的是最上面的齿轮发出的。37.某同学在学过声音的特征以后,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借了两个不同的音叉,用同一示波设备,做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每次实验的波形图,如图A、B、C所示。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可知,在上述三个波形图中,响度最小的是 图,音调最高的是 图。【答案】 A B【解析】[1]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即振动体离开原来位置的大小,如图,A的振幅最小,响度最小。[2]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即每秒振动的次数,如图,B的振动频率最高,音调最高。四、实验题38.在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的活动中。(1)第一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1)中已标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细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长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择琴弦编号);②为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某同学选择琴弦b和c进行研究,此选择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③如图(2、3、4、5)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图是 ,响度相同的图是 ,属于噪声的图是 ;(2)如图6所示是第二小组是用钢尺来做实验,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振动频率过 (选填“高”或“低”),不在人听觉范围;(3)如图7所示第三小组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 瓶(选填瓶子序号);若是敲击瓶子,音调最高的是 瓶(选填瓶子序号);如图8灌水时,声源是 。【答案】 a、d 不可行 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2、3 3、4 5 低 a h 瓶内空气柱【解析】(1)①[1] 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粗细相同,应选择琴弦a和d。②[2] [3] b和c的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粗细不同,没有控制材料相同,不能探究音调高低跟琴弦粗细的关系。③[4] [5] [6] 如图(2345)所示,对比2,3可知,波峰和波谷的个数都相同,说明振动快慢(频率)相同,故2,3声音的音调相同。对比3,4可知,波振动的幅度相同,即振幅相同,故3,4声音的响度相同。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由此可知,属于噪声的图是5。(2)[7]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所以人耳听不到。(3)[8] [9] 往瓶中吹气会听到声音,这是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从左到右空气柱越来越长,音调越来越低,故音调最高的是a瓶,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柱的振动产生的,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振动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越来越高),故音调最高的是h瓶。(4)[10]灌水是根据音调的高度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源是瓶内空气柱。39.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A 铜 60 0.76B 铜 60 0.89C 铜 60 1.02D 铜 80 0.76E 铜 ___________ ___________F 铜 100 0.76G 钢 80 1.02H 尼龙 80 1.02(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填上所缺数据 、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的频率,然后改用不同大小的力拉紧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频率,重复三次,进行比较分析;(5)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答案】 ABC ADF 80 1.02 控制变量法【解析】(1)[1]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故选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2)[2]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故选编号为A、D、F的琴弦进行实验。(3)[3][4]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G和H相同的数据,即长度为80cm、横截面积为1.02mm2。(5)[5]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有关,在探究过程中,保证其他量不变,探究某一因素的影响,应用了控制变量法。40.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如图所示)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1 21.50 1.50 22312 33.00 2.00 12763 46.50 2.50 637(1)小明设计的表格中,频率的单位遗漏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2)通过实验表格数据可知,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填编号)。实验中,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发出声音的 (选填“响度”或“音色”)将不同;(3)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同组的小亮认为:这个结论的得出有不妥之处,他的理由是 。【答案】 Hz 3 响度 没有控制直径相同【解析】(1)[1]频率是指1s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2)[2]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通过实验表格数据可知,三根管中频率最小的是编号3,即音调最低。[3]实验中,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力度不同,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3)[4]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管子的长度不同,但没有控制直径相同,所以无法得出正确结论。41.如图所示是小刚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支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①竹管开口 ②管侧劈形小口 ③竹管 ④木劈 ⑤布团 ⑥铁丝 (1)当布团分别位于 a、b、c 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位置是 ,增大响度的办法有 。(2)在民族乐器中, (二胡/腰鼓/古筝/箫)的发声原理与此相似。【答案】 a 用力吹 箫【解析】(1)[1]吹奏竹笛时,笛声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并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由于空气柱越长竹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所以在图示的三个位置中,当布团在a位置时,管内的空气柱最短,所以此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在c点时空气柱最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低。[2]要增大笛声的响度,可以用力吹笛子,增大空气柱的振幅;或听众离笛子近一些。(2)[3]在以上四种乐器中,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乐器是箫,与图中的发声原理相似。创新作业42.如图所示,小明想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长度的关系”,他将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1)从左向右用木棍敲击瓶子,听到的音调逐渐 (选填“升高”或“降低”);(2)从左向右用嘴在瓶子口吹气,听到的音调逐渐 (选填“升高”或“降低”);(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振动物体的长度越长, 。(4)小明又研究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写出音名B(7)的频率 。音名 C(1) D(2) E(3) F(4) G(5) A(6) B(7) C(i)唱名(C调)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频率/Hz 264 297 330 352 396 440 528弦长 l【答案】 升高 降低 音调越低 495【解析】(1)[1]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减小,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以及瓶子里的水振动越来越快 (即振动频率越来越高),所以声音的音调会变高。(2)[2]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长,用同样的力去吹瓶口,空气柱振动越来越慢,音调越来越低。(3)[3]由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振动物体越长,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4)[4]分析表格中频率和弦长两行数据可知,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近似成反比,由表中C和B可知所以,音名B(7)的数值为43.小明在观察图甲所示的二胡时猜想: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他找来两根粗细不同的钢丝,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拨动枕木AB间的钢丝,进行了四次对比探究,四次实验的部分信息如丙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钢丝 粗 细AB间距/cm 50 50 50 30钩码个数 3 3 4 3(1)实验中,在钢丝末端悬挂不同数目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 ;(2)第1、2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弦的 关系。拨动后发现第1次实验发声音调低,则小明可得出结论: ;(3)为了探究其余猜想,关于第3、4两次钢丝的粗细选择,一定要满足 ;A.3粗4细 B.4粗3细 C.粗细相同 D.粗细均可(4)探究结束反思实验时,小明认为可以将钢丝换成易于拉长和缩短的橡皮筋更方便探究音调与弦的长度关系。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5)二胡演奏时可通过手指按压、松开、滑动等指法配合产生优美旋律。图丁中小明两手指按压的是音符“3、4”位置,为发出“3”音符,他此时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 。【答案】 松紧 粗细 当长度、松紧相同时,弦越粗(细)音调越低(高) D 不可行,无法在改变橡皮筋长度时控制粗细、松紧不变 松开中指【解析】(1)[1]实验中,钢丝末端悬挂钩码,钢丝受到拉力的作用,钩码个数不同,钢丝受到的拉力也不同,则钢丝的松紧程度也不同。所以挂个数不同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松紧程度。(2)[2]由表格数据知,1、2两次实验中,钢丝在AB间的长度相同,所挂钩码个数相同,即钢丝的松紧程度相同,但粗细不同,所以是为了探究音调与弦的粗线的关系。[3]其余因素相同、粗细不同的钢丝,拨动时,粗钢丝发音音调低,这说明: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弦越粗,音调越低。(3)[4]第3次实验中,所挂钩码个数与1、2两次不同,即松紧程度不同,而AB间距离相同,即长度相同,通过1和3或2和3可探究音调与松紧程度的关系,则3的粗细可与1的相同,粗钢丝,或与2的相同,细钢丝。第4次实验中,所挂钩码个数相同,即松紧程度相同,AB间距不同,即长度不同,通过1和4或2和4可探究音调与长度的关系,则4的粗细可与1的相同,粗钢丝,或与2的相同,细钢丝。所以3、4次钢丝的粗细可为粗钢丝,也可为细钢丝。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5]用橡皮筋替代钢丝不可行,因为在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时,橡皮筋容易发生形变,则粗细及松紧也随着变化。(5)[6]图示中,按压食指时,弦线长度较长,拨动弦振动较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较低,按压中指时,弦线较短,拨动弦振动较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而音符3的音调比4的低,所以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松开中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