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学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学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马的栗色毛和白色毛B.水稻的抗病和易感病
C.豌豆花的腋生和顶生D.玉米籽粒的饱满度和甜度
2.下列基因型的个体,属于杂合子的是(  )
A.ee B.EE C.EEFf D.aaEEFF
3.由六倍体普通小麦自交而成的植株称为(  )
A.单倍体 B.二倍体 C.三倍体 D.六倍体
4.科学家证明人与长臂猿具有亲缘关系,依据的是DNA的(  )
A.元素组成 B.核苷酸种类
C.碱基序列 D.空间结构
5.研究发现,组蛋白乙酰化的失衡会导致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出现基因转录受阻,促进肿瘤形成。推测驱动此过程的原因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表达调控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6.某种小鼠毛色由X染色体某位点上的基因控制,已发现XA(野生型)及突变型Xa1(白化)、Xa2(银化)、Xa3(斑纹)。这说明了基因突变的(  )
A.普遍性 B.随机性 C.低频性 D.不定向性
7.某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发生了以下几种变化,其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红霉素影响了细菌的(  )
A.DNA复制 B.DNA转录
C.mRNA翻译 D.RNA逆转录
9.下列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与相关研究匹配的是(  )
A.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地中海贫血84+项的基因突变检测”运用了染色体数量分析技术
C.“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运用了DNA分子杂交技术
D.提出“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10.下列研究活动中,没有采用取样调查法的是(  )
A.通过影像技术检测胎儿是否唇裂
B.调查某地区人群中白化病的基因频率
C.统计果蝇种群中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
D.分析女性生育年龄与子女唐氏综合征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11.下列有关疾病的发病机理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结肠癌发生是一系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
B.唐氏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的体细胞少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引起发育缺陷
C.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缺失,导致红细胞镰刀化
D.白化病的症状是由于细胞衰老,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积累减少而引起的
12.马和驴的体细胞中分别有32对和31对染色体,骡是马和驴交配产生的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骡的体细胞中含有63条染色体
B.骡的卵原细胞不能发生正常的减数分裂
C.马和驴交配可产生骡,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马精子和驴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会增加骡群的遗传多样性
13.下列相关育种途径,不合理的是(  )
A.培育四倍体葡萄和番茄——秋水仙素诱发
B.获得朝天泡眼、透明鳞金鱼——单倍体育种
C.选育含油量高的大豆品种——用辐射方法处理
D.获得具有抗病矮秆优良性状的水稻——杂交育种
14.北极熊与棕熊亲缘关系较近,但北极熊长期生活在极地寒冷环境,某些基因的表达与棕熊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抗寒基因高表达,增强产热能力;毛色基因突变,使毛发呈白色,利于伪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极熊白色毛发基因是在极地寒冷环境中诱导产生
B.北极熊在极地中白色毛发基因频率会升高
C.北极熊高表达抗寒基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极地寒冷环境决定了北极熊种群的进化方向
15.如图①~④为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④③
B.①中染色体形态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C.③的细胞中央会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细胞壁和细胞膜
D.④的细胞中核DNA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2:1
16.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袋子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小球的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袋子中小球数量均为10个。下列装置中正确的是(  )
A.B.
C.D.
17.下列关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B.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
C.如果母亲正常,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D.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18.如图表示豌豆细胞中两种分子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都是由四种核苷酸组成
B.①分子蕴含豌豆有关的遗传信息
C.②分子为单链,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D.②上的反密码子可与①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19.乙型肝炎病毒(HBV)增殖过程如图所示。某药物可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影响HBV的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B.②过程发生在细胞核
C.③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D.该药物作用于④过程
20.我国科学家发现“政和八闽鸟”骨骼化石并制作“政和八闽鸟”模型(如图)。经研究推测,“政和八闽鸟”为1.48亿年到1.5亿年前的侏罗纪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化石牙齿形态可推断其食性
B.该化石可作为鸟类进化起源的证据之一
C.构建“政和八闽鸟”模型可推测其飞行能力强弱
D.该化石模型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1.如图为某一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GF)的家族系谱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HGF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无法确认Ⅰ1、Ⅱ3的基因型是否相同
C.能够确认Ⅲ7初级精母细胞含4个致病基因
D.Ⅲ5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育患儿的概率为1/3
22.番茄茎的颜色由A/a控制,叶形由B/b控制。两株杂合番茄杂交,子代植株表型和数量比为: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根据结果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性状
B.缺刻叶与马铃薯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C.绿茎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D.两株杂合番茄的基因型可为AaBb和aaBb
23.西瓜M是6号染色体和10号染色体间片段移接而获得的新品系,育性大为降低,其与野生型的染色体差异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培育西瓜M与三倍体无子西瓜都运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B.西瓜M中10号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与野生型的相同
C.西瓜M减数分裂Ⅰ前期6、10染色体之间不可发生联会
D.西瓜M与野生型杂交子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异常
24.果蝇的灰体和黄体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灰体为显性性状。某例外的黄体雌果蝇和与野生型灰体雄果蝇进行交配,F1中雌蝇为黄体,雄蝇为灰体。显微镜下发现该例外的黄体雌蝇两条X染色体共用一个着丝粒而连接起来(如图所示),称为并连X黄体,此外还有另外一条Y染色体,记作Xb^XbY。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果蝇为雌蝇,染色体为X^XX及YY的果蝇致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代雌果蝇产生Xb、Y、XbXb三种卵细胞
B.亲代雌蝇的初级卵母细胞具有9条染色体
C.F1中灰体雄蝇的Y染色体来自亲代的雌果蝇
D.亲代雌蝇的并连X黄体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25.某两性花植物,其块茎颜色和形状分别为等位基因D/d、E/e控制。让一株块茎为紫色球形的植株自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F1表型 红色长圆形 红色球形 红色圆锥形 紫色长圆形 紫色球形 紫色圆锥形 白色长圆形 白色球形 白色圆锥形
比例 1 2 1 2 4 2 1 2 1
注:假设不同基因型植株个体及配子的存活率相同
A.D/d、E/e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F1中红色球形植株的基因型为DDEe或ddEe
C.F1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4
D.让F1随机传粉,F2中红色圆锥形块茎占1/8
二、解答题
26.如图表示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探索。
请据图回答:
① ;② ;③ ;④ ;⑤ 。
27.科学研究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其发现过程历经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与完善。
历程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奠定基础
(1)20世纪50年代,科学界已经认识到: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G、C4种碱基。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DNA衍射图谱。沃森和克里克主要以该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呈 结构。
(2)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实验结果如下:
DNA碱基的相对含量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人 30.9 19.9 19.8 29.4
牛 27.9 22.7 22.1 27.3
酵母菌 31.3 18.7 17.1 32.9
大肠杆菌 15.1 34.9 35.4 14.6
由此,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一个将碱基安排在双链螺旋内部, 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A与 ,G与 配对,DNA两条链的方向是 的。
历程二:实验证据链的不断完善是关键突破
(3)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
1958年,梅塞尔森与斯塔尔先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若干代,这时,大肠杆菌的DNA几乎都是15N标记的。然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H4Cl的普通培养液中。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结果发现,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条带,这个结果可以排除了 方式的复制,判断理由: 。
(4)RNA发挥重要的证据
资料:
①戈德斯坦和普劳特观察到放射性物质标记的RNA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
②布拉切特以洋葱根尖和变形虫为材料,用RNA酶分解细胞中的RNA,蛋白质的合成就停止。如果再加入酵母中提取的RNA,蛋白质又开始合成。
③RNA的分子结构与DNA很相似,由四种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也能储存遗传信息。它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
推测:RNA可以在DNA与蛋白质之间充当 。
(5)遗传密码的破译
资料:
④克里克以T4噬菌体为材料,研究其中某个基因的碱基增加或减少对其所编码蛋白质的影响。克里克发现,在相关碱基序列中增加或删除1个或2个碱基对,无法产生具有正常功能的蛋白质,但是,当增加或删除3个碱基对时,却合成了具有正常功能的蛋白质。该实验证明基因中 编码1个氨基酸。
⑤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了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了1种氨基酸,再加入去除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UUUUUU……),结果加入了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链。该实验为什么要加入去除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 。(答出两点)结果说明了与苯丙氨酸对应的密码子应该是 。
三、实验题
28.蝗虫的性别决定为XO型,雄蝗虫(22+X)比雌蝗虫(2n=24,22+XX)少一条X染色体。如图是蝗虫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图中X表示未配对的X染色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采用醋酸洋红作为染色剂,与醋酸洋红具有相似作用的试剂是 。
(2)A细胞的名称是 ,含有 个四分体。按发生时间正确排序为 。
(3)D细胞分裂产生2个 (填写细胞名称),其中一细胞含有X染色体,另一细胞的染色体数是 。
(4)与有丝分裂相比,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特有的染色体行为是 。(答出2点)
29.水稻为一年生植物,每次收获后需要重新播种。科学家展开了培育多年生水稻的相关研究:
(1)长雄野生稻(甲品系)具有地下茎(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地下茎可使水稻进行无性繁殖,从而具备多年生特性。一年生的亚洲栽培品种(乙品系)无地下茎,但高产、口感好,且生育周期短,能实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等多种优良性状。将甲品系与乙品系进行如图杂交实验。由此可以判断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判断依据是 。
(2)选用以上水稻品系及其后代的留种材料验证上述结论,设计一个杂交方案并预期结果。 。
(3)由于一年生的亚洲栽培品种(乙品系)适合在我国大面积种植,欲利用杂交育种,培育可稳定遗传的具有地下茎的新型亚洲栽培品种(乙品系),请完善育种流程。
① ;② ;③ ;④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C B D B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A D A B D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B C D
26.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 转化因子 DNA是遗传物质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27.(1)双螺旋
(2) 磷酸 - 脱氧核糖 T C 反向平行
(3) 全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会出现重带和轻带,与实验中 “一条中带” 矛盾
(4)信使(传递遗传信息 )
(5) 3 个碱基 排除内源 DNA、RNA 干扰 UUU
28.(1)甲紫溶液
(2) 初级精母细胞 11 CBAD
(3) 次级精母细胞 11
(4)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29.(1) 非同源染色体 F2中有地下茎 : 无地下茎约为9 : 7,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
(2)杂交方案:让F1与乙品系进行测交。预期结果:后代中有地下茎 : 无地下茎约为1:3
(3) 乙品系 有地下茎 乙品系 自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