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

资源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2024八下·衡山期末)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公交车内,某时刻悬挂在横杆下的拉手突然向公交车前进方向摆动,据此现象可以判断公交车可能正在(  )
A.直行急加速 B.直行急刹车 C.向左急转弯 D.向右急转弯
2.(2024八下·衡山期末)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行李包下安装轮子
B.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
C.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D.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3.(2024八下·衡山期末)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减速下降过程中(  )
A.返回舱的动能增加 B.返回舱的重力势能增加
C.返回舱的机械能增加 D.返回舱的机械能减少
4.(2024八下·衡山期末) 在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任子威获得金牌。图甲是他正全力通过弯道、图乙是他获胜后站立在水平赛场中央大声欢呼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通过弯道过程中他处于平衡状态
B.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图甲中他的手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2024八下·衡山期末) 以下校园活动的场景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排球比赛——将排球竖直向上垫起,排球在最高点速度为0,受非平衡力作用
B.引体向上——人拉住单杠静止时,单杠对人的拉力与人的重力平衡
C.跳高——跳高过程中人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和大小均保持不变
D.足球比赛——抱在守门员手中的足球惯性消失
6.(2024八下·衡山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容器中分别盛有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它们的液面高度相同,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中液体密度ρ甲>ρ乙>ρ丙
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F甲>F乙>F丙
C.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p丙
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7.(2024八下·衡山期末)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
C.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
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
8.(2024八下·衡山期末) 在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如图甲所示,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质量等于B的质量
B.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C.B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D.在甲液体中A受到的浮力等于B受到的浮力
9.(2024八下·衡山期末) 如图所示,已知固定斜面长5m、倾角为30°,木箱重150N。某同学用大小为100N的推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使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关于木箱所受的力对木箱做的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木箱克服重力做功的大小为500J
B.推力做功的大小为500J
C.木箱克服斜面摩擦力做功的大小为375J
D.斜面对它支持力做功的大小为125J
10.(2024八下·衡山期末)某天,“生物”和“物理”两位大师在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生物”大师伸出健硕的手臂对“物理”大师说:“看,我能提起很重的物体哦(如图)!"“物理”大师竖起大拇指说:“真厉害!其实,你的前臂就是物理学中的一根杠杆。”以下对于这根杠杆在提起重物的过程中,分析合理的是(  )
A.前臂杠杆的支点O在肘关节处 B.肱二头肌给桡骨的力F1是阻力
C.重物给前臂的力F2是动力 D.前臂是一根省力杠杆
11.(2024八下·衡山期末) 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1<v2
B.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F1>F2
C.木块两次所受拉力做功功率:P1>P2
D.相等时间内两次拉力做功:W1<W2
12.(2024八下·衡山期末)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可看成柱形)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下降高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体积是
B.物体的密度是
C.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4N
D.物体完全浸没后与最初时相比,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大了5N
二、填空题(本题5个小题,每空2分,共10个空,共20分;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3.(2024八下·衡山期末) 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150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10m,在此过程中,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J,重力对购物车做功   J。
14.(2024八下·衡山期末)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已知运动员和伞总重为1000N,则运动员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为   N,方向竖直   (填“向上”或“向下”)。
15.(2024八下·衡山期末)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m和0.1m的实心正方体A、B,正方体 A 叠放在正方体 B上面,B 放在地面上,已知ρA=2×103kg/m3,ρB=8×103kg/m3。则物体A质量为   kg;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16.(2024八下·衡山期末) 若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体重为40kg的小敏在座位上认真的写物理作业,则她受到的空气的浮力为   N(空气=1.29kg/m3);五月五,赛龙舟,若龙舟和人的总质量为1800kg,则此时龙舟的排水量是   。
17.(2024八下·衡山期末)暑假即将来临,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同学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在河里游泳时最怕遇到漩涡,当人进入漩涡边沿后,往往不由自主地被吸入漩涡中心造成事故。这是因为相对于漩涡边沿,漩涡中心流速   ,压强   ,从而形成指向漩涡中心的压力差,把人吸进去。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题5个小题,其中第18,19题每小题2分,第20、21、22题每空2分,共24分;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8.(2024八下·衡山期末) 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能静止,请在A点施加一力,并且要求此力的力臂最长。
19.(2024八下·衡山期末)工人站在地面上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画出滑轮组的合理绕绳方式。
20.(2024八下·衡山期末)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的过程情景。
(1)在不重复操作的前提下,请你排出最科学合理的顺序是   。
(2)图乙中存在的错误是   。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图甲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   N;圆柱体在水面下匀速下沉但未触底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21.(2024八下·衡山期末)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并使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
(1)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这种方法称为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不能完成本实验的理由是:   ;
(2)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超载”或“超速”,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表:
实验 序号 小球的 质量m/g 小球自由滚下 的高度h/cm 木块被撞后移 动的距离s/cm
1 30 10 4
2 30 20 16
3 60 10 8
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   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四、计算题(本题3个小题,其中第22题6分,第23题6分,第24题8分,共20分;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22.(2024八下·衡山期末) 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200cm2,往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求:
(1)桶中水的重力;
(2)水对桶底的压强;
(3)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23.(2024八下·衡山期末)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1200N的物体A,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500N,如果物体A上升的速度vA为0.1m/s,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求:
(1)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
(2)拉力F做功的功率P.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2024八下·衡山期末) 如图所示,图甲是使用滑轮组从水中打捞一正方体物块的简化示意图,在打捞过程中物块始终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物块未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5%,图乙是打捞过程中绳端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不计绳重,忽略摩擦和水的阻力)求:
(1)物块的边长;
(2)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公交车内,挂在横杆下的拉手随车一起运动,当公交突然减速时,由于拉手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悬挂在横杆下的拉手会向公交车前进方向摆动。
故答案为:B。
【分析】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
2.【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行李包下安装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 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
变滑动为滚动;
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3.【答案】D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返回舱在减速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则机械能减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能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重力势能影响因素:质量、高度;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4.【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A. 通过弯道过程中,他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错误;
B. 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冰面的压力,两个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 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 图甲中他的手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相互作用力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5.【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 A.排球比赛——将排球竖直向上垫起,排球在最高点速度为0,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受非平衡力作用,故A正确;
B. 引体向上——人拉住单杠静止时,单杠对人的拉力与人的重力平衡,故B正确;
C. 跳高——跳高过程中人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和大小均保持不变,故C正确;
D. 足球比赛——抱在守门员手中的足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排球在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受非平衡力作用;
B.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C.重力的大小:G=m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地球周围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不会消失。
6.【答案】C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A.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液面高相同,由图知,三点所处深度
因为 ,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所以,三种液体的密度
A不符合题意;
B.因为
由 得,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又由于甲、乙、丙三个容器相同,由 得
B不符合题意;C.因为
由题可知,甲、乙、丙三个容器相同,而且容器中的液体高度相同,所以甲、乙、丙三个容器液体的体积相同;由 可知,三种液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由G=mg得,三种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为
三个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大小关系为
由于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由p= 得,三个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C符合题意;
D.因为容器的质量是相同的,由B可知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7.【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A.大气压不变,对玻璃管顶端水银液面进行受力分析,由于液面受力平衡,所以玻璃管顶端的水银液面受到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减去水银柱的压强,也等于玻璃管上端对液面的压强,进而等于液面对玻璃管上端的压强,即2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玻璃管上方是真空,所以外界大气压就等于76cm高水银柱,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玻璃管倾斜后能够充满全管,说明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若不是真空,管内水银不会充满全管,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上端碰出一小孔,管内水银会下降,而不会向上喷,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注意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水银柱的长度将变长,但是水槽和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差不变;b、根据玻璃管内水银产生的液体压强p=ρgh可知,液体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无关,所以将玻璃管换成更粗的玻璃管,水银柱的高度不变;c、若有少量空气残留在玻璃管内,则管内空气产生的压强与液体压强之和才等于外界大气压强,而外界大气压强不变,所以水银柱的高度将变短。
8.【答案】D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A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球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可得,A球所受的浮力小于B球所受的浮力;因为A漂浮在液面,则A球的重力等于A球所受的浮力,因为B球沉底,则B球的重力大于B球所受的浮力,由此可得A球的重力小于B球的重力,故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故A错误;
B.A球在甲液体中沉底,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A的重力,A球在乙液体中漂浮,A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A的重力,故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故B错误;
C.A球在甲液体中沉底,A的密度大于甲液体密度,A球在乙液体中漂浮,A的密度小于乙液体密度,可得甲液体密度小于乙液体密度;B在甲乙液体中都沉底,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根据可得,B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B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故C错误;
D.AB在甲液体中都沉底,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都相同,根据可得,在甲液体中A受到的浮力等于B受到的浮力,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由图乙AB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根据可比较出AB所受浮力的大小,再由AB在乙液体中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比较出AB的重力大小,进而比较出AB的质量大小;
B.由A在甲液体和乙液体中的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比较出A在甲乙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C.由A在甲液体和乙液体中的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比较出甲乙液体的密度大小;由B在甲乙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相等,根据可比较出B在甲乙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
D.根据AB在甲液体中沉底,根据可比较出甲液体中AB所受浮力大小。
9.【答案】B
【知识点】斜面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斜面的高为:,
木箱克服重力做功为:,故A错误;
B.推力做功为:,故B正确;
C. 木箱克服斜面摩擦力做功为:,故C错误;
D.木箱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所以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求出克服木箱重力所做的有用功;
根据求出推力做的总功;
根据求出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
做功的必要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10.【答案】A
【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BC.用手提起物体时,人的前臂相当于一个杠杆,肱二头肌给桡骨的力F1是动力,重物给前臂的力F2是阻力,杠杆围绕肘关节转动,因此支点O在肘关节处,故A正确、BC错误;
D.用手向上举物体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前臂是一根费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1)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
(2)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为等臂杠杆。
11.【答案】C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 木块两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1>v2,故A错误; B. 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相同,则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相等,F1=F2 ,故B错误;
C.F1=F2 ,v1>v2,根据P=Fv可得, 木块两次所受拉力做功功率:P1>P2 ,故C正确;
D.P1>P2 ,t1=t2 ,根据W=Pt可得,相等时间内两次拉力做功:W1>W2,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由s-t图像可比较木块两次运动的速度大小;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根据P=Fv比较功率大小;
D.根据W=Pt比较做功多少。
12.【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当h=0cm时,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9N,即物体重力G=9N,当h=8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此时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物体的体积为:

故A正确;
B.物体质量:

物体密度为:

故B正确;
C.当物体刚浸没时,上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为0N,此时,可得F向上=4N,所以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4N,故C正确;
D.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为4N,所以物体完全浸没后与最初时相比,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大了4N,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由图像读出物体的重力G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根据求出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根据求出物体的体积;
B.根据求出物体质量,再根据求出物体密度;
C.根据压力差法求出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
13.【答案】200;0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推力对购物车做功为:

重力对购物车做功为:

【分析】做功的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功的计算:。
14.【答案】1000;向上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运动员和伞处于平衡状态,运动员和伞受到的阻力等于运动员和伞总重为1000N,方向竖直向上。
【分析】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5.【答案】16;24000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实心正方体A的体积VA=a3=(0.2m)3=8 10-3m3
根据公式ρ= 得,实心立方体A的质量mA=ρAVA=2×103kg/m3 8 10-3m3=16kg
物体A质量为16kg。
实心正方体B的体积VB=b3=(0.1m)3=1 10-3m3
根据公式ρ= 得,实心立方体B的质量mB=ρBVB=8×103kg/m3 1 10-3m3=8kg
实心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总=( mA mB)g=(16kg 8kg) 10N/kg=240N
实心正方体B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S=b2=(0.1m)2=0.01m2
实心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24000Pa
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24000Pa。
【分析】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16.【答案】0.516;1800kg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小敏排开空气的体积为:

小敏受到的空气的浮力为:

龙舟受到的浮力:

龙舟的排水量为:

【分析】根据求出人排开空气的体积,再根据求出人所受的空气浮力;
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关系。
17.【答案】大;小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 在河里游泳时最怕遇到漩涡,当人进入漩涡边沿后,往往不由自主地被吸入漩涡中心造成事故。 这是因为漩涡中心水的流速大、压强小,漩涡外侧流速小、压强大,从而形成指向漩涡中心的压力差,把人吸进去。
故答案为:大;小。
【分析】流体的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据此分析解答。
18.【答案】
【知识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连接OA,以OA为力臂最长,垂直于OA向上作出动力F。
【分析】最长力臂:连接支点和杠杆上离支点最远一点;
最小力:过动力作用点作力臂的垂线。
19.【答案】
【知识点】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解析】【解答】工人站在地面上提升重物,需要使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所以最后绕过的是定滑轮,根据一定一动原则,反向绕线,绳子的起始段系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
【分析】滑轮的绕线方式:最省力起始为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为定滑轮,绕线原则为一定一动。
20.【答案】(1)丙乙甲丁
(2)溢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
(3)1;不变
(4)等于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为测出排开水的重力,应先测出空桶的重力,再测出物体的重力,再将物体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出溢出的水和空桶的总重力,故最科学合理的顺序是丙乙甲丁;
(2)图乙中存在的错误是溢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
(3)由图乙可知,圆柱体重力为4N,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则图甲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4N-3N=1N; 圆柱体在水面下匀速下沉但未触底的过程中,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的浮力不变,根据F浮=G-F示可知,圆柱体重力和所受的浮力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变;
(4) 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分析】(1)(2)测排开水的重力:需先测出空桶的重力;
测物体受到的浮力:应先测物体重力,再将物体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3)利用称重法F浮=G-F示求浮力,根据F浮=G-F示分析弹簧测力计示数;
(4)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1.【答案】(1)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转换法;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距离的远近
(2)甲、乙
(3)1、3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小球从斜面滚下来,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到水平面时小球撞击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故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的,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没有阻力,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距离的远近 ;
(2)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需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改变小球运动的速度,应选择甲、乙两次实验;
(3)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即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控制小球运动的速度,改变小球的质量,根据数据应选择1、3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分析】(1)转换法: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22.【答案】(1)解:桶中水的质量m水=8kg,桶中水的重力为
G水 =m水 g=8kg×10N/kg=80N
(2)解:水的深度
h=15cm=0.15m
水对桶底的压强为
p=ρ水 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3)解:桶的底面积
S=200cm2=0.02m2
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F=pS=1500Pa×0.02m2=30N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已知桶中水的质量,根据 G水 =m水 g 求出桶中水的重力;
(2)已知水的深度,根据 p=ρ水 gh 求出水对桶底的压强;
(3)已知桶的底面积,根据 F=pS 求出 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
23.【答案】(1)解:由图可知动滑轮绳子为三段,则由总拉力等于总重力可得:
代入数据:
(2)解:动滑轮绳子为三段,则绳子上升速度为:
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3)解:设物体上升高度为h时,绳子移动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3倍,为3h,拉力做的功为总功,则总功为:
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有用功为:
则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1)已知绳子端拉力F和物体重力G物,根据求出动滑轮重力;
(2)根据求出绳子端上升的速度,再根据求出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根据求出拉力做的总功;
根据求出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有用功;
再根据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答案】(1)解:由图乙得,当时,物块上表面接触到水面,当时,物块刚好完全露出水面,由得,物块的边长
(2)解: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3)解:由图得,由
得,物块浸没水中,受到的拉力为
物块重力
物块的密度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找到物块从上表面接触水面到物块刚好完全露出水面的时间,根据求出物体的边长;
(2)根据求出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
(3)根据求出物块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拉力,
根据求出物块的重力,
根据求出物块的密度。
1 / 1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2024八下·衡山期末)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公交车内,某时刻悬挂在横杆下的拉手突然向公交车前进方向摆动,据此现象可以判断公交车可能正在(  )
A.直行急加速 B.直行急刹车 C.向左急转弯 D.向右急转弯
【答案】B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公交车内,挂在横杆下的拉手随车一起运动,当公交突然减速时,由于拉手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悬挂在横杆下的拉手会向公交车前进方向摆动。
故答案为:B。
【分析】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
2.(2024八下·衡山期末)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行李包下安装轮子
B.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
C.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D.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行李包下安装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 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
变滑动为滚动;
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3.(2024八下·衡山期末)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减速下降过程中(  )
A.返回舱的动能增加 B.返回舱的重力势能增加
C.返回舱的机械能增加 D.返回舱的机械能减少
【答案】D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返回舱在减速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则机械能减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能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重力势能影响因素:质量、高度;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4.(2024八下·衡山期末) 在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任子威获得金牌。图甲是他正全力通过弯道、图乙是他获胜后站立在水平赛场中央大声欢呼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通过弯道过程中他处于平衡状态
B.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图甲中他的手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A. 通过弯道过程中,他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错误;
B. 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冰面的压力,两个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 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 图甲中他的手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相互作用力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5.(2024八下·衡山期末) 以下校园活动的场景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排球比赛——将排球竖直向上垫起,排球在最高点速度为0,受非平衡力作用
B.引体向上——人拉住单杠静止时,单杠对人的拉力与人的重力平衡
C.跳高——跳高过程中人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和大小均保持不变
D.足球比赛——抱在守门员手中的足球惯性消失
【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 A.排球比赛——将排球竖直向上垫起,排球在最高点速度为0,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受非平衡力作用,故A正确;
B. 引体向上——人拉住单杠静止时,单杠对人的拉力与人的重力平衡,故B正确;
C. 跳高——跳高过程中人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和大小均保持不变,故C正确;
D. 足球比赛——抱在守门员手中的足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排球在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受非平衡力作用;
B.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C.重力的大小:G=m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地球周围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不会消失。
6.(2024八下·衡山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容器中分别盛有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它们的液面高度相同,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中液体密度ρ甲>ρ乙>ρ丙
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F甲>F乙>F丙
C.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p丙
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答案】C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A.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液面高相同,由图知,三点所处深度
因为 ,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所以,三种液体的密度
A不符合题意;
B.因为
由 得,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又由于甲、乙、丙三个容器相同,由 得
B不符合题意;C.因为
由题可知,甲、乙、丙三个容器相同,而且容器中的液体高度相同,所以甲、乙、丙三个容器液体的体积相同;由 可知,三种液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由G=mg得,三种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为
三个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大小关系为
由于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由p= 得,三个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C符合题意;
D.因为容器的质量是相同的,由B可知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7.(2024八下·衡山期末)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
C.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
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A.大气压不变,对玻璃管顶端水银液面进行受力分析,由于液面受力平衡,所以玻璃管顶端的水银液面受到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减去水银柱的压强,也等于玻璃管上端对液面的压强,进而等于液面对玻璃管上端的压强,即2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玻璃管上方是真空,所以外界大气压就等于76cm高水银柱,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玻璃管倾斜后能够充满全管,说明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若不是真空,管内水银不会充满全管,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上端碰出一小孔,管内水银会下降,而不会向上喷,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注意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水银柱的长度将变长,但是水槽和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差不变;b、根据玻璃管内水银产生的液体压强p=ρgh可知,液体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无关,所以将玻璃管换成更粗的玻璃管,水银柱的高度不变;c、若有少量空气残留在玻璃管内,则管内空气产生的压强与液体压强之和才等于外界大气压强,而外界大气压强不变,所以水银柱的高度将变短。
8.(2024八下·衡山期末) 在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如图甲所示,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质量等于B的质量
B.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C.B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D.在甲液体中A受到的浮力等于B受到的浮力
【答案】D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A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球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可得,A球所受的浮力小于B球所受的浮力;因为A漂浮在液面,则A球的重力等于A球所受的浮力,因为B球沉底,则B球的重力大于B球所受的浮力,由此可得A球的重力小于B球的重力,故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故A错误;
B.A球在甲液体中沉底,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A的重力,A球在乙液体中漂浮,A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A的重力,故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故B错误;
C.A球在甲液体中沉底,A的密度大于甲液体密度,A球在乙液体中漂浮,A的密度小于乙液体密度,可得甲液体密度小于乙液体密度;B在甲乙液体中都沉底,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根据可得,B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B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故C错误;
D.AB在甲液体中都沉底,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都相同,根据可得,在甲液体中A受到的浮力等于B受到的浮力,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由图乙AB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根据可比较出AB所受浮力的大小,再由AB在乙液体中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比较出AB的重力大小,进而比较出AB的质量大小;
B.由A在甲液体和乙液体中的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比较出A在甲乙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C.由A在甲液体和乙液体中的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比较出甲乙液体的密度大小;由B在甲乙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相等,根据可比较出B在甲乙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
D.根据AB在甲液体中沉底,根据可比较出甲液体中AB所受浮力大小。
9.(2024八下·衡山期末) 如图所示,已知固定斜面长5m、倾角为30°,木箱重150N。某同学用大小为100N的推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使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关于木箱所受的力对木箱做的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木箱克服重力做功的大小为500J
B.推力做功的大小为500J
C.木箱克服斜面摩擦力做功的大小为375J
D.斜面对它支持力做功的大小为125J
【答案】B
【知识点】斜面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斜面的高为:,
木箱克服重力做功为:,故A错误;
B.推力做功为:,故B正确;
C. 木箱克服斜面摩擦力做功为:,故C错误;
D.木箱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所以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求出克服木箱重力所做的有用功;
根据求出推力做的总功;
根据求出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
做功的必要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10.(2024八下·衡山期末)某天,“生物”和“物理”两位大师在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生物”大师伸出健硕的手臂对“物理”大师说:“看,我能提起很重的物体哦(如图)!"“物理”大师竖起大拇指说:“真厉害!其实,你的前臂就是物理学中的一根杠杆。”以下对于这根杠杆在提起重物的过程中,分析合理的是(  )
A.前臂杠杆的支点O在肘关节处 B.肱二头肌给桡骨的力F1是阻力
C.重物给前臂的力F2是动力 D.前臂是一根省力杠杆
【答案】A
【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BC.用手提起物体时,人的前臂相当于一个杠杆,肱二头肌给桡骨的力F1是动力,重物给前臂的力F2是阻力,杠杆围绕肘关节转动,因此支点O在肘关节处,故A正确、BC错误;
D.用手向上举物体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前臂是一根费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1)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
(2)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为等臂杠杆。
11.(2024八下·衡山期末) 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1<v2
B.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F1>F2
C.木块两次所受拉力做功功率:P1>P2
D.相等时间内两次拉力做功:W1<W2
【答案】C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 木块两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1>v2,故A错误; B. 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相同,则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相等,F1=F2 ,故B错误;
C.F1=F2 ,v1>v2,根据P=Fv可得, 木块两次所受拉力做功功率:P1>P2 ,故C正确;
D.P1>P2 ,t1=t2 ,根据W=Pt可得,相等时间内两次拉力做功:W1>W2,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由s-t图像可比较木块两次运动的速度大小;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根据P=Fv比较功率大小;
D.根据W=Pt比较做功多少。
12.(2024八下·衡山期末)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可看成柱形)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下降高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体积是
B.物体的密度是
C.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4N
D.物体完全浸没后与最初时相比,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大了5N
【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当h=0cm时,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9N,即物体重力G=9N,当h=8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此时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物体的体积为:

故A正确;
B.物体质量:

物体密度为:

故B正确;
C.当物体刚浸没时,上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为0N,此时,可得F向上=4N,所以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4N,故C正确;
D.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为4N,所以物体完全浸没后与最初时相比,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大了4N,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由图像读出物体的重力G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根据求出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根据求出物体的体积;
B.根据求出物体质量,再根据求出物体密度;
C.根据压力差法求出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
二、填空题(本题5个小题,每空2分,共10个空,共20分;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3.(2024八下·衡山期末) 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150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10m,在此过程中,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J,重力对购物车做功   J。
【答案】200;0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推力对购物车做功为:

重力对购物车做功为:

【分析】做功的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功的计算:。
14.(2024八下·衡山期末)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已知运动员和伞总重为1000N,则运动员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为   N,方向竖直   (填“向上”或“向下”)。
【答案】1000;向上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运动员和伞处于平衡状态,运动员和伞受到的阻力等于运动员和伞总重为1000N,方向竖直向上。
【分析】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5.(2024八下·衡山期末)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m和0.1m的实心正方体A、B,正方体 A 叠放在正方体 B上面,B 放在地面上,已知ρA=2×103kg/m3,ρB=8×103kg/m3。则物体A质量为   kg;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答案】16;24000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实心正方体A的体积VA=a3=(0.2m)3=8 10-3m3
根据公式ρ= 得,实心立方体A的质量mA=ρAVA=2×103kg/m3 8 10-3m3=16kg
物体A质量为16kg。
实心正方体B的体积VB=b3=(0.1m)3=1 10-3m3
根据公式ρ= 得,实心立方体B的质量mB=ρBVB=8×103kg/m3 1 10-3m3=8kg
实心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总=( mA mB)g=(16kg 8kg) 10N/kg=240N
实心正方体B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S=b2=(0.1m)2=0.01m2
实心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24000Pa
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24000Pa。
【分析】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16.(2024八下·衡山期末) 若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体重为40kg的小敏在座位上认真的写物理作业,则她受到的空气的浮力为   N(空气=1.29kg/m3);五月五,赛龙舟,若龙舟和人的总质量为1800kg,则此时龙舟的排水量是   。
【答案】0.516;1800kg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小敏排开空气的体积为:

小敏受到的空气的浮力为:

龙舟受到的浮力:

龙舟的排水量为:

【分析】根据求出人排开空气的体积,再根据求出人所受的空气浮力;
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关系。
17.(2024八下·衡山期末)暑假即将来临,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同学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在河里游泳时最怕遇到漩涡,当人进入漩涡边沿后,往往不由自主地被吸入漩涡中心造成事故。这是因为相对于漩涡边沿,漩涡中心流速   ,压强   ,从而形成指向漩涡中心的压力差,把人吸进去。
【答案】大;小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 在河里游泳时最怕遇到漩涡,当人进入漩涡边沿后,往往不由自主地被吸入漩涡中心造成事故。 这是因为漩涡中心水的流速大、压强小,漩涡外侧流速小、压强大,从而形成指向漩涡中心的压力差,把人吸进去。
故答案为:大;小。
【分析】流体的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据此分析解答。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题5个小题,其中第18,19题每小题2分,第20、21、22题每空2分,共24分;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8.(2024八下·衡山期末) 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能静止,请在A点施加一力,并且要求此力的力臂最长。
【答案】
【知识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连接OA,以OA为力臂最长,垂直于OA向上作出动力F。
【分析】最长力臂:连接支点和杠杆上离支点最远一点;
最小力:过动力作用点作力臂的垂线。
19.(2024八下·衡山期末)工人站在地面上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画出滑轮组的合理绕绳方式。
【答案】
【知识点】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解析】【解答】工人站在地面上提升重物,需要使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所以最后绕过的是定滑轮,根据一定一动原则,反向绕线,绳子的起始段系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
【分析】滑轮的绕线方式:最省力起始为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为定滑轮,绕线原则为一定一动。
20.(2024八下·衡山期末)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的过程情景。
(1)在不重复操作的前提下,请你排出最科学合理的顺序是   。
(2)图乙中存在的错误是   。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图甲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   N;圆柱体在水面下匀速下沉但未触底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答案】(1)丙乙甲丁
(2)溢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
(3)1;不变
(4)等于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为测出排开水的重力,应先测出空桶的重力,再测出物体的重力,再将物体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出溢出的水和空桶的总重力,故最科学合理的顺序是丙乙甲丁;
(2)图乙中存在的错误是溢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
(3)由图乙可知,圆柱体重力为4N,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则图甲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4N-3N=1N; 圆柱体在水面下匀速下沉但未触底的过程中,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的浮力不变,根据F浮=G-F示可知,圆柱体重力和所受的浮力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变;
(4) 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分析】(1)(2)测排开水的重力:需先测出空桶的重力;
测物体受到的浮力:应先测物体重力,再将物体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3)利用称重法F浮=G-F示求浮力,根据F浮=G-F示分析弹簧测力计示数;
(4)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1.(2024八下·衡山期末)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并使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
(1)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这种方法称为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不能完成本实验的理由是:   ;
(2)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超载”或“超速”,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表:
实验 序号 小球的 质量m/g 小球自由滚下 的高度h/cm 木块被撞后移 动的距离s/cm
1 30 10 4
2 30 20 16
3 60 10 8
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   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答案】(1)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转换法;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距离的远近
(2)甲、乙
(3)1、3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小球从斜面滚下来,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到水平面时小球撞击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故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的,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没有阻力,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距离的远近 ;
(2)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需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改变小球运动的速度,应选择甲、乙两次实验;
(3)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即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控制小球运动的速度,改变小球的质量,根据数据应选择1、3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分析】(1)转换法: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四、计算题(本题3个小题,其中第22题6分,第23题6分,第24题8分,共20分;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22.(2024八下·衡山期末) 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200cm2,往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求:
(1)桶中水的重力;
(2)水对桶底的压强;
(3)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答案】(1)解:桶中水的质量m水=8kg,桶中水的重力为
G水 =m水 g=8kg×10N/kg=80N
(2)解:水的深度
h=15cm=0.15m
水对桶底的压强为
p=ρ水 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3)解:桶的底面积
S=200cm2=0.02m2
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F=pS=1500Pa×0.02m2=30N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已知桶中水的质量,根据 G水 =m水 g 求出桶中水的重力;
(2)已知水的深度,根据 p=ρ水 gh 求出水对桶底的压强;
(3)已知桶的底面积,根据 F=pS 求出 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
23.(2024八下·衡山期末)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1200N的物体A,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500N,如果物体A上升的速度vA为0.1m/s,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求:
(1)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
(2)拉力F做功的功率P.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解:由图可知动滑轮绳子为三段,则由总拉力等于总重力可得:
代入数据:
(2)解:动滑轮绳子为三段,则绳子上升速度为:
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3)解:设物体上升高度为h时,绳子移动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3倍,为3h,拉力做的功为总功,则总功为:
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有用功为:
则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1)已知绳子端拉力F和物体重力G物,根据求出动滑轮重力;
(2)根据求出绳子端上升的速度,再根据求出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根据求出拉力做的总功;
根据求出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有用功;
再根据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2024八下·衡山期末) 如图所示,图甲是使用滑轮组从水中打捞一正方体物块的简化示意图,在打捞过程中物块始终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物块未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5%,图乙是打捞过程中绳端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不计绳重,忽略摩擦和水的阻力)求:
(1)物块的边长;
(2)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答案】(1)解:由图乙得,当时,物块上表面接触到水面,当时,物块刚好完全露出水面,由得,物块的边长
(2)解: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3)解:由图得,由
得,物块浸没水中,受到的拉力为
物块重力
物块的密度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找到物块从上表面接触水面到物块刚好完全露出水面的时间,根据求出物体的边长;
(2)根据求出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
(3)根据求出物块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拉力,
根据求出物块的重力,
根据求出物块的密度。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