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前模拟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前模拟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只受恒力的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属于变速运动
2.如图所示,三颗卫星的圆轨道均在赤道平面内,其中卫星2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1、2、3的向心加速度一样大
B.卫星2的运动周期大于卫星3的运动周期
C.卫星2的线速度大于卫星3的线速度
D.要使卫星1的运动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应使卫星1在轨道上加速
3.电动机皮带轮与机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不打滑),机器皮带轮的半径是电动机皮带轮半径的3倍,如图所示。已知机器皮带轮边缘上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0.12m/s2,机器皮带轮上A点到转轴O的距离与电动机皮带轮的半径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皮带轮边缘上质点与机器皮带轮上A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电动机皮带轮与机器皮带轮的转速之比为1:3
C.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0.04m/s2
D.电动机皮带轮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与A点的向心加速度相等
4.某质量m=2kg的机器人(视为质点)进行翻跟头表演。机器人从静止竖直向上起跳,上升的最大高度h=0.8m。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机器人在起跳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机器人的冲量大小为8N·s
B.地面对机器人的冲量大小为6N·s
C.机器人受到的合力产生的冲量大小为8N·s
D.机器人受到的合力产生的冲量大小为6N·s
5.2025年5月,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开展“应急使命-2025”河南防汛应急综合演练。如图所示,在某次救援中,某河道水流速度大小恒为v=10m/s,河岸上A处的下游C处有个半径r=10m的圆形漩涡,漩涡与河岸相切于B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为m。某解放军战士驾驶冲锋舟把被困群众从河岸的A处沿直线避开漩涡送到对岸,冲锋舟在静水中的最小速度为( )
A.5m/s B.m/s C.10m/s D.10m/s
6.质量为m的汽车在足够长的平直公路上行驶,阻力f保持不变,某时刻汽车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正好等于额定功率,从此时开始,发动机始终以额定功率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额定功率为fv
B.汽车的速度达到v时,其加速度立即变为零,速度将不再增大
C.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D.若汽车的速度从v到刚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为t,则t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7.我国的天链一号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可为中、低轨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图为天链一号卫星a、赤道平面内的低轨道卫星b、地球三者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O为地心,卫星a的轨道半径是卫星b 的轨道半径的4倍。已知卫星a、b绕地球同向运行,卫星a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a的线速度是卫星b的线速度的4倍
B.卫星a的线速度是卫星b的线速度的2倍
C.卫星a、b从相距最近到相距最远的最短时间为
D.卫星a、b从相距最近到相距最远的最短时间为
二、多选题
8.关于开普勒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于天文学研究的历史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B.开普勒第三定律中是一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的常量
C.海王星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经过大量计算而发现的,被人们称为“笔尖上的行星”
D.牛顿通过“月一地检验”发现地面物体、月球所受地球引力都遵从同样的规律
9.2025年5月27日,中国选手在广东东莞卫冕女子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在某一杆中,杆击打球A后瞬间,球A的动量大小pA0=1.6kg m/s,球B静止,球A和球B碰撞(时间极短)前瞬间,球A的动量大小pA=1.28kg m/s,球A和球B碰撞前后都在同一直线上,球A 和球B碰撞后瞬间,球B的动量大小.9kg m/s,已知球A的质量mA=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击打球A后瞬间,球A的速度大小为16m/s
B.球A和球B碰撞前瞬间,球A的速度大小为8m/s
C.球A和球B碰撞后瞬间,球A的动量大小为0.38kg·m/s
D.球B的质量一定为150g
10.小明和小聪两位同学在空旷的草地上投掷飞镖,飞镖投出点的高度h均为1.8m。小明站在A点先投掷飞镖1,飞镖1初速度的大小v0=10m/s,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最终从P点插入水平地面。然后小聪站在B点投掷飞镖2,飞镖2初速度水平,最终也从P点插入地面,且插入地面的方向与飞镖1插入地面的方向相同。已知两飞镖质量相同,飞镖的飞行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sin53°=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镖1在最高点时距地面的高度为3.2m
B.飞镖1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6m/s
C.落地瞬间,飞镖1与飞镖2重力的功率之比为5:4
D.落地瞬间,飞镖1与飞镖2的动能之比为25:9
三、实验题
11.两组同学利用相同的实验器材进行平抛运动和碰撞的实验研究。
(1)第一组实验中,老师叮嘱让钢球多次从斜槽上滚下,并在白纸上依次记下小球的位置,同学甲和同学乙的记录纸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同学甲的错误最可能是 ,同学乙的错误最可能是 。(均填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
A每次由静止释放小球的位置不同
B.小球与斜槽之间的摩擦力太大
C.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的位置离斜槽末端的高度太高
D.斜槽末端不水平
(2)第二小组同学,把复写纸和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丙所示,O为斜槽末端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为未放被碰小球B时入射小球A的平均落点,a为与被碰小球B 碰后入射小球A的平均落点,c为被碰小球B的平均落点。a、b、c均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已知小球A、B的质量之比,三个平均落点位置与O点的距离分别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当关系式s2= (用表示)成立时,可证明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同时若关系式 (用表示)成立,则说明两球发生了弹性碰撞。
1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同时测量A、B两个箱子的质量,其中D为铁架台,E为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不计),F为光电门,C为固定在A上、宽度的细遮光条(质量不计),此外,该实验小组还准备了一套砝码(总质量)和刻度尺等,取重力加速度大小。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铁架台上标记一位置O,并测得该位置与光电门F之间的高度差。取出质量为m的砝码放在A箱子中,剩余砝码放在B箱子中,让A箱子从位置O由静止开始下落,则A箱子从静止下落到F处的过程中,A箱子与A箱子中砝码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 (填“增加”“减少”或“守恒”)。
(2)若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则A箱子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m/s2 。
(3)改变m重复(2)、(3)步骤,得到多组m与a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可得A箱子的质量mA= kg,B箱子的质量mB= kg。
(4)A、B箱子及砝码组成的系统的最大加速度am= m/s2。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的物块A以的速度向右运动,与质量的静止物块B发生弹性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物块B 滑上一固定在地面上的粗糙斜面(足够长),斜面与水平地面间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相连,斜面倾角,物块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求:
(1)两物块碰撞后瞬间物块A、B的速度;
(2)物块B在斜面上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14.如图所示,水平轨道BC的左端与固定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相切于B点,一质量的滑块(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的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经水平轨道BC后从C点离开做平抛运动落到河对岸的水平地面上。已知光滑圆弧轨道的半径,水平轨道BC的长度,点到对面河岸的水平距离,河岸边缘D点与水平轨道BC的高度差,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
(1)求滑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滑块恰好落在河岸边缘D点,求滑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5.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滑块的运动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光滑曲面轨道AB、光滑竖直圆轨道、水平轨道BD、水平传送带DE和足够长的落地区FG组成,各部分平滑连接,圆轨道最低点B处的入、出口靠近但相互错开,滑块落到FG区域后立即停止运动。现将一质量m=0.2kg的滑块从轨道AB上距BD的高度为h(未知)处由静止释放,已知圆轨道半径R=0.2m,水平轨道BD的长度x1=4m,DE与FG的高度差H=0.2m,滑块与水平轨道BD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转动(不考虑传送带轮的半径对运动的影响),当释放高度h1=3m时,滑块恰好不从传送带右端滑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要使滑块不脱离圆轨道且能经过C点,求释放滑块的最小高度hmin;
(2)求传送带的长度x2;
(3)若滑块第一次通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v1=4m/s,求此时的释放高度h2;
(4)若h>h2,求滑块静止时距B点的水平距离x与h的关系。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B C D BD BC BD
11.(1) D A
(2)
【详解】(1)[1][2]每次由静止释放小球的位置不同,小球每次从斜槽末端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不同,即小球每次运动的抛物线轨迹不同,从而使记录的点迹呈现无规律的情况,会造成题图乙中出现的错误;小球与斜槽之间的摩擦力太大对实验无影响,不会出现题图甲、乙中的错误;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的位置离斜槽末端的高度太高,从斜槽末端抛出时速度较大,会使记录的点迹所描绘的抛物线开口较大,不会出现题图甲、乙中出现的错误;斜槽末端不水平,使小球抛出时速度方向不水平,会造成题图甲中出现的错误。
(2)[1][2]小球从同一位置开始做平抛运动,因此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水平位移与抛出的初速度成正比,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结合
可知
若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则有
结合前面分析有
12.(1)减少
(2)4.0
(3) 0.60 0.20
(4)6.0
【详解】(1)A箱子从静止下落到F处的过程中,受到绳子的拉力,拉力做负功,则其机械能减少。
(2)A箱子下落到F处的速率
由速度位移公式有
解得
(3)[1][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可知图像的斜率
纵截距
解得
(4)根据(3)分析可知当时有最大加速度为
13.(1)2m/s,水平向左;4m/s,水平向右
(2)0.48m
【详解】(1)设两物块碰撞后瞬间物块A、B的速度分别为,以向右为正方向两物块发生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2)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14.(1)60N,方向竖直向下
(2)
【详解】(1)根据题意,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m/s
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方向竖直向下。
(2)滑块从C点运动到D点,做平抛运动,有,
滑块在水平轨道BC上运动,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
15.(1)hmin=0.5m
(2)x2=11m
(3)h2=1.6m
(4)见解析
【详解】(1)要使滑块恰好能经过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2)由功能关系有
解得
(3)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
(4)当时,滑块都将以v0从D点滑离传送带,有
解得m,故滑块静止时距B点的水平距离x=0
当时,滑块从传送带右侧滑出,根据动能定理有
设滑块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为x',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此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