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出合适的答案。(共20分,每题2分)
1.(2025五上·靖江期末)导致地表变迁的内部力量是(  )。
①地震 ②火山喷发 ③水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表变迁的力量分为内部和外部。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属于内部力量;而水流属于外部侵蚀力量(风力、水力等)。因此①②正确,故选 A。
2.(2025五上·靖江期末)云和雾是什么形态的水(  )。
A.液态 B.固态 C.气态
【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是高空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形成,雾是近地面的小水滴悬浮在空中。两者主要形态是液态(小水滴),而非气态(水蒸气不可见)或固态(仅部分云含小冰晶,但主体是液态)。故选A。
3.(2025五上·靖江期末)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下面有关保护大脑的正确做法是(  )。
A.不吃早饭 B.熬夜 C.保持愉快的心情
【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需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不吃早饭会导致血糖不足,影响大脑功能;熬夜破坏大脑休息周期;保持愉快心情能减少压力对大脑的损伤,是正确做法。故选C。
4.(2025五上·靖江期末)玄武岩属于哪一种岩石(  )。
A.变质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答案】B
【知识点】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解析】【分析】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变质岩中含有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等;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砾岩等。 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的,属于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故选B。
5.(2025五上·靖江期末)下列哪种材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
A.铜 B.木头 C.铝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的良导体善于传热,如铜、铝等金属;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木头、塑料、空气等。A:铜是良导体,传热快,常用于散热;
B:木头是不良导体,传热慢,可用于隔热(如锅柄);
C:铝是良导体, 传热快,轻便,用于制作炊具;
故选B。
6.(2025五上·靖江期末)走马灯能转动的科学原理是(  )。
A.空气的热对流 B.热辐射 C.水的热对流
【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A:热对流是液体和气体特有的热传递方式。烧水时,下部热水上升、上部冷水下降,通过对流使水变热。走马灯同理,蜡烛加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形成对流,产生推力使其转动。
B:热辐射指热量以电磁波形式向外传递,如太阳发热。但热辐射不会形成气流,无法直接驱动物体转动,与走马灯的转动无关。
C:水的热对流:题目中走马灯的动力来自空气流动,而非水的对流,不符合题意。
故 A 正确。
7.(2025五上·靖江期末)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几大板块(  )。
A.三大板块 B.六大板块 C.九大板块
【答案】B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边界是地壳活动活跃区(多火山地震)。故选B。
8.(2025五上·靖江期末)地势低、地表起伏小的地形是(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A: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内部起伏可大可小。
B:高原海拔高(一般>500 米),内部平坦,边缘陡峭。C:平原海拔低(一般<200 米),地表平坦开阔,起伏小。
故选C。
9.(2025五上·靖江期末)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是雄伟、高大的山系,它的形成是由于(  )。
①板块的漂移 ②板块的碰撞 ③板块的分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长期碰撞挤压的结果,属于板块漂移运动中的碰撞现象。板块分离会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故选A。
10.(2025五上·靖江期末)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孔成像”。它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的像 B.倒立的像 C.倾斜的像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墨子发现的 “小孔成像” 基于光沿直线传播原理。物体上部的光通过小孔照到光屏下部,下部的光照到上部,因此成倒立的实像,与物体上下颠倒。故选B。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共20分,每题2分)
11.(2025五上·靖江期末)成语“凿壁偷光”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在 “凿壁偷光” 这个情境中,匡衡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孔,隔壁的光通过这个小孔直线传播进入到匡衡所在的房间,使得匡衡能够利用这束光来读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光可以通过小孔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一个空间,而不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这与 “凿壁偷光” 的原理不符。
12.(2025五上·靖江期末)在做人造霜的实验中加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冷的环境。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做人造霜的实验中,加盐的目的确实是为了获得更冷的环境。 当盐溶解在冰表面的少量水中时,会发生溶解吸热现象。盐溶解于水是一个吸热过程,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得冰和盐混合体系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13.(2025五上·靖江期末)我们可以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因为光的折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因为光的反射,而不是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当光线照射到镜子表面时,镜子是一种光滑的平面,光线会按照反射定律被反射回来。我们的身体反射的光线射向镜子,经镜子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大脑根据光线的传播路径和角度等信息,就感觉到这些光线是从镜子后面的某个位置射来的,从而形成了一个与我们自身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的虚像。
14.(2025五上·靖江期末)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光。例如,等量的红光和绿光混合会产生黄光;等量的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会产生白光。这是基于人眼对光的感知原理,人眼中的视锥细胞对这三种颜色的光最为敏感。
15.(2025五上·靖江期末)简易太阳灶是应用热辐射的原理工作的。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是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的方式。简易太阳灶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来聚集能量,而不是基于热辐射的原理来实现对物体的加热。
16.(2025五上·靖江期末)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时,会喷出大量的岩浆、火山灰和气体。岩浆所到之处会烧毁森林、房屋、道路等一切遇到的物体;火山灰会影响空气质量,对生物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而且大量火山灰沉积会掩埋农田、建筑,导致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等。
地震发生时,地面会剧烈震动,能使建筑物、桥梁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7.(2025五上·靖江期末)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波在密度较大、弹性较好的岩石中传播速度较快;而在密度较小、弹性较差的岩石中传播速度较慢。例如,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能传播,且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为液体和气体无法承受剪切应力。
18.(2025五上·靖江期末)人体每一个部位的皮肤敏感性都是一样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部位皮肤中感觉神经末梢的分布密度和类型存在差异。
19.(2025五上·靖江期末)成人脑的质量约为1400克。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成人脑的质量大约在1300 - 1500克之间,平均约为1400 克 。当然,脑的质量会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在这个范围左右。
20.(2025五上·靖江期末)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是由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虽然云是降水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形成降水需要云内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充足的水汽供应、云内有足够的上升气流使得水汽不断凝结增长,并且云滴或冰晶要能够增长到足够大,克服空气的浮力和阻力降落到地面,才能形成降水。
三、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21.(2025五上·靖江期末)请你解释自然界中的雾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聚在一起漂浮在接近地表处,就形成了雾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主要与水汽、冷却和凝结核这几个关键因素有关。在靠近地表的大气中,需要有充足的水汽来源。江河湖海等水域表面的水会不断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释放水汽,这些水汽进入大气中,使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汽。当空气温度降低时,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在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作用明显,使得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迅速降低;或者当暖湿空气流经较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也会因热量传递而降温。当空气冷却到一定程度时,其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状态。
22.(2025五上·靖江期末)潜望镜能够让我们在不被暴露的情况下观察各种物体,比如潜艇之所以能够在海底观察海面的情况,就是利用了潜望镜。请你画出潜望镜的示意图,并写一写它的工作原理。
潜望镜示意图:
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
【答案】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光的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在潜望镜的镜筒内上方和下方分别装有一块与水平方向成 45° 角的平面镜。当光线从外界物体射向潜望镜时,先照射到上方的平面镜上,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线会被上方的平面镜反射,改变传播方向向下传播。
1 / 1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出合适的答案。(共20分,每题2分)
1.(2025五上·靖江期末)导致地表变迁的内部力量是(  )。
①地震 ②火山喷发 ③水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2.(2025五上·靖江期末)云和雾是什么形态的水(  )。
A.液态 B.固态 C.气态
3.(2025五上·靖江期末)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下面有关保护大脑的正确做法是(  )。
A.不吃早饭 B.熬夜 C.保持愉快的心情
4.(2025五上·靖江期末)玄武岩属于哪一种岩石(  )。
A.变质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5.(2025五上·靖江期末)下列哪种材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
A.铜 B.木头 C.铝
6.(2025五上·靖江期末)走马灯能转动的科学原理是(  )。
A.空气的热对流 B.热辐射 C.水的热对流
7.(2025五上·靖江期末)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几大板块(  )。
A.三大板块 B.六大板块 C.九大板块
8.(2025五上·靖江期末)地势低、地表起伏小的地形是(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9.(2025五上·靖江期末)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是雄伟、高大的山系,它的形成是由于(  )。
①板块的漂移 ②板块的碰撞 ③板块的分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10.(2025五上·靖江期末)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孔成像”。它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的像 B.倒立的像 C.倾斜的像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共20分,每题2分)
11.(2025五上·靖江期末)成语“凿壁偷光”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  )
12.(2025五上·靖江期末)在做人造霜的实验中加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冷的环境。 (  )
13.(2025五上·靖江期末)我们可以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因为光的折射。(  )
14.(2025五上·靖江期末)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
15.(2025五上·靖江期末)简易太阳灶是应用热辐射的原理工作的。 (  )
16.(2025五上·靖江期末)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 (  )
17.(2025五上·靖江期末)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 (  )
18.(2025五上·靖江期末)人体每一个部位的皮肤敏感性都是一样的。 (  )
19.(2025五上·靖江期末)成人脑的质量约为1400克。 (  )
20.(2025五上·靖江期末)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  )
三、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21.(2025五上·靖江期末)请你解释自然界中的雾是如何形成的?
22.(2025五上·靖江期末)潜望镜能够让我们在不被暴露的情况下观察各种物体,比如潜艇之所以能够在海底观察海面的情况,就是利用了潜望镜。请你画出潜望镜的示意图,并写一写它的工作原理。
潜望镜示意图:
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表变迁的力量分为内部和外部。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属于内部力量;而水流属于外部侵蚀力量(风力、水力等)。因此①②正确,故选 A。
2.【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是高空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形成,雾是近地面的小水滴悬浮在空中。两者主要形态是液态(小水滴),而非气态(水蒸气不可见)或固态(仅部分云含小冰晶,但主体是液态)。故选A。
3.【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需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不吃早饭会导致血糖不足,影响大脑功能;熬夜破坏大脑休息周期;保持愉快心情能减少压力对大脑的损伤,是正确做法。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解析】【分析】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变质岩中含有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等;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砾岩等。 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的,属于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的良导体善于传热,如铜、铝等金属;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木头、塑料、空气等。A:铜是良导体,传热快,常用于散热;
B:木头是不良导体,传热慢,可用于隔热(如锅柄);
C:铝是良导体, 传热快,轻便,用于制作炊具;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A:热对流是液体和气体特有的热传递方式。烧水时,下部热水上升、上部冷水下降,通过对流使水变热。走马灯同理,蜡烛加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形成对流,产生推力使其转动。
B:热辐射指热量以电磁波形式向外传递,如太阳发热。但热辐射不会形成气流,无法直接驱动物体转动,与走马灯的转动无关。
C:水的热对流:题目中走马灯的动力来自空气流动,而非水的对流,不符合题意。
故 A 正确。
7.【答案】B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边界是地壳活动活跃区(多火山地震)。故选B。
8.【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A: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内部起伏可大可小。
B:高原海拔高(一般>500 米),内部平坦,边缘陡峭。C:平原海拔低(一般<200 米),地表平坦开阔,起伏小。
故选C。
9.【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长期碰撞挤压的结果,属于板块漂移运动中的碰撞现象。板块分离会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墨子发现的 “小孔成像” 基于光沿直线传播原理。物体上部的光通过小孔照到光屏下部,下部的光照到上部,因此成倒立的实像,与物体上下颠倒。故选B。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在 “凿壁偷光” 这个情境中,匡衡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孔,隔壁的光通过这个小孔直线传播进入到匡衡所在的房间,使得匡衡能够利用这束光来读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光可以通过小孔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一个空间,而不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这与 “凿壁偷光” 的原理不符。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做人造霜的实验中,加盐的目的确实是为了获得更冷的环境。 当盐溶解在冰表面的少量水中时,会发生溶解吸热现象。盐溶解于水是一个吸热过程,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得冰和盐混合体系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因为光的反射,而不是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当光线照射到镜子表面时,镜子是一种光滑的平面,光线会按照反射定律被反射回来。我们的身体反射的光线射向镜子,经镜子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大脑根据光线的传播路径和角度等信息,就感觉到这些光线是从镜子后面的某个位置射来的,从而形成了一个与我们自身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的虚像。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光。例如,等量的红光和绿光混合会产生黄光;等量的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会产生白光。这是基于人眼对光的感知原理,人眼中的视锥细胞对这三种颜色的光最为敏感。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是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的方式。简易太阳灶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来聚集能量,而不是基于热辐射的原理来实现对物体的加热。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时,会喷出大量的岩浆、火山灰和气体。岩浆所到之处会烧毁森林、房屋、道路等一切遇到的物体;火山灰会影响空气质量,对生物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而且大量火山灰沉积会掩埋农田、建筑,导致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等。
地震发生时,地面会剧烈震动,能使建筑物、桥梁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波在密度较大、弹性较好的岩石中传播速度较快;而在密度较小、弹性较差的岩石中传播速度较慢。例如,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能传播,且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为液体和气体无法承受剪切应力。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部位皮肤中感觉神经末梢的分布密度和类型存在差异。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成人脑的质量大约在1300 - 1500克之间,平均约为1400 克 。当然,脑的质量会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在这个范围左右。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是由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虽然云是降水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形成降水需要云内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充足的水汽供应、云内有足够的上升气流使得水汽不断凝结增长,并且云滴或冰晶要能够增长到足够大,克服空气的浮力和阻力降落到地面,才能形成降水。
21.【答案】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聚在一起漂浮在接近地表处,就形成了雾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主要与水汽、冷却和凝结核这几个关键因素有关。在靠近地表的大气中,需要有充足的水汽来源。江河湖海等水域表面的水会不断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释放水汽,这些水汽进入大气中,使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汽。当空气温度降低时,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在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作用明显,使得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迅速降低;或者当暖湿空气流经较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也会因热量传递而降温。当空气冷却到一定程度时,其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状态。
22.【答案】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光的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在潜望镜的镜筒内上方和下方分别装有一块与水平方向成 45° 角的平面镜。当光线从外界物体射向潜望镜时,先照射到上方的平面镜上,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线会被上方的平面镜反射,改变传播方向向下传播。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