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力 (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讲义[人教版 (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力 (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讲义[人教版 (2024)]

资源简介

7.1 力
重点知识复习:
知识点1:力的概念
1.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
改变;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知识点1:力的概念
【例题1】(2023春 云浮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C.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答案】D
【解答】解: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用相互接触,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例题2】(2023春 巴彦县校级期中)用球拍击打球时,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  球拍 ,受力物体是  球 。
【答案】球拍;球。
【解答】解:球拍打球时,相互作用的力发生在球和球拍之间,球拍对球施加力的作用时,球对球拍施加反作用力,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球拍,受力物体是球。
故答案是:球拍;球。
知识点2:力的特点
【例题3】如图所示,小刚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把另一小船推开,他自己坐的船会不会动?为什么?
知识点3:力的作用效果
【例题4】【典例2-1】(2023 平凉一模)“足球进校园”增强了青少年体质。下列现象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把静止在足球场上的足球踢飞
B.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
C.守门员双手抱住飞过来的足球
D.足球把足球场上的小草压弯了
【答案】D
【解答】解:A、把静止在足球场上的足球踢飞,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守门员双手抱住飞过来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足球把足球场上的小草压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例题5.(2023春 和平县期末)如图所示,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跳板也对运动员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改变了跳板的  形状 ,后者改变运动员的  运动状态 。
【答案】相互;形状;运动状态。
【解答】解: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跳板也对运动员施了反作用力,
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时候,跳板变弯,发生了形变;
跳板对运动员施力时,将运动员弹起,运动状态改变了。
故答案为:相互;形状;运动状态。
知识点4:力的三要素
【例题6】(2023春 恩阳区 期中)人推车前行,人对车有推力作用,同时,车对人也有推力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作用点相同
C.大小、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反
D.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答案】D
【解答】解:
人推车前行,人对车有推力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车对人也有推力作用,这两个力属于相互作用力,作用点不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选:D。
巩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
2.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力的三个要素都有关
3.许多比赛项目都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有关,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在①游泳、②跳水、③跳远、④划艇这些项目中,将无法进行的是( )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4.小华在家帮妈妈做家务时发现,手握在拖把的相同位置,用大小不同的力拖地时效果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点有关
C.力的方向有关 D.拖把运动的速度有关
5.学习了力学知识之后,小明和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没有在受力
C.物理学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一定有力的作用
6.放风筝是中国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放风筝时,风筝受到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线绳 B.地球 C.手 D.风筝
7.如下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甲队眼看胜利在望——绳子正缓慢匀速地向甲队移动!此时甲队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甲队的拉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8.“阅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阅读古诗词可以感受诗词之美、之趣,涵养心灵。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看,下列诗句中(加点部分)描述的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10.如图,为了探究力能够使物体产生形变,小枫同学找来了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玻璃管,水等实验器材,关于他选择器材和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选择椭圆形的厚玻璃瓶、并装满水,并选择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盖紧,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仔细观察细管中的水面高度的变化
B.选择圆柱形的厚玻璃瓶、并装半瓶水,并选择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盖紧,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仔细观察细管中的水面高度的变化
C.选择椭圆形的厚玻璃瓶、并装半瓶水,并选择粗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盖紧,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仔细观察细管中的水面高度的变化
D.选择椭圆形的厚玻璃瓶、并装半瓶水,并选择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盖紧,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仔细观察细管中的水面高度的变化
二、填空题
11.小李同学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他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他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他就能向前运动,这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12.5月29日,2019海峡两岸龙舟赛在集美龙舟池鸣锣开战,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 (选填“前”或“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使龙舟前进力的施力物体是 。
13.如图所示表示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图甲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图乙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4.地上滚动的皮球,遇到小石子时,会将小石子撞跑,此时皮球对小石子的力 小石子对皮球的力;当皮球遇到一块大石头时,会被弹回,这时,皮球对大石头的力 大石头对皮球的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成语“以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在“卵”和“石”撞击时,“卵”对“石”的作用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石”对“卵”的作用力。其中,“石”对“卵”的作用力中施力物体是 。
三、实验题
16.如图所示,让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中A、B、 C、D所示的形变,如果力F1>F2=F3=F4,那么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是图 和图 ;
(2)图B和图D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17.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钢条的下端固定,然后分别用不同方向或不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钢条的不同部位,使其发生如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变,各力的大小关系为:。
(1)该同学是根据 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丙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该同学得出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4)小明认为,因为丙丁两图中,丁图的效果明显,所有可以看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他的说法是 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知识点】力的概念和单位、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谈不上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就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所以,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要发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但没有相互挤压的桌子,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详解】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详解】①在游泳项目中,人对水有一个向后的力作用,同时水对人产生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人才能向前游,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水不会给人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无法向前游泳,故①无法进行;
②跳水运动员需要先踩踏跳板,利用跳板对人施加的向上的力而使人跳起来,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就不会因受到跳板的反作用力跳起来,故②无法进行;
③ 跳远运动员需要向后蹬地时,地面给运动员向前的力而使运动员向前跳,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就无法因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跳起来,故③无法进行;
④划艇需要用桨向后拨水,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力而使划艇向前运动,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 也不会因受到水的反作用力而前进,故④无法进行。
因此①②③④均无法进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A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详解】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速度不是力的三要素;握在拖把的相同位置,用大小不同的力拖地时,施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不同,效果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5.C
【知识点】力的概念和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B错误;
C.物理学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施力物体,后者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
D.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必须要发生相互的推、拉、挤、压等作用才行,故D错误。
故选C。
6.A
【知识点】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力作用的相互性
【详解】通过线绳拉风筝,与风筝直接接触的是线绳,风筝对线绳有一个向上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线绳也会对风筝有一个向下的拉力,所以风筝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线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详解】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在通过绳子拉乙的同时,乙也会通过绳子给甲一个反作用力,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所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即F1=F2,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知识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白草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水晶帘动微风起”是指水晶帘在微风(力)的作用下动了起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刮过屋顶,屋顶上的茅草被卷走,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头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综上所述,选项A与其它三个选项中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知识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板上被弹回,运动状态变化;③用力握小皮球,皮球瘪了,形状变化;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运动状态变化。在这四种现象中,②④物体是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①③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知识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转换法
【详解】A.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状,但手对厚玻璃瓶的压力是有限的,所以玻璃瓶发生的形变非常小,无法直接观察,为了使形变能够直接观察,可以在瓶中装满水,瓶口密封插上较细的玻璃管,这样手捏瓶子时,玻璃瓶发生形变挤压瓶中的水会看到细玻璃管中水面的发生变化,玻璃管越细在瓶形变一定时,管中水面上升越明显。所以可根据细玻璃管中水面的变化确定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进而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形变。故A正确符合题意;
BCD.如果瓶中装半瓶水,手捏瓶子时,瓶中水面上升幅度太小,观察不出来,玻璃管中的水面和瓶中水面基本齐平看不出变化,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相互 形变 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1]小李同学用手拍桌面,小李同学给桌面力的同时,桌面也会对小李施加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易拉罐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3]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他就能向前运动,力让他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 后 相互 水
【知识点】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力作用的相互性
【详解】[1][2][3]进行龙舟赛时,划桨手向后划水,同时水也会给船桨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使龙舟前进,使龙舟快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这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3. 形状 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1]由图甲可知,气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由图乙可知,气球飞出,所以乙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4. 等于 等于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详解】[1]皮球对小石子的力与小石子对皮球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皮球遇到一块大石头时,皮球对大石头的力与大石头对皮球的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15. 等于 石
【知识点】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力作用的相互性
【详解】[1][2]在“卵”和“石”撞击时,“卵”对“石”的作用力和“石”对“卵”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其中,“石”对“卵”的作用力中施力物体是“石”,受力物体是“卵”。
16. B C 作用点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详解】(1)[1][2]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关系时,应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改变力的方向,故选择图B和图C进行比较。
(2)[3]图B和图D中力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7. 钢条的形变程度 当力的大小、方向相同时,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甲乙 错误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转换法
【详解】(1)[1]该同学是根据钢条的形变程度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钢条的形变程度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2]甲丙作用在钢条上力的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程度不同,则比较甲、丙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力的大小、方向相同时,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3]甲乙作用在钢条上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大小不同,力越大,钢条的形变程度越明显,则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该同学得出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4)[4]丙丁两图中,力的大小相同,力的方向与作用点均不同,没有控制作用点相同,故他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