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弹力(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讲义[人教版 (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弹力(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讲义[人教版 (2024)]

资源简介

7.2 弹力
重点知识:
知识点1:弹力:
1.弹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能够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2.形变后能够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4.产生的条件: 接触、形变。
5.弹力的三要素:①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且垂直接触面。
知识点2: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形变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 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特别注意问题:
1.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
2.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
3.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是跟接触面垂直的,面面接触、点面接触的弹力方向都是垂直于接触面的,点点接触的问题可转化成面的接触上去,即与过该点的切面垂直.绳中的弹力方向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知识点1:弹力:
【例题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C.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时,可以竖直拉,也可以倾斜着拉
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产生的拉力越大
【答案】A
【解答】解:A、当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A错误;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故B正确;
C、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时,可以竖直拉,也可以倾斜拉,只要保证拉力沿着弹簧中心轴线方向施加,故C正确;
D、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所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产生的拉力越大,故D正确。
故选:A。
知识点2:弹簧测力计
【例题2】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指在  零刻度线 ,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石块挂在测力计下,静止时如图所示。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  3.6 N。
【答案】零刻度线;3.6。
【解答】解: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该弄清楚量程、分度值,并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即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3.6N。
故答案为:零刻度线;3.6。
【例题3】小金同学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1.0 14.2 18.0
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______N;
(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cm;
(3)当该弹簧测力计悬挂75g的重物时,弹簧将伸长 ______cm。
【答案】1.5N;0.2cm;1.5cm。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拉力为0时,弹簧原长为6.5cm,拉力在0~1.5N以内,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故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是1.5N。
(2)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在0~1.5N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即拉力与伸长量之比为0.5N/cm,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0.2cm。
(3)当悬挂75g的重物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在学习了弹簧测力计后,小李同学正在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金属块的重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斜向的力 B.使弹簧伸长的力是金属块的重力
C.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D.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
3.下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其中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4.测一个大小约为6N的力,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是( )
A.量程:0~5N,分度值:0.1N B.量程:0~15N,分度值:0.5N
C.量程:0~10N,分度值:0.2N D.以上三个弹簧都可以
5.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
A.把两球向墙面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用同一个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C.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高度
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
6.关于弹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7.浙江大学课题组成功研制出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最轻的固态材料,哪怕将杯子大小的气凝胶放在狗尾草上,纤细的草须也不会被压弯(如图所示)。它具有优良的隔热性和很强的弹性,它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吸油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若将“全碳气凝胶”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以下设想不可行的是(  )
A.制作轻盈的保暖服 B.治理海洋漏油污染
C.制作沙发坐垫 D.制作暖气散热片
8.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B.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D.拉力属于弹力,支持力不属于弹力
9.下列描述各种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B.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手指按压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10.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1.0N和1.5N B.1.0N和0.5N C.2.0N和1.0N D.2.0N和1.5N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某人用12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拉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 比。
12.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具有两类特性,它们是 性和 性,弹力就是由于物体发生 而产生的力。
13.发生 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14.有甲、乙两根弹簧,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弹簧;当不受拉力时,乙弹簧的长度是12cm,某次把一个物体挂在乙弹簧下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变为18cm(仍在弹性限度内),此时乙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N。
15.测力计是测量 (选填“质量”或“力”)的大小的仪器;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三、实验题
1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 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如图所示:读数为 N。

17.某同学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利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弹簧固定端对准刻度尺上的零刻度线),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拉力/N 0 0.5 1 1.5 2 2.5 3 3.5
弹簧长度/cm 2 3 4 5 6 8 8.7
(1)弹簧不受拉力时的长度是 cm,弹簧受到2.5N的拉力时,其长度是 cm,此时弹簧的伸长量是 cm;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 内,弹簧的 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比;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拉力大于3N后,上述结论已不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钩码不够重
B.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4)这个实验的结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 。
18.小明弯曲手中的钢锯片,感觉到弹力大小与钢锯片的弯曲程度有关,他猜想,弹力大小可能还跟钢锯片的长度有关。于是,他和同学合作进行了探究。如图甲所示,将钢锯片夹在厚书内,伸出的长度(简称长度)用L表示;钢锯片的形变量(弯曲程度)用末端偏移量x表示,钢锯片弹力用F表示,其大小等于测力计的读数。
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长度L/cm 15 20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形变量x/cm 2 2 1 2 3 4 5 6 7 8
弹力F/N 0.48 0.22 0.06 0.12 0.18 0.24 0.30 0.39 0.51 0.66
(1)由第 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在形变量x一定时,钢锯片中弹力F随长度L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
(2)由第3~7次实验数据分析,可得该情况下弹力F与形变量x的关系式为 。
(3)请用表中钢锯片长度L为25cm时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弹力F跟形变量x关系的图像。
(4)分析图像,进一步归纳可得结论 。
(5)钢锯条产生的弹力还可能与 有关。
《弹力》参考答案
1.D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读数、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及错误分析
【详解】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斜向的力,不过要斜向重新调零,故A错误;
B.使弹簧伸长的力是金属块对挂钩的拉力,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0~1N之间有5个小格,每个小格为0.2N,所以分度值是0.2N,故C错误;
D.因为分度值为0.2N,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故D正确。
故选D。
2.C
【知识点】弹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弹力、影响弹簧弹力大小的因素
【详解】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能产生弹力,弹力的产生并不局限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故A错误;
B.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发生弹性形变,故B错误;
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形变量有关,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故C正确;
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和物体形变的程度都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3.D
【知识点】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及错误分析
【详解】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拉力方向必须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并且要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由图可知ABC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它们是正确的,D中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不一致,是错误的。
故选D。
4.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读数
【详解】A.该测力计的量程太小,不能使用,故A不符合题意;
B.这个测力计的量程足够,但分度值相对较大,会造成测量不准确,故B不符合题意;
C.该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大于6N,且分度值相对较小,测量较准确,故C符合题意;
D.由以上分析知,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弹性形变
【详解】A.把两球向墙掷去,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所以此方案无法比较,故A不符合题意;
B.用乒乓球拍分别打击两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所以此方案无法比较,故B不符合题意;
C.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时,它们反弹的高度能说明其弹性的大小,所以此方案可行,故C符合题意;
D.用手捏乒乓球,它们的硬度不能反映弹性的大小,所以此方案无法比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知识点】弹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弹力、辨析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弹力的方向和示意图
【详解】A.压力是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支持力是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受力物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绳对物体的拉力是弹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弹力的产生需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或拉伸,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D
【知识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弹性形变、认识物质的物理属性
【详解】A.依题意得,“全碳气凝胶”的密度是固体中最轻的,当体积相同时,固体中“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最小,可制作出制作轻盈的保暖服,故A不符合题意;
B.“全碳气凝胶”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吸油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治理海洋漏油污染,可用于治理海洋漏油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D.“全碳气凝胶”具有优良的隔热性和很强的弹性,因此不能制作暖气散热片、可制作沙发坐垫,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知识点】弹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弹力、辨析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
【详解】A.相互接触的物体不发生弹性形变,不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
B.弹力只有在两个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才有弹力;若两物体的形变不是因为相互作用产生的,则不会有弹力,故B错误;
C.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可知,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作用,故C正确;
D.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故D错误。
故选C。
9.A
【知识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弹性形变
【详解】A.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跳板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不受力时能够恢复原状,属于弹性形变,故A符合题意;
B.饼干一捏变成碎片,饼干在力的作用下变成了其他物体,其形状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弹性形变,故B不符合题意;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粉笔在力的作用下变成了其他物体,其形状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弹性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橡皮泥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不属于弹性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读数
【详解】由图示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倒挂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N,即测力计的自重为1N。一个钩码的重力
由图示知,甲测力计所测的是两个钩码及一个测力计的重力,其示数
乙测量一个测力计的重力及一个钩码的重力,其示数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等于 弹簧 正
【知识点】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力作用的相互性、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详解】由题可知,手对弹簧的拉力为12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弹簧对手的拉力为12N。
手受到弹簧的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12. 弹 塑 弹性形变
【知识点】弹性形变、弹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弹力
【详解】 物体的形变具有两类特性:弹性和塑性,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不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13.形变
【知识点】弹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弹力
【详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14. 甲 12
【知识点】影响弹簧弹力大小的因素
【详解】 由图像可知,当两根弹簧同时受到4N的拉力时,甲弹簧的伸长量为6cm,乙弹簧的伸长量为2cm,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越大,表示弹簧测力计越灵敏,精确程度越高,所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甲弹簧。
弹簧的伸长量与其所受拉力成正比,由图可知,乙弹簧受到4N拉力时,弹簧的伸长量为2cm,即弹簧的伸长量每增加1cm,其所受拉力增大2N。当弹簧的长度由12cm变为18cm时,伸长量为
则乙弹簧所受的拉力为
15. 力 1.6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读数
【详解】[1]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
[2]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6N。
16. 伸长量 3.6
【知识点】弹簧拉伸与压缩时弹力的方向、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读数
【详解】 由实验得,在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由图得,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6N。
17.(1) 2 7 5
(2) 弹性限度 伸长量 正
(3)B
(4)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影响弹簧弹力大小的因素
【详解】(1) 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弹簧不受拉力时的长度是2cm。
分析表格数据,在来为3.5N前,弹簧的长度成规律性变化,拉力每增加0.5N,弹簧的长度增加1cm,已知拉力为2N时的长度是6cm,则当拉力为2.5N时长度为7cm,此时弹簧的伸长量是
任何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存在弹性限度,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当拉力大于3N后,弹簧的长度不成规律性变化,是由于此时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故B符合题意。
(4)根据上述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制成了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18. 1、2、4 减小 F=0.06N/cm x x≤5cm时,弹力F与x成正比,x>5cm时,弹力F与x不成正比 钢锯片的厚度
【知识点】影响弹簧弹力大小的因素
【详解】(1) 由第1、2、4次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在形变量x一定时,钢锯片的弹力F随长度L的增大而减小。
由第3~7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钢锯片在长度L为25cm时,钢锯片的形变量每增大1cm,弹力每增加0.06N,由此可见:钢锯片在长度L一定时,弹力F跟形变量x成正比,则其关系式为。
F=0.06N/cm x
横坐标对应形变量X,纵坐标对应弹力F,利用描点法绘制图像,见下图
由图像可以进一步看出在形变量
x≤5cm
时,弹力F与x成正比;
x>5cm
时,弹力F与x不成正比。
钢锯片的弹力可能还与钢锯片的厚度有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