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同步课件(共25张PPT,含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同步课件(共25张PPT,含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清代《雍正行乐图》
在这套行乐图中,雍正皇帝化身各种身份,或为古代文人雅士或是神话人物:如弹琴的高士、乘槎的仙人、采菊东篱的陶渊明、独钓寒江的老渔翁等等。
雍正为何如此喜欢cosplay呢?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BC221 1368 1644 1723 1840 1949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复兴
中华民族的屈辱、抗争与探索
思考:“鼎盛”与“危机”分别基于什么历史视角?
1.统一多民族国家视角的鼎盛
2.全球视野下的危机
前期
中期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清代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一、盛世之由
——君主专制的强化
二、盛世之域
——疆域的奠定
三、盛世之危
——统治危机的初显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称为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古代帝制时代最后一个盛世。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一)康雍乾盛世
钦惟我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
——清 宫廷画师 徐扬《盛世滋生图》
第一,稳定的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第二,人口突破三亿。
第三,经济发展,城镇繁荣,经济总量领先世界
第四,国家财政储备雄厚。
第五,《四库全书》等著名大型文化工程完成。
第六,在周边及全球具有很高地位与美好形象。
——整理自郭成康《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康雍乾时期取得了哪些成就?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一)康雍乾盛世
治国就是治吏,在古代中国,官僚体系处于国家资源分配和人员组织的核心位置上,是治理中国的核心问题……盛世之前,必有雄主,只有对官僚体系积极治理,才能将其打造为一把高效治国的利剑,有了这把利剑,盛世的开启便水到渠成。——李晓鹏《帝制与盛世》
思考康雍乾三帝是如何强化官僚管理的?
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起居注 04点 朝祭,早膳,读圣训
07点-12点 处理政务,午膳
12点-15点 听学者讲解经史
15点-23点 晚膳,处理政务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康雍乾以勤政著称,励精图治
“打铁还需自身硬!”“三代劳模!”
有何制度保证?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君主专制的强化
奏折制度
军机处
文字狱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君主专制的强化
题本
通政司
内阁
皇帝
收交
转递
上奏
奏本
皇帝
直接递交
坏了,皇帝还不知道,同僚已经知道了!
这是我和皇上的小秘密!
官员甲:有了奏折方便多了,不用层层审批!
官员乙:要老实点了,我可不想被打小报告!
诸王文武大臣等知有密折,莫测其所言何事,各加警惧修省。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思考奏折制度的特点与意义?
(1)特点:迅速、机密
(2)意义: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装纳密折的盒子 君臣各一把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君主专制的强化
《孝庄秘史》多尔衮任摄政王
《雍正王朝》八爷党逼宫雍正
《鹿鼎记》鳌拜欺侮少年康熙
努尔哈赤后金时代确立了“八王共治”的祖制,皇太极继续深化满清贵族群体议政的祖制,即“议政王大臣会议”。满清入主中原后,部落民主遗风却逐渐异化为君主专制的掣肘……
——参考 李惠军老师课件《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鼎盛?危机?》
摧毁旧式贵族政治遗风,重构君主专制迫在眉睫!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君主专制的强化
皇帝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六部
一般事务
参政议政
如果你是清帝,你如何解决烦恼?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史稿》
|
50M
|
军机处特点:
简、秘、速
皇帝以个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军政事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直到此刻,古代专制主义制度到这个时候才达到了完备程度。——郭成康《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为何说军机处表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大臣职能仅是“上传下达,跪受笔录”
实质皇帝秘书/顾问机构
军国大事裁决于皇帝一人
无决策权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君主专制的强化
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
同 性质 都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权力 都参与机要事务,但没有决定权 与皇权 关系 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法制约皇权 异 专制 程度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专职) 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兼职)
比较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异同
知识拓展
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
——中国近现代史学家 顾颉刚(1893-1980)
“将明之才”
——张晋彦案
《忆鸣诗集》
——卓长龄案
“维民所止”
——查嗣庭案
“一把心肠论浊清”
“乾三爻不像龙说”
——胡中藻案
清代如何强化思想控制?
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君主专制的强化
治国就是治吏,在古代中国,官僚体系处于国家资源分配和人员组织的核心位置上,是治理中国的核心问题……盛世之前,必有雄主,只有对官僚体系积极治理,才能将其打造为一把高效治国的利剑,有了这把利剑,盛世的开启便水到渠成。——李晓鹏《帝制与盛世》
盛世之基
1、康雍乾勤政,励精图治
2、奏折制度的实行
3、军机处的设立
4、八股取士,文字狱
君主自强:
君臣联络:
制度革新:
思想管控: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政体,中央集权制与其可谓互为一体……通过中央集权,能够有效调动和整合全国资源,形成举国体制,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包括抵御外敌、保卫边疆、兴修土木、水利、文化工程……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治理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最持久稳定、成效显著的一项制度。
——中国社科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夏春涛
地方治理: ?
二、疆域的奠定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地图,请你归纳:
1.清朝开拓和巩固边疆的具体史实。
2.与前代相比,明清王朝在开拓和巩固边疆方面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清朝边疆管理措施的特点。
西藏
西北及新疆
东北
东南
西南
中央
面临维护主权的任务
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方式多样,恩威并施。
4.结果: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
二、疆域的奠定
结合地图,梳理清朝对地方的治理
台湾:
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 康熙收复台湾
1684 台湾设府,属闽
东北:
1889《尼布楚条约》
西北:
18世纪后期-1757
康雍乾平准噶尔
乾隆平大小和卓
蒙古设立盟、旗
西藏:
册封达赖班禅
1727起 驻藏大臣
1793起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中央:
内地:
西南:
理藩院
改土归流
继承元明省制
设立巡抚、总督
新疆设伊犁将军
二、疆域的奠定
雅克萨之战形势图及《尼布楚条约》中俄边境示意图
《尼布楚条约》,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是中国清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
《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
知识拓展
戴逸(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提出了不同的观点:“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盛世滋生图》
二、疆域的奠定
材料 清帝所主“大一统”,改变“中国”的疆域定位:将历代传统限定在长城以内的“中国”的政治与疆域之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即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皆涵盖在“中国”之内。换言之,它们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帝“大一统”论,是对传统的“华夷之辨”的彻底否定,是民族观念及理论的划时代的创新。……那么,长城内外便形同一体,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李治亭《清帝“大一统”论》
讨论:根据材料,指出清代大一统观念较传统观念有什么变化?
否定华夷之辨,扩大了传统观念中“中国”的范围和疆域。
二、疆域的奠定
资源危机、激化矛盾
乾隆五十五年至六十年的税收被和珅贪掉了一半;2001年,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
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白莲教之乱
隆宗门之箭
天理教图标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闭关自守,落后世界
广州十三行
外国使团访华
马嘎尔尼访华
阿美士德访华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日益拉大的中西差距
中国
政治:腐败的封建专制统治
经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思想:八股取士,文化专制
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科技:妄自尊大,拒绝排斥
落日的辉煌
盛世的悲歌
急剧变动的世界格局
西方
欣欣向荣
凯歌高奏
对外政策
炮舰外交,殖民扩张
思想运动
理性主义,思想解放
科学革命
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制度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1644建立全国性的政权
1681
平三藩之乱
1729
设军机处
1796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
1840鸦片战争爆发
1789法国大革命
1775美国
独立战争
1765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1688颁布
《权利法案》
结论:“康乾盛世”不过是国人对历史进行纵向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自恋情结”;如果与同时期的欧美国家横向比较一 下,所谓“盛世”便微不足道。
盛世的反思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盛世危机能否避免?
危机1:人口膨胀,资源危机
危机2:土地兼并,贫富差距
危机3:政治腐败,农民起义
危机4:闭关自守,落后世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3、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4、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5、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兴起于海外殖民扩张
八股取士,文字狱
思想管控:
西方模式: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居安思危
忧患意识
借鉴历史
顺应时代
改革开放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