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平民阶层内部土地流转频繁,大量使用黏土板契约文书记录私人土地买卖与租赁交易。契约明确载明交易双方、土地边界、价格及违约条款。这反映出当时( )
A.专制统治制约经济发展 B.宗教神权主导社会秩序
C.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城邦自治削弱王室权威
2.下图是埃及卢索尔神庙改成的教堂,教堂内壁上刻有法老装扮的亚历山大,他正向面前的古埃及畜牧神致敬。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希腊文化与埃及文化的交融 B.古代埃及文化希腊化的倾向
C.古代埃及有辉煌的文化成就 D.统治者推行神权专制的意图
3.作为探寻东西文明交融的“钥匙”,拜占庭文明是欧亚大陆交往交流的璀璨明珠。在当下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仍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东西文明桥梁”,其历史价值表现在( )
A.拜占庭首次统一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
B.基辅罗斯的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C.拜占庭文化被奥斯曼帝国全盘接受和传承
D.《查士丁尼法典》推动了近代欧洲法律发展
4.1128年,法国国王路易六世通过颁发特许状,支持教会和其他贵族土地上的城市公社,取得了市民和贵族的支持,这一做法旨在( )
A.促进法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B.削弱罗马教廷的宗教权威
C.满足市民阶层的民主诉求 D.借助市民的力量加强王权
5.下图是欧洲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兴起和发展示意图,这一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6.“在其创立之初被誉为最富民主精神和理性的资产阶级政体。它所要求的是对政治生活的严密组织和对国家机构的有效控制,体现的是对资产阶级各方面力量的平衡与协调”。该政体是( )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美国的共和制
C.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D.法国的共和制
7.如表为18世纪美洲海上对外贸易主要商品表。其中贸易对象③是( )
贸易对象 美洲输出商品 美洲输入商品
① 鱼、毛皮、烟草、靛蓝燃料、海军补给品 工业制成品
② 面粉、鱼、肉、木材 蔗糖、糖蜜、钱币、奴隶
③ 朗姆酒、铁币条 奴隶、黄金、胡椒粉
A.非洲海岸 B.西印度群岛 C.地中海沿岸 D.英国本土
8.在非洲,英国殖民者依赖土著酋长等本土社会力量,将“部落”视作殖民地基本的行政单元,以及将族群分类作为非洲社会认同的基础。这些政策的相同出发点是( )
A.缓和殖民地的社会矛盾 B.建立对非洲的直接统治
C.实现对非洲的高效控制 D.鼓励殖民地多样性发展
9.1831年10月,英国格雷伯爵在议会辩论中疾呼:“曼彻斯特、利兹、伯明翰这些孕育不列颠财富的巨城,纳税额占王国1/5,却在议会无一席之地!难道要永远让拥有三间茅舍的衰败选区主宰国家命运吗?”这一诉求实质上反映出( )
A.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城市经济发展 B.无产阶级通过议会争取基本的权利
C.工业城市要求减轻过重的税收负担 D.英国社会对选举腐败现象强烈不满
10.传统观点认为,最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近来研究发现英国早在战争期间就提出过建立国联的主张,几乎与此同时,法国也制定了一个类似计划。三国都提出国联构想,但战略目标迥异。其中美国的战略目标是( )
A.重在维护既得利益和霸权管控 B.通过国际机制实现领土扩张承诺
C.努力获得永久性反德安全保障 D.着眼于重塑国际规则与领导权
11.一战前,英国海军奉行“一强标准”,即英国海军的实力与世界第二强的海军相比应当有60%的优势,而在1921年这一标准被英国放弃。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外交战略的调整 B.综合国力被严重削弱
C.国内反战呼声日益高涨 D.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
12.1940年,罗斯福总统在著名的“民主兵工厂”炉边谈话中宣称:“如果英国倒下,轴心国将控制欧洲、亚洲、非洲和澳洲大陆……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这反映出美国( )
A.放弃绥靖政策并直接参战的决心 B.借助战争需求刺激国内经济复苏
C.遏制轴心国扩张以维护国家利益 D.通过意识形态输出推行全球霸权
13.下图是对“冷战的发生和发展”的深层逻辑链分析。据此判断,方框中的历史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第一次柏林危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两极格局的形成
14.下表是《当代资本主义前沿问题》一书中第二编的目录。这些章节内容揭示了( )
第7章 数字资本主义的算法逻辑 第8章 数字资本主义与政治主体 第9章 交往资本主义中新的共产主义视野 第10章 平台资本主义、平台合作主义和开放合作主义 第11章 作为资本主义新形式的平台经济:调节学派的视角 第12章 监视资本主义及其应对方案
A.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家干预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C.当代资本主义的极限及超越 D.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5.下图是全球公共债务增长速度对比图(以2010年为基数)。这一差异突出说明( )
A.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B.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C.世界经济秩序的脆弱性 D.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认知的边界
图 公元前后欧洲人对世界的认识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1)图中的时间具有什么功能?列出当时世界的两个主要帝国。
(2)指出图中不同文明之间联系的主要途径,并举一例予以说明。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洲的“解放”
材料一 18世纪末,北美13个殖民地因纳税问题与英国矛盾激化,1776年《独立宣言》以洛克“自然权利”学说为理论基础,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的独立诉求,将启蒙思想转化为政治实践。1783年《巴黎和约》承认美国独立后,1787年宪法构建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框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清除了殖民障碍。
——据[美]戈登·S.伍德《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
材料二 19世纪初,玻利瓦尔在西班牙殖民当局的军事镇压下发动起义,其领导的解放力量涵盖农民、黑奴、印第安人等多阶层群体。借西班牙被拿破仑战争削弱之机,起义者号召“推翻暴政、联合美洲”,但独立运动结束后,拉美多数地区未形成统一宪法,陷入军事独裁统治。
——据[委内瑞拉]萨尔西多·巴斯蒂多斯《玻利瓦尔与拉丁美洲解放》
材料三 拉丁美洲各国在巩固自己的独立和发展自己的国际地位的斗争中,不但竭力争取美国的合作,而且也富于策略性地利用门罗宣言中针对欧洲旧殖民势力的某些原则。但是这和门罗主义的本旨不能混为一谈,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据罗荣渠《门罗主义的起源与实质》
(1)结合材料一、二,概述两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差异。
(2)指出材料三中门罗主义的“本旨”,并说明美国独立与拉美革命的关系。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的三个“公式”
在创立和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成果可以概括为三个“公式”:
什么是社会主义 成果 内容
马恩的公式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生产的计划调节+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人的全面发展
列宁的公式 社会主义=总和=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
斯大林的公式 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无产阶级专政+一元化意识形态
——据曹普《从社会主义的三个“公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社会主义公式的变与不变”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三、综合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呛的贸易史
内容提要胡椒就像一块大磁铁,吸引着全世界驶向胡椒的产地:印度。采购胡椒的欧洲人与众不同,他们想要控制胡椒贸易,这意味着必须控制印度、马海港城市的供货商。胡椒在植物界的地位,犹如引起特洛伊战争的美女海伦,有众多船只为了胡椒而起航。一颗小小香料,却把欧洲拖出发展缓慢的中世纪,带进国际化的印度洋贸易网。 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为寻找辛辣的香料,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海上贸易路线;为控制香料贸易,英国与荷兰两家东印度公司相继成立,在亚洲的几乎每一处港口展开竞争。荷兰人把鸦片当作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生产胡椒的货款,也催生了祸害匪浅的鸦片贸易。所以伏尔泰说,自1500年后,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没有“未染血的”。较晚加入竞争的美国,靠胡椒贸易的利润充实了国库。 围绕小小胡椒,一部纷繁贸易史就此展开。
——据[英]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1)“胡椒的全球史”被概括为“财富、冒险与殖民”,如何理解这三个关键词与胡椒贸易的关系?
(2)说明材料反映了近代贸易史的哪些情况。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A B A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B D C
16.(1)功能:定位事件;解释历史;评价历史。帝国:罗马帝国、汉帝国、贵霜帝国、安息帝国。
(2)途径:贸易往来、战争与征服、宗教传播等。举例:a.汉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向西域输出丝绸、铁器等手工业品,同时引入葡萄、苜蓿等作物;b.罗马帝国对地中海地区的征服,使希腊文化与罗马文明融合并传播至北非、西欧。
17.(1)差异:
矛盾根源不同,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税收争议,本质是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拉美是西班牙殖民当局的军事镇压与经济剥削,引发了针对殖民统治的反抗。
理论基础不同,北美明确追求政治诉求,将启蒙思想系统化转化为政治实践;拉美借 “推翻暴政、联合美洲” 的口号动员群众,缺乏统一的宪政理论指导。
领导力量不同,以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为主体,形成统一的领导集团;拉美由玻利瓦尔等土生白人精英领导,联合农民、黑奴、印第安人等多阶层,但缺乏阶级凝聚力。
革命结果不同,北美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清除殖民障碍,形成统一民族国家;拉美多数地区独立后未制定统一宪法,陷入军事独裁统治(考迪罗主义),未完成社会经济改革。
(2)本旨:
门罗主义本质是美国试图将拉美纳入势力范围,称霸美洲。
美国独立与拉美革命的关系: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拉美提供了 “民族自决” 的实践范例,推动了拉美民族革命的发展;美国独立后提出的门罗主义,强化了对拉美的经济掠夺与政治干预,破坏了其民族革命成果。
18.示例:
社会主义公式的变与不变
社会主义“公式”的演变,折射出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不变”的是核心目标。马克思提出公有制、人的解放等本质追求,而后无论是列宁还是斯大林都对此进行了继承;“变”的是实现路径。列宁在苏俄实践中强调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成果,实行新经济政策,创造性地提出“嫁接公式”;斯大林则建立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虽强化工业实力,却使计划经济形式逐步僵化。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一度成为社会主义的“样板”,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成败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历程表明社会主义并非静态教条,而是动态发展的探索。列宁的灵活实践与斯大林的固化模式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必须立足国情、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继承“不变”本质、创新“变”的路径的典范,推动社会主义理论在现实中焕发新生。
19.(1)财富是根本动因;冒险为胡椒贸易开辟道路;殖民统治是胡椒贸易的保障。
(2)欧美国家主导了近代贸易,并带来了资本的大量积累;近代贸易背后充斥着针对亚非拉地区的暴力与掠夺;与新航路开辟密切相关,推动着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推动全球文明交往;商业经营方式、商业格局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