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假说内容之一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B.“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不属于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结果出现两种表型比例为1:1的现象,属于演绎推理D.“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F1均为高茎”属于实验验证2.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取果蝇(2n=8)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甲箭头所示;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该细胞中有4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则可判断该果蝇为雄性B.图甲中荧光点从①向②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行为是同源染色体联会C.荧光点移动到③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荧光点移动到④时着丝粒分裂D.图甲所示染色体变化处于图乙的cd段,图乙cd段时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3.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伴X隐性遗传病,该病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Ⅱ-1的母亲不一定是患者 B.Ⅱ-3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2C.Ⅲ-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 D.Ⅲ-3和正常男性婚配生下的子女一定不患病4.下列有关摩尔根研究果蝇眼色遗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等人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F1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白眼=3:1,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C.摩尔根通过研究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摩尔根提出的假说是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5.脆性X综合征与X染色体上的FMRI基因有关。FMRI基因不编码蛋白质区域的CGG序列重复次数呈现多态性,正常时重复次数少于55,当重复次数为55~200时不致病,而当重复次数多于200时可致病。男性的FMRI传递给下一代时,重复次数不变或减少;女性的FMRI传递给下一代时,重复次数增加,可能生出患病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脆性X综合征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属于表观遗传B.女性的FMRI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以后可能传递给她的儿子C.男性的FMRI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以后只能传递给他的女儿D.检测女性FMRI基因中的CGG重复次数可推断后代是否患病6.科学探索过程中闪烁着科学方法的光芒,艾弗里及其同事采用加减法控制变量设计实验。如图是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某种酶的目的是破坏提取物中的某一种物质,利用酶的专一性B.若用酯酶或RNA酶处理提取物,结果2中含有R型和S型菌落C.结果1含有S型肺炎链球菌是由于提取物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D.结果1含有S型肺炎链球菌的根本原因是R型细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某双链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需要解旋酶的催化B.DNA复制需DNA聚合酶参与,可多起点同时进行半保留双向复制C.若该DNA分子含m个碱基对、n个A,连续复制3次,则需胞嘧啶7(m-n)个D.受精卵核DNA均被32P标记后,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2次,细胞中无32P/32P-DNA8.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分离定律的材料B.甲、乙个体减数分裂时可恰当揭示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C.丁个体测交子代会出现比例为1:1:1:1的四种表现型D.用丙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3:1:3:19.如下是以概念图的方式表示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10.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遗传中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表观遗传中生物体的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C.DNA甲基化可以促进DNA的转录D.表观遗传一定可以遗传给后代11.下图表示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多个基因也可影响同一个性状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若G、H基因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朱红眼性状,则G和H是一对等位基因D.性状A~K不一定在同一个体中都能表现1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B.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均会导致基因突变D.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13.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胞兄妹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B.小麦根尖细胞通常能发生基因突变而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和新的性状组合类型D.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也不存在基因重组14.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目变异不只发生于真核生物B.三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D.染色体上某基因内部缺失了部分碱基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1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与原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d表示地理隔离,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6.某地区(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性),色盲基因携带者占5%,则该区域的色盲基因频率为( )A.7% B.6% C.10% D.17/300二、解答题17.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之一。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研究发现,miRNA-122在人体感染HBV时将对其在体内的增殖过程起到调节作用。图1表示HBV增殖过程受miRNA-122调节的相关机制,其中Ⅰ、Ⅱ表示过程,甲、乙表示结构或物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HBV是一种DNA病毒,增殖时所需的原料有 。图1中的过程Ⅰ、Ⅱ分别对应图2中的过程 (用图2中字母表示)。若Ⅱ过程合成的蛋白质由60个氨基酸构成,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至少含 个碱基对(不考虑终止密码子)。(2)miRNA-122是过程Ⅰ的产物,该过程由 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该酶的作用是催化 键的形成。过程Ⅱ需要 种RNA同时参与。图1中结构甲在乙上 (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移动,直至遇到 时开始翻译。(3)miRNA-122可通过与DNA聚合酶mRNA结合的方式 (填“抑制”或“促进”或“不影响”)该基因的表达。两者能够结合说明在相应的区域遵循了 原则。18.黑麦(2n=14)有高秆(A)和矮秆(a)、抗病(B)和不抗病(b)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图表示用不同方法进行的育种操作设计思路。请回答问题:(1)利用⑥过程获得高秆抗病黑麦新品种的原理是 ,在育种时常用射线照射甲品种的 以提高突变频率。(2)通过①②③过程获得高秆抗病黑麦新品种的原理是 ;通过 (填写图中序号)过程获得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3)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其作用是 ;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的处理方法还有 。19.“人间四月天,灵丘看桃花”。桃花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其遗传机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遗传机制表明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2)实验人员选择一株开红花的甲和一株开白花的乙杂交,子代中白花:红花:紫花=2:1:1,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 ;杂交结果能否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3)实验人员选择一株开紫花的丙和一株开白花的丁杂交,子代中白花:红花:紫花=2:1:1,如果让丙自交,后代的性状表型及比例为 。(4)桃花在生长过程中易感染病菌,从而影响桃花的品质。科研人员将取自某种生物的一个抗病基因M插入桃花丙细胞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运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得到了一株抗病桃花戊。戊自交,子代中开紫花和红花的桃花都抗病,开白花的桃花都不抗病。请据此推测,抗病基因插入的染色体是 。20.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Z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合 A不存在,不管B存在与否(aaZ-Z-或aaZ-W) A存在,B不存在(A_ZbZb或A_ZbW) A和B同时存在(A_ZBZ-或A_ZBW)羽毛颜色 白色 灰色 黑色(1)黑鸟的基因型有 种,两对等位基因 (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 ,雌鸟的羽色是 。(3)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 ,父本的基因型为 ,其中黑色羽毛的子代所占比例为 。三、实验题21.酶的化学成分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也有极少数由蛋白质和RNA共同构成的。存在于染色体端粒上的端粒酶在癌细胞中很活跃,从而赋予癌细胞复制的永生性,研究端粒酶的性质和成分显得很重要,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端粒酶的化学成分。(1)实验思路:甲组: ,培养一段时间后,在癌细胞的染色体端粒上获取端粒酶,并监测其放射性。乙组:将癌细胞培养在含有32P的(核苷酸)培养基中, ,在癌细胞的染色体端粒上获取端粒酶,并监测其放射性。(2)实验结果及结论:①若甲组有放射性,乙组无放射性,则 。②若 ,则端粒酶由RNA组成。③若 ,则端粒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A C C D A A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D C A D17.(1) 四种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b、c 180(2) RNA 聚合 磷酸二酯 三 从左向右 起始密码子(3) 抑制 碱基互补配对18.(1) 基因突变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2) 基因重组 ①④⑤ 染色体变异(3) ⑤⑦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低温处理19.(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 Rrpp rrPp 不能 两对基因不论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亲本杂交,子代都会出现白花:红花:紫花 = 2 : 1 : 1的分离比(3)紫花:红花:白花 = 9 : 3 : 4(4)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20.(1) 6 是(2) 黑色 灰色(3) AaZbW AaZBZb21.(1) 将癌细胞培养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 培养相同的一段时间后(2) 端粒酶由蛋白质组成 甲组无放射性,乙组有放射性 甲组和乙组都有放射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