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8.2.2《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8.2.2《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8.2.2《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课题 8.2.2《养成亲社会行为》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道德修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道德品质。健全人格:理解亲社会行为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责任意识:主动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自觉践行亲社会行为。
重点 体会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作用;
难点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锻炼和成长。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那么,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二课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第二节 养成亲社会行为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图片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12-15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3、为什么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4、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5、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三、师生合作探究(一) 养成亲社会行为01探究一:生活观察 探究二:播放视频《微视频丨“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①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②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随着时代发展,青少年暑期志愿服务的项目在变,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始终熠熠生辉。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探究三:知识探究什么是亲社会行为?点拨: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探究四:知识探究(二) 养成亲社会行为02探究一:播放视频《以“青春之我”传承红色精神》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①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如今,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已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②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多次点赞青年志愿者,并对青年提出殷切希望。③通过参与志愿服务,青少年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人群和文化,拓展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志愿服务也是培养青少年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力的重要途径。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青少年能够收获成就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探究二:探究分享探究三:知识探究为什么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点拨: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探究四:名言探究探究五:知识归纳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点拨: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a.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b.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三) 养成亲社会行为03探究一:播放视频《珍爱地球,守护家园:青少年“零碳”在行动》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①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我们的能源 我们的地球”。今年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②我们要树立能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从身边点滴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努力成为守护地球家园的小卫士。③愿每一份对能源的珍视,对地球的守护,都能化作日常的节约之举、环保之行。让我们携手用青春的力量,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探究二:探究分享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点拨:①通过义务植树、社区劳动、环保宣传等活动,主动融入社会。例如参与社区治理时,遵守规则并帮助他人,既能促进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也能在实践中理解社会规范。 ②在活动中关注他人需求,例如研学旅行中主动帮助同伴携带行李或分享食物,通过具体行动体会助人带来的愉悦感。③理解"不以善小而不为"的内涵,将帮助他人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例如参与环保宣传时,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污染现状,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探究三:名言探究探究四:阅读感悟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①当代中国青年要在青春的赛道上超越自我,主动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成长为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②当代中国青年要谨记自身使命,沿着党和人民指引的方向,跑出新时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探究五:知识探究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点拨: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阅读材料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阅读材料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阅读材料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归纳问题学生结合材料讨论回答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学生结合材料讨论回答问题。学生结合材料讨论回答问题。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学生结合课本讨论回答问题。
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明白了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懂得了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通过积极主动养成亲社会行为。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

2.2养成亲社会行为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第2课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新课导入
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锻炼和成长。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那么,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习目标
道德修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理解亲社会行为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责任意识:主动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自觉践行亲社会行为。
教学重点:体会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2-15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3、为什么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4、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5、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堂探究
01
生活观察
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我赞同后面3位同学的观点.
①节能降碳可以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②提升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修养,促进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③青少年应该关心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
视频探究
微视频丨“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
①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②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随着时代发展,青少年暑期志愿服务的项目在变,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始终熠熠生辉。
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视频探究
知识探究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知识探究
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 会行为。
02
课堂探究
视频探究
以“青春之我”传承红色精神
①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如今,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已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②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多次点赞青年志愿者,并对青年提出殷切希望。
③通过参与志愿服务,青少年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人群和文化,拓展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志愿服务也是培养青少年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力的重要途径。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青少年能够收获成就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视频探究
探究分享
参加了帮助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社会实践活动。
虽然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给老人带来了温暖,获得了成就感,促进了社会和谐。
结合自己参加的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知识探究
为什么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名言探究
给我们什么启示
释义:那些喜欢群聚 而厌恶自己一个人待着的 人,彼此之间相互扶持、相 互帮助,才是真正发自内 心的快乐 。
①人是属于社会的,我们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我们还要尽量地回归社会,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养成各种亲社会的行为,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②启示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a.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b.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知识归纳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03
课堂探究
视频探究
珍爱地球,守护家园:青少年“零碳”在行动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视频探究
①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我们的能源 我们的地球”。今年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②我们要树立能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从身边点滴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努力成为守护地球家园的小卫士。
③愿每一份对能源的珍视,对地球的守护,都能化作日常的节约之举、环保之行。让我们携手用青春的力量,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
探究分享
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通过义务植树、社区劳动、环保宣传等活动,主动融入社会。例如参与社区治理时,遵守规则并帮助他人,既能促进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也能在实践中理解社会规范。
②在活动中关注他人需求,例如研学旅行中主动帮助同伴携带行李或分享食物,通过具体行动体会助人带来的愉悦感。
③理解"不以善小而不为"的内涵,将帮助他人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例如参与环保宣传时,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污染现状,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名言探究
学生应积极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不断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现实社会,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应用到实践当中,体现自己所学的价值
释义:上联“声声入耳”倡导以开放态度接纳自然与社会信息,暗示读书不应脱离现实。下联“事事关心”则呼应这种理念,鼓励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体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
这副对联强调读书人应兼顾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既需专注学业,也要心系家国大事。
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感悟
①当代中国青年要在青春的赛道上超越自我,主动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成长为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
②当代中国青年要谨记自身使命,沿着党和人民指引的方向,跑出新时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知识探究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堂练习
1、我州在2025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活动中,组织师生在学校、社区等地开展“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志愿者服务活动。活动旨在( )
①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③引导学生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
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积累更多考试技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2、2025年4月,自贡市第二十八中学校组织同学们走进成都建川博物馆和融创乐园进行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活动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让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活动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这说明开展研学活动有利于( )
①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②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历练中不断成长、成熟
③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④让学生个人梦想在新时代研学旅行中完美绽放,收获别样的风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课堂练习
3、一段“小松果”红领巾讲解员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点赞量突破10万。视频中的小讲解员吴同学,是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的一名“小松果”讲解员。她利用假期休息时间,从事志愿讲解工作100多场,服务时长达300多小时,服务观众3000余人次。这说明她( )
①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主动塑造健康人格
③为人谦逊,待人宽厚,不争抢荣誉、利益
④热心交往,严守纪律,做时间的小主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练习
4、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在生动鲜活的社会 课堂中学习、成长的过程。小何打算以“养成亲社会行为”为 主题制作微视频并在网络播放。以下素材适合选用的有( )
①在熊猫基地参观时私自投喂食物
②以志愿服务的名义强行推销产品
③周末到南京博物院做讲解志愿者
④去敬老院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板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青少年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作业布置
【体验成长】
中学生明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以下是他们近期开展的几项活动:
活动一 探访老人。在社工的带领下探访老人,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陪老人聊天等。
活动二 清洁社区卫生。在社工的组织下一起在社区公园内捡矿泉水瓶等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三 心系大山。发起“衣旧情深”捐赠活动,凑得衣物3千余件,温暖了大山里的孩子。
(1)结合材料,从“在社会中成长”的角度谈谈中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
(2)向志愿者们学习,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参考答案
(1)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有利于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传递正能量。
(2)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32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2《养成亲社会行为》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安排同学们前往附近的养老院参与敬老活动。在活动中,有的同学为老人们献上了精彩的表演,有的同学协助老人们进行日常洗漱,还有的同学与老人们进行温馨的交流。学校组织这项活动旨在倡导学生( )
A.传承美好家风,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B.投身社会实践,掌握劳动技能
C.发挥个人才华,彰显自身风采
D.融入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2.某市“邻里守望 青年志愿者进社区”主题活动期间,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健康义诊、法律咨询、反诈宣传等志愿服务。参加志愿服务有助于我们青少年( )
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提高社区服务质量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4年9月,济南市市中区部分中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素质教育基地拓展体验活动,学生们围绕“生命铸魂、科技起航、天下泉城、社会生活”四大领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此举措( )
①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②减少在校学习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③促进学生发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帮助所有学生找到朋友,避免结交网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走进大自然,拥抱社会大课堂。杭州市各中小学开展春假研学,在“游”的基础上,开展春耕播种、自主野炊、公益净山等活动,这有利于( )
①增强劳动观念,促进全面发展 ②提升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③取代学校学习,减轻作业负担
④关注了解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一支由“居委会+中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反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居民的防诈骗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中学生志愿者的行为( )
A.有利于增强自我防范,确保网络健康化
B.有助于服务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C.能够推广安全教育,杜绝居民遭遇诈骗
D.能够影响他人,共建文明有礼社会风尚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同学的做法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丽丽周末在家观看喜欢的红色经典电影
B.菲菲考试时通过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情绪
C.鹏鹏在假期参加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D.伟伟总是能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意见
7.“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认真学习考上好大学,将来挣大钱过富人生活 ②到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③十字路口看到老人,不由分说,立即热情搀扶至马路对面 ④寒假晓东和好朋友组织“墨缘 大手拉小手”的公益活动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8.2024年的国庆节,中学生小华过得非常充实。10月1日至2日他随父母去乡下帮爷爷奶奶收玉米,体会农村劳动的苦与乐。10月3日至4日他和同学一起参观了孔繁森纪念馆,被孔繁森的动人事迹深深震撼。5日他参加社区“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文明的重要性。七天的假期让小华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从小华的国庆假期活动中可以感悟出( )
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我们要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积极融入社会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4年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简阳市共青团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街道、走上交通路口,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志愿者的行为( )
①有助于在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履行了法定义务,获得了社会赞誉 ③有助于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④承担了社会责任,获得了物质回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学校定期组织劳动体验、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这可以帮助我们( )
①学会合作共享,增强劳动观念 ②丰富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发展 ③走进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1.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就要( )
①对他人的事不必关心 ②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③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④主动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等亲社会行为。这有利于青少年( )
①追求时尚 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塑造健康的人格 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某中学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爱心义卖活动。将学校种植基地的果蔬进行采摘、加工,制成果茶或水果罐头等,在市场指定摊位义卖,这些美食很快成了热销货。这一活动( )
①能提高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②有利于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做完美的自己 ③有利于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④有利于学生感受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小强为方便使用私自将共享单车搬进自家楼道 ②小惠得了甲流就医时自觉戴好口罩 ③小芳利用周末时间到博物馆做志愿讲解员 ④小轩因上网课懈怠而不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湘潭市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景观,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产业。目前,该市确立63家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打造“研学+红色”“研学+营地”“研学+农业”“研学+非遗”等研学游产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
①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②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需要 ③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民生热点,审议通过了多项惠民政策。某校积极响应号召,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开展"两会精神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培养亲社会行为。
问题:
(1)列举两种你了解本次全国两会精神的具体途径。
(2)该校为何要利用周末开展此类社会实践活动?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践行亲社会行为?
21. 【出色的人生答卷——亲近社会践行者】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校部分学生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学校附近的街头,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带上“文明劝导员”袖章,在马路边,红绿灯口,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穿马路、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志愿者们还手拿塑料袋,边走边捡拾垃圾,他们文明有礼的劝导,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感染着行人并收获了大家的微笑与点赞。
(1)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向志愿者学习,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对于青少年自身成长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B 6.C 7.B 8.B 9.A 10.C
11.A 12.C 13.C 14.B 15.B
16.(1)通过观看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查阅《人民日报》两会专刊、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政协"活动、浏览中国政府网政策解读栏目等方式了解。
(2)①青少年处于社会化关键期,通过实践能直观感受民生政策,增强制度认同;②参与社区政策宣传能培养公共参与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③将两会精神与社区服务结合,有助于塑造"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实现知行合一。
(3)①主动研究两会提案,如关注达州乡村振兴议题;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宣传医保改革等惠民政策;③组织“小记者进社区”活动,调研民生政策落实效果;④通过社会实践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7. (1)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2) ①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