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第四单元检测卷《毫米、分米和千米》(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数学苏教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三年级同学正常步行一千米,大约需要( )。A.5分钟 B.20分钟 C.3小时2.小丽的身高是120厘米,爸爸比小丽高60( )。A.厘米 B.分米 C.米3.下列物品中,高度大约是7分米的是( )。A.一瓶矿泉水 B.一张课桌 C.一台大冰箱 D.一个纸杯4.要计量从兰溪到杭州的路程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A.米 B.分米 C.千米5.海口、三亚两地相距大约280千米,李老师从海口到三亚用了1小时27分,他选择的出行方式是( )。A.骑自行车 B.乘大巴车 C.乘动车6.10枚1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2厘米。照这样计算,十万枚1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A.200米 B.20米 C.2米7.适合用米尺进行测量的是( )。A.数学书封面的长 B.教室门的高度 C.铅笔的长8.跳远比赛中,龙龙跳了2.3米,天天跳了18分米,聪聪跳了2米2分米,他们当中( )跳得最远。A.龙龙 B.天天 C.聪聪9.如下图,书架上最多能放( )本这样的书。A.30 B.8 C.9二、填空题10.在括号里填上“>”“<”或“=”。36千米( )3千米600米 1小时( )100分钟4吨60千克( )4500千克 3分米9厘米( )39厘米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南京长江大桥约长7000( )。(2)小明身高120( )。(3)小汽车的速度每小时120( )。(4)鲸鱼体重20( )。12.一张硬纸厚1毫米,把它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共对折3次。现在厚( )毫米。三、判断题13.所有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理由:14.一支粉笔长80毫米。( )15.5000米+7000米=12千米。( )16.爸爸的身高是1.70米,表示爸爸的身高是1米70分米。( )17.小明和小亮周末去跑步,小明跑了450米,小亮跑了550米,他俩一共跑了1千米。( )18.一本书厚22毫米,9本同样的书叠在一起,大约厚180厘米。( )四、计算题19.直接写得数。20×50= 28×5= 3×7+4=3×27= 6×150= 25×7=五、作图题20.画一条比1分米长5毫米的线段,并标出长度。 六、解答题21.奉化卧渡桥文化资料卡:奉化卧渡桥位于奉化区萧王庙街道袁家岙村,建于1759年,上世纪20年代重修。桥长24米,宽64分米,桥上建屋,为单孔木梁廊桥,是宁波发现的唯一叠梁拱桥。叠梁拱桥:桥拱不用一个桥墩,不用一颗钉铆,以多根梁木巧妙别压穿插,搭接而成为拱形结构,为中国所独有。请根据以上信息自主选择问题并解答。(1)沿着奉化卧渡桥漫步5个来回,共走了( )米;再走( )米,就是1千米。(2)请看示意图2,从袁家岙村到溪口风景区的路程长14千米,比溪口到五龙潭的路程近6千米。①从溪口风景区到五龙潭的路程有多少千米?②小林爸爸开车从袁家岙村经溪口风景区到五龙潭,总路程是多少千米?(3)小林在爸爸车上看到有一支自行车队从袁家岙村往五龙潭风景区方向骑去。假设自行车队5分钟能骑行1千米。①照这样计算,自行车队30分钟能骑行多少千米?②从袁家岙村到五龙潭风景区的路程长31千米,请在图2中用“△”标出45分钟后自行车队的大概位置。22.将纸与纸用双面胶粘贴住,粘贴一处需要双面胶35毫米,一共粘贴8处。30厘米的双面胶够用吗?23.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张长9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剪多少张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彩纸?24.一辆汽车车轮半径为0.25米,汽车行驶到1.57千米时,车轮大约转了几圈?《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第四单元检测卷《毫米、分米和千米》(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数学苏教版》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B A B C C A B A B1.B【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和长度的认识,可知一个人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5到25分钟,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三年级同学正常步行一千米,大约需要20分钟。故答案为:B2.A【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小朋友的一拃大约是1分米;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二年级学生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由此解答。【详解】A.60厘米符合爸爸比小丽高的高度;B.60分米大约是2层楼的高度,不符合题意;C.60米大约是30层楼的高度,不符合题意;则小丽的身高是120厘米,爸爸比小丽高60厘米。故答案为:A3.B【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即可;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A.一瓶矿泉水高度大约是2分米;B.一张课桌高度大约是7分米;C.一台大冰箱高度大约是18分米;D.一个纸杯高度大约是1分米。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4.C【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二年级学生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二年级小学生的一拃大约是1分米;测量较远的距离,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大约是公交车两站路的路程;由此解答。【详解】A.米适合测量教室的长度,树的高度等,不符合题意;B.分米适合测量桌子的长度,椅子的高度等,不符合题意;C.千米适合测量城市间的距离,公路的长度等,符合题意。则要计量从兰溪到杭州的路程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故答案为:C5.C【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认识可知,一辆自行车一小时大约行驶15千米,一辆大巴车一小时大约行驶100千米,一列高速动车一小时大约行驶250千米,再看哪种交通工具1小时27分行驶的路程接近280千米。【详解】A.骑自行车1小时27分大约行驶20千米,比280千米少的多;B.乘大巴车1小时27分大约行驶150千米,比280千米少的多;C.乘高速动车1小时27分大约行驶300千米,接近280千米。故答案为:C6.A【分析】根据题意,先将十万改写成整数:100000,然后求出100000里面有几个10,高度就有几个2厘米,再换算成米数即可,据此解答。【详解】10个10000是100000,即100000里有10000个10。10000×2=20000(厘米)20000厘米=200米故答案为:A7.B【分析】数学书封面的长和铅笔的长属于比较短,使用厘米尺或直尺即可测量。教室门的高度属于比较长,使用米尺更为合适。据此解决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A.“数学书封面的长”适合用厘米尺进行测量;B.“教室门的高度”适合用米尺进行测量;C.“铅笔的长”适合用厘米尺进行测量;故答案为:B8.A【分析】根据题意,明确长度单位间的进率,1米=10分米,先把单位换算成米,18分米=1.8米,2米2分米=2米+0.2米=2.2米,再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比较出最大的数,就是跳的最远的。以此答题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米=10分米18分米=1.8米2米2分米=2米+0.2米=2.2米2.3米>2.2米>1.8米2.3米>2米2分米>18分米跳远比赛中,龙龙跳了2.3米,天天跳了18分米,聪聪跳了2米2分米,他们当中龙龙跳得最远。故答案为:A9.B【分析】根据题意,用书架的长度除以每本书的厚度,商就是最多能放书的数量,根据1分米=10厘米统一单位再计算。【详解】5分米=50厘米50÷6=8(本)……2(厘米)则书架上最多能放8本这样的书。故答案为:B10. > < < =【分析】根据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小时和分钟之间的进率为60,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为1000,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为10,高级单位转换成低级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再根据整数的大小比较,据此解答即可。【详解】36千米=36×1000=36000米3千米600米=3×1000+600=3600米36千米>3千米600米1小时=60分钟1小时<100分钟4吨60千克=4×1000+60=4060千克4吨60千克<4500千克3分米9厘米=3×10+9=39厘米3分米9厘米=39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千米和米以及分米和厘米、时间单位小时和分钟、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与换算,解题关键在于弄清楚各单位之间的进率。11.(1)米/m(2)厘米/cm(3)千米/km(4)吨/t【分析】(1)南京长江大桥非常长,这里的数据是7000,选择米作单位。(2)身高用长度单位,数据是120,用厘米作单位。(3)小汽车的速度是相对非常快的,数据是120,选择千米作单位。(4)鲸鱼的体型非常的大,这里的数据是20,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详解】(1)南京长江大桥约长7000米。(2)小明身高120厘米。(3)小汽车的速度每小时120千米。(4)鲸鱼体重20吨【点睛】考查学生对所学单位大小的理解。12.8【分析】对折1次变成2层,对折2次变成:2×2=4层,对折3次变成:2×4=8层,所以总厚度为8张纸的厚度,即8毫米。【详解】2×2×2=4×2=8(毫米)一张硬纸厚1毫米,把它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共对折3次。现在厚(8)毫米。13.×【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据此解答即可。【详解】长度单位中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或1000;因为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它们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千米和米也是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它们的进率是1000;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支粉笔长度用“毫米”作单位。据此判断。【详解】一支粉笔长80毫米,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15.√【分析】1千米=1000米,据此将5000米和7000米换算成千米,再进行计算。【详解】5000米+7000米=5千米+7千米=12千米。故答案为:√16.×【分析】根据1米=10分米,所以0.7米=7分米,也就是1.70米=1米+7分米,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知:1.70米=1米+0.7米=1米+7分米所以爸爸的身高是1.70米,表示爸爸的身高是1米7分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7.√【分析】把俩人跑的路程相加,再根据1千米=1000米换算单位比较大小即可。【详解】450+550=1000(米)1000米=1千米他俩一共跑了1千米,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加法的意义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8.×【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本书的厚度×9=9本同样的书叠在一起的厚度,依此列式并采用估算法计算,最后根据“10毫米=1厘米”将单位化成厘米即可,依此解答。【详解】22毫米接近20毫米22×9≈180(毫米)180毫米=18厘米一本书厚22毫米,9本同样的书叠在一起,大约厚18厘米。故答案为:×【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以及应掌握毫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19.1000;140;25;81;900;175;【解析】略20.见详解【分析】线段的画法:先点一个点,然后用尺子的0刻度对准这个点,接着找到要画的刻度并点上一个点,最后把两个点连起来,标明长度即可。直尺上1大格是1厘米,1小格是1毫米。1分米=10厘米,也就是画10厘米5毫米的线段。【详解】由分析作图如下:21.(1)240;760(2)①20千米;②34千米(3)①6千米;②见详解(选择的问题不唯一)【分析】(1)一个来回是两个桥长,用桥长乘2再乘5即可算出5个来回共走了多少米;1千米=1000米,用减法计算出再走的米数;(2)①用袁家岙村到溪口风景区的路程加上6千米,即可计算出溪口风景区到五龙潭的路程;②将袁家岙村到溪口风景区的路程加上溪口风景区到五龙潭的路程;(3)①用除法即可求出自行车队30分钟能骑行多少千米;②用除法求出45分钟自行车行的路程,再标出位置;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1)24×2×5=240(米),所以共走了240米;1千米=1000米,1000-240=760(米),所以再走760米,就是1千米。(2)①14+6=20(千米)答:从溪口风景区到五龙潭的路程有20千米。②14+20=34(千米)答:总路程是34千米。(3)①30÷5=6(千米)答:自行车队30分钟能骑行6千米。②45÷5=9(千米),如图:(选择的问题不唯一)【点睛】掌握千米和米的进率,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够用【分析】用粘贴一处需要双面胶的长度乘8,求出粘贴8处需要双面胶的长度,再与30厘米比较大小。1厘米=10毫米,将30厘米换算成毫升,再进行解答。【详解】35×8=280(毫米)30厘米=300毫米280毫米<300毫米,则280毫米<30厘米。答:30厘米的双面胶够用。23.390张【分析】9分米=90厘米,4分米=40厘米,用长方形彩纸的长除以正方形彩纸的边长,商为沿长可以剪多少张正方形彩纸,用长方形彩纸的宽除以正方形彩纸的边长,商为沿宽可以剪多少张正方形彩纸,然后把两个商相乘即等于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剪多少张正方形彩纸,据此即可解答。【详解】9分米=90厘米4分米=40厘米90÷3=30(张)40÷3=13(张)……1(厘米)30×13=390(张)答:最多可以剪390张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彩纸。24.1000圈【分析】已知汽车车轮的半径为0.25米,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先求出车轮的周长,也就是车轮转动一圈行驶的距离。求汽车行驶了1.57千米,车轮大约转的圈数,先根据进率“1千米=1000米”,把1.57千米换算成1570米;再用1570米除以车轮转动一圈行驶的距离即可。【详解】2×3.14×0.25=1.57(米)1.57千米=1570米1570÷1.57=1000(圈)答:车轮大约转了1000圈。【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周长公式的运用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