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2024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学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孟德尔以豌豆作实验材料,主要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成功地揭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 预测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为1:1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 已知下列实验中的相对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不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高茎豌豆:矮茎豌豆=1:1B. 抗稻瘟病水稻×易感稻瘟病水稻→子代均抗稻瘟病C. 观察某株水稻的花粉→长形花粉:圆形花粉=1:1D. 高秆小麦×高秆小麦→高秆小麦:矮秆小麦=3:13. 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遗传病中可通过染色体分析筛查出来的是(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B. 白化病C. 21三体综合征 D. 原发性高血压4. 当观察某蝗虫(2n=24)精巢中细胞内的染色体特征时,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是( )A.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B.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C. 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目为24条D. 细胞的两极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5. 摩尔根等人利用果蝇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根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的科学方法是完全归纳法B. 若白眼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不能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C. 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能够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 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杂交结果,能说明眼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6. 猫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某种猫的控制毛色的基因XO(黄色)和XB(黑色)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雌猫中XBXO表现为黑黄相间(黑色斑块和黄色斑块镶嵌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种猫的毛色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 黑色雄猫和黑色雌猫交配的子代不会出现黑黄相间的猫C. 若子代要通过毛色辨雌雄,只能选择黄色雌猫和黑色雄猫交配D. 黑黄相间表型的形成,是因为每个细胞中XB和XO都同时表达7.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所示,其中Ⅰ2和Ⅱ5均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Ⅱ2和Ⅱ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均为1/2B. Ⅱ4和Ⅱ5再生育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8C. Ⅱ2所含甲、乙两病的基因可同时来自Ⅰ1D. Ⅱ3与AaX Y结婚,子代患病概率为13/488. 在科学家揭示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B. 艾弗里的实验利用 “加法原理”,提出了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C.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才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所需要的原料和酶都来自细菌9. 某校高一年级生物研究小组模拟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部分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若将图中的细菌更换为肺炎链球菌,实验效果相同B. 若用15N标记噬菌体,a和b中都应具有高放射性C. 若用14C标记噬菌体,a和b中都应具有高放射性D. 若用32P标记细菌,仅部分子代噬菌体含有放射性10. 某嗜热菌细胞中有一个由56000个碱基对组成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该DNA分子中C和G之和所占比例为66%,其中一条链上A所占比例为20%,其部分序列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DNA分子中1个脱氧核糖连接1或2个磷酸B. 图中①②③构成一个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 该DNA分子另一条链上A所占比例为14%D. 该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高达456000种11. DNA指纹技术可用于现代刑侦领域来帮助确认身份。某刑侦人员获得了一个有4种碱基的双链DNA分子,其中胞嘧啶有m个,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为n。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1/2n-1)个B. 人体细胞中碱基的比例总是(A+G)/(T+C)=1C. DNA指纹技术的原理利用了DNA分子的稳定性D. 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也为n,且n的最大值为0.512. 下图为果蝇细胞中的DNA复制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果蝇细胞中DNA复制均发生在细胞核中B. 图中酶①是DNA聚合酶,作用时要消耗ATPC. 图中b链是子链,合成时从左向右延伸D. 复制完成后,a和c、b和d的碱基序列相同13. 某双链均被15N 标记的 DNA 分子共含有 3200 个碱基对,其中一条单链上 A:T:C:G=2:4:3:7。若将其置于含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 n 次,第 n 次复制共消耗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9600 个,则 n 为( )A 6 B. 5 C. 4 D. 314. 果蝇(2n=8)的 X 染色体上有多种基因,例如红宝石眼基因、朱红眼基因、棒状眼基因等。下列有关果蝇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三种基因都是由 4 种碱基对随机排列而成的片段B. 上述三种基因的本质区别在于核糖核苷酸的序列不同C. 朱红眼基因和其等位基因所包含的碱基总数不一定相等D. 果蝇的基因组测序需测定 4 条染色体上 DNA 的碱基序列15. 不同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生长的机制各有差异。比如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 DNA 的复制;利福平能抑制细菌 RNA 聚合酶的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霉素能阻止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肽链的合成B. 利福平能影响氢键的断裂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 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减数分裂过程的 DNA 复制D. 以上三种抗生素所抑制过程的模板和原料均相同16. 细胞中产生的信使 RNA、转运 RNA、核糖体 RNA 均会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 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时,三种 RNA 本身都会翻译为蛋白质B. 合成蛋白质时,转运 RNA 和核糖体 RNA 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 人体的不同细胞,其结构和功能有差异与信使 RNA 不同有关D. 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真核细胞中,才有可能产生上述三种 RNA17. 人的 12 号染色体上有维持细胞正常增殖所必需的 K - Ras 基因。下表是 K - Ras 基因突变前后转录和翻译产物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K - Ras 基因 转录产生的 mRNA 的部分序列 翻译产生的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突变前 5'……GGAGCUGGUGGC……3' ……甘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突变后 5'……GGAGCUUGUGGC……3' ……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A. K - Ras 基因属于原癌基因,仅在癌细胞中存在并表达B. 据表分析,转运半胱氨酸的 tRNA 上的反密码子为 ACAC. 碱基类似物可改变核酸的碱基使 K - Ras 基因发生定向突变D. 突变前基因中模板链序列为 5'……GGAGCTGGTGGC……3'18. 下图是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其中的酶分别由相应的基因控制合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乙酰乙酸的合成途径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B. 缺乏酶②会导致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而使人患尿黑酸症C. 缺乏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症状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酶⑤D. 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19. 一棵开粉色花的桃树(2n=16)的一枝条上开满白色的花朵,其原因可能是控制桃花颜色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下列有关该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可能为显性突变,白色桃花相互传粉产生的子代中有能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B. 为验证推测,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两种花瓣细胞中DNA的碱基序列C. 采用白色桃花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就可以获得能够正常生殖且纯合的白花植株D. 已知Riant基因突变可导致花瓣呈白色,则该桃树的基因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中20. 某二倍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正常(如图1)。少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做单体(如图2),多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做三体(如图3),单体和三体均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三个细胞的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数均相同B. 图1的A基因丢失会发生基因突变C. 图2单体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D. 图3可产生Aa、a、A、aa的配子21. 某同学利用低温条件诱导蒜(2n=16)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并用显微镜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温通过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 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应用清水冲洗两次再观察C. 解离之后,先漂洗,再用甲紫溶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 视野中,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为8、16、32条细胞22. 某校学习小组调查某地区的红绿色盲发病情况,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XBXB XBXb XbXb XBY XbY42320人 7360人 320人 46000人 4000人则该地区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Xb的基因频率约为( )A. 6% B. 8% C. 9% D. 12%23.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学的解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长期的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C.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 种群内随机交配,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24. 科研人员选择某昆虫种群中的黄身长翅(BbDd)和黑身残翅(bbdd)作亲本进行正反交,结果如下:黄身长翅♀×黑身残翅♂→黄身长翅: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1;黄身长翅♂×黑身残翅♀→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若选择亲本中的黄身长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黄身长翅个体所占比例为( )A. 5/12 B. 9/10 C. 7/12 D. 2/925. 家兔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C/c和D/d共同控制,其中C基因控制合成的酪氨酸氧化酶可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使皮毛呈黑色;显性基因D决定黑色素在皮毛中的分布,黑色素分散后出现灰色性状。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亲本中白色家兔的基因型为ccDD或ccddB. F2的灰色家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C. 通过测交法可以鉴定F2白色家兔的基因型D. F2的黑色家兔自由交配的子代中白色占1/9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 下图甲到丁是某二倍体动物(2n=4)生殖器官内细胞分裂时的部分示意图;图戊是该器官内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时期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2)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考虑,图乙、图丙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图丙中染色单体的数量是________条,图丁的四个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3)图戊中,a代表________,B时期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由C时期进入D时期相关数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27. 下图1为某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甲和乙表示生理过程,a - h表示相关物质,M表示核糖体;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的甲过程中,a表示_________,该过程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2)图1中完成乙过程后形成的f、g、h的序列_________(填 “相同”或“不相同”);图1的乙过程中,M沿着e移动的方向是向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3)图2中,起始密码子AUG应位于_____端;tRNA上的_________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因为密码子具有________性,甘氨酸还能由其他的tRNA转运。28. 在世代均为野生型红眼果蝇的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甲,让雄果蝇甲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作亲本交配,F1全为红眼果蝇,但从中发现了一只XXY的可育红眼雌果蝇乙。已知控制眼色的基因R/r仅位于X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1)白眼雄果蝇甲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研究发现红眼基因除了可以变为白眼基因外,也能变为杏色眼、樱红色眼和浅黄色眼等颜色的基因,这体现了该变异的特点是_________。(2)红眼雌果蝇乙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请从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角度分析,乙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答出1点即可)。(3)已知果蝇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的具体时期是_________,基因重组的实质是________。29. 两性花的番茄是重要的果蔬作物。番茄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下表是番茄进行人工异花传粉实验的结果,分析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亲本组合 子一代的表型及数量统计(株)表型 高茎紫茎 高茎绿茎 矮茎紫茎 矮茎绿茎一 高茎绿茎×矮茎紫茎 83 79 78 81二 高茎紫茎×高茎绿茎 239 0 78 0(1)组合一亲本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若只考虑茎的颜色性状,让组合一的子一代自由交配,则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2)组合二中,亲本高茎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若B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部分含b基因的花粉,某群体中Bb∶bb=2∶1,该群体自交获得的子代为高茎∶矮茎=11∶7,则“自私基因”杀死的b基因花粉的比例为_______。(3)B/b或E/e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某同学欲探究控制茎高和茎色的基因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请从表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帮助该同学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要求:预期结果需写出表型及比例)。实验思路:___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高中2024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学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孟德尔以豌豆作实验材料,主要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成功地揭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 预测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为1:1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答案】C2. 已知下列实验中的相对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不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高茎豌豆:矮茎豌豆=1:1B. 抗稻瘟病水稻×易感稻瘟病水稻→子代均抗稻瘟病C. 观察某株水稻的花粉→长形花粉:圆形花粉=1:1D. 高秆小麦×高秆小麦→高秆小麦:矮秆小麦=3:1【答案】B3. 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遗传病中可通过染色体分析筛查出来的是(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B. 白化病C. 21三体综合征 D. 原发性高血压【答案】C4. 当观察某蝗虫(2n=24)精巢中细胞内的染色体特征时,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是( )A.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B.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C. 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目为24条D. 细胞的两极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答案】B5. 摩尔根等人利用果蝇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根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的科学方法是完全归纳法B. 若白眼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不能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C. 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能够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 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杂交结果,能说明眼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D6. 猫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某种猫的控制毛色的基因XO(黄色)和XB(黑色)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雌猫中XBXO表现为黑黄相间(黑色斑块和黄色斑块镶嵌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种猫的毛色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 黑色雄猫和黑色雌猫交配的子代不会出现黑黄相间的猫C. 若子代要通过毛色辨雌雄,只能选择黄色雌猫和黑色雄猫交配D. 黑黄相间表型的形成,是因为每个细胞中XB和XO都同时表达【答案】B7.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所示,其中Ⅰ2和Ⅱ5均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Ⅱ2和Ⅱ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均为1/2B. Ⅱ4和Ⅱ5再生育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8C. Ⅱ2所含甲、乙两病的基因可同时来自Ⅰ1D. Ⅱ3与AaX Y结婚,子代患病概率为13/48【答案】B8. 在科学家揭示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B. 艾弗里的实验利用 “加法原理”,提出了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C.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才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所需要的原料和酶都来自细菌【答案】D9. 某校高一年级生物研究小组模拟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部分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若将图中的细菌更换为肺炎链球菌,实验效果相同B. 若用15N标记噬菌体,a和b中都应具有高放射性C. 若用14C标记噬菌体,a和b中都应具有高放射性D. 若用32P标记细菌,仅部分子代噬菌体含有放射性【答案】C10. 某嗜热菌细胞中有一个由56000个碱基对组成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该DNA分子中C和G之和所占比例为66%,其中一条链上A所占比例为20%,其部分序列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DNA分子中1个脱氧核糖连接1或2个磷酸B. 图中①②③构成一个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 该DNA分子另一条链上A所占比例为14%D. 该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高达456000种【答案】C11. DNA指纹技术可用于现代刑侦领域来帮助确认身份。某刑侦人员获得了一个有4种碱基的双链DNA分子,其中胞嘧啶有m个,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为n。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1/2n-1)个B. 人体细胞中碱基的比例总是(A+G)/(T+C)=1C. DNA指纹技术的原理利用了DNA分子的稳定性D. 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也为n,且n的最大值为0.5【答案】A12. 下图为果蝇细胞中的DNA复制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果蝇细胞中DNA复制均发生在细胞核中B. 图中酶①是DNA聚合酶,作用时要消耗ATPC. 图中b链是子链,合成时从左向右延伸D. 复制完成后,a和c、b和d的碱基序列相同【答案】D13. 某双链均被15N 标记的 DNA 分子共含有 3200 个碱基对,其中一条单链上 A:T:C:G=2:4:3:7。若将其置于含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 n 次,第 n 次复制共消耗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9600 个,则 n 为( )A 6 B. 5 C. 4 D. 3【答案】C14. 果蝇(2n=8)的 X 染色体上有多种基因,例如红宝石眼基因、朱红眼基因、棒状眼基因等。下列有关果蝇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三种基因都是由 4 种碱基对随机排列而成的片段B. 上述三种基因的本质区别在于核糖核苷酸的序列不同C. 朱红眼基因和其等位基因所包含的碱基总数不一定相等D. 果蝇的基因组测序需测定 4 条染色体上 DNA 的碱基序列【答案】C15. 不同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生长的机制各有差异。比如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 DNA 的复制;利福平能抑制细菌 RNA 聚合酶的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霉素能阻止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肽链的合成B. 利福平能影响氢键的断裂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 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减数分裂过程的 DNA 复制D. 以上三种抗生素所抑制过程的模板和原料均相同【答案】B16. 细胞中产生的信使 RNA、转运 RNA、核糖体 RNA 均会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 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时,三种 RNA 本身都会翻译为蛋白质B. 合成蛋白质时,转运 RNA 和核糖体 RNA 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 人体的不同细胞,其结构和功能有差异与信使 RNA 不同有关D. 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真核细胞中,才有可能产生上述三种 RNA【答案】C17. 人的 12 号染色体上有维持细胞正常增殖所必需的 K - Ras 基因。下表是 K - Ras 基因突变前后转录和翻译产物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K - Ras 基因 转录产生的 mRNA 的部分序列 翻译产生的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突变前 5'……GGAGCUGGUGGC……3' ……甘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突变后 5'……GGAGCUUGUGGC……3' ……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A. K - Ras 基因属于原癌基因,仅在癌细胞中存在并表达B. 据表分析,转运半胱氨酸的 tRNA 上的反密码子为 ACAC. 碱基类似物可改变核酸的碱基使 K - Ras 基因发生定向突变D. 突变前基因中模板链序列为 5'……GGAGCTGGTGGC……3'【答案】B18. 下图是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其中的酶分别由相应的基因控制合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乙酰乙酸的合成途径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B. 缺乏酶②会导致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而使人患尿黑酸症C. 缺乏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症状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酶⑤D. 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答案】D19. 一棵开粉色花的桃树(2n=16)的一枝条上开满白色的花朵,其原因可能是控制桃花颜色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下列有关该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可能为显性突变,白色桃花相互传粉产生的子代中有能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B. 为验证推测,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两种花瓣细胞中DNA的碱基序列C. 采用白色桃花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就可以获得能够正常生殖且纯合的白花植株D. 已知Riant基因突变可导致花瓣呈白色,则该桃树的基因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中【答案】A20. 某二倍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正常(如图1)。少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做单体(如图2),多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做三体(如图3),单体和三体均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三个细胞的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数均相同B. 图1的A基因丢失会发生基因突变C. 图2单体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D. 图3可产生Aa、a、A、aa的配子【答案】D21. 某同学利用低温条件诱导蒜(2n=16)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并用显微镜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温通过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 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应用清水冲洗两次再观察C. 解离之后,先漂洗,再用甲紫溶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 视野中,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为8、16、32条细胞【答案】C22. 某校学习小组调查某地区的红绿色盲发病情况,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XBXB XBXb XbXb XBY XbY42320人 7360人 320人 46000人 4000人则该地区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Xb的基因频率约为( )A. 6% B. 8% C. 9% D. 12%【答案】B23.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学的解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长期的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C.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 种群内随机交配,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答案】D24. 科研人员选择某昆虫种群中的黄身长翅(BbDd)和黑身残翅(bbdd)作亲本进行正反交,结果如下:黄身长翅♀×黑身残翅♂→黄身长翅: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1;黄身长翅♂×黑身残翅♀→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若选择亲本中的黄身长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黄身长翅个体所占比例为( )A. 5/12 B. 9/10 C. 7/12 D. 2/9【答案】A25. 家兔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C/c和D/d共同控制,其中C基因控制合成的酪氨酸氧化酶可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使皮毛呈黑色;显性基因D决定黑色素在皮毛中的分布,黑色素分散后出现灰色性状。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亲本中白色家兔的基因型为ccDD或ccddB. F2的灰色家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C. 通过测交法可以鉴定F2白色家兔的基因型D. F2的黑色家兔自由交配的子代中白色占1/9【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 下图甲到丁是某二倍体动物(2n=4)生殖器官内细胞分裂时的部分示意图;图戊是该器官内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时期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2)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考虑,图乙、图丙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图丙中染色单体的数量是________条,图丁的四个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3)图戊中,a代表________,B时期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由C时期进入D时期相关数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 ①.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②. 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细胞一分为二(2) ①. 不相同 ②. 8 ③. Ab、ab、AB、aB(3) ①. 染色体 ②. 初级精母细胞 ③. 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27. 下图1为某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甲和乙表示生理过程,a - h表示相关物质,M表示核糖体;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的甲过程中,a表示_________,该过程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2)图1中完成乙过程后形成的f、g、h的序列_________(填 “相同”或“不相同”);图1的乙过程中,M沿着e移动的方向是向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3)图2中,起始密码子AUG应位于_____端;tRNA上的_________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因为密码子具有________性,甘氨酸还能由其他的tRNA转运。【答案】(1) ①. RNA聚合酶 ②. 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2) ①. 相同 ②. 随着翻译时间的延长,肽链会延长,肽链的长度从小到大依次为h、g、f(3) ①. A ②. 反密码子 ③. 简并28. 在世代均为野生型红眼果蝇的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甲,让雄果蝇甲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作亲本交配,F1全为红眼果蝇,但从中发现了一只XXY的可育红眼雌果蝇乙。已知控制眼色的基因R/r仅位于X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1)白眼雄果蝇甲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研究发现红眼基因除了可以变为白眼基因外,也能变为杏色眼、樱红色眼和浅黄色眼等颜色的基因,这体现了该变异的特点是_________。(2)红眼雌果蝇乙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请从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角度分析,乙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答出1点即可)。(3)已知果蝇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的具体时期是_________,基因重组的实质是________。【答案】(1) ①. 基因突变 ②. 不定向性(2) ①. 染色体变异 ②. 若乙为XRXRY,则为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含X的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含X的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形成含XRXR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若乙为XRXrY,则为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未正常分离,形成了XrY的精子,与含XR的卵细胞结合形成。(3) ①.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 ②. 不同DNA片段的重新组合29. 两性花的番茄是重要的果蔬作物。番茄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下表是番茄进行人工异花传粉实验的结果,分析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亲本组合 子一代的表型及数量统计(株)表型 高茎紫茎 高茎绿茎 矮茎紫茎 矮茎绿茎一 高茎绿茎×矮茎紫茎 83 79 78 81二 高茎紫茎×高茎绿茎 239 0 78 0(1)组合一亲本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若只考虑茎的颜色性状,让组合一的子一代自由交配,则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2)组合二中,亲本高茎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若B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部分含b基因的花粉,某群体中Bb∶bb=2∶1,该群体自交获得的子代为高茎∶矮茎=11∶7,则“自私基因”杀死的b基因花粉的比例为_______。(3)B/b或E/e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某同学欲探究控制茎高和茎色的基因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请从表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帮助该同学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要求:预期结果需写出表型及比例)。实验思路:___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答案】(1) ①. Bbee、bbEe ②. 紫茎∶绿茎=7∶9(2) ①. 亲本高茎在形成配子时,B和b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②. 4/5(3) ①. 两性花的番茄雌雄同株,没有性染色体 ②. 选择组合一中的子一代高茎紫茎的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③. 如果后代出现4种表型,且高茎紫茎∶高茎绿茎∶矮茎紫茎∶矮茎绿茎=9∶3∶3∶1,则可证明控制茎高和茎色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