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同学们,学校要举行“致敬英雄”系列学习活动,让我们追寻英雄足迹,感悟英雄精神!活动一:初识英雄(13分)(2025五下·兰溪期末)语段阅读什么是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是 mó quán cā zhǎng ____, bēn fù____前线的战士,以矜持不苟的态度守护山 河;是fēi chí____星海的航天员,带着对地球的juàn liàn____探 索宇宙;是面对危难不fā zhèng____的医生,以cí xiáng____仁 心救死扶伤;是赛场上绰棒挥拍的运动员奋力拼搏,不容荣耀玷污;是默默耕耘的老师, 为我们成长chū móu huà cè____, 以知识浇灌萌动的梦想。英雄, 令人sù rán qǐ jìng____!1.将“初识英雄”中划横线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 观。2.根据语境把“初识英雄”补充完整。3.“初识英雄”中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矜持(jīn chí) B.绰棒(chuò bàng)C.玷污(diàn wū) D.萌动(méng dòng)4.小兰查资料发现了“英”的字体演变过程,下列按演变排序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5.学校举行“英雄词语我积累”比赛,获得全对的一组是( )A.承认 荣幸 引荐 碧波万倾 B.端庄 簇拥 拇指 心惊胆战C.锻炼 防碍 附庸 晶莹澄澈 D.挺脱 骏马 钮扣 天衣无缝二、活动二:了解英雄(27分)(2025五下·兰溪期末)“展英雄风采”,学校布置了“致敬英雄”展览馆,请跟随参观,完成相关练习。6.小兰阅读了英雄名片,下列人物年龄与别称正确的一项是( )未过____之年的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生命定格在二十八岁。 96岁的孙家栋老人,已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奋斗着。 2007年出生的全红婵年近____,仍坚持不懈地在____, 首次夺得 2021年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冠军。A.弱冠 古稀 及笄 B.而立 期颐 豆蔻年华C.而立 花甲 及笄 D.弱冠 古稀 豆蔻年华7. 小兰读了英雄名片后写下几个句子,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年纪轻轻便崭露头角,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B.在别人踌躇不前时,我们选择了无畏前进。C.他舍己为公,把大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D.得奖后的他十分激动,踉踉跄跄地向舞台跑去。8. 英雄名片介绍钱学森把国家大义放在首位,毅然放弃美国的优渥待遇,克服重重阻挠归 币, 国报效, ( )这一古训在他的历史性抉择中得以深刻印证。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君子一言,驷马难追9. 阅读周恩来的英雄故事,我们更了解“英雄”含义:有一次外国记者刁难周恩来总理: “中国人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周总理从容答道: “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 道路,简称‘马路’。”记者本想讽刺中国人像牲口,反被周总理的机智折服。记者 的话就像( )A.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B.四月的冰河——开动(冻)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D.外甥打灯笼——照旧(舅)10. 2025年5月29日,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成功,再次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 当你看到这个新闻时,心情怎样?请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写一写。11. 小溪参观展览馆后写下感受,但出现了3处错误,请用上修改符号在原处修改。学校组织我们参观“致敬英雄”主题展览。我不禁被英雄们惊人的勇气和坚强的信念震撼了,他们真是值得我学习的英雄人物榜样啊!我要发扬和继承英雄们的精神,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努力。12.(2025五下·兰溪期末) “品英雄诗句”,英雄是时代的脊梁,从来都是顶天立地的。王昌龄以《从军行》中的 “ , ”表达战士以身许国的豪情;陆游迎着秋晓的凉意,替在 金统治地区的百姓喊出了“ , ”的期盼;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 含泪写下批文“ ,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英雄儿女发出为国捐躯的铮铮誓 言。(2025五下·兰溪期末) “读英雄名著”,本学期我们结识了三国英雄、水浒好汉,根据阅读积累完成练习。13.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哪位人物没有直接参与此次战役? (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D.司马懿14. 《水浒传》中,林冲因 (情节)被逼上梁山,他的绰号是“ ”。15. 从《三国演义》或《水浒传》中选择一位你敬佩的英雄人物,为他们设计名片。姓名: 性格关键词: 英雄事迹: (不少于15字)16. 小伙伴在阅读古典名著方法不提倡的一项是( )A.读《水浒传》时,遇到不明白的语句,我会联系上下文猜测它们的意思。B.我对《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不理解,就找了《百家讲坛》中的一些讲解视频来看。C.《红楼梦》中有很多生僻难懂的词语,我会反复琢磨,直到弄明白才往下读。D.回想动画片《大闹天宫》和电视剧《西游记》,对现在读《西游记》原著很有帮助。三、活动三:感悟英雄(30分)(2025五下·兰溪期末)文言文阅读刮骨疗伤①羽尝②为流矢所中,贯③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④有毒,毒入于 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⑤。”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⑥请诸将饮食相 对,臂血流离⑦,盈于盘器,而羽割炙⑧引酒,言笑自若。【注释】①选自《三国志》。②尝:曾经。③贯:穿透。④镞(zú):箭头。⑤耳:语气词,表肯定。 ⑥适:恰好。⑦流离:淋漓。⑧炙:烤熟的肉17.“羽尝为流矢所中”中的“尝”与下列选项中“尝”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品尝 B.何尝C.未尝 D. 尝与诸小儿游18. 下列对关羽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的原因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尝为流矢所中B.流矢贯其左臂,矢镞有毒,毒入于骨C.左臂创未愈D.破臂作创,刮骨去毒19.《刮骨疗伤》中的关羽与《军神》中的刘伯承在治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各写 出2条。相同点: 不同点: (可从身份与目的、治疗细节等角度分析):(2025五下·兰溪期末)阅读理解英雄就在身边【材料一】2023年,某市突降暴雨,洪水淹没街道。消防员王叔叔连续工作20小时,救 出被困群众15人。他说: “这是我的职责,群众安全了,我就安心了。”社区志愿者李阿姨 每天为孤寡老人送菜送药,她说: “大家互相帮助,困难总会过去!”英雄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人物,他们可能是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或是默默奉献 的平凡工作者。【材料二】 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我心中的英雄类型”调查统计表(共200人参与)【材料三】新闻摘录:2024年,中国航天员刘洋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时,通过视频连线鼓 励小学生: “探索宇宙需要勇气和坚持,希望你们也能成为未来的‘星辰大海’追梦人!”20.材料三中,航天员刘洋鼓励小学生成为“ 的追梦人”。21.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下没有被直接提到的“英雄”是( )A.每天清晨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 B.在实验室研发疫苗的科学家C.在课堂上耐心讲解知识的老师 D.为社区老人送药的志愿者22.结合材料一和三,消防员王叔叔连续工作20小时救出群众,航天员刘洋说“探索宇宙需 要勇气和坚持”,表述两者共同点正确的一项是( )A.都依赖高科技设备完成任务 B.都在自然灾害中表现突出C.都展现了责任感和坚韧精神 D.都通过媒体受到广泛关注23.结合材料二可以发现消防员、军人占比最高(42.5%),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学校经常组织消防演习和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有体验B.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更受关注,现在已逐渐淡忘C.科学家的工作距离小学生生活较远,不太容易了解D.从小受消防员、军人事迹教育较多,更容易感知英雄形象24.小思说: “英雄应该是像消防员那样救人的大人物,天天做饭的妈妈不算英雄!”你赞 同小思的观点吗?请结合至少一则材料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理由,字数不少于20字。(2025五下·兰溪期末)阅读理解哨卡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②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③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④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⑤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⑥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上校的——弟弟——”⑦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在风雪中持枪站岗的战士,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⑧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汉白玉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25.对文中第①②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出环境的恶劣,哨卡条件艰苦B.体现军人们的意志坚强C.揭示了文章主题D.为下文故事情节作铺垫26.短文⑤一⑦自然段,关注将军的神态描写,联系将军的动作、语言,完成填空。神态 严厉 惊愕原因 认为上校带兵存在问题 2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向哨卡艰难前进的过程中,有人嘀咕埋怨是因为路太遥远,人太累。B.文章第⑥自然段“上校瞄了他一眼”,是想提醒哨兵说出他们的关系。C.“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是责备上校不顾兄弟之情。D.将军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是因为将军被哨卡战士的精神感动了。28. 仔细阅读第⑦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结合上文,写出将军当时的心理活动。 (不少于20字)29. 有人说这篇文章的主角是将军,有人认为是上校,有人认为是哨兵,你认同谁的观点, 为什么?(不少于20字)四、活动四:抒写英雄(30分)30.(2025五下·兰溪期末) “英雄”内涵丰富。三国志士,梁山好汉,华夏名将……是熠熠生辉的英雄。歌曲《孤勇 者》唱道“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在平凡的工作中,坚守岗位、尽心尽责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挑战、执着前行的人……也散发着独特的英雄之光,带给我们振奋 人心的力量。请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典型具体的事例写一写这位英雄,写出 英雄的特点或品质。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明白;③语言表达清楚、正确,字 数400字左右。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什么是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2.摩拳擦掌;奔赴;飞驰;眷恋;发怔;慈祥;出谋划策;肃然起敬。3.B4.C5.B【知识点】字音;汉字书写;看拼音写汉字;词形辨析;汉字演变【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规范,包括字形正确、行款整齐(字间距、行距合理 )、书写美观。(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拼写汉字的能力,需结合语境判断字形 。(3)本题考查字音辨析,需要熟记易读错字,需准确掌握读音 。(4)本题考查汉字字体演变顺序,汉字演变一般规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需识别“英” 字不同字体对应的阶段 。(5)本题考查字形辨析,需准确掌握词语的正确写法,依托语文生字词积累 。1.需准确抄写“什么是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书写时注意笔画清晰,比如“聪、秀、胆、雄”等字的结构,保持字与字间距适中,一行内书写整齐,让整体视觉美观。故答案为:什么是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2.“mó quán cā zhǎng”对应“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前积极准备的样子;“bēn fù”是“奔赴”指奔向一定目的地;“fēi chí”为“飞驰”强调速度快;“juàn liàn”是“眷恋”,体现对事物的不舍;“fā zhèng”(题干拼音推测 )对应“发怔” 指发呆、发愣;“cí xiáng”是“慈祥”,形容长辈的和善神态;“chū móu huà cè”为“出谋划策”指出主意想办法;“sù rán qǐ jìng”是“肃然起敬”表示产生敬重之情 。故答案为:摩拳擦掌;奔赴;飞驰;眷恋;发怔;慈祥;出谋划策;肃然起敬。3.A“矜持(jīn chí)” 读音正确 ,“矜” 读jīn ,常考易错音 。A正确;B“绰棒” 中“绰” 正确读音是“chāo” ,绰” 在“绰棒”(戏曲中拿棒动作 )里读“chāo” ,读chuò 时多表示“宽裕、舒缓” ,如“绰绰有余”。B错误;C“玷污(diàn wū)” 读音正确 ,“玷” 读diàn ,指弄脏、使有污点 。C正确;D“萌动(méng dòng)” 读音正确 ,“萌” 读méng 。表示开始发生、产生 。D正确。故答案为:B4.字体③ 是甲骨文(笔画线条化初期,象形性强 ); 字体② 是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笔画粗壮 ); 字体① 是小篆(秦代规范文字,笔画规整、线条化 );字体④ 是楷书(笔画平直,便于书写认读 )。 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 ,即③→②→①→④ 。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5.A“碧波万倾” 错误,应为“碧波万顷”(“顷” 指面积单位,形容水面广阔 ) 。A错误;B“拇指” 写法正确,“心惊胆战” 写法正确(也作“心惊胆战” ),“端庄、簇拥” 写法无误 。B正确;C“防碍” 错误,应为“妨碍”(“妨” 表示阻碍 ) 。C错误;D“挺脱” 写法正确,但“钮扣” 应为“纽扣” ,“天衣无缝” 写法正确 ,存在错误字 。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6.B7.D8.B9.A10.当看到“天问二号”发射成功的新闻时,我瞬间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脸上满是惊喜与自豪。紧接着,我猛地站起身,挥舞着手臂大喊:“太棒了!中国科技太牛啦!” 眼神里闪烁着对祖国科技创新力量的崇敬与向往,心里像燃起一团火,滚烫滚烫的,为祖国的强大欢呼喝彩 。11.用修改符号:“坚强” 改为“坚定” ,换用改正号;删“人物” ,用删除号;“发扬和继承” 改为“继承和发扬” ,用对调号【知识点】修改病句;格言、名言;歇后语;成语运用;其他语言表达【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年龄别称的掌握,需熟知“弱冠、而立、花甲、古稀、及笄、豆蔻年华”等对应的年龄阶段 。(2)本题考查词语在语境中的正确运用,需理解“崭露头角、踌躇不前、舍己为公、踉踉跄跄” 等词语的含义及适用场景 。(3)本题考查对经典古训含义的理解及与人物事迹的匹配,需掌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含义 。(4)本题考查歇后语的理解及语境匹配,需掌握常见歇后语的含义,分析记者话语意图与歇后语的对应关系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需结合“天问二号发射成功” 的语境,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抒发内心感受 。(6)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及修改符号的运用,需识别语病类型(搭配不当、成分赘余、语序不当 )并正确修改 。6. 弱冠:男子二十岁;而立:三十岁;花甲:六十岁;古稀:七十岁;及笄:女子十五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期颐,一百岁。毛岸英牺牲时二十八岁,“而立”是三十岁,“弱冠” 是二十岁,96岁的孙家栋老人应用期颐。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7. A“崭露头角” 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形容年轻教师初显才华,运用恰当 。A正确;B“踌躇不前” 指犹豫不决,不敢前进,与“无畏前进” 对比,运用恰当 。B正确;C“舍己为公” 指为公共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符合语境,运用恰当 。C正确;D“踉踉跄跄” 形容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得奖后激动跑向舞台,用“踉踉跄跄” 体现状态不佳,与“激动” 语境矛盾,可换“大步流星” 等,运用不当 。D错误。故答案为:D8.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指君子心胸开阔,小人斤斤计较,与“国家大义、放弃利益” 无关 。A错误;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指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回国,体现重义轻利,匹配 。B正确;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指人有羞耻心,就不会做不该做的事,与语境不符 。C错误;D“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指说话算数,信守承诺,与语境不符 。D错误。故答案为:B9.记者本想讽刺,却被周总理机智折服,说明记者的话“没用” (达不到讽刺目的 ) 。A“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指没有用处,符合记者讽刺落空、话语没用的语境 。A正确;B“四月的冰河——开动(冻)” 指开始行动,与语境不符 。B错误;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指事先有约定或声明,与语境不符 。C错误;D“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指跟原来一样,与语境不符 。D错误。故答案为:A10.围绕“激动、自豪” 等情感,通过“瞪大眼、站起身、挥舞手臂” 等动作,“惊喜与自豪、崇敬与向往” 等神态,以及语言抒发感受即可故答案为:当看到“天问二号”发射成功的新闻时,我瞬间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脸上满是惊喜与自豪。紧接着,我猛地站起身,挥舞着手臂大喊:“太棒了!中国科技太牛啦!” 眼神里闪烁着对祖国科技创新力量的崇敬与向往,心里像燃起一团火,滚烫滚烫的,为祖国的强大欢呼喝彩 。11.语病1:“我不禁被英雄们惊人的勇气和坚强的信念震撼了” 中,“坚强的信念” 与“震撼” 搭配不当,可改为“坚定的信念” ; 语病2:“英雄人物榜样啊” 成分赘余,删去“人物” ;语病3:“发扬和继承” 语序不当,应改为“继承和发扬” 。故答案为:用修改符号:“坚强” 改为“坚定” ,换用改正号;删“人物” ,用删除号;“发扬和继承” 改为“继承和发扬” ,用对调号12.【答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青山处处埋忠骨【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解析】【分析】第1空、第2空(王昌龄《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体现战士戍边报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豪情。 第3、4空(陆游诗句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出自《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沦陷区百姓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期盼。 第5空(毛泽东批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以此表达英雄儿女为国捐躯、精神永存的壮志。故答案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青山处处埋忠骨【点评】本题考查古诗词及经典语句的积累与理解,涉及王昌龄《从军行》、陆游的爱国诗句、毛泽东对毛岸英烈士的批文,需熟悉诗句含义、背景,精准记忆字词书写,体现对英雄主题诗词文化的掌握。【答案】13.D14.风雪山神庙;豹子头15.关羽;忠义无双;白马坡斩颜良、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寻刘备 。16.C【知识点】《三国演义》【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人物参与情况,需熟悉名著关键战役的情节与人物关联 。(2)本题考查《水浒传》中林冲的经典情节及人物绰号,需牢记林冲“逼上梁山”的关键事件和绰号知识 。(3)本题考查对《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的理解与概括,需提炼人物性格,简述经典事迹,体现人物英雄特质 。(4)本题考查古典名著阅读方法的合理性,需理解“猜读、借助讲解、结合影视、反复琢磨生僻词” 等方法对阅读的作用 。13.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周瑜指挥联军,曹操是交战方 。 司马懿在赤壁之战时未直接参与,他后期才成为曹魏重要人物 。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14.林冲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高俅等人设计陷害,火烧草料场,林冲杀仇人后 )被逼上梁山 。林冲的绰号是“豹子头” ,因他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故答案为:风雪山神庙;豹子头15.首先提炼人物性格,然后简述经典事迹。可选关羽(忠义无双)、张飞(勇猛鲁莽 )、赵云(忠勇双全 )、鲁智深(嫉恶如仇 )等,结合“大闹野猪林”“长坂坡救主” 等事迹填写,需紧扣“英雄” 特质,事迹清晰故答案为:关羽 ;忠义无双 ;白马坡斩颜良、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寻刘备16.A读《水浒传》联系上下文猜句意,是合理的“猜读” 方法,有助于阅读推进 。A正确;B看《百家讲坛》讲解辅助理解《三国演义》情节,是借助外部资源理解,合理 。B正确;C因《红楼梦》生僻词反复琢磨,直到明白才读,会打乱阅读节奏,降低阅读效率,不提倡(可先标记,读完整体再回头理解 ) 。C错误;D回忆《大闹天宫》动画、《西游记》电视剧辅助读原著,是“影视联想法” ,有助于理解,合理 。D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17.A18.B19.①都忍受极大疼痛,意志超坚韧 ;②治疗时神态从容,镇定自若 。;①身份:关羽是三国武将,刘伯承是革命军人 ;②治疗方式:关羽刮骨去毒,刘伯承眼部手术不打麻药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尝”的多义理解,需区分不同语境中“尝”的含义 。(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需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原因 。(3)本题考查文言文人物形象对比,需结合《刮骨疗伤》与《军神》内容,从治疗表现、人物身份等角度分析 。17. 题干“羽尝为流矢所中”中“尝”是“曾经”的意思 。A“品尝”中“尝”是“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 ,与题干意思不同 。A错误;B“何尝”、C选项“未尝”、D选项“尝与诸小儿游”中“尝”均为“曾经”之意 。BCD正确。故答案为:A18.文中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说明关羽左臂疼痛是因“流矢贯其左臂,矢镞有毒,毒入于骨”。A只说受伤,未提疼痛根源,A错误;B 流矢贯其左臂,矢镞有毒,毒入于骨 正确;C“左臂创未愈”与“后创虽愈”矛盾,C错误;D选项是治疗方法,非疼痛原因 。D错误。故答案为:B19.相同点: 都展现出超强忍耐力,治疗时忍受巨大痛苦,意志坚定 。 治疗过程中保持从容镇定,关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刘伯承手术时默默数刀数,神态从容 。 不同点: 身份与目的:关羽是武将,治疗为消除箭毒、恢复身体作战;刘伯承是军人,治疗是为继续革命战斗 。 治疗细节:关羽是刮骨去毒,借助医者操作;刘伯承是眼部手术,不打麻药,靠自身意志扛过 。故答案为:第一空①都忍受极大疼痛,意志超坚韧 ;②治疗时神态从容,镇定自若 ;第二空①身份:关羽是三国武将,刘伯承是革命军人 ;②治疗方式:关羽刮骨去毒,刘伯承眼部手术不打麻药 。【答案】20.星辰大海21.A22.C23.D24.不赞同。材料中消防员等是英雄,妈妈虽平凡,却天天为家操劳、照顾家人,像材料里默默付出的人一样,也是生活中的英雄。从生活体验看,妈妈早起做早餐、深夜陪我复习,用爱和坚持撑起家,这就是英雄之举,英雄不只是大人物,平凡人坚守责任也可成英雄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提取文本关键信息 。需快速定位到材料三相关语句,提取出描述“追梦人”的特定词汇。(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梳理与比对 。要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及的“英雄”类型进行梳理,然后将选项内容与之对比,判断哪个未被直接涉及(3)本题考查对人物事迹背后精神实质的提炼和逻辑判断能力 。需理解两个事例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再对选项逐一分析,找出能概括二者共同品质(责任感、坚韧精神 )的表述。(4)本题考查逻辑推理和对现实关联的认知能力 。分析各个选项所给原因是否合理,需要结合生活常识和对不同职业与小学生认知关联的理解,推理出最可能的成因(5)本题考查观点辨析与综合阐述。首先要明确态度,然后结合材料中对英雄的多元呈现(如不同职业平凡又伟大的付出等 ),再融入自身生活体验,阐述理由对“英雄”概念的理解与拓展,结合材料和生活阐述观点 。20.从材料三“希望你们也能成为未来的‘星辰大海’追梦人”,可直接提取答案为“星辰大海” 。故答案为:星辰大海21.材料一、二提及了B(科学家 )、C(讲课老师 )、D(送药志愿者 )相关内容,BCD正确;A(环卫工人 )未被直接提到,A错误。故答案为:A22.消防员连续工作20小时救群众,体现责任感与坚韧;航天员说探索宇宙需勇气和坚持,也展现责任感与坚韧。A选项,消防员救人并非主要依赖高科技设备,A错误;B选项,航天员探索宇宙不是在自然灾害场景,B错误;C正确。D选项,材料未体现二者因媒体广泛关注,D错误。故答案为:C23.A、学校演练不是消防员、军人占比高的主要原因,A错误;B、说医护人员受关注后淡忘不合理,B错误;C、科学家工作远不是消防员、军人占比高的关键。C错误;D、从小受消防员、军人事迹教育多,易感知其英雄形象,符合逻辑,D正确 。故答案为:D24.围绕观点,结合材料和生活,阐述合理即可。故答案为:不赞同。材料中消防员等是英雄,妈妈虽平凡,却天天为家操劳、照顾家人,像材料里默默付出的人一样,也是生活中的英雄。从生活体验看,妈妈早起做早餐、深夜陪我复习,用爱和坚持撑起家,这就是英雄之举,英雄不只是大人物,平凡人坚守责任也可成英雄 。【答案】25.C26.生气;发现哨兵执勤超年限;得知哨兵是上校弟弟,误解上校27.D28.将军心想:“原来我误解了上校!他舍弟坚守,自己也默默奉献,这些军人太可敬,我该向他们致敬!”29.示例1:认同主角是哨兵。他是情节冲突焦点(超期执勤 ),以其坚守展现“奉献” 主题,是最直接体现精神的人物 。示例2:认同主角是上校。他默默让弟弟坚守,自己承受压力,用“舍亲为公” 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反转(将军误解到敬佩 ) 。示例3:认同主角是将军。通过将军“发现问题—误解—愧疚—致敬” 的过程,串联情节,侧面烘托军人精神,突出主题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需分析语句在展现环境、衬托人物、铺垫情节等方面的作用 。(2)本题考查人物神态描写的梳理与原因分析,需结合文本情节,提取将军神态变化及对应事件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需逐一分析选项与原文情节、人物情感的契合度 。(4)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的补写,需结合上下文情节(得知哨兵是上校弟弟、误解上校 ),贴合将军“愧疚、震撼、敬佩” 的情感 。(5)本题考查文本主角的判定及理由阐述,需从人物在情节、主题、描写篇幅等角度分析,明确核心人物 。25.第①②自然段画线句描写风雪、道路艰险,A突出环境恶劣,哨卡条件艰苦,A正确;B体现军人意志坚强 ,B正确;C文章主题是歌颂军人坚守奉献,画线句是环境铺垫,未直接“揭示主题” ,C错误;D为下文情节作铺垫,如将军发怒、发现哨兵与上校关系等 ,D正确。故答案为:C26.第1空:从“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 可知,神态是生气 。 第2空:将军“严厉” 是因发现哨兵超期执勤,违反“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 ,即发现哨兵执勤超年限 。第3空:将军“惊愕” 源于得知哨兵是“上校的弟弟” ,意识到误解上校,被军人奉献精神震撼,即得知哨兵是上校弟弟,误解上校 。故答案为:生气;发现哨兵执勤超年限;得知哨兵是上校弟弟,误解上校。27.A“有人嘀咕埋怨”是因路险、环境恶劣,非“路远、太累”,理解错误。A错误;B“上校瞄了他一眼” 是阻止哨兵说出关系,想默默坚守,而非“提醒说出”,理解错误。B错误;C“将军惊愕地注视上校”是震撼、愧疚,而非“责备上校不顾兄弟情”,理解错误。C错误D将军行军礼是被哨卡军人(包括哨兵、上校 )坚守奉献的精神打动,理解正确。D正确。故答案为:D28.围绕“愧疚、理解、敬佩” 展开,符合语境即可。故答案为:将军心想:“原来我误解了上校!他舍弟坚守,自己也默默奉献,这些军人太可敬,我该向他们致敬!”29.选其一,围绕“情节推动、主题体现” 分析即可。故答案为:示例1:认同主角是哨兵。他是情节冲突焦点(超期执勤 ),以其坚守展现“奉献” 主题,是最直接体现精神的人物 。示例2:认同主角是上校。他默默让弟弟坚守,自己承受压力,用“舍亲为公” 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反转(将军误解到敬佩 ) 。示例3:认同主角是将军。通过将军“发现问题—误解—愧疚—致敬” 的过程,串联情节,侧面烘托军人精神,突出主题 。30.【答案】社区里的英雄 在我家小区,有一位“英雄”,他是物业保洁张叔叔。张叔叔五十多岁,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脸上总挂着憨厚的笑,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保洁服,是他的“战衣”。寒冬的清晨,我被窗外的寒风惊醒,拉开窗帘,竟看到张叔叔在清扫积雪。鹅毛大雪还在下,他握着扫帚,一下一下奋力挥动,扫帚与地面摩擦出“沙沙”声。他的手套早已湿透,脸颊冻得通红,可额头却挂着细密的汗珠。遇到结冰的路面,他就从怀里掏出盐袋,小心翼翼撒在冰上,再用铁锹一点点铲除,嘴里嘟囔着:“可不能让居民滑倒哟。”去年夏天,暴雨倾盆,小区地下室进水。张叔叔第一个冲下去,蹚着没过脚踝的积水,把排水泵一台台搬来摆放好。水灌进他的雨靴,他浑然不觉,专注地调试设备。雨水顺着他的帽檐往下流,模糊了双眼,他就用袖子随便一抹,继续干活。在他的努力下,积水慢慢退去,业主们的财产保住了。张叔叔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平凡的保洁岗位上,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不怕吃苦的担当,守护着小区的整洁与安全。他就像一束微光,让我懂得:英雄不一定身披铠甲,在平凡里发光发热的人,同样值得敬重,同样是英雄!【知识点】写人类作文【解析】【分析】 立意:展现平凡岗位上李师傅坚守、负责,给师生带来安全感与温暖,诠释“平凡英雄” 内涵 。 选材:选取李师傅风雨无阻守校门、帮同学找丢失物品、深夜帮老师处理校园紧急事等事例。开篇简洁勾勒“李师傅中等个子,皮肤黝黑,总是穿着整洁的保安服,一双眼睛透着温和又坚定的光” ,初步呈现人物形象 。事例1(坚守岗位 ):运用动作、环境描写,如“寒冬腊月,北风像刀子似的刮,李师傅早早站在校门口,搓搓手、跺跺脚,眼睛紧紧盯着来校的路。有同学进门,他立刻挺直腰,笑着递上体温枪,沙哑着嗓子叮嘱‘慢点跑,别摔着’”,通过寒冷环境衬托,结合动作、语言,体现坚守与关爱 。事例2(热心助人 ):用语言、心理描写,写同学丢了钥匙急得哭,“李师傅听到哭声,快步走过来,弯下腰轻声问‘孩子,咋啦?’得知情况后,他一边安慰‘别着急,咱慢慢找’,一边发动保安室叔叔们,拿着手电筒在校园角落搜寻,自己额头都冒出细汗,心里想着‘一定得帮孩子找到,不然耽误回家’” ,突出热心与负责 。 结尾升华:用抒情、议论收束,“李师傅没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他在门卫岗位上,日复一日坚守,把平凡事做到极致,给我们满满的安全感。他就是校园里的英雄,用微光点亮我们的日常” ,点出“平凡英雄” 主题 。分段叙述:按“外貌引入—坚守岗位事例—热心助人事例—结尾升华” 分段,层次清晰 。 重点突出:详细描写李师傅在寒冷天气执勤、帮同学找钥匙的动作、语言、心理,让重点事例生动具体。【点评】本题考查记叙文写作。 要求运用学过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特点 。 需从平凡工作、日常生活中挖掘英雄,选取典型具体事例,突出英雄“坚守岗位、勇于挑战、执着前行”等品质,体现“英雄给人力量”的立意 。1 / 1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同学们,学校要举行“致敬英雄”系列学习活动,让我们追寻英雄足迹,感悟英雄精神!活动一:初识英雄(13分)(2025五下·兰溪期末)语段阅读什么是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是 mó quán cā zhǎng ____, bēn fù____前线的战士,以矜持不苟的态度守护山 河;是fēi chí____星海的航天员,带着对地球的juàn liàn____探 索宇宙;是面对危难不fā zhèng____的医生,以cí xiáng____仁 心救死扶伤;是赛场上绰棒挥拍的运动员奋力拼搏,不容荣耀玷污;是默默耕耘的老师, 为我们成长chū móu huà cè____, 以知识浇灌萌动的梦想。英雄, 令人sù rán qǐ jìng____!1.将“初识英雄”中划横线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 观。2.根据语境把“初识英雄”补充完整。3.“初识英雄”中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矜持(jīn chí) B.绰棒(chuò bàng)C.玷污(diàn wū) D.萌动(méng dòng)4.小兰查资料发现了“英”的字体演变过程,下列按演变排序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5.学校举行“英雄词语我积累”比赛,获得全对的一组是( )A.承认 荣幸 引荐 碧波万倾 B.端庄 簇拥 拇指 心惊胆战C.锻炼 防碍 附庸 晶莹澄澈 D.挺脱 骏马 钮扣 天衣无缝【答案】1.什么是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2.摩拳擦掌;奔赴;飞驰;眷恋;发怔;慈祥;出谋划策;肃然起敬。3.B4.C5.B【知识点】字音;汉字书写;看拼音写汉字;词形辨析;汉字演变【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规范,包括字形正确、行款整齐(字间距、行距合理 )、书写美观。(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拼写汉字的能力,需结合语境判断字形 。(3)本题考查字音辨析,需要熟记易读错字,需准确掌握读音 。(4)本题考查汉字字体演变顺序,汉字演变一般规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需识别“英” 字不同字体对应的阶段 。(5)本题考查字形辨析,需准确掌握词语的正确写法,依托语文生字词积累 。1.需准确抄写“什么是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书写时注意笔画清晰,比如“聪、秀、胆、雄”等字的结构,保持字与字间距适中,一行内书写整齐,让整体视觉美观。故答案为:什么是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2.“mó quán cā zhǎng”对应“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前积极准备的样子;“bēn fù”是“奔赴”指奔向一定目的地;“fēi chí”为“飞驰”强调速度快;“juàn liàn”是“眷恋”,体现对事物的不舍;“fā zhèng”(题干拼音推测 )对应“发怔” 指发呆、发愣;“cí xiáng”是“慈祥”,形容长辈的和善神态;“chū móu huà cè”为“出谋划策”指出主意想办法;“sù rán qǐ jìng”是“肃然起敬”表示产生敬重之情 。故答案为:摩拳擦掌;奔赴;飞驰;眷恋;发怔;慈祥;出谋划策;肃然起敬。3.A“矜持(jīn chí)” 读音正确 ,“矜” 读jīn ,常考易错音 。A正确;B“绰棒” 中“绰” 正确读音是“chāo” ,绰” 在“绰棒”(戏曲中拿棒动作 )里读“chāo” ,读chuò 时多表示“宽裕、舒缓” ,如“绰绰有余”。B错误;C“玷污(diàn wū)” 读音正确 ,“玷” 读diàn ,指弄脏、使有污点 。C正确;D“萌动(méng dòng)” 读音正确 ,“萌” 读méng 。表示开始发生、产生 。D正确。故答案为:B4.字体③ 是甲骨文(笔画线条化初期,象形性强 ); 字体② 是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笔画粗壮 ); 字体① 是小篆(秦代规范文字,笔画规整、线条化 );字体④ 是楷书(笔画平直,便于书写认读 )。 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 ,即③→②→①→④ 。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5.A“碧波万倾” 错误,应为“碧波万顷”(“顷” 指面积单位,形容水面广阔 ) 。A错误;B“拇指” 写法正确,“心惊胆战” 写法正确(也作“心惊胆战” ),“端庄、簇拥” 写法无误 。B正确;C“防碍” 错误,应为“妨碍”(“妨” 表示阻碍 ) 。C错误;D“挺脱” 写法正确,但“钮扣” 应为“纽扣” ,“天衣无缝” 写法正确 ,存在错误字 。D错误。故答案为:B二、活动二:了解英雄(27分)(2025五下·兰溪期末)“展英雄风采”,学校布置了“致敬英雄”展览馆,请跟随参观,完成相关练习。6.小兰阅读了英雄名片,下列人物年龄与别称正确的一项是( )未过____之年的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生命定格在二十八岁。 96岁的孙家栋老人,已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奋斗着。 2007年出生的全红婵年近____,仍坚持不懈地在____, 首次夺得 2021年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冠军。A.弱冠 古稀 及笄 B.而立 期颐 豆蔻年华C.而立 花甲 及笄 D.弱冠 古稀 豆蔻年华7. 小兰读了英雄名片后写下几个句子,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年纪轻轻便崭露头角,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B.在别人踌躇不前时,我们选择了无畏前进。C.他舍己为公,把大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D.得奖后的他十分激动,踉踉跄跄地向舞台跑去。8. 英雄名片介绍钱学森把国家大义放在首位,毅然放弃美国的优渥待遇,克服重重阻挠归 币, 国报效, ( )这一古训在他的历史性抉择中得以深刻印证。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君子一言,驷马难追9. 阅读周恩来的英雄故事,我们更了解“英雄”含义:有一次外国记者刁难周恩来总理: “中国人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周总理从容答道: “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 道路,简称‘马路’。”记者本想讽刺中国人像牲口,反被周总理的机智折服。记者 的话就像( )A.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B.四月的冰河——开动(冻)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D.外甥打灯笼——照旧(舅)10. 2025年5月29日,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成功,再次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 当你看到这个新闻时,心情怎样?请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写一写。11. 小溪参观展览馆后写下感受,但出现了3处错误,请用上修改符号在原处修改。学校组织我们参观“致敬英雄”主题展览。我不禁被英雄们惊人的勇气和坚强的信念震撼了,他们真是值得我学习的英雄人物榜样啊!我要发扬和继承英雄们的精神,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努力。【答案】6.B7.D8.B9.A10.当看到“天问二号”发射成功的新闻时,我瞬间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脸上满是惊喜与自豪。紧接着,我猛地站起身,挥舞着手臂大喊:“太棒了!中国科技太牛啦!” 眼神里闪烁着对祖国科技创新力量的崇敬与向往,心里像燃起一团火,滚烫滚烫的,为祖国的强大欢呼喝彩 。11.用修改符号:“坚强” 改为“坚定” ,换用改正号;删“人物” ,用删除号;“发扬和继承” 改为“继承和发扬” ,用对调号【知识点】修改病句;格言、名言;歇后语;成语运用;其他语言表达【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年龄别称的掌握,需熟知“弱冠、而立、花甲、古稀、及笄、豆蔻年华”等对应的年龄阶段 。(2)本题考查词语在语境中的正确运用,需理解“崭露头角、踌躇不前、舍己为公、踉踉跄跄” 等词语的含义及适用场景 。(3)本题考查对经典古训含义的理解及与人物事迹的匹配,需掌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含义 。(4)本题考查歇后语的理解及语境匹配,需掌握常见歇后语的含义,分析记者话语意图与歇后语的对应关系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需结合“天问二号发射成功” 的语境,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抒发内心感受 。(6)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及修改符号的运用,需识别语病类型(搭配不当、成分赘余、语序不当 )并正确修改 。6. 弱冠:男子二十岁;而立:三十岁;花甲:六十岁;古稀:七十岁;及笄:女子十五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期颐,一百岁。毛岸英牺牲时二十八岁,“而立”是三十岁,“弱冠” 是二十岁,96岁的孙家栋老人应用期颐。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7. A“崭露头角” 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形容年轻教师初显才华,运用恰当 。A正确;B“踌躇不前” 指犹豫不决,不敢前进,与“无畏前进” 对比,运用恰当 。B正确;C“舍己为公” 指为公共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符合语境,运用恰当 。C正确;D“踉踉跄跄” 形容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得奖后激动跑向舞台,用“踉踉跄跄” 体现状态不佳,与“激动” 语境矛盾,可换“大步流星” 等,运用不当 。D错误。故答案为:D8.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指君子心胸开阔,小人斤斤计较,与“国家大义、放弃利益” 无关 。A错误;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指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回国,体现重义轻利,匹配 。B正确;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指人有羞耻心,就不会做不该做的事,与语境不符 。C错误;D“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指说话算数,信守承诺,与语境不符 。D错误。故答案为:B9.记者本想讽刺,却被周总理机智折服,说明记者的话“没用” (达不到讽刺目的 ) 。A“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指没有用处,符合记者讽刺落空、话语没用的语境 。A正确;B“四月的冰河——开动(冻)” 指开始行动,与语境不符 。B错误;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指事先有约定或声明,与语境不符 。C错误;D“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指跟原来一样,与语境不符 。D错误。故答案为:A10.围绕“激动、自豪” 等情感,通过“瞪大眼、站起身、挥舞手臂” 等动作,“惊喜与自豪、崇敬与向往” 等神态,以及语言抒发感受即可故答案为:当看到“天问二号”发射成功的新闻时,我瞬间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脸上满是惊喜与自豪。紧接着,我猛地站起身,挥舞着手臂大喊:“太棒了!中国科技太牛啦!” 眼神里闪烁着对祖国科技创新力量的崇敬与向往,心里像燃起一团火,滚烫滚烫的,为祖国的强大欢呼喝彩 。11.语病1:“我不禁被英雄们惊人的勇气和坚强的信念震撼了” 中,“坚强的信念” 与“震撼” 搭配不当,可改为“坚定的信念” ; 语病2:“英雄人物榜样啊” 成分赘余,删去“人物” ;语病3:“发扬和继承” 语序不当,应改为“继承和发扬” 。故答案为:用修改符号:“坚强” 改为“坚定” ,换用改正号;删“人物” ,用删除号;“发扬和继承” 改为“继承和发扬” ,用对调号12.(2025五下·兰溪期末) “品英雄诗句”,英雄是时代的脊梁,从来都是顶天立地的。王昌龄以《从军行》中的 “ , ”表达战士以身许国的豪情;陆游迎着秋晓的凉意,替在 金统治地区的百姓喊出了“ , ”的期盼;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 含泪写下批文“ ,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英雄儿女发出为国捐躯的铮铮誓 言。【答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青山处处埋忠骨【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解析】【分析】第1空、第2空(王昌龄《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体现战士戍边报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豪情。 第3、4空(陆游诗句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出自《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沦陷区百姓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期盼。 第5空(毛泽东批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以此表达英雄儿女为国捐躯、精神永存的壮志。故答案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青山处处埋忠骨【点评】本题考查古诗词及经典语句的积累与理解,涉及王昌龄《从军行》、陆游的爱国诗句、毛泽东对毛岸英烈士的批文,需熟悉诗句含义、背景,精准记忆字词书写,体现对英雄主题诗词文化的掌握。(2025五下·兰溪期末) “读英雄名著”,本学期我们结识了三国英雄、水浒好汉,根据阅读积累完成练习。13.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哪位人物没有直接参与此次战役? (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D.司马懿14. 《水浒传》中,林冲因 (情节)被逼上梁山,他的绰号是“ ”。15. 从《三国演义》或《水浒传》中选择一位你敬佩的英雄人物,为他们设计名片。姓名: 性格关键词: 英雄事迹: (不少于15字)16. 小伙伴在阅读古典名著方法不提倡的一项是( )A.读《水浒传》时,遇到不明白的语句,我会联系上下文猜测它们的意思。B.我对《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不理解,就找了《百家讲坛》中的一些讲解视频来看。C.《红楼梦》中有很多生僻难懂的词语,我会反复琢磨,直到弄明白才往下读。D.回想动画片《大闹天宫》和电视剧《西游记》,对现在读《西游记》原著很有帮助。【答案】13.D14.风雪山神庙;豹子头15.关羽;忠义无双;白马坡斩颜良、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寻刘备 。16.C【知识点】《三国演义》【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人物参与情况,需熟悉名著关键战役的情节与人物关联 。(2)本题考查《水浒传》中林冲的经典情节及人物绰号,需牢记林冲“逼上梁山”的关键事件和绰号知识 。(3)本题考查对《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的理解与概括,需提炼人物性格,简述经典事迹,体现人物英雄特质 。(4)本题考查古典名著阅读方法的合理性,需理解“猜读、借助讲解、结合影视、反复琢磨生僻词” 等方法对阅读的作用 。13.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周瑜指挥联军,曹操是交战方 。 司马懿在赤壁之战时未直接参与,他后期才成为曹魏重要人物 。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14.林冲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高俅等人设计陷害,火烧草料场,林冲杀仇人后 )被逼上梁山 。林冲的绰号是“豹子头” ,因他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故答案为:风雪山神庙;豹子头15.首先提炼人物性格,然后简述经典事迹。可选关羽(忠义无双)、张飞(勇猛鲁莽 )、赵云(忠勇双全 )、鲁智深(嫉恶如仇 )等,结合“大闹野猪林”“长坂坡救主” 等事迹填写,需紧扣“英雄” 特质,事迹清晰故答案为:关羽 ;忠义无双 ;白马坡斩颜良、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寻刘备16.A读《水浒传》联系上下文猜句意,是合理的“猜读” 方法,有助于阅读推进 。A正确;B看《百家讲坛》讲解辅助理解《三国演义》情节,是借助外部资源理解,合理 。B正确;C因《红楼梦》生僻词反复琢磨,直到明白才读,会打乱阅读节奏,降低阅读效率,不提倡(可先标记,读完整体再回头理解 ) 。C错误;D回忆《大闹天宫》动画、《西游记》电视剧辅助读原著,是“影视联想法” ,有助于理解,合理 。D正确。故答案为:D三、活动三:感悟英雄(30分)(2025五下·兰溪期末)文言文阅读刮骨疗伤①羽尝②为流矢所中,贯③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④有毒,毒入于 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⑤。”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⑥请诸将饮食相 对,臂血流离⑦,盈于盘器,而羽割炙⑧引酒,言笑自若。【注释】①选自《三国志》。②尝:曾经。③贯:穿透。④镞(zú):箭头。⑤耳:语气词,表肯定。 ⑥适:恰好。⑦流离:淋漓。⑧炙:烤熟的肉17.“羽尝为流矢所中”中的“尝”与下列选项中“尝”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品尝 B.何尝C.未尝 D. 尝与诸小儿游18. 下列对关羽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的原因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尝为流矢所中B.流矢贯其左臂,矢镞有毒,毒入于骨C.左臂创未愈D.破臂作创,刮骨去毒19.《刮骨疗伤》中的关羽与《军神》中的刘伯承在治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各写 出2条。相同点: 不同点: (可从身份与目的、治疗细节等角度分析):【答案】17.A18.B19.①都忍受极大疼痛,意志超坚韧 ;②治疗时神态从容,镇定自若 。;①身份:关羽是三国武将,刘伯承是革命军人 ;②治疗方式:关羽刮骨去毒,刘伯承眼部手术不打麻药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尝”的多义理解,需区分不同语境中“尝”的含义 。(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需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原因 。(3)本题考查文言文人物形象对比,需结合《刮骨疗伤》与《军神》内容,从治疗表现、人物身份等角度分析 。17. 题干“羽尝为流矢所中”中“尝”是“曾经”的意思 。A“品尝”中“尝”是“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 ,与题干意思不同 。A错误;B“何尝”、C选项“未尝”、D选项“尝与诸小儿游”中“尝”均为“曾经”之意 。BCD正确。故答案为:A18.文中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说明关羽左臂疼痛是因“流矢贯其左臂,矢镞有毒,毒入于骨”。A只说受伤,未提疼痛根源,A错误;B 流矢贯其左臂,矢镞有毒,毒入于骨 正确;C“左臂创未愈”与“后创虽愈”矛盾,C错误;D选项是治疗方法,非疼痛原因 。D错误。故答案为:B19.相同点: 都展现出超强忍耐力,治疗时忍受巨大痛苦,意志坚定 。 治疗过程中保持从容镇定,关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刘伯承手术时默默数刀数,神态从容 。 不同点: 身份与目的:关羽是武将,治疗为消除箭毒、恢复身体作战;刘伯承是军人,治疗是为继续革命战斗 。 治疗细节:关羽是刮骨去毒,借助医者操作;刘伯承是眼部手术,不打麻药,靠自身意志扛过 。故答案为:第一空①都忍受极大疼痛,意志超坚韧 ;②治疗时神态从容,镇定自若 ;第二空①身份:关羽是三国武将,刘伯承是革命军人 ;②治疗方式:关羽刮骨去毒,刘伯承眼部手术不打麻药 。(2025五下·兰溪期末)阅读理解英雄就在身边【材料一】2023年,某市突降暴雨,洪水淹没街道。消防员王叔叔连续工作20小时,救 出被困群众15人。他说: “这是我的职责,群众安全了,我就安心了。”社区志愿者李阿姨 每天为孤寡老人送菜送药,她说: “大家互相帮助,困难总会过去!”英雄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人物,他们可能是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或是默默奉献 的平凡工作者。【材料二】 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我心中的英雄类型”调查统计表(共200人参与)【材料三】新闻摘录:2024年,中国航天员刘洋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时,通过视频连线鼓 励小学生: “探索宇宙需要勇气和坚持,希望你们也能成为未来的‘星辰大海’追梦人!”20.材料三中,航天员刘洋鼓励小学生成为“ 的追梦人”。21.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下没有被直接提到的“英雄”是( )A.每天清晨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 B.在实验室研发疫苗的科学家C.在课堂上耐心讲解知识的老师 D.为社区老人送药的志愿者22.结合材料一和三,消防员王叔叔连续工作20小时救出群众,航天员刘洋说“探索宇宙需 要勇气和坚持”,表述两者共同点正确的一项是( )A.都依赖高科技设备完成任务 B.都在自然灾害中表现突出C.都展现了责任感和坚韧精神 D.都通过媒体受到广泛关注23.结合材料二可以发现消防员、军人占比最高(42.5%),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学校经常组织消防演习和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有体验B.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更受关注,现在已逐渐淡忘C.科学家的工作距离小学生生活较远,不太容易了解D.从小受消防员、军人事迹教育较多,更容易感知英雄形象24.小思说: “英雄应该是像消防员那样救人的大人物,天天做饭的妈妈不算英雄!”你赞 同小思的观点吗?请结合至少一则材料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理由,字数不少于20字。【答案】20.星辰大海21.A22.C23.D24.不赞同。材料中消防员等是英雄,妈妈虽平凡,却天天为家操劳、照顾家人,像材料里默默付出的人一样,也是生活中的英雄。从生活体验看,妈妈早起做早餐、深夜陪我复习,用爱和坚持撑起家,这就是英雄之举,英雄不只是大人物,平凡人坚守责任也可成英雄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提取文本关键信息 。需快速定位到材料三相关语句,提取出描述“追梦人”的特定词汇。(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梳理与比对 。要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及的“英雄”类型进行梳理,然后将选项内容与之对比,判断哪个未被直接涉及(3)本题考查对人物事迹背后精神实质的提炼和逻辑判断能力 。需理解两个事例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再对选项逐一分析,找出能概括二者共同品质(责任感、坚韧精神 )的表述。(4)本题考查逻辑推理和对现实关联的认知能力 。分析各个选项所给原因是否合理,需要结合生活常识和对不同职业与小学生认知关联的理解,推理出最可能的成因(5)本题考查观点辨析与综合阐述。首先要明确态度,然后结合材料中对英雄的多元呈现(如不同职业平凡又伟大的付出等 ),再融入自身生活体验,阐述理由对“英雄”概念的理解与拓展,结合材料和生活阐述观点 。20.从材料三“希望你们也能成为未来的‘星辰大海’追梦人”,可直接提取答案为“星辰大海” 。故答案为:星辰大海21.材料一、二提及了B(科学家 )、C(讲课老师 )、D(送药志愿者 )相关内容,BCD正确;A(环卫工人 )未被直接提到,A错误。故答案为:A22.消防员连续工作20小时救群众,体现责任感与坚韧;航天员说探索宇宙需勇气和坚持,也展现责任感与坚韧。A选项,消防员救人并非主要依赖高科技设备,A错误;B选项,航天员探索宇宙不是在自然灾害场景,B错误;C正确。D选项,材料未体现二者因媒体广泛关注,D错误。故答案为:C23.A、学校演练不是消防员、军人占比高的主要原因,A错误;B、说医护人员受关注后淡忘不合理,B错误;C、科学家工作远不是消防员、军人占比高的关键。C错误;D、从小受消防员、军人事迹教育多,易感知其英雄形象,符合逻辑,D正确 。故答案为:D24.围绕观点,结合材料和生活,阐述合理即可。故答案为:不赞同。材料中消防员等是英雄,妈妈虽平凡,却天天为家操劳、照顾家人,像材料里默默付出的人一样,也是生活中的英雄。从生活体验看,妈妈早起做早餐、深夜陪我复习,用爱和坚持撑起家,这就是英雄之举,英雄不只是大人物,平凡人坚守责任也可成英雄 。(2025五下·兰溪期末)阅读理解哨卡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②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③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④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⑤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⑥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上校的——弟弟——”⑦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在风雪中持枪站岗的战士,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⑧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汉白玉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25.对文中第①②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出环境的恶劣,哨卡条件艰苦B.体现军人们的意志坚强C.揭示了文章主题D.为下文故事情节作铺垫26.短文⑤一⑦自然段,关注将军的神态描写,联系将军的动作、语言,完成填空。神态 严厉 惊愕原因 认为上校带兵存在问题 2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向哨卡艰难前进的过程中,有人嘀咕埋怨是因为路太遥远,人太累。B.文章第⑥自然段“上校瞄了他一眼”,是想提醒哨兵说出他们的关系。C.“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是责备上校不顾兄弟之情。D.将军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是因为将军被哨卡战士的精神感动了。28. 仔细阅读第⑦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结合上文,写出将军当时的心理活动。 (不少于20字)29. 有人说这篇文章的主角是将军,有人认为是上校,有人认为是哨兵,你认同谁的观点, 为什么?(不少于20字)【答案】25.C26.生气;发现哨兵执勤超年限;得知哨兵是上校弟弟,误解上校27.D28.将军心想:“原来我误解了上校!他舍弟坚守,自己也默默奉献,这些军人太可敬,我该向他们致敬!”29.示例1:认同主角是哨兵。他是情节冲突焦点(超期执勤 ),以其坚守展现“奉献” 主题,是最直接体现精神的人物 。示例2:认同主角是上校。他默默让弟弟坚守,自己承受压力,用“舍亲为公” 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反转(将军误解到敬佩 ) 。示例3:认同主角是将军。通过将军“发现问题—误解—愧疚—致敬” 的过程,串联情节,侧面烘托军人精神,突出主题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需分析语句在展现环境、衬托人物、铺垫情节等方面的作用 。(2)本题考查人物神态描写的梳理与原因分析,需结合文本情节,提取将军神态变化及对应事件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需逐一分析选项与原文情节、人物情感的契合度 。(4)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的补写,需结合上下文情节(得知哨兵是上校弟弟、误解上校 ),贴合将军“愧疚、震撼、敬佩” 的情感 。(5)本题考查文本主角的判定及理由阐述,需从人物在情节、主题、描写篇幅等角度分析,明确核心人物 。25.第①②自然段画线句描写风雪、道路艰险,A突出环境恶劣,哨卡条件艰苦,A正确;B体现军人意志坚强 ,B正确;C文章主题是歌颂军人坚守奉献,画线句是环境铺垫,未直接“揭示主题” ,C错误;D为下文情节作铺垫,如将军发怒、发现哨兵与上校关系等 ,D正确。故答案为:C26.第1空:从“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 可知,神态是生气 。 第2空:将军“严厉” 是因发现哨兵超期执勤,违反“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 ,即发现哨兵执勤超年限 。第3空:将军“惊愕” 源于得知哨兵是“上校的弟弟” ,意识到误解上校,被军人奉献精神震撼,即得知哨兵是上校弟弟,误解上校 。故答案为:生气;发现哨兵执勤超年限;得知哨兵是上校弟弟,误解上校。27.A“有人嘀咕埋怨”是因路险、环境恶劣,非“路远、太累”,理解错误。A错误;B“上校瞄了他一眼” 是阻止哨兵说出关系,想默默坚守,而非“提醒说出”,理解错误。B错误;C“将军惊愕地注视上校”是震撼、愧疚,而非“责备上校不顾兄弟情”,理解错误。C错误D将军行军礼是被哨卡军人(包括哨兵、上校 )坚守奉献的精神打动,理解正确。D正确。故答案为:D28.围绕“愧疚、理解、敬佩” 展开,符合语境即可。故答案为:将军心想:“原来我误解了上校!他舍弟坚守,自己也默默奉献,这些军人太可敬,我该向他们致敬!”29.选其一,围绕“情节推动、主题体现” 分析即可。故答案为:示例1:认同主角是哨兵。他是情节冲突焦点(超期执勤 ),以其坚守展现“奉献” 主题,是最直接体现精神的人物 。示例2:认同主角是上校。他默默让弟弟坚守,自己承受压力,用“舍亲为公” 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反转(将军误解到敬佩 ) 。示例3:认同主角是将军。通过将军“发现问题—误解—愧疚—致敬” 的过程,串联情节,侧面烘托军人精神,突出主题 。四、活动四:抒写英雄(30分)30.(2025五下·兰溪期末) “英雄”内涵丰富。三国志士,梁山好汉,华夏名将……是熠熠生辉的英雄。歌曲《孤勇 者》唱道“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在平凡的工作中,坚守岗位、尽心尽责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挑战、执着前行的人……也散发着独特的英雄之光,带给我们振奋 人心的力量。请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典型具体的事例写一写这位英雄,写出 英雄的特点或品质。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明白;③语言表达清楚、正确,字 数400字左右。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答案】社区里的英雄 在我家小区,有一位“英雄”,他是物业保洁张叔叔。张叔叔五十多岁,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脸上总挂着憨厚的笑,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保洁服,是他的“战衣”。寒冬的清晨,我被窗外的寒风惊醒,拉开窗帘,竟看到张叔叔在清扫积雪。鹅毛大雪还在下,他握着扫帚,一下一下奋力挥动,扫帚与地面摩擦出“沙沙”声。他的手套早已湿透,脸颊冻得通红,可额头却挂着细密的汗珠。遇到结冰的路面,他就从怀里掏出盐袋,小心翼翼撒在冰上,再用铁锹一点点铲除,嘴里嘟囔着:“可不能让居民滑倒哟。”去年夏天,暴雨倾盆,小区地下室进水。张叔叔第一个冲下去,蹚着没过脚踝的积水,把排水泵一台台搬来摆放好。水灌进他的雨靴,他浑然不觉,专注地调试设备。雨水顺着他的帽檐往下流,模糊了双眼,他就用袖子随便一抹,继续干活。在他的努力下,积水慢慢退去,业主们的财产保住了。张叔叔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平凡的保洁岗位上,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不怕吃苦的担当,守护着小区的整洁与安全。他就像一束微光,让我懂得:英雄不一定身披铠甲,在平凡里发光发热的人,同样值得敬重,同样是英雄!【知识点】写人类作文【解析】【分析】 立意:展现平凡岗位上李师傅坚守、负责,给师生带来安全感与温暖,诠释“平凡英雄” 内涵 。 选材:选取李师傅风雨无阻守校门、帮同学找丢失物品、深夜帮老师处理校园紧急事等事例。开篇简洁勾勒“李师傅中等个子,皮肤黝黑,总是穿着整洁的保安服,一双眼睛透着温和又坚定的光” ,初步呈现人物形象 。事例1(坚守岗位 ):运用动作、环境描写,如“寒冬腊月,北风像刀子似的刮,李师傅早早站在校门口,搓搓手、跺跺脚,眼睛紧紧盯着来校的路。有同学进门,他立刻挺直腰,笑着递上体温枪,沙哑着嗓子叮嘱‘慢点跑,别摔着’”,通过寒冷环境衬托,结合动作、语言,体现坚守与关爱 。事例2(热心助人 ):用语言、心理描写,写同学丢了钥匙急得哭,“李师傅听到哭声,快步走过来,弯下腰轻声问‘孩子,咋啦?’得知情况后,他一边安慰‘别着急,咱慢慢找’,一边发动保安室叔叔们,拿着手电筒在校园角落搜寻,自己额头都冒出细汗,心里想着‘一定得帮孩子找到,不然耽误回家’” ,突出热心与负责 。 结尾升华:用抒情、议论收束,“李师傅没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他在门卫岗位上,日复一日坚守,把平凡事做到极致,给我们满满的安全感。他就是校园里的英雄,用微光点亮我们的日常” ,点出“平凡英雄” 主题 。分段叙述:按“外貌引入—坚守岗位事例—热心助人事例—结尾升华” 分段,层次清晰 。 重点突出:详细描写李师傅在寒冷天气执勤、帮同学找钥匙的动作、语言、心理,让重点事例生动具体。【点评】本题考查记叙文写作。 要求运用学过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特点 。 需从平凡工作、日常生活中挖掘英雄,选取典型具体事例,突出英雄“坚守岗位、勇于挑战、执着前行”等品质,体现“英雄给人力量”的立意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