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书写展示
1.(2025三下·长兴期末)请你将下面这句话工整地抄写在格子里。
大自然如此奇妙,留心观察,我们会有新的发现。
【答案】大自然如此奇妙,留心观察,我们会有新的发现。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抄写句子要把句子中每个字写正确,“然”下面是四点底;“观察”的“察”是宝盖头,西面是“祭”;“新”右边是“斤”;把句子中标点符号写正确。
故答案为:大自然如此奇妙,留心观察,我们会有新的发现。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易错字,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每个字写正确,写上标点符号。同时注意写完之后认真核对和检查,不要掉字、添字。
二、积累与运用(40分)
(2025三下·长兴期末)根据语境,完成练习。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天空的珍藏是jīn càn càn____的太阳,是变幻的huǒ shāo yún____,是夜空闪耀的qún xīng____,是风劲(jīn jìng),雨密来,大地的珍藏是溪水liú tǎng____过树林,是小鱼使劲(jīn jìng)儿pū teng____着尾巴,唱起一首首(轻巧 轻快)的歌曲,是微风chuī fú____过水面,(荡漾 飘荡)起一圈圈的涟漪,这是多么奇妙的世界啊!
2.看拼音,将正确的字填写在横线上。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答案】2.金灿灿;火烧云;群星;流淌;扑腾;吹拂
3.jìng;jīn
4.轻快;荡漾
【知识点】词汇运用;字音;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结合句子表述的意思,“金灿灿”的“灿”是火字旁;“火烧云”的“烧”右边是“尧”;“群星”的“群”是君字旁,右边是“羊”;“流淌”都是三点水左右结构;“扑腾”的“腾”是月字旁,右边下面是“马”;“吹拂”的“拂”是提手旁,右边是“弗”;
故答案为:金灿灿;火烧云;群星;流淌;扑腾;吹拂
3.“劲” 是一个多音字,当表示 “坚强有力” 时,读 “jìng”,如 “劲敌”“强劲”;当表示 “力气、力量” 或 “精神、情绪” 等时,读 “jìn”,如 “干劲”“用劲”。在 “风劲” 中,“劲” 表示风很猛烈、有力,所以读 “jìng”;在 “使劲儿” 中,“劲” 表示力气,所以读 “jìn”。
故答案为: jìng;jīn
4.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轻巧” 侧重于表示重量小、灵巧或操作轻松,多用来形容物体或动作的灵活、便捷,比如 “轻巧的小船”“动作轻巧”;而 “轻快” 更强调轻松愉快的感觉,常用来形容音乐、步伐等,“轻快的歌曲” 更能体现歌曲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飘荡” 一般指在空中随风飘动或飞扬,如 “旗帜飘荡”;“荡漾” 则是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荡漾起一圈圈的涟漪” 更符合水面波动的情景。
故答案为:轻快;荡漾
5.(2025三下·长兴期末)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唠(láo)叨 灵敏(mín)
B.纤(qiān)细 脊(jǐ)背
C.电线杆(gǎn) 承(chéng)认
D.不禁(jīng) 零(líng)食
【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结合各项中加点字读音,进行分析:
A 选项:“唠(láo)叨”“灵敏(mǐn)” 注音均正确。
B 选项:“纤(qiān)细” 错误,“纤” 表示细小之意时应读 “xiān”,“纤(xiān)细” 才是正确读音;“脊(jǐ)背” 注音正确。
C 选项:“电线杆(gǎn)” 错误,“杆” 指较长的棍状物时读 “gān”,“电线杆(gān)” 是正确读音;“承(chéng)认” 注音正确。
D 选项:“不禁(jīng)” 错误,“禁” 表示受得住、耐得住时读 “jīn”,“不禁(jīn)” 是正确读音;“零(líng)食” 注音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6.(2025三下·长兴期末)下列四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A.姿势 酒落 随风 相提并论   
B.欣赏 创举 修健 争奇斗艳   
C.倒应 哎呀 模型 掩耳盗铃   
D.迅速 继续 负责 刻舟求箭   
【答案】洒;建;映;剑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结合各项中词语进行分析,A 组中 “酒落” 错误,“酒” 指用粮食、水果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而 “洒落” 表示分散地落下,所以正确字为 “洒”。
B 组中 “修健” 错误,“健” 主要指健康、强壮,“修建” 指施工建造,因此正确字为 “建”。
C 组中 “倒应” 错误,“应” 有回答、满足要求等意思,“倒映” 指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故正确字为 “映”。
D 组中 “刻舟求箭” 错误,该成语讲的是在船上刻记号找掉落水中的剑的故事,所以正确字为 “剑”。
故答案为:洒;建;映;剑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7.(2025三下·长兴期末)又是一年重阳节,爷爷想起远方的亲人,忍不住举杯吟诵:“(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答案】B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题目情境为重阳节,爷爷思念远方亲人,结合对诗句的理解,逐一分析选项:
A 选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描写的是清明节的景象和人们的伤感,与重阳节无关。
B 选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诗句表达了游子在佳节对亲人的思念,与题目情境完全契合。
C 选项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描写的是初夏梅子黄熟时的旅行情景,与重阳节无关。
D 选项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同样是清明节相关的诗句,描绘了清明时节找酒家的场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做出选择。
8.(2025三下·长兴期末)春节贴春联是一种习俗。下面贴春联的步骤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爸爸提前买来红纸、毛笔、墨水等写春联的材料。
②再把横批准确地贴在门楣上方。
③然后精心书写好春联内容。
④最后依次贴好上下联。接着将春联背面均匀涂抹胶水。
⑤接着将春联背面均匀涂抹胶水。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②④②
【答案】A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贴春联的合理流程应遵循 “准备材料→书写内容→处理春联(涂胶水)→张贴(先横批后上下联)” 的顺序:首先需要准备写春联的材料,即①爸爸提前买来红纸、毛笔、墨水等。材料准备好后,进行书写,即③然后精心书写好春联内容。书写完成后,要为张贴做准备,即先在春联背面涂胶水(原步骤④拆分出的⑤)。张贴时,通常先贴横批,即②再把横批准确地贴在门楣上方。最后贴上下联,即④最后依次贴好上下联。
故答案为:①③⑤②④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作答时要读懂每个句子根据每个句子之间在语义上的内在联系,理清表达的思路,然后再确定正确的表达顺利,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和认知,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要认真读一读,看语段会是否通顺,即可顺利作答。
9.(2025三下·长兴期末)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春节有放鞭炮、喝屠苏酒的习俗,正如王安石在诗中所言:“   ,   ”
【答案】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表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元日》,意思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故答案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2025三下·长兴期末)学校组织开展“寓言故事会”,请你帮助完成任务。
10.小红代表少先队大队部写了一则通知,请三年级学生上午9:00到学校报告厅参加活动。通知中有三处错误,请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帮助修改。
通知 6月28日9点,请三年级学生到报告厅学校参加“寓告故事会”。 少先队大队部 6月26日
11.故事节目单顺序被打乱了,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选择正确的故事名称。
节目一: 节目二: 节目三:
道理:受到损失要及时想办法补救。 道理: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 道理:学会明辨是非,分清善恶。
           
A.《叶公好龙》 B.《农夫与蛇》 C.《滥竽充数》 D.《亡羊补牢》
12.小红想了解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可以去图书馆借阅(  )
A.《克雷洛夫寓言》 B.《伊索寓言》
C.《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D.《拉封丹寓言》
【答案】10. 通知 6月28日上午9点,请三年级学生到学校报告厅参加寓告故事会。
少先队大队部
6月26日
11.D;C;B
12.B
【知识点】修改病句;成语运用
【解析】【点评】题目考查对寓言故事相关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0.结合题目表述,“通知”中“9点”前面应该加上“上午”;“到报告厅学校”语序错误,应该改成“到学校报告厅”;“寓告故事会”应该把引号去掉。
11.结合寓言故事内容, 《亡羊补牢》讲的是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寓意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符合“受到损失要及时想办法补救”该道理。《滥竽充数》说的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强调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符合“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该道理。《农夫与蛇》讲述了农夫救了一条蛇,蛇却反过来咬农夫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符合“学会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该道理。
故答案为:DCB
12.结合相关知识,A 选项《克雷洛夫寓言》是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创作的寓言集。
B 选项《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其中收录了大量古希腊的寓言故事。
C 选项《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收录的是中国古代的寓言。
D 选项《拉封丹寓言》是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创作的寓言集。
故答案为:B
(2025三下·长兴期末)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有许多收获。
13.我们常常在街上看到不同的招牌。下面招牌让你想到“望闻问切”的是(  )
A.A B.B C.C D.D
14.生活中,学会使用俗语是智慧的表现。下面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对手的挑衅,咱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可怕的。
B.他学习一直很努力,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你别轻信别人的传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得自己去核实。
D.要想掌握核心技术,就得亲自去研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嘛!
15.小明介绍妈妈时,连用了三个“大方”。请你选择正确的意思,把选项填在括号里。
我的妈妈穿着大方   ,说话大方   ,给爷爷奶奶买东西的时候更大方   。
A.(对财物)不计较 B.(言谈、举止)自然 C.(样式、颜色等)不俗气
16.课间,同学们在展示自己的阅读积累。
①主题一:花,给大自然增添光彩。“鲜花朵朵,争奇斗艳。   ”。杜甫笔下“   ,春风花草香”的美景让人念念不忘。
②主题二:水,使大自然有了灵性。“竹外桃花三两枝。   ”。“垂柳把溪水当作   ,山溪像   。”
【答案】13.C
14.B
15.C;B;A
16.芬芳迷人;迟日江山丽;春江水暖鸭先知;梳妆的镜子;绿玉带一样平静
【知识点】惯用语、俗语;词语含义的理解;古诗词填空;国学常识
【解析】【点评】题目考查对文化常识、俗语运用、词语意思等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语文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3.结合相关常识,“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四诊法”,应该选择C项;
故答案为:C
14.A 选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意思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在面对对手挑衅时使用恰当。
B 选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指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句子说他学习努力,并非是受环境影响,该俗语使用不恰当。
C 选项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指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在提醒别人别轻信传言时使用恰当。
D 选项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在表达要掌握核心技术需亲自研究时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B
15.结合句子表述的意思,“穿着大方” 指穿着的样式、颜色等不俗气,所以选 C。“说话大方” 指言谈、举止自然,不局促,所以选 B。“给爷爷奶奶买东西的时候更大方” 指对财物不计较,不吝啬,所以选 A。
故答案为:CBA
16.结合课文《花钟》,“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写出了鲜花盛开的美丽;“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创作的《绝句二首》,意思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结合课文《童年的水墨画》,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故答案为:芬芳迷人;迟日江山丽;春江水暖鸭先知;梳妆的镜子;绿玉带一样平静
三、阅读与鉴赏(30分)
(2025三下·长兴期末)精明的描摹高手(法布尔·选文有改动)
①丝丝出生的时候,天地都是雪白的,就像一个朦胧的梦。丝丝很想到外面看看,可它在家里爬来爬去,从来没有发现过什么出口。突然“砰”的一声,卵囊掉下了,许多圆网蛛被弹射了出去,就像爆炸的烟花。丝丝和圆圈乘着风,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
②一粒粒巨大的雨点从半空中砸下来,丝丝爬上了附近的树。它立志要成为最聪明、最厉害的描摹高手,织出一张大大的网。只见它不断地从肚子里吐出丝条,长丝粘在树前的树枝上,它又兴高采烈地爬到长丝的中央,在这里做上一个小丝团,那是中心位置的标记。然后,它吐着丝,猛地一跳,将丝线粘往树枝后就返回了中心,换个角度,又重复这个步骤。它结网的速度越来越快,可网看起来却杂乱无章。
③第二天清晨,丝丝织的网竟然断裂了,上面沾满了露珠,松垮垮的,别说猎物了,连片树叶也没有。怎么会这样呢?丝丝很沮丧。
④圆圈不知道从哪里爬了出来,它说要和丝丝同心协力,织一张又大又牢的网。圆圆的丝丝放低姿态。织网首先要看天气,如果刮风或者下雨时,空气会潮湿影响网的特性;其次要选幽暗的地方结网,猎物不容易看见;最后要有耐心,因为猎物不会马上自投罗网。圆圈沿着丝丝织错的方法织了一个新的网。丝丝正想找圆圈讨教,圆圈却不见了。
⑤不久,一只蜻蜓被缠在了网上,怎么都挣脱不开。错愕的丝丝迅速用丝线卷起蜻蜓的身体,把蜻蜓绕成粉饰的形状,开始慢慢享用了……
17.根据选文内容,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圆网蛛的卵囊会爆炸,把幼虫弹射出去。   
②丝丝和圆圈从出生后就一直生活一起。   
③丝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织出了又大又牢的网。   
18.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找出来。
19.圆网蛛织网的秘诀是什么?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
20.我觉得文中“精明的捕猎高手”是   (①丝丝 ②圆圈)(填序号),因为   。
【答案】17.正确;错误;错误
18.它立志要成为最聪明、最厉害的描摹高手,织出一张大大的网。
19.空气潮湿影响网的特性;要选择幽暗的地方,因为猎物不容易看见;要有耐心
20.圆圈;因为丝丝是在圆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了织网的技巧,才织一张又大又牢的网
【知识点】科学小品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7.①结合文中“突然“砰”的一声,卵囊掉下了,许多圆网蛛被弹射了出去”的表述,这项正确;
②结合“丝丝和圆圈乘着风,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的表述,这项错误;
③结合文中描写,丝丝是在圆圈的帮助下织成了又大又牢的网,这项错误;
故答案为:正确;错误;错误
18.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的描写,这段是围绕“它立志要成为最聪明、最厉害的描摹高手,织出一张大大的网。”这句来写的,这句是本段的关键句。
故答案为:它立志要成为最聪明、最厉害的描摹高手,织出一张大大的网。
19.结合文中描写,圆网蛛织网的秘诀一是天气要选择不起雾或者不下雨时,因为空气潮湿影响网的特性;二是选址要选择幽暗的地方,因为猎物不容易看见;三是要有耐心,因为猎物不会马上自投罗网;结合文中句子,进行概括总结。
故答案为:空气潮湿影响网的特性;要选择幽暗的地方,因为猎物不容易看见;要有耐心
20.结合文中描写,“精明的捕猎高手”是圆圈,因为丝丝是在圆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了织网的技巧,才织一张又大又牢的网。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圆圈;因为丝丝是在圆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了织网的技巧,才织一张又大又牢的网
(2025三下·长兴期末)打板栗(涂泽慧 选文有改动)
①周日下午,我和妹妹跟着爸爸妈妈在村中闲逛。突然,路边掉落的几颗黑褐色板栗果吸引了我们。原来路旁有三棵大板栗树,树上不少叶子卷着边,金黄金黄的。很明显,板栗成熟了。
②抬头看去,树上还有刺球一样的板栗果。爸爸扛着一根长竹竿,高高地举起敲打树枝。一个个板栗果从树上跳下来,先在地上弹几下,再翻好几个方向才停下来,乖乖地趴在地上。我望着纷纷落下的板栗果开心不已。爸爸先用脚踩住板栗果,再用木棍把果壳戳破、扒开,就露出两颗淡黄色的栗子,爸爸给了我和妹妹一人一颗,这味道真清甜!
我仿佛看到____。
③地上,有些黄褐色的板栗果已经裂开了,用棍子轻轻一拨,摇晃油亮的栗子就滚了出来。有些还紧紧藏在果壳里,得先用脚踩一踩再扒开,才能取出栗子。妹妹把“刺球”踩在脚底下,前前后后,滚来滚去,不一会儿,锋利的尖刺就脱落了。妹妹一开心,就整个人站到“刺球”上玩“金鸡独立”。我和妹妹把抽出来的栗子一一摆放在路上,玩起了“板栗大战”的游戏。
④待炊烟袅袅升起时,我们装上栗子,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板栗树。
21.爸爸是如何打板栗给我和妹妹吃的?根据选文内容填一填。
   →   →   →用木棍把果壳戳破、撬开
22.边读边想象画面是阅读的好方法。读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板栗果?请在旁边的“泡图”中写一写。
23.读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金鸡独立”指的是   ,我看到了一个   的妹妹。
24.一家人对板栗树依依不舍的原因是(  )。(多选题)
A.板栗的味道很可口。
B.我喜欢和妹妹玩“板栗大战”的游戏。
C.爸爸打板栗的过程很有趣。
D.和家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答案】21.竹竿敲打树枝;把板栗敲在地上;用脚踩住板栗果
22.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圆滚滚、外壳带着坚硬尖刺的板栗果,它们像是一个个调皮的小娃娃,从高高的树上迫不及待地蹦跳下来。落地时,先是 “咚咚” 地在地上弹跳着,外壳上的尖刺在地面划出细碎的声响,接着又骨碌碌地翻了好几个跟头,才摇摇晃晃地停住,安静地卧在地上,好似在等待着被人们发现。
23.妹妹用一只脚踩在板栗上,另一只脚抬起来;顽皮可爱
24.A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1.结合文中描写,爸爸打板栗首先要用竹竿敲打树枝,把板栗敲在地上;然后用脚踩住板栗果;用木棍把果壳戳破、撬开;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竹竿敲打树枝;把板栗敲在地上;用脚踩住板栗果
22.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板栗果从树上掉落下来的样子,展开想象,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圆滚滚、外壳带着坚硬尖刺的板栗果,它们像是一个个调皮的小娃娃,从高高的树上迫不及待地蹦跳下来。落地时,先是 “咚咚” 地在地上弹跳着,外壳上的尖刺在地面划出细碎的声响,接着又骨碌碌地翻了好几个跟头,才摇摇晃晃地停住,安静地卧在地上,好似在等待着被人们发现。
23.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妹妹一开心,就整个人站到“刺球”上玩“金鸡独立”。这句中指妹妹用一只脚踩在板栗上,另一只脚抬起来;表现了妹妹的顽皮可爱;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妹妹用一只脚踩在板栗上,另一只脚抬起来;顽皮可爱;
24.结合文中描写,文中描写板栗香甜可口,爸爸打板栗的过程很有趣;我喜欢和妹妹玩“板栗大战”的游戏;这些都是一家人对板栗树依依不舍的原因。
故答案为:ABC
四、习作(25分)
25.(2025三下·长兴期末)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请你在两张心愿卡中选择一张,大胆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吧!
注意:①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②不少于250字。写完后,读一读,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心愿卡① 动作:一切事物都变得和之前相反。 比如:大的变成小的,黑的变成白的…… 心愿卡② 动作:给主角增加一项超能力。 比如:跑得飞快;变得巨大;能飞翔……
【答案】 颠倒小镇奇遇记 清晨,我推开窗,突然发现世界变得好奇怪 —— 邻居家的大狗缩成了猫咪大小,而窗台上的多肉植物却长得比屋顶还高。我低头一看,自己的拖鞋大得像艘小船,只能踮着脚踩进去。
走到街上,更惊人的景象出现了:汽车像甲壳虫似的在人行道上慢慢爬,而蚂蚁却拖着面包屑在马路上狂奔;平时严肃的校长正坐在滑梯上哭鼻子,幼儿园的小朋友却板着脸指挥交通。卖冰淇淋的阿姨愁眉苦脸地吆喝:“快来买热乎乎的冰淇淋呀!” 我接过一支,果然烫得差点扔掉。
最有趣的是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念乘法口诀:“三乘四等于七!” 同学们齐声喊:“对!” 我举起手说:“应该是十二呀!” 大家却哈哈大笑:“你是不是睡糊涂啦?” 放学时,太阳从西边升起来,把天空染成了墨绿色,月亮反而躲在云朵里打哈欠。
就在我看得入迷时,闹钟突然响了。原来这是一场奇妙的梦!要是真有这样的颠倒小镇,说不定每天都能遇见新惊喜呢。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结合“心愿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故事的创编,内容要具体,想象既要新颖,也要具有合理性,进行作答。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颠倒小镇”来写,结合自己的想象和领悟思考,描写了小站一切发生颠倒的奇特景象,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书写展示
1.(2025三下·长兴期末)请你将下面这句话工整地抄写在格子里。
大自然如此奇妙,留心观察,我们会有新的发现。
二、积累与运用(40分)
(2025三下·长兴期末)根据语境,完成练习。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天空的珍藏是jīn càn càn____的太阳,是变幻的huǒ shāo yún____,是夜空闪耀的qún xīng____,是风劲(jīn jìng),雨密来,大地的珍藏是溪水liú tǎng____过树林,是小鱼使劲(jīn jìng)儿pū teng____着尾巴,唱起一首首(轻巧 轻快)的歌曲,是微风chuī fú____过水面,(荡漾 飘荡)起一圈圈的涟漪,这是多么奇妙的世界啊!
2.看拼音,将正确的字填写在横线上。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5.(2025三下·长兴期末)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唠(láo)叨 灵敏(mín)
B.纤(qiān)细 脊(jǐ)背
C.电线杆(gǎn) 承(chéng)认
D.不禁(jīng) 零(líng)食
6.(2025三下·长兴期末)下列四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A.姿势 酒落 随风 相提并论   
B.欣赏 创举 修健 争奇斗艳   
C.倒应 哎呀 模型 掩耳盗铃   
D.迅速 继续 负责 刻舟求箭   
7.(2025三下·长兴期末)又是一年重阳节,爷爷想起远方的亲人,忍不住举杯吟诵:“(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2025三下·长兴期末)春节贴春联是一种习俗。下面贴春联的步骤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爸爸提前买来红纸、毛笔、墨水等写春联的材料。
②再把横批准确地贴在门楣上方。
③然后精心书写好春联内容。
④最后依次贴好上下联。接着将春联背面均匀涂抹胶水。
⑤接着将春联背面均匀涂抹胶水。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②④②
9.(2025三下·长兴期末)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春节有放鞭炮、喝屠苏酒的习俗,正如王安石在诗中所言:“   ,   ”
(2025三下·长兴期末)学校组织开展“寓言故事会”,请你帮助完成任务。
10.小红代表少先队大队部写了一则通知,请三年级学生上午9:00到学校报告厅参加活动。通知中有三处错误,请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帮助修改。
通知 6月28日9点,请三年级学生到报告厅学校参加“寓告故事会”。 少先队大队部 6月26日
11.故事节目单顺序被打乱了,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选择正确的故事名称。
节目一: 节目二: 节目三:
道理:受到损失要及时想办法补救。 道理: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 道理:学会明辨是非,分清善恶。
           
A.《叶公好龙》 B.《农夫与蛇》 C.《滥竽充数》 D.《亡羊补牢》
12.小红想了解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可以去图书馆借阅(  )
A.《克雷洛夫寓言》 B.《伊索寓言》
C.《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D.《拉封丹寓言》
(2025三下·长兴期末)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有许多收获。
13.我们常常在街上看到不同的招牌。下面招牌让你想到“望闻问切”的是(  )
A.A B.B C.C D.D
14.生活中,学会使用俗语是智慧的表现。下面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对手的挑衅,咱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可怕的。
B.他学习一直很努力,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你别轻信别人的传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得自己去核实。
D.要想掌握核心技术,就得亲自去研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嘛!
15.小明介绍妈妈时,连用了三个“大方”。请你选择正确的意思,把选项填在括号里。
我的妈妈穿着大方   ,说话大方   ,给爷爷奶奶买东西的时候更大方   。
A.(对财物)不计较 B.(言谈、举止)自然 C.(样式、颜色等)不俗气
16.课间,同学们在展示自己的阅读积累。
①主题一:花,给大自然增添光彩。“鲜花朵朵,争奇斗艳。   ”。杜甫笔下“   ,春风花草香”的美景让人念念不忘。
②主题二:水,使大自然有了灵性。“竹外桃花三两枝。   ”。“垂柳把溪水当作   ,山溪像   。”
三、阅读与鉴赏(30分)
(2025三下·长兴期末)精明的描摹高手(法布尔·选文有改动)
①丝丝出生的时候,天地都是雪白的,就像一个朦胧的梦。丝丝很想到外面看看,可它在家里爬来爬去,从来没有发现过什么出口。突然“砰”的一声,卵囊掉下了,许多圆网蛛被弹射了出去,就像爆炸的烟花。丝丝和圆圈乘着风,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
②一粒粒巨大的雨点从半空中砸下来,丝丝爬上了附近的树。它立志要成为最聪明、最厉害的描摹高手,织出一张大大的网。只见它不断地从肚子里吐出丝条,长丝粘在树前的树枝上,它又兴高采烈地爬到长丝的中央,在这里做上一个小丝团,那是中心位置的标记。然后,它吐着丝,猛地一跳,将丝线粘往树枝后就返回了中心,换个角度,又重复这个步骤。它结网的速度越来越快,可网看起来却杂乱无章。
③第二天清晨,丝丝织的网竟然断裂了,上面沾满了露珠,松垮垮的,别说猎物了,连片树叶也没有。怎么会这样呢?丝丝很沮丧。
④圆圈不知道从哪里爬了出来,它说要和丝丝同心协力,织一张又大又牢的网。圆圆的丝丝放低姿态。织网首先要看天气,如果刮风或者下雨时,空气会潮湿影响网的特性;其次要选幽暗的地方结网,猎物不容易看见;最后要有耐心,因为猎物不会马上自投罗网。圆圈沿着丝丝织错的方法织了一个新的网。丝丝正想找圆圈讨教,圆圈却不见了。
⑤不久,一只蜻蜓被缠在了网上,怎么都挣脱不开。错愕的丝丝迅速用丝线卷起蜻蜓的身体,把蜻蜓绕成粉饰的形状,开始慢慢享用了……
17.根据选文内容,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圆网蛛的卵囊会爆炸,把幼虫弹射出去。   
②丝丝和圆圈从出生后就一直生活一起。   
③丝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织出了又大又牢的网。   
18.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找出来。
19.圆网蛛织网的秘诀是什么?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
20.我觉得文中“精明的捕猎高手”是   (①丝丝 ②圆圈)(填序号),因为   。
(2025三下·长兴期末)打板栗(涂泽慧 选文有改动)
①周日下午,我和妹妹跟着爸爸妈妈在村中闲逛。突然,路边掉落的几颗黑褐色板栗果吸引了我们。原来路旁有三棵大板栗树,树上不少叶子卷着边,金黄金黄的。很明显,板栗成熟了。
②抬头看去,树上还有刺球一样的板栗果。爸爸扛着一根长竹竿,高高地举起敲打树枝。一个个板栗果从树上跳下来,先在地上弹几下,再翻好几个方向才停下来,乖乖地趴在地上。我望着纷纷落下的板栗果开心不已。爸爸先用脚踩住板栗果,再用木棍把果壳戳破、扒开,就露出两颗淡黄色的栗子,爸爸给了我和妹妹一人一颗,这味道真清甜!
我仿佛看到____。
③地上,有些黄褐色的板栗果已经裂开了,用棍子轻轻一拨,摇晃油亮的栗子就滚了出来。有些还紧紧藏在果壳里,得先用脚踩一踩再扒开,才能取出栗子。妹妹把“刺球”踩在脚底下,前前后后,滚来滚去,不一会儿,锋利的尖刺就脱落了。妹妹一开心,就整个人站到“刺球”上玩“金鸡独立”。我和妹妹把抽出来的栗子一一摆放在路上,玩起了“板栗大战”的游戏。
④待炊烟袅袅升起时,我们装上栗子,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板栗树。
21.爸爸是如何打板栗给我和妹妹吃的?根据选文内容填一填。
   →   →   →用木棍把果壳戳破、撬开
22.边读边想象画面是阅读的好方法。读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板栗果?请在旁边的“泡图”中写一写。
23.读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金鸡独立”指的是   ,我看到了一个   的妹妹。
24.一家人对板栗树依依不舍的原因是(  )。(多选题)
A.板栗的味道很可口。
B.我喜欢和妹妹玩“板栗大战”的游戏。
C.爸爸打板栗的过程很有趣。
D.和家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四、习作(25分)
25.(2025三下·长兴期末)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请你在两张心愿卡中选择一张,大胆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吧!
注意:①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②不少于250字。写完后,读一读,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心愿卡① 动作:一切事物都变得和之前相反。 比如:大的变成小的,黑的变成白的…… 心愿卡② 动作:给主角增加一项超能力。 比如:跑得飞快;变得巨大;能飞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大自然如此奇妙,留心观察,我们会有新的发现。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抄写句子要把句子中每个字写正确,“然”下面是四点底;“观察”的“察”是宝盖头,西面是“祭”;“新”右边是“斤”;把句子中标点符号写正确。
故答案为:大自然如此奇妙,留心观察,我们会有新的发现。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易错字,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每个字写正确,写上标点符号。同时注意写完之后认真核对和检查,不要掉字、添字。
【答案】2.金灿灿;火烧云;群星;流淌;扑腾;吹拂
3.jìng;jīn
4.轻快;荡漾
【知识点】词汇运用;字音;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结合句子表述的意思,“金灿灿”的“灿”是火字旁;“火烧云”的“烧”右边是“尧”;“群星”的“群”是君字旁,右边是“羊”;“流淌”都是三点水左右结构;“扑腾”的“腾”是月字旁,右边下面是“马”;“吹拂”的“拂”是提手旁,右边是“弗”;
故答案为:金灿灿;火烧云;群星;流淌;扑腾;吹拂
3.“劲” 是一个多音字,当表示 “坚强有力” 时,读 “jìng”,如 “劲敌”“强劲”;当表示 “力气、力量” 或 “精神、情绪” 等时,读 “jìn”,如 “干劲”“用劲”。在 “风劲” 中,“劲” 表示风很猛烈、有力,所以读 “jìng”;在 “使劲儿” 中,“劲” 表示力气,所以读 “jìn”。
故答案为: jìng;jīn
4.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轻巧” 侧重于表示重量小、灵巧或操作轻松,多用来形容物体或动作的灵活、便捷,比如 “轻巧的小船”“动作轻巧”;而 “轻快” 更强调轻松愉快的感觉,常用来形容音乐、步伐等,“轻快的歌曲” 更能体现歌曲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飘荡” 一般指在空中随风飘动或飞扬,如 “旗帜飘荡”;“荡漾” 则是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荡漾起一圈圈的涟漪” 更符合水面波动的情景。
故答案为:轻快;荡漾
5.【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结合各项中加点字读音,进行分析:
A 选项:“唠(láo)叨”“灵敏(mǐn)” 注音均正确。
B 选项:“纤(qiān)细” 错误,“纤” 表示细小之意时应读 “xiān”,“纤(xiān)细” 才是正确读音;“脊(jǐ)背” 注音正确。
C 选项:“电线杆(gǎn)” 错误,“杆” 指较长的棍状物时读 “gān”,“电线杆(gān)” 是正确读音;“承(chéng)认” 注音正确。
D 选项:“不禁(jīng)” 错误,“禁” 表示受得住、耐得住时读 “jīn”,“不禁(jīn)” 是正确读音;“零(líng)食” 注音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6.【答案】洒;建;映;剑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结合各项中词语进行分析,A 组中 “酒落” 错误,“酒” 指用粮食、水果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而 “洒落” 表示分散地落下,所以正确字为 “洒”。
B 组中 “修健” 错误,“健” 主要指健康、强壮,“修建” 指施工建造,因此正确字为 “建”。
C 组中 “倒应” 错误,“应” 有回答、满足要求等意思,“倒映” 指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故正确字为 “映”。
D 组中 “刻舟求箭” 错误,该成语讲的是在船上刻记号找掉落水中的剑的故事,所以正确字为 “剑”。
故答案为:洒;建;映;剑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7.【答案】B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题目情境为重阳节,爷爷思念远方亲人,结合对诗句的理解,逐一分析选项:
A 选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描写的是清明节的景象和人们的伤感,与重阳节无关。
B 选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诗句表达了游子在佳节对亲人的思念,与题目情境完全契合。
C 选项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描写的是初夏梅子黄熟时的旅行情景,与重阳节无关。
D 选项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同样是清明节相关的诗句,描绘了清明时节找酒家的场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做出选择。
8.【答案】A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贴春联的合理流程应遵循 “准备材料→书写内容→处理春联(涂胶水)→张贴(先横批后上下联)” 的顺序:首先需要准备写春联的材料,即①爸爸提前买来红纸、毛笔、墨水等。材料准备好后,进行书写,即③然后精心书写好春联内容。书写完成后,要为张贴做准备,即先在春联背面涂胶水(原步骤④拆分出的⑤)。张贴时,通常先贴横批,即②再把横批准确地贴在门楣上方。最后贴上下联,即④最后依次贴好上下联。
故答案为:①③⑤②④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作答时要读懂每个句子根据每个句子之间在语义上的内在联系,理清表达的思路,然后再确定正确的表达顺利,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和认知,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要认真读一读,看语段会是否通顺,即可顺利作答。
9.【答案】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表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元日》,意思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故答案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答案】10. 通知 6月28日上午9点,请三年级学生到学校报告厅参加寓告故事会。
少先队大队部
6月26日
11.D;C;B
12.B
【知识点】修改病句;成语运用
【解析】【点评】题目考查对寓言故事相关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0.结合题目表述,“通知”中“9点”前面应该加上“上午”;“到报告厅学校”语序错误,应该改成“到学校报告厅”;“寓告故事会”应该把引号去掉。
11.结合寓言故事内容, 《亡羊补牢》讲的是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寓意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符合“受到损失要及时想办法补救”该道理。《滥竽充数》说的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强调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符合“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该道理。《农夫与蛇》讲述了农夫救了一条蛇,蛇却反过来咬农夫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符合“学会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该道理。
故答案为:DCB
12.结合相关知识,A 选项《克雷洛夫寓言》是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创作的寓言集。
B 选项《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其中收录了大量古希腊的寓言故事。
C 选项《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收录的是中国古代的寓言。
D 选项《拉封丹寓言》是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创作的寓言集。
故答案为:B
【答案】13.C
14.B
15.C;B;A
16.芬芳迷人;迟日江山丽;春江水暖鸭先知;梳妆的镜子;绿玉带一样平静
【知识点】惯用语、俗语;词语含义的理解;古诗词填空;国学常识
【解析】【点评】题目考查对文化常识、俗语运用、词语意思等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语文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3.结合相关常识,“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四诊法”,应该选择C项;
故答案为:C
14.A 选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意思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在面对对手挑衅时使用恰当。
B 选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指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句子说他学习努力,并非是受环境影响,该俗语使用不恰当。
C 选项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指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在提醒别人别轻信传言时使用恰当。
D 选项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在表达要掌握核心技术需亲自研究时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B
15.结合句子表述的意思,“穿着大方” 指穿着的样式、颜色等不俗气,所以选 C。“说话大方” 指言谈、举止自然,不局促,所以选 B。“给爷爷奶奶买东西的时候更大方” 指对财物不计较,不吝啬,所以选 A。
故答案为:CBA
16.结合课文《花钟》,“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写出了鲜花盛开的美丽;“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创作的《绝句二首》,意思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结合课文《童年的水墨画》,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故答案为:芬芳迷人;迟日江山丽;春江水暖鸭先知;梳妆的镜子;绿玉带一样平静
【答案】17.正确;错误;错误
18.它立志要成为最聪明、最厉害的描摹高手,织出一张大大的网。
19.空气潮湿影响网的特性;要选择幽暗的地方,因为猎物不容易看见;要有耐心
20.圆圈;因为丝丝是在圆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了织网的技巧,才织一张又大又牢的网
【知识点】科学小品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7.①结合文中“突然“砰”的一声,卵囊掉下了,许多圆网蛛被弹射了出去”的表述,这项正确;
②结合“丝丝和圆圈乘着风,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的表述,这项错误;
③结合文中描写,丝丝是在圆圈的帮助下织成了又大又牢的网,这项错误;
故答案为:正确;错误;错误
18.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的描写,这段是围绕“它立志要成为最聪明、最厉害的描摹高手,织出一张大大的网。”这句来写的,这句是本段的关键句。
故答案为:它立志要成为最聪明、最厉害的描摹高手,织出一张大大的网。
19.结合文中描写,圆网蛛织网的秘诀一是天气要选择不起雾或者不下雨时,因为空气潮湿影响网的特性;二是选址要选择幽暗的地方,因为猎物不容易看见;三是要有耐心,因为猎物不会马上自投罗网;结合文中句子,进行概括总结。
故答案为:空气潮湿影响网的特性;要选择幽暗的地方,因为猎物不容易看见;要有耐心
20.结合文中描写,“精明的捕猎高手”是圆圈,因为丝丝是在圆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了织网的技巧,才织一张又大又牢的网。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圆圈;因为丝丝是在圆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了织网的技巧,才织一张又大又牢的网
【答案】21.竹竿敲打树枝;把板栗敲在地上;用脚踩住板栗果
22.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圆滚滚、外壳带着坚硬尖刺的板栗果,它们像是一个个调皮的小娃娃,从高高的树上迫不及待地蹦跳下来。落地时,先是 “咚咚” 地在地上弹跳着,外壳上的尖刺在地面划出细碎的声响,接着又骨碌碌地翻了好几个跟头,才摇摇晃晃地停住,安静地卧在地上,好似在等待着被人们发现。
23.妹妹用一只脚踩在板栗上,另一只脚抬起来;顽皮可爱
24.A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1.结合文中描写,爸爸打板栗首先要用竹竿敲打树枝,把板栗敲在地上;然后用脚踩住板栗果;用木棍把果壳戳破、撬开;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竹竿敲打树枝;把板栗敲在地上;用脚踩住板栗果
22.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板栗果从树上掉落下来的样子,展开想象,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圆滚滚、外壳带着坚硬尖刺的板栗果,它们像是一个个调皮的小娃娃,从高高的树上迫不及待地蹦跳下来。落地时,先是 “咚咚” 地在地上弹跳着,外壳上的尖刺在地面划出细碎的声响,接着又骨碌碌地翻了好几个跟头,才摇摇晃晃地停住,安静地卧在地上,好似在等待着被人们发现。
23.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妹妹一开心,就整个人站到“刺球”上玩“金鸡独立”。这句中指妹妹用一只脚踩在板栗上,另一只脚抬起来;表现了妹妹的顽皮可爱;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妹妹用一只脚踩在板栗上,另一只脚抬起来;顽皮可爱;
24.结合文中描写,文中描写板栗香甜可口,爸爸打板栗的过程很有趣;我喜欢和妹妹玩“板栗大战”的游戏;这些都是一家人对板栗树依依不舍的原因。
故答案为:ABC
25.【答案】 颠倒小镇奇遇记 清晨,我推开窗,突然发现世界变得好奇怪 —— 邻居家的大狗缩成了猫咪大小,而窗台上的多肉植物却长得比屋顶还高。我低头一看,自己的拖鞋大得像艘小船,只能踮着脚踩进去。
走到街上,更惊人的景象出现了:汽车像甲壳虫似的在人行道上慢慢爬,而蚂蚁却拖着面包屑在马路上狂奔;平时严肃的校长正坐在滑梯上哭鼻子,幼儿园的小朋友却板着脸指挥交通。卖冰淇淋的阿姨愁眉苦脸地吆喝:“快来买热乎乎的冰淇淋呀!” 我接过一支,果然烫得差点扔掉。
最有趣的是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念乘法口诀:“三乘四等于七!” 同学们齐声喊:“对!” 我举起手说:“应该是十二呀!” 大家却哈哈大笑:“你是不是睡糊涂啦?” 放学时,太阳从西边升起来,把天空染成了墨绿色,月亮反而躲在云朵里打哈欠。
就在我看得入迷时,闹钟突然响了。原来这是一场奇妙的梦!要是真有这样的颠倒小镇,说不定每天都能遇见新惊喜呢。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结合“心愿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故事的创编,内容要具体,想象既要新颖,也要具有合理性,进行作答。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颠倒小镇”来写,结合自己的想象和领悟思考,描写了小站一切发生颠倒的奇特景象,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