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近百年来,随着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措施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B.积极推进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D.广泛应用节能技术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
B.沼泽淤泥因缺氧导致分解作用弱,可用于开发有机肥料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的能量,可供生产者再利用
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有助于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循环
3.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来探究自然状态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下列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 )
A.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而因变量是落叶的腐烂程度
B.探究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实验组的土壤不做处理
C.实验组中落叶的分解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落叶的分解速度
D.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落叶的种类和大小都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4.生态足迹是一种新兴的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的生态消耗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生态经济学指标,通过比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可定量判断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B.步行、多食用蔬菜等积极的低碳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生态足迹
C.消费水平的提高、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等都会增大生态足迹
D.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较高,应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
5.下列对能量金字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金字塔能直观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能量的关系
B.能量金字塔通常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
C.能量金字塔的最高营养级位于金字塔的最底层
D.能量金字塔的形状体现了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征
6.某兴趣小组利用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在该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缺少糖源和氧气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B.当葡萄酒制作完成后,可打开瓶盖后盖上一层纱布进行葡萄醋发酵
C.用带盖瓶子进行酒精发酵,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以便排出CO2
D.果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30~35℃,果醋发酵温度控制在18~30℃
7.微生物培养最基本的要求是无菌操作,下列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的正确顺序依次是( )
①化学药物消毒②高压蒸汽灭菌③干热灭菌④ 紫外线消毒⑤ 灼烧灭菌⑥ 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⑤①④⑥ B.③②⑤④①⑥
C.②③⑤①④⑥ D.②⑤④①⑥
8.小龙虾肠道中栖居着大量真菌,能产生消化酶,与小龙虾互助共生。采用纯培养法,在好氧条件分离肠道中产木聚糖酶菌,用木聚糖配制的培养基呈浅白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肠道内的真菌有利于小龙虾对食物的降解和吸收
B.可通过是否出现透明圈选择出产木聚糖酶的真菌
C.小龙虾肠道中生活的微生物异化类型均为厌氧型
D.纯培养的步骤是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培养
9.随着人们对发酵原理的认识,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建立,以及密闭式发酵罐的成功设计,发酵工程逐步形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细胞本身
B.发酵工程中的发酵条件不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C.发酵工程多为混合菌种发酵
D.发酵工程和传统发酵技术的唯一区别是所用微生物的种类不同
10.某种名贵植物通常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但容易将感染的病毒传给后代。某技术中心计划获取该种植物的脱毒苗,技术路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愈伤组织到脱毒苗需要经过脱分化、再分化等过程
B.外植体可以选择该种植物的茎尖分生组织
C.制备培养基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等成分
D.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值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
11.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类似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并在用iPS细胞治疗人类疾病等领域取得很多成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纤维细胞经诱导分化为iPS细胞,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B.iPS细胞培养时培养液中通常需要添加血清等物质
C.iPS细胞增殖过程中的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的S期
D.若iPS细胞来源于自身,则其移植回病人体内可减少免疫排斥
12.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在子宫中完成
B.同卵双胞胎形成的原因是两个精子同时入卵
C.卵裂期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
D.囊胚期细胞逐渐分化,并发生了孵化
13.试管动物是通过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最终在受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采集的精子需获能处理,卵母细胞需培养至MⅡ期
B.早期胚胎发育至桑葚胚时,开始分化形成内细胞团
C.对早期胚胎培养时,需提供充足的营养及无菌无毒的环境
D.胚胎移植时,代孕母体需与供体处于同期发情的生理状态
14.为改善某湖泊水质,生态学专家建议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进行种植,此外还要考虑这些植物各自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这些植物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专家的建议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哪项基本原理( )
A.自生 B.循环 C.协调 D.整体
1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
B.将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C.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中单克隆抗体主要发挥靶向运输作用
D.克隆牛技术涉及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
16.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应先设计蛋白质的结构后再预期其功能
B.与天然蛋白质合成相比,蛋白质工程不遵循中心法则
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
D.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17.1987年,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荧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并获得高水平的表达。长成的烟草植株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
①萤火虫与烟草的DNA结构基本相同 ②萤火虫与烟草共享一套遗传密码 ③烟草体内合成了荧光素 ④萤火虫和烟草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基本相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8.利用PCR既可以快速扩增特定基因,也可以检测基因的表达。下列有关PCR的叙述,错误的是( )
A.PCR用的DNA聚合酶是一种耐高温酶
B.变性过程中,双链DNA的解开不需要解旋酶
C.退火过程中,引物与模板链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和4种核糖核苷酸
二、实验题
19.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 ,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 灭菌,培养基按照用途分为 和 。
(2)取步骤②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③中将温度约 (在 25℃、50℃或 80℃中选择)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
(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④所示进行划线。下列叙述合理的有 。
a. 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 b. 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正常菌落 c. 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 d. 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
(4)步骤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理论上应统计 细胞的个数。(填“无色”或“蓝色”)
(5)步骤④分离纯化酵母菌,采用的方法是 ,该操作按该图中所示一共需要灼烧接种环 次,该步骤中每次划线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其目的是 。
三、解答题
20.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积极选育适宜早种的杂交稻品种,实现了“水稻上山”,开辟了稻谷生产新途径,形成了新的种植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上山”需要通过毁林开荒、退林还耕、退草还田来实现,该过程中物种丰富度 (填“增大”或“减少”);生态系统的 (填“恢复力”或“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2)适宜旱种的杂交稻品种的培育成功丰富了 (填“基因”或“物种”)多样性;“水稻上山”保证了农民的口粮,体现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3)有学者认为“水稻上山”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操作,不利于机械化生产,提高了人力成本,与科技振兴农业相悖,更不能体现生态工程的 原理。
(4)“水稻上山”形成的旱地水稻生态系统虽参与了物质循环,但仍要补充一定量的氮肥,其原因是 (答2点);在旱地栽培水稻过程中要及时除草治虫,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意义是 。
21.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改良了稻米的营养品质,培育出了铁含量比普通大米较高的转基因水稻。如图为培育转基因水稻过程示意图。
(1)图中过程①在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属于 ,该过程需要的操作工具是 。
(2)图中Ti质粒上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为了筛检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1号培养基需要加入 ,诱导组织细胞脱分化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
(3)④⑤⑥过程属于 技术,该技术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4)下图1、2为质粒、含目的基因的DNA及其们关限制酶的作用位点为提高实验的效能,应采用限制酶 处理Ti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限制酶作用于DNA分子中的 (填化学键名称)。
22.细胞融合又称体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更多个相同或不同细胞融合形成单个细胞的过程。下图为细胞融合的一般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B为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 处理,除去了细胞壁; 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 (至少写两个)。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2)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原因是 ,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从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诱导剂是 。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 ;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克隆,这种细胞的特点是 。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C
6.B
7.C
8.C
9.A
10.A
11.A
12.D
13.B
14.A
15.C
16.D
17.D
18.D
19.(1) pH 高压蒸汽灭菌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2)50℃
(3)abd
(4)无色
(5) 平板划线法 6 使细菌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20.(1) 减少 抵抗力
(2) 基因 直接
(3)整体、协调
(4) 原有的氮肥不能满足水稻增产的需求;氮肥会随着水稻种子的输出而减少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水稻
21.(1)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限制酶、DNA连接酶
(2) 加入潮霉素 2
(3)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 BamHI和hindⅢ 磷酸二酯键
22.(1) 纤维素酶和果胶 电融合法、离心法 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
(2) 这些细胞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 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
(3) 特定抗原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