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甘孜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A卷(共100分)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2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赋予(fù) 瞭望(liào) 彷徨(páng) 强词夺理(qiáng)B. 拙劣(zhuō) 襁褓(qiǎng) 抉择(jué) 挑拨离间(jiàn)C. 萦绕(yíng) 绚丽(xuàn) 卑鄙(bì) 怒不可遏(è)D. 蛮横(héng) 缅怀(miǎn) 埋没(mò) 不知所措(cuò)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震撼 磅礴 叹为观止 草长莺飞B. 偏僻 宽慰 人情事故 大彻大悟C. 迁徙 弥漫 消声匿迹 天衣无缝D. 帷幕 凋零 周而复始 世外桃园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在演讲时,夸夸其谈,妙语连珠,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B.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要积极想办法解决。C. 这一次,他的作文写得很糟糕,真是文不加点。D.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每天都废寝忘食地复习,真是处心积虑。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C.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B. 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儿是东,哪儿是西?C. “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D. 他对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马说韩愈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6.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食之/不能尽/其材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 其真/无马邪7.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同“衹(只)”,只、仅。)B. 骈死于槽枥之间 (本指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C. 策之不以其道 (马鞭)D. 执策而临之 (面对)8.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有千里之能 B.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C. 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千里称也 D.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9. 下列对文章写法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B.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C.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D. 文章结尾所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饱含着作者的痛惜和愤慨之情。10.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B. 文中“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C. 文章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突出了“食马者不知马”的愚蠢。D. 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也就是说只要有了伯乐,千里马就一定能发挥出才能。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第Ⅱ卷 非选择题(80分)三、古诗文默写(6分)12. 按课文原文默写填空(1)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礼记·礼运·大道之行》(3)在《礼记·学记·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抒写急盼雨停、渴望天亮的万分凄哀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恐龙无处不有阿西莫夫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⑤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⑥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⑦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⑧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⑨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⑩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13. 请结合文段内容解释什么是“泛大陆”?14.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选文第 段在全文中的作用。15. 第⑥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16. 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体会第⑧段中加点词“大约”有什么特殊意味?五、作文(60分)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袁老有一句朴素的名言:“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在“背灼炎天光,足蒸暑土气”中演绎青春的华章,科研的硕果敬献党和人民,毕生的心血流淌在五谷丰登的广袤热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的火炬翩翩起舞,情感的飞瀑一泻万丈……请补充作文题目“把_______写进青春里”,并完成作文。提示与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拼搏”“乐观”“奉献”等;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规范工整,不少于600字。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8.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9.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七、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溥①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②,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节选自《明史·张溥传》)【注】①溥(bù):字天如,号西铭,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②皲(jūn):类似于皴(cūn),皮肤因寒冷或过分干燥而开裂。20.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溥幼嗜学(喜欢,爱好。)B. 所读书必手钞(同“抄”,抄写、誊写。)C. 日沃汤数次(肉菜汤。)D. 俄顷立就(完成。)2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22. 张溥为什么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23. 从张溥的经历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八、名著和课外现代文阅读(24分)(一)整本书阅读《经典常谈》。(6分)24.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结合历史课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说文解字〉第一》中,许慎认为汉字构成有“六书”,请任意写出其中两种造字方法:________、________。(2)《〈史记〉第七》中,《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作者是谁?《史记》记载了哪些时段的历史?(3)根据《〈诗经〉第四》,《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请简要说明这样分类的依据。(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甘孜的秋①甘孜的秋天,像是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将五彩斑斓尽情地泼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②走进甘孜的秋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彩林。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翠绿的松柏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幅绚丽的油画。阳光洒在林间,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光斑在地上跳跃,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那是秋的低语,是生命的吟唱。③草原也被秋天染上了别样的色彩。曾经翠绿的草地,如今变得黄绿相间,像是一块巨大的花地毯。远处的牦牛悠闲地吃着草,它们的身影在草原上若隐若现,为这片宁静的草原增添了几分生机。牧民们骑着马,在草原上驰骋,嘹亮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那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④甘孜的秋天,也是丰收的季节。田野里,金黄的青稞沉甸甸地低着头,等待着人们去收割。农人们忙碌的身影在田间穿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一颗颗饱满的青稞,是大地的馈赠,是辛勤劳作的成果。⑤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整个甘孜染成了橙红色。山峦、河流、草原都笼罩在这温暖的色调中,如梦如幻。炊烟袅袅升起,给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人间烟火气。此时,整个甘孜仿佛被时间遗忘,宁静而美好。⑥甘孜的秋,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是心灵的慰藉(jiè)。它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也让人们体会到生活的充实与幸福。每一次走进甘孜的秋天,都像是一次与大自然的对话,都能收获不一样的感动。25. 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甘孜的秋天?26.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翠绿的松柏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幅绚丽的油画。27. 第④段描写甘孜秋天丰收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8. 文章第⑤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9.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⑥段“甘孜的秋,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是心灵的慰藉”这句话的理解。30. 请你为甘孜的秋写一条宣传语,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秋游观光。(不超过20字)九、语言应用(11分)31. 阅读下面“甘孜州近五年旅游收入构成统计表”,按要求答题。年份 自然景观旅游收入 (亿元) 文化体验旅游收入 (亿元) 特色美食旅游收入 (亿元)2019年 85 25 102020年(受疫情影响) 72 30 82021年 88 40 122022年 95 50 152023年 102 65 20(1)请简要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至少两条。(2)请结合甘孜州情,分析文化体验旅游收入增长的原因。(至少三点)32. 下图是“圣洁甘孜”标识,读图后回答问题。(1)请用简明的语言描述该标识设计的画面内容。(60字左右)(2)请简述该标识的寓意。(80字左右)参考答案1.B2.A3.B4.D5.C【答案】6. A 7. C 8. A 9. C 10. D11. (1)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2)况且(它们)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12.【答案】 ①. 气蒸云梦泽 ②. 盗窃乱贼而不作 ③. 学然后知不足 ④. 教然后知困 ⑤. 自经丧乱少睡眠 ⑥. 长夜沾湿何由彻【答案】13. 大陆板块的漂移,板块会将所有大陆汇聚在一起,使地球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这个主要陆地就被称为泛大陆。14. (1)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2)内容上,进行总结,得出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板块构造、大陆漂移学说提供有力的证据的结论,呼应文章开头提出的观点,体现了作者思维的严密性。15.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这些以前是不解之谜的例子,具体说明了“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许多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解开了许多地质之谜,从而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16. “大约”表推测、估计,说明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形成时间只是一个猜估,不是确切的时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17.略【答案】18. 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9.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意及诗人乐观开朗、豁达豪迈的情怀,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哲理。(意对即可)【答案】20. C 21. (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茧子。22. 因为他所读的书都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烧掉,然后又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七录七焚”以强记忆的做法体现了他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和精神。23. 示例:①学习要勤奋刻苦,坚持不懈;②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③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的,比如像“韦编三绝”“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程门立雪”“闻鸡起舞”“焚膏继晷”“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等方法可作借鉴。24.【答案】(1) ①. 象形 ②. 指事、会意、形声(2)作者是司马迁。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3)“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多为民间无名者所作;“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作者多为贵族阶层和文人;“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一般由专门的史官或乐官创作。分类依据是音乐性质、内容题材、作者身份的不同。【答案】25. 从彩林、草原、丰收的田野三个方面描写了甘孜的秋天。26. 示例: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交织在一起的银杏、枫叶、松柏比作绚丽的油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甘孜秋天彩林色彩绚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甘孜秋天的喜爱之情。(意近即可)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翠绿的松柏”三个结构相似、意义相关的短语构成排比,从不同角度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丰富了句子的内容,让读者对景色的多样性有更具体、更全面的感受,仿佛亲眼看到了那幅绚丽的油画,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增强了语言的气势。27. 展现了甘孜秋天的丰收景象,突出了秋天的美好和充实,表达了农人们的喜悦之情,也为文章增添了生活气息,深化了对甘孜秋天的赞 美之情。28. (1)结构上:总结上文对甘孜秋天景色的描写,与文章开头将甘孜的秋天比作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相呼应,再次强调了甘孜秋天色彩的丰富与美丽,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完整。(2)内容上:具体描绘了傍晚甘孜的美好画面,营造宁静氛围和一种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甘孜秋天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与幸福,升华了文章的主题。29. 甘孜秋天五彩斑斓的彩林、别样的草原、丰收的田野等景色,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在欣赏这些美景的过程中,能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体会到生活的充实与幸福,是“心灵的慰藉”。30. 示例:①赏甘孜秋景,赴一场视觉之约!②彩林浸染山峦,草原缀满秋色,甘孜的秋,藏着你向往的诗和远方!③来甘孜,赴一场秋天的约会:看层林尽染,听风吟草语,品人间烟火。④秋天的甘孜,是上帝馈赠的绝美画卷,是心灵向往的诗意栖居地。⑤甘孜之秋,上帝打翻的调色盘,每一抹色彩都在诉说心动的故事。⑥当秋风掠过川西高原,甘孜的秋天便成了人间最美的诗画。31.【答案】(1)①近五年甘孜州旅游总收入逐年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除外),其中文化体验旅游收入增长幅度最大(从2019年25亿元增至2023年65亿元)。②特色美食旅游收入占比虽小,但保持稳定增长,自然景观旅游收入仍为主要来源。(2)示例:①甘孜州非遗文化丰富(如特色歌舞、器乐、唐卡、藏寨、泥塑等),吸引游客体验藏族民俗。②政府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文化旅游节”“木雅演艺节”“中小学生艺术节”等文旅融合活动,提升了甘孜州文化的影响力。③游客消费需求从“观光”转向“深度体验”,文化旅游产品(如藏式民宿、传统手工艺体验)日益丰富。④“此生必驾318”活动,吸引更多车友体验甘孜州风情文化……32.【答案】(1)示例:该LOGO以甘孜州特有的红发辫康巴汉子为主体,下方是“圣洁甘孜”藏、汉、英三语对译,头像外设计了一个圆圈。(意近即可)(2)①康巴汉子为主体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②藏、汉、英三种语言,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③圆圈和人的组合凸显“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