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岳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真核细胞中L酶可感知葡萄糖的含量,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L酶可与亮氨酸和ATP结合,促进tRNA与亮氨酸结合,进而完成蛋白质合成。在缺乏葡萄糖的条件下,L酶会发生磷酸化,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更多的亮氨酸参与氧化供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酶既可与亮氨酸又可与ATP结合,说明L酶没有专一性B.tRNA与亮氨酸结合时,亮氨酸结合在tRNA的5'端C.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提高酶的活性,加快酶促反应速率D.L酶发生磷酸化时会伴随着ATP的水解2.SASP是细胞衰老的关键因子,由衰老细胞直接分泌或者外泌体包裹分泌,其分泌过多会导致慢性炎症,在免疫系统中也存在重要作用。它的作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细胞衰老正确的是( )A.乳酸菌在衰老过程中,其细胞中端粒会缩短B.细胞在衰老过程中部分相关酶的活性可能会升高C.SASP通过负反馈调节细胞的衰老D.据图推测SASP具有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的作用3.很多化合物中含有氢键,下列关于化合物中氢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内部含有氢键,有利于其空间结构的形成B.某些RNA内部含有氢键,有利于维持其特殊的结构C.DAN分子内部含有氢键,有利于维持其结构的稳定性D.水分子内部含有氢键,其易断裂易生成有利于在常温下维持液态4.乙肝病毒(HBV)的组成不同于T2噬菌体,除核酸和衣壳外还有外膜。下图为HBV感染细胞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BV的外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B.子代HBV的DNA合成以半保留复制方式完成C.①过程利用DNA聚合酶修复DNA双链缺失部分D.HBV侵染肝细胞不能表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5.同位素标记技术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下列关于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科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根据放射性14C的去向,探明了CO2中的碳的去向B.用同位素标记H218O、CO2和H2O、C18O2分别提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检测释放的O2是否有放射性来研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C.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细菌,根据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情况,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用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数代后提取DNA,对DNA进行离心可获得两条带,表明DNA半保留复制6.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生物通常会有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这与X染色体上的一个活性基因XIST有关,基因XIST编码的小分子RNA与X染色体上大多数基因结合,使这些基因活性被抑制,从而使该条染色体失活,而活性染色体上的XIST基因则处于沉默状态。DNA甲基转移酶基因的敲除能阻止XIST基因的沉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未失活的X染色体上有沉默基因,失活的X染色体上有表达基因B.XIST基因的沉默机理与X染色体上大多数基因的失活机理不相同C.DNA甲基转移酶可能作用于XIST基因的启动子影响其转录,从而使染色体失活D.随机失活现象使X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编码的酶或其他产物在两种性别中的含量接近7.患2型糖尿病者表现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功效降低,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血糖调节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用胰岛素抵抗模型鼠和正常鼠开展研究。图1为利用模型鼠进行研究,FGF1的浓度为1个单位。图2为健康鼠和注射不同浓度FGF1模型鼠体内胰岛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较正常人偏高B.图1说明FGF1可使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血糖浓度降低,过程中需依赖胰岛素C.图2中随FGF1浓度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胰岛素含量逐渐降低,推测原因可能是随FGF1浓度的增加,胰岛素消耗量逐渐增多,含量逐渐降低D.FGF1可能促进胰岛素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提高胰岛素功效,改善胰岛素抵抗8.成年动物体内的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促进氯离子内流)。研究大鼠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元时发现,其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的相反。GABA的两种作用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Cl-跨膜共转运体NKCC1和KCC2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转运体的大小表示膜上该转运体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年动物体中,GABA起作用时,突触后膜的电位差不会发生改变B.所有的神经递质和GABA一样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C.图中表示大鼠未成熟神经元的是神经元1D.随着发育的不断成熟,神经系统内NKCC1共转运体的表达程度逐渐增加9.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甲基化可能导致RNA聚合酶与起始密码子的结合受阻B.表观遗传属于可遗传变异,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同一株水毛茛,空气中的叶和水中的叶形态不同是表观遗传的典例D.组蛋白甲基化可以抑制或激活基因的表达10.科研人员测定生活在某库区水域中层、具有捕食关系的五种鱼体内两种重金属的含量(ng·g-1),结果如下表,两者生物富集作用近似。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鱼的种类 重金属种类 甲 乙 丙 丁 戊汞(Hg) 17.8 61.9 70.4 117.0 112.0铅(Pd) 27.3 34.9 52.5 84.3 75.8A.上述信息可形成食物链为甲→乙→丙→戊→丁B.乙、丙、丁和戊四种鱼体内均有来自甲的能量C.丁和戊两种鱼可能为肉食性鱼,可能存在种间竞争D.重金属可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11.科研人员完成下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检测到B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不能证明茎段中的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来追踪其运输过程C.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可去除茎段内源生长素,减少对实验的干扰D.应增加一组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下、空白琼脂块在上的实验组,作为对比实验12.双层平板法是对噬菌体进行计数的常用方法。具体做法,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为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为1%的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双层培养基的上层会出现透亮的无菌圆形空斑——噬菌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底层培养基可以弥补培养皿底部或超净工作台不平,利于后续实验观察B.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因此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更有利于计数C.将培养基冷却到45-48℃最主要原因是防止下层固体培养基被液态化D.底层平板凹凸不平,原因可能是温度过低导致部分培养基已经凝固二、多选题13.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组成细胞膜的成分可分为三大类,即膜脂,膜蛋白和糖类,下列有关细胞膜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膜脂多指动物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有磷脂、胆固醇等B.膜蛋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膜的大部分功能由膜蛋白完成C.膜上的糖类通常与膜脂结合形成糖脂,或者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D.动物肝细胞膜上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低于红细胞14.病毒快速检测试纸原理如下图,结合垫处含有足量的、可移动的、与胶体金结合的抗体1,T处固定有抗体2,抗体1和抗体2与M病毒表面同一抗原N蛋白的不同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呈红色。C处固定有抗体1的抗体,与抗体1结合也呈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过程中反复进行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B.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过程中特异性结合共发生2次,且在C、T处出现红色C.若待测样本中不含M病毒,显色结果在C处为红色,结果为阴性D.制备单克隆抗体1需从免疫小鼠的脾脏中获取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15.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有紫、红、白3种表型,由等位基因M/m、N/n控制,已知若无基因M或基因N,则植物开红花;若基因M和N同时不存在,则植物开白花;含基因m的花粉育性有一定比例下降。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实验如表所示,已知亲本均为纯合子,不考虑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P F1 F2实验一 紫花雌×红花雄 全为紫花 紫花:红花=5:1实验二 红花雌×红花雄 全为紫花 ?A.实验一中红花雌的基因型只能为mmNNB.含基因m的花粉育性下降了50%C.实验二中,F1的紫花产生了4种比例不等的配子D.实验二中,预期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15:8:116.FSHD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该病是由于DUX4基因突变产生对骨骼肌有毒的DUX4蛋白。研究发现利用反义疗法可治疗该病,即将DUX4的反义基因导入患病组织,从而达到抑制DUX4基因表达的目的。构建DUX4反义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DUX4的反义基因与DUX4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转录的模板链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UX4反义基因通过抑制DUX4基因的转录过程来抑制DUX4基因的表达B.可采用显微注射法将DUX4反义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患病组织细胞C.利用图中信息构建反义基因表达载体时,选择的限制酶应为Hind III和BamHID.利用DUX4基因序列制备的引物进行PCR可检测DUX4反义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三、实验题17.下图为类囊体薄膜上发生的光反应示意图,叶绿体基质中参与暗反应的Rubisco酶是一个双功能酶,CO2浓度高时,倾向于催化五碳化合物和CO2反应,O2浓度高时,倾向于催化五碳化合物和O2反应生成CO2(称为光呼吸)。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必含光合色素部位是 (填图中具体结构),其作用是 。(2)图中合成ATP依赖于类囊体薄膜两侧的H+浓度差,图中导致膜两侧H+浓度差增加的过程有 。(3)为探究不同浓度光呼吸抑制剂SoBS对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用CO2固定量表示)和光呼吸强度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SoBS溶液处理对叶片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结果如下SoBS浓度/mg·L-1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光合作用强度/CO2μmol m-2·s-1 18.9 20.9 20.7 18.7 17.6 16.5 15.7光呼吸强度/CO2μmol m-1·s-1 6.4 6.2 5.8 5.5 5.2 4.8 4.3①与未喷施SoBS溶液相比,喷施100mg·L-1溶液的水稻,相同时间叶片吸收CO2量相等时所需的光照强度 (填“高”或“低”),原因是 。②为探究SoBS溶液利于增产的最适喷施浓度,应在 mg·L-1之间再设置多个浓度梯度进一步实验。18.某植物即可自花传粉又可异花传粉,叶色为绿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叶绿素量受显性基因影响,雄蕊的育性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发现一株叶色为黄绿色(叶绿色含量低于绿色个体)且雄性不育的双突变体,科研人员以该突变株(P2)和野生型(P1)进行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亲本中的母本是 ,雄性不育株用于杂交实验的优点之一 。F2中存在幼株致死现象,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是 ,致死原因可能是 。(2)如果将F2中所有的绿色雄性可育株与绿色雄性不育株间行种植,则在绿色雄性不育株上收获的种子将来发育成绿色雄性不育株的概率为 ,绿色雄性可育株上收获的种子将来发育成绿色雄性不育株的概率为 。(3)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均不同,故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科研人员提取出P1、P2及F2中50株雄性不育株叶肉细胞的核DNA,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如下图。①据图分析,控制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 号染色体上。②2号不育株6号染色体SSR扩增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四、解答题19.植物的生长发育受体内外多种因素的调节,为研究机械压力在豌豆幼苗出土时对上胚轴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完成了下列实验。(1)光照能激活光敏色素,进而导致 ,该信息会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除光外,还有 等环境因素也会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2)科研人员将若干豌豆幼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施加机械压力,对照组不施加(如图1),测定幼苗的乙烯产生量,实验结果如图2。请结合图1,解释图2中20天后导致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 。(3)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给豌豆幼苗施加机械压力(分别覆盖厚度为60mm、90mm、120mm的玻璃珠)或施用不同浓度乙烯处理(单位为ppm),得到图3所示结果。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综合上述结果,科研人员推测机械压力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依赖于乙烯,依据是 。(4)由此可见,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 共同完成的。20.科研工作者为研究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1)研究人员用样方法中的 方法在溪流两侧样带随机选取了10m×10m的样方20个,记录数据如下。随机取样的原因是 。根据表中数据估算黑桫椤的种群密度为 株/m2。样带 黑桫椤个体数 平均值1 2 3 4 5 6 7 8 9 10A 7 17 6 10 6 16 7 7 15 6 9.7B 19 6 10 14 8 11 5 8 5 7 9.3(2)研究黑桫椤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的 。(3)黑桫椤可促进碳循环,茎干可药用食用,其化石与恐龙化石并存可研究恐龙兴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是导致 。21.巢式PCR是一种特殊的聚合酶链式反应,使用两组不同的引物实现对目标DNA片段的扩增。第一组外引物大小为25bp,第二组内引物大小为17bp,先使用外引物对目标区域DNA片段进行第一次PCR扩增,产生中间产物,然后使用内引物对中间产物进行第二次PCR扩增,产生目标产物。具体过程如左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巢式PCR反应体系中会加入模板、引物、Mg2+等,加入Mg2+的作用是 。(2)巢式PCR时,第一次PCR扩增时的复性温度比第二次的 (填“高”或“低”)。若使用外引物进行第一次PCR扩增时产生了错误片段,则使用内引物进行第二次PCR扩增时,完成配对并扩增的概率会降低,巢式PCR相较于常规PCR具有的优点是 。(3)家畜胚胎的性别鉴定技术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利用多重巢式PCR技术同时扩增Y染色体上的雄性决定基因(SRY)和常染色体上的酪蛋白基因(CSN1S1),进行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后,再进行胚胎移植,获得高产奶牛。①从滋养层细胞提取DNA进行性别鉴定,而不用内细胞团细胞的原因是 。②根据牛的SRY和CSN1S1基因序列共可设计合成 对引物,进行PCR过程。③电泳结果如右图所示,1 - 5号为不同胚胎的DNA样品,其中符合要求的胚胎是 。参考答案1.D2.B3.D4.B5.A6.C7.D8.C9.D10.A11.D12.C13.ABC14.ACD15.AB16.BC17.(1) PSI、PSII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2)水的光解产生H+;PQ在传递电子过程中,将H+从叶绿体基质运输到类囊体腔中;NADP+与H+结合形成NADPH,消耗了叶绿体基质中的H+(3) 低 喷洒100mg·L-1SoBS溶液的水稻光合作用强,光呼吸弱 100-30018.(1) P2 雄性不育株作母本无需去雄(或雄性不育株上收获的一定是杂交种) AA 叶片无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2) 1/3 1/9(3) 6 F1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6号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形成了同时含雄性不育基因和P1亲本SSR序列的配子,并与含有雄性不育基因和P1亲本SSR序列的配子结合,发育成的子代同时具有两条条带19.(1) 光敏色素的结构发生变化 温度、重力(2)20天后,实验组幼苗生长触及机械压力位置时,乙烯产生量明显增加,对照组没有机械压力,几乎无乙烯产生(3) 施加机械压力的强度、施用乙烯的浓度 单独施用乙烯时,也可导致上胚轴缩短变粗(4)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20.(1) 等距取样 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所选取的样方具有代表性 0.095(2)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3) 直接和间接 使得某些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21.(1)激活DNA聚合酶(2) 高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3) 滋养层细胞和内细胞团细胞遗传信息一致,从内细胞团提取DNA会损伤内细胞团细胞影响胚胎发育 4/四 1、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