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水平诊断试题一、单选题1.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运用科学的方法成功地总结出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豌豆的自花传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豌豆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B.亲本杂交实验时,需在花蕾期对母本豌豆植株依次进行去雄和套袋处理C.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正确性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下图表示育种专家培育矮秆(d)抗病(T)小麦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对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是用孟德尔遗传规律预测杂交结果的前提B.矮杆基因d和抗病基因T集中于F1是过程①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C.过程②产生的F2矮杆抗病植株中符合育种要求的植株占1/3D.从F2矮杆抗病植株中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3.某实验小组利用多对猩红棒状眼雌雄果蝇杂交,F1中雌果蝇为猩红棒状眼:亮红棒状眼=3:1,雄果蝇为猩红棒状眼:猩红正常眼:亮红棒状眼:亮红正常眼=3:3:1:1。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不存在致死和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猩红眼和亮红眼、棒状眼和正常眼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猩红眼和棒状眼B.控制猩红眼和亮红眼、棒状眼和正常眼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上C.亲本雌雄果蝇都是杂合子,F1的猩红棒状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4D.若F1中猩红棒状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亮红正常眼雄果蝇占1/724.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以在体细胞中发挥作用C.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遗传信息不一定改变D.真核生物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原核生物的基因都不在染色体上5.SRY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是哺乳动物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近期我国科学家发现X染色体上的SDX基因突变后,25%的雄鼠会发生性逆转,转变为可育雌鼠,其余为不育雄鼠,对雌鼠无影响。无X染色体的胚胎无法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育雌性小鼠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XX或XYB.SRY基因与SDX基因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性逆转可育雌鼠进行减数分裂能产生两种性染色体组成不同的雌配子,比例为1:1D.性逆转可育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子代小鼠的雌雄比例为2:16.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B.①应分别用含有35S、32P的普通培养基培养噬菌体C.②应用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且进行长时间保温D.④的结果是检测到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7.柯萨奇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与人体口、咽和肠道细胞接触后可通过胞吞作用进入人体细胞,该病毒的增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口、咽和肠道细胞膜上可能有识别该病毒的特异性受体B.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b过程通常发生在a过程之前C.+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可指导-RNA的合成,也可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D.a和c过程消耗的嘧啶碱基的种类、数量应相同8.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链DNA中(G+C)/(A+T)的值可体现DNA的特异性B.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C.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乙酰化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单倍体可能有多个染色体组,也可能有等位基因9.研究发现,DNA复制需要多种蛋白质参与,其中Rep蛋白可将DNA双链解旋,单链结合蛋白可与解旋的DNA单链结合,并随着子链的延伸而与DNA单链分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N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3'端→5′端B.Rep蛋白可能是解旋酶,作用位点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键C.Rep蛋白发挥作用在单链结合蛋白发挥作用之前D.单链结合蛋白与解旋的DNA单链结合可防止单链重新螺旋化10.基因的表达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TP合成酶基因在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中都可表达B.mRNA、tRNA和rRNA都参与细胞中基因的表达过程C.根据转录产物序列和翻译产物序列均可确定其模板序列D.翻译时有的氨基酸可被多种tRNA转运,提高了翻译的效率11.酪氨酸酶基因(A)有3种隐性突变基因(a1、a2、a3),a1、a2、a3均会导致人患白化病。如图为3种突变基因在A基因编码链(与转录模板链互补)上对应的突变位点及碱基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基因可突变产生a1、a2、a3,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白化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诊断该病携带者和患者C.与a3基因相比,a1基因的表达产物会增加一个甘氨酸,其它氨基酸相同D.与A基因相比,a2基因的表达产物较短是因为翻译时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1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需向细胞提取物中添加不同酶,该实验自变量的控制利用了“减法原理”B.证明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中用到了离心法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在“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根尖经卡诺氏液处理后放入冷藏室诱导培养D.在“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中,利用抗生素连续培养大肠杆菌几代后,抑菌圈直径逐代变大13.太空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环境下,幼苗或种子可以高频率地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如图是以幼苗甲(BBCC)为材料进行的育种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b、c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B.②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减少C.③过程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其原理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乙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bb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614.生物进化有一定的历程,也留下了一定的痕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B.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为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提供胚胎学证据C.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都通过细胞呼吸供能可为生物有共同祖先提供证据D.不同生物DNA差异的大小可在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生物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1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浅色桦尺蛾与黑色桦尺蛾同时存在体现了遗传多样性B.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C.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也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D.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16.甲、乙两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下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仅考虑甲、乙两病涉及的基因,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B.若I-1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Ⅱ-1与I-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C.若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Ⅱ-4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6D.若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I-1与I-2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1/1617.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PBPs)的活性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现已发现,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量增加,铜绿假单胞杆菌等多种细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率逐渐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抗生素通过抑制纤维素和果胶的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B.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C.该抗生素通过直接筛选耐药基因提高了耐药基因的基因频率D.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研发新的抗生素可减缓细菌耐药率的提高二、多选题18.下图A~F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桑树(2n=28)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应直接在高倍镜下找到上图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再仔细观察染色体B.A、C、E时期的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中没有C.B、E时期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均会使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过程排列的正确顺序是A→C→E→D→B→F19.某植物的宽叶对窄叶、红花对白花完全显性,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发现:含a基因的花粉50%可育;B基因纯合的种子不能正常发育。将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杂交得F1,让F1中宽叶红花自交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本宽叶红花、窄叶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B.F1中红花植株占2/3,其中宽叶红花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C.F2植株共有6种基因型,其中宽叶红花植株有2种基因型D.F2中宽叶红花:窄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10:2:5:120.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其中G有60个。该DNA片段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多次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脱氧核苷酸1500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DNA片段复制了四次,共产生了16个DNA片段B.该DNA片段中共有嘧啶碱基80个,复制多次后含有14N的DNA片段占7/8C.若一条链中A的比例为30%,则其互补链中A的比例为10%D.若一条链中A:T:G:C=1:2:3:4,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2:1:4:3三、解答题21.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R、r)控制,A和R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眼,否则为白眼,且R、r位于X染色体上。多对纯合白眼雌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偶见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1)据题意分析,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2)已知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和XYY型的表现为可育雄性,XO型的表现为不育雄性,XX和XXY型的表现为可育雌性,其他性染色体组成的个体不能存活。据此分析,果蝇M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XO,则果蝇M的出现是 (填“母本”或“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导致的。(3)若果蝇M的染色体数目、结构都正常,则果蝇M的出现是某亲本单个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发生基因突变的是亲本雄果蝇还是亲本雌果蝇,让果蝇M与F1红眼雌果蝇交配,统计F2中雌果蝇的表型及比例。若 ,则是亲本雄果蝇发生基因突变;若 ,则是亲本雌果蝇发生基因突变。22.果蝇的三个隐性突变基因e(棘眼)、s(缺刚毛)、c(横脉缺失)仅位于X染色体上。杂合体果蝇N两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为e++/+sc(“+”代表相应的显性基因)的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X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图2表示果蝇N减数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的柱形图。(1)图1曲线中发生c→d变化的原因是为 ,图2中处于时期I的细胞的名称为 。(2)图2中时期I和时期Ⅱ分别对应在图1的 段。检测发现处于时期I的一个细胞中同时含有e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 。处于时期Ⅱ的细胞中含有s基因的染色体有 条。(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交换部分片段导致基因重组。孟德尔认为重组率是由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距离(即两基因在遗传学图上的图距)决定的。将N果蝇与隐性雄果蝇esc/Y交配,获得不同表型(用相应基因表示)的个体数如下表:表型 e++ +sc es+ ++c +s+ e+c 合计实得数 810 828 62 88 89 103 1980两个基因的重组率=重组配子数/(亲本配子数+重组配子数)。计算基因e和s的重组率时,先不考虑基因c,求得e和s的重组率为7.6%,则7.6即是e和s在遗传学图上的图距,可表示为。利用表中数据可计算出e和c的图距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若用“”表示e、s、c三个基因在遗传学图上的图距,则位置1、2、3分别为基因 。23.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miRNA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具有调控功能但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短序列RNA,可靶向结合mRNA。研究表明,circRNA(一种闭合环状RNA)可以通过与miRNA的结合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如图所示。(1)据图分析,前体mRNA是以 (填“α”或“β”)链为模板转录合成的,该过程需要 的催化。前体mRNA可被剪切成circRNA,只有加工成熟的RNA才能转运到细胞质中发挥作用,说明 对大分子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2)miRNA可通过 的方式靶向结合P基因mRNA,二者结合后可能通过干扰P基因mRNA与 的结合而阻止翻译的起始。(3)据图分析,circ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的机制是 。(4)研究发现,P基因与细胞癌变有关,肿瘤细胞中P基因过量表达,推测P基因可能属于 (填“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结合图中P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出一条治疗癌症的思路: 。24.调控低氧适应的显性基因E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低氧条件下,E基因表达会导致红细胞过度增多,诱发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而E基因的突变基因e对低氧不敏感。藏族人体内携带e基因,且e基因在藏族人群中逐步扩散。(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来自于 ; 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调查显示某藏区人群中EE占5%,ee占75%,该地区e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若干年后该人群中EE占4%,ee占77%,据此分析该人群 (填“有”或“没有”)进化,原因是 。(3)e基因在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中的基因频率远高于低海拔地区汉族人群,请尝试做出解释: 。藏族人群形成这种适应的必要条件是 ;极度缺氧也会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分析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 。四、实验题25.在某种家兔中,毛的灰色与白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长毛与短毛分别由等位基因HL、HS控制,毛发长度除了受基因型控制还受个体性别的影响。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现有的纯合灰色短毛兔和纯合白色长毛兔进行杂交实验,产生大量的F1和F2,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一 (♂)白色长毛X灰色短毛(♀)F1 雄兔 全为灰色长毛雌兔 全为灰色短毛实验二 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 雄兔 灰色长毛:灰色短毛:白色长毛:白色短毛=9:3:3:1雌兔 灰色长毛:灰色短毛:白色长毛:白色短毛=3:9:1:3(1)F1雌雄兔的毛色均为灰色,F2中同时出现灰色兔和白色兔,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2)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判断,等位基因B、b和H、HS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 。(3)综合上述信息判断,等位基因HL、HS位于 (填“常”或“X”)染色体上。依据上述判断,某科研小组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理论上子代雌雄兔的表型及比例为 。(4)育种基地欲从F2中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灰色长毛雄兔,写出最简单的选育思路及结果 。参考答案1.D2.B3.C4.B5.D6.A7.D8.B9.A10.C11.C12.A13.D14.B15.C16.D17.D18.AC19.CD20.ACD21.(1)aaXRXR和 AAXrY(2) 母本 染色体不分离(3) F2中雌果蝇的表型全为红眼 F2中雌果蝇的表型及比例红眼:白眼=1:122.(1)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初级卵母细胞(2) bc、de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 0或2(3) 17.3 s、e、c23.(1) β RNA聚合酶 核孔(2) 碱基互补配对 核糖体(3)circRNA能与miRNA结合,从而抑制miRNA与P基因mRNA的结合,使P基因mRNA能正常翻译形成P蛋白,抑制细胞凋亡(4) 原癌基因 通过抑制P基因的表达(如通过RNA干扰技术靶向降解P基因mRNA);减少circRNA的合成,使其减少吸附更多miRNA,从而促进miRNA对P基因mRNA的结合,减少P蛋白的合成,促进细胞凋亡;设计miRNA类似物,增强对P基因mRNA的沉默作用24.(1) 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隔离(2) 85% 有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3) 在青藏高原的低氧环境下,e基因使个体更适应低氧环境,长期自然选择使这种突变基因的频率逐渐升高,被自然选择保留并积累;在低海拔地区,e突变基因不会使人具有生存优势,其基因频率不会由于自然选择而提高 自然选择 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的变化性之间的矛盾(或适应是针对特定环境的,环境变化可能导致适应的相对性)25.(1) 性状分离 等位基因分离(2) 遵循 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雄兔中灰色长毛:灰色短毛:白色长毛:白色短毛=9:3:3:1(3) 常 短毛雌兔:长毛雄兔:短毛雄兔=2:1:1(4)从F2中选择灰色长毛雄兔进行测交,与多只纯合白色短毛雌兔杂交。若后代雌兔全部为灰色长毛,雄兔全部为灰色短毛,则该灰色长毛雄兔为纯合子,可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