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校本教辅教师版:余弦定理(二)(新人教版必修5)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数学校本教辅教师版:余弦定理(二)(新人教版必修5)

资源简介

第四课时:余弦定理(二)
知识梳理
1.余弦定理:
(1)形式一:,,
形式二:,,,(角到边的转换)
2.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唯一解)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唯一解)
3.三角形ABC中
典例剖析
题型一: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1在中,已知,,,,求c.
解∵且,∴为钝角,,
由余弦定理知,∴
即,解得或(舍去)
∴.
评述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或两边和一角可应用余弦定理求解。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
题型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2在中,若,试判断的形状.
解:方法一:
由正弦定理和已知条件得:,
∵,∴,即,
∵B、C为的内角,∴,
故为直角三角形.
方法二:
原等式变形为:,
即:,
由余弦定理得:
故为直角三角形.
评述: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一般是从题设条件出发,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进行边角变换,全化为边的关系或全化为角的关系,导出边或角的某种特殊关系,然后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即可判定三角形的形状。
备选题:余弦定理的应用
例3:已知A、B、C是△ABC的三个内角,且满足(sinA+sinB)2-sin2C=3sinAsinB
求证:A+B=120°
证明:由(sinA+sinB)2-sin2C=3sinA·sinB
可得sin2A+sin2B-sin2C=sinA·sinB
又∵sinA=,sinB=,sinC=,
∴+-=·
整理得a2+b2-c2=ab
∴cosC==
又0°<C<180°,∴C=60°
∴A+B=180°-C=120°
评述:(1)有关三角形内角的证明,选择余弦值与正弦值相比较,要省去取舍的麻烦.但注意在根据三角函数值求角时,应先确定角的范围;
(2)在将已知条件中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时,运用了正弦定理的变形式:a=2RsinA,b=2RsinB,c=2RsinC,这一转化技巧,要求熟练掌握.
(2)解法二中用到了三角函数中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但应注意在根据三角函数值求角时,一定要先确定角的范围.另外,也可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商数关系,在等式sinB·cosA=sinAcosB两端同除以sinAsinB得cotA=cotB,再由0<A,B<π,而得A=B.
点击双基
1.在在△ABC中,AB=3,AC=4,BC=,则AC边上的高为( )
A. B. C. D,
解:由余弦定理知:cosA===,A=
AC边上的高为ABsinA=
答案:B
2.在在△ABC中,已知其面积S=(a),则角C的度数为( )
A. 135 B. 45 C. 60 D. 120
解:S=(a),absinC=(a)sinC=
即sinC=cosC,tanC=1C=45
答案:C
3.在△ABC中,若,则其面积等于( )
A. B. C. D.
解:
答案:D
4.. 已知锐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则的取值范围是 .
解:在锐角三角形中,
答案:
5.在△ABC中,若,则
解:
答案:120
课后作业
1若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6,7,则用这三条线段能组成(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解:长为7的边所对角最大,设它为, 则

答案:A
2.△ABC中,若a4+b4+c4=2(a2+b2)c2 则∠C的度数( ) A、600 B、450或1350 C、1200 D、300
解:由a4+b4+c4=2(a2+b2)c,得 a4+b4+c4-2a2c-2b2c=0
(a)= a4+b4+c4-2a2c-2b2c+2bc=2bc, a=
==,C=450或1350
答案:B
3.设a,a+1,a+2是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4解:a,a+1,a+2是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则(a+2)>a+(a+1),a<0
-10
答案:A
4. △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若<0,则△ABC (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锐角或钝角三角形
解:由余弦定理得cosC<0,C是钝角
答案:C
5.已知△ABC的三边满足(a+b+c)(a+b-c)=3ab,则C的度数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解:由条件将a+b看作一个整体,利用平方差公式得到(a+b)-c=3ab,化简整理,得
a=ab,cosC===,C= 60
答案:D
6.在△ABC中,cos=,则△ABC的形状是( )
A. 正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根据余弦的二倍角公式变形式,原式可化为=,cosA=
=,a+b=c△ABC为直角三角形
答案:B
7.在△ABC中,若,,C=,则此三角形有( )
A. 一解 B. 两解 C. 无解 D. 无法判断
解:由余弦定理得:
负值不合题意,舍去。
答案:A
8. 若的周长等于20,面积是,,则边的长是( )
A. 5 B. 6 C. 7 D. 8
解:由三角形面积,得,
又∵的周长等于20,∴
由余弦定理得:==
∴,解得.
答案:C
二.填空题
9.在△ABC中,A=600,最大边和最小边的长是方程的两实根,那么BC边长等于 .
解: A=600最大边和最小边为b,c, 最大边和最小边的长是方程的两根,b+c=9,bc=, a=b+c-2bccosA=(b+c)-2bc-2bccosA=49, a=7
答案:7
10.在△ABC中,a=1,B=450,,则△ABC的外接圆的直径是 .
解:S =acsinB=c,c=4,=25
2R===5
答案:5
11.在△ABC中,,则角A= .
解:由得,
又=-,A=120
答案:120
三.解答题
12. 在四边形ABCD中,四个角A、B、C、D的度数的比为3:7:4:10,求AB的长。
解:设四个角A、B、C、D的度数分别为3x、7x、4x、10x
则有
解得

连BD,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是以D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13.在△ABC中,bcosA=acosB,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法一: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为边.
∵bcosA=acosB
∴b·=a·
∴b2+c2-a2=a2+c2-b2
∴a2=b2 ∴a=b
故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解法二:利用正弦定理将边转化为角.
∵bcosA=acosB
又b=2RsinB,a=2RsinA
∴2RsinBcosA=2RsinAcosB
∴sinAcosB-cosAsinB=0
∴sin(A-B)=0
∵0<A,B<π,∴-π<A-B<π
∴A-B=0,即A=B
故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14.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 .
(I)求的面积; (II)若,求的值.
解析:(I)因为,,又由,得, 21世纪教育网
(II)对于,又,或,由余弦定理得, w.w.w.k.s.5.u.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