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罗湖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1.(2025八下·罗湖期末)主题一:物理与传统文化2025年5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有包粽子、划龙舟等习俗。罗罗同学这次端午节在家里亲历了包粽子的过程,还去东湖公园观赏了龙舟竞渡,传统习俗文化的传承在罗罗心中播下了种子,请完成1~5题。(1)龙舟竞渡中,使龙舟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参赛选手 B.湖水 C.船桨 D.龙舟(2)为了检验粽叶包裹的糯米是否压实,罗罗用一根筷子插进重为2N的粽子里,并竖直把粽子提起来在空中静止。推测此时粽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A.2N,竖直向下 B.4N,竖直向上C.2N,竖直向上 D.4N,竖直向下(3)罗罗同学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端午节还有缝制艾草香囊的习俗,缝制工具选用尖细的针是为了A.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B.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C.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 D.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4)划龙舟比赛开始前,各位参赛选手有秩序地陆续进入到龙舟里,罗罗同学思考此过程中龙舟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和龙舟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A.液体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B.液体压强变大,浮力变大C.液体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D.液体压强变小,浮力变小(5)罗罗同学对划龙舟的船桨特别感兴趣,以下生活中的简单机械,从省力、费力的角度来看与船桨相同的是A.开瓶器 B.核桃夹 C.撬棒 D.筷子【答案】(1)B(2)C(3)A(4)B(5)D【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ABCD、滑龙舟时,运动员向后划桨,桨向后用力划水,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湖水。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ABCD、把粽子提起来在空中静止时,粽子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粽子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的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粽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ABCD、缝制工具选用尖细的针减小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压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ABCD、各位参赛选手有秩序地陆续进入到龙舟里时,龙舟的重力变大,但龙舟仍然漂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龙舟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则龙舟底部所处深度变大,根据p=ρ水gh可知,龙舟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5)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ABC、开瓶器、核桃夹和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都大于阻力臂,都属于省力杠杆,故ABC不合题意;D、筷子和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时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把粽子提起来在空中静止时,粽子处于平衡状态,据此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答。(3)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据此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4)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据此判断其浮力变化,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排开水的体积变化,进而可知其深度变化,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其压强变化。(5)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1)ABCD、滑龙舟时,运动员向后划桨,桨向后用力划水,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湖水。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ABCD、把粽子提起来在空中静止时,粽子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粽子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的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粽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ABCD、缝制工具选用尖细的针减小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压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ABCD、各位参赛选手有秩序地陆续进入到龙舟里时,龙舟的重力变大,但龙舟仍然漂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龙舟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则龙舟底部所处深度变大,根据p=ρ水gh可知,龙舟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5)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ABC、开瓶器、核桃夹和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都大于阻力臂,都属于省力杠杆,故ABC不合题意;D、筷子和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故选:D。2.(2025八下·罗湖期末)主题二:物理与国防科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2022年12月入围“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2024年5月1日上午,中国海军福建舰出海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请完成6~7题。(1)舰载机减速降落时,这一过程中舰载机不改变的是A.惯性 B.动能 C.重力势能 D.机械能(2)舰载机最终在福建舰的水平甲板上能够停下来,这是因为舰载机A.具有惯性能够向前运动 B.受到惯性改变运动状态C.受到阻力改变运动状态 D.具有阻力维持运动状态【答案】(1)A(2)C【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力的作用效果;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解析】【解答】(1)A.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没有变化,惯性不变,故A正确;B.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舰载机减少,动能减小,故B错误;C.重力势能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和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离地面的高度有关,舰载机下落,舰载机离地面的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D.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舰载机减速降落时 ,动能和势能都减小,故物体的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A。(2)ABCD、舰载机落在甲板上后,因惯性会在甲板上继续前行,由于在运动过程受到阻拦索的拉力,运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分析】(1)A.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B.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C.重力势能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和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量;D.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动能或势能变化物体的机械能变化。(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据此分析。(1)A.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没有变化,惯性不变,故A正确;B.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舰载机减少,动能减小,故B错误;C.重力势能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和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离地面的高度有关,舰载机下落,舰载机离地面的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D.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舰载机减速降落时 ,动能和势能都减小,故物体的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A。(2)ABCD、舰载机落在甲板上后,因惯性会在甲板上继续前行,由于在运动过程受到阻拦索的拉力,运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3.(2025八下·罗湖期末)(1)图1:在斜面上的杯中悬浮着一个重力为3N的小球,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2)图2: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正在用撬棒撬石头,其中图2(右)是简化图。请你利用学过的杠杆知识,在右图中,以O为支点,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并在图中A点画出撬起石头所用的最小力F1。【答案】(1)(2)【知识点】重力的方向;浮力及其产生原因;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解析】【解答】(1)小球受到重力和浮力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由于小球是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球心)上;由于小球悬浮在水中,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浮力的大小也为3N,从球心分别作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图如下:(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最大的力臂等于OA的长,根据力臂的画法,做出垂直于OA的作用力,方向斜向下,即为在A点最小动力F1,如图所示:【分析】(1)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将物体所受力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可。(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三、实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23分)4.(2025八下·罗湖期末) 如图(甲)所示,两位同学用20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500N的木箱,没有推动,此时木箱受到的合力为 N;在木箱的底部垫上几根圆木后,便能轻松地推动木箱了,如图(乙)所示,这是通过 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答案】0;滚动代替滑动【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1)木箱没有被推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木箱受到的合力为0N;(2)在木箱的底部垫上几根圆木,是通过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故答案为:0;用滚动代替滑动。【分析】(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合力为零;(2)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5.(2025八下·罗湖期末)密度计是利用 (选填“漂浮”或“悬浮”)原理来测量的仪器,如图,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液体里均静止不动,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F甲 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密度计排开两种液体的重力G甲 G乙。 (选填“>*、“<"或“=")【答案】漂浮;=;<;=【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密度计是利用漂浮原理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同一支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里都漂浮,F浮=G,因此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即F甲=F乙=G;(2)因F浮=G=ρ液gV排,由图可知,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乙排,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种液体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3)因同一支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里都漂浮,即F浮=G排=G,故G甲=G乙。故答案为:漂浮; =;<;=。【分析】(1)密度计是利用漂浮原理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2)物体的沉浮条件: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直至漂浮,当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里都是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判断出密度计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3)从图可知,密度计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体积的大小关系,从而可利用公式判断出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6.(2025八下·罗湖期末) 2025年2月27日,Xiaomi SU7ultra正式上市,如图所示。该车为追求极致的轻量化,许多部件采用了碳纤维制造,将车重降低到1.9吨。碳纤维制造部件可减轻重量,说明碳纤维材料的 小:若该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m2,则它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车的尾部设计“导流板”的形状是上平下凸,高速行驶时,气流对导流板上表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对导流板下表面的压强,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g=10N/kg)【答案】密度;3.8ⅹ105;大于【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解答】(1)碳纤维制造部件可减轻重量,说明同体积的碳纤维材料,质量较小,即碳纤维材料的密度小;(2)车的重力:G=mg=1.9×103kg×10N/kg=1.9×104N;车空载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重力,即:F=G=1.9×104N,车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上方平直下方凸起,导流板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强差,可以增加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故答案为:密度;3.8×105;大于。【分析】(1)材料的密度越小,相同体积的物体的质量越小;(2)根据G=mg求车的重力,车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重力,根据求它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要产生向下的压力,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就应跟飞机机翼的形状相反--上平下凸,使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7.(2025八下·罗湖期末) 如图(甲)所示,是小聪和小明一起“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情景,对“滑动摩擦力大小是与压力有关,还是与重力有关?”这一问题,小聪和小明设计了如图6(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1)把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2)实验步骤乙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____。A.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B.木块的重力(3)对比甲、乙两步骤,发现步骤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可以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 (填 “有关”或 “无关”)。(4)解决了疑问之后,他们没有停止思考。结合对实验过程的反思,决定把装置改成图(丙),此装置 (填 “需要”或 “不需要”)匀速拉动木块下方的长木板。实验过程中发现气球挂得越多,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示数越小,说明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答案】(1)匀速直线(2)A(3)无关(4)不需要;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1)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水平方向上一对方向相反的力,若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对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需改变压力大小,使用氢气球向上的浮力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木块的重力跟其质量有关,氢气球无法改变木块的重力,故选A;(3)甲、乙两步骤重力相同,但是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无关;(4)第1空,第2空,木块始终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故与木板是否匀速无关,故不需要匀速拉动木块下方的长木板;气球挂得越多,压力越小,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示数越小,故可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A;(3)无关;(4)不需要;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木块为什么要做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竖直方向上受力分析,得出结论;(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探究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结果逐一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木板相对地面静止,拉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方向相反;木块受到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8.(2025八下·罗湖期末)小强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时,用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钢球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的位置。(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 (填“木块”“钢球”或“斜面”)的动能。(2)实验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推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动能的大小,物理学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3)比较 两图可得:速度相同时,钢球质量越大,动能越大。(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5)同桌小宁根据乙、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而小强认为小宁的判断依据不正确,理由是: 。【答案】(1)钢球(2)转换法(3)甲、丙(4)不能(5)没有控制物体(或钢球)的速度相同【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解答】(1)该实验研究的主体是钢球,研究的是钢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小球从高处滑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推动距离大小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的,利用了转换法;(3)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质量越大,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动能越大,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选择甲、丙两图;(4)动能的大小通过观察物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出来,若水平面是光滑的,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和物块将永远一直运动下去,没有运动距离的远近之分,就不能达到比较距离来比较动能的目的了;(5)探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钢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即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而乙、丙两图没有让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没有控制钢球的初速度相同,所以小宁的看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钢球;(2)转换法;(3)甲、丙;(4)不能;(5)没有控制钢球的初速度相同。【分析】(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小球从高处滑下时具有动能;(2)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推动距离大小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的,利用了转换法;(3)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要利用控制变量法去研究,研究与质量关系时,要保证速度相同,质量不同;研究与速度关系时,要保证质量相同,速度不同;(4)动能的大小通过观察物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出来,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和物块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永远运动下去。(5) 探究物体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速度相同,据此分析判断。9.(2025八下·罗湖期末) 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问题。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2 15 3 102 4 10 8 53 3 5 1 15(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杠杆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2)在调节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主要是 。(3)某小组的同学采用两边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当杠杆平衡时,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通过对表格中数据分析归纳,得到的结论是 。(4)实验中,如果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其优点是: 。【答案】(1)是(2)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值(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可以探究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侧时的平衡条件【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解答】(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图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因而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通过读刻度得出;(3)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实验中,如果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其优点是:可以探究动力和阻力不在竖直方向上时的平衡条件,或可以探究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侧时的平衡条件。故答案为:(1)是; (2)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值;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可以探究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侧时的平衡条件。【分析】(1)杠杆的平衡状态包括两种: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2)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因此当力臂在水平方向时,与重力才刚好垂直;(3)从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可以探究动力和阻力不在竖直方向上时的平衡条件,或使杠杆平衡条件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四、计算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2025八下·罗湖期末)如图所示,西宁舰是中国自主研发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它满载时的排水量为7.5×106kg。当驱逐舰以20 m/s的速度在海面上匀速直线航行时,受到的阻力是自身总重力的0.01倍。(海水的密度取ρ水=1.0X103kg/m3,g=10N/kg)求:(1)在海面下5 m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2)西宁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3)西宁舰满载时以20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0 s,牵引力所做的功。【答案】(1)(2)(3)解: 西宁舰满载时由题意知: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利用p=ρgh计算海水产生的压强;(2)知道西宁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利用可求出西宁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3)西宁舰漂浮,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西宁舰的重力,据此求西宁舰的重力;西宁舰受到的阻力f=0.01G;西宁舰匀速直线航行时,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据此求牵引力,再利用W=Fs计算牵引力所做的功。11.(2025八下·罗湖期末)小字家装修房屋,一箱质量为80 kg的建筑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装修工人用500N的拉力F通过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3 m,用时20 s,g=10 N/kg。求:(1)装修工人匀速提升建筑材料所做的有用功;(2)装修工人拉力F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2)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 2,拉力做功为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解: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有用功和额外功【解析】【分析】(1)根据G=mg求建筑材料的重力;根据W有=Gh求装修工人匀速提升建筑材料所做的有用功;(2)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段数,根据s=nh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总=Fs求拉力做的总功,根据求拉力F的功率;(3)根据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五、综合分析题(共2题,每空1分,共13分)12.(2025八下·罗湖期末)五一假期小明到广济桥旅游,发现景区对浮桥游客数量进行限流管理,他想到景区也可以通过浮桥排水量实时监控浮桥上的游客数量,于是决定动手制作“浮力秤”进行项目式学习。(g取10 N/kg,ρ水=1.0X103kg/m3)(1)【工作原理】浮力秤在水中静止时处于 状态(填浮沉状态名称)(2)【项目取材】主要由圆柱体小筒、秤盘两部分组成(如图)【项目制作】小明发现将组装好的小筒和秤盘放入水中时很难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他的改进方案是 。(3)经测量发现该浮力秤的总质量为100g,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浮力秤受到的浮力是 N,已知小筒底面积为20cm2,应在距小筒底部 cm位置处标记浮力秤的“零刻度线”。(4)经测量知小筒高度为30cm,将标准质量为 g的物体放入秤盘后发现,小筒恰好完全浸没,此时可在小筒上标记浮力秤的“最大测量值”。(5)最后给浮力秤完善刻度线与数值,该秤的刻度是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6)【项目迭代】制作完成后,小明发现该浮力秤的精确度不高,请你结合该浮力秤提出改进方案: 。【答案】(1)漂浮(2)在小筒内放入适当的重物(3)1;5(4)500(5)均匀(6)减小小筒的横截面积【知识点】重心;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由题意知,浮力秤在水中静止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2)将组装好的小筒和秤盘放入水中时很难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是因为小筒的重心较高,所以可以在小筒内放入适当的重物;(3)浮桥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秤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浮=G=mg=100×10-3kg×10N/kg=1N;小筒排开水的体积为:,因此小筒浸没的深度为:,所以应在距小筒底部5cm位置处标记浮力秤的“零刻度线”;(4)已知小筒高度为30cm,则排开水的最大体积为:V排大=20cm2×30cm=600cm3=6×10-4m3,则小筒受到的最大浮力为:F浮大=ρ水V排大g=1.0×103kg/m3×6×10-4m3×10N/kg=6N,所以物体与小筒的最大重力为:G大=F浮大=6N,则物体与小筒的最大质量为:,物体的质量为:m物=m大-m筒=600g-100g=500g;(5)小筒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小筒上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的增加量:mg=ΔF浮=S(h-h浸)ρ水g,小筒上物体的质量m=Shρ水-100g,所以物体的质量是高度的一次函数,故刻度是均匀的;(6)为了增大浮力秤的精确度,增大其浸没的深度差,因为F浮=ρ水gV排=ρ水gSh,所以,当浮力一定,底面积越小,高度h越高,精确度越高。故答案为:(1)漂浮;(2)在小筒内放入适当的重物;(3)1;5;(4)500;(5)均匀;(6)减小小筒的横截面积; 当浮力一定时,底面积越小,高度h越高,精确度越高。【分析】浮力秤在水中静止时处于 漂浮状态;(1)小筒和秤盘放入水中时很难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是因为它们的重心太高,所以在小桶内适当加些重物;(2)处于漂浮状态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根据F浮=ρ水gV排,浮力和小筒底面积已知,可求出浸入高度;(3)排开水的体积可求出,从而求出受到水浮力,根据F浮=G物+G筒,求G物,可知道物体的质量;(4)浮桥处于漂浮状态,浮桥上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的增加量,据此分析;(5)为了提高浮力秤的精确程度,应当增大其浸没的深度差,根据F浮=ρ水gV排分析。13.(2025八下·罗湖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万有引力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界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图所示,任意两个物体相互吸引,且吸引力在两物体的连线上,这种力叫万有引力。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万有引力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k表示引力常量,m1表示物体1的质量,m2表示物体2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依照国际单位制,F的单位为牛顿(N),m1和m2的单位为千克(kg),r的单位为米(m),k近似等于6.67x10-11N-m2.kg-2。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大小几乎等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这种现象称为失重。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时,这种现象称为超重。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二号”中的宇航员就是在“失重”状态下工作的。(1)任意两个同学之间也有引力,但他们的行动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这是因为他们 较小,导致引力较小。(2)如果有一颗很小的小行星,从地球与月球之间穿过,则____.A.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定小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B.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定大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C.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可能小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D.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不可能等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3)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中处于“失重”状态时,他与地球之间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引力。(4)当小壮进入电梯,电梯由静止突然下降时,小壮感到脚底受力减小,这种现象属于 (选填“超重”或 “失重”),小壮的重力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5)我们知道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约为10N,如果地球半径约为6.67X106m,地球质量约为 kg.【答案】(1)质量(2)C(3)存在(4)失重;不变(5)6.67×1024【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重力的方向【解析】【解答】(1)根据 可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它们中心之间距离越大引力越小,则我们两个同学之间的引力较小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之间质量较小。(2)一颗很小的小行星从地球与月球之间穿过,由于它距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未知,根据 为 可知,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不仅与它们的质量有关,还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所以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由于物体之间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引力,故处于失重状态时,他与地球之间存在引力。(4)第1空,第2空,由于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时,这种现象称为失重,所以当电梯由静止突然下降时,小壮感到脚底受力减小,这种现象属于失重;但此时小壮的重力不变。(5)根据可得,地球的质量:。故答案为:(1)质量;(2)C;(3)存在;(4)失重;不变;(5)6.67×1024。【分析】(1)万有引力与物体的质量、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2)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在距离r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万有引力的大小也不能确定;(3)万有引力存在于任意两个物体之间;(4)根据失重和超重的定义判断;(5)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求物体的质量。1 / 1广东省深圳罗湖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1.(2025八下·罗湖期末)主题一:物理与传统文化2025年5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有包粽子、划龙舟等习俗。罗罗同学这次端午节在家里亲历了包粽子的过程,还去东湖公园观赏了龙舟竞渡,传统习俗文化的传承在罗罗心中播下了种子,请完成1~5题。(1)龙舟竞渡中,使龙舟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参赛选手 B.湖水 C.船桨 D.龙舟(2)为了检验粽叶包裹的糯米是否压实,罗罗用一根筷子插进重为2N的粽子里,并竖直把粽子提起来在空中静止。推测此时粽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A.2N,竖直向下 B.4N,竖直向上C.2N,竖直向上 D.4N,竖直向下(3)罗罗同学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端午节还有缝制艾草香囊的习俗,缝制工具选用尖细的针是为了A.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B.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C.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 D.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4)划龙舟比赛开始前,各位参赛选手有秩序地陆续进入到龙舟里,罗罗同学思考此过程中龙舟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和龙舟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A.液体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B.液体压强变大,浮力变大C.液体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D.液体压强变小,浮力变小(5)罗罗同学对划龙舟的船桨特别感兴趣,以下生活中的简单机械,从省力、费力的角度来看与船桨相同的是A.开瓶器 B.核桃夹 C.撬棒 D.筷子2.(2025八下·罗湖期末)主题二:物理与国防科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2022年12月入围“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2024年5月1日上午,中国海军福建舰出海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请完成6~7题。(1)舰载机减速降落时,这一过程中舰载机不改变的是A.惯性 B.动能 C.重力势能 D.机械能(2)舰载机最终在福建舰的水平甲板上能够停下来,这是因为舰载机A.具有惯性能够向前运动 B.受到惯性改变运动状态C.受到阻力改变运动状态 D.具有阻力维持运动状态二、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3.(2025八下·罗湖期末)(1)图1:在斜面上的杯中悬浮着一个重力为3N的小球,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2)图2: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正在用撬棒撬石头,其中图2(右)是简化图。请你利用学过的杠杆知识,在右图中,以O为支点,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并在图中A点画出撬起石头所用的最小力F1。三、实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23分)4.(2025八下·罗湖期末) 如图(甲)所示,两位同学用20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500N的木箱,没有推动,此时木箱受到的合力为 N;在木箱的底部垫上几根圆木后,便能轻松地推动木箱了,如图(乙)所示,这是通过 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5.(2025八下·罗湖期末)密度计是利用 (选填“漂浮”或“悬浮”)原理来测量的仪器,如图,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液体里均静止不动,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F甲 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密度计排开两种液体的重力G甲 G乙。 (选填“>*、“<"或“=")6.(2025八下·罗湖期末) 2025年2月27日,Xiaomi SU7ultra正式上市,如图所示。该车为追求极致的轻量化,许多部件采用了碳纤维制造,将车重降低到1.9吨。碳纤维制造部件可减轻重量,说明碳纤维材料的 小:若该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m2,则它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车的尾部设计“导流板”的形状是上平下凸,高速行驶时,气流对导流板上表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对导流板下表面的压强,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g=10N/kg)7.(2025八下·罗湖期末) 如图(甲)所示,是小聪和小明一起“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情景,对“滑动摩擦力大小是与压力有关,还是与重力有关?”这一问题,小聪和小明设计了如图6(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1)把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2)实验步骤乙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____。A.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B.木块的重力(3)对比甲、乙两步骤,发现步骤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可以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 (填 “有关”或 “无关”)。(4)解决了疑问之后,他们没有停止思考。结合对实验过程的反思,决定把装置改成图(丙),此装置 (填 “需要”或 “不需要”)匀速拉动木块下方的长木板。实验过程中发现气球挂得越多,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示数越小,说明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8.(2025八下·罗湖期末)小强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时,用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钢球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的位置。(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 (填“木块”“钢球”或“斜面”)的动能。(2)实验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推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动能的大小,物理学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3)比较 两图可得:速度相同时,钢球质量越大,动能越大。(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5)同桌小宁根据乙、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而小强认为小宁的判断依据不正确,理由是: 。9.(2025八下·罗湖期末) 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问题。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2 15 3 102 4 10 8 53 3 5 1 15(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杠杆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2)在调节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主要是 。(3)某小组的同学采用两边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当杠杆平衡时,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通过对表格中数据分析归纳,得到的结论是 。(4)实验中,如果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其优点是: 。四、计算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2025八下·罗湖期末)如图所示,西宁舰是中国自主研发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它满载时的排水量为7.5×106kg。当驱逐舰以20 m/s的速度在海面上匀速直线航行时,受到的阻力是自身总重力的0.01倍。(海水的密度取ρ水=1.0X103kg/m3,g=10N/kg)求:(1)在海面下5 m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2)西宁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3)西宁舰满载时以20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0 s,牵引力所做的功。11.(2025八下·罗湖期末)小字家装修房屋,一箱质量为80 kg的建筑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装修工人用500N的拉力F通过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3 m,用时20 s,g=10 N/kg。求:(1)装修工人匀速提升建筑材料所做的有用功;(2)装修工人拉力F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五、综合分析题(共2题,每空1分,共13分)12.(2025八下·罗湖期末)五一假期小明到广济桥旅游,发现景区对浮桥游客数量进行限流管理,他想到景区也可以通过浮桥排水量实时监控浮桥上的游客数量,于是决定动手制作“浮力秤”进行项目式学习。(g取10 N/kg,ρ水=1.0X103kg/m3)(1)【工作原理】浮力秤在水中静止时处于 状态(填浮沉状态名称)(2)【项目取材】主要由圆柱体小筒、秤盘两部分组成(如图)【项目制作】小明发现将组装好的小筒和秤盘放入水中时很难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他的改进方案是 。(3)经测量发现该浮力秤的总质量为100g,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浮力秤受到的浮力是 N,已知小筒底面积为20cm2,应在距小筒底部 cm位置处标记浮力秤的“零刻度线”。(4)经测量知小筒高度为30cm,将标准质量为 g的物体放入秤盘后发现,小筒恰好完全浸没,此时可在小筒上标记浮力秤的“最大测量值”。(5)最后给浮力秤完善刻度线与数值,该秤的刻度是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6)【项目迭代】制作完成后,小明发现该浮力秤的精确度不高,请你结合该浮力秤提出改进方案: 。13.(2025八下·罗湖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万有引力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界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图所示,任意两个物体相互吸引,且吸引力在两物体的连线上,这种力叫万有引力。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万有引力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k表示引力常量,m1表示物体1的质量,m2表示物体2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依照国际单位制,F的单位为牛顿(N),m1和m2的单位为千克(kg),r的单位为米(m),k近似等于6.67x10-11N-m2.kg-2。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大小几乎等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这种现象称为失重。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时,这种现象称为超重。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二号”中的宇航员就是在“失重”状态下工作的。(1)任意两个同学之间也有引力,但他们的行动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这是因为他们 较小,导致引力较小。(2)如果有一颗很小的小行星,从地球与月球之间穿过,则____.A.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定小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B.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定大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C.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可能小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D.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不可能等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3)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中处于“失重”状态时,他与地球之间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引力。(4)当小壮进入电梯,电梯由静止突然下降时,小壮感到脚底受力减小,这种现象属于 (选填“超重”或 “失重”),小壮的重力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5)我们知道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约为10N,如果地球半径约为6.67X106m,地球质量约为 kg.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2)C(3)A(4)B(5)D【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ABCD、滑龙舟时,运动员向后划桨,桨向后用力划水,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湖水。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ABCD、把粽子提起来在空中静止时,粽子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粽子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的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粽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ABCD、缝制工具选用尖细的针减小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压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ABCD、各位参赛选手有秩序地陆续进入到龙舟里时,龙舟的重力变大,但龙舟仍然漂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龙舟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则龙舟底部所处深度变大,根据p=ρ水gh可知,龙舟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5)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ABC、开瓶器、核桃夹和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都大于阻力臂,都属于省力杠杆,故ABC不合题意;D、筷子和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时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把粽子提起来在空中静止时,粽子处于平衡状态,据此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答。(3)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据此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4)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据此判断其浮力变化,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排开水的体积变化,进而可知其深度变化,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其压强变化。(5)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1)ABCD、滑龙舟时,运动员向后划桨,桨向后用力划水,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湖水。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ABCD、把粽子提起来在空中静止时,粽子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粽子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的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粽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ABCD、缝制工具选用尖细的针减小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压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ABCD、各位参赛选手有秩序地陆续进入到龙舟里时,龙舟的重力变大,但龙舟仍然漂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龙舟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则龙舟底部所处深度变大,根据p=ρ水gh可知,龙舟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5)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ABC、开瓶器、核桃夹和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都大于阻力臂,都属于省力杠杆,故ABC不合题意;D、筷子和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1)A(2)C【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力的作用效果;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解析】【解答】(1)A.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没有变化,惯性不变,故A正确;B.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舰载机减少,动能减小,故B错误;C.重力势能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和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离地面的高度有关,舰载机下落,舰载机离地面的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D.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舰载机减速降落时 ,动能和势能都减小,故物体的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A。(2)ABCD、舰载机落在甲板上后,因惯性会在甲板上继续前行,由于在运动过程受到阻拦索的拉力,运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分析】(1)A.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B.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C.重力势能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和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量;D.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动能或势能变化物体的机械能变化。(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据此分析。(1)A.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没有变化,惯性不变,故A正确;B.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舰载机减少,动能减小,故B错误;C.重力势能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和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离地面的高度有关,舰载机下落,舰载机离地面的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D.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舰载机减速降落时 ,动能和势能都减小,故物体的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A。(2)ABCD、舰载机落在甲板上后,因惯性会在甲板上继续前行,由于在运动过程受到阻拦索的拉力,运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答案】(1)(2)【知识点】重力的方向;浮力及其产生原因;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解析】【解答】(1)小球受到重力和浮力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由于小球是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球心)上;由于小球悬浮在水中,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浮力的大小也为3N,从球心分别作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图如下:(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最大的力臂等于OA的长,根据力臂的画法,做出垂直于OA的作用力,方向斜向下,即为在A点最小动力F1,如图所示:【分析】(1)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将物体所受力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可。(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4.【答案】0;滚动代替滑动【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1)木箱没有被推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木箱受到的合力为0N;(2)在木箱的底部垫上几根圆木,是通过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故答案为:0;用滚动代替滑动。【分析】(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合力为零;(2)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5.【答案】漂浮;=;<;=【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密度计是利用漂浮原理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同一支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里都漂浮,F浮=G,因此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即F甲=F乙=G;(2)因F浮=G=ρ液gV排,由图可知,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乙排,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种液体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3)因同一支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里都漂浮,即F浮=G排=G,故G甲=G乙。故答案为:漂浮; =;<;=。【分析】(1)密度计是利用漂浮原理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2)物体的沉浮条件: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直至漂浮,当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里都是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判断出密度计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3)从图可知,密度计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体积的大小关系,从而可利用公式判断出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6.【答案】密度;3.8ⅹ105;大于【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解答】(1)碳纤维制造部件可减轻重量,说明同体积的碳纤维材料,质量较小,即碳纤维材料的密度小;(2)车的重力:G=mg=1.9×103kg×10N/kg=1.9×104N;车空载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重力,即:F=G=1.9×104N,车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上方平直下方凸起,导流板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强差,可以增加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故答案为:密度;3.8×105;大于。【分析】(1)材料的密度越小,相同体积的物体的质量越小;(2)根据G=mg求车的重力,车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重力,根据求它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要产生向下的压力,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就应跟飞机机翼的形状相反--上平下凸,使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7.【答案】(1)匀速直线(2)A(3)无关(4)不需要;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1)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水平方向上一对方向相反的力,若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对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需改变压力大小,使用氢气球向上的浮力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木块的重力跟其质量有关,氢气球无法改变木块的重力,故选A;(3)甲、乙两步骤重力相同,但是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无关;(4)第1空,第2空,木块始终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故与木板是否匀速无关,故不需要匀速拉动木块下方的长木板;气球挂得越多,压力越小,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示数越小,故可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A;(3)无关;(4)不需要;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木块为什么要做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竖直方向上受力分析,得出结论;(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探究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结果逐一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木板相对地面静止,拉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方向相反;木块受到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8.【答案】(1)钢球(2)转换法(3)甲、丙(4)不能(5)没有控制物体(或钢球)的速度相同【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解答】(1)该实验研究的主体是钢球,研究的是钢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小球从高处滑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推动距离大小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的,利用了转换法;(3)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质量越大,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动能越大,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选择甲、丙两图;(4)动能的大小通过观察物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出来,若水平面是光滑的,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和物块将永远一直运动下去,没有运动距离的远近之分,就不能达到比较距离来比较动能的目的了;(5)探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钢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即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而乙、丙两图没有让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没有控制钢球的初速度相同,所以小宁的看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钢球;(2)转换法;(3)甲、丙;(4)不能;(5)没有控制钢球的初速度相同。【分析】(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小球从高处滑下时具有动能;(2)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推动距离大小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的,利用了转换法;(3)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要利用控制变量法去研究,研究与质量关系时,要保证速度相同,质量不同;研究与速度关系时,要保证质量相同,速度不同;(4)动能的大小通过观察物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出来,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和物块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永远运动下去。(5) 探究物体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速度相同,据此分析判断。9.【答案】(1)是(2)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值(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可以探究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侧时的平衡条件【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解答】(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图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因而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通过读刻度得出;(3)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实验中,如果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其优点是:可以探究动力和阻力不在竖直方向上时的平衡条件,或可以探究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侧时的平衡条件。故答案为:(1)是; (2)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值;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可以探究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侧时的平衡条件。【分析】(1)杠杆的平衡状态包括两种: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2)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因此当力臂在水平方向时,与重力才刚好垂直;(3)从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可以探究动力和阻力不在竖直方向上时的平衡条件,或使杠杆平衡条件结论更具有普遍性。10.【答案】(1)(2)(3)解: 西宁舰满载时由题意知: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利用p=ρgh计算海水产生的压强;(2)知道西宁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利用可求出西宁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3)西宁舰漂浮,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西宁舰的重力,据此求西宁舰的重力;西宁舰受到的阻力f=0.01G;西宁舰匀速直线航行时,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据此求牵引力,再利用W=Fs计算牵引力所做的功。11.【答案】(1)(2)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 2,拉力做功为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解: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有用功和额外功【解析】【分析】(1)根据G=mg求建筑材料的重力;根据W有=Gh求装修工人匀速提升建筑材料所做的有用功;(2)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段数,根据s=nh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总=Fs求拉力做的总功,根据求拉力F的功率;(3)根据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2.【答案】(1)漂浮(2)在小筒内放入适当的重物(3)1;5(4)500(5)均匀(6)减小小筒的横截面积【知识点】重心;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由题意知,浮力秤在水中静止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2)将组装好的小筒和秤盘放入水中时很难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是因为小筒的重心较高,所以可以在小筒内放入适当的重物;(3)浮桥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秤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浮=G=mg=100×10-3kg×10N/kg=1N;小筒排开水的体积为:,因此小筒浸没的深度为:,所以应在距小筒底部5cm位置处标记浮力秤的“零刻度线”;(4)已知小筒高度为30cm,则排开水的最大体积为:V排大=20cm2×30cm=600cm3=6×10-4m3,则小筒受到的最大浮力为:F浮大=ρ水V排大g=1.0×103kg/m3×6×10-4m3×10N/kg=6N,所以物体与小筒的最大重力为:G大=F浮大=6N,则物体与小筒的最大质量为:,物体的质量为:m物=m大-m筒=600g-100g=500g;(5)小筒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小筒上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的增加量:mg=ΔF浮=S(h-h浸)ρ水g,小筒上物体的质量m=Shρ水-100g,所以物体的质量是高度的一次函数,故刻度是均匀的;(6)为了增大浮力秤的精确度,增大其浸没的深度差,因为F浮=ρ水gV排=ρ水gSh,所以,当浮力一定,底面积越小,高度h越高,精确度越高。故答案为:(1)漂浮;(2)在小筒内放入适当的重物;(3)1;5;(4)500;(5)均匀;(6)减小小筒的横截面积; 当浮力一定时,底面积越小,高度h越高,精确度越高。【分析】浮力秤在水中静止时处于 漂浮状态;(1)小筒和秤盘放入水中时很难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是因为它们的重心太高,所以在小桶内适当加些重物;(2)处于漂浮状态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根据F浮=ρ水gV排,浮力和小筒底面积已知,可求出浸入高度;(3)排开水的体积可求出,从而求出受到水浮力,根据F浮=G物+G筒,求G物,可知道物体的质量;(4)浮桥处于漂浮状态,浮桥上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的增加量,据此分析;(5)为了提高浮力秤的精确程度,应当增大其浸没的深度差,根据F浮=ρ水gV排分析。13.【答案】(1)质量(2)C(3)存在(4)失重;不变(5)6.67×1024【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重力的方向【解析】【解答】(1)根据 可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它们中心之间距离越大引力越小,则我们两个同学之间的引力较小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之间质量较小。(2)一颗很小的小行星从地球与月球之间穿过,由于它距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未知,根据 为 可知,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不仅与它们的质量有关,还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所以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由于物体之间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引力,故处于失重状态时,他与地球之间存在引力。(4)第1空,第2空,由于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时,这种现象称为失重,所以当电梯由静止突然下降时,小壮感到脚底受力减小,这种现象属于失重;但此时小壮的重力不变。(5)根据可得,地球的质量:。故答案为:(1)质量;(2)C;(3)存在;(4)失重;不变;(5)6.67×1024。【分析】(1)万有引力与物体的质量、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2)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在距离r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万有引力的大小也不能确定;(3)万有引力存在于任意两个物体之间;(4)根据失重和超重的定义判断;(5)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求物体的质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罗湖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罗湖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