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徽省芜湖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诗文因情而生,随声传情,诵读可领悟古代明贤的智慧。在清越悠远的语调中,体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的胸怀,理解诗人借天涯咫尺宽慰和鼓励友人的豁达;用沉重压抑的语气诵读白居易《卖炭翁》中的“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体会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矛盾心理;用激昂高亢的声调吟诵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感受杜甫舍身为民,至死不悔的决心。诵者悟情,听者入情,情音交融,达到和谐共振的效果;在悠扬舒缓的语调中,品味李白《送友人》里“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的意境,感悟浮云落日寄寓的不舍与牵挂;以低沉寂寥的语气诵读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体会词人被贬后孤独寂寞、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2. 请阅读以下文段,完成下面的题目他的右眼在激战中被弹片击中,黏稠的血液糊住了视线。他咬着牙用衣袖胡乱抹了抹脸,左手仍死死扣着机枪扳机。硝烟裹挟着焦土味呛入喉咙,zhèn耳欲聋的炮火声中,他听见指导员嘶吼:“A!撤下去包扎!”他却踉跄着爬起来,独眼迸发出火焰燃烧般的炽热。“只要还能开枪,阵地就丢不了!”直到失血过多昏厥前,他的枪口始终朝着白匪军冲fēng的方向。(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迸( )发 昏厥( ) zhèn( )耳欲聋 冲fēng( )(2)请结合语境,解释“踉跄”在文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段选自小说《____________》,文段中A指的是主人公____________,文段体现了他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4)原著中主人公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除文中的右眼重伤外,请写出另外三次身体遭受的重大创伤。3. 中国文化崇尚“和”,“和”文化底蕴深厚、传承久远、丰富多彩。班级将举办“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比赛,请你参与。(1)小语同学在撰写演讲稿时开篇想引用一句名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选择最适合的一条加入演讲稿横线中( )同学们,____________。这句话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密码。丝绸之路驼铃声声,不同肤色的商人带着丝绸、香料往来穿梭,不同文明在贸易中相互尊重、彼此接纳,这是跨越国界的“和”;故宫里的角楼,榫卯结构严丝合缝,木材与木材之间无需钉铆却坚如磐石,这是技艺里的“和”。就像我们的班级,有人擅长朗诵,有人精于绘画,有人热爱运动,大家发挥所长、互相配合,才能在文化节上呈现出让全校赞叹的精彩节目。“和”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A.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B.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C.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D.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2)赛前需设计“以和为贵”演讲比赛评委评分表。请结合演讲基本要素,将评分表补充完整。“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比赛评分表评分维度 说明 分值: 得分主题契合 主题紧扣“以和为贵”,观点明晰鲜明 35内容选择 论据丰富且贴合主题,内容充实、积极向上 30①_____ 语言流畅自然,用词准确恰当,富有感染力 20演讲技巧 ②_______ 15(3)小文同学拟写了本次演讲比赛的开场白,请你帮忙修改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六月的暖风轻拂过千年文明,今天,我们相聚在此,共同探寻中华文化中最珍贵的瑰宝——“和”。从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到《礼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些智慧的结晶如同繁星般,始终闪耀在民族精神的苍穹。[甲]“和”不仅是修身齐家的处世哲学,更是琴瑟和鸣的艺术追求。当我们翻开历史画卷:张骞凿空西域,用丝绸铺就和平之路;文成公主入藏,以婚姻架起民族交融之桥。[乙]这些故事都在诉说,只有以和为贵,才能让文明薪火相传。接下来,每位选手将围绕“和”的智慧分享自己的见解,用语言传递和谐的力量。最后预祝比赛圆满成功!①[甲]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请你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②[乙]处划线句子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请你修改。____________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我最喜欢的是丽江古城里的水,它是玉龙山上下来的雪水,经双石大桥一分为三进城的,清冷有声,洁净无泥。遂捧水洗脸,趁机咽下了一口,没想就爆响了一片笑声。②笑声在河对岸的木楼上,揭窗高撑,站在窗口的是与我同来丽江古城的王先生和张女士,我们是在四方街走散了的。我先是在一个卖铜器的摊前翻那些铜件,商贩就把一根烟递过来和我说话,他说四方街可是古城的心脏,有四条主要街道通向四面八方,每条主要街道在城内又有数十条街巷向四周延伸。我说若没有方的城墙,那这里该是个平放的车轮轴心了。商贩说:丽江古城从来没有城墙。这我就诧异了,天下还真有有城没城墙的?商贩问我从哪儿来,我说是西安,他说:噢,难怪了,你不晓得纳西族的历史。商贩越发得意,又介绍说早先这里是土坪场,后来用五花石铺成了一个府印之状的广场,又在广场沿河一边修了水闸,每日日落散市后,关闸漫水,西河水自然通过广场和七一街、五一街流向中河,就将广场和街道冲洗得干干净净了。城市有这么个清洁法,真使我如听神话,仰头看看日头,日头才到当顶,指望着目睹关闸漫水的场面是不可能了,这才想起一块游四方街的王先生和张女士,但这里摊贩云集,人头攒动,哪里寻得着他们的身影?现在不期而然竟又遇着。③张女士尖声打趣我:“不见你了,还以为你尾随了哪一位纳西姑娘去了人家里吃茶了!”我说你怎么知道的,我真的尾随了一位姑娘直走到卖鸭桥头,她进了一家店里吃鸡豆凉粉,她拿眼睃我,我便离开了,但我并不是要对她非礼,我是欣赏她的披肩哩!纳西族妇女的服饰是非常美丽的,差不多宽腰大袖,前幅短后幅长,及胫的镶边袄儿,外加紫色或者青色的坎肩,下着长裤,腰系多折、绣有蜂蝶图形的围腰,而围圈上则用金线和彩丝绣了图案,称作“披星戴月”。披星戴月这四个字汉族里是形容辛劳的,纳西族人却使它产生了诗意。我说完了我的见闻,张女士说:“你到楼上再看看吧,更有叫你稀罕的事哩!”拉着我就上了楼。④楼是木楼,明代的物事,那楼梯的扶手,二楼的护栏以及所有的门和窗,都有着十分精致的雕花。纳西族信奉万物有灵,崇拜多神,他们雕刻的几乎全是飞禽走兽花鸟草木。进了楼上一间房中,原来是木雕工艺店,同时也是作坊,四壁挂满了各种变形人兽雕件,一老者戴着老花镜正在刻一只青蛙圆盘,他刻得真好,先是在白木圆盘上涂上一层墨,然后并不画草稿,刀就在上面来回走动,刻剔出的是白,留下来的是黑,外一圈是狼狐虎豹,中间是一个人面蛙身神,拙朴生动。我连声叫好,掏钱把蛙盘买下了,张女士说让姑娘在盘背面留下姓名吧,我有些迟疑,以为这是张女士在戏弄我了,可她却把我推进里边的套间里,套间里果然坐着一位极漂亮的姑娘,姑娘正在灯下抄写什么。近前看了,不觉大惊,她用的是方杆竹笔,写的是象形文字。来丽江古城,是受纳西人的象形文字而诱惑的,虽在街上看到每家店牌的汉字下都写有象形文,但毕竟还未目睹更多的象形文字,而且是现场书写。姑娘告诉我,她写的是东巴文,它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我们赞叹着她这么年轻竟会东巴文,她羞涩地说她也是才学的,如果晚上去看古乐会表演,老东巴会在场,老东巴才是集巫、医、学、艺、匠于一身的。我们忙打听了晚上古乐会在哪儿表演,几时开演,并要求姑娘在蛙盘上签名留念,姑娘提笔写了,我只认得了一九九年x月x日,因为一是画了一个逗号,九是画了九个逗号,月是画了个半月,日是画了个太阳。⑤晚上,我们寻着了古乐会演出地,想不到全城竟有数家古乐会同时演出,先去了一家是乐舞并举,场面极其的华丽和神秘,演奏的是部分唐宋元明的词曲牌音乐和纳西先民的“白石细里”音乐,这些曲牌在内地早已失传,却奇迹般地保留在丽江,并世代相传!⑥丽江离西安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但在丽江的两夜一日中总恍惚我并未离开西安,或者我就在西安。造物主造就了这个地球和人类,哪儿都有好山好水,有好山好水的地方就有人类,有人类就有着智慧,这便是丽江古城给我的启示。现在丽江古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了保护,我将把这两夜一日今生今世保存在心里。(有删改)4. 文章围绕作者在丽江古城的游历展开,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作者的行踪和经历。行踪 经历四方街铜器摊 听商贩介绍四方街及丽江古城特色,与同行者走散①____________尾随纳西姑娘欣赏其披肩,因被发现而离开木楼木雕工艺店 ②____________古乐会演出地 ③____________5. 请从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他刻得真好,先是在白木圆盘上涂上一层墨,然后并不画草稿,刀就在上面来回走动,刻出来的是白,留下来的是黑,外一圈是狼狐虎豹,中间是一个人面蛙身神,拙朴生动。6. 文中作者说“在丽江的两夜一日中总恍惚我并未离开西安,或者我就在西安”,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7. 我们学过“一滴水经过丽江”,假设文中的“一滴水”与本文作者在丽江古城相遇,围绕丽江古城特色、文化传承,结合两文内容展开对话,要求体现核心内容,传递对丽江的热爱与思考。一滴水:“我淌过四方街的五花石,每道纹路都藏着纳西人的智慧,瞧这河道,白天载着游人欢笑,入夜就洗净整座城的喧嚣。”作者:____________一滴水:____________作者:“原来守护文化不是静止的珍藏,而是让雪山的水、古老的文字、千年的曲调,都在当下鲜活地流淌。”【二】(19分)材料一媒体 媒体理念 受众群体《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实现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 普通群众《科学家》杂志 宣传科技新发现、新成果以及在科学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团队和个人 主要是科技工作者和爱好者,学术界人士和工程技术领域专业人员材料二①从1月29日上映至今,《哪吒之魔童闹海》热度依旧,截至3月12日,全球总票房已突破149亿元,位居全球影史票房第6位。其中,太乙真人用藕粉给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情节可以说是电影的关键情节之一。②不过,你能想到吗?这种看似只能在神话中才能出现的奇迹,已经照进了现实。③近日,武汉轻工大学团队以藕纤维为原料,根据患者的骨损伤情况,利用高精度3D打印技术,实现了骨支架的特异性定制。④在众多含有自然纤维的植物中,莲藕脱颖而出,主要源于其结构、成分与性质的完美结合。【结构优势】藕纤维具有合适孔径的高孔隙微结构,能够在可控降解过程中支持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同时具备适当的机械性能。 【成分优势】藕纤维含12%——15%纤维素,经纳米化处理后可形成直径30——50mm的纤维束,其表面羟基基团可以吸附钙离子,从而促进骨矿化。 【力学匹配】藕纤维的压缩强度(10——15MPa)与人类松质骨(4——12MPa)匹配,拉伸延展性达20%,能够模拟骨骼的弹性与韧性。材料三①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生物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莲藕纤维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定制化骨支架。该支架不仅能够有效促进骨细胞增殖,还可加速骨组织重建,为骨骼修复和再生医学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这一技术被形象地称为“藕重塑骨架”,其灵感来源于莲藕的天然结构和生物特性,展现了自然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巨大潜力。②莲藕纤维因其独特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纤维素成分,成为理想的生物材料。研究团队从莲藕中提取高纯度纤维素,并通过化学处理将其转化为纳米级纤维,确保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加工性。利用先进的3D打印设备,团队将莲藕纤维制成具有多孔结构的定制化支架,其微观结构与人体骨骼高度相似,为骨细胞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支架植入后,骨细胞沿着莲藕纤维生长,加速骨组织的重建和修复。③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莲藕纤维支架具有显著优势:其生物相容性良好,未引发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多孔结构显著促进了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支架在完成修复任务后能够逐渐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的需要;同时,莲藕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远低于传统材料。④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在发布后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与近期上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太乙真人用莲藕为哪吒重塑肉身的情节产生了有趣的联想。这种巧合不仅让公众对莲藕的医学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也进一步凸显了这项研究的创新性和文化共鸣。8. 材料二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9. 材料三第③段提到“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莲藕纤维支架具有显著优势”,请概括这些优势。10. 材料二、材料三中均提到了《哪吒之魔童闹海》“重塑肉身”的情节,却分别置于开头、结尾。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具体内容,分别分析这两处情节设置各自有什么作用。11. 材料一介绍了《科普中国》公众号和《科学家》杂志的媒体理念及受众群体。若武汉轻工大学团队想宣传“藕重塑骨架”的科技成果,你会建议他们选择哪家媒体?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理由。【三】(18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乙】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丙】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1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 ) (2)是诚不能也 诚( )(3)语人曰 语( ) (4)悉如外人 悉(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天下可运于掌。14. 请从【甲】中摘录与【乙】中画横线的句子意思相近的语句________。在[丙]中也有能体现“男有分,女有归”的意思的语句,请摘抄________15. 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三篇【甲】【乙】【丙】三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三、写作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时光像一颗糖,总爱悄悄藏进某个角落——可能是你翻旧书时飘落的银杏叶,可能是妈妈织毛衣时掉在沙发缝里的毛线团,也可能是校门口那棵老槐树在墙根投下的光斑……被岁月珍藏的角落,都藏着独属于你的故事。请补全题目,以“藏在________里的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打捞那些被“藏”起来的独家记忆。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答案】 ①. 海内存知己 ②. 天涯若比邻 ③.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④.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⑤.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⑥.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⑦. 浮云游子意 ⑧. 落日故人情 ⑨. 拣尽寒枝不肯栖 ⑩. 寂寞沙洲冷2.【答案】(1) ①. bèng ②. jué ③. 震 ④. 锋(2)因受伤,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3) 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 保尔·柯察金 ③. 英勇无畏、顽强战斗、坚守阵地、不怕牺牲(4)①保尔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腿受伤并得了伤寒;②因肃反工作,劳累过度,本就伤病未愈的保尔身体崩溃;③保尔在铁路快修完时,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3.【答案】(1)B (2) ①. 语言表达 ②. 声音洪亮,语速适中,肢体语言自然得体,与观众有良好互动(3) ①. 将“修身齐家的处世哲学”和“琴瑟和鸣的艺术追求”互换位置 ②. 把“就”改成“才”【答案】4. ①. 卖鸭桥头 ②. 欣赏老者木雕并购买蛙盘,目睹姑娘书写巴东文并请其签名 ③. 发现多家古乐会同时演出,观看保留唐宋元明词曲牌等音乐的演出5. 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通过“涂”“走”“刻剔”等动词,细腻地展现了老者操作过程,体现出其技艺的精湛娴熟;同时运用对比手法,将“白”与“黑”对照,突出木雕图案的鲜明与生动,表达了作者对纳西族木雕艺术的赞叹。6. ①文化共性引发共鸣:丽江与西安虽地域遥远,但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丽江古城的建筑、手工艺、音乐等文化元素,让作者感受到与西安相似的文化厚重感;②人类智慧的相通:作者在丽江看到纳西族人在城市规划(如四方街清洁方式)、艺术创作(木雕、东巴文)、音乐传承等方面展现的智慧,联想到西安同样凝聚着人类智慧,因此产生未离开之感。(意思对即可)7. ①. 示例:作者:“难怪商贩说它是古城的心脏!我还遇见会写东巴文的姑娘,那象形文字像活过来的星辰,比我见过的任何文字都生动。” ②. 一滴水:“你听,古乐会的旋律又飘来了——那些失传的曲子,在丽江的月光下,一代代人用琴弦接住了时光。”【答案】8. 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列数字,如“含12%——15%纤维素”“直径30——50mm”“压缩强度(10——15MPa)”“拉伸延展性达20%”等,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藕纤维的成分比例、纤维束直径以及力学性能等特征;运用作比较,将藕纤维的压缩强度与人类松质骨的压缩强度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藕纤维力学适配的特点,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藕纤维作为骨支架材料的优势。9. ①生物相容性好,无明显免疫排斥;多孔结构显著促进骨细胞生长分化;③可降解,免二次手术;④资源可再生,环保。10. 材料二:开头引电影情节,引出“藕重塑骨架”这一科技成果,激发读者兴趣,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材料三:结尾提及,通过与电影情节的联想,进一步强调这项研究的创新性和文化共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呼应了前文关于该技术的介绍,使文章结构更完整。11. 选《科普中国》公众号。其《科普中国》公众号的媒体理念是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面向普通群众,旨在普及科技知识,利于“藕重塑骨架”成果向大众科普,扩大影响力;《科学家》杂志受众为专业人士,不适宜大众科普。(如果选择《科学家》,言之成理亦可得分)【答案】12. ①. 兴起 ②. 确实,实在 ③. 告诉 ④. 全,都13. (1)选拔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14. ①.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15. 要实现大同社会,首先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来治理社会,社会成员之间要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每个人都要关爱他人,推己及人,使全社会的人都能得到关爱和照顾。此外,人们要珍惜社会资源,为社会尽力,同时,社会环境要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16.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