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胶原酶有人体内源性胶原酶和药用胶原酶两种类型。人体牙龈(上皮组织)、关节滑膜和椎间盘内都不同程度存在的内源性胶原酶,利用科技手段可从溶组织梭菌(土壤细菌,也常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的发酵液中提取到药用胶原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源性胶原酶可提供相关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B.药用胶原酶适宜在溶组织梭菌所生活的环境下保存C.两种胶原酶均在核糖体合成,并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D.改变药用胶原酶的浓度可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酶的结构2.电鳗的发电细胞能够产生电流以击毙小鱼、虾等猎物或防御敌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的磷酸基团都带有正电荷而相互排斥,都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B.电鳗产生高压电流击毙猎物说明发电细胞中储存了大量ATPC.电鳗发电细胞发电时ATP水解属于放能反应D.发电细胞的所有生命活动均离不开ATP的直接供能3.某生物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植物呼吸作用的研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通入气体为氮气,一段时间后,D瓶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B.应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绿色植物放入透光的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光照下C.B瓶可与D瓶装同种溶液,也可装不同溶液D.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应增设一组放置死亡的同种且大小相同的植物作为对照4.研究表明,弱光下紫背天葵叶绿素合成量显著增加,强光下类胡萝卜素合成量大幅提升。现将长势相同的紫背天葵分别置于弱光(200lx)、中等光(1000lx)和强光(2000lx)环境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提取并分离叶片中的光合色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弱光组的叶绿素a/b比值远低于强光组,可能是弱光更利于叶绿素b的合成B.弱光组滤纸条上离滤液细线最远的两条色素条带宽度明显宽于强光组C.本实验可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片中的光合色素D.若未去除叶片中的花青素,会导致测得的光合色素条带宽度和顺序发生变化5.下面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皮肤细胞衰老后会出现细胞核体积变大、核膜内折现象B.同一个体的茎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的强C.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受遗传信息的调控6.家兔主要是欧洲穴兔的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4条。野兔主要是一些中国古代兔留下的品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8条。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比较项目,家兔、野兔均为二倍体动物,a~d表示数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比较项目 差值减数分裂I中期同源染色体对数 野兔-家兔=a减数分裂Ⅱ前期染色体数目 野兔-家兔=b减数分裂I后期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 野兔-家兔=c减数分裂Ⅱ完成后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野兔-家兔=dA.家兔精原细胞有22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I后期会出现22个四分体B.表格中b为2,减数分裂I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C.表格中c为0,因为家兔和野兔减数分裂I后期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都为1D.雌性野兔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7.下列关于遗传规律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桶内颜色不同的两种彩球数量相等,大小可不相同C.AaBb自交后代只有出现9:3:3:1的性状比,才能说明基因A/a与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的植株杂交,F1代出现1:1:1:1的性状比,不能说明基因A/a与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8.某动物的灰身(A)和黑身(a)、红眼(B)和紫眼(b)、正常翅(D)和卷翅(d)为三对相对性状。基因型均为AaBbDd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正常翅∶灰身红眼残翅∶黑身紫眼正常翅∶黑身紫眼残翅=9∶3∶3∶1。则三对基因的相对位置关系为( )A. B.C. D.9.萨顿、摩尔根等科学家对“基因在染色体上”观点的提出和验证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萨顿利用蝗虫为材料,证明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B.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中,用F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也可以验证摩尔根的假说C.摩尔根提出的假说是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D.萨顿的假说被摩尔根的果蝇实验证实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被确定为一一对应的关系10.图为性染色体X、Y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片段I表示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片段II-1、Ⅱ-2分别表示X、Y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Y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仍能正常联会B.若等位基因A/a位于片段I上,则该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C.若某病是由位于片段-1上的基因控制的,则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D.若某基因位于片段II-2上,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11.核酸在遗传上重要地位的确立,凝结了几代科学家的奋力拼搏,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将活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最终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只分离出S型菌B.艾弗里实验中,所有组别的固体培养基上都有表面粗糙的菌落C.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较长时间保温后,搅拌、离心,上清液中放射性减弱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中,失去蛋白质外壳的RNA没有感染能力12.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恩格尔曼的水绵第一个实验需将装片放置于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B.希尔的离体叶绿体实验中加入的铁盐是作为氧化剂推动水的光解C.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艾弗里利用加法原理设计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二、多选题13.下图是夏季连续两天内,某植物整体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曲线变化趋势的不同,推测造成S2、S4面积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B.在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在B、I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D.若该植物经过这两昼夜仍能生长,则S2+S4>S1+S3+S514.某小鼠体内不同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图1,图2为小鼠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比例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细胞可能都来自于小鼠的卵巢B.图2中BC段可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C.图1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只有甲、丙细胞D.图1中的乙、丙细胞都处于图2中的CD段15.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团队致力于利用遗传学原理培育高产、抗病的水稻新品种,为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贡献力量。假设水稻的高产(A)对低产(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基因型为AaBb的高产抗病水稻植株进行自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后代高产抗病个体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B.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低产抗病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6C.后代出现多种表型的根本原因是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该育种过程体现了科学家将遗传学知识应用于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16.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14NH4Cl 14NH4Cl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培养产物 A B B的子I代 B的子Ⅱ代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14N/14N) 仅为重带(15N/15N) 仅为中带(15N/14N) 1/2轻带(14N/14N); 1/2中带(15N/14N)A.在实验中,1组、2组可起到对照作用B.若3组子I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种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B,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C.若3组子I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D.若4组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没有变化,标记强度发生变化的是中带三、解答题17.景天科植物菠萝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进化过程中,菠萝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特殊光合作用机制,能适应干旱高温的生长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1)菠萝参与固定CO2的酶分布在 ,其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O2的具体部位是 。(2)分析图示可知,该植物白天气孔关闭,此时叶绿体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 ,景天科植物这种特殊的CO2固定途径的意义是 ,从而适应干旱环境。(3)上午10点,若突然提高菠萝所处环境中的CO2浓度,则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C5的含量变化为 (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4)景天科的PEP羧化酶是一种对酸性物质非常敏感的酶,且该酶的活性在昼夜表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该植物夜间形成苹果酸会迅速输送至液泡,并在其中积累,其意义在于 。18.下图甲表示某动物(2n=8)体内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图乙为该动物某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量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表示染色单体的是 ,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是 ,若上述细胞类型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则他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用序号和“→”表示)。(2)图乙细胞对应于图甲中类型 的细胞,对应于图丙中 (填序号)阶段。(3)图丙中在②~③阶段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 。19.自然群体中太阳鹦鹉(性染色体组成为ZW型)的眼色为棕色,现于饲养群体中获得了甲和乙两个红眼纯系。为了确定眼色变异的遗传方式,某课题组选取甲和乙品系的太阳鹦鹉做正反交实验,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的表型及比值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基因符号依次使用A/a,B/b)表型 正交 反交棕眼雄 6/16 3/16红眼雄 2/16 5/16棕眼雌 3/16 3/16红眼雌 5/16 5/16(1)太阳鹦鹉的眼色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的理由是 ;其中一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2)正交的亲本基因型为 ,反交F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及表型为 。(3)下图为太阳鹦鹉眼色素合成的可能途径,写出控制酶合成的基因①和②分别是 ,色素的颜色③和④分别是 。 20.当科学家调查生活在隐蔽环境中的大熊猫种群数量时,可通过分析粪便中的微卫星DNA分子标记从而确定来自不同大熊猫个体。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是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中的序列。图甲是某只大熊猫DNA的局部结构图,该DNA复制的部分过程如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 (填名称)交替连接形成的。(2)据图乙分析,领头链和随从链的延伸方向都是 (填5'→3'或3'→5')。(3)若该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6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3∶5,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个。(4)将大熊猫一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上的全部DNA分子用32P标记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让该细胞完成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则含有32P的子细胞数为 个。(5)不同大熊猫个体之间微卫星DNA分子具有差异的原因是 。四、实验题21.江西铅山县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核心区,拥有极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黄腹角雉(国家I级保护动物,性染色体组成为ZW型)因雄性颈部羽毛呈亮橙色(由基因控制)、雌性呈灰褐色而易于区分,是当地生态保护的旗舰物种。同时,铅山作为“河红茶”原产地,茶农在育种中发现茶树叶片颜色(深绿/浅绿)和抗病性(抗病/感病)存在遗传关联。(1)某研究团队调查一个黄腹角雉家族,发现以下现象:纯种亮橙色雄鸟×纯种灰褐色雌鸟→F1代雌雄鸟均为亮橙色;F1代雌雄个体交配→F2代中雌鸟一半亮橙色一半灰褐色,雄鸟全部为亮橙色,由此判断黄腹角雉颈部羽色的遗传方式属于 (选填“常染色体遗传”或“伴性遗传”),判断依据是 。(2)河红茶树育种中,当地茶农发现某茶树品种的抗病性状和叶片颜色存在特殊的遗传规律。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叶片深绿(R)对浅绿(r)为显性,其中抗病基因A纯合会使浅绿个体致死,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若让基因型为AaRr的茶树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抗病深绿:抗病浅绿:感病深绿:感病浅绿= ,该比例的出现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茶树另一对相对性状--叶片形状(宽叶和窄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若干,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宽叶和窄叶的显隐性关系,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若 ,则窄叶为显性;若 ,则宽叶为显性。参考答案1.D2.C3.B4.A5.C6.B7.D8.A9.C10.A11.B12.B13.AD14.ABC15.BD16.AC17.(1) 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基质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类囊体薄膜(2) 苹果酸分解和细胞呼吸释放/苹果酸分解、呼吸作用 白天气孔关闭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晚上气孔开放能吸收并储存CO2,有利于保证白天光合作用的进行(3)基本不变(4)防止苹果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堆积,影响PEP羧化酶的活性/防止苹果酸堆积18.(1) ② Ⅱ I→Ⅱ→Ⅲ→I→IV/Ⅱ→Ⅲ→I→IV(2) Ⅲ ②(3)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19.(1) F2中四种表型比例为6:2:3:5(3:5:3:5),符合9:3:3:1的变式 正交、反交结果不一致(或“不相同”)(2) aaZBZB、AAZbW AaZBZb、棕眼雄(或棕色)(3) A和B(或“B和A”或“A或BB或A”) 红色和棕色20.(1)磷酸和脱氧核糖(2)5'→3'(3)900(4)2、3或4(或2~4)(5)脱氧核苷酸(或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21.(1) 伴性遗传 F2代杂交结果中,羽色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2) 9:2:3: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实验思路:选取(多对)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代中雌株全为窄叶,雄株全为宽叶,则窄叶为显性 若子代中雌株和雄株均为宽叶,或子代中雌株和雄株既有宽叶又有窄叶(子代中宽叶雌株:窄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1:1),则宽叶为显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