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校本教辅教师版: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举例(一)(新人教版必修5)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数学校本教辅教师版: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举例(一)(新人教版必修5)

资源简介

第六课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举例(1)
知识梳理
一、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二.测量的主要内容是求角和距离,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分清仰角、俯角、张角、视角和方位角及坡度、经纬度等概念,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
三.解决有关测量、航海等问题时,首先要搞清题中有关术语的准确含义,再用数学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表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及其关系,最后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予以解决.
典例剖析
题型一 距离问题
例1.如图,甲船以每小时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航行,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位于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方向的处,此时两船相距海里,当甲船航行分钟到达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方向的处,此时两船相距海里,问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
解:如图,连结,由已知,

,又,是等边三角形,
,由已知,,,
在中,由余弦定理,..
因此,乙船的速度的大小为(海里/小时).答:乙船每小时航行海里.
题型二 高度问题
例2、在某点B处测得建筑物AE的顶端A的仰角为,沿BE方向前进30m,至点C处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2,再继续前进10m至D点,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4,求的大小和建筑物AE的高。
解法一:(用正弦定理求解)由已知可得在ACD中,
AC=BC=30, AD=DC=10, ADC =180-4,
= 。 sin4=2sin2cos2
cos2=,得 2=30 =15, 在RtADE中,AE=ADsin60=15
答:所求角为15,建筑物高度为15m
解法二:(设方程来求解)设DE= x,AE=h
在 RtACE中,(10+ x) + h=30 在 RtADE中,x+h=(10)
两式相减,得x=5,h=15 在 RtACE中,tan2==
2=30,=15
答:所求角为15,建筑物高度为15m
解法三:(用倍角公式求解)设建筑物高为AE=x,由题意,得
BAC=, CAD=2, AC = BC =30m , AD = CD =10m
在RtACE中,sin2=------ ① 在RtADE中,sin4=, ---- ②
②① 得 cos2=,2=30,=15,AE=ADsin60=15
答:所求角为15,建筑物高度为15m
评析: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要把题意中的数据在图形中体现出来。
备选题 角度问题
例3.如图1-3-2,某渔轮在航行中不幸遇险,发出呼救信号,我海军舰艇在处获悉后,测出该渔轮在方位角为,距离为的处,并测得渔轮正沿方位角为的方向,以的速度向小岛靠拢,我海军舰艇立即以的速度前去营救.求舰艇的航向和靠近渔轮所需的时间(角度精确到,时间精确到).
解:设舰艇收到信号后在处靠拢渔轮,则,,又,.
由余弦定理,得


.
化简,得

解得(负值舍去).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方位角为.
答 舰艇应沿着方向角的方向航行,经过就可靠近渔轮.
评析:本例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航海问题中的综合应用.解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际,找出等量关系,在画示意图时,要注意方向角的画法。
点击双基
一. 选择题:
1.在△ABC中,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
A. = B.asinC=csinB
C.asin(A+B)=csinA D.c2=a2+b2-2abcos(A+B)
解:根据正弦定理得,又sinC=sin(A+B), asin(A+B)=csinA
答案:C
2.海上有A、B两个小岛相距10 nmile,从A岛望B岛和C岛成60°的视角,从B岛望A岛和C岛成75°角的视角,则B、C间的距离是 ( )
A.5nmile B.10nmile C. nmile D.5nmile
解:根据题意知:AB=10,A=60°,B=75°则C=45°,
a===5
答案:D
3.在200米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60°,则塔高为( )
? A. 米? B. 米 C. 200米 D. 200米
 解:如图,设塔高AB为h,
  Rt△CDB中,CD=200,∠BCD=90°-60°=30°
  
  在△ABC中,∠ABC=∠BCD=30°,∠ACB=60°-30°=30°
  ∴ ∠BAC=120°
  ∴ 
  ∴ (m)
答案:A
  
4.某人以时速a km向东行走,此时正刮着时速a km的南风,那么此人感到的风向为 ,风速为 .
答案:东南 a
5.某船开始看见灯塔在南偏东30°方向,后来船沿南偏东60°的方向航行30 nmile后看见灯塔在正西方向,则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是 .
解:10
课后作业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 ( )
A.135° B.120° C.60° D.90°
解:根据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可知所对的角为最大角,设为,则
cos==-, 120°
答案:B
2.如下图,为了测量隧道AB的长度,给定下列四组数据,测量应当用数据
A.、a、b B.、β、a
C.a、b、γ D.α、β、γ
解: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知,测量a、b、γ,利用余弦定理
可求AB的长度。
答案:C
3. 海上有A、B、C三个小岛,已知A、B之间相距8 n mile,A、C之间相距5 nmile,在A岛测得B岛和C岛的视角为60°,则B岛与C岛相距的n mile数为 ( )
A.7 B.6 C.5 D.4
解:根据题意知:AB=8,AC=5,∠A=60°,根据余弦定理有BC=8=49,BC=7
答案:A
4.在某点B处测得建筑物AE的顶端A的仰角为,沿BE方向前进30 m至点C处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2,再继续前进10m至D点,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4,则等于( )
  A.15° B.10°
  C.5° D.20°
解:如图,BC=CA,CD=DA,
  设AE=h,则
∴ 2cos2=,∴ cos2=
  ∴ 2=30°,∴ =15°.
答案:A
5. 某人朝正东方向走x km后,向左转150°,然后朝新方向走3 km,结果他离出发点正好是km,那么x的值为( )
A. B.2 C.2或 D.3
解:如图,设出发点为A,则由已知可得
  AB=x千米,BC=3千米
  ∠ABC=180°-150°=30°
  AC=,∴ ,
  ∴ ,
  ∴ ∠CAB=60°或∠CAB=120°
  当∠CAB=60°时,∠ACB=180°-30°-60°=90°
  x=2千米
  当∠CAB=120°,∠ACB=180°-120°-30°=30°
  ∴ x=AC=千米
答案:C 
6. 已知一塔高80m,分别在塔底和塔顶测得一山的山顶的仰角分别是60°和30°,则山高为 ( )
A.240m B.180m C.140m D.120m
解:D
7.如图,建造一幢宽为,房顶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住房,则∠ABC=,则等于( )时,可使雨水从房顶最快流下.
A.300 B.450 C.600 D.任意角
解:根据题意知s=AB=,加速度a=gsin.
由s=得t=, =45时t最小
答案:B
8.一艘船以4km/h的速度沿着与水流方向成120的方向航行,已知河水流速为2km/h,则经过,该船的实际航程为 ( )
A. B. C. D.
解:船的实际速度是v==2,则经过,该船的实际航程为2=6
答案:B
二.填空题
9.一蜘蛛沿东北方向爬行x cm捕捉到一只小虫,然后向右转105°,爬行10 cm捕捉到另一只小虫,这时它向右转135°爬行回它的出发点,那么x=________.
解:如图,
  ∠ABC=180°-105°=75°
  ∠BCA=180°-135°=45°,
  BC=10 cm
  ∴ ∠A=180°-75°-45°=60°
  ∴ 
10.坡度为45°的斜坡长为100 m,现在要把坡度改为30°,则坡底要伸长________.
  解:如图,DB=100 m
  ∠BDA=45°,∠BCA=30°
  设CD=x
  ∴ (x+DA)·tan30°=DA·tan45°
  又DA=BD·cos45°=100×
∴ x=-DA
  
  =50(-1)
  =50()(m)
答案:50() m
11.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时,可以选与塔底在
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与.测得∠BCD=15°,
∠BDC=30°,CD=30米,并在点 测得塔顶的
仰角为60°, 则BC= 米, 塔高AB= 米。
解:在,,


在中,

答案:,
三.解答题
12.如图,当甲船位于A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救援,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相距10海里C处的乙船,试问乙船应朝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救援(角度精确到1)?
解:连接BC,由余弦定理得BC2=202+102-2×20×10cos120°=700.
于是,BC=10。 ∵,∴sin∠ACB=,
∵∠ACB<90°,∴∠ACB=41°。
∴乙船应朝北偏东41°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救援。
13.如图,某海岛上一观察哨在上午时测得一轮船在海岛北偏东的处,时分测得轮船在海岛北偏西的处,时分轮船到达海岛正西方的港口.如果轮船始终匀速前进,求船速.
解:设,船的速度为,则,.
在中,,.
在中,,
.
在中,,
,,
船的速度.
14.如图,A,B,C,D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B,D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于水面A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分别为,,于水面C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均为,AC=0.1km。试探究图中B,D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距离相等,然后求B,D的距离(计算结果精确到0.01km,1.414,2.449) 解:在中,=30°,
=60°-=30°,
所以CD=AC=0.1
又=180°-60°-60°=60°,
故CB是底边AD的中垂线,所以BD=BA 5分
在中,,
即AB=
因此,
故B、D的距离约为0.33k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